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曹每天还要去点卯。
    曹凌晨起来的,就填巴了两块饽饽,到宫里料理了差事。又跑了好几家年礼。现下,他是真饿了。
    看着四阿哥动筷,曹这边便打了一个包饭,卷的是老黄米饭,沾的鹿肉酱。送到嘴里,真是扑鼻香。
    曹吃得香甜。心里寻思着,让初瑜也张罗这个吃。
    腊月里,肥鸡肥鸭的吃着,实在人腻歪死了,还是这个吃着清爽。况且,这些算是粗粮,孩子们吃着正好。
    曹一边吃着。一边想着。却是有些不对劲。
    不知何时,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已经放下筷子。都转过头来,看着曹。
    在这两人的注视下。曹将最后两口包饭送到嘴里,心里却有些纳罕。
    莫非自己脸上沾了酱,这两位爷怎是这么个眼神?
    十三阿哥已经笑着开口,对四阿哥道:“看着眼前这大老爷们的样子,实是看不出小时候地聪敏来。大智若愚,小曹这家伙藏拙!内务府采购都整出来了,却是不晓得要得罪多少人。”
    “哼!”四阿哥瞥了曹一眼,鼻子里哼了一声。
    曹颇为尴尬,有些不解地看向十三阿哥,实不晓得怎么说起这茬来。
    十三阿哥已经收敛了笑容,正色对曹道:“即便今儿你不过来,我也要使人叫你过来的。我思量了旬月,心里还是有些想法,要找你唠叨唠叨。”
    四阿哥在旁,沉默不语,只端着手中茶杯,打量着曹。
    曹的脑子飞转,十三阿哥怎么关注起内务府这边来?
    在他所知中,十三阿哥是一直沉寂到雍正朝,才出山的。
    心里想着,曹已经是撂下筷子,笑着说道:“十三爷有什么教训,我洗耳恭听。”
    十三阿哥沉吟了一下,道:“那个招投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的不说,就是蒙古茶道,一年下来,就不晓得是多大的利。早先能把这块的人家,背后都有些分量,你这样行事,固然身后有皇上做靠山,但是得罪的人多了,往后行事也不便宜。”
    十三阿哥问得认真,边上地四阿哥听的认真,曹这边也不好马虎,微微躬身回道:“十三爷,说的白了,这个招投标,不过是价高者得四字。
    以往内务府的对蒙贸易也好,对鄂罗斯的贸易也好,每年的交易额不少,多是入了经办人的腰包。上行下效,贪污成风。内库进账微薄不说,有的时候还需要拿出大宗地银子,用来采买洋货。
    这招投标,却是将每条贸易线都做了底价,然后再公开向这些皇商招标。谁出的银钱最多,谁就得了这条贸易线。这样一来,内库的收入就有所进益。
    其他没有招投标的商家,再次竞标,选其他的商贸。这样一层层地下来,老的商户要舍得掏银子,新地商户也有机会介入,内务府这边又得了实惠。
    就是其中,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却也使得一些商贾能从内务府分一杯羹。关键的是,能迅速积攒一批银两,丰盈西北军费。”
    四阿哥与十三阿哥仔细听着,脸上神情各异。
    四阿哥微微皱眉,看着曹,心里却是感叹。虽然眼前这人行为慵懒了些,没什么上进心,但是对于理财,却真有一套、
    只是内库的银钱,毕竟是内库的。
    后宫妃嫔用度、圣驾出行、小汤山汤泉行宫修整所耗资,等等,都要从内库里出。
    曹的理财本事,用到内务府。却是有些浪费,甚至可能成为他惹祸的根源。要是他在户部,全心全意做事的话,成就定比眼前要丰。
    却是皇父钦点,四阿哥这边只能在心里叹息了。
    十三阿哥听完,沉吟了片刻,笑着对曹道:“银钱方面不敢说,我手上却是有个好掌柜。这热闹也要参合参合。曹,你说可使得?”
    同十三阿哥往来这些年,曹对他颇为敬重,除了十三阿哥待人义气,不势利外,还因十三阿哥不贪财。
    即便今日十三阿哥主动提要参合内务府采购之事,曹也不会相信他是想要分一杯羹。
    这其中,另有什么内情?
    是有了银子。想寻个由子交到内库充作西北军费?不能啊,前些日子,更拿了五万出来,就算手中还有,也剩不下什么。那还有什么原因。使得十三阿哥主动趟这次浑水?
    曹想起十三阿哥最初所想,怕他得罪人什么地。心有所悟,开口问道“十三爷莫不是担心我,怕二月地招投标开不成,我受到皇上的责罚?”
    十三阿哥摆摆手,笑道:“你啊你,也忒会自作多情。你也不是初入仕途地毛小子,都坐到三品堂官了。还有什么可担心地?我不过是瞧着我们家地大掌柜是个有本事的。想趁着机会,让她展展头角。省得拘在个小铺面里,却是白瞎了人才。”
    十三阿哥嘴上虽不承认。但是眼中难言关切之意,曹见了,颇为感动。
    这些日子,是有些话传出来。
    倒是有不少内务府的皇商,对曹提的这招投标的主意意见甚大,已经串联起来,拒绝参加明年二月的招投标大会。
    曹是不怕的,利之所在,谁能没有私心?
    其中,就有不少对外放出风声地商户,悄悄地向曹这边示好。
    就算这些老商贾都不竞标,曹也不怕的。
    得了消息,往京城赶的晋商、徽商、鲁商,不是一个两个。
    要是那些老商户,真放弃了招投标,乐意接手的商家也不会少了。
    想来十三阿哥这边也听了风声,怕曹这边砸场子,就参合进来给曹捧场。
    曹这边,体会十三阿哥的好意,却是没有开口婉拒。
    在他心中,是乐意十三阿哥主动些,关注下外头的民生大事,省得郁结于心,壮年早夭。
    再说,他相信郑沃雪的本事,能支撑起一滩事儿来。
    四阿哥冷眼旁观,想着十三阿哥说的曹得罪人之事,神情也渐渐舒缓过来,点了点头,对曹道:“那些贪鄙小人,难成大事,你无需怕。有什么,自然有……自然有皇上为你做主。”
    难得听他说一句软话,曹听着,面上却不敢耽搁,忙作出感激之态,俯首,道:“谢四爷教会,曹记下了,自不敢存畏惧之心。惟愿好好当差,不负皇上所命,不负四爷与十三爷地爱护之心。”
    这内务府向来是八阿哥与九阿哥的底盘,曹这次往死里得罪的,就是那伙子人了。
    却是不是站队的站队了,四阿哥想到此处,心里却是松了口气,抬起手中酒杯,向十三阿哥与曹做了个饮的姿态。
    曹跟着喝了杯中酒,却是觉得牙根有些发酸。
    自己该表白也表白了,这样四爷也当晓得他地立场,这顿酒却是没有白喝。素芯坐在自己个儿屋子,脸上笑吟吟的,听着堂嫂、堂妹们叽叽喳喳地说话。
    虽说她们是包衣出身,理应参加内务府的小选,但是真正进宫当差的并不多。素芯这一辈,除了她之外,还有个偏房庶出的堂妹是去年入宫当差的。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怀疑,素芯作为董家的嫡长孙女,被送到宫里当差,是高氏吹的枕边风。
    高氏是素芯地继母,年级还不到三十,进门不到十年。如今已经添了两子一女。
    虽地位不如尚家,但是高家也是内务府当差地,是董家的故交。
    加上高氏又生了儿子,同素芯之父感情也好,在家里也没人敢因她是继室地身份轻忽她。
    不过,董尚两家是世代姻亲,就算是素芯这代,也有个堂嫂娶的是尚家之女。说起来。是素芯嫡亲地表姐。
    往日还罢了,今日素芯回府,却是让大家看了凄凉。
    年岁小的,只是好奇的问着宫里的热闹,加上素芯现下还是“钦差”身份,在伯爵府指定是奉为上宾的。
    年岁大的,却是晓得宫里不是好待地,毕竟是侍候人的活。保不齐什么时候,就犯了规矩。
    董家在内务府根深蒂固,但是在皇家人眼中,也不过是下贱包衣。
    一顿班子打死个丫头,又算了什么。
    如今奉了太后懿旨。出宫当差,倒是叫人松了口气。
    有些话堂妹们能问得。素芯却是晓得规矩,不敢嚼舌头的,只有笑而不语。
    她本来就恬静,这般寡言下来,越发惹人怜惜。
    尚氏见了不忍,已经是拉了素芯的手,道:“姑娘。明儿就让你哥哥同老太爷说说。看能不能央求十六爷,早日放你出宫。也不好真让你当差到三十。那不成了老姑娘,总要求求宫里的恩典才好。”
    素芯却是不晓得如何回说。身为女子,哪里是能自专的?
    高氏正带着丫头送饽饽吃食过来,听到尚氏所说,接口道:“是啊,昨儿我还同你阿玛说起这个来。要是在宫里,在御前当差,走动起来还困难。既是已经出宫,曹家又是有交情的人家,宫里宫外多活动活动,保不齐就妥当了。”
    因她站着,素芯便也起身站了。
    炕沿边坐着素芯的异母妹妹素薇,不过七、八岁大,正是天真浪漫地年级,见了母亲身后的托盘,歪着脑袋问道:“额娘,为何要大姐姐家来,曹家不是有好点心吃么?不是说大姐姐往后要吃曹家的茶,我们都能吃稻香村的点心么?”童言无忌,却是听的素芯变了脸色。
    高氏忙一把拉了女儿,喝斥道:“混说什么?没有规矩地东西,哪里听来的浑话,皮子紧了不是,还不快闭嘴!”
    素薇尤自不忿,撅着小嘴嘟囔道:“没有混说,是大伯母与三婶子说地,大姐姐要吃曹家的茶,嫁妆都已经预备好了呢……”
    因提到婚嫁之事儿,女孩儿们就有些脸红,不敢再听下去,低着头下炕,跟着一个寡妇婶子避了出去。
    素芯脸上苍白,身子微微发抖。
    高氏手里拿着帕子,看着素芯两眼,却是说不出话来。
    尚氏心直口快,开口道:“二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姑娘既是奉命在伯爵府当差,就是当差的。这清清白白的,怎么能传出这样的话来?又是打咱们家出来,这让姑娘往后怎么做人……”
    高氏咬着嘴唇,说道:“我也不晓得详情,只是影影绰绰听你二叔提及,说是曹家算是好人家,又是圣眷在属。姑娘要是能定给他们家,宫里也乐意放人。”
    尚氏闻言,却是神情大变,青白着脸道:“曹家再好,还能委屈姑娘做妾不成?二太太,姑娘还有亲娘舅,我阿玛与我二叔他们不会看着姑娘受委屈的。”
    高氏听了,连忙摆手,道:“不是曹家长房,是曹家二房,只是曹家四爷是庶出,五爷年岁又差的多些,老太爷那边还没有拿定主意……”如何,请登陆qd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九十六章 冬雷(上)
    九阿哥府,偏厅。
    九阿哥端着一盅燕窝,用调羹饮了一口,点点头道:“好东西,不比内务府的差。也就你们方家,能弄着这好东西。”
    对面站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看着身材有些纤细,长相同北方人有所不同。
    他躬身,却是没敢接九阿哥的话。
    九阿哥瞥了他一眼,将燕窝放下,将旁边的年货单子拿起,扫了一眼,用手指敲了敲桌子道:“告诉你父亲,有爷在,有你们方家的油水喝!”
    福建方家,是内务府皇商之
    那青年躬身道:“小的父亲也是这样说的,小的父亲正在上京路上,已是先打发人送信,让小的同九爷说,方家唯九爷马首。就算是失去内务府的买卖,方家也不会逆了九爷的
    “呵呵!”九阿哥笑道:“还是你父亲晓得事儿,别的不说,当年你们方家能介入内务府的生意,里头可有着八爷的情分。要是你们敢扫了八爷的面子,哼哼,爷也饶不得你们。”
    虽然他脸上带着笑,但是声音中却难掩森冷,听的人心里一颤……
    曹端着碗燕窝,想起十三爷府上的包饭来,对初瑜道:“何总管小年前送来的青菜,这些日子也没见吃。也拾掇次包饭吃,解解油腻。再说孩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些杂粮也有好处。”
    初瑜闻言,不由亮了眼睛,笑着说道:“太太这两天胃口不好,我正琢磨弄些什么吃食,这个包饭却是好。”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传来仓促地脚步声。
    曹撂下碗。往门口望去。
    就听廊下有丫鬟道:“大爷。奶奶。绣莺姑娘来了。”
    绣莺是李氏身边地大丫鬟。初瑜看了丈夫一眼。站起身来。扬声道:“进来说话。”
    绣莺脸色带着些许惊慌。进门道:“大爷。大奶奶。七爷有些不舒坦。老爷太太已是打发人请太医了。老爷请大爷过去。还说叫奶奶看好小爷们。这两天别往那边院子去。”
    曹从炕沿边起来。抬脚往外走。
    明儿就除夕,长生偏生今儿病了,却不晓得是如何了。
    长生不满百日,正是小孩子最娇贵的时候。又是这寒冬腊
    曹想着父母年过半百,膝下好不容易添了这点血脉,心里也颇为担忧。
    刚进兰院,就听到孩子“哇哇”的哭声,分外凄厉。
    曹寅皱着眉毛,在地上踱步,神情稍显沉重。李氏站在炕边,看着摇车里的长生,一边拿着帕子垂泪,一边柔声哄长生。
    见曹进来。曹寅止了脚步,点了点头。
    曹往长生身边近前两步,却是被曹寅伸胳膊拦住:“有些不对。别往前去。”
    曹心下一禀,往摇车里望去,长生满脸通红,正哭得撕心裂肺。
    这个季节,又使得曹寅如此紧张的,还能有什么?
    “是痘疫?”曹转身问道。
    曹寅皱眉,回道:“等太医看下。若是花……”
    李氏在旁闻言。眼泪已经是簌簌落下,却又怕惊到长生。用帕子使劲地捂着嘴巴。
    “孩儿已经出过花儿,不碍事。”曹跟曹寅说着。上前扶着母亲,劝慰着:“母亲别自己吓唬自己个儿,太医还没瞧,先看了再说。”
    李氏眼泪难止,但是不愿儿子担心,强打了精神,道:“若是花儿,这院子就要封了。府里孩子多,即便儿出过花儿,还有媳妇与初瑜她们,也当仔细。”
    曹扶了母亲的胳膊,道:“母亲放心,初瑜她们娘几个都栽了花儿。弟弟这边还不满周岁,所以没有想着栽,等转了年,请人给弟弟栽上。”
    少一时,太医请到。
    长生下身的大腿窝处,已经满是疹子,太医仔细看了一遍,沉吟着,神情甚是凝重。
    长生,确实是出花了。
    早在康熙五十年京城时疫时,顺天府就有政令,发现家里有疫症病人,要往衙门报。
    内城地步军都统衙门也要报禀,曹寅打发人去报不提。
    李氏这边,得了准信,却也没功夫悲戚。
    她打发人收拾屋子,供“痘疹娘娘”,又叫人传令下去,从今日起府里忌煎炒。另外,还要将曹寅的行李收拾出来,送到前院书房去。
    曹心里,越发沉重。
    这天花是传染病,总不会莫名其妙的,襁褓中的婴儿就染了花,指定是外头染上的。或许是来自丫鬟婆子,或是过年来走礼地这些女眷。
    这个病,为何人人谈之色变,是因为十个里,要死上三、四个,剩下的即便侥幸挺过来,也要剩下一脸的麻子。
    康熙脸上细细小小的白麻子,李卫脸上铜钱大的大麻子,都是幼年得天花所致。
    总的来说,这出麻子还是小事,不晓得有多少人家,就是经历失子丧女之痛。
    “牛痘”是康熙五十一年,曹、曹寅父子确认过的,至今已是过了三年,仍不见康熙有推行于世的意思。
    要知道,早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曾下令让各地种痘。不过,因人痘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少老人不愿种痘。蒙古那边更是,蒙古人对天花没有免疫力,对于人痘,栽种者,死亡地人口比汉人要多的多。
    这使得蒙古人畏痘如虎不说,对于种痘,也是避而远之的。
    这倒是使得蒙古人同朝廷形成微妙的平衡,蒙古人甘为藩属,却是不入关。
    他们每年热河觐见康熙,以表忠心。
    时过三十年,“牛痘”方子出来。比“人痘”方子好上百倍,康熙却没有将其公布于世的意思。
    曹这边,早就在上次痘疫后,就将府里各人都悄悄上了牛痘。
    因怕外传获罪,这个活计还是庄先生挑了稳当的人操手。对外只说是“人痘”。
    虽说没有怜悯世人的心思,但是曹想起天花来,还是觉得抑郁难挡。
    “父亲,皇上那边,这牛痘方子,可有转机?”曹思量了一下,问曹寅道。
    曹寅摇了摇头,道:“我也想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何为。早年国朝初定。又经过三番之乱,人口锐减,百姓难安。皇上仁慈,施恩天下,也愿人口生息,天下太平。如今却是不同,天下承平许久,人口万万计。这朝廷又是南下入主中原……”
    后边的话,曹寅没有明说,但是曹也听出他话中所指。
    天下人口孳生。对朝廷来说,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
    好事儿是丁口多了。赋税增加;坏处是汉人原本就多,孳生地更多,使得朝廷这边委实难放下心来。
    这些年来,对于沾了“反清复明”口号地各种事件,朝廷都是严惩之,甚至不惜大开文字狱。不过是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罢了。
    初瑜安置好孩子们,也过兰院这边探视。
    她虽没出过花。但是之前上了牛痘的。也不怕被传染上。
    兰院这边,除了李氏身边侍候的丫鬟与长生地**外。其他人都禁止入内。府里大小事务,都有梧桐苑那边裁决。
    虽说天佑他们都栽了花。但毕竟是孩子娇贵,也保不齐有二次传染地事儿,所以更是严禁入兰院。
    就是初瑜,来过一次后,也被李氏劝了回去。
    曹虽担心幼弟,但是今儿二十九,下午有蒙古内外藩与内大臣、大学士与侍卫的赐宴。他这个内务府总管,要同鸿胪寺与理藩院一起负责预备宴席的,还得过去点卯。
    从兰院出来,他便换了官服,骑马进宫去了。
    太和殿的宴会场地已经预备好,许多看碟都摆上了。宫廷乐师也都隐在暗处,就等着藩王入座,康熙临朝。
    又是一年年末,似乎同往年没有什么不同,一片歌舞生平。
    曹在心里算着时间,因为对这段历史不熟悉,原还以为策妄阿喇布坦引起的西北战争是在康熙五十七、八年的时候。
    即便今年策妄阿喇布坦兵犯哈密,曹也没当成是大事。
    因为以一部族,数万人,与朝廷大军对峙数年,到雍正上台才和谈,这不是玩笑么?
    没想到,确实不是玩笑。
    八旗糜烂如斯,已经无可用之兵,无可用之马。
    竟然任由策妄阿喇布坦带着数千人马,劫掠北疆,实是让人汗颜。
    这战争,是拖到雍正朝地,曹丝毫不怀疑这点。
    说他矫情也好,他倒是真心想早些赚足军费,早点平定这场战争。
    战争延续下去,战场上领军功地八旗兵丁,但实际厮杀的是汉军绿营,数万人地供给线也是惊动地方百姓。
    曹站在远处,脑子里一会儿是家中出花的幼弟,一会儿是西北军中地兵饭。
    虽不是刻意为之,但是他也有次同普通兵丁吃了一次大锅饭。
    陈米老粮不说,里面还有不少沙子。
    每个兵丁每日所分的肉干,也比规定的少了许多,甚至有的人半月不见肉味。
    苍蝇再小也是肉,即便西北军费紧张,但是那些蛀虫仍是敢大喇喇的下手。
    曹对于这些事,虽见了听了,但是他不是那种高洁的性子,也不愿多管闲事。
    时至今日,想起西北战事的久拖,这其中军马供应不足有干系,将士士气不足也有干系。
    康熙虽年过花甲,但是曹可不敢讲他当成糊涂老人。
    就算朝廷没有明面上的锦衣卫,但是曹也相信,康熙自有耳目。
    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法管吧。
    从上到下,没有不贪地,要是真清查了,那还有谁能伫立朝堂之上?
    况且他做了一辈子君王,又是爱名之人。怎么会大张旗鼓弄这些给朝廷颜面抹黑之事儿?
    对于真正的清官,康熙也存了保全之心。
    例如张伯行,以“待罪免死”之身,如今著授为总督仓场侍郎。
    这个世界,真是没法说得清楚。
    曹轻轻地摇了摇头,却是心里告诫自己,将当官只当成当官,当成是庇护家族的手段,万不可迷失本心。
    利不能求。官场求利,难免就昧了良心,不知不觉做了伤天害理之事;名也不能求,否则容易变得执拗,引了小人攻歼,君王忌惮。
    中庸要地,“千言万言,不如一默”要得。
    正想着出身,就听身后有人道:“大人想什么呢?礼部已经引人入座了。”
    是伊都立,身上穿着白鹇补服。面上神色却是有些僵硬。
    前几个月,他因在归化纳妾之事,受到御使弹劾。连降三级,从太仆寺少卿贬为内务府郎中。
    今天来赴宴的内大臣与侍卫中,有几位是伊都立的世交亲族。他穿着这五品官地衣服,跑前跑后的,面子上有些遮不住,就一个劲地往没人的旮旯躲,却是刚好碰到曹。
    曹与他同僚一年半。晓得他的脾气秉性。虽是热心豪爽,但是也带着满人地自负与爱面子。
    用伊都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