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童年的终结 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译者:陈喜荣
丛书名: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ISBN号:7…5364…5948…3
出版日期:2006。6 1版1印
页数:182
定价:15。00元
特别说明:本书图文来源于“凡剑(Ken777)”PDF版本
TXT制作:Xinty665
内容简介
外星人来到地球,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文明。最初的全球恐慌之后,人类欣喜地接受了来自外星文明的厚赠。战争消失了、瘟疫消失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灾难都不复存在。
但是,人类的社会、国家、民族等诸般价值观念也被彻底颠覆。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已经和过去截然不同。他们已经不再是过去意义上的“人类”。
是福是祸?外星人的目的何在?人类这一物种是否已经走到尽头?
人类也许仍将延续。但是,它的童年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阿瑟·克拉克
阿瑟·克拉克是英国当代最著名的科幻作家,获得三次雨果奖,三次星云奖,于1986年被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SFWA)授予了终生成就奖——大师奖。在世界科幻史中,他是与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齐名的三巨头之一。
1917年12月16日,克拉克出生在英国萨默塞特郡的迈因赫德镇。他从小就喜欢阅读美国科幻杂志,沉溺于时未来的神奇幻想之中。但是在中学毕业后,由于无法支付上大学的费用,他只好在伦敦教育委员会负责养老金的部门中担任审计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他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从事与雷达技术相关的工作。
在克拉克服役的最后一年,即1945年,他在《无线电世界》(Wireless World)杂志十月号上(Wireless World)杂志十月号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卫星通信的科学设想论文:《地球外的中继——卫星能提供全球范围的无线电覆盖吗?》(Extra…Terrestrial Relays,Can Rocket Stations Give World…wide Radio Coverage?)。该论文详细论述发表了一篇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了卫星通信的可行性,为日后全球卫星通信系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战后克拉克到伦敦的国王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48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1946年,克拉克在《惊奇科幻故事》 (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援救队》 (Rescue Party)。在进行写作的同时, 他还担任了《科学文摘》 (Science Abstracts)杂志的助理编辑。1951年,克拉克成了一名全职作家。他曾经为科幻系列漫画《大胆阿丹》 (Dan Dare)创作过剧本,而他出版的头三本小说都是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克拉克的早期小说深受英国早期科幻代表人物奥拉夫·斯特普尔顿的影响,充满了利用科学知识探索开发太阳系的乐观主义情绪。
1951年,克拉克为BBC(英国广播公司)创作了短篇小说《岗哨》(The Sentinel)。尽管该作品最后并没有被采用,但它却深刻地改变了克拉克的作家生涯。因为克拉克最出名的作品《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便是以《岗哨》为蓝本写成的,而且从此之后,克拉克的小说中开始出观了神秘主义元素,并将背景放在了宏大的宇宙之中,讲述的大都是技术高度发达却又充满偏见的人类在遭遇了更高级的外星智慧生物后的故事。在这类小说的代表作《童年的终结》 (Childhood's End,1953)、 《城市与群星》 (The City and the Stars,1956)以及“太空漫游系列” (2001 Series)中,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遭遇最终促使人类“进化”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童年的终结》是克拉克第一部堪称经典的科幻小说。小说开始的场面,即外星人的太空飞船突然降临人类各大主要城市,曾先后被多部影视剧借鉴,比如著名的《独立日》。而在风靡世界的即时战略游戏《星际争霸》中,虫族(Zerg)也与小说中的外星人颇为相似:它们都拥有“母巢” (hive mind)式的集群意志,而虫族的宿主的名字“overlord ” 甚至就是直接照搬小说中外星人的称谓。 在1988年 《轨迹》(Locus)杂志读者投票奖中,《童年的终结》 位列 “永恒经典”(All… Timer Best)排行榜第三位,其深远影响可见一斑。
当然,克拉克最为辉煌的成就当推《2001:太空漫游》,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场面宏大、气势雄伟,展现出人类的过去、现在以及可能的未来,与另一位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分享硬、软科幻最佳作品的宝座。这部作品首先是以电影的形式展现给观众的,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影片一经公映便引起巨大反响,使科幻电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它吸引、激励、启发了整整一代人的思考,而库布里克也凭这部影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剧本、最佳艺术指导等多项提名,并获得了最佳视觉效果奖。
凭《2001:太空漫游》名声大噪之后,克拉克经常以评论家的身份出现,讲评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968~1970年,克拉克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部主持了关于“阿波罗”11号、12号和15号的节目;1950年,克拉克开始写作并主持十三集国际电视系列片《A·C·克拉克的神秘世界》和(A·C·克拉克的奇异力量》,这两部电视系列片分别于1981年和1984年在世界各国播出。
1972年,他的小说《与拉玛相会》 (Rendezvous with Rama)一经出版,便将几乎所有的科幻奖项收入囊中,随后被扩展为一个独立的系列,与“太空漫游系列”并驾齐驱,成为克拉克晚年创作的核心。
1979年,克拉克创作了另一部代表作《天堂的喷泉》 (The Fountain of Paradise )。在这部小说中,他构想出了一种新技术——太空升降机(space elevator) 。克拉克预言,这一技术将来必定会取代航天飞机,从而超越他以前做出的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设想,成为新的传奇。
1986年,克拉克出资创建了“阿瑟·C·克拉克奖”,每年评奖一次,以奖励前一年出版的最佳英国科幻小说。
从1956年起,克拉克便移居到了斯里兰卡居住。1988年,克拉克不幸罹患后小儿麻痹症候群,从此只能靠轮椅生活,但他仍然笔耕不辍。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步入耄耋之年的克拉克又与英国新锐科幻领军人物斯蒂芬·巴克斯特合写了三部小说。
总的来说,克拉克的科幻小说以出色的科学预见、东方式的神秘情调以及海明威式的硬汉笔法而著称,光明的前景和成就往往同怀疑和自我反省并存,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能够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除科幻小说外,克拉克在科学写作方面也硕果累累。196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表彰克拉克在科普方面的贡献,授予了他卡林加奖。1969年,克拉克荣获华盛顿美国科学发展协会科学作品奖。1994年,克拉克因其在1945年提出的有关全球卫星通讯的贡献而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2000年5月26日,克拉克在获得英国皇家授予的爵士爵位两年之后,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被授予爵士奖。克拉克的名字甚至还被用来命名了一颗小行星和一种在澳大利亚发现的角龙。此外,克拉克还是多个国家的科学和文学协会的会员,并被多所大学授予科学和文学博士学位。
克拉克在数十年的科幻创作和科技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定律”的形式加以总结,这就是所谓的“克拉克定律”。
定律一: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如果他说某件事是可能的,那他几乎肯定是正确的;如果他说某件事是不可能的,那他非常可能是错误的。
定律二:只有一个方法能够弄清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那就是:稍稍突破两者的分界线进入不可能的领城。
定律三:任何技术,只要足够高深,都无法与魔法区分开来。
这三条定律虽带有一定的诙谐成分,但其中包含着很强的真理成分,成为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难以忘怀的规范和准则。
纵观阿瑟·克拉克的一生,他当之无愧地是世界科幻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而他的作品也将永远是所有科幻爱好者所必读的绝对经典。
第一章 地球及其统治者 第一节
马上就要去发射场了。海伦娜·莉亚克弗离开行政大楼,穿过松林,来到尤里·加加林的塑像前。许多宇航员都有这样的习惯,出发前来这里看看,只是他们很少说而已。
夜幕降临了,天空如水晶般剔透,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海伦娜不由自主地把视线投向月球上那片阴暗区,脑海中闪过几个星期来在被称为“小火星”的阿姆斯特朗基地接受的情形。
“尤里,我出生时您早已去世了。如果您不是生活在冷战时期斯大林统治下,而是在今天,当您听到空间站中的不同语言时,会有何感想,一定会很高兴吧……
“今天的一切,我想,您会满意的。如果您还活着——这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当然,岁数肯定很大了。没有看到人类在月球上行走,对您这位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来说,实在太遗憾!您一定也想过到火星上去吧……
“现在,我们已经准备就绪,就要出发去那里了,又一个新时代即将开始。等我回来,就可以告诉您火星上的一切了。”
她正走在回办公室的途中。一辆满载游客的汽车突然一个急刹车,停在她身边。车门刚打开,兴奋的游客便手持相机蜂拥而出。海伦娜,这位火星探险计划的副总指挥,只得向他们露出专门用于应付公众的笑容。
照片还没来得及拍,人们就指着月亮惊叫起来。海伦娜一抬头,正好看到月亮被夜空中一大片阴霾所吞噬。平生第一次,她心中涌起了对上帝的敬畏!
总指挥莫安·卡利尔博士站在火山坑边放眼远眺。凝固的熔岩像浩瀚的大海,一直延伸到火山坑的另一头。当初,这些潮水般沸腾的熔岩不断地喷涌出来,形成了面前这种状如梯田的地貌。真难以想象那种自然的伟力,是何等壮观!然而,和自己未来一年中必须面对的火星火山比起来,眼前的雄伟壮观根本不算什么。基拉韦厄火山①充其量只能算奥林匹斯火山②的微缩模型而已。 要应付火星上的情况,人们受到的专门训练可能还远远不够。
【① 海拔超过 1,220米,位于夏威夷,世界上最大的火山之一。】
【② 海拔15,850米,位于火星,太阳系最高峰。】
2001年,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时说,这个世纪将是“太阳系的世纪”。就像四十年前肯尼迪总统宣布的“我们一定要到月球上去”的誓言如期实现了一样,到2100年来临之际,这个新的誓言也完全可能实现,人类可以到达太阳系的各大行星,而且在其中一颗上长期居住下来。
初升的几缕阳光映出岩缝间袅袅腾起的蒸汽,晨雾正在升起。此情此景,使卡利尔博士觉得自己和同伴们已经身在火星!这些同伴分别来自六个不同的国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完成火星登陆。
莫安正要转身朝自己的直升机走去,眼角的余光突然瞥到什么东西一晃而过。他不由指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火山口,又抬头望了望天空。
同海伦娜一样,他马上意识到人类熟悉的历史已经走到尽头。高高的云层之上,一群熠熠生辉的怪东西正在飞翔。有多少呢?莫安想都不敢想。相形之下,拉格朗日发射场的那艘飞船不过是只原始的独木舟。这一刻显得格外漫长,莫安在看,所有的人都在看——那些君临万物的庞大飞船缓缓下降!
毕生的心血顷刻间化为泡影,莫安却没有感到丝毫惋惜,他一直苦苦追求的目标就是把人类送到其他星球上去。而现在,那些星球,那些遥远而陌生的星球上的生命自己来了。
这是历史为之屏息的一刻!从此,现实与过去断开,犹如冰山中分,分裂的一块撇下母体,向海洋开始了自己孤独的航程。过去成就的一切已经不值一提了。莫安的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不住地回荡着:
人类从此不再孤独。
第二节
联合国秘书长斯妥格恩一动不动地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43街上往来不息的车流。远离人群,在这样一座俯视芸芸众生的高楼里工作,究竟是不是件好事?他有时忍不住问自己。超然一点当然很好,但这种超然很容易变成漠然。或许,自己只是在找借口——在纽约已经生活了二十年,还是不喜欢这里的摩天大楼。
身后传来开门声,助手彼特·凡·瑞伯格进来了。瑞伯格在门口猛地刹住脚,看了看空调的温度,秘书长竟然喜欢待在冰窟一样的房间里,不可思议!直到他走到跟前,斯妥格恩才收回了视线。
“他们迟到了。维因莱特五分钟前就该在这儿了。”
“警察局刚刚打来电话,他带了一大帮人,扰乱了交通。他马上就要到了。”
瑞伯格犹豫了片刻,突然开口问:“您真的觉得见他合适吗?”
“现在要想不见也来不及了。不管怎么说,我已经答应了,虽然我最初不这么想,这你都知道。”
斯妥格恩走到办公桌边,拿起那块铀石镇纸摆弄着。他并不紧张,只是不知道该谈什么好。维因莱特迟到了,对自己来说是件好事,这样,在会谈开始时,自己就占据了某种道义上的优势。莫看这类事小,在人类交往中发挥的作用大大超乎人们的想象,甚至比起人们在会谈前做的各种逻辑、理由上的准备还要重要。
“他们来了!”瑞伯格脸贴着窗户望着楼下,“从街那头过来了,恐怕有三千多人。”
斯妥格恩拿起记事本,走到窗前。半里地之外,一群人正手舞旗帜,昂首阔步地朝联合国大厦走来,只是隔得太远,看不清旗帜上写些什么——其实就是不看也能猜到。人群高唱着悲歌,声音盖过了车辆的噪音。听着这样的歌声,一股厌烦之情油然而生。世界上的游行队伍也太多了,愤怒的口号声总是此起彼伏。
人群来到了大厦前,他们知道秘书长一定在楼上看着他们,不时挥舞着拳头以示抗议,斯妥格恩明白这一切都是做给他看的,这此人针对的不是他,而是五十公里以外高空中旗舰里的那位地球统治者。
卡瑞林,就是那位最高统治者,现在很可能正怡然自得地观望着整个事态的发展。没有他的敦促,这种会谈根本不可能举行。
会见自由团领袖,这还是第一次。现在已经不是考虑这个决定是否正确的时候了,卡瑞林的安排,常人总是想象不到的。这次会谈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相反,如果临时改变主意,取消会谈,自由团只会趁机大做文章,攻击自己。
维因莱特年近五十,高高的个儿,相貌堂堂,性情笃厚。诚实的品性使他显得越发危险——因为他诚实,不管人们如何看待他做的事,都很难对他和他的支持者们产生厌恶情绪。
等瑞伯格介绍完,斯妥格恩首先开口了: “我想,你要求见我是想申请一次旨在反对世界联邦计划的正式抗议活动?”
维因莱特严肃地点点头。
“这将是一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秘书长先生。您知道,五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唤起人类的危难意识。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虽然大多数人好像都乐意让那些外来统治者管理我们的世界,但仍有五百万人联合签名,要求举行这样的抗议活动。”
“和二十五亿比起来,这个数字不算什么。”
“但也不容忽视,除签名的人之外,还有更多的人怀疑外星人管理地球事务的能力,联邦计划是否正确也值得怀疑。不管卡瑞林有多大能耐,要把人类千年的历史一笔勾销,他办不到。”
“又有谁知道卡瑞林的能耐呢?”斯妥格恩反驳道,“我小的时候,欧洲共同体还只是个梦想,等到我长大,它已经成了现实,这还是他们没有到地球之前的事。卡瑞林只是在帮助我们完成那些我们自己已经开始的事情。”
“欧洲在文化上、地域上是一体的,而整个世界则不是,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对那些外星来的统治者来说,”斯妥格恩嘲讽地说,“地球可能比当初我们祖先看到的欧洲还要小,而且我相信他们的思想比我们成熟多了。”
“我的许多支持者把反对世界联邦作为终极目标,我不这样想,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联邦必须是我们自己的联邦,而不是撇开人类利益、屈从于外来力量的傀儡组织!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决不允许那些外星人来干预我们的一切事务!”
斯妥格恩叹了口气,这些话都听了上百遍,答案也始终只有一个。他本人信任卡瑞林,而这些人不,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对这样的请求没有别的解决办法,好在自由团也闹不出什么名堂来。
“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他说,“那些外星统治者给我们带来了安全、和平和繁荣,你能否认吗?”
“你说的没错,但他们也剥夺了我们的自由。人类不能……”
“不能只靠面包生活——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但这只是第一阶段,人们生活勉强有了保障。和他们带来的变化相比,我们失去的是什么自由呢?”
“听从上帝旨意,把握自己命运的自由!”
终于谈到了问题的实质。不管表象如何,说到底,还是个宗教信仰冲突的问题。瞧瞧维因莱特,尽管他的脖子上没有戴牧师的围领,可你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身份。
“上个月,”斯妥格恩说,“基督教的大主教、天主教的红衣主教和犹太教的教士,总共一百人签署了一份联合宣言,表示支持卡瑞林的政策。你看,世界上的宗教和你是对立的。”
维因莱特生气地摇头叹息起来。
“很多宗教领袖都瞎了眼,他们被那些外星人收买了。等他们意识到危险时,什么都晚了。人类一日失去了自己的立法权,只能沦为那些外星人的奴隶。”
双力都沉默了。过了半晌,斯妥格恩才回答说:
“三天后,我要和卡瑞林见面。到时我会向他转达你的抗议,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的职责,但我敢肯定,没有任何作用。”
“还有一点,”维因莱特慢慢说道,“我们最反感、最讨厌他们神神秘秘的样子。你是唯一有机会和卡瑞林谈话的人,就连你自己也没有见过他的面。这怎么能不让我们怀疑他的动机呢?”
“不管他对人类的贡献如何?”
“对。究竟是他无所不能的能力让外面厌恶,还是他的神秘感让我们讨厌,我也说不清楚。既然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他为什么不露面呢?斯妥格恩先生,你下次问问他!”
斯妥格恩沉默了。对此他无话可说,再怎么说对方也不会相信,有时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对外星人来说,到地球上来只是他们众多事务中的一件,但对人类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头等大事。小说中曾无数次描述过一天外星人乘坐飞船从天而降的情形,却从来没有人真正相信这一天会来到。可这一天真的来了,那些巨大的飞船映着灿烂的阳光,静静地浮在空中。它们的技术人类恐怕再隔几百年也赶不上。整整六天了,它们始终一动不动。也许飞船上的外星人对下面的城市一无所知,但他们为什么偏偏只停留在纽约、伦敦、巴黎、莫斯科、罗马等大城市上空呢?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
提心吊胆地过了没多久,一些人就猜到了,这些外星人对地球并非一无所知,并且这也不是他们第一次和地球上的人接触。在那些静静的飞船里,他们的心理学家正在研究人类的反应,伺机采取行动。
第六天,地球最高统治者卡瑞林通过覆盖所有频率的无线电波向全世界作了自我介绍。他的英语太地道了,有些用法甚至引起了大西洋两岸英语国家长达二三十年的激烈争论。卡瑞林对语言环境的把握比起语言本身来还要好得多。不管以什么标准来看,他的演讲都是天才的杰作,对人类事务了解得丝丝入扣。毫无疑问,他的学识、他的艺术鉴赏力以及他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都是刻意展示给人们看的——让人们相信他们的智慧无人能及。演讲一结束,所有国家都明白它们风雨飘摇中的主权从此没有了,虽然政府还在,管理的却只是本国内部事务,人类从此失去了对国际事务的最高决定权。人们争辩过,抗议过,一切都无济于事。
要所有的国家都满足于受到限制后的那点可怜的权力,这绝对不可能,但如果要采取行动积极反抗,问题又很多,就算原子弹真的能够击中那些飞船,飞船下方的城市也会毁于一旦。有一个大国曾试着这么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