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晋康科幻作品集-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整篇文章的基调是十分谨慎的:
  “……得到匿名者的电话后,我向卡尔·刘易斯进行了查证。他证实,26年前,他的确向雷泽夫大学医学院提供了体细胞和精子。但是,没有人相信刘易斯与鲍菲·谢之间有什么联系,理由很明显:鲍菲的身体完全是蒙古人种的体征,他是黑色直发,黄色皮肤,眼角有所谓的蒙古褶皱,长着铲状门齿。使我迷惑不解的是,此人编造了如此拙劣而且显然不会有市场的谎言,究竟是何居心?”
  在卧室里,想睡个鸡鸣觉的田延豹一直无法入睡。他在担心田歌,倒不是因为什么刘易斯精子的流言,他是觉得她和鲍菲之间的感情发展得太迅猛,而成熟过早的爱情之果难免酸涩。
  他对田歌有点不满,她来这么一手先斩后奏,完全把当堂兄的排除在事情进程之外了,万一有什么差错,怎么向二叔二婶交待?考虑了很久,他觉得有些情报还是要向家里通通气,便拿起床头的电话机,挂通了国内的电话:
  “是二叔吗?我们这儿一切都好。歌妹同谢豹飞的感情发展很快,谢豹飞辞去了一切应酬,专心陪她到各个岛上游玩,听说还要送她一艘非常现代化的游艇。”田歌的父亲立即打断他:“不要这样!关系没确定前不能接受这样贵重的礼物,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田延豹叹息一声:“我会转达你的意见。我想田歌也会这样想的,至于是否能推掉就只有走着瞧了。”
  他苦笑着挂了电话,没敢把全部实情告诉叔叔。他又同妻子通了话,夏秋君快言快语地说:“我们都看了报道,谢豹飞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小歌子逮住他了吗?”田延豹无法深谈,只好含糊地说:“逮住了。”
  “那就好,抓紧点,别让他溜了,这可是条又肥又嫩的大鱼呢。听你说他还给小歌子送了艘很漂亮的游船?那要值多少钱呀,总得几十万吧。田歌真有福气,就是婚事不成,也不吃亏了。”
  田延豹的脸色沉下来,他实在听不下去这些粗俗的谈话,好在妻子已经转了话题:“那儿天气怎么样?北京今年的天气够邪乎的。回来时别忘了给牛牛买礼物。”他们闲扯几句,田延豹已困得两眼干涩,说:“没别的事,我要挂电话了,这儿是凌晨三点,我们还没眨眼呢。再见。”
  “再见。对了,你要帮田歌把好关,那艘游船送给田歌,是光嘴上说说,还是有硬帮帮的证书?别让谢豹飞把小歌子给耍了。”
  田延豹冷淡地说:“我没问过,也不想问。”他挂断电话,枕着双臂沉闷地盯着天花板。他不能说自己的婚姻是失败的,实际上,他的妻子相当能干,也非常顾家,她的全部世界就是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但是,他和妻子难得有共同语言,因为她太“实际”了。她念念不忘小姑子的游艇,肯定有一个潜意识的动机:想在田歌获得的物质利益上分一杯羹。只要想到这一点,他就觉得脸红。良久,他才甩掉不快,对隔壁的费新吾说:“我要睡觉了,你还不睡?查到什么东西了吗?”
  “没有。我浏览了世界上几家大报的电子版,只有信使报有一则报道,还是正面的。”田延豹已摁灭了床头灯,低声咕哝着:“睡吧,我真服你老费,60岁的人了,精神这么好。”费新吾已经准备退出互联网络了,想了想,又键入一条搜索命令:目标,谢豹飞;搜索范围,近两天所有报纸的电子版。有关文章很多,都是赞扬性质的,不过他随即把目光停在一篇文章上。它的作者署名是罗伯特·盖纳,《星报》实习记者。很明显,这篇文章与众不同。
  “……鲍菲·谢7岁前与我同住在一个街区,我们还有幸作过一年同学。可能因为熟人中难以产生伟人的缘故吧,我对鲍菲的世纪性成绩一直心存疑虑。它过于突兀,过于不循常规,简单说吧,能一举实现如此惊人的突破,最大的可能,是他使用了某种兴奋剂或禁用方法——而且一定是某种新的、高效的、人所不知的药物或方法。
  “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想想吧,近几十年中,兴奋剂的发展和更新什么时候停止过?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兴奋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知道下面的事实并非毫无意义,要知道,鲍菲的父母都是最前沿的、极富才华的生物学家和医学科学家。
  “三天来,我已采访了鲍菲的母亲方若华女士,采访了鲍菲之父谢可征教授所在的雷泽夫大学医学院(方女士也在该院工作过很长时间),所得证据倾向于支持我的猜测。鲍菲可能并没有使用兴奋剂,但他很可能(被)使用了某种基因工程方法。……”
  他一目十行地看着,心情渐渐沉重。他没有关机,回到卧室喊醒了同伴说:“小田,那儿有一篇报道,你去看看吧。”
  睡意朦胧的小田看看他的脸色,没有说话就下床了。20分钟后他关了电脑,回到床上。
  两人没有交谈,都睁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很久以后田延豹才愤愤地说:“这个罗伯特是谁?是不是给我们打匿名电话的那个人?”
  费新吾犹疑地说:“谁知道呢。此人在文章中说他与鲍菲同年,那他就是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但打匿名电话的,凭我的直觉,至少是个中年人。当然,我的直觉不一定可靠,罗伯特也不一定是个年轻人。不过……”
  不过我已经差不多信服了这篇文章的结论,那些关于多眼果蝇、夜光老鼠的描写是很蛊惑人的。看来,谢豹飞的身上确实使用了某种基因工程方法,某种善恶难判的办法。他叹息一声:“恐怕田歌要陷入一场漩涡了,新闻界不会放过谢豹飞的,各种麻烦要接踵而来了。”田延豹也觉得心头沉重:“估计田歌不一定知道这些情况吧,我要设法通知她。”“恐怕为时已晚,她不会在恋人遭遇麻烦时退出漩涡的。”他们揿灭电灯,在纷乱思绪中睡去。


 


 


    
  


豹人
  
  四 身世之秘
  三天前,当罗伯特和朱莉娅按响谢寓的门铃时,方若华正在院里修整花木。她今年正好到花甲之年,刚刚办了退休。25年前,她从台湾来到美国,先跟着谢先生读博士,然后当他的助手,再后当他的妻子。她已在基因工程学的领域里徜徉了半生,乍一退休,心里空落落的。
  她知道这便是所谓的退休综合症,治疗方法就是强迫自己建立新的兴趣。于是,她买了《花卉知识》、《园林修剪》,开始向自己院中的花木开战了。从前天起,她已经干了3天。不过,她客观地评价,3天的成果比不上花匠老格林一个下午的工作量。修剪玫瑰花丛时,她被尖剌划破了衣服和皮肤;当她笨拙地爬上铝合金梯子去修剪樱桃树时,那些在地下看得清清楚楚的速发枝条却藏了起来,一根也找不到了。女仆莎蒂玛还在下面一个劲地惊叫:
  “小心,夫人,请你小心!”
  不过说实话,即使干活时她的心仍系在儿子身上。丈夫和她在生物工程学中硕果累累,但真正的心血是在儿子身上。儿子成功了,更确切地说,是丈夫成功了,虽然这个成功晚了一点儿,成功来临时他已经65岁了。记得大仲马曾对小仲马戏称:“我一生最满意的作品就是你。”这话完全可以搬到鲍菲身上——而且,在这里,“作品”二字有着真正的、严格的意义。
  但是,欣喜并不能完全赶走心中隐隐的恐惧。这些恐惧是在6个儿子夭亡后埋于心底的,已经变得宿命般坚牢。她没有和丈夫同赴雅典去享受成功的欢乐,就是这些东西在作怪啊。但愿这些阴影永远不要落在鲍菲身上。
  莎蒂玛跑来告诉她有客人来访:“是一对男女青年,他们说曾是你的邻居。”方若华正好该休息了,她放下修枝剪刀回到屋里。从监视屏上看,大门口站着一个高个男青年,亚麻色头发,锐利的目光。他旁边是一位漂亮姑娘,浅褐色头发,绿色眼睛。方若华认不出他们,但觉得他俩确实有些面熟。自从鲍菲成名之后,记者们络绎不绝,她都婉拒了,不过,如果这两位真的是鲍菲少时的邻居和同学,让他们吃闭门羹未免不近人情。
  她摁下通话器问:“请问二位的名字?”高个青年立即对摄像镜头绽出笑脸:“我叫罗伯特·盖纳,我的同伴是朱莉娅·麦克尼尔。”
  “你是参议员老盖纳的儿子?她是海军上校麦克尼尔的女儿?”
  “对。”
  “请进来吧。”
  她摁下开门电键,磁性门锁一声轻响,大门自动拉开。两个客人沿着甬道向客厅走来,一边欣赏着两边的花木。谢寓十分宽敞,铁栅栏围着白色的房舍和起伏的丘陵。按响门铃前,两人曾开车绕着这座占地广阔的院子转了一圈,在后院发现了一道长长的凉亭,凉亭下是朱红色的100米塑胶跑道。一见到这个特殊的建筑,他们就知道这肯定是谢寓了。在私寓的院中修造正规跑道,恐怕在全美国也独此一家。
  女主人请他们入座,她虽年过花甲,但身体很好,动作敏捷,面色红润,额头还留着汗意。她微笑道:“刚才在花园里修剪花木。你们喝点什么?”两人都要了加冰的马丁尼。罗伯特开口说:“伯母,听说了鲍菲的成功,我们都十分兴奋。
  我们绝没想到,一个世纪性的天才就在我们的街区里诞生。伯母还记得吧,小时候我和鲍菲常在一起玩耍,我记得他从小就非常敏捷,就像一只山中的灵猫。对了,他还有个外号,叫‘爱咬人的鲍菲’,我还被他咬过一次呢。”
  他看见女主人脸上掠过一丝不愉之色,立即刹住这个话题。但他相信在点出这个细节后,女主人对他们的身份不会再有怀疑了。他接着说:“伯母,鲍菲已经成了美国青年狂热崇拜的偶像。因为他的成功太突兀了,太惊人了!一年前,我们还从未在新闻报道上注意过他的名字呢,但一夜之间,他就实现了体育界的千年之梦!”
  方若华微笑道:“实际上并不突兀。知道18年前我们为什么要搬家么?鲍菲父亲早就知道他有短跑天赋,便开始了对他的强化训练。于是我们搬到这个比较宽敞的地方,特为他修了一条百米跑道,还聘请了一位大陆中国的教练黄先生。黄先生虽然不大出名,但技术造诣是很高的。在他的调教下,鲍菲的成绩突飞猛进,早在3年前,他就能破世界纪录了。但我丈夫不让儿子过早露面,他一生追求完美,坚持让鲍菲在达到‘绝境’后再去参赛。我想他一定是受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她开心地笑起来,又说,“当然,这也是一个好的商业策略,只有产生了轰动效应,体育赞助商才舍得掏钱。耐克公司已拿出了一大笔钱,足以补偿我们这些年的投入了。”
  罗伯特坚持说:“即使有这些过程,鲍菲的成绩仍是极为惊人的。它打破了生理学家预言的体能极限,相信在整个21世纪内也不会有人超越。伯母,这个成绩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以至不少人联想到……兴奋剂上去。”
  这句话一出口,两人立即紧盯着女主人的眼睛,她会有什么反应?惊慌还是愤怒?方若华淡淡一笑:“关于兴奋剂已有了最权威的结论。”
  “可是,这只是关于‘已知兴奋剂’的检测结果,是不是还有专家们也不了解的新一代的兴奋剂,或其它方法呢。”
  方若华冷淡地说:“这是你们来访的真实目的?”
  朱莉娅急急地说:“伯母你不要生气!……我们真诚地希望鲍菲是清白的,如果确认这一点,我们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维护他的名誉。可是,如果他真的涉及兴奋剂,我们也会与之斗争。这不仅牵涉到体育运动的圣洁,也牵涉到你儿子的幸福。你想听我历数一下为兴奋剂而丧生的著名运动员吗?象全美男子健美冠军……”女主人摆摆手,打断了朱莉娅的话头。她在心中感到好笑:天真的姑娘,你想用这些幼稚的理由来劝说母亲供出儿子?不过,姑娘的单纯使她顿生爱怜,她微微一笑,断然说道:“鲍菲与兴奋剂完全无涉,我以母亲的名义发誓。”
  两人互相望望,知道这次访查已经到此结束。罗伯特颇能见机,立即兴高采烈地说:“我们相信一个母亲的保证,这真是一个好消息。伯母,我想你一定是天下最幸福的母亲。”“对,我很幸福。”
  我很高兴。尽管我曾对丈夫的作法产生过疑虑,但丈夫最终是成功了。
  “能为我们说一些鲍菲童年的趣事吗?在他的童年生活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绰号——爱咬人的鲍菲。在他长了头对牙时,他就常常猛咬乳头,我不得不中断了母乳喂养。长大后,他在街区的小伙伴中落下这个不雅的绰号……不过这些事是不能言及的,它牵涉到某种模模糊糊的恐怖。
  她笑笑,温婉地说:“哪个母亲没有一大堆温馨的回忆呢。不过,我能忆及的都是些琐碎的往事,与你们所说的世纪性天才没有相合之处。你们不会感兴趣的。”罗伯特不死心,央求道:“能让我们看看他儿时的照片吗?”
  女主人点点头,让莎蒂玛捧出一叠影集。两人贪馋地翻看着,众多照片纪载了鲍菲的生命历程,从未睁眼的婴儿,直到25岁的英俊青年。两人特别注意他6-7岁的照片,看能否从中捡起儿时的回忆。对,在这里,他在玩滑板,在野游,在吃生日蛋糕,这一张的背景是熟悉的街区建筑。这一张是谢家三人合影,鲍菲父亲正当盛年,笑容中隐隐可见他的高傲。他搂着妻子,圆头圆脑的儿子站在身后,笑得像天使一样开心。朱莉娅说:
  “这是谢伯伯。伯母,记得那时我们很少见他的。”
  “嗯,他太忙。他的‘第一夫人’是他的工作,我和鲍菲是排在第二位的。”
  朱莉娅无意中问道:“鲍菲是你们的独生子吗?”
  女主人的目光一下子暗下来,苦涩地摇摇头:“他的6个哥哥都夭折了,最大的只活到一个月。”
  两人都吃一惊,很后悔无意中戳到了母亲的痛处。朱莉娅示意罗伯特合上影集,她挽住女主人的胳膊,小心地劝慰道:
  “伯母,不要为过去的事伤心。不管怎样,你有了鲍菲,他一个人的成功已经足以代替6个兄长了。”女主人把朱莉娅搂到怀里,默默感谢她的劝慰。她沉默良久,咀嚼着苦涩的往事,精神恍惚地说:“他的6个兄长如果活下来,也将是同样的体育天才,他们是同卵孪生。”罗伯特马上反应过来:“胚胎克隆?”
  女主人没有回答,苦重地叹息着,起身送客。
  两人告辞代主人送行的莎蒂玛,坐上自己的雷诺。罗伯特一边开车,一边侧过脸急切地说:“真是想不到的收获!鲍菲·谢原来是用胚胎克隆的方法孕育的,知道什么是胚胎克隆吗?”“当然知道。胚胎克隆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中的发育不超过8细胞期时,每个细胞都是全能的,如果把它们分割开,每一颗细胞都能发育成一个整体。早在上个世纪,科学家就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动物的良种繁育,个别情形下也曾用于医治人类的某些遗传疾病。”
  汽车开过谢寓的后院,透过栅栏又看见了朱红色的塔当跑道。罗伯特近乎痴迷地盯着它,喃喃地说:“一个世纪性的天才就是在这儿诞生?”直到跑道消失在身后,他才回头说,“你说的很对,但事情不仅如此。你难道没有听出谢伯母的言外之意吗?6个兄长肯定都是体育天才,即使是同卵孪生,这个评语也过于武断。我想……”他沉思着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谢氏夫妇一定使用了某种基因工程的方法,为这颗受精卵人为地注入了某种‘天才’的成分。”对面冒冒失失地开来一辆货车,他急打方向盘躲开来车,坚决地说,“不是兴奋剂,是某种基因工程方法!鲍菲·谢一定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制造的超人!”朱莉娅沉默了,很久才低声问:“我们该怎么办?”
  “到雷泽夫大学去,到谢氏夫妇工作过的地方去!朱莉娅,不虚此行啊,我们已挖到了一处新闻金矿,这可是独家新闻啊。”
  朱莉娅勉强地说:“鲍勃,我不相想再继续干下去了。”
  “为什么?”罗伯特吃惊地瞪着她。
  “如果追查这件事,势必反复锯割方女士的感情,这对一个失去6个儿子的母亲来说,未免太残忍了。”
  罗伯特为她的善良所感动,但仍然不客气地反问:“那你说怎么办?就此止步?”
  朱莉娅犹豫着:“我不知道。”
  “这样吧,我们把雷泽夫大学之行走完,把事情真相搞清楚。至于以后怎么办,到时我们再商定,好吗?”
  “好吧。”朱莉娅很勉强地答应了。
  罗伯特开着车,不时侧过脸瞄同伴一眼。朱莉娅在为方女士难过,但是……也许披露此事恰恰是方女士的意愿?罗伯特隐忍着,没向女友说出自己的怀疑。不错,客人无意中触动了痛苦的往事,女主人很悲伤,她的精神有些恍惚,但这远不足以让她泄露儿子的秘密——这一定是这个家庭的超级机密,即使在梦呓中也会对它三缄其口的。
  罗伯特叹口气,暂时中止了自己的推理。他们得到的信息还太贫乏,难以分辨出迷宫的道路。但他们已经发现了一座内蕴复杂的迷宫,这一点已经是确定无疑了。
  雷泽夫大学医学院同样在过漫长的暑假。校园中人影寥寥,广场里立着一个巨型屏幕,为数不多的学生席地而坐,在看奥运实况转播。奥运赛事已过了三分之二,学生们的情绪平淡多了——也许他们的激情在百米决赛和二百米决赛中已经耗尽。罗伯特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如果这些学生们得知,他们为之欢呼的世纪天才原来诞生于本校的试管和曲颈瓶里,他们不知道作何感想?
  罗伯特停下车,向一位东方人模样的姑娘打听人类基因研究室的地址。姑娘很热心,特意把他们领到路口,详细指点了去那儿的路。他谢过这个姑娘,坐进车内又突然问道:“请问你是中国人吗?”
  “对。我是从大陆来的。”姑娘不解地望着他。
  罗伯特莞尔一笑:“没什么,我只是想试试我的辨别力。最近我与不少中国人或华人打过交道,已经学会嗅认中国人的‘味道’了。我今天也是来寻找一位华人教授的踪迹,再见。”生物系大楼是一幢青灰色的建筑,从外表看比较陈旧,不像是“21世纪科学”所应有的外壳。走进大楼,就像走进了一座蜂巢,众多工蜂在繁忙地进进出出,不时停下来,碰碰触角,交换一点信息。有的趴在工作台上,像是工蜂在专心喂养幼崽。他们按照那位中国姑娘的详细指点找到了人类基因研究室,该室的主任杜格·科内尔50岁上下,十分精明,秃头顶,穿一件色彩强烈的方格衬衫,领口处露出浓密的胸毛。罗伯特一眼望去,就知道他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杜格热情地接待了来访者,并未因来访者的年轻而稍显怠慢,但对罗伯特提出的问题,他一概灵巧地躲开了。
  “请问鲍菲·谢是胚胎克隆体吗?”
  “毫无所知——我怎么可能知道呢,你问错地方了。这儿并不是妇产医院或生育研究所。”
  “他是否采用了某种基因改良手术?”
  “一无所知。”
  问了很久也不得要领,罗伯特只好点出了那个最关键的事实:“是鲍菲母亲方若华女士——她刚从这里退休——亲口告诉我们的。”
  杜格真诚地表示惊异:“是吗?能否请她提供更详细的情况,我也想先知为快。”罗伯特对他的圆滑恨得咬牙,却无可奈何。这时一个满脸胡子、身体健壮的中年人进来,同杜格小声商量着什么问题,讨论大约持续了5分钟,最后杜格点点头,那人走了,临走还注意地看看两人。
  在这个空档里,罗伯特飞速考虑着自己的措辞。他以冷淡的客气对杜格说:
  “科内尔先生,务请原谅我的冒犯。我知道你一定在想,这是从哪儿来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竟然来向我查问有关胚胎克隆和基因改良的秘密。这些年轻人不知道这些都是很微妙的问题,是生物伦理学家瞪圆眼睛在寻找的靶子,是各个研究小组尽力掩盖的特级机密。但我告诉你,我恰恰知道这个问题的微妙性。也许我们的资历太浅,不够格同你作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但只要我对某家报纸放点风,他们一定会放出最老练的猎犬循迹追来,把你的衣服一层层撕碎,直到露出骨头。科内尔先生,如果谢可征夫妇的确对儿子干过什么,他们不会在自家汽车房干吧,他们一定要依据这个实验室。作为这儿的负责人,你想把责任推干净吗?你是否愿意某天早上一起床就成为舆论界的靶子?”
  这一番话说完,连朱莉娅也对他刮目相看。杜格显然迟疑了,片刻后他说:
  “你恰恰说错了。魔术般的基因技术主要取决于科学家的才干和知识,不怎么取决于财力和设备。知道克隆技术中的‘檀香山方法’吗?上个世纪末,夏威夷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生若山辉彦发明了这种把细胞核和空卵泡融合起来的这种化学方法,并用成年鼠的体细胞克隆出了50只小鼠。自始至终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