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汉三箫-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但如此,还有随时下山之人,也必须取回兵刀,一交一付,其繁杂又岂是局外人可以想像得到的。
武当派有见及此,想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办法,不但固步自封地保持了上山解剑的自我尊荣,也解决了退还兵刃的麻烦。
在形式上,凡是上山之人,经过解剑池,都得交出随身兵刃,换取副牌一面,空手入山,行至回头崖,凭那副牌取回原有兵刃。以后,便任人携械上山了。
解除兵刃,和退回兵刃。不过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形式,武当派并不真怕上山之人生事扰乱。这种既合例规,又复通权的措施,真是两全其美。
由解剑池到回头崖,空间直线距离,约六十丈左右,较迂回曲折的山道,要近上二里多路。
武当门人利用地形上的特点,由三代弟子分成六组,等分直线距离,先选定立脚地势,以隔空投运的方法,转递兵刃,因为投运甚速,所以到达回头崖之人,都能迅速无误地取回自己的兵刃,落得人人称道。
沈元通解下腰际布裹洞箫,换取了一面号牌,龙角短剑原是佩在儒衫之内,心想:“像这种形式上的过门,缴出一件,已是于礼无亏。”故未一并取出。
曾弼的兵刃,是一柄普通青钢长剑。
他们两人循着崎岖曲折的山道,步步登高。
沈元通等走在山崖凸出之处,自然可以看到,投运兵刀发出的精光银芒,耀眼生花。但走入曲折的阴道里侧时,那就只可闻到兵刃划过长空的刺耳啸声了。
两人随谈随走,离开解剑池,不过百丈左右,眼睛所接触到的,尽是奇松怪石,欹嵌盘缺,不可名状。颇能令人,心畅神怡。
突然,一声清啸划过长空,接着便是惊呼怒叱不断传来,二人因恰好行于弯道里侧,目无所见,也未在意。
待转出峰腰谷口,触目之下,最使他们迷惑的,是呆滞惶然的武当门下,和惊诧瞪目的猬集群众。
人人脸上虽然神色不定,收发兵刃工作并末停止。
领取兵刃的人,依然有条不紊,只是得到兵刃之人,并不立即离去,似在等待着什么事件的来临。
沈元通递出取件号牌,服务人员按号查对一遍。满面羞赧地道:“少侠,请稍候!”
其他的话,似乎想说,又不便出口,摇了摇头,神色沮丧的陪侍一侧。
沈元通和曾弼对望了一眼,信口问道:“什么事?”
有那好事嘴快之人,便把刚才所发生之事,说了出来。
原来有一件布裹之物,傅运到第四站时,蓦地,从斜刺里,冲起一条灰白人影,有如浮云掠空,轻灵巧快,伸手攫去那件兵刃,脚不沾尘,平飞十丈,一声长啸,便在众人头上,飞入山中不见。
沈元通一惊道:“是否失落了我的兵刃?”
那个随立身侧的武当弟子,面色一红道:“业已查明,所失之物,正是少侠所有。”
沈元通剑眉一轩,叹了一口气,认为那小道士不是说话的对象,故也没有开口。
曾弼为友热情,反而较沈元通更是光火,冷冷地道:“强人解剑,却无护剑之能,倒令我兄弟领教了。”
本来含笑站在沈元通身侧的武当弟子,听来字字如针,刺心入肺,更是无地自容。
忽然,从山上飘飘纵来数人,领头之人便是武当七剑之一的何泽龙。当他目光触及沈元通时,不由心头一悸。
他到底不失名门正派风度,先向沈元通招呼过后,才转身问武当门下道:“什么事?”语音至为严肃。
那小道士惶悚地将事情始末详尽说出,又道:“所失兵刃,埂是这位小侠所有。”
何泽龙闻言,神色剧变,万般无奈地对沈元通道:“少侠请先上山,所失之物,容面禀掌门人后,定有所报。”
沈元通想起望月坪痛下煞手之事,心中尤有愧意,此时更不便逼人过甚,莫可奈何地对曾弼道:“弼哥哥,我们走吧!”
曾弼却丝毫不放松地问道:“兄弟!你那布裹兵刃究是何物?能否先向武当朋友说明,免得事后不肯认帐。”
何泽龙玉面生寒,恨恨的瞪了曾弼一眼。
沈元通微笑道:“算不了什么贵重之物,一只碧玉洞箫而已。”
何泽龙久闻碧玉洞箫之名,惶然问道:“是否华老前辈故物?”
沈元通一点头,拉着曾弼不顾而去。
其实,沈元通失ꗈ碧玉洞箫,心中思潮哪能平息下去,默默地循着山道行未片刻。
陡闻一声“着打”!从路侧密林中爆出。旋见黑光一闪,直击沉元通面门。
沈元通若无其事的一挥手,接住袭来暗器。忽然,神色大变,煞聚眉梢。霍的,长身而起,捷如一缕轻烟似的,向密林中掠去。
曾弼和沈元通虽是并肩而行,但对沈元通接物入林之事,连念头都未转清,又见沈元通已从密林中飘回原处。面色庄穆,怔怔的握着那件布裹兵刃,一言不发。
沈元通所表现的那身轻功,已是叫他自叹不如,尤见他取回兵刃,更是如堕五里雾中,不由急口问道:“这可就是你的兵刃?”
“就因为这个,我才追入林中,那人忒是狡诈,想必在此物出手之前,即已预留脱身之计。”
“兄弟,这只碧玉洞箫是何来历?你似乎爱之甚切!”
沈元通解开布套道:“请弼哥哥先行观赏!”
话音一落,布套褪去,一道白色亮光,熠熠生辉,照耀得曾弼欢颜悦色,赞口不绝道:“色泽制作,精巧无俦,名手名箫,他日定必大放异彩!……”
他忽然一顿,双目转注沈元通迷惘之色,诧声问道:“兄弟!有什么不对?”
“此箫已非小弟原有之物!”
曾弼大着眼睛惊问道:“这不是你的碧……”他神思一定,看着手中白色玉箫,心中了然,无须再问下去了。
沈元通激动情绪,迅即平息,缓缓道:“按说此白玉洞箫与小弟原有碧玉洞箫,系出同一名手琢制,故形式、长短、琢工,完全一致,轩辕并重,只是玉质更佳更美,为当世三大名箫之冠。”
曾弼直觉地道:“此箫既然冠绝为首,留用算了,何必深思过虑,到时自会真像大白。”
沈元通喟然一叹道:“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不过此箫之出现,却叫小弟心绪难宁。”
“兄弟,你满身都是谜,我真不知如何说起。”
“弼哥哥,这话说来太长,我们且走且谈吧!”
沈元通还箫入囊,扣在腰际,两人继续登山,随着登山步履,沈元通将白、碧、紫三箫来历说明道:“据传言,约在欧治子同时,有一位琢玉名手,姓陈名巧,曾经历尽千幸万苦,觅得上好美玉三方,色分白、碧、紫,均是玉中之精。
其中,又以白玉最上,碧玉次之,紫玉又次之。”
“陈巧独运匠心,琢成一式三箫,长短大小,刻划精细,无不雷同,除了色泽各异之外,简直就无法分别。
三箫玉质已是人世少有,又加完全一式,更是旷古绝今。千百年来,时隐时现,历尽沧桑,不知凭添了多少慷慨悲歌的英雄事迹,和儿女柔情。
近百年来再现江湖,白玉洞箫落在玉箫仙子手中,碧玉洞箫剐由华叔祖转赐小弟,紫玉洞箫由紫髯神魔用以济恶。
你想白玉洞箫乃是玉箫仙子之物,这次出现换去我的碧玉洞箫,岂能平凡得了。
再则,小弟碧玉洞箫在武当门下手中失去,如今原有布囊在握,虽说箫非旧物,这种分辨不清的是非,真叫小弟有口难言。”
曾弼豪笑道:“管他,我们本就不是怕事而来!”
第 三 章 百字真经
武技观摩大会会场,设在倚天崖右侧,一片平原之上。
依着山势搭了一座二丈四尺高的演武台,高台对面,另辟了一处可容二百余人的特别招待处,黄土垫基,竹几竹椅,陈设的颇为脱俗,专供应邀贵宾之用。
在贵宾席舆演武台之间,足足相距十丈左右,是一般江湖朋友参观之所。
沈元通与曾弼进入倚天崖,已是中午过后,离表演时间,不足半个时辰。
他们刚一进入场地,便见避尘道人对面迎来,满面堆着笑容,似乎已经淡忘了捿霞望月坪之事,笑哈哈地招呼道:“少侠莅临,武当之光,请贵宾席入座。”
沈元通本不是被邀的贵宾,可是栖霞一役之后,武当已认他为危险人物,自他进入湖北境内,早在监视之下,可是在未查明他确实身份之前,武当派仍请他坐入贵宾席,以示宽宏气量。
避尘道人引导沈元通等入席后,连连看了沈元通腰中兵刃几眼,面上现出一种迷惘疑惑之色,退了下去。
沈元通所携兵刃被夺之事,如今已是尽人皆知。
此时,沈元通一双俊目,迅自身前一行的掠去,亟待看清龙虎异丐魏晋,铁臂金轮李建忠和李若华,罗惜素等四人是否在座。
他心中跳动的波幅,随着目光所触之对象起伏不定,偏是不见龙虎异丐魏晋等人。
其实他心中,倒是极不愿意见到他们,以免碍手碍脚,难以放肆。
现在未时已到。
从三元观来路上,一大群各式人物,拥着一位白发全真缓步走来,他们步度极缓,但是一晃眼就临近面前。
这一批人,都是目前江湖上的风云人物。
如此气派,沈元通已意识到那位白发全真是紫虚道长了,其他尾随的僧俗道等人物,必是各大派的掌门人和极具身份的江湖人物。
龙虎异丐魏晋随着紫虚道长一同到来,而且坐在最前一排,离开紫虚道长只有三人之隔。
紫虚道长居中而坐,左侧是位身穿紫色羽衣,年约七旬的老道士,他是武当现任掌门人静灵子。右侧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为少林掌门人百愚上人。再过去便是华山、青城、峨嵋、崆峒,终南等五派掌门人席次。武当掌门人之左,是天山、昆仑和中原三杰的坐位。
各大门派中,除少林、昆仑、终南是由掌门人亲自参加外,余都由各派中派极有身份的长老代表,一律坐在第二排,原各派掌门人席次之后,原定掌门人席次,则空置不用,以示礼敬。
由席次排列推论,中原三杰武林地位尊荣,舆各大门派掌门人,分庭抗礼。
龙虎异丐魏晋身份为丐帮帮主,与各大掌门相比,毫不逊色,但中原三杰,只凭个人艺业,能被如此礼遇,却是难能可贵。
钟鸣鼓应三通过后,嘈杂纷桡的人群静寂了下来。
大家的视线都停在武当掌门人身上。
静灵子巍巍的立起,先向紫虚道长低语几句,然后扬罄道:“敝派大祭之典,辱承各位前辈同道,不远千里驾临观礼,贫道仅代表全体同门,敬致谢意。
现在观摩大会开始,先由静一师弟抛砖引玉,尚祈各位方家,多多指示赐教。”
静一道长闻声立起,走下土台。围观的人群纷纷让开一条人街。
他目不斜视,步到演武台前,拾级而上,竟不使用丝毫轻身功夫,这种作法,便是武当门中对各方远来高朋的敬意。
静一道长正面站好,拱手一礼。吐着浑圆的声音说道:“贫道武当门人静一,奉命现丑。”
话一说完,不再罗嗦多言,随即就在台上,前后左右,循迥地走了九步,三三相连,是一个小九之数,身法缓慢,步度清晰无比,使人极易领会悟解。反复三次,又一拱手道:“小九连环步乖巧小技。难登大雅之堂,有请方家指教。”
仍慢步回到原席坐下。
所有观众,似乎为他那简单奇奥而又实用的小九连环步法,吸引去了全部思维之力,良久良久,大家才恍然醒过来,掌声爆起,绵绵不绝。
这是武当观摩大会的开杨白。也是本次大会中,武当派对各来宾的一点赠礼。
小九连环步,步法虽然奇奥至极,但并非武当绝学。在一班高手眼中,亦无过人之处,可是在二三流人物来说,确是获益不浅。
以下,就是自由表演。
值台长老循例大声报告道:“表演开始,请各方豪杰踊跃上台,以光盛会。”
台下转寂沉静。
所有观看之人,似是在自行考量自己,是否可以上台一显身手。
曾弼轻轻一碰沈元通道:“是时候了。”
沈元通有心先声夺人,取出一方素巾,递给曾弼道:“如大哥运起全功,能将此巾缓缓送上演武台么?”
曾弼咋舌道:“全力之下,五丈可达。”
沈元通一顿首道:“那就请大哥即刻施为。”
曾弼如言运起丹田内力,凌虚平托着那条素巾,绥缓越过贵宾台,向着演武台奋力掷去。
沈元通这时做得极有分寸礼貌,并不从各掌门人头上飞过,身形一闪,走出台外,那条素巾也正要飞临头顶。
沈元通运起外祖父天下无双的“凌虚御风”轻功身法,身子缓缓升起,在空中顿了一顿,待那素巾,飞过脚底,沈元通又轻轻的落在那素巾之上,山风扬起他的儒衫大袖,就像一位腾云的金童。
五丈以外。曾弼内力己尽,沈元通运功吸住素巾,不使下坠,不着痕迹的飞临演武台上。
各派高人被这出奇的功力,慑得不敢吐出一口大气。
少林寺掌门人百愚上人对紫虚道长道:“前辈,这孩子的轻身功夫,只怕天下少有?”
紫虚道长也道:“那个‘扬巾飞絮’的少年,内功之深厚,也绝不在你我之下。”
曾弼真可以说是跟着月亮走沾光了,其实,他那逼着素巾缓飞五丈的功力,虽不在武当九老之下。但要和紫虚道长相论,却是差得很远。
沈元通落在台上,看着如痴如醉的群雄,微微一笑道:“小生沈元通,请紫虚老前辈赐教。”
一切静寂得有如严冬的深夜,所有的眼光,又都由沈元通身上,转射向紫虚道长。
大家都有同一的心里:紫虚道长如何接待这个少年?
避尘道人走近静灵子,轻轻禀报了几句。
静灵子又用“傅音神功”转报紫虚道长。
武当唯一仅存的前辈长老,气度确是不凡,他和蔼带笑地道:“沈少侠有何见教?”
声浪不高,但人人听得清晰非常。
沈元通道:“请求老前辈,通知南明一剑罗老前辈出来相见。”
“南明一剑拱北兄,退隐江湖三十有年,早不过问江湖中事,贫道不是推辞,实在难以为力。”
紫虚道长此时已知沈元通折辱武当七剑之事,只道他犯了年轻人好胜的通病,并不以为另有隐情。答话倒是一片实情,并无虚假。
沈元通所为何来,不达目的怎会甘心,再次道:“晚辈舆罗老前辈实有非见不可的原因,务恳引见。”
如此情景紫虚道长真是难以处理,武当掌门人静灵子有见及此,请示紫虚道长道:“本座愿与沈小侠一谈。”
他也用详和的声音问道:“不知沈小侠舆罗老前辈有何关系?”
“非亲!非故!”
“那么,有何必须一见罗老前辈的原因?”
“这个么?”
沈元通一顿止住,猛的、再下决心,事到如今,不说已是不行,于是短捷地答道:“仇!”
四下群豪同是一惊。
静灵道长神色不变,镇静如故,音调锵然,道:“代人寻仇?还是……”
沈元遖嘶声道:“杀父之仇!”
一阵嗡嗡谈论之声,盖没整个场地。
紫虚道长心神一震,看了静灵子一眼。
静灵子道:“请问沈小侠,今年贵庚多少?”
“十七!”
静灵子一阵哈哈大笑,肃容正色道:“这就叫贫道费解了,想罗老前辈归隐已有卅余年,令尊被害,必在最近十八年之内,这怎能归咎于罗老前辈!”
全体屏息以待的各路英豪,同声吁了一口长气,似为南明一剑罗拱北放下一付千斤重担。
沈元通不由激起胸中怒火,双足一点,身如急矢,落于贵宾台前。刚猛之势,又是不同。
当时,贵宾席前,让出一大片空地,都以为沈元通可能出手邀斗。
但沈元通并未鲁莽,却反唇问道:“贵派五年一次的大祭之典,不知罗老前辈是否每次必到?”
“罗老前辈每次必为座上佳宾。”
“有请罗老前辈当面赐教,岂不真相立白。”
武当掌门人至此也颇难置答,当着天下群雄,众目共睹之下,一言一行,莫不有关武当派的威望和清誉。既不能重,又不能轻,不由呐呐言道:“本次大典,罗老前辈实未前来。”
“罗老前辈为何不来参加?”
“他老人家事先并末告知不来原因!”
“难道他不会因小生寻仇之故,无面见人?”
武当掌门人哑口无言。
与会群雄又自作色。
这时,却恼了武当九老中的玉拐婆婆欧阳倩芬。
因为沈元通在望月坪折辱武当七侠之事,早使她至为不忿,累想兴师问罪,皆为兼顾大体,未便出手。此时见他言词犀利,问得掌门人措词维艰,更是怒火上升,竟然不顾身份插言斥道:“罗老前辈一代武圣,为人最是正直,从不乱杀好人,小侠杀父之仇的经过,可以公告天下群雄么?”
沈元通已有几分火气,再闻对方之言有辱及尊长之意,无名之火,倏又增加一分,止不住厉声长笑道:“意断之词,岂能成理。我沈元通家世清白,有何不可告人之事。”
玉拐婆婆针锋相对道:“就如尊驾之表现,怎能叫人相信?”
沈元通怒道:“此话怎讲?”
“解剑池失窃之事,与你腰中兵刃,两相对证,难道不足说明你的清白么!”
沈元通对这事实俱存的指摘,早就自知甚难言辩,腰中洞箫,已非原物,谁能相信,不由一阵沉吟,正自为难之际。
座中忽起一阵龙吟之声,沈元通新交好友曾弼,瞒脸不忿之色,站了起来。
冷言冷语道:“武当九老名重天下,玉拐婆婆一代女杰,这种啧啧逼人的问话,和妄下断语的作法,我曾弼至为不服!”
他这一发话,无异是代表了一部份人物的心声。
也无异是表明了在场之人,并不完全同意武当派的作风。
武当再是望重当今,也不能不深自警惕。
紫虚道长寿眉之下,射出两道棱芒威光,直注掌门人静灵子睑上。
毕竟武当掌门人静灵子气度宏伟,思广虑远,深知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当,只怕武当数百年的声誉,难以自保。
遂用极平和的语气道:“贫道为维护本派起见,势非将过去事实略作说明,尚请见谅。”然后,即将沈元通望月坪折辱武当七剑之事和解剑池所发生之事说了出来。
说到最后,已是脸色泛红,羞愧互见。但总算给了人家一个清晰而有条理的概念。
陡然他双目精光爆射,转视沈元通腰际布裹洞箫道:“但是沈小侠所失兵刃,却依然在握,请各位高宾好友公断。”
龙虎异丐魏晋眉头一皱,心中暗骂道:“真是少不更事,在这种场合怎能授人以柄。”他正要站起来说话。
忽然,一声娇脆的喝声,在人群内激起道:“武当老道,没本事。偏会无中生有,不怕天下英雄耻笑么?”
一个身穿华服,年约十五六岁的美秀小后生,裂开人潮,走了出来,手中正拿着一枝碧色泱然的玉箫,一派目中无人的神色。
沈元通双眉紧系,深觉这少年太过自高,会使问题越弄越糟。因为这时他又联想到他的白玉箫和自己碧玉箫相关的一件恨事。
于是他对着那位华服少年稍致谢意,却不让那少年再有开口的机会。昂首道:“先父玉面书生讳震宇,一生行谊,不知应否列于恶徒之内!”
“呵!”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紫虚道长也猛的站了起来,带惊的向老花子魏晋道:“魏兄,这是真的么?”
龙虎异丐魏晋双睛一热,含悲道:“此话应由罗老前辈作答!请道长成全了这苦命的孩子吧!”
紫虚道长神色一惨,但大义凛然地道:“拱北兄做出如此反常之事,殊为令人失望。沈小侠只可惜你迟来了半年!”
沈元通急道:“难道他……”
紫虚道长道:“拱北兄原就隐居桐柏山中,可是在半年之前,突然毁居他去,去了何处,连贫道亦末通知。”
沈元通恨道:“哼,他这样就逃得了我沈元通复仇之火么!”
紫虚道长又毅然道:“请小侠宽限时日,由本门发出急讯,誓必找到拱北兄,转约小侠相会。”
沈元通无可奈何地道:“如有确讯,请老前辈通知魏帮主即可。”
一场暴风雨即将过去,虽然这次事件仍将留下许多疑问,但是,事不关己,也就无人再问了。
那知一波初平,一波又起。竟然有人阴阴一叹道:“武当派可以在江湖上除名了!”
这句话含有百分之一百的挑拨性。
紫虚道长和静灵子等人,深识大体,听了只不过是微感苦笑而已。
唯有那位性烈如火的玉拐婆婆,心中早就恼火,再经挑逗。止不住脱口叫道:“现在请沈小侠也给我们一个公道!”
静灵子轻轻叫了一声:“师妹!”欲待制止。
可是玉拐婆婆的话,出口如风。早已激起了沈元通的反应,只听他道:“前辈如有吩咐,沈元通决不皱眉。”
至此话已扣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