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吕梁英雄传-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蟪吠耍氐缱苁侨迷偌岢旨柑欤∷嫡飧龅胤胶苤匾杭疑揭皇厮蚓褪芡玻⑺蹬滤堑ザ莱吠吮幌鹆恕
到半下午,杨德想出了个办法,和松本小队长讲了一下,便下命令杀了两匹洋马,把以前洗澡池里的脏水,澄了澄,煮着吃马肉。这才算把一天度过去。第二天,仍旧是脏水煮马肉。结果,日本兵伪军肚子都吃坏了,有的上吐,有的下泻,碉堡里一片“圪哇圪哇”声。
第七十九回 宣传争取伪军瓦解 合力围困敌人窜逃
敌人自从被挤进碉堡不敢出来,大小便都在碉堡院里。这里一堆人粪,那里一堆马粪,满院子屎尿横流。死了的伪军尸体就扔在碉堡附近,五黄六月,太阳毒晒,碉堡里臭气熏天,苍蝇成群结队飞来飞去,比茅房还要脏。
这天下午,天气忽然阴了,黑云从西北面拥了过来,电光一闪后,接着便是滚滚的雷声,一霎时雨来了,豆大的雨点,在碉堡上飘打着。松本小队长高兴地跑出跑进,忙叫大家接雨水。这下忙坏了满碉堡的敌伪军,提小锅、搬大瓮、洗脸盆、钢盔、茶杯……凡是能盛水的家具,通通摆到院里了。可是很不巧,雨淅淅沥沥下了几滴,一股西风刮来,霎时又云开日出,敌人满心的欢喜,又变成了忧愁。
伪军小队长王元禄看看这日子再无法过,便思谋办法逃跑。伪军们也是想着各自逃生,可是碉堡外面壕沟上的吊桥,白天黑夜都不放了。这问题愁坏了所有的伪军。
吃脏水煮马肉,又熬过了两天,伪军们因为碉堡阴湿,一伙伙正坐在院里晒太阳,突然头顶上天空里“轰”的一声响,众人大惊,仰头看时,见是无数红绿纸片,满天飞旋着落下来。抢过来一看,原来是八路军用传单弹打进来的“告伪军弟兄书”。上面最后写道:“弟兄们,冲破一切障碍,快快逃出虎口,不然八路军强攻碉堡,你们就要替敌人白白送死!”
伪军们看罢,正要向小队长王元禄请求想办法,只见杨德中队长从上面下来,大家便赶紧丢了传单,躲到一边。杨德过来捡起一张,见是传单,一下撕了个粉碎,命令伪军们把所有的传单都捡到一块,一火烧了,才又进了碉堡。伪军们便在院里咯吵开了,吵了半天,谁也想不出办法。王元禄忽然看见当院栽的两根电线杆,他便对弟兄们说:“有办法了,回碉堡里讲。”众人马上都钻回碉堡坐下。王元禄低声说道:“咱们要跑,没有吊桥过不了外壕;我看到晚上,把院里那两根电线杆拔下来搭上,不就能跑了吗?”众人一听又问:“电杆栽得好好的,怕日本人不让拔!”王元禄说:“去两个人和小队长讲,就说做饭柴一点的也没有了,电线杆的大大能烧。保险他叫拔!”商量已定,马上便去了两个做饭的伪军和松本小队长讲,果然小队长同意。便把两根电杆砍倒了。
天慢慢黑了,星星出来了。月亮上来了。就在这时候,王元禄领着伪军们动了手;悄悄把碉堡门拉开,又把电杆扛出去搭到外壕上,伪军们一个个背着枪弹,悄悄地出了门,到了壕边,一手扶枪,一手攀电杆,链子似的一个跟着一个往过爬。约莫过去了有二十多个人,突然电杆一滚,两个伪军便翻身掉下外壕里,枪碰到了石头上,“圪喳”响了一声。
在碉堡上层睡觉的日军和中队长杨德,听到响声,急忙就开枪打,子弹雨点子似的向逃跑的伪军射来。还没有过去的十多个伪军,没法再过,便退后躲在碉堡墙根下。日本人打了一阵。听见外面没有动静;下层碉堡的伪军,也不打枪,小队长便叫骂:“开西的!你们的睡,死了死了!”可是仍听不见下面有什么动静。小队长便跑下来,用手电一照,半个人影也没有了!心内着急,忙集合了十多个日军追了出来。一看,只有十几个伪军站在墙下,小队长立时大怒,抽出马刀,对准站着的伪军,“圪嚓”“圪嚓”,一连砍了两个,把其余的赶回碉堡,拷打审问。跑出去的那二十多个人,半路上遇到了民兵战斗队,连夜把他们送到后方去了。
炸了碉堡的第五天上午,李有红满头大汗,跑到康家寨民兵工事里来了,老武忙问道:“有什么事了?”李有红喘了一口气说:“今天天不明,从水峪镇跑出两个反正的伪军来,说水峪镇敌人要来掩护汉家山敌人撤退,刚才果真水峪镇敌人出来了,远远看去,足有一百多,战斗队已经准备打了。”工事里的民兵们都兴奋地说:“咱们快打吧!”有的把枪都握在手里了。老武说:“不要慌!有红你快去通知望春崖的民兵,让他们攻碉堡。”又回头对工事里的民兵说:“把所有的子弹、手榴弹都带上!”工事里忙乱了一阵,老武握着手枪,亲自领着大家,飞快绕到汉家山南梁上,配合骆驼岭上的战斗队。
老武们走了不远,听见前边枪声一阵紧似一阵,估计是战斗队和敌人开火了,便加快脚步往前赶。枪声越来越紧,子弹从他们头上“嗤嗤”飞过,远远看见对面骆驼岭上一片尘土。
水峪镇增援来的敌人,在骆驼岭中了民兵的埋伏,被打得分成了两三股,东跑西窜。有一股敌人,被战斗队追着,也从南梁上翻过来,正好同老武们这一队民兵碰了头。老武们正走到山梁上,忽见前面飞扬的尘土里,跑下来一群敌人,老武忙喊道:“敌人!卧倒!开火!”十几个民兵四下散开,从身上掏出手榴弹来,一股气地往前面投,“轰轰”的爆炸声,飞扬的尘土、烟雾,一霎时把个南山梁笼罩得什么也看不清了。
打了一阵,民兵们把手榴弹都打完了;敌人见他们只有十几个人,呐喊着硬冲上来,老武一看形势不妙,急忙招呼大家退,敌人紧追过来……
汉家山碉堡的敌人,一早接到水峪镇的电报,就准备好东西逃跑。听见枪声,知道是援兵到了,把早已收拾好的东西拿上,从碉堡里出来,刚过吊桥,“轰”的一声雷响,把给敌人背无线电机的伪军中队长杨德,一下炸得骨肉飞散。敌人怕了,忙绕道东南往下走,走了不远,背后望春崖的民兵追来了,一阵急打,敌人死伤了几名,赶快又绕到了南面山坡上。
这时候,正好是老武领着那十几个民兵往下退,忽然又发现左面有了敌人,老武一见自己处的形势十分危险,两面的敌人,相距都不过三四十丈远,再退也不能退了,于是便下了决心,喊道:“同志们坚决消灭这两股敌人!”正在这时,突然后面的这一股敌人,绕过老武们,慌慌忙忙顺沟窜下去了。紧跟着,看见山梁上冲下一伙人来,不住地呐喊:“同志们!冲呀!”老武一看,原来是老周和雷石柱带着民兵战斗队追上来了,说不出的高兴。马上把自己带的十几个民兵,和他们汇合到一块,继续追击从汉家山撤退的这股敌人。
从水峪镇来的这股敌人,看着碉堡里的敌人退出来了,也忙下了沟里,汇合在一起,向水峪镇逃跑。老武、雷石柱领着民兵在后面集中火力追击;敌人只顾拚命地跑,也顾不得还击了。一个扛着掷弹筒的老鬼子,被打倒了,丢在后面,挣扎着往起爬。民兵战斗队的杜玉贵看见了,说:“这老家伙我认得,在汉家山杀人杀的最多,让我把这老狗处死!”说着,便上了刺刀,端着枪冲到跟前,用尽力气向那个日军刺去,刺死了那个日军,他扛起掷弹筒正要往回返,突然前面的敌人开了枪,杜玉贵腿上中了一颗子弹,倒在地上。民兵们一见,跳上去几个人,把杜玉贵扶下来。
两股敌人汇合了,北山梁望春崖的民兵们也汇合了。民兵们两面夹攻,沟里的敌人边打边退,有些伪军趁机投降了,其余的敌人顺着山坡石路,跌跌撞撞窜到公路上,和另一股打散的敌人汇合一处,向民兵们占的山头上打了一排炮,才整起队伍往水峪镇退。刚走了不远,突然又踩上了崔兴智们埋的地雷,当场炸死十几个。敌人着了慌,很快离开了公路,从庄稼地里窜回水峪镇去了。
民兵们又追着打了一阵,路上拾到好多敌人丢下的东西:钢盔、水壶、皮靴、背包……。老武见敌人退了,忙让李有红去给李村长送信,又派了两个民兵,把杜玉贵背着送回康家寨,然后带着其余的民兵,进汉家山去拆碉堡。
第八十回 汉家山解放庆祝胜利 新政府号召民兵参军
李有红和另外两个民兵,把杜玉贵送回了康家寨,把挤走汉家山敌人的消息一讲,整个村子都轰动了!先听到这消息的人,满街奔跑着,大声叫喊看,每个人都是喜眉笑眼的,说不出的喜欢。
村公所通讯员敲着锣,沿街高喊:“汉家山敌人被挤走啦!汉家山敌人被挤走啦!”全村男男女女都跑到街上来了。女人们高兴地拍着手说:“罢、罢、罢,可算挤走啦!可活出来啦!”尤其是汉家山搬来的那些人家,更是喜欢得按捺不住,正在锄地的也不锄了,正在打场的也不打了……都回来收拾东西,准备往回搬。一些年轻人们,扛着锹、镢,急急忙忙先跑回去拆碉堡去了。
住在周毛旦院里的张武老汉,一听到这话,哈哈大笑着说:“听了咱抗日政府的话,再好也不能了。这一下我汉家山那十几亩庄稼,也能吃上了!”赶紧吩咐老婆收拾东西,往回搬。周毛旦老婆因为住惯了,不想让他们走,张武老婆说:“这些日子把你们也打搅够啦!”周毛旦老婆说:“说哪里的话!这也是日本人害的,没法子呀!”说着也帮他家拾掇东西。
下午,拆碉堡的民兵,和汉家山的青年们回来了,汉家山搬来的那些人家,说武工队民兵们出了大力,分别请他们去吃了饭。
到第二天,背着、驮着东西,都陆续搬回去了。张武老婆临走,告周毛旦老婆说:“他大娘!听说还要开大会哩,你来串门来吧,咱们这就和亲戚一样了!”周毛旦老婆笑着说:“呵,有空了我去!”两个老婆婆,一个前头走,一个后面送,到村口,依依不舍的分别了。
了。街上人来人往,任长命老汉背着他的铺盖,刘善道引着他老婆、女儿,刘福厚追赶着毛驴、驮着东西……家家都回来了,彼此见了面,都是笑着说:“日本鬼子总算打败了,咱又回到咱这老家里啦……哈哈……”
张武回到自己家里,家里冷冰冰的,乱得好象座破庙。老婆老汉急忙打扫、糊窗,忙的手不停脚不停。一阵,听见街上牲口哒哒的过,铃声“叮当叮当”的响;一阵,又听见人们说笑。张武笑着和老婆说:“都回来啦!真是重见了天日啦!当初多亏听了政府的话,要不是搬出去,咱这老骨头不知在着不在着!”老两口正在谈论,门外孙生旺进来说:“张武叔回来啦!”张武忙把孙生旺抓住,亲热地拉他上炕说:“你们可是出了大力啦!来,坐到炕上,抽袋烟!”孙生旺说:“顾不上!人都回来啦,咱们挤敌人填了的井,还没挖开,我才叫人挖去呀!”张武老汉道:“我也去!”孙生旺说:“你有工夫?”张武说:“你们把敌人都打走啦,咱挖挖井还不能?”说罢,跟着孙生旺出来。
两个人沿着大街走,顺便叫人。一说挖井,人们都扛着家具来啦。一阵就集合了二十几个。路过地主吴士登家门口时,听见院里有个妇女“咿咿呜呜”的哭,大家问:“这是怎么啦?”孙生旺说:“活该他倒霉!那时叫他搬家,他不搬;咱们搬了后,留下他,日本人的苦差支不住。后来咱们帮他搬出来,有些东西没来及拿走,被日本人都烧了!心疼的哭哩!”
众人一听,都说:“活该!活该!”说着便分头去挖井。
过了几天,汉家山的人们,差不多都回来了,有几家买卖也开了门;民兵们都集中到这里来警戒水峪镇的敌人,老武和李村长、雷石柱,也住到了汉家山,筹备开庆祝胜利大会。
每年旧历七月七日,汉家山关帝庙有古庙会,自从日本占了就没闹过。老武们商量说:“现在把敌人挤跑了,咱们就凑这天开庆祝大会吧。”干部们都同意。随即分了工,开始进行筹备工作。
到七月初七这天,天气特别清亮。附近各村的人们,男的、女的、骑毛驴的、步行的、穿红戴绿,都往汉家山来了。汉家山家家都挤满了亲戚朋友。周毛旦的老婆也赶会来了,就住在张武家里,张武婆媳喜得象见了亲姐妹一样,蒸下馍馍待客人。吃过了饭,梳洗了一下,两个老太婆,领着孩子,便往会场里来。
关帝庙的大门上,插着红旗,贴着标语,进出的人,就象织布穿梭一般。两个老太婆一边走,一边不住地指指这个,说说那个,看见这样多的人,都不禁叫道:“真是红火呀,三四年也没有闹过个会啦!”
庙院里,人早挤满了。正殿拜庭上,坐着穿红戴绿的妇女娃娃,厢房楼上,也都挤着黑压压的人头。两个老太婆正没个坐处,忽听拜庭上有人叫道:“大婶,到这里来!咱村的妇女都在这儿哩!”周毛旦老婆抬头一看,见是雷石柱老婆吴秀英叫她,忙跑上去,见康家寨的妇女们来了很多,便坐下说话。
正面台上,挂着一条红布,写着“庆祝胜利大会”,摆着桌子,挂着幕布。会场里,到处飘动着庆祝胜利的红绿纸旗。东面靠墙的一排桌子上,摆着民兵们的胜利品:机枪、掷弹筒、步枪、子弹、钢盔……在太阳下面闪闪发光。人们正挤着争看,突然一阵锣鼓声,响着从大门外进来,原来是康明理领着民兵秧歌队进来了。人们围了个圆圈,秧歌队便在场子里扭起来,两面楼上,不断地传来喝采声。人们看着秧歌队拿的毛主席的像,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说:“毛主席真是咱的大救星!咱们能在这里开会,真是要感谢共产党毛主席哩!”
门外,作为大会礼炮的石雷“轰轰轰”响了三声,大会就开始了。黑压压的人群都抬起头望着主席台,只见李村长首先登台,嘴角含笑地把手臂一举说道:“乡亲们!咱们今天开的是庆祝胜利大会。咱们把敌人挤跑了,这是件大喜事,今天咱们开这会就是贺喜!”会场上的口号声、鼓掌声,把讲话淹没了。停了一阵,李村长又讲道:“毛主席是咱们的大救星,他叫咱们闹民兵,民兵就能闹好;他叫咱们搬家,挤敌人,搬了家就把鬼子挤走了!挤走敌人,我们重见了天日,我们先要感谢咱毛主席!”
台下喊道:“拥护毛主席!”“毛主席是咱的大救星!”秧歌队把毛主席的像高高举到头上,全场的视线都立刻集中到像上,发出了雷动般鼓掌声,画像举得更高,掌声也就更加热烈,好久好久才渐渐停下去。
李村长讲完,请老武讲话。老武一走到台前,全场又响起了一片掌声,台下人们纷纷议论道:“看老武同志瘦成个啥啦,眼窝都陷下去了!”康家寨的人们说:“老武刚到我们村时,满面红光。你想,白明黑夜为咱们熬心费血,还能不瘦!
真够得上个共产党员。”
老武精神很大,讲话声音也很高,他从康家寨反维持斗争讲起,一直说到挤走汉家山敌人。他说到特务破坏,害得老虎山牺牲了好多民兵时,人们都气愤地哭了,台下齐声喊道:“给死了的同志报仇!”“彻底消灭汉奸!”他讲到民兵力量一天天壮大,群众齐心合力挤走了敌人,满场子人又都高兴地笑了。最后老武说:“汉家山的敌人被挤跑了;水峪镇还在敌人手里。咱们一方面要加紧生产,重建家园;另方面要齐心协力,再把水峪镇的敌人挤跑!”
老武讲完,台下的掌声、口号声响成了一片,房子被震得都象在摆动。接着,又有农会、妇女、青年、民兵等代表讲了话,民兵秧歌队就在场子里扭开了秧歌,唱着、扭着、满场子充满了愉快的笑声。
正在闹哄哄的时候,忽听台上李村长大声喊道:“停一下!停一下!有件大事要说!”锣鼓声和人声都停了,人们都转向了台子,只见马区长站在台口,流着一头汗水,手里拿着草帽不住地搧。马区长见人们静了,大声说道:“我听说这里开庆祝胜利大会,刚才赶来,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昨天寨口村据点的敌人也被挤走了……”他的话音刚落,全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马区长等会场里静下来以后,接着又说道:“上级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光荣,更加艰巨的任务——把水峪镇的敌人挤走。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地方武装;成立县游击队,希望民兵同志们,青年们,报名参加我们的队伍,继续和敌人斗争,直到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台下一阵狂喜,就有好几个青年爬上台去,报名要参军。雷石柱第一个报了名。康家寨的民兵秧歌队都爬到台上了,辛在汉、康明理等人都报名了。张有义还穿着扭秧歌的红袄,就跑到了台前,大声说,“我参军去!”二楞举着枪说:“现在就攻水峪镇去!”孙生旺、辛有根也报了名,桃花庄和望春崖的民兵也挤到台上了……满场子里发出震天震地的掌声、口号声,有的人把手都拍红了,把嗓子都喊哑了。庆祝会变成了誓师大会,纷纷报名参军,要求马上去围攻水峪镇。
会场沸腾了!游行开始了!
报名参军的青年们排成整齐的行列,走在游行队伍的前边。他们个个身背武器,胸前戴着红花。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八路军进行曲》: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民兵们唱着,群众也唱着。歌声越来越大,越来越雄壮。
人民群众的洪流,在红旗引导下,阔步向前……
后 记
这本书,开始写于一九四五年春天。那时晋绥边区刚开过第四届群英大会,《晋绥大众报》上要介绍民兵英雄们对敌斗争的事迹,因为报纸篇幅有限,几百个民兵英雄们的英勇战功,无法一一介绍;后来编委会决定由我俩挑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材料,编成连载故事。当时并没有计划要写成一本书,也没有通盘的提纲,只是想把这许多生动的斗争故事,用几个人物连起来,并且是登一段写一段,不是一气呵成,因而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在全书的结构上,在故事的发展上,都未下功夫去思索研究,以致产生了很多漏洞和缺陷。比如:一些人物写得没血没肉;性格不突出;没有心理变化;故事发展不够自然;没过程;甚至有些前后矛盾的地方。这许多缺点,也说明了我们工作上不够细心。
《晋绥大众报》上连载的,共九十五回,一九四六年印成的单行本,只合编了前一部分,共三十七回。后来我们就下乡参加了土改运动,没时间修改下一部,所以一直也没有出版。上部出版后,不少同志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提出了其中一些缺点与错误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最近,我们又抽空校阅、修改了一遍,共编成了现在的八十回。初版上部中所存在的一些主要缺点,也进行了一些修改。但由于我们能力的限制,缺点依然很多。我们诚恳地希望各位同志,各位读者给予更多的批评指示,以便将来有机会再版时修改。
最后还有一点声明,写这本书,除了我们亲自所搜集和边区武委会所供给的一些材料外,我们还改编了报纸上的一些消息和通讯。比如六十一回写民兵从碉堡内活捉出日军,就是根据利润战斗写的。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和写好以后,好多同志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导,这里一并致谢。
这本书只能说是一本连续故事,作为一本小说看是很不够的;同时,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集体创作,我们仅是作了一番整理记录的工作。
马烽西戎
1949年1月于兴县高家村
……(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