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期-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湖侠界]
“U-80”新武侠征文.............................
[]
长铗峥嵘.................................龙 辰
[今古学园]
旗卡通·肖振铎..............................孤 独
[80后武侠]
蔷薇...................................张佳玮
[小说的边界]
“80后武侠”栏目诞生记.........................忽如寄
[沧海一粟]
越狱...................................独 孤
[谐趣江湖]
刺客快跑.................................葡 萄
[三教九流]
毒林高手.................................独 孤
[大陆新武侠108将]
青丝井边卢绊儿..............................木剑客
[]
大家来找茬儿..................................
“U-80”新武侠征文
(本文字数:2364)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期
字号: 【大 中 小】
武侠文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征文赛事!
名家云集、名校参与,共襄武侠盛举!
今古传奇武侠杂志社2007年全力打造武侠文学新星!
机会为你而设,荣誉任你摘取!
纸砚江湖,驰骋青春梦想!笔墨侠情,激荡少年意气!
“U-80”新武侠征文
《今古传奇?武侠版》自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引导武侠文学的发展,倡导“大陆新武侠”,秉承武侠文学大师金庸等人对武侠文学的改造,坚持弘扬传统美德,摒弃了传统武侠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并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武侠这一民族文学发扬光大,打造《武侠版》青春、健康、积极的武侠文学形象,特举办此次武侠征文活动。
参赛条件:
在1980年后(包括1980年)出生者皆可
征文形式:
本次征文设A、B两组,参赛者请标明参赛组。
A组符合年龄条件的在校大学生
B组符合年龄条件的在校中学生、符合年龄条件(除学生外)的青年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章?
本次征文以武侠为题材,不命题,除诗歌外体裁不限,字数8000字以下,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展现大陆新武侠风采。
除此之外——
参赛作品需拥有完整版权,未曾在公开出版物以及网络上发表过,严禁抄袭或请人代写。
请注意参赛方式!
来稿请附“报名表”(见《今古传奇?武侠版》2007年1月上半月版、下半月版以及月末版),每张报名表(复印无效)只能附一人作品,一并寄至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今古传奇?武侠版》编辑部,邮编:430223,信封上标明“U-80征文”,并以字母注明组别。
征文分初赛和复赛,初赛稿件由《武侠版》编辑部遴选并由评委审核,复赛选定合适时间在武汉举行。
征文日期:
即日起至2007年10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奖项设定:
1、 本次征文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2、 优秀作品和获奖佳作将在《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上以及官方网站“侠客社区”重点刊登推出,征文活动后由专家点评,拟结集出版。
3、 获奖大学生在其通过研究生统考分数线后,将作为研究生人选重点推荐给高校教授,或者由今古传奇报刊集团优先聘用及推荐给兄弟单位聘用。
4、 所有获奖作者都可成为《今古传奇?武侠版》签约作者,签约期间,其优秀作品《今古传奇?武侠版》将给予优先发表。
5、 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奖笔记本电脑一台。二等奖3名,各奖移动硬盘一个。三等奖5名,各奖MP4一部。鼓励奖若干,各奖《武侠版》百期限量版一套或其他精美礼品。
注意事项:
一、 征文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二、 参赛者请自留底稿,来稿一律不退,请认真填写报名表。
三、 凡征文参赛者均被视为自动同意本启事之各项规定,如因抄袭、请人代写以及作品版权不明所带来的问题,责任自负。
大陆新武侠专家学者顾问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金庸梁羽生黄易温瑞安
宁宗一南开大学教授严家炎北京大学教授
陈洪南开大学教授章培恒复旦大学教授
陈美兰武汉大学教授徐岱浙江大学教授
罗立群暨南大学教授林保淳台湾淡江大学教授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孔庆东北京大学教授汤哲声苏州大学教授
董乃斌上海大学教授韩云波西南大学教授
刘康(音)美籍华人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中国文化研究专家
顾史考(音)美国汉学家,首届国际武侠笔会访问学者
评委:
舒少华画家,今古传奇报刊集团总经理
冯知明作家,今古传奇报刊集团武侠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温瑞安、孔庆东、韩云波、汤哲声
刘国辉著名武侠评论家,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
周百义长江出版集团总编
韩忠良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
刘一平湖南卫视报刊社社长、总编
曹正文武侠评论家
朴素天涯社区读书频道总编
凤歌《武侠版》执行主编,代表作《昆仑》,发行量过百万。
小椴大陆新武侠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杯雪》、《洛阳女儿行》。
孙晓台湾武侠名家,台湾讲武堂出版社社长。
时未寒大陆新武侠名家、代表作偷天换日系列
沧月大陆新武侠名家、代表作听雪楼系列、《七夜雪》
步非烟北大文学硕士,代表作《华音流韶》、《武林客栈》
合作单位:湖南卫视、春风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珠海出版社、天涯社区、新浪读书频道、搜狐读书频道、QQ读书频道、西祠社区、上海聚星图书公司、湖南万卷出版集团、红袖添香原创文学网。
组委会干事:张鹏、张雪松、康天毅
(本活动解释权归今古传奇武侠杂志社所有)
法律顾问:岳琴舫(湖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今古传奇武侠杂志社“U-80”新武侠征文组委会
2006年10月14日
长铗峥嵘
龙 辰
(本文字数:1617)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期
字号: 【大 中 小】
一个人写文学作品,大抵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意要表,便如艺术家作曲作画一般。是故写武侠亦不例外,我亦不例外。除了最初写的《襄阳——最后一战》属狗尾续貂外,真正的第一篇武侠算是《睡狮》了。动笔那天恰是2002年9月18日。写这篇小说只缘于一个念头,那是一段如此壮烈的岁月,其中摧人肝胆、意气风发、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事该有多少!但文学作品中对这段历史的涉及在我看来远远不够。于是便提笔,于是再提笔,有了《还我河山》、《苍天瀚海》、《卢沟晓月》、《秋寒山河》。这便成了“英烈岁月”系列。可能与绝大多数写手一样,当时写下第一个字时想到的决不是以之换银子花,甚至也不是发表给别人看,更多是圆自己心中一个梦,抒自己胸中一段意。
写武侠与工作本无多少联系,而我对武侠的追逐与喜爱远在了解这份工作之前。但是,这份工作却又给了我写武侠的不懈动力。在我的前辈与同事中,有人曾在非洲枪弹中数十年而隐忍,有人冲入当地叛乱匪徒群中只为抢回国旗,有人每日要为侨胞的权益奔走,有人坚守在战火纷飞的异域,有人在馆舍被导弹击中后仍毅然返回,有人更长眠在海外万里;更多的人则在五洲四海忍受着离别、寂寞、病痛与清贫,但他们都在坚持,都在坚守。这些都是真实生活,而非笔下故事,任何一个写手也编不出这样的故事。它们尽管不够精彩,但绝对壮哉!每一个成功都有付出,每一段辉煌都有代价。做一个优秀外交官的最大代价便是不能做孝子(女)、慈父(母)、贤夫(妻)。这一份碧血丹心的情怀所带给我的感动一如当年读到郭靖守襄阳、萧峰息兵戈的时候。
何者为侠?虽然每个人定义不同,但不论侠之大者、小者、公者、私者,侠在我心中便是有追求、有担当、牺牲自我利益以执著追寻人生目标者。于是我写“英烈岁月”系列,写《摧花符》与《野渡》中的凌烟阁,写《烽火连城》中的傅山宗与骆寒山,写《断雁叫西风》中的杨易之与顾今朝。写这些于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闲话、废话、痴话、梦话,无非是要证明,一个人存于世上,即使在这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世界中,还是有这样一份情怀与感动存在;一个人再普通,即使卑微如你我一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也有权利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一个人再渺小,即使如三千世界中的一粒尘埃芥子,也完全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与伟业。
吾辈应不孤!现在活跃在大陆的新武侠写手们大约都是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出生的,也就是三十岁上下的人吧。我们可能是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读武侠长大的年轻人。我们之于前人,有了自由、人性的思想;我们之于后人,仍有理想、热血的情怀。有了理想与热血,武侠才是今日之武侠,而不会沦为书摊上看过即丢的低级刊物;有了人性与自由,武侠才是今日之武侠,才会幻化出如此丰富多彩、眼花缭乱、个性飞扬的武侠世界。
最后,感谢父母把我生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底蕴、文采风流的国家,我才能有如许梦想与感叹。我不同意作家都德溢美法语的观点。只有我们的语言,才是世界上最丰富、最优美、最博大、最精深、最感人、最深邃、最亲切、最可爱的文字。我每写下一个字,都愈发觉得自己是如此爱它。
龙辰简介:
70年代生人,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现于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任职。02年开始武侠创作,在我刊发表作品多篇,风格阳刚雄健,文字亦奇崛不凡。在他的笔下,有振聋发聩的呐喊,有低眉沉吟的反思,有气势恢宏的战争,也有精致绵密的打斗。兄弟之义、儿女之情、家国春秋一一跃然纸上。
《苍天瀚海》:总第27期,2003年第9期
《睡狮九一八》:总第33期,2003年第15期
《江山一局棋》:总第39期,2003年第21期
《卢沟晓月》:总第85期,2005年第19期
《烽火连城》:总第127期,2007年第1期
蔷薇
张佳玮
(本文字数:3299)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07年第1期
字号: 【大 中 小】
一
他死于那年深夏的一个黄昏。与他一起被处死刑的还有另两个男子。那个清晨天晴云朗,对喜好看热闹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好天气,以至于从早上起刑场旁就冠盖云集。那一天刽子手显得格外和蔼,在吃午饭的时候还和他开了几句玩笑。他持续着自春天以来深远的缄默,只是不断摇头示意刽子手为他挠一下后背。那折磨了他一年的桃花癣每逢夏季便如野草般丛生。新浆洗的白麻布衣使他的肌肤倍感不快。
到了下午,长安的天上流云密集。一整个夏季不曾看到雨水的民众抬头观望,唯独他低下头来,将脖子轻轻搁在了断头台上。黄昏时分,细雨斜斜飘落,在东风之中摇曳着打湿了他的白布麻衣。他温和的风度使刽子手及旁观的众人肃然起敬。穿褐色布裙的老妪甚至抹了眼泪。十九年后,当新朝廷的史官问起当年的掌故,还会有被访问的长安居民回忆说:他那一天穿着白布麻衣,长发飞扬,站在雨里飘飘若仙。当他的首级被明亮的刀光击落时,他的血液被雨水迅速稀释流淌到长安的黄土地上。站得近的人们,立刻就闻到了浓郁的蔷薇花香。
一个沉默的死者,让围观的人失望之余又有些兴奋:神秘的死法,这背后有怎样的传奇?流言四起,很多年里,这件事被人一遍遍地谈起。
十九年后的刽子手已经垂垂老矣。
当那个自称史官的男子出现在他面前时,他不得不眯起眼才能看清对方的模样。如果他睁大眼睛,所看到的只能是一片迷离的蓝色。史官说,他奉了新君之命,要为书写前朝历史而追索当年的轶事。当史官问起那缄默的犯人时,刽子手的记忆已经昏聩得如一汪墨染的纸。
刽子手说,他想不起是否存在过蔷薇花香这么回事。他只记得他亲手处决的那个背部生有桃花癣的青年男子在长达一天的时间中默然无语。那个夏季长安的第一场雨湿润了黄土地、沾湿了白布麻衣、冲淡了他蔷薇花般烂漫的鲜血,也使在天空中翩跹的剪尾燕了无归期。这一场雨绵延了一整个秋季。在很多人的故事里,那个秋季的长安就此浸染着蔷薇花香,经久不散。
一个口才绝佳的狱卒代替了刽子手的位置。
与死去的男子相处长达数月的他对蔷薇花的传奇了如指掌。是的,在长达数月的时间中,死去的男子都默然无语。他身穿朝廷钦定的白色囚服,在监狱中长久地摩挲着蔷薇。与他同一天死去的两个犯人与他一样在春天犯下了罪孽。其中一个是在春天的早晨闯入了前朝皇帝的鹿园,被疑为刺客;另一个则是在品味春酒的宴会上,醉酒而对公主口出猥亵之词。而夜枕蔷薇入眠的男子,对那年初春将自己的妻子溺死在池塘中一事,拒绝开口,被审判者判定为默认。由于他死去的妻子之父乃是前朝郡王,本该作为杀人犯被迅疾斩首的他,得以在漫长的审讯和要求严肃行刑的命令下,延长了半年的性命。
被召唤到史官面前的衙役还带着满身酒气。
被问起蔷薇的传奇时,他强调说他与迷恋蔷薇的男子并不相识。他只记得逮捕那个男子的当天,那个男子安静地坐在宅第中的池塘边。那池塘之中沉浮着殷红的蔷薇花朵,以及一个女子游移的长发。那一池蔷薇的香气蒸熏着死者的荣华,以至于那个被溺毙的妻子被拉上岸时,面容依稀如生,仿佛只是沉沉睡去。
男子被捕时毫无抵抗,他顺从而近乎于软弱地接受了衙役粗硬的掌握。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束蔷薇花。多刺的花枝刺伤了他的手掌。然而,那手掌中流下的沥沥鲜血却并不显得滞重和浓腥。衙役吐着酒气发誓说,那鲜血之中带着无尽的蔷薇花香。
那懒散的史官第二天再度找到了衙役。他对衙役说,他去到了死者废弃的宅第,在蜘蛛网密布的梁下睡了一夜。在梦中,他依稀听到了箜篌的声音,并且闻到了蔷薇花香。依稀有一个女子的声音在与他对话,温柔地倾吐着如蔷薇般明丽的句子。当他醒来时,分明看到长安的天空下起了晨雨,轻尘在燕子的低翼下飞舞。衙役一边聆听这个故事一边点头。有可能,他说。不只一个人经历过你这样的故事了。自从那个男人死去之后,关于他、蔷薇以及箜篌的故事,就成为了长安市井之间不朽的传奇。
在衙役的指点之下,史官来到了月迷津。这个长安最为华丽的乐轩之中,从吹玉笛的扬州佳人到弹琵琶的北地美女一应俱全。在那个自称史官的男子问起箜篌与蔷薇的故事时,那些少年女子展示了她们华丽的讲述风格。啊,你是想问李小小和蔷薇郎君的故事吧?他们的故事已成昨日的传奇,甚至有多情的女子,凝着泪为他们谱写了牙板唱词。你愿意听一听吗?那是十九年来长安城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
月迷津老板娘的出现惊散了莺莺燕燕。客官,她微笑着说,前朝旧事,也不必再提了。你是要听曲儿浅斟慢饮不是?史官看着窗外长安城绵绵的细雨,一如传说中十九年前的故事。他说,我想见你们这里口才最好的姑娘。
被叫来的女子显然已知道了为何而来。她沉着的为史官斟一杯桂花酒,抱起了琵琶。相公想听个什么曲儿?她问。史官摇了摇头,说:我想听李小小和蔷薇郎君的故事。我已把木扉掩上,你且大胆地说。
女子劝了一杯酒,小心地放下了琵琶。这事情难说得很。她道。史官看着她的眼睛。女子缓缓地续道:这事,长安大街小巷的,都早知道遍了。
二
现在若说起李小小来,全长安城老一辈的人,都不免轻声叹惋,说她一去,世上更无佳人,更无人会弹箜篌了。她和蔷薇郎君的故事,说之不尽。十九年前,李小小在这月迷津一曲箜篌,长安贵胄子弟,无不倾耳聆听。只因为她爱蔷薇,她居处竹轩,王孙所赠蔷薇,花积若云。
李小小的出现是一个奇特的范例。在那年深秋,她一袭白衣到了月迷津,要求一份职业。出于对其绝世品貌的赏识和华丽的箜篌演奏技艺的肯定,老板娘给予了她优厚的条件。她的首次公开演奏吸引了大批的客人,以至于第二天,名士公子、王孙贵胄,济济一堂。
十九年前,冬雪漫漫的时节,李小小身着貂裘,在窗口望雪,饮暖酒祛寒。堂前剪尾燕受不了寒冷,飞掠而过。李小小吃惊之下,那雕梅花的乌银杯脱手落下楼去。打马经过的金城郡王的贵婿,嗣后的蔷薇相公,勒马立雪,捡起杯子。一切便是自此而始。
金城郡马姓张,其人文采风流,名动长安。本来王孙公子拈花惹草,事属寻常。然而金城郡马却走火入魔,对李小小动了真情。全为李小小喜好蔷薇,金城郡马不顾他人讥讽,将宅第中各庭院处,尽数种上了蔷薇花。这一举措使金城郡王大失颜面。而曾经美丽的金城郡主则秉持着贵族妇女一贯的缄默与温和,对丈夫保持着不闻不问的姿态。
那一个冬天,蔷薇郎君是在李小小的阁上度过的。奉六安茶上楼的侍女说,那一阁的蔷薇,看到令人目眩。那一冬服侍李小小的女子至今都有严重的目疾,看什么东西都是蔷薇的嫣红之色,即使嗅到薤露也会发誓说带有蔷薇花香。
那一个冬天,李小小的暖阁成为了耀眼的陈列馆。高丽雪白的羊皮纸包裹的人参,扶桑的海中植物编就的麻袍,爪哇岛奇货可居的红色珊瑚,玉门关一路骡车载来的葡萄酒,工匠自匈奴部偷运的胭脂,南国快马奔来的荔枝,西域和田产的明玉。蔷薇郎君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支配着自己的资财,挥金如土。那盛大犹如宴舞的狂欢,那奢华得难以计数的珍宝,都一一作为蔷薇郎君爱情的见证。
在蔷薇郎君与李小小之间似乎有过一个缄默的约定。即使在蔷薇郎君用情最深的时分,他都不曾提到迎娶李小小。这一举动曾令我们大惑不解,因为蔷薇郎君的用度已远在迎娶的费用之上。那段时间,金城郡王的手下已不断在月迷津出没,探求关于李小小的故事。而众所周知,金城郡主的温良贤德在长安的上流社会名闻遐迩。最后一个结论被后来的事情缓慢推翻。十九年前的初春时节,蔷薇郎君单车东行,去洛阳赴百花会。而李小小则被郡主召入府去,品尝当年的春酒。李小小离去的那天满阁送行,蔷薇花铺开十丈。所有的乐师都认为,蔷薇郎君已经准备就此迎娶李小小。李小小步上马车,对我们一笑后放下车帷。由于那个春天的早晨开始下雨,我们没能一路送去,只能撑伞站在阁口,对李小小不断挥手。
从此以后我们就再没见过李小小。十天之后,冒雨归来长安的蔷薇郎君仍旧来到了月迷津,在面对一个空空的小阁时,他迷惘的神色显示了他对于李小小下落的毫不知情。那一夕落日如血,一阁的蔷薇花开始缓慢地凋谢。蔷薇郎君神色仓皇地对我们所有人说:我没有派人去接她呀!我更没有授意我夫人去接她呀!!
蔷薇郎君回到府中时脸色铁青,他对郡主进行了疯狂的责问和非难,柔弱的郡主除了哭泣外毫无办法。那长达一个月的大雨使后院的蔷薇丛积起水来,为了不让蔷薇花因涝而衰,殷勤的花匠王生冒雨移植,挖开了一些泥土。在深夜的挖掘工作中,王生看到了泥土中掩埋着的一只手。那一夜王生的尖叫使所有人惊醒,而他自己从此落下了痴呆之症。蔷薇郎君在大雨中用双手挖掘泥土,直到他看清楚,那被埋在蔷薇花下的已腐烂的尸首,左臂上戴着他赠送给李小小的金丝钏。
后来的故事则成为了人间惨剧。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