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先前蒯越唯恐冷箭误伤了邓芝,特向诸将下令不得用弩箭袭击,此下郭淮似乎也有发觉,便更是集中冲突。
一片一片人群,如若狼群扑来,刀光枪影之下,郭淮神勇彪悍,策马挺戟,狂突猛冲,杀得阵阵溃散。
不一时,一声霹雳般的吼声骤起,只见眼前一员身穿赤甲,环目燕颚的小将杀了过来,正是张绍。
张绍大瞪环目,气势凶煞,倒有其父那睨视群雄的三分气势,郭淮强震精神,挺戟迎击。
两人刹地交马,各自手中兵器狂打猛击,‘铛铛’暴响,邓芝在后,急赶过来,四下蜀兵又来围攻。
因为郭淮此下正处阵心腹地,乃是蜀兵遍布最为密集之地,郭淮麾下精骑大半都被截杀住了,眼见情势极为险峻。
与此同时,在不远处的一处高坡上,蒯越眉头深锁,眼眸眯起,忽然面色一变,暗道不好。
“这郭淮分明有五千兵众,若来掩杀,为何却只引仅仅五百骑兵,那剩余的兵马到哪去了?莫非他有意为之?胡来,胡来!这郭淮简直就是个疯子!”
就在蒯越念头刚起之间,猝然喊杀声大作,姜维率兵从乱军后扑杀过来,眼下蜀兵皆顾着围攻郭淮那部人马,姜维忽然引兵来袭,蜀兵顿时被杀个措手不及。
姜维纵马狂突,满脸疯狂之色,拼尽全力不断望乱军腹地冲杀,丝毫不敢怠慢,他少有如此疯狂,全然就是被郭淮逼疯了。
“嗷嗷嗷~!诸军听令,敢有畏战不前者,斩立决!杀啊!!!”
姜维扯声怒喝,骤马狂突,挺枪乱刺暴攻,蜀兵未曾反应过来,被杀得阵阵溃散,乱势一发不可收拾。
与此同时,郭淮被张绍、邓芝引军围裹杀住,郭淮拼死抵挡,身旁军士亦都舍命厮杀,在如此密集狂涌的攻势之下,饶是郭淮武艺不断精进,只差一步踏入超级猛将行列,也连连挂彩,战袍处处破裂,血口纷纷。
幸好郭淮身手了得,避开了致命之处,身上都是些皮外之伤,郭淮要的就是把自己逼入死境,感受那生死逼迫。
只见郭淮时而戟战张绍,时而对攻邓芝,时而与逼来的蜀兵拼杀,郭淮那一声声怒吼,宛如野兽咆哮。
邓芝、张绍还有一众蜀兵,感觉正与一头活生生的猛兽激战,郭淮浑身热血沸腾,血气狂涌,仿佛在不断冲击着那几乎一捅就破的瓶颈关口,却又屡屡冲破不开。
越是如此,郭淮便越加疯狂,眼中如迸射出赤色神光,不断地冲杀突围,郭淮麾下的军士,都被郭淮这股疯狂地杀意感染似的,皆都搏命冲杀。
除了张绍、邓芝尚能把持本心外,一众蜀兵都被杀得心寒胆颤,于此,张绍、邓芝引兵连番围攻,却都被郭淮还有一众晋兵,拼死杀回。(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一章 小将雄风(下)
不一时,后方一阵翻腾动荡,邓芝脸色剧变,急策马退开,回首一望,只见亦是满脸疯狂的姜维,正骤马挺枪径直杀突过来。
人群中,姜维舞枪狂扫,枪势如有横扫千军之势,杀散片片人潮,望邓芝突杀过来,邓芝抖擞精神,迅疾截杀而去,与姜维拼杀一起。
姜维所引兵众汹涌扑上,将四下蜀兵杀得大乱,随着姜维引兵杀到,郭淮顿时压力剧减,前头动乱之处,郭淮气势骤起,一戟飞刺而出,张绍大瞪环目,急忙拧矛去挡。
‘铛’一声巨响,张绍手中蛇矛顿时脱手飞开,郭淮迅速抽戟来刺,张绍手无兵刃,只好挪身连闪,险象迭生。
最终还是其麾下兵众,拼死来救,张绍才能逃过一劫,郭淮剑目赤光赫赫,把戟一招,引兵突围杀去。
蒯越看得如此局势,心知若是再不撤军,己军必遭重创,连声长叹后,速速下令撤兵。
霎时间,鸣金号鼓齐响,后部蜀兵连忙撤开,郭淮纵马冲突,逢着蜀人便杀,卷起片片腥风血雨。
随着鸣金声起,各部蜀兵再无战意,纷纷逃奔,邓芝引一军拼死断后,硬是杀住了姜维的大部人马。
郭淮则引麾下精骑,在乱军内一路突杀,紧追向张绍,张绍吓得脸色煞白,策马狂奔,慌促望临贺城逃去。
郭淮追之不及,兼之此下气力将竭,恐过于深入遭受围攻,别看郭淮先前之举。极为莽撞而又疯狂。其实郭淮心知有七成把握方敢如此。
若是蜀军兵力有数万之众。更有张飞那般的绝世猛将,他绝不会如此轻率而为,毕竟他与吕布实力相差不止一筹。
郭淮念头一定,遂不作纠缠,把马一勒,引兵望后冲突,正在与姜维军拼死搏杀的邓芝,忽闻军士疾呼。言郭淮复回杀来。
邓芝脸色一变,急忙勒马逃开,邓芝一退,四周蜀兵纷纷拔腿就逃,姜维趁势掩杀,郭淮引兵复回来截。
逃之不及的蜀兵尽被擒住,邓芝幸而逃脱,郭淮、姜维引兵厮杀一阵后,见蜀兵大部人马都逃回了临贺,便不再作战。整兵准备撤去。
此战,晋军在郭淮的骁勇冲锋。还有姜维及时突袭之下,可谓是大获全胜,郭淮麾下五百精骑,只折损了不到三百,而姜维麾下兵马亦只折了数百人。
至于蜀兵,起码折了两千人,锐气尽挫,至此一役,晋军士气高涨,郭淮的威望在军中更胜。
却说姜维策马赶到郭淮身前,见郭淮浑身血迹斑斑,战袍裂口纷纷,吓得面色一变,急问道:“伯济可有大碍?”
郭淮听了,竟是咧嘴笑起,轻描淡写般说道:“不过是皮外之伤,不碍事,涂些金创药便是!”
四周将士闻言,无不倾服,郭淮年纪虽轻,但却屡立大功,可谓北晋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姜维闻言,心头一荡,对郭淮更是钦佩,不过还是温言劝道:“伯济,如此冒险之事,你万万不可轻率再举,否则若有万一,悔不及也!”
郭淮笑容愈加灿烂,剑目精光烁烁,凝视着姜维的眼眸,缓缓而道:“伯约此言差矣,若无你在此,我绝不会如此行事!”
郭淮虽然与姜维接触的时间不长,但他却能感觉得到,姜维此人天资聪颖,潜力无穷,今后所取得的成就,可能会远超于他。
姜维心头又颤,能得到郭淮这般信任,将生死交托,姜维又是惊愕,又是感动,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郭淮放声大笑,那豪爽的笑声,传遍诸军,诸军无不敬服,待整军完毕,斥候亦打探完毕,郭淮遂于临贺城三十里外的一处险要山头,设立营寨,为防蜀兵来袭,郭淮又遣斥候在四下打探。
却说蜀兵败退归城,各将清点折损,纷纷来报,前往出击的八千余兵众折损近有两千,蒯越又惊又怒,悔之不及。
若是他先前料到郭淮会这般疯狂,定教军士不惜一切代价,放箭袭之,可如今事已晚矣,蒯越设计本欲擒住郭淮,使得西晋投鼠忌器,却被郭淮的疯狂破了局,可谓是阴沟里翻船。
时下兵马又折,军中士气大挫,更兼临贺城内更有耿安的数千兵众,不知何时将会发作。
此下局势极为险峻,蒯越不敢再轻举妄动,速教各军把守城池,不可擅自出战,又教尹籍以重金收买交州将士,以防万一。
刘禅素来孱弱,蒯越唯恐他得知此下局势,反倒自乱阵脚,故而并未如实禀报,只说被郭淮逃脱,隐瞒实情。
刘禅听了战报,甚为惋惜,却毫不怀疑,蒯越安稳了刘禅后,告退而出后,连声叹气,眉头深锁,忧心忡忡。
当夜蒯越速寻尹籍、张绍、邓芝等人到其府中商议,只听蒯越当下言道:“时下我军锐气尽挫,大王又轻信小人耿安,极为庇护,耿安贪生怕死,早有降晋之心,如今我军局势不利,他迟早必会发作,到那时,内忧外患,临贺岂有不破之理?”
邓芝闻之,眼眸一瞪,杀气腾腾地言道:“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竟是如此,我等何不急将那耿安除之?”
“伯苗所言极是,为防万一,当速除之!”尹籍重重颔首,遂便答道。
张苞脸色一变,叹声而道:“可是大王早与我等暗令,不可加害此人,君命不可违,我等如何下手?”
尹籍似乎早有料算,脸色一沉,与众人言道:“诸位不必多虑,我已有计也,那耿安平日贪财,暗扣交州军士的军饷,交州之人对其怨气极深!”
“如今我以重金收买,交州将士甚为感激,皆来投靠,竟是如此,我等不如教这些交州将士,暗中下手,进而除之!”
“即时,大王若要怪责,我等便说此下晋贼来犯,交州军数量不少,若加惩戒,恐生变故,大王听之,必不会责怪!”
蒯越一听,神色一震,颔首应道:“机伯此计甚好,你速速安排,早日将那耿安除之,如此一来,我等方可无后患,与晋贼拼死战之!”
尹籍闻言,拱手应诺。(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二章 亲小人,远贤臣
随即,邓芝还是甚为忧虑地言道:“时下内忧虽可疾除,但外患却难相抵,文丑不日将率大军而来,我军虽有临贺固城把守,但贼军却亦有震天雷这般攻城利器,这可如何是好?”
邓芝此言一出,众人皆是面色一变,脸上尽是忧虑之色,张绍甚是苦涩而道:“若是我父亲还有诸葛丞相在此,两人智勇兼并,又岂惧晋贼?怎奈 两人皆往吴地作战,恐怕一时半会,也难回来统率大局!”
张绍话音刚落,尹籍似乎忽地想起某事,急与蒯越言道:“丞相不是给了我等三个锦囊,前番拆了两个,还剩一个,此下已是存亡之秋,蒯公何不拆而观之?”
蒯越听了,双眸顿射精光,速于腰间取出一个锦囊,拆而观之,锦囊内又是一条小娟,小娟上龙飞凤舞,清晰可见地写着一个‘拖’字。
“拖?”蒯越等人不禁齐声而道,一时间皆是不明所以,众人沉吟一阵后,蒯越最先有所察悟,沉声而道。
“丞相有鬼神莫测之智,素来料事如神,莫非丞相早已料算我等有今日之危,此下大有可能正准备归来,故教我等拖延局势?”
“可大战在即,我等该如何拖延?”张绍眉头深锁,疾声呼道。
尹籍与蒯越相视一眼,似乎都想到了一块去了,但神色却是极为不好, 蒯越满脸悲怆之色,长叹一声,然后又强震精神而道:“诸位勿虑。此中我已有计策。当下且先将那耿安诛杀。再行后事!”
张绍、邓芝闻言,皆颔首而应,虽心里极为好奇蒯越口中之计,但却也未有死缠滥打地继续去问。
于是尹籍,便依计行事,下去安排,而郭淮虽大挫蜀军,但毕竟蜀军有固城可据。郭淮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随后,郭淮一边设立营寨,加备防事,静心等候文丑的大部兵马,一边又派斥候四处打探临贺城的一举一动,还有四周地势。
姜维见郭淮如此谨慎缜密,钦佩之余,亦是极为安心,数日间,晋军按兵不动。临贺城却静得可怕。
忽一日,一众交州将士派人相请耿安到营中商议机密之事。暗示有意投之北晋,却又以耿安马首是瞻,欲看其抉择如何。
所谓小人必有其保命之术,一众交州将士却不知其中有一人乃是耿安细作,耿安听闻此事后,本欲赶去。
忽然又有一交州军士从后院赶来求见,耿安一听,便知出事,连忙接见,那交州军士交予耿安一封密书,恐被人察觉,便急急告退而去。
耿安遂拆密书观之,信中将众人欲害之心告说,耿安看毕,脸色连变,眼色阴鸷,暗暗腹诽道:“蒯越、尹籍等人不肯相容,欲将我除之而后快,此下我该如何是好?”
耿安忧心忡忡,踱步而走,过了一阵,耿安似乎已有计策,却无应约而去,反而赶去郡衙来求见刘禅。
耿安口齿伶俐,深熟谄媚之术,又察觉刘禅喜好玩乐,平日里经常献上新奇玩物,可谓是深得刘禅欢心。
刘禅听闻耿安来见,以为耿安又有玩物相送,心头大喜,速而召之,哪知耿安一到后堂,又嘶声大哭,求刘禅饶命。
刘禅一脸愕然,连忙问道:“爱卿为何如此,谁人又欲加害于你?”
耿安听言,哭得更欢,又哭又拜,告之前事,然后又急忙从怀中取出那封密书,交与刘禅,口中又道:“这定是蒯越、尹籍等人,见微臣深得大王宠信,心怀妒恨,难以相容,故而又起杀心,收买交州将士,欲将微臣诛杀,微臣死不足惜,只恐死后不能在大王左右伺候啊!”
耿安一脸忠义急切之色,毫无虚假,刘禅耳中听着,眼中看着,气得那张略显稚幼的胖脸一动一颤,猛拍身旁几子,怒声喝道:“哼,这蒯越、尹籍竟这般心胸狭窄,孤以往怎会看不出来,气煞孤也~!”
“大王息怒,若是为了小人之事,尊体有恙,小人万万担当不起!!!”
耿安急声相劝,刘禅听了,甚为欢心,叹声而道:“若蜀汉诸臣,皆如爱卿这般忠义,蜀汉又岂会落得今日地步,孤只恨不能与爱卿早些相识,爱卿勿虑,孤这就教人召那两人来见,孤早前有令,他等却尚敢加害于卿,此番孤定严惩不饶!”
刘禅说罢,便欲教左右去召,耿安不知有何居心,忽然竟向蒯越、尹籍好言说情,又向刘禅说明利害。
“如今晋贼正欲攻取临贺,大难在即,两位明公皆乃蜀汉重臣,深得人心,若大王严惩,使得两人暗中怀恨,恐有变故,只怨小人命薄,若能安抚众人之心,大王便取小人命罢!”
耿安慨然而道,刘禅听得,甚为感动,震色而道:“爱卿莫要如此,有孤在此,容不得他们伤你一根汗毛,不过爱卿所言亦是有理,孤且不做惩罚,你今日起,便搬来此处,陪伴孤之左右,孤看那蒯越、尹籍还敢不敢对爱卿动之歹念!”
耿安闻言大喜,连连叩谢,也不回府,速教随从到府中收拾行装,又教其暗通家小,自今日起,深居简出。
于此,耿安日夜陪伴在刘禅左右,除了寝食之外,寸步不离身,蒯越、尹籍得知此事,又惊又怒,连忙一同前来,向刘禅陈说利害。
哪知刘禅对耿安深信不疑,反而喝叱蒯越、尹籍两人心胸狭窄,直把尹籍气得满脸通红,青筋凸起,嘶声痛哭,昏死过去。
尹籍忽然昏倒,刘禅也是吓了一跳,急请大夫来看,大夫言尹籍受激过甚,气血凌乱,需得静养百日,方可痊愈。
否则,怒气攻心,纵是不死,亦会病情加重,大有可能落个残疾,刘禅听罢,悔不及也。
蒯越、邓芝、张绍等臣,皆气得咬牙切齿,跪求刘禅下令处斩耿安,以安抚众人之心,否则便是长跪不起。
刘禅见众人如此相逼,尚是犹豫不决,只好避之不见,于是蒯越、邓芝、张绍等人便日夜长跪,军中将士闻之此事,无不愤恨,纷纷赶来,皆随蒯越等人长跪。
耿安听得此事,吓得魂飞魄散,更是与刘禅形影不离,不敢离开寸步,就连刘禅夜里睡寝,耿安亦在门外伺候。
渐渐地,刘禅对耿安也是烦不胜烦,就在此间,文丑亲率大军已在数日前赶到临贺城外大寨。(未完待续。。)
七百三十三章 调教
却说文丑听闻前事,却是颇为气恼地向郭淮、姜维二人喝道:“郭伯济,你为一军统将,岂可如此贸然行事,冲锋陷阵,阵前厮杀本就是裨将之事,你这般实在是胡来!姜伯约,你身为副将,为何不竭力拦之,若郭伯济有失,你如何担当得起!”
文丑锐目赫赫生威,姜维连忙跪伏认罪,郭淮拱手急谏道:“将军且慢,伯约早有所劝,乃我一意孤行,当时,蜀人欲设计擒我,我便将计就计,以身为饵,待诱得蜀人伏兵尽出,皆欲来擒我时,伯约引兵袭之,蜀人必败无疑,我此计虽险,却是必胜之法,将军若要责罚,便责罚我罢!”
文丑恶眉一挑,猛地一掌重拍奏案,‘嘭’的一声巨响,震得整座帐篷好似坠倒,王双等将见了,纷纷跪下说情。
郭淮却也是顽固,与文丑直视,毫不退让,凝声而道:“诸位将士皆为国舍生忘死,共创大业,淮既察觉战机,可大挫于彼,为何弃之?”
“你,好!好!郭伯济,你忤逆上将,以下犯上,军中法纪不可轻废,而姜伯约未能竭力相拦,有所失职,虽未酿成大锅,但亦不可轻恕!”
“王子全,你骁勇杀敌,我遣你为军中先锋,从今日起,郭伯济、姜伯约二人便为你军中马弓手,听候你之调遣!”
文丑此言一出,帐中诸将无不变色,王双更是满脸惶恐,跪拜而道:“将军万万不可,郭将军与邓将军虽是有过。但亦有功。如此重罚。于法不合!”
文丑恶目一瞪,精光迸射,气势骇然,怒声喝道:“军法如此,我若不施以惩戒,日后若有再犯,时已晚矣,谁人还有不服!”
王双早被文丑的气势所慑。帐内诸将亦不敢多言,郭淮喘息颇重,不过听了文丑这番言辞后,浑身一颤,单膝跪下,认罪而道:“末将服了,愿听将军军令!”
郭淮说罢,姜维亦是认罪,文丑见了,怒火遂褪去大半。气势收敛,喝退诸将。
郭淮、姜维纷纷告退而出。待众人离去,文丑神色一变,摇首叹息道:“郭伯济此子颇为倔强,虽心思缜密,但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恐 迟早有个万一,只望郭伯济能明白此中道理!”
文丑如此严惩郭淮、姜维,军中上下虽颇有说辞,但亦不少将士看出此中厉害,替文丑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文丑在军中威望极高,兼之郭淮、姜维皆肯认罪,此事很快便是揭过,不过事后,军中将士却是极为钦佩文丑如此强硬,竟直接将郭淮、姜维直接从先锋大将,降到马弓手。
当然,众人皆是明白,文丑是有意一挫郭淮、姜维两人的锐气,凭两人的实力,想必不久便能立下大功,遣回原职。
且说郭淮、姜维被降为马弓手,两人皆无怨言,一日,郭淮与姜维引一队斥候队伍来探临贺。
郭淮一勒马匹,居高而望,见临贺城内军心溃散,队伍不整,郭淮见了,眉头一皱,与姜维言道:“伯约,你看临贺城内蜀人兵马如此散漫,若是平日,有蒯越、尹籍等人坐镇军中,岂会如此?莫非临贺城内已有变故?”
姜维闻言,神色一紧,连忙随着郭淮所指望去,果见城内蜀兵防备松懈,精神不振。
姜维静心思索一阵,凝声而道:“伯济所料,大有可能如此,先前据蜀人俘虏所报,耿安虽将临贺城献了刘禅,却仍遭蒯越、尹籍等人猜忌,更曾欲下死手将其杀之!”
“想必蒯越、尹籍必是发觉耿安歹心,欲急除之,怎奈耿安深得刘禅之心,受得其庇佑,所谓君子难斗小人,临贺变故,或许正是因此人而起!”
姜维这般分析,郭淮锐目一眯,其言正如他心中所想,郭淮咧嘴而笑, 与姜维对视,笑声而道:“伯约所言,正合我心中之事,时下正是夺取临贺,擒下刘禅的大好时机,当速报与文将军!”
姜维亦笑,颔首附和,两人遂勒马引兵回到寨内来见文丑,文丑正于帐中思索计策,忽然听闻郭淮、姜维来见,脸色顿时一喜。
文丑心知两人年纪虽幼,但却都是智谋百出,韬略极高之人,不过文丑很快又神色一沉,故意大声说道:“他等二人不过是马弓手罢了,有何要事,教他等先报知其统将!”
郭淮、姜维两人在帐外听得,不禁露出苦笑,郭淮与姜维言道:“看来文将军还是对先前之事气在心头,却是连累伯约你了!”
“伯济莫要如此,你我肝胆想照,莫说马弓手,纵是要入囚室,维亦不惧也!”姜维连忙拱手答道。
郭淮灿然一笑,锐目烁烁发光,颔首沉声而道:“我视伯约如手足,今生绝不相负!”
姜维闻言,心头连颤,感动不已,就在这时,去报的兵士回来,唯唯诺诺地欲言又止。
郭淮淡然而笑,作揖一拱道:“难为兄弟你了,我这便离去!”
郭淮说罢,与姜维投去一个眼色,姜维会意,两人一同离去,来见王双,王双听罢,大喜过望,当即言道:“若此事当真,伯济与伯约此番可谓是又立奇功,双这就去禀报文将军,为二位将军引见!”
王双虽暂为郭淮、姜维两人统将,但却不敢托大,郭淮听了,微微摇头道:“不必了,这依军纪不合,子全,你且报之便是!”
王双听得,速速离去,不一时,王双满脸喜色归来,传令文丑召见,郭淮、姜维精神一震,遂随王双一同过去。
入帐后,郭淮、姜维齐齐拜礼,文丑见两人并无怨色,心中暗暗是喜,腹诽而道:“两人收敛不少,亦能察觉此中利害,坦然受之,实乃我北晋之幸也!”
文丑想罢,脸上不禁露出笑容,与郭淮、姜维笑道:“你等所报,我已知也,不过那蒯越、尹籍皆非等闲之辈,此中若是有诈,当又若何?”
郭淮神色一凝,向文丑拱手应道:“将军不必多虑,若想知得其中究竟,稍作试探,便可知也!”(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四章 兵临城下
“哦?此话怎讲?”文丑面色一沉,恶目烁烁发光。
郭淮略一沉思,当即答道:“此下我军歇息数日,皆已养精蓄锐,将军不妨先遣一军以作试探,若蜀人慌促而应,便盛势攻之,若能一举攻破临贺,大局可定也!”
文丑闻言,笑容更灿,放声大笑,连声叫好,遂依从郭淮之计,各做安排,待众人散去,又与郭淮、姜维两人有言,若此事当真,当记两人首功。
次日,文丑调拨已定,亲率前军望临贺进发,临贺城外,忽然喊杀声大起,城上蜀兵顿时大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