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通往自立之路:与自闭症儿子同行2-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件逸事特别值得一提。先前厕所探查之时,曾在街道的阳光工厂(残疾人作业所)作案,此时正好以一技之长将功赎罪。阳光工厂充分表扬彻之的好人好事:工厂人手不足,一直卫生欠佳,彻之君打扫得干干净净,真是帮了大忙。每次打扫完毕,在那里领份下午三时的点心,吃完回来。
彻之普通高中毕业以后,成为川崎市的公职人员,先供职于清扫局,后来工作调动至特别护理养老院,大到澡堂,小到轮椅,都是清扫工作的一部分,每月领份工资。
(爱水如命→清扫浴缸→以一技之长受人赞许→终于成为职业。这些多亏了他对水的偏执啊!)
*衣物的洗涤
彻之对洗衣机水管排出的废水和水泡也兴趣十足。我一洗衣服,他马上凑过来看(当时我家的双缸式洗衣机放置在宿舍的阳台里),不时往洗涤槽中窥探,把玩具扔进去,开心地看着玩具回旋搅动。每次我都责备他,他却屡教不改。不久,他拿着自己的衬衫或政嗣的保育园拎包过来,用动作表示清洗一下。
我让彻之帮忙将洗好的衣物放进篮子里,顺便教他:“这是小彻的裤衩,这是小嗣的衬衫。”这也算配对练习吧,目的是让他理清东西的归属。
(在有兴趣的时候,对有兴趣的东西,我们的语言还是听得进去的。这是机会!)
把洗衣真正地作为一项自立的生活技能来教,是从初中时期开始的(其时洗衣机已流行全自动式的了)。
洗衣的程序了:
1。脱下的衣物放入待洗篮中。
2。把脏的衣服倒入洗涤槽。
3。放入洗涤剂和柔顺剂,开洗。
4。脱水完后,将衣物取出分类:裤子(用吊挂衣架)、上衣类(用普通晾衣架)、毛巾类(用章鱼爪式晾衣架)。
5。分门别类晾出去。
6。晾干的衣服收进来。
7。半干的衣物放进烘干机。
8。干透的衣物分好类,折叠好(袜子成双结对,毛巾四折,裤衩、上衣纳入固定的场所,等等)。
但至今洗衣的流程脸在练习阶段(1…3做得挺好;4…8尚在练习中)。因为不上心,缺乏热情,所以举步维艰,难有进展。情况与卫生间、洗澡间的清扫有所不同,教他兴趣索然的家务活简直像赶鸭子上架。
但总归聊胜于无,比如折叠毛巾一技,在养老院中派上用场)折叠擦巾,棱角分明。时常回家向我报告:今日折叠了1600条擦巾。我由衷地表扬他,并扪心自问:换成我,能有耐心折好1600条吗?
养老院的志愿者来信说:“彻之干起活来像拼命似的。心无旁骛,一丝不苟地折叠擦巾,从不马虎、偷懒,也不休息,我真担心他身体是否扛得住。”
(交待的工作耐心地做好,这是长期坚持做家务洗的结果吧。)
*厨房的家务活
彻之当然对厨房里的水也感兴趣。自幼儿时期开始,我就带他一起洗菜、烧菜、洗碗。当时为了防止他玩水无度、龙头只开不关,我教他:土豆被水浸湿就关上水龙头;洗碗时,洗涤剂的泡沫冲干净了就关上水龙头。
我想让他明白:并不是禁止他用水,在做家务时可以大量用水。他想接触水,于是心甘情愿地帮我洗菜和洗碗。水只是他干厨房家务活的媒介,但一旦家务活成为一种习惯,即使没水的场合,他也乐于效劳。
例如:饭前餐具的准备工作。在家里、学校里(包括保育园),他会把筷子、调羹、碗盘等餐具摆放好。最初,我把餐具递给他,由他一一摆放;到后来,他逐渐学会自己从橱柜里取来,在餐桌上放好。
还教他擦拭餐桌:先画张餐桌的简图,教他擦拭的顺序。考虑到他只顾及眼前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将餐桌划分为几个小方块,按顺序逐一擦过去。
开饭时,我把饭盛在瓷碗里,把味噌汤舀到小木碗中,吩咐彻之端过去:“这给爸爸,这给小嗣。”他小心翼翼,不能光说在嘴上,还要让他付诸行动,,这也算语言和行动的配对吧。通过与家庭成员间在日常生活层面上的互动,更能促进家庭和睦。
“谢谢帮忙,妈妈省力多了!”一边赞扬,一边让他帮忙干活。也许无意识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帮忙干家务=受表扬,彻之体会到获得承认的快感。
从小学四年级起,开始金钱奖励措施:帮忙干家务活,就给零花钱(作为劳动报酬),效果陡增。
用餐完毕,轮到他收拾碗筷了。空盘空碗端到洗碗槽里待洗;剩菜剩饭则说“垃圾”,然后就往垃圾桶里扔,我想阻止都来不及。有些吃剩的东西下一顿还要吃呢,却被他扔掉了。
现在,彻之的餐后善后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洗完餐具后,逐一擦干,在橱柜里一一归位。脏的抹布和有茶垢的茶杯则浸泡在洗桶里,倒上漂白剂待洗。垃圾则放到塑料袋中装好,以便明天一早拿出去扔掉。有时我劳累一天,昏昏欲睡,就全权委托彻之收拾碗筷,一点也不担心,可见我对他的信任程度(他爸爸、弟弟倒是毛手毛脚,干家务活还比不上彻之呢。)
*
彻之对水极端偏爱→利用他的偏爱,让他帮忙干用水的家务活→逐渐引导他干没有的家务活→精神上鼓励之余,给予金钱奖励(零花钱)→第二天他可以用这钱买喜欢的糕点吃。
这样,帮忙干家务活=快乐的事情。不久,彻之争着吵着要干家务活:“家务活,家务活!”
料理家务是每天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情。考虑到彻之将来要在地域社会中过上正常的生活,就有必要从小教他自立的基本技能,而让他做家务的帮手,是培养自立的基本技能的绝佳机会。
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值得一教的项目俯拾皆是,任何家务活都可以作为学习的教材。正因为家务活每天无法回避,所以十分适合他的学习方式——同一操作要反复练习,方能掌握。而且,接触的都是实物,如碗筷盘碟、瓜果蔬菜、衣裤巾袜等。
再者,每项家务活做法基本固定不变,有先后顺序。只要按顺序做好程序表,细分工序步骤,循序渐进,反反复复耐心地教他,总有一天他会掌握的。天下没有比干家务活更好的教材了。
这件事不必麻烦专家,我们家长在自己家里就能教。虽然教起来比较费劲(有些家务要教数年才能学会),但是一旦孩子掌握以后,我们就能放手让他来做,这样多省事啊。彻之也靠学会干家务活,多多少能够自立了。
我极力奉劝各位:从小开始让孩子帮忙干家务,让他承担起作为家庭一员的义务,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偏执
彻之的偏执刻板与问题行为(多动不安、暴躁易怒等)原先十分严重,超出常人想象。专家们告诉我:要把偏执刻板的对象物统统藏匿起来,制止他去接触——压制他的问题行为。但结果是:无论怎么制止或压制,也不能有所改善,反而使彻之症状加剧,而我则更疲于奔命。
彻之迷恋上某物时,全神贯注,目光炯炯,有时甚至浮现出智慧的表情。难得他这盘聚精会神,专注一事,给人一种聪明睿智的印象,椣加干扰,岂不可惜?如果硬逼他放弃偏执某物,会不会使他迷失自我,丧失个性呢?既然偏执刻板是他的特质,无法轻易改变,那么我能不能利用这个特质,引导他做些有益的事呢?
既然他对某物某事如此执着,那么说明他对此有非凡的兴趣。于是我尝试着进入令人着迷不已的世界,寻找能与之交流的共同话题。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关心彻之所关心的东西,与之共享,才会有相互交流的可能。我终于找到了把偏执刻板转变为做有意义事情的解决问题的切入口。
偏执所在,正是他智慧聚焦所在,所以我们这些周围的人要做的不是压制他的偏执,而是要珍惜它,使之向有益于自立 的方向转变。只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琢磨援助方法,我相信可喜的结果必将产生。
因此,我反过来利用彻之的水痴,让他打扫卫生间、清扫洗澡间、烧饭做菜、洗涤衣物,一项一项地增加其自立 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利用他对数字、文字的偏爱,进行对话交流、购物、旅行等活动,使他的生活丰富多彩。
往积极的方向看问题的话,多动也是好奇心旺盛的体现:调皮捣蛋也使我们与当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接触;暴躁易怒也是他强烈的意志表达欲望的体现。在这些怪异的行为之中,潜藏着培养和激发其情感心志的机会(可能性),而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指导他表达情感心志的正确方向或正确方式。
为此,我们要架起心灵的天线,360度全方位地收集彻之全身发出的却不易察觉的信号,分析他行为背后的蛛丝马迹:他究竟在想什么?
不要把偏执刻板、多动、调皮捣蛋、暴躁易怒看成问题行为,动辄制止压制,而要把它们看成是难得的机会,了解其行为背后的感受和想法,以此为起点,引导孩子的行为向有意义的、合适的行为方向转变吧。从此,您会觉得自己逐渐走出逼仄的死胡同,迈向开阔的大道,全新的世界豁然呈现于眼前。
练习钱物交换
自三岁开始,稍不留神彻之就逃出家门,闯入邻居家里或商店。进商店就信手捞上东西乱吃、乱喝、乱咬,甚至带回家来。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我想方设法教他:想吃的东西、想喝的东西、想玩的东西都必须用金钱来交换,不可随便乱拿。
于是在顾客比较的时间段里带他去商店购买他爱吃的糕点,作为当日的点心。到了商店,首先让他满足厕所探查的兴趣;然后让他手里拿好一个糕点,以防止他到处乱跑。出乎意料的是,他马上变乖了。
把要买的东西放入购物篮后,来到收银台前面排队付钱。篮子里的商品由我自己付钱;让彻之拿着糕点和纸币练习钱物交换(最初为了便于明白,给他简单的小额纸币)。由他自己把钱和糕点交给收银员,收银员收好钱后把糕点装入小袋子或贴上表示已购的条子。
当时的彻之当然不懂钱为何物,虽然不太明白,但多多少少有这样一个感觉——把糕点和所谓钱的一张纸一起递给收银员,人家称谢之后,糕点就成了自己的东西。
他似乎明白:怒曰土地乃拿商品屡招人家痛骂,只是因为没有递出那张纸;如今递出那张纸,人家笑颜道谢,允许他带走糕点。有纸没纸,境遇天壤之别。最初由于不知道钱的意义,在我不注意的间隙,偶尔扔掉或撕碎五百日元或一千日元的纸币。尽管如此,他还是逐渐学会了把想要的东西拿到收银台前,主动进行钱物交换,而不是随便乱拿,据为己有。
刚开始时,在收银台前简直没法好好排队,只好拉住他的手或单手抱住他等候付钱,而他不愿受人羁绊,总想挣脱,吵闹不休。但是折腾几番之后,他逐渐明白:在收银台付完钱之后,能够吃上糕点 :为了吃上糕点,只好暂时忍耐一下,排队等候付钱。【译者注: 预告让彻之知道前景,有个盼头,非常重要。有了美好的前景,就愿意克服当前的困难,忍受暂时的不适。三国时曹操就曾以望梅止渴来激舞士气。】
另外,弟弟政嗣想找机会与收银台的阿姨套近乎,买东西时总是争着付钱:“我自己来!”彻之看在眼里,也要自己来,亲手把钱递给收银员。
去商店购物成了彻之每天必做的开心事,每次出去散步,他总想往糕点店跑。我还开发出其他商店,例如:文具店、玩具店等,带他一起购物。我们还一起去海鲜店买他不感兴趣的生鱼片(只买一样)。
当年他还年幼,在商店里稍微吵闹一下也不碍事。而且,每家商店也都无一例外地进行过厕所探查,我也因此向店家道过歉,做过说明。还好人家并不十分介意,只是宽容地说:“有残疾,没办法啊!”(也许是同情我们吧。)
*金钱与金额的数学
四岁五个月的时候,我想教他金钱和金额的概念,先在自动售货机上试着练习吧。来到可口可乐的自动售货机前,把彻之抱高,让他把一个100日元的硬币投入机器,按一下按钮,一罐可乐啪嗒一下掉落下来。两个硬币,两罐;三个,三罐。彻之本来就喜爱机器,玩得很开心。我想趁机让他学习算术:如果用10日元的话,就需要十个硬币;如果用50日元的话,则需要两个硬币;如果用10日元和50日元混用的话……进行各种模式组合,反复练习。
因为彻之对数字有特别的偏好,而且在售货机上练习也不给谁添麻烦,可以重复练习,所以我想用这种方法顺便教他数的概念。他们哥俩好像在竞争一样,一看到自动售货机就争先恐后地要“我自己来”,抢着投硬币。
可是,尽管这种练习对数的学习有些效果,但练习的教材并不好。因为电视里经常出现可口可乐的广告,现在又正好以此作为教材来练习,所以每次散步途中遇到自动售货机,他就赖着不走,非要买下可乐不可。一日之内,必喝数罐可乐方可罢休。不给他买的话,马上而无赖;硬把他拖走的话,他就踢机器、打我,暴跳如雷,路人无不侧目,白眼以视。我忙不迭地把可乐更换成橙汁,或者诱导他去牛奶自动售货机,总之乱作一团。后来由于可乐喝得过多,偏食现象加剧,于是我痛下决心,无论他怎样寻死觅活,都坚持不予,坚决不给他喝可乐。
(事后反省,得出结论:练习的教材还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东西为好。只要不损人害己,即使有点偏执刻板的对象物也不要紧。)
接着,他还大量地购入电视广告里播出的药物(特别是眼药)、洗涤剂(从厨房用的、洗衣用的、浴缸用的到卫生间用的,五花八门)等等,乐此不疲。成批买回之后,一字排开,心满意足地看个不停(他收罗的这些洗涤剂,在其练习自立生活技能时倒是派上了用场)。
*在商店单独购物的练习
积累了五年左右的购物经验之后,彻之终于明白了:钱是能与商品交换的贵重的东西。接着,我想让彻之(十岁左右)拿着钱一个人去商店练习购物。
练习单独购物的商店不可或缺,而周围的许多商店也因为彻之捣蛋而批评过他。
我事先跑了几家平时带彻之去买东西的商店(糕点店、药店、文具店、书店等),恳求他们协助一下练习购物。大家爽快地答应了。
练习开始啦!首先,在他出发之前,我先给店里打个电话,告知要买的东西和交给彻之的钱币金额。然后,让他拿上准备好的卡片,上面写着要买商品的名字和金额,例如:蒂罗尔巧克力五个,50日元。如果彻之在店里拿错了东西,由店家提醒他:“小彻,看看卡片吧!”因为卡片上写的东西是他自己选择的,所以会坦然接受,自觉地服从。
单独去商店,自由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到手,没有比这更让彻之心满意足的事了。此后总喊:“买东西!”频频往商店跑,对购物分外热心。不久学会了钱和物的准确计算与交换,还能不出差错地计算出该找回多少零钱。
10日元一个的蒂罗尔巧克力是难得的教材。作为兄弟俩的零食,每人三个,总共是六个。最初让他只拿60日元去买;接着给80日元,买八个;再给100日元,买十个……目的是为了练习数字和配对。
第二步的练习内容是找零钱。给100日元,要求买八个,找回20日元零钱。接着,给200日元,买六个巧克力之外,再加上两个冰淇淋(每个50日元),找回40日元零钱。在家里事先让彻之把计算公式在纸上写好,带上这张纸条去购物。因为我预告已打电话拜托店家,所以彻之在收银台付钱时,店员会提醒他把那张纸条拿出来,一起辅助他利用实物来学习金钱的计算。
在出门购物之前,彻之经常与我讨价还价。当我说:“蒂罗尔巧克力六个吧。”彻之则说:“十个。”于是我折衷一下:“那就八个吧。”虽然语言上尚有欠缺,但有了这种交流还是挺开心的。
这样,他逐渐领会了金钱数额的大小:与100日元(能买十个巧克力)相比,200日元(能买二十个巧克力)能交换两倍的东西。同时,头脑里也逐渐形成了数的概念。
有时彻之向我要钱:“给我100日元吧。”我回答:“向你爸要吧。”谁知他跑到爸爸跟前去说:“给我200日元。”如果换成他外婆,他会趁机提高价码:“给我500日元。”
这证明了两件事情:第一,他知道金钱数额的大小;第二,他明白对方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对自己的严格程度,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撒娇尺度。
*商店的协助
要练习购物,店方的配合不可或缺。离开佐贺之际,大家纷纷留言惜别,山口商店(彻之同班同学的母亲经营的商店)的赠言也在其中。彻之每天必去此店,有时不跟我打声招呼就去,有时穿着我的鞋子就去。
去那里不仅仅为了买零食,好像也为了亲眼确认一下在电视广告中看到的糕点、饮料的名字。在家里把商品的名字匆匆写在纸上,就去山口商店看看,因此逛商店的内容也增加了。
我定期带彻之去朋友开的一家书店买儿童画册和委托代购的书籍。有时我正在店里谈些事情,彻之则溜到旁边的其他商店调皮捣蛋。有一次闯入隔壁的药店,咬破宝矿力粉状保健品的包装袋,粉末撒了一地。经过赔礼道歉和解释说明,后来这家店也答应协助彻之的购物练习了。
最初拜托的商店都是朋友、熟人经营的,比较好说话。可是彻之并不局限于此,还一次次地溜进其他商店捣乱,这在客观上反而帮我开发出许多新的愿意合作的商店(因为我要跟在他屁股后面做善后工作,从而有了与新的店家接触和解释的机会)。
小学四年级那年,我决定让他单独外出(这在本书第6章已介绍过)。尽管事先准备充分,但在他安全返回之前,我还是心惊肉跳,坐立不安。事实上,外出途中也发生了许多小插曲(偶发事件)。为了防止偶发事件升级成纠纷,我马上赶往现场道歉和解释(如果酿成纠纷,彻之今后就不能自由出门了)。
有一天,附近一家卖养乐多的店主打电话来投诉:“你家的孩子在这里偷养乐多,被当场抓住了,你马上赶过来领人!”
跑过去一看,店主正使劲抓住彻之的手不放,而彻之拼命地想挣脱。店主气得不得了:“这小子不但偷养乐多,而且对店主的说教不屑一顾,态度傲慢。”
店主说:“我问他‘为啥要偷?’他却回答‘因为有,所以偷’;我教训他一顿之后问他:‘你明白了吗?’他却学我:‘你明白了吗?’简直在愚弄我,你说气不气人?”
于是我向他解释:彻之语言的发展水平尚未达到回答为什么的阶段。我仔细分析给他听:“我猜想一下事情的经过吧。您问他:‘为什么要拿?’他回答:‘为什么要拿?’;您再问他:‘因为有所以拿吗?’他回答:‘因为有所以拿吗?’是这样吧?彻之在既不理解对方的语言又不能回答对方的提问的时候,往往觉得不开口回答点东西总不行吧,因此,鹦鹉学舌地重复一下对方的语言,或者背诵在以前类似的场面曾经听到的语言来应付一下。”
店主认为言之有理:“原来如此。怪不得我总觉得他看着挺聪明、说话有点怪呢。”
我继续说:“人家批评或教导彻之一番之后,最后总会问他一句:‘明白了吗?’他则回答:‘是,明白了。’其实他只是熟悉这一套问答方式,未必真正‘明白了’。在他的意识中,这一套问答方式的出现就意味着双方对话的结束。因此,他说‘是,明白了’,只是想早点结束对话而已。”
在打完电话之后、我赶到之前这段时间里,店主似乎已经观察到彻之有点异常,再加上我的仔细说明,他完全理解了。随后又连续问了几个问题,有关彻之的障碍特征、我有育儿方式等。也许出于同情,他不但宽恕了彻之,还捧出一大堆养乐多送给他:“养乐多,喝吧。这些也送给你。”
我大吃一惊,马上请求他配合:“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不得他的购物练习,容易使他误解:‘偷人家的东西不要紧,反正最终人家还是会给我的。’为了防止他产生这种错觉,请收回养乐多。如果不介意的话,请允许彻之今后一个人到贵店买养乐多吧。”
店主爽快地答应了。此后,他像学校里教算术一样,不厌其烦地拿起纸笔辅助彻之计算各种养乐多的合计金额、零钱金额等。这对彻之的进步帮助特别大。
以此类推,欢迎彻之的商店和超市日益增多,最后发展到周围的商店全都认识他了。他可以凭自己的兴趣随意挑选好店里的商品,在店员的帮助下付钱。连以前批评过彻之、避之唯恐不及的商店,也在我的道歉和恳求之后热心地协助了。
(刚开始怪罪时,店家也许像怒目金刚一样劈头盖脸地训斥我们,但只要我真诚地道歉并认真地解释,大多数店家还是会理解的。这些商店的人们最终成为彻之迈向自立的支援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