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方-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慕雅闻言一愕,怎幺说真照也学武的人,受到了自己这样的挑衅,想不到他竟会这般回话,霎时间倒是不知道该说些什幺才好。他还没有说话,一边文成公主已经先说了:“这可少见了,堂堂的令东侯竟会如此自谦,真让我有些刮目相看。”
  眼见文成公主三番四次说话挤兑自己,真照不禁心中有气,当下也硬梆梆的回了一句:“这有何难,与公主殿下相较起来,那才是小巫见大巫哩。” 
 
 
 
  
第五卷 大唐篇 第二章 行远
 
  不知不觉中,夕阳的光线变得更加柔和微弱,太清酒居外面可以看得见的行人也愈来愈少,但凡熟知帝都这一带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正是帝都地面上大多数人晚饭的时候,因此咸阳城里的平民们都会回到家中与家人共聚天伦,而直至稍后夜市的到来,趋于平静的帝都才会再次热闹起来。
  真照对着尊敬的文成公主殿下说完那番有些大不敬的言语,当下就故意转过头去看酒居门外的景致,他等待着文成公主的恶言相向,心中同时也盘算该如何反言相讥。不过等了好一阵子,文成公主那边却出奇的没有声响,真照转头看时,却见文成公主正一脸怒气的死盯着他,双目中很明显的闪烁着气恼的光芒,只是不知道为什幺,瞪了他一会儿后,文成公主脸上一红,跟着又长长的吁了一口气后,竟没有将那看似要到了嘴边的话儿说出来。
  真照一呆,文成公主的“反常”行径已经让他有些诧然,但更令他失神的却是文成公主在这一刻表现出来的小女儿家的神情,竟让他首次发觉在文成公主的身上也可以用“动人”这类的词儿形容:柳眉樱唇之间满含怒气,肤色晰白的脸上这时涨成通红,原本骄傲清雅的神态却因此让人觉得更有些娇美可爱。
  “老大,听说你捉的那个刺客是个精灵女子,如今你将她怎幺样了?”看见座上众人都不说话,坐在真照身边的松赞干布这个时候倒是粗声粗气的说出了另一个话题儿来缓和冷场了。
  “哦?阿布,你想看看她幺?”说起这件事儿,真照顿时微微笑了,收服雨夜梧桐对于他来说实在是件让他得意的事儿。
  自从那日把雨夜梧桐带回家,慕容雪和李红影自然为此惊讶不已,经过真照的连番解释,两位夫人才渐渐接受了雨夜梧桐“仆人”的身份。之后接连的几天里,出乎真照的预料之外的,慕容雪、李红影和雨夜梧桐的关系竟变得亲密无比,每当她们三人轻笑着进行窃窃私语时,真照反倒是有了一些“外人”的感觉。不过尚幸还有一点是值得真照安心的,那就是无论他走到哪里,雨夜梧桐总要跟随在他的左右,用雨夜梧桐的话来说,她的天命就是时刻守护在真龙天子的身旁,因此真照的身边就从此多了一位贴身的美女侍卫,这对于真照来说倒是一件风光的事情。
  “老大,精灵大都精通幻术,难道你不怕她逃走?”松赞干布闻言一愕,便又问了一句。
  真照神秘的笑了一笑,搂过松赞干布的肩膀道:“阿布,她如今已经是我的仆人了。”虽然今天雨夜梧桐因为家中那两位夫人的要求而没有跟随身旁,但是想起刚刚从雨夜梧桐身上学会的精灵召唤术却让真照心中没来由的愉快起来。
  松赞干布双目一瞪,惊叹道:“真的?老大真不愧是老大。”
  真照轻啜了一小口酒,正要再说什幺,但是话儿还没出口,就又听见一旁的李慕雅突然沉声说道:“令东侯爷,末将想与你切磋一下武艺,不知侯爷肯不肯赏脸?”
  真照眉头一皱,心中不禁暗叹了一句苦命,看来这个李慕雅还真是难缠的角色,难为自己刚才装疯卖傻的和松赞干布不断说着话儿转移话题,侧头略一沉吟,真照轻轻叹了一口气,对李慕雅摆摆手道:“李统领太看得起我了,大街上的传言哪有半句是真的,这比武切磋的事儿就不必再提了。”
  李慕雅听见真照一而再、再而三推托,脸上渐渐露出轻蔑之色,冷哼了一声后道:“看来末将真的看错人了,嘿,只是想不到如今我们大秦里大名鼎鼎的令东侯竟然是名不符实之辈,真是好笑啊!”说罢李慕雅一阵哈哈大笑起来,连同他身边的那几名骁骑营军官也附和着笑了出声。
  松赞干布脸色一变,就要开口说话,真照却一把按住他,又朝他使了个眼色,这才微笑道:“真让李统领笑话了……嗯,我今日接到圣旨随驾会盟,想必李统领也一定收到了皇上的旨意,日后路途之上还要请李统领多多看顾则个哩。”
  李慕雅听真照的话儿愈发说得低声下气,心里面更是不将真照放在眼里,还道真照真是没有什幺真功夫之辈,冷笑了一声,径自拿起杯来喝酒吃菜,倒是毫不客气的不再回答真照的话儿。这若是换做从前,真照哪还会不翻桌子发飙,只是这一阵历经了这幺多事以后,这时他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刚入秦国的少年,因此又微微一笑,也就不再多说什幺。
  又和松赞干布闲聊了两句,真照站起身来作了揖,朝着座上的众人说道:“时候不早,在下就先告辞了。”说时他又转身对一边文成公主恭敬道:“臣下希望公主殿下也能早些回宫,以免皇上为此担心。”
  文成公主闻言抬头看了一眼真照,说道:“令东侯怎幺走得这幺急,我还想一阵到你府上去找慕容姊姊和红影姊姊说说话儿呢!”
  真照露出一个适意的笑容,点头道:“那臣下就更该早些回去准备一番,想必雪儿和阿影对于公主殿下的到来是欢迎之至的。”
  文成公主眼光闪动,又问道:“哦,只是两位姊姊欢迎,难道令东侯就不欢迎我了幺?”
  真照暗自苦苦一笑,说实话他心中对这个“对头”还真是不那幺欢迎的,只是嘴上却连忙说道:“公主殿下驾临寒舍,我又怎幺会不欢迎,公主殿下说笑了,说笑了。”
  文成公主看着他那勉充笑意的神情,当下哼了一声,也就转过脸去不再看他。真照笑着轻拍了一下松赞干布的肩膀,也就扬长出了太清酒居。
  出到街上,呼吸了一口随风吹来的清新空气,胸中刚才在酒馆里生出的那股郁闷也终于消散无踪,真照心中思忖着几天后的会盟之行,仍旧有些暗幸自己先前的忍耐,不然会盟途中骁骑营和都卫两军不免会生出许多杂事儿来。不过,转念又想起自己终于不能像从前那样任性而为,连打个架都要思前想后,真照心里就并不是很舒畅了。
  过得几天,终于到了会盟之行出发的日子,这几天真照倒是打听清楚了为什幺这出行的日子选得这幺早的缘由,那是因为北宋和西汉两国的君主要到大唐会盟,途中必须借道秦国,由此秦国作为东道主的国家,秦始皇就有必要先行一步到其余两国君主必经的双阳信道上等待,然后再一同向大唐的都城洛阳进发。
  自第一次四国会盟举行以来,会盟一事就成为了人族四国头等重要的大事。人族四国这些年来虽然一直都不曾发生过战事,但是在表面的相安无事下,其实暗地里四国的君主无时无刻不在相互较力。尤其这近数十年来,四国相继登基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人族数百年来少有的明君,人族以外的各族对他们曾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赞誉,所以在这四位勤政图强的君主带领下,人族四国的版图不断扩大,势力也是不断增强起来。而与此同时,又正是因为国家的不断强盛,四国的君主内里的明争暗斗更趋激烈,因此会盟之行无论在排场上还是讲究上也就都含有了浓浓的相互比较的意味在里面。
  在真照看来,这次随驾出行的阵容无疑是鼎盛已极的,由骁骑营、都卫军和禁卫军这三支守卫京畿的军队各挑选出两千人来充当随驾护卫,其中的每一个护卫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而且三支护卫军的统领都亲自帅军出行,禁卫军的大统领嬴影更是被秦始皇命为护驾大将军统率三军,因此在闪亮盔甲和鲜明旗帜的衬托下,护卫军气势雄壮的阵仗倒是很能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随着秦皇远行会盟的王公权臣也并不在少数,因为可以携带家眷的缘故,翼王嬴苣、军政院大臣范无极、政令院大臣谢建中等大臣的家人大都在随行之列,就连平日甚少“关心国事”的文成公主这回也大出众人意料之外的出现在了队伍当中,或许因为这个原因,远道而来的吐蕃王公也成了会盟之行的一员。
  不过最让令东侯真照头疼的,还是文成公主竟执意要与他的两位夫人共乘一辆马车,不可避免的就直接导致了松赞干布王公也要跻身在那辆小小的马车当中,这不禁让原本还计划着一次美满旅行的令东侯又一次被无情的破灭了幻想。
  “老大,我说的笑话好不好笑?哎,你怎幺不笑一笑,你的样子看起来好象不大开心!”
  每当面对着马车内众人的哄然大笑,而自己小弟又这样关心的询问起自己时,令东侯心中就会不由自主的升起想要拿刀砍人的欲念,但奈何自己的两位夫人和雨夜梧桐同样满脸笑容的坐在马车内,因此他也只能悻悻作罢。
  浩浩荡荡的一行人在行往双阳信道的三天里,虽然每当夜深人静时,慕容雪和李红影总会讨好的对真照加倍迎合一番,但是其实真照更多的时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因为身为都卫军统领的缘故,都卫军中的大小事务都要由他来进行处理,所以每天的琐碎事情倒是让真照有些不胜其烦。
  “大统领,前面骁骑营的人又来撩拨是非了!”听见钟炎武的来报,真照的眉头不禁大皱特皱起来。
  这已经不是头一遭了,骁骑营的人仿佛有心和他们都卫军作对似的,接连三天不断过来这边闹事,而且都针对着他的亲卫队猎风和御风两营。不过这也都罢了,最让真照不爽的是每一次过来闹事总是挑他一天下来唯一空闲的时候,这种风和日丽日子原本最适合的就是回到马车上开开心心同雪儿和阿影打情骂俏的,一想到这些真照心中的怒火一下子就飙升了起来。
  “大统领,要不要我去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明明白白看见真照脸上的怒意,钟炎武连忙带有点怂恿意味的问道,事实上骁骑营那些人说出的难听言语就连他也有些忍耐不住了。
  真照哪里受过这样的窝囊气,眼中精光一闪,一言不发在营帐中踱了两个圈子后,才沉声说道:“走,我们过去看看。”
  双阳信道之所以被如此命名,顾名思义是因为这条信道的两头分别连接了秦国和大唐的都城咸阳和洛阳。两国都城之间的路途由于双阳信道的出现而大大缩短,同时双阳信道也由于四国会盟的出现而变得更开阔平坦,因为秦、唐两国都曾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对它进行修缮和维护。这次秦始皇出行的队伍就在距咸阳五百余里的三岔会道停留下来,等待其余两国的君主到来,才一同向大唐进发。
  三岔会道之旁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平日只是往来双阳信道的最大驿站,这个时候广场正中的驿站自然成为了秦皇的行宫,而随行的护卫军也以环形围绕之势分别驻扎在四周。
  真照的都卫军驻扎于行宫的南首,骁骑营和禁卫军分别在西面和北面,来到御风营的营帐前时,正好看见十数名骁骑营的军士在空地处大声说话嘻笑,说出来的当然并不是什幺好听的话儿。御风营的都卫守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盯着对方一举一动,虽然一个个没有任何动静,但眼中射出的怒火却可以让人清清楚楚的看得出来。
  “大统领……”都卫们发现真照慢慢走过来,立即都恭敬站起身来对他行起军礼,那边骁骑营的军士大概也看见了真照的到来,嘲笑的声音虽然收敛了一下,可是随着又愈发变得嚣张起来。
  真照望了望身边都卫们露出的愤然的神色,心里知道如果不是自己之前下过严令不得与骁骑营发生任何冲突的话,这个时候手下的儿郎们只怕早已冲上前去狠狠的痛揍那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了。
  “弟兄们,辛苦了,跟着我让弟兄们辛苦了!”真照朝众人摆了摆手,微微一顿后接着道:“跟着我,弟兄们不但受累,还要受气,是我真照对不住弟兄们……不过,如今皇上远道去参加四国会盟,我们绝不可闹出自家兄弟窝里斗的事儿而丢了皇上的脸面,所以弟兄们就先忍下眼前的这口气。我真照应允大家,只要等到会盟后回到咸阳,我定然会好好教训教训骁骑营的那些个小兔崽子们,好让弟兄们出了今天这口恶气。”明明白白的听见那边竟然说自己是小白脸,真照心里与骁骑营的仇算是结大了,只是权衡的眼前的形势,这个时候闹出事儿来不论是对刚刚重整的都卫军还是对他这个都卫大统领都不是什幺好事情,因此他只好强压下了心中怒气。
  “好,只要是大统领的话儿,我们都听。”难得听见真照这个高高在上的大统领能够掏心挖肺的说出这幺“体贴”的话儿,一众都卫们顿时都感动的叫嚷起来,和真照待他们的真诚相比较,骁骑营那边难听的语言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那幺要紧了。
  之后一连两天,虽然骁骑营的人依旧每日来挑衅几句,但是对真照效了死力的都卫军却渐渐有些习以为常,只当他们是在学狗吠,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直至到了第三天,当西汉和北宋两国的皇驾先后出现在众人的视线时,骁骑营的人这才显然有所收敛。
  人族四国中,虽然秦国并不是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却处在了中原流域正中的位置,其余三国只与秦国接壤,因此在中原四国里,其余三国全都曾与秦国发生过战事,反倒是三国之间却从未有过领土间的战争和冲突。或许是由于这个原因,秦国自立过来,历代君主都极为崇尚武力,因此相对于其余的三国,秦国军力就隐有些凌驾于他们之上。
  但是,由于近数十年来三国君主的蓄意革政,例如西汉推行东方仙术与骑射的结合,大唐任用开明藩镇养兵,北宋实施安石变法,这都使得三国的军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而每一次的四国会盟就为秦国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余各国兵力强弱的机会,其中也带有了浓浓的竞争意味。
  当然,四国进行会盟是为了继续的安定,可安定的背后,会盟中由各国君主主持的一项名为“武魁战”的即兴节目却存在着很强的争斗意识,各国的君主可以派遣出自己手下最出色的武将与别国的武将比试,最终的胜利者则可得到“武魁”的头衔,因此每次四国会盟中各国的君主总要把自己最得意的武将带在身边,而真照无可置疑就是秦始皇最得意的一员武将。 
 
 
 
  
第五卷 大唐篇 第三章 提亲
 
  “秦近黑水,尚黑;汉初君臣多出于楚,崇火,尚赤;宋主自诩为黄帝后裔,故喜黄;唐人奢华,设九章,以肩挑日月、背负星辰为服,故色主玄朱。”
  这一段《人灵纪事》中描述人族各国风俗的古文,虽然真照早就在家中那老头子每日不断的唠唠叨叨中记得烂熟,可是他却从来没有在意过里面的意思。不过,当西汉和北宋两国随驾的军马也在驿站旁分别驻扎下来后,真照开始体会到了古文里面的意思。
  虽然同属人族,但是与秦国的色泽截然不同的旗帜、营帐、盔甲、还有服饰顿时令到真照有了对比鲜明的感觉。
  西汉人的旗帜是赤红颜色,上面描绘着的火日凤凰图腾叫人看着都不禁会觉得有点骤然升温的感觉,而西汉军马的盔甲马胄,同样是以作为标榜的赤色为主,不仅如此,营帐上各种各样赤红的凤凰花纹更是令人有些眼花缭乱。
  再转眼看看北宋人,他们则明显对黄色有点喜爱得接近狂热,米黄色的旗帜上金黄色的麒麟张牙舞爪腾云其中,远远看去倒有些祥瑞之感,而最令真照赞叹不已的是,他们的营帐上鲜明颜色和士兵身着的金黄盔甲,确实能够令人眼前一亮,想来在真正的征战中,这种醒目的衣着配备或许还能发挥到极大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三国君主会面,这是这两年来的头一回,看着秦皇亲热的执着汉武帝和宋太祖的手,仿佛是和睦相亲的兄弟手足一般,真照不禁哑然失笑起来。要知秦国与西汉、北宋虽然一直相安无事,但是冲突可以说从无一日而止,如果不是会盟之约再加上西戎和东夷对秦国的不断讨扰,而西汉和北宋同时又都有北狄边患的顾忌,只怕秦国和这两国早就已经势成水火了。
  不过这种假惺惺的场面,真照可以说是见惯多时,暗自偷笑之余也就一本正经的随着一众大臣跟在三位皇帝陛下的身后走进了行宫大堂。
  众人依宾主之礼坐下,秦始皇当先起头说道:“两位贤弟远道而来,愚兄未能以厚礼相待,不足的地方还请两位贤弟不要见怪了。”
  真照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人族四位君主的英名,除了秦皇以外,对于其余的三位君主他还只是得闻其名未见其人,这个时候难得见到西汉武帝和北宋太祖,他连忙把目光投过去细细的打量起来。
  西汉是如今大陆上东方仙术最强的国度,其都城长安的上清宫乃是公认的东方仙术修习者的圣殿,东方仙术在西汉的盛行不可否认的得到了历代西汉君主的大力扶持。而在近数十年中,西汉武帝继位后东方仙术在西汉更是大行其是,东方仙术与骑射相结合等兵略改革都使得汉武帝在大陆上有了睿智的美名,只是真照看着眼前相貌粗犷的汉武帝,却只有莽夫的感觉:一身肌肤黝黑粗糙,脸面眉宇毛发浓郁,高大魁梧的身子举手投足间显得如此的粗野豪迈。
  “‘睿智’两个字与他的外表实在有些相差甚远了。”真照心里面暗暗的想着,只是他知道“人不可貌相”的古语,任凭这位西汉的皇帝陛下长成什幺一副模样,真照却也不敢小看了他,怎幺说这位皇帝陛下的功绩可是实实在在的。
  相较于汉武帝的“名不副实”,北宋太祖的相貌就让人容易接受得多了。传说中北宋太祖虽然是如今人族四国那四位君主里最后一个登基的皇帝,但是他的岁数却只比秦皇小了少许,从善眉善目的相貌来看,他可以说是一位仁慈的长者。
  宋太祖在外一向是以贤德而着名的,这一样优点曾使得他麾下众将为他黄袍加身,而且即位后大胆任用布衣丞相安石变法,也令到北宋渐渐国富民强,这都成为大陆上的一个美谈。当然,贤德的宋太祖也有让人侧目的时候,曾经发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一句豪语的他,使得大陆上的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位北宋的皇帝只是贤德,而并非软弱之人。
  “仁兄过于谦虚了,其实小弟早就思念兄长的风采,难得会盟之期提早,这才让小弟能提前见到兄长,今日得见兄长风采更胜当年,小弟心中实在是欢喜之至啊!”秦始皇的话音刚落,宋太祖就已经拱手笑道了,他将话儿缓缓道来的稳重神情,顿时令人心头一暖。
  “赵家兄长说得不错,难得今日能够再见两位兄长,小弟我也是不胜欣喜啊!”汉武帝接过宋太祖的话头,也粗声粗气的附和了一句。
  秦皇捋须一笑,击掌道“好,两位贤弟说得好极了!难得如此高兴,今日愚兄就借这一杯水酒为两位贤弟接风了。”说完,他向着汉武帝和宋太祖遥举酒杯,慢慢的站起身来。
  眼见秦皇起身,四下秦国众臣也连忙起身齐呼道:“为武帝陛下、太祖陛下接风。”
  汉武帝和宋太祖闻声从容站起,连带着一众汉、宋两国的臣子都起身举杯,大堂众人这才霍然将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
  祝酒完毕,歌舞酒席纷纷开始,在三位君主的谈笑风生当中,各国臣子也开始饶有礼仪的交谈起来。在这种场面中,真照算得上是最无聊的一个,因为这是官宴的缘故,臣下家眷是不能参加的,所以宴会上能够和真照闲聊的就只有松赞干布一人而已,不过鉴于自己这位“小弟”的呆头呆脑,真照自然也就没有了什幺说话的欲望。
  但是显然真照的无语只是一厢情愿,松赞干布虽然作为一个公国的王公,在秦国却并没有什幺相得的朋友,因此他发话的对象就只有真照了。
  “老大,你知不知道这回你要遇到强敌了?”
  筵席之中,松赞干布的古怪话题已经使得真照有些难以应付,正思索着要怎样打发他的时候,突然听到他这样说,真照还是不禁奇怪起来,接口问道:“什幺强敌?”
  松赞干布例牌的牛眼一瞪,诧让道:“老大,难道你不知道?你没听说吗,你可是这回‘武魁战’的大热门,其余四国的武将都把你当作劲敌哩。”
  对于“武魁战”真照倒是知道个一二,不过松赞干布所说的自己是其中的大热门云云就让他有些莫名其妙了。
  看见真照脸上一无所知的神情,松赞干布摇头晃脑的说道:“尽管没人说起,可大家都心知肚明,以老大你击杀了‘血魔’的威名,这回‘武魁战’里你可是热门人选,不过……”松赞干布神秘兮兮的四下略一张望,又接着道:“听说西汉神武将军霍去病,还有北宋的御林军大将军宇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