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索仇门-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泉呢?”
“就在城北,而且泉水清冽,甘甜可口,老化子上回经过此地,还喝过呢!你们要不要来点尝尝!”
匡老爷子道:“老弟台,我看不用了,咱们还是快点到武威去喝酒去!”
武威!
古称凉州,唐诗人岑参有诗云:
弯弯月儿挂城头,
城头日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
胡人半醉弹琵琶。
由他这首诗,就可以看出武威当时的物阜民丰啦!而近人也和了一首咏凉州诗:
万家灯火满严畴.
风日清和塞上秋;
羌笛不闻笳鼓息,
河西静静是凉州。
武威有二城,一新一旧,旧称汉城,新称满城,二城之间.有大路相连,路两旁树木成林,风景极佳,而放眼望去,更是沃野无涯,农产甚丰,家富人乐,自来有‘银武威之誉。”
此地牧羊肥美极,宜畜牧,故汉班固曾说“凉州之畜,天下饶”啦!
他们二人,进了汉城,见商业兴旺,市肆繁荣,酒家林立,刚才匡老爷子不说要喝酒么?当然得进酒家啦!
他们进了最大的一家酒楼“天香居”。
跑堂伙计一见这三位,一老一少两个货品,外加一个要饭的,居然进了大酒楼,于是迎了上去,连眼皮都没抬就道:“你们三个也不瞧瞧.这儿是什么地方!”
匡老爷子—愣.问道:“这儿不是酒馆么?”
伙计眼—瞪道:“不是小饭馆,是大酒楼!”
老化子一翻白眼道:“我们从满城到汉城,转了好几遍,就是你们这家小。难道你们开酒楼不卖酒饭么?”
伙计见化子说话缺德,没好气道:“卖!一个菜.三五两银子,一壶酒十八两银子,你们吃得起么?”
匡老爷子这才明白过来,他是狗眼看人低,笑道:“上馆吃饭有先要钱的么?我告诉你,别太小看人,包子有肉不在摺上,好好伺候,不赊不欠给现钱,是你们的衣食父母财神爷!”
这家酒楼掌柜.在里面不但全看到了.也全听见了,怕伙计应付不了,亲自出来招呼道:“伙计不懂事,客官请多包涵.几位请坐!”转头对伙计斥道:“你还不快去泡好茶!”
伙计送上茶来,他们每人喝了一碗,掌柜的才问道:“三位客官,想吃点什么?喝什么酒?”
老化子问道:“你们全有什么呀?”
老板这正在考虑如何报菜名的时候,站在旁边的小伙计说了:“你想吃啥?咱们这儿都有!”
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看老板对个要饭的这么委屈求全,实在不舒服,才来上了这么一句。
他来上这么一句不要紧.掌柜的准知道要糟。
这时就见叫化子嘿嘿—阵冷笑过后道:“小掌柜的,既然你这们家大酒楼想吃舍啥都有.那太好!请你给我来个‘猴头炖乌鸡’、 ‘鸳鸯对口蘑’、 ‘谭家大白菜’、 ‘海烩鱼翅’跟‘清汤燕窝’吧!至于酒么……”
掌柜的一听,可不糟了么!这些个菜,别说叫他们做啦!就是连菜名也不听过呀!
小伙计这时候也傻了!
掌柜的没法子,只好打恭作揖的陪尽了好话。
叫化子才对小伙计道:“小掌柜的,别隔着门缝瞧人,把人全瞧扁啦!告诉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等小伙计挨了训之后,掌柜的才把这惹祸精给轰跑了,然后对他们三位道:“客官.我给几位准备点小号比较端出来的菜吧!”
匡老爷子总是比较忠厚,笑道:“掌柜的,也只好如此啦!你们有什么酒?”
掌柜的忙道:“有本地产的高梁酒,四川来的泸州大曲跟西安的西凤,您几位喜欢哪种?还是都来点尝尝?”
叫化子道:“本地既产高梁酒,有二锅头没有?”
其实任何酿酒的槽房,也不卖二锅头,有关系的人,可以自己到糟房去等,等烧第二锅酒流出来的时候去接。
掌柜的没法子.只好说.我这就去糟房,亲自给您去接。
叫化子递过了他那个大酒葫芦道:“掌柜的要能去糟房去接,就给我接这一葫芦吧!”
掌柜的没法子,只好亲自与糟房商量,出了双倍价钱才弄来葫芦二锅头。
菜也接着上,头一道.是个大拼盘.牛、羊、猪肉全有,第二道粟子鸡,第三道是烤獐腿.第四道是蹄膀,第五道是鹿脯,最后是三鲜汤。
他们看了这几道菜,不由暗暗点头。怪不得小伙计敢冲话,这家是不错!
掌柜的过来问匡老爷子父子:“喝什么酒?”
匡老爷子笑道:“给我们来壶大曲吧!”
酒来了之后,叫化子道:“老伙计!咱门老西胡琴,自顾自啊!”说完,抱着大酒葫芦,嘴对嘴地喝上啦!
匡老爷子从在酒泉碰上叫化子之后,知他是武林高人。非常注意他的谈吐,渐渐发现他胸罗丘壑,确定是位放荡不羁的隐世高贤,于是在酒酣耳热之际道:“老弟台,你别说我交浅言深,小老儿有一事相托,不知可俯允否?”
“哈哈哈哈!老伙计,有话只管讲,只要我能作到的,无有遵从!”
“老弟台,老朽已年逾古稀,这趟回到关内。要回到我那破窝,颐养天年啦!而这孩子还年轻,他还得创一番事业,所以我想叫他拜在你的名下,做一义子,以后就拜托你照顾他啦!”
“老伙计!这事我不能答应,不过……”
“老弟台,不过什么?”
“现在我已跟他是忘年交啦!你只管放心.我一定会照顾他的!”
“那小老儿就一切拜托啦,其实这孩子并不是我的亲生.他那亲生父母已在二十年前双双去世了,是我把他养大的。”
“老伙计,我早看出你是位信义薄云的人,不然我也不会吃定了你啦!哈哈哈哈!可是我还不知你们爷俩贵姓!”
“小老儿叫匡广义,这孩子叫石中玉!”
这顿酒饭,老板没敢多要,只算五十两。
石中玉大方,除了五十两外,又给了二十两小账之后,三人又沿路往兰州而去。
兰州!
在我国的疆域而言,正是几何中心点,扼黄河的咽喉,锁钥内陆,据新疆危之枢机,地位至为险要,历代经略西北。都以兰州重镇,明朝常遇春曾说过:“兰州为关西要塞,外拱回疆,池隍不固,其何以备边陲?”
兰州为汉、满、蒙、回、藏五族杂处之地,本来是个优雅的“兰花之城”,可惜近些年来,地瘠民穷,再也难见到美丽的兰花啦!
他们在兰州,只打尖吃了顿饭,就直奔丝路的起点——西安而去。
西安!
古称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南临终南,翠华二山,东接骊山,华;沣、沱二水绕其西,镐、二水灌其南,东回产灞,北有泾、渭二水,依山带水,土壤肥沃,地势雄伟,物产丰富。
历史上许多朝代建都于此,故有九朝故都一称。
西安因是故都,方圆百里之内,历史文物古迹,数不胜数,随处可见。
他们三人到了西安,下马步行,一进城,匡老爷子和石中玉又有了新发现,他们见所遇上要饭的化子,全都对叫化子童猛,把手中拿的打狗棒往上一举,再在地上顿三下才离去。
可是童猛对这些要饭的举动,似乎视而不见,这一来把这爷俩弄得如入五里雾中。
三人到了—座叫“太白楼”的酒楼,童猛道:“老伙计,该祭五脏庙啦!”说着,领头进了太白楼。
三人到了楼上落座之后,童猛突然道:“你们爷俩先叫菜,我去趟厕所!。
好!酒还没喝,他先清理存货!
这爷俩点了应时酒菜,石中玉顺便向伙计问道:“你们这家叫太白楼,莫非与大诗人李白有什么牵连么?”
伙计笑道:“哎呀!客官哪!您连李白的那首太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口称臣是酒中仙,就是在小店写的,您都不知道?”
石中玉也笑道:“噢!原来如此啊!”
伙计接着送上酒菜,可是等了半天,这位上厕所的还没回来,石中玉笑道:“爹!八成叫化子尿遁啦!”
正这时候.就听化子道:“小老弟.我这不是来了么!”
石中玉笑道:“老大爷.你这泡尿,溺了一桶啊!”
“小老弟,我出去溺尿,刚好遇见熟人,随便聊了两句,菜都凉了,快吃吧!”他说过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就大吃喝了起来。
三人酒足饭饱之后,叫化子忽然从怀中掏出一个紫红色的小竹牌子道:“老伙计,我本来答应你照料中玉的,可是刚才得信,家里有急事,我得赶回去,我现在成了言而无信的人了。”
然后把竹牌子交给石中玉道:“小老弟,今后你有事找我,只要把这块牌子.交给身后背有炒米口袋的要饭的,他们会告诉你,我在哪里!”
石中玉接过竹牌一看,上面刻了一只缺了口的破碗和一根小竹棍,因为年代久了,青竹板已经紫红色了。
匡老爷子在旁看的心中一动,道:“孩子.这该是童大爷的信物,你还不快谢谢童大爷的关照,这信物你可得好好的保管,千万可不能弄丢啦!”
石中玉收起竹牌,冲叫化子躬身一揖。
叫化子道:“我家里的事很急,我得先走了!”说完,对匡老爷子一抱拳,转身走了。
匡老爷子道:“童老弟走啦!咱们也走吧!”
“爹!咱们去哪儿?”
“你不是早就想给你亲生父母上坟么!咱们这就去洛阳!”
第三章 售宝玉巧缔良
洛阳!
位于河南省西部,前临洛水,背负邙山,地势险要,乃豫重镇。
自东周建都起,历经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均在此建都,历经千年,素称九朝古都。
东汉时,就以它的规模宏伟,经济繁荣,著称于世,而隋唐时期,尤为兴盛。
洛阳不仅曾经长期为我国政经中心.而且是我国文化的中心。
经学,兴盛于洛阳。
佛学,首传于洛阳。
理学,渊源于洛阳,我国古代的三大派主流,先后总汇于洛阳。
同时古代—些杰出的史学家、科学家云集于此,留下了著名的作品,如——
伟大的史学家班固,在这里写出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一“汉书”。
小说家虞初,在这里写出“周说”,是我国小说的开端。
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天仪”,是世界上第一架天文仪器。
而他在公元一三二年制成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器的制成,早了一千七百多年。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马钧创造了翻车(灌溉水车)和指南车。
张华的“博物志”和陈寿的“三国志”也都是在这儿完成的,而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在这儿写了很多优美动人的诗篇。
匡广义和石中玉爷俩,来到洛阳之后,当然是要先拜祭“河洛双侠”的坟墓了。
爷俩带着香烛纸马,由匡老爷子领着石中玉来到了他当年收殓双侠的墓地,谁知。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没人祭扫的孤坟,早已不见了,只剩了满山荒草。
石中玉道:“爹!您是不是记错了地方?”
“不错呀!当初我你亲生父母盖墓时,记得很清楚啊!这是埋在龙门石窟古阳洞与洛阳东门和白马寺之间的三角形中心点哪!”
说着用手指着道:“你看东面不是白马寺么?西面是洛阳东门,南面是古阳洞么!八成是年久没人管理,被雨水冲刷,成为平地了,咱们找农村借副锹,稿,挖挖看, 一定能挖到!”
两人借来之具,依匡老爷子测定的位置,开始挖。
没多久,果然挖出当年匡老爷子所立的碑,上面刻的果然是“河洛双侠之墓,不第书生立”字样。
这一来.二人信心大增,继续挖。
没多久,果然发现了已经朽的棺材。
原来当初匡老爷子没钱,只买了两口薄棺,草草埋了,经过二十年.可不全朽了么!
匡老爷子立即叫停,然后点燃香烛,烧化了一些金箱钱箔,跪拜了下去。
石中玉一见.忙跑在侧面陪谢,并道:“爹!您这么大年纪,拜先父母骨骸,先父母受不住啦!”
“孩子,死者为大,我该给他们一拜的。”说完默默通灵道:“石兄、石嫂,我总算把中玉抚育成人了,而且你们那本王禅秘笈,我也全教会了他,今后就要由他为你们二位报仇雪恨啦!”
拜毕起来后道:“孩子,该你拜啦!”
石中玉由侧面膝行至正面.拜了下去,叫了声:“爹、娘!”心中一痛,晕了过去。
匡老爷子见状,在他背后“心俞”穴上拍了一掌,他才悠悠醒转。
匡老爷子道:“孩子,不必如此.看你爹娘的棺木已朽.想秘尸骨已腐,你去买两个坛子,我们拣骨先葬吧!”
石中玉听后,立即上马去了西安.不一刻,骨灰坛买回了,爷俩于是破棺拣骨,谁知,一揭棺材盖,出了奇迹。
棺木虽朽,可是棺内尸体却是栩栩如生,真是奇哉怪也!
匡老爷子道:“这真是苍天有眼,让你们爷子能见上最后—面。”
石中玉这时跪在一旁,抱着父尸,嚎啕大哭。
匡老爷子这时并没拦他,叫他哭个够,也好把心中的郁结,疏散疏散。
直到他哭晕过去,再自动醒过之后,才道:“孩子,上苍除了让你们父子见上最后一面.还为你爹娘的死,留下了线索。”
“爹!上苍留下了什么线索?”
“你爹的死,尸体上绝对会留下伤痕,你岂不就可根据伤痕,追查仇家了么!
石中玉听了,就要检查先父遗体。
匡老爷子道:“且慢!”
“爹!您……”
“你现在就移动你父亲尸体,那检查过后该如何?”
“这……”
“你在这儿守着别动.我去洛阳买两口上佳棺木,等我回来再检查你父遗体.我看看何物所伤之后.立即改葬!”
“是!”
“把你身上带的玉镯给我几只。”
石中玉从怀中掏出一包玉镯交给匡老爷子.匡老爷子收了镯子,骑马去了洛阳,他首先到珠宝店出售玉镯。
洛阳既是九朝古都,又是政经重镇,大珠宝店当然不少,因为同行一多,价钱就也公道了,珠宝店对匡老爷子的玉镯,居然一只肯出一千两!匡老爷子为了买上好的棺木.一口气卖了四只。
珠宝店付了银票,他立即去买棺材。
洛阳有钱人多,不管有钱人是真孝,还是假孝,对先人的棺材, —定会用上品。在让人起码的感觉上,他们是孝子,所以到棺材店买棺材,只要有银子,就可以买到好棺材。
匡老爷子花了三千两银子,居然买到了两副阴沉木的极佳寿材.另以一千两交给棺材店,负责造墓之碑。
匡老爷子带着棺材店大批伙计,抬着两口寿材回来了。
石中玉问道:“爹!现在该怎么办?”
匡老爷子道:“你先把马背上的那床毯子,铺在盖上。”
石中玉照做了,然后匡老爷子同他们石鉴的尸体.小心翼翼地抬放在毯子上,然后开始小心检查。
由于尸体已埋了二十年,虽然尸体完好,可是衣服早烂了,尸体早巳污秽一身,所幸抬棺来的人,知是迁葬,早备下了火酒和清水,预备涮尸。
经他们的协助,石鉴的尸体.才被刷洗清洁。
这爷俩仔细检查,发现了石鉴尸体上,中了很多暗器。取下一数,居然有十一种不同的式样.而且—半以上全淬有剧毒。
匡老爷子见这些蓝汪汪的淬毒暗器道:“怪不得你父亲的尸体不坏,原来打了防腐剂啦!”
“爹!先父的尸体怎么会打了防腐剂呢?”
“孩子!这也是天意.先前杀害你父母之人,使用了这么多种有毒暗器.各种毒药在你父的身体内—聚合,就变成防腐剂啦!”
“爹!这些都是什么暗器?谁在使用?您知道么?”
匡老爷子咧了咧嘴,尴尬一笑道:“我哪儿知道哇!当年我是个文弱书生,哪知武林中事,如今纵学会了你爹交我译的王禅秘笈.你不也练会了么!那上面要有关于武林中之事么?”
石中玉一想,可不是么!爷俩对武林中事.一无所知,于是问道:“爹!哪咱们今后该怎么办呢?”
“咱们路上不是结识了童化子么?童化子我可以确定他是武林高人隐士.所以我叫你拜在他名下,你将来的复仇行动,大部分得仰仗他啦!”
“爹!他并没有收我作义子啊!”
“那不要紧,武林高人一诺千金.他不是答应今后照顾你么?”
“爹!可是他有事先走啦!”
“他临时不是交给你—个竹牌子么?说拿着竹牌子只要问身后有炒米口袋的化子,就会告诉你,他的去处么?你将来不妨试试?”
“是……爹!”
“好啦!这些暗器,你好好保管,等着问童化子吧!.现在我仔细看看,你父身上还中哪些伤痕!”
古代读书人多懂医术,而不第书生尤精,仔细检查了石鉴的尸体,对伤痕—一指给他看。
这处是一柄宽一寸半的剑伤。
这处是—种特殊弯刀所伤。
这处是一种窄剑所伤。
这处是一处厚背窄刀所砍。
全部都检查过了,才为尸体穿上棺材店带来的寿衣。
然后又打开了他娘芙蓉剑冷女侠的朽棺,涮尸之后,发现所在暗器与伤痕同石鉴一样,又穿上寿衣,然后双双入殓,石中玉烧纸上香毕,由随来伙计,重新营墓!
墓修好了,又重立墓碑.这回刻的是“显考石公讳鉴、妣冷母心莲孺人之墓,孝子石中玉叩立。”
一切就绪之后,石中玉问道:“爹!咱们去哪儿?”
“老家我离家二十年啦!也该回去看看我那破窝啦!至于你么……可以开始千里寻仇啦!”
“爹!那您怎么回去呢?”
“爹有两条腿,还走不回去么?何况我如今是武林高人.还怕谁欺负我不成?”说完哈哈大笑。
“爹!您不管我啦?”
“该管的我都管啦!我对江湖武林一窍不通.不但帮不上忙,还成了你报仇的累赘,不如我回去养老太爷啦!哈哈哈哈!”
“爹!我舍不得离开您!”
“孩子!天下没不散的宴席!”
“爹!起码让我送您回去.知道您住哪儿,孩儿今后也好常去拜见哪!”
“你既有这番孝心,那好吧!先去我那儿,然后你再江湖寻仇。”
这爷俩一马双跨,去了浙江乌义市。
乌义市本来不大,过了骆家桥,就是匡家村。
匡家村的人,本来全姓匡,后来因为穷跑了几家.才有了几户杂姓。
匡老爷子找到他那几间破草房.他离开了二十年,居然没倒没歪,看起来似乎比以前还结实了.他感到十分奇怪!他们进门一看哪!原来已经有人住了。
这时从屋中走出一位二十多岁的少妇,手中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幼子,见有一老—少突然上门,于是问道:“老大爷,您二位找谁?”
匡老爷子笑了,原来他的窝,鹊巢鸠占了,反而问他找谁?只好笑道:“我们爷俩走了长路,累了,想到你们家歇歇腿,喝口水,行么?”
这少妇倒还懂得恤老怜贫,马上请二人堂屋坐。
二人坐定,少妇送上两杯水道:“寒家未备茶叶,二位将就点,喝碗淡茶吧!”
二人一听,她虽是乡下少妇,但出言不俗,匡老爷子于是问道:“府上除你们娘俩之外,还有什么人哪?”
“老大爷,除我们娘俩之外,就是我先生了。”
“那你先生如今在……”
“我先生去乌义市卖字书啦!往常这时候也该回来了.不知今儿个怎么晚了!”
他们正说着,就听外面有人叫:“文君哪{你看我给你们娘俩买什么回来了!”
原来这位少妇叫文君,可别是卓文君耶!
这娘俩到外面一看,她丈夫带回来的竟是一块肉,两条鱼, —坛酒跟一匹布。
文君忙问道:“敬哥,怎么今天碰上财神爷啦?”
“可不是碰上财神爷了么!在乌市有位财主不但买了 幅富贵牡丹图,另外还订购了十幅寿联呢!”
“那你一共卖了多少银子啊?”
“牡丹图十两,那十幅寿联共二十两,预付了十两订金,我想你们也跟着多三月不知肉味了,买两斤肉,两条鱼打打牙祭,这匹布正好咱们每人做一件过冬的衣服。”
“敬哥!刚才来了两位过路的父子,想在咱们这儿歇歇腿,喝口水,可惜咱们很久没有茶叶了.我只好用两杯要待客,你带回来的鱼肉,正好晚上待客!”
她看来该是大家出身。
敬哥问道:“文君,客人现在?”
“堂屋呢!你快进去陪客吧!东西交给我,我去厨房整治去!”
这位敬哥进了堂屋,可不正有一老一少陌生人坐在哪里.见他进屋全站起来了,老者问道:“来者可是居亭主人么?”说完—揖!
“不敢,不敢!老先生请坐!”然后这位敬哥问道:“二位从何处而来,怎么会经过这里?”
按说匡家村即不靠大路.应该不会有人路过。
匡老爷子笑道:“老朽多年前也是匡家村的人,如今想回来看看故乡.不过当年老朽好像没见过阁下,阁下何时搬来的?”
“老先生.在下搬来十几年了。”
“噢!老朽离开匡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