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辽听计大喜,遂整兵马而动,另一边,在蜀军寨内,却说兀突骨折了乌里吉,原本欲要强起兵马复仇。

可气候忽变,连日大雪飘飞,三日之内,雪色覆掩遍地,兀突骨无奈,只好待大雪稍止,方才出战。

此下大雪渐缓,兀突骨见状,立马聚集众将于帐,商议出军破寨,邓芝见兀突骨复仇心切,神色一凝,急忙劝道。

“乌里吉被张虎所杀,其余部回报,先前早有一部人马先往撤去,想必那队人马中,必有成公英在内!”

“如今成公英已到彼寨,有此人坐镇,将军万万不可轻敌大意,依某之见,可严密把守营寨,待大雪褪去,彼军粮食亦将尽矣,即时我军盛势掩杀,彼军便可不费吹之力而破之!”

邓芝智勇双全,亦难怪受得刘备、诸葛亮如此器重,如若兀突骨听邓芝之言,只恐任成公英智谋再高,亦无计可施。

只可惜兀突骨性情野蛮,睚眦必报,兼之军内有铁车兵这队攻无不克的精锐兵马,兀突骨更是有恃无恐!

此下兀突骨听得邓芝之言,巨目一瞪,瓮声瓮气地喝道:“区区鼠辈,何足挂齿,何况有铁车兵在此以为前驱,彼军无计可破,处处受挫,当应乘势一举而破之!”

邓芝闻言,急欲再劝,忽有斥候来报,张辽引军来攻,兀突骨一听,顿时火冒三丈,速令众将整备兵马,准备出战。

邓芝见兀突骨刚愎自用,心中忧虑重重,却又劝解无用,只好摇首长叹,领命而去。

且说张辽引兵冲至蜀军大寨前,命兵士高呼兀突骨出战,半响,蜀军寨内擂鼓大震,兀突骨率领众将引兵而出。

张辽立于门旗之下,搦战兀突骨,兀突骨丑陋的面容刹地变得狰狞,拍马冲出来战张辽。

兀突骨杀气汹腾,如同一头恶兽踏雪冲来,张辽毫无惧色,驰马飞奔,坐下白马如若与白雪融为一体。

数个呼吸后,两人交马,张辽与兀突骨连番大战,皆已熟悉对方套路,一来便拼力而杀。

两人越杀越快,招式越使越猛,将近数十回合后,兀突骨奋力一斧打开张辽的雁翎刀,蓦然气势迸发,连斧暴砍猛劈,斧式大开大合,如能破山碎岩。

张辽一时显得狼狈不已,强硬荡开阵脚,勒马望阵中而逃,兀突骨杀得兴起,浑身热血沸腾,哪里肯舍,扯声喝道:“无胆鼠辈,哪里逃!!!”

兀突骨纵马狂奔,把斧一招,引兵一齐掩杀,张辽策马逃回阵内,引兵即退,邓芝见状,反却疑虑重重,唯恐兀突骨中计,连忙引兵接应,以防万一。

兀突骨驱兵踏雪,喊杀声震天动地,径直赶到晋军寨前,张辽急从寨后而去,兀突骨猛地勒住马匹,在寨外观看,听得寨内擂鼓震动,四壁皆空竖旌旗。

兀突骨虽是脾性暴躁,但却非愚昧,此下见寨内这般诡异,不敢轻进,这时,邓芝与韩林同时策马赶来。

只听邓芝缓缓言道:“张辽此人平素武勇过人,宁死不退,今日却临战退缩,必有诈也,此下彼军寨内,虚张声势,实乃诱耳,将军万万不可轻敌大意,中了那成公英之计!”

兀突骨闻言,巨目一眯,正是犹豫不决时,却听韩林冷笑而道:“伯苗所言差矣,依某之见,此实乃彼军无计可破我军铁车兵,故欲撤军,却又恐我军追袭,故而施以诡计,虚设疑兵,使我等不敢攻之,将军可速速攻之,若能擒下那成公英,可谓立下莫大的功劳!”

兀突骨闻言,顿时双目迸射精光,邓芝脸色连变,疾声再劝,兀突骨却是不听,先令一将率一部獠丁前往试探。

那蛮将领命后,引兵急出,刚到寨前,但见有一身穿白袍,儒将打扮的中年男子急忙上马,在数十骑兵护卫下,急望寨后而走。

有眼疾的蛮兵认出那白袍儒将正是成公英,急声喝起,兀突骨一听,连忙喝令众军进攻,蜀军、獠丁遂蜂拥而出,抢入寨栅。

兀突骨纵马飞奔,果见寨内空虚,方知正如韩林所料,晋军欲要撤兵,兀突骨心想前番白白耗了不少时间,悔之不及,当下急命众军驰丽追袭。

于是兀突骨引兵火速追赶,直赶过山口,遥遥看到成公英等人隐隐转入林中去了,韩林疾言向兀突骨谏道:“晋贼锐气已挫,此林中大约有兵马埋伏断后,我军士气正高,又有所提备,不足为惧!”

兀突骨闻言,心中大定,遂引大军追赶,过了树林,却不见有任何埋伏,兀突骨暗恨成公英狡诈,幸好韩林所劝,否则又要延误不少时间!

兀突骨刚出林口,正见张辽兵俱在雪地之中奔走,兀突骨看得心花怒放,催兵急追。

时下,山路被雪漫盖,一望平坦,白花花的一片,仿佛天地一色,兀突骨急追之间,忽报有一部晋兵自山后而出。

兀突骨一听,厉声喝道:“此必又是成公英所布疑兵,何足惧哉?诸军听令,努力向前,若能擒得张辽、成公英者,必有重赏!”

兀突骨以为此番又是成公英之计,不加思索便催促大军往前进发,邓芝满脸疑色,这时他也被这其中的虚虚实实,弄得头昏脑胀,不知所然。

铁车兵固然锐锋犀利,但晋军素来勇悍,张辽更是血性猛将,若非势已极,或是有极大变故,绝不会轻易撤军。

而如今此间,彼军连环计策,虚虚实实,皆大有撤兵迹象,邓芝一时间实在看不透其中深浅。

这也难怪,邓芝终究还是年轻,少经战事,不知兵法之诡,更何况,邓芝所遇的对手,可是赫赫有名的成公英。

成公英虽不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那般用兵如神,但他才智之高,亦不会逊色二人许多,邓芝尚未成以大器,又岂是成公英的敌手。(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一章 成公英智破铁车兵(下)

且说兀突骨误以为晋军要撤兵,随即命令大军盛势掩杀,欲要一举擒下张辽、成公英。

可蜀军方才追出数百步,便听得一连串轰响齐起,惨叫声、惊呼声响不绝耳,惊变忽生,这雪地中竟有无数陷阱!

原来早前成公英教张虎、文翔二人趁着大雪未来,挖掘坑堑,待大雪一下,坑堑皆被覆盖,蜀军无料,必然中计。

成公英这一手,可谓是诡谲无比,令人防不胜防,前头蜀兵、獠丁俱落于坑堑之中,一时间人仰马翻,不知有多少人马坠落坑堑内,摔得痛呼惨叫。

不一时,一声声轰响又起,原来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雪地又滑,急难收止,霎时间,一架架铁车失控般飞涌撞来。

在中军内的蜀兵、獠丁方才收势,哪知却被涌来的铁车撞个正着,惨叫连连,就这一瞬间,几乎所有铁车都在雪地掀翻,一些隔在坑堑,移动不得。

铁车内的蜀兵纷纷逃出,兀突骨看得惊悚不已,方知中计,连忙喝令后兵急退,就在这时,背后树林内喊杀声大起,原来前番来报的那部兵马,根本就不是疑兵!

只见凌袭引着兵马快速在林中穿梭,邓芝见状,神色一凝,脸色尽是狰狞之色,宛如一头被逼入绝路的幼虎,竭斯底里地喝道:“此时若不死战,必死无疑,诸军随我冲杀!”

邓芝之言,激愤后军士气,蜀军齐声暴吼。奋勇往后狂冲。与此同时。随着凌袭一声令下,林内猝然震起无数箭破虚空暴响。

一片片箭潮扑来,如若万弩齐发,霎时间,冲杀中的蜀军被射个措手不及,死伤无数。

兀突骨看得早就魂魄惊飞,正是不知所措,又是一连串喊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只见背后张辽、张虎、文翔等将各引一军,斜刺里火速杀来。

蜀军大乱,疯狂逃窜,张辽纵马狂奔,从右方斜刺里争先杀至,撞入乱军之内,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无人敢挡。

张辽正冲杀间,正好看得兀突骨。顿时精神一震,厉声喝道:“蛮夷狗贼。纳命来!!!”

兀突骨闻言,吓得心惊胆寒,哪有昔日那般威风,勒马狼狈而走,张辽径直飞冲,兀突骨麾下部将纷纷来挡。

张辽手执秋水雁翎刀左劈右砍,将雁翎刀舞得密不透风,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杀起片片血雨。

数个呼吸间便有数员蜀将死于张辽雁翎刀之下,四周蜀兵、獠丁看得,士气俱失,眼见晋军气势汹腾的扑杀过来,竟纷纷倒戈而降。

兀突骨见大势已去,哪里顾得指挥兵马,引着一队心腹从骑,夺路而逃,张虎、文翔二将见得,连忙勒马一转,急去截杀。

兀突骨不敢怠慢,奋力加鞭而行,张辽携张虎、文翔二将,疯狂追袭,兀突骨慌忙撞入东南角上的山谷中,大雪茫茫一片,正好将其隐蔽。

另一边,邓芝拼死冲突,强硬破开凌袭的拦截,夺路而逃,凌袭大怒,急引兵追袭。

邓芝引着数十从骑望小路而走,幸而逃脱,比及夜幕降临,由兀突骨所领的人马,过半俘虏,只有数百残兵得以逃脱,其余的尽数阵亡。

兀突骨、邓芝似乎命不该绝,皆得逃脱,张辽等将遂收军回寨,此战晋军可谓大获全胜,得数千俘虏,兼之还有千余辆铁车器械。

蜀将韩林于乱军中冲突,被晋兵围在垓心,成功将其俘虏,韩林此人并无气节,当下跪于帐内,拜伏于地,乞哀请降。

张辽坐于高堂,面色冷酷,冷声喝道:“宵小鼠辈,你怎敢抗我?”

韩林一听,吓得魂魄惊飞,连忙说道:“将军饶命,此实乃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将军怜悯,誓以死报!”

张辽见韩林乃贪生怕死鼠辈,脸色更为寒澈,投眼望向成公英,询问其意,成公英绰须而笑,冷声回道。

“这般不忠不义之人,若是杀了,犹杀狗彘尔,空污刀斧,不如令人缚送汉中大牢内监候,待大王归来,再做处决!”

张辽闻言,亦有此意,微微颔首,遂令人将韩林押回汉中,此下兀突骨大败,山口关兵力空虚,如同虚设。

张辽遂命兵士歇息一日,次日尽起兵马,声势浩荡,杀往山口关下,哪知山口关根本无一兵一卒。

原来昨夜兀突骨逃回山口关,其后不久,邓芝亦归,考虑到张辽军势大,兼之山口关兵力空虚,若是硬抗而守,不过白白折损兵马。

于是兀突骨连夜拨兵,弃了山口关,望梓潼撤去,于是张辽兵不血刃,便是得了山口关。

此时忽有流星马来报,阆中失守,吕布大败而回东川,阆中前后战事,皆细细详述,张辽闻言大惊失色,急寻成公英前来商议,具告前事。

成公英一听,眉头深锁,思量一阵后,长叹一声,与张辽谓道:“阆中已失,实乃时运不济也,当时关羽已被大王斩杀,我军盛势攻之,必可将蜀军剿灭!”

“可惜诸葛亮及时赶援,突而袭击,而张颌将军所引援军,被诸葛亮八阵图延误了时日,援之不及,以致此大败!”

“不过世事难料,诸葛亮亦无料到,张颌将军后来得土人相助,走了斜谷小路,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了大王等人!”

“眼下诸葛亮必率大军前往梓潼来援,我等万万不可贸然轻入,否则必遭灭顶之灾,依我之见,此处关口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等可把守此关,以待庞军师平定凉州,发以援军,再做进取!”

成公英素来行事缜密,张辽亦非急功近利之人,更何况又有前车之鉴,张辽细想一阵,遂应下成公英之言,一面教兵士严密把守关口,一面又教人前往汉中打探凉州战况。

与此同时,在凉州之内,却说马超兵行险着,成功袭击了南安,正欲呼应陇西旧部,一起举事。

陇西乃西凉腹地,一旦马氏旧部一齐举事,陇西失守,马超要取西凉便如囊中探物,可马超却万万未有料到,庞统正率领大部兵马赶往陇西。

此下在陇西郡内,有羌人名叫彻里吉,年近三旬,义薄云天,德高望重,故而有不少羌人暗中追随。

其中彻里吉麾下有一文一武,文乃雅丹,此人智谋极高,曾深究汉礼文学,兵法甚为了得。

武则是越吉,此人生得孔武有力,虎背熊腰,力大如牛,极为悍勇,有万夫莫敌之勇。

早年西羌、北羌纷纷造反,彻里吉随之在西羌举事,只可惜后来北羌被庞统镇服。

当时西羌叛贼首领,见吕布采取怀柔政策,又严惩贪污官吏,便接受了北晋的招安。

彻里吉虽是野心蓬勃,但见大势已去,便暂且忍辱负重,随之招安,不过彻里吉暗中却聚集旧部,就于陇西一带,等待时机。

羌人素来与马氏一族深交,时年马超攻克南安,威震西凉,彻里吉见陇西有不少马氏旧部欲要造反起事。

彻里吉随即暗中联合,约定于初春时分,一同造反,期限一至,陇县城内城外喊杀声四起,彻里吉还有各路反贼,约有数千余人在城内纵火。

而在城外,东、南、西、北四门,各有二千余贼兵前往攻城,欲要与城内贼子里应外合,夺取陇县。

陇西太守国渊见群贼四起,却无慌乱,急传令各门兵马严守城池,又聚集精锐兵士于郡衙抵御城内群贼。

却说彻里吉引着千余羌人,蜂拥望郡衙杀来,国渊立于楼阁之上,一声令下,弓弩手齐齐射箭,乱箭迸发。

彻里吉大惊,连忙闪入人潮之内,此时麾下大将越吉,一声怒吼,犹如猛兽出笼,舞着一双大铁锤,拨开箭雨,奋然而进。

越吉神勇无比,激愤各路人马,群贼纷纷狂涌而入,国渊见势,急教刀盾手抵住衙门,又令弓弩手急发箭矢。

陇西兵马与群贼就在衙门口激烈拼杀,虽然陇西兵马暂时还能稳住阵脚,但是看群贼这般疯狂的攻势,只恐难以把守多久。

与此同时,在陇西四门,各路贼子猛攻城门,城内亦不断有贼子蜂拥来袭,陇西四门守兵,接应不暇,情势极其危急。

就在群贼里应外合,疯狂攻打,妄想攻略陇县时,在陇县数里外,旌旗如山海一般,一部部兵马威严赫赫,如若天上神兵。

引兵而来的,正是由庞统所率的六万兵马,庞统遥遥见得陇县火光冲天,喊杀声大震,脸色寒澈,与身旁诸将冷声而道:“幸好早料此事,否则陇县一失,陇西危矣,即时这些反贼与马超相互呼应,西凉势必大乱!”

原来庞统一开始本想先救天水,行至中途,庞统突然想到,马氏一族在陇西威望极高,尚有极多余部在陇西一带。

这些马氏余部见马超袭击西凉,必定蠢蠢欲动,妄图助马超攻克西凉,而天水郡与南安郡相邻,此下南安郡兵力空虚。

若是马超出奇兵偷袭南安,再与陇西贼子相互呼应,势必危矣,于是庞统最终命先锋军黄忠赶援天水,至于己军这六万兵马却取路转往陇西。(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二章 援军赶至

眼下陇县旦夕将破,庞统急将大军分为四部,铺天盖地地望陇县各城门冲杀而去。

正在城外进攻的贼子,忽然听得背后喊杀声如同万雷俱发,轰然震起,整片大地仿佛都在摇晃起来。

四路晋兵,蜂拥冲袭,贼子料之不及,被杀个措手不及,在北门城外,贼子正犹豫是否要逃退,忽然间,背后喊杀声震天,一彪人马涌了过来。

看那旗帜上竟大书写着‘北晋丞相庞统’六个大字,这字仿佛催命符一般展现在群贼眼中。

这时,在晋军人潮内,一员身穿金龙铠甲,手执一柄黑龙枪,骑着一匹通体乌黑,唯有四蹄发白的乌骓宝马的将领赫然而现。

那将眼眸如同刀光锋利,不怒而威,厉声喝道:“贼子可识得文子武否?谁敢造反!”

此将正是北晋青龙将文丑,文丑喝声一起,如同神将降临,吓得群贼拔腿就逃,文丑怒喝一声,纵马奔腾,黑龙枪倏然飞刺,如同道道匹练,杀开一条血路。

众将随着文丑奔袭,晋军士气如虹,悍然冲杀,北门贼子瞬间溃散,哪里抵挡得住,纷纷弃戈投降。

文丑冲近城下,扯声喝道:“某乃青龙将文丑,速速开门!!!”

城上守将急睁眼望去,果见城下那将正是文丑,顿时如梦初醒,又惊又喜,连忙教军士打开城门,放落吊桥。

吊桥一落,文丑纵马飞腾,并合诸将引兵杀入城内。城内贼子一见晋兵杀入。吓得抱头鼠窜。四处逃奔。

文丑径直冲杀,赶往城内郡衙,此时,彻里吉率领群贼冲破陇西兵马防线,已杀入郡衙之内。

忽然间有兵士来报,言城外忽然来了许多晋兵,统军之将正是庞统,彻里吉一听。刹时吓得面色苍白,浑身冰寒,如坠冰窟!

“庞统,庞统,他怎会在此?”

旁侧的雅丹临危不乱,连忙劝道:“主公,彼军兵强将勇,我军绝不是彼军敌手,如今之计,当速速撤去。以图后事!”

如今彻里吉已起事造反,绝无退路。彻里吉神色一定,压住心中慌意,急忙聚集兵马撤向城南。

国渊见贼子忽然撤去,正是惊疑间,看见城内街道上有无数兵马正蜂拥扑来,在各处火光照耀下,那些兵马赫然竟是晋兵!

国渊见之大喜,急教郡衙内的兵士冲出掩杀,彻里吉慌乱而逃,赶到城南之处时,正好有一彪晋兵冲杀入城。

越吉策马一冲,状若疯狂,竭斯底里地扯声吼道:“此时若不死战,若被所擒,我等起事造反,皆必死无疑,诸将随某冲杀!”

越吉一声怒喝,群贼各个都如欲要挣破笼子的猛兽,疯狂冲杀,越吉挥舞双锤,护着彻里吉、雅丹二人,径直突破。

眼见两员晋将纵马撞入杀来,越吉一声吼起,双锤如旋风般挥起,竟把那两员晋将打落马下。

三人并马而冲,越吉、彻里吉舍命搏杀,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城外,其余贼子逃至不及,尽被晋兵擒下。

比及到了天明时分,陇县城内火势已被扑灭,祸乱已除,各路贼子死伤无数,千余俘虏,无一例外,皆被处死。

庞统并非残暴不仁之人,但叛国作乱,绝不能有所容忍,庞统将贼子所有首级堆积在城内市集示众,以震慑那些图谋不轨之人。

当日,庞统聚一众文武于郡衙大堂,国渊跪伏于地,告说其罪,庞统并无怪责,安抚而道:“这些贼子本就是马氏旧部,心怀歹意,与国公无关!”

国渊见庞统并无责怪,心中自是感激,拜谢之后,国渊拱手而道:“昨夜造反贼子内,羌人居多,其中有一人叫彻里吉,更是带着数个部属突破而出,羌人在凉州有近有五万余众,兼之羌人生性彪悍,倘若齐而造反,凉州危矣,依某之见,军师可速拨兵马前往西凉各郡,一面安抚监视羌人,一面加强提备!”

庞统闻言,顿时陷入沉思,眼下羌人虽臣服于晋国,但他却清楚羌人是慑于北晋国力,并非真心投靠。

而以暴而治,虽能震得一时,但却非长久之计,何况羌人天性桀骜,一旦北晋空虚,必会再次造反!

之前吕布曾试图驯服羌人,例如制止羌人行羌礼,强迫羌人学习汉礼,以潜移默化来改变羌人。

后来吕布又颁布各项政策,将羌人奴役,使其有奴性后,却又将羌人迁为晋国之民,享有与汉人一同的福利,可分得土地,亦可参军,建立功绩,或是经过考核,入仕为官!

如此一来羌人便会心生向往,兼之奴役时间并不长久,羌人大多都会忍受,久而久之,羌人便会忘了自己的身份,实现汉羌一家的构想。

不过这些政策都需极长的时间,才能会有成效,此下西凉正乱,庞统不得不早做提备。

于是庞统便依国渊之言,将麾下两万兵马调往凉州各郡,数日后,庞统整备兵马,率领四万兵马从陇西进发,杀往南安。

却说在十余日前,当时马超听从黄权之计,出奇兵偷袭南安,却教祝融夫人、阿里英等将率二万蛮兵把守营寨。

祝融夫人依命据寨而守,按兵不动,旬日之后,沮授见马超迟迟未来攻城,心中惊疑,遂遣人前往黄忠营寨,教黄忠发兵前往试探。

黄忠依令而行,引八千兵马杀往蛮军大寨,祝融夫人听闻军士来报,黄忠引兵来战,顿时心中一急,急召阿里英前来商议。

阿里英神色凝重,与祝融夫人谓道:“黄忠武艺超群,我军之内除大王外,无人是其敌手,可教军士把守营寨,万不可轻易出击!”

祝融夫人亦觉是理,遂命军士谨守营寨,须臾,黄忠引兵杀到,摆开阵势。

黄忠策马出阵搦战马超,哪知蛮军寨内一声鼓响,箭矢骤发,乱箭射退黄忠,黄忠大怒,教军士齐声大骂。

刹时间,怒骂声响彻天际,八千晋兵齐齐毁骂马超,听得祝融夫人火冒三丈,恨不得立马引兵出寨厮杀。

阿里英见状,连忙劝道:“夫人不可动怒,此乃黄忠的激将法也!”

祝融夫人听言,死压怒火,仍旧按兵不动,黄忠在寨外从晌午时分,一直骂到黄昏,迟迟不见马超出战,心里疑惑,腹诽想道。

“马超心高气傲,绝非临战退缩之人,我在此命军士毁骂数个时辰,马超仍不出战,此中必有变数!”

黄忠乃精细之人,想罢,遂收兵撤去,派人回禀沮授,沮授闻报,沉吟一阵,当夜遣人进往黄忠之寨,教计如此如此。

到了次日一早,黄忠率兵又来,蛮军仍是按兵不动,此番黄忠却不教军士毁骂,忽然纵马舞刀,望蛮军大寨赫然杀去。

蛮军见之,连忙发箭乱射,黄忠舞刀乱打,拨开鹿角,眼见将要杀入寨内,祝融夫人看得心惊肉跳,急忙教一部獠丁前往抵御。

黄忠却是狡诈,一见有獠丁杀出,立即转马便走,那部獠丁见黄忠退去,却不敢追杀,赫然止势。

于是黄忠从白昼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