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6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奉了宁春继母之命来直隶看田氏母子的的两个毋嫉,一个是宁春继母的陪房徐嫉嫉,一个是夏插嫉,是宁春家的家生子,宁春已故乳母的亲姐姐。
虽说两个老姣毋同来清苑,可目的却不尽相同。
前者是听了宁春继母的安排,过来摸摸底,查看查看左住兄弟的人品。再看看他们兄弟同曹家上下的关系是否真如外头说的像一家人似的;后者是来确认田氏身份的。
田氏六岁进府,就是夏搪毋从人牙子手中买来的。
等到田氏渐大,夏嫉嫉瞧着她老实勤快。曾想要求上头恩典,将田氏说给她侄儿。不想还没求恩典,田氏就进了宁春房里侍候,事情不了了之。
宁春继母收到曹家的信,不觉得喜,更不多的是觉得惊。
伯府曹家,她虽有些印象,可毕竟宁春没了十数年,多年不走动。
两家门第相差太大,永亮即便补缺,也不过是工部七品司库。芝麻大的小官。
不管曹颐信上所言是真是假,就凭着曹家的势力,想要将章佳家产业易主,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
自打接了信后,宁春继母便托人打听曹家的情况,越是打听越是心惊。什么兄弟数人都出仕,曹家几位姑奶奶都嫁入高门什么的。宁春家败落,宁春继母往来交际的也多是寻常人家,对于曹家详细的事情也打听不出来。可有一件事,并非秘密,那就是曹颐有两个义子,已经考了功名,一直寄居曹府,年初才随着李家太夫人去直隶。
宁春继母听说左住兄弟如此成才,心中也意动。要是借着两个的孩子的光,搭上曹府,族人也就不会再敢欺负她这个寡妇;可要是曹家存了夺产的心,那她还真不能轻易开口承认双生子的身份。
宁春死去多年,曹家势大,毕竟不是章佳氏宗族之人。只要她不点头,那兄弟两个就不能认祖归宗”
内宅,西北角小院。
田氏已经听人通禀,晓得京城来人,心中有些激动。
她长吁了几口气,才使自己慌乱的心渐渐平复下来,直了直腰身,面上多了几分坚毅。
母以子贵,子以母贵,她不能慌慌张张的不成样子,那样惹人笑话,会使得儿子们跟着被人瞧不起。
她心里这样想着,可见到两位嫉嫉跟着张义家的进来,认出其中一人是夏
夏坡嫉与徐嫉嫉两个却是怔住,半响没敢接话。
田氏早年在宁春家时,是三等丫鬟,干的都是饽饽房的粗活。性子唯唯诺诺,皮肤微黑,不过是眉眼与宁春爱妾秋娘有几分相似,才跳上枝头成了宁春的屋里人。
现下的田氏,看着二十出头,皮肤白嫩,穿着月白色湘并纱旗装,头上插着白玉扁方,手腕上拢着一串碧玉手串,通体的气派。
徐嫉毋本就对她不熟,心下狐疑,不敢相问;夏姣毋则是不敢认,总觉得看着眼前这人长得像田氏小又不像田氏。
还是张义家的,对田氏道:“田奶奶。这是京城章佳宅过来的两位夏据毋、徐掩据,过来探望奶奶。”说着,转过身对两位嫉瑭道:“这就是我们府的田奶奶”
张义家的是内宅管事媳妇,先就由她招待两位嫉嫉来着。
两位嫉嫉见张义家的对田氏恭敬不似作伪,这屋子里的摆设布置又大方富贵,心里就生出几分小心,再也不敢端着身份,屈膝见过田氏。
张义家的将人送到,便寻了个由子退下,留着她们自己说话。
田氏请两位嫉毋坐了,吩咐小丫鬟送了茶,而后看着夏毋姣道:“多年没见,嫉嫉倒还硬朗”
直到这时,夏据据才确认,眼前这少妇就是当年自己买进府的那个。小丫鬟。
“玉枝姑娘”真没想到还能看到你。当年那场大变,府里的人散了大半夏据据想起往事,亦觉得喘嘘。
田氏没有接话,神色淡淡的,看不出喜怒。
徐毋据已经打量完屋子里的布置摆设,并不比自己太太的屋子差,门口侍立的丫鬟打扮也不俗,不知是曹家豪富,还是总督大人善待好友留下的眷属。
见田氏与夏据据都不再说话,徐嫉接道:“田,,姑娘,听说您的两位小爷也在清苑,若是便宜,可否请过来相见?”
田氏看了她一眼,道:“便宜到是便宜,却是要等到下晌。他们兄弟两个在总督府对面的书院读书,现下不在府里。”
徐毋嫉背负任务而来,就比夏嫉嫉更健谈些,多是围着左住、左成兄弟,嘴里问个不停。
例如双生子不好生呀,当年是否顺产;双生子都中了秀才,明年是否准备参加乡试;听说大少爷已经定亲,对方到底是什么门第,云云。
偶尔夹杂一句,两位小爷认了总督为义父,受了曹家大恩什么的。
提及两个儿子,田氏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欣慰中带了几分骄傲;提及曹家,田氏只有真心感激,从太夫人李氏,到孩子们,都是满口赞誉之词。
徐嫉掩笑着听着,偶尔奉承两句,引着田氏接着说。
田氏哪里瞧不出她在打探,只是这些没有不可对人言的,便顺着说下去。
夏嫉毋则是隐隐地多了几分激动,虽说眼下还没看到左住兄弟,可是曹家的身份,不会能拿血脉之事骗人。
她是知道宁春与曹总督早年的交情的,宁春家没问罪前,她还给曹家预备过节礼。那个将长女许给左住的马大人,想来就是自己大爷另外一位好友,那位侍郎府的马少爷”,
两位毋嫉坐了有小半个时辰。听田氏将左住兄弟的成长差不多讲述了一遍,才起身告辞,由人领去客房安置。
两位嫉嫉的客气疏离,田氏自是感觉的到。她呆坐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有些意兴阑珊。
她只是想让儿子认祖归宗,堂堂正正地去供奉宁春夫妇的香火并无心与章佳氏族人纠缠”,上房,曹颐与初瑜都在,听田氏身边的丫鬟兰香回话。
兰香口中说的,是两位嫉毋见田氏的情景。
曹颇只是听出其中的打探之意,初瑜心思细腻,想的更多些,打发兰香下去后,便对丈夫道:“即便没见到左住他们两个,不能确认田嫂子身份,可张义家的介绍了是“田奶奶”两位嫉嫉嘴里却都称“姑娘”很是叫人费思量。瞧着那意思,即便认了左住兄弟,也未必认田嫂子的身份。如此,左住他们两个就是婢生子,即便是本宗血脉,也无法撼动嗣子地位。”
曹颐听了,脸一下黑了。
之所以安排左住兄弟认祖归宗,是想要对外表明他们兄弟二人并非来历不明,也是正经人家子弟。
真要是落实婢生子的身份,有谁会看不起?而且以后娶了媳妇,田氏不仅没资格吃媳妇的敬茶,还得侍候少奶奶们”
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归宗(上)
心大费事了,若是实在拎不清,便叫曹方尖找他们族长曹颗皱眉想了想,说道。
章佳氏这一支,族长本是宁春之父,宁春父子去世后,是宁春的一位叔祖占了族长的位置。宁春父亲身上的世职,也被这新族长给袭了。
宁春家的家产,在宁春父子入狱后打点衙门花去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以族产的名义被这位叔祖占去。
曹颇之所以使曹元去寻宁春继母,而没有去找章佳家的老族长。就是不愿搭理他。
当年他趁着宁春父子遇到贪墨宁春家家产之事,曹颐也晓得,可见他做事留有余地,对宁春继母也照顾一二。便没有与之计较。
袭佐领世职之事,则是八旗惯例,若是袭封的那支问罪,就由其他族人改袭,到是不算这老族长的错。
除非宁春父子能平凡,否则想要夺回佐领世职,只能等老族长那支犯错。
不管是老族长那边,还是宁春继母那边,曹颗都没有为左住、左成兄弟抢回田产、铺子的意思。
宁春继母再怎么样,也是左住兄弟的祖母,如今成了孤寡,守着继子过日子,没必要为了银钱去为难她;老族长那边,就算占去了十来顷地,可要承担年节祭祀的责任,还有贫困族人的婚丧嫁娶,需要操心的事情甚多。
曹颇需要的,只是左住、左成兄弟恢复姓氏,亮出出身,不再为世人诟病而已。
“有些话,田嫂子不便宜说。要不,明儿问过田妓子,我见见两位据据,给她们透个底儿。毕竟那边是左住、左成的祖母。要是闹得太僵,面子上也不好看见丈夫有些不耐烦,初瑜斟酌着,说道。
田氏在跟宁春时,身份确实是侍婢,连通房都算不上,可为了左住、左成兄弟的前程,却不能让田氏以侍婢的身份回去认亲。
曹颇点头,同意了妻子的提议,,
客房里,徐嫉嫉与夏嫉据看着各自手中的金誓与荷包,面面相觑。
这是田氏送给她们的见面礼,每人一支金誓子,一只荷包。夏掩掩是福字答,徐姣毋是寿字誓,誓子不算重,可一支也有一两好几钱的分量。
荷包里一对二两重的银元宝小簇新簇新的,印着“吉祥如意。字样。
“早年老爷在世时,家里也预备银镖子赏人,却没有这么精致。”夏婚据手心中把玩一对小元宝,感触颇深。
徐坡嫉则是摩挲着那琴子,道:“田姑娘出手倒是阔绰,若不是知根知底,真瞧不出是丫头出身。这样足金的菩子都舍得赏人,顶咱们半年耳钱
得了赏,两个婆子固然隐隐窃喜,可到总督府这半日见闻,又使得她们提了几分小心。
“谁知道田姑娘怎么想。要是真借着曹家的势,带两位少爷认祖归宗,太太哪里拦得住?不说旁的。到底这才是老爷的亲孙子。”夏毋嫉笑道:“可笑宽街那家人。还以为把着四爷,就能抢了太太这边的家产。如今正主露面了,看他们还怎么闹腾?。
徐嫉毋挑了挑眉毛,想说谁知道这“田姑娘”的儿子是不是自家大爷的种儿,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小道:“八字还没一撇,不管怎样,总要太太点头
田坡嫉晓得她是太太心腹,是向着嗣子永亮那边的,低下头撇了撇嘴,没有再说话,,
左住与左成从书院回来,便被田氏叫过来,说了京城来人之事。
早在曹颐给京城去信后小就对他们两人提及此事。
今上登基虽已三年,可当年参与夺嫡的先皇诸子大多在世,追查往事很是敏感。宁春父子,“畏罪自杀。这个罪名,暂时无法洗刷。
若是想要恢复家族荣光。重担就要落在他们兄弟头上。只有他们兄弟成才,章佳家才能复兴,要不然家族只能沉寂下去。
对于“章佳氏”这个。姓氏,兄弟两个都很觉得陌生;对于尚未具过面的亲族众人,也没有什么见面的渴盼。
毕竟这十几年来,他们生养在曹家。在他们心里,曹家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亲人。
他们想要出人头地,却不是为了所谓”家族荣光”而是不想被天结与恒生拉的太远。
现下,他们还受着义父照看,还能坦然受之;等到长大。难道还要继续要”义兄义弟”照看不成?
天佑以后要继承爵位,读书也读的好。不管是科举出仕,还是恩荫入仕,前途不可限量;恒生是皇子伴读,为人勇武,往后不管在皇子身边当差,还是去军中补缺,也都会有一席之地。
只有他们兄弟两个,相对弱了些。
虽说靠着义父提挈,过几年也能入官场,可哪里比不得科举出仕底气足。
因此,到了清苑后,兄弟两人读书格外用心。
从汪没有左成聪敏脑午不算灵活,每次里背书到二更;左娥前最厌八股,如今却是捧着几本例文不撒手,隔日就要作上一篇练手。
听说京中来人,兄弟两个兴趣都不太大。左成小声道:“不告而来,也太失礼
左住道:“您见了便是,哪里需要我们还见?。
田氏怕他们两个犯倔,道:“到底是那边太太派来的,你们当晚辈的,总要见见
左住与左成不愿违了她的心意,点头称是。
到了饭时,田氏便打发他们兄弟先回去吃晚饭。
晚饭后,田氏先使兰香请了两位嫉接过来,而后又使人叫左住、左成兄弟过来。
“两位据姣,这就是我那两个孩儿”这边的是老大,大名叫元,据嫉介绍了,而后又对左住、左成道:“还不上前见过两位据婷”。
左住、左成已经换下上学的衣裳,身上穿着半新不旧的仿绸褂子,气度优雅,见礼从容。
夏坡嫉与徐哲嫉都起身,屈膝还礼。
徐嫉搪仔细打量他们兄弟二人,夏蟾嫉也打量着兄弟二人,却是不知不觉红了眼圈。
虽说是双生兄弟,可随着年纪渐长,兄弟两个的长相也不再像襁褓中那么像。左住的脸更圆些,左成的下巴更尖些。
若说之前还多少有些存疑,看了这兄弟两个长相后,夏嫉据晓得,眼前这两位就是自家大爷的骨血。
左住长相,跟宁春少年时一般无二,只是眉眼少了几分灵动;左成的眉眼同宁春一样,只是脸庞更清秀些。
夏姆据心情激荡,已是忍不住,哽咽道:“天可怜见,总算有人承继大爷香火,老奴见过大少爷、二少爷。给两位少爷请安!”说着,已经屈膝跪了下去。
徐嫉嫉见状,脸色十分僵硬。
两人出京前,得了嘱咐又嘱咐,不管这边怎么说,先含糊着,等探听明白后,再由太太定夺。
夏嫉嫉这么一跪,左住、左成唬了一跳。倒不是因夏婚据的言辞,而是在义父的潜移默化下,兄弟两个也都是怜贫惜老之人,见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向自己下跪,心里不落忍。
还是田氏上前,扶了夏搪婚起去
夏坡搪见徐嫉搪神情寡淡,明白过来自己犯错,心中有些没底,可眼神还是忍不住毅在左住兄弟身上,脸上眼中颇多欣慰,”
从田氏这边出来,左住、左成兄弟商议一番,便来上房求见曹晒。
“想去关外上坟?”听明兄弟两个来意。曹颐有些意外:“怎么想起这个?”
按照曹颐的想法,是等到兄弟两个认祖归宗后,再带他们两个去宁春夫妇坟前祭拜。
“义父,为人子者,早当去父亲坟前祭拜。难道京里那边不认我们兄弟,我们就不是父亲的儿子?义父的信已经去了一半个月,但凡那边真有认下我们兄弟的意思,也不会拖了这许久。明年就要乡试,孩儿与大哥都忙着读书,准备下场,哪里有功夫去周旋他们?孩儿与大哥商量着,暂且不去管他们,先祭拜了父亲与大娘再说其他。”左成说道。
左成心思活络,考虑事情比兄长周全。
对于清苑城里几位官眷瞧上他。想要嫁女或是做媒,他多少也有些耳闻。后来不了了之。就出来义父给京里去信,想要安排他们兄弟认祖归宗之事。
前后一联系,他就晓得,是出身不明使得自己亲事受阻,让义父为难了。
他感觉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就算他是总督“义子。”若他的生父是工匠、商人等下民,乖也不会有正经人家乐意将女儿许给他。
不管是贫困的农户也好,还是书香门第也罢,必须要对外交代出一个清楚的出身来历,不能再含糊其辞下去。
曹颐听了左成的话,颇为意外。
他已经听出左成话中的冷情,瞧着他的意思,是只乐意认生父嫡母,对于其他亲族之人,倒是不打算相认往来。
曹颐最是怕麻烦,若不是顾及世情小他当然支持左住、左成兄弟这么做。既得了名份,又不必同章佳氏亲族之人掺合到一块儿。
可在世人眼中,小辈分家单过不算什么,不敬长辈却要为人指责。
“也没有什备可拖的,等这两位接搪回京,你们兄弟就同去吧。总要到那边露个脸,再提出关祭拜之事。”曹颐寻思了一会儿,说道。
宁春继母所虑,不过是家产。
既是明白告之,左住、左成不会去分她的家产,她要是再罗嗦就是自己找不自在”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归宗(下)
曰氏身为女午,大事兰本就赖曹腼做本,左住、左成两。曰删是遵从。
曹颇抽不开身回京,长子天传不过比左住兄弟大两个多月,出面也不妥当。
曹颇便写了一封信给曹项与曹烦,请他们兄弟抽一人带左住、左成去宁家“拜见”宁太太。
同时他也给马俊去了一封信,提及此事,无非是让马俊做个见证,省得落在宁太太眼中,倒像是曹家人自演自导推出两个孩子承继宁春香火一般。
待徐毋嫉与田毋嫉回京时,就多了左住兄弟一行人。
徐娓毋与田嫉毋心中惊疑不定,凑到左住兄弟面前,有些想要探问两句。
左住讷于言,每次见她们上前,只是闭口听着,鲜少开口说话;左成倒是能说会道,却是晓得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仅没被套出话,反而从两位嫉嫉口中打听出许多宁家的近况来。
什么太太去年五十大寿,家里很是热闹,亲朋故旧都上门贺寿;孙少爷两生日,已经会说话,忒是聪明,太太爱得心肝儿似的;四爷差事办得好,得了上头器重,任满有望升一升;四奶奶最是贤惠孝顺,虽说是太太的亲侄女,也不敢忘媳妇本份,昏定晨省,从不曾有半点失齐匕,云云。
左住、左成兄弟听了,心里想法各异。
左住想的是,这一家子其乐融融,到显得他们兄弟出现的突兀,未必乐意将他们兄弟当亲人;就如他们兄弟,也是如此,即便知道是血亲,可想着要亲近接触也觉得怪异。
左成想得要多些,侄女做媳妇,礼多便少了亲近,说明这姑侄二人不是亲密无间;太太更偏疼孙子,也悚有可原,毕竟这个时候讲究“嗣子亲孙”
那个“四爷”既是在没有家族助力的情况下在官场混的开,那就不是糊涂的,怎么还会在家事上拎不清?
是真的心软性弱,还是故意偏旁亲生父母那边,就叫人费思量。
一家三个大人,三条心,倒是热闹。
想到此处,左成不禁轻哼了一声,露出嘲讽之意”
曹颇的两封信走的驿站,比左住、左成兄弟两个早一日到京城。
关系到侄子兼女婿之事,马俊自然是上心。
他长女湘君比左主小半岁,今年已经是十三豆蓖,等到及并出嫁,也不过是一转眼的功夫。
当年他在曹府许婚,事后使得湘君之母、他的平妻钟氏还哭了一场,很是不满意新姑爷。
随着马侍郎兄弟相继离世,马家不复之前的兴旺,而曹家却是水涨船高,左住十一岁就有了功名,钟氏的委屈就少了许多,只是背地里少不得在丈夫面前唠叨唠叨两句,湘君为长姊,大房的流君为妹,万没有妹子说的人家超过姐姐的道理。
马俊只能喝斥她不要多嘴,马俊伯父虽病故,却有伯母在世。
玩君虽是马俊次女,却是长房方氏所出的嫡女,身份并不亚于二房的湘君。她比湘君小一岁,也到了将说亲的年纪。她的亲事,不是马俊一个人能说了算的。
既是曹颗信中提到会将此事交给曹项兄弟,马俊便使人往曹家东府送了帖子。帖子中的意思,是想要问个信儿,等他们兄弟领左住兄弟去宁家时,他也想要随之同往。
曹项与曹烦兄弟,亦是同一日收到堂兄手书。
兄弟两个商议后,决定等左住他们兄弟回来,由曹项带着去探望宁太太。
曹项年长,官职品级也高些,由他出面代表曹颐,也能向宁家彰显曹家对左住、左成兄弟的重视。
等到左住、左成兄弟到京,曹项便使人给马俊送了帖子,二人约定好时间,提前两天使人往宁家送了拜帖。
宁太太已经从两位嫉嫉口中得知左住兄弟回京之事,听说两位兄弟要过来“请安”到是并不意外,只是等见到拜帖后署了两位四品大员的名字,才倒吸了一口冷气。
宁太太又恼又忧,生出几分惧意。
还是夏嫉嫉,认定左住兄弟的身份,心里偏着小主子,怕宁太太节外生枝,不肯痛快认亲,殷勤地说道:“曹总督与郡主夫人对两位小爷视若亲子,曹家其他几位老爷自也要给两位小爷体面。太太您就等着享福吧,有曹总督照拂,两位小爷读书又争气,等到出仕,用不了几年就给太太赚个诰命回来”最难得是郡主夫人也真心疼两位小爷,这回老奴奉命而去,听着郡主夫人说话的意思,早已为两位小爷准备好了聘娶银子,往后娶媳妇都要郡主夫人包了,稻香村日进斗金,谁不知道淳王府这位大格格是宗室中数一数二的阔绰人,私房最是丰厚”
只有从三品以上官员封诰命时,除了母与妻外,还有祖母的份。
左住兄弟如今才十四,等到出仕,熬到从三品的高官谈何容易?
夏的嫉不过是个画个大饼,要诱得宁太太心动罢了。
徐坡嫉在旁,虽不满夏搪毋满口曹家的好话,却也明白眼下这局势,太太认亲,只有好的,并不吃亏。
有了两个亲孙子归宗,宽街那边再想要肆无忌惮的挑拨四爷同太太的关系,也会有所顾忌。日,大太却是真被夏嫉嫉汝的动心。她担心的,只是怕出来剂子,分薄她手中为数不多的家产;既是对方不求财,还能带来曹府的势,她再拦着就是不知好歹了。
“两个哥儿读书真好?秀才容易考,举人、进士可不是好顽
“打小同总督府几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