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静乃孙坚之弟,字幼台,时任昭义中郎将,孙权见状,立即走下扶起孙静道:“叔父勿要多礼,父亲已亡,侄儿岂能再让叔父涉险!”

孙静脸色一凝,满脸决意,大声说道:“主公不必在意,还请军师出计!”

周瑜微微颔首,当下便出言道:“伯符刚丧,主公初接大位,那黄祖定然以为,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军心动荡。”

“孙将军乃孙氏一脉,统领会稽,手握重兵,若是孙将军在此时,于会稽造反,那黄祖必会趁虚而入,率大军渡江侵犯,到时候孙将军虚意投降,黄祖多半会接纳,孙将军在黄祖军作为内应,待时机一到,与我军齐齐夹击,如此必能擒下黄祖!”

周瑜计策一出,在座文武纷纷起身喝彩,张昭听后,便不在阻拦。

孙静略一思索,然后拱手作揖道:“末将愿领此令!!”

周瑜随即望向孙权,孙权思索一阵,便是点头应道:“既是如此,那就委屈叔父了,若能报得父仇,擒下黄祖还有那黄忠,侄儿必记住叔父大恩!”

于是孙权依计行事,一边命令兵马整军备战,一边让孙静在会稽准备。

半月后,江东忽生大乱,孙坚之弟兼会稽太守孙静,因不满孙权接位,在会稽举兵造反,江东大乱,孙权即日出兵讨伐其叔父孙静。

在江夏的黄祖得到消息,大喜过望,于是对儿子黄射道:“哈哈…刚才为父安伏在江东的细作来报,会稽太守孙静,因不愤那孙权接领江东,举兵在会稽造反,孙权仓促间起兵讨伐,此时江东一片大乱,正是我军进攻江东的大好时机!”

黄祖满面春风,自从他成功击杀了孙坚之后,黄祖雄心大涨,得意异常,一直暗藏的野心,更是膨胀到极点。

黄射闻言,大笑道:“恭喜父亲,孙静在会稽造反,乃是天要绝灭孙氏,父亲不趁此时出兵攻伐江东,更待何时?”

“哈哈…不愧是英雄所见略同,既然射儿也认为,当下正是攻伐江东的最好时机,如此,为父这就调集兵马,准备征战江东事宜!”

于是黄祖在江夏各地调集兵马,准备征伐江东之事,数日后,黄祖又听闻细作来报,孙静与孙权激战会稽,孙静战况不利。

黄祖听后心里颇为着急,当下命令准备军备,船只,辎重的各部加快速度。

黄祖麾下部将黄忠,得知黄祖欲起兵江东,大惊失色,连忙来寻黄祖劝谏道:“主公此番调集兵马,所为何事?”

黄祖正准备江东战事军务,黄忠忽然不报而入,这让黄祖心下不爽,黄祖脸色微有不喜,当即冷声回应道:“那孙伯符已死,孙二郎初领江东,江东此时人心惶惶,又正好遇到,会稽太守孙静起兵造反,眼下正是攻伐江东的大好时机,老夫调集兵马,自然是准备征伐江东!”

黄忠一听,果然如他所料,连忙跪下劝谏道:“主公万万不可,孙二郎此人心机深重,善于权谋,其权威已震慑江东上上下下,加之又有周公瑾忠心辅佐,江东文武无不甘心受其统领。”

“况且,那孙静素来忠义,孙伯符在位时事事尽心,从无丝毫忤逆之举,深得百姓爱戴,如此忠义之人,又岂会在孙伯符刚刚亡后不久,举兵造反!”

黄祖冷哼一声,居高临下的蔑视着黄忠道:“哼!人心隔肚皮,在此等乱世,凡事皆以权势为先,你不见那河北袁氏兄弟,尚可为爵位,而大打出手,兄弟相残,当下孙静趁势造反,正和这乱世之道,你这个只会厮杀的匹夫,又岂会懂得这些道理!”

黄忠见黄祖,非但不听劝言,还恶言相向,心中怒火顿起,说道:“主攻执意而为,若不听臣之良言,恐会出师不利!”

黄祖怒拍桌案,愤然起身,吹胡子瞪眼地暴喝道“黄汉升,你放肆!!!”

黄忠面色不改,仍然劝谏道:“主攻,江东势力雄厚,谋臣武将无数,周瑜,顾雍,诸葛瑾,步骘等谋臣,韬略不凡,运筹帷幄,其中,又以周公瑾最为高深莫测,此人才高八斗,智多似妖。”

“而江东善战之人,大将周泰有万夫不当之勇,黄盖,程普,韩当,三员老将,老当益壮,勇猛过人,再者,陈武,吕蒙,蒋钦,潘璋,丁奉等年轻将领,皆是少年英雄!”

“江东孙伯符虽亡,但新主已经继位,主公贸然进攻,彼军占据地利,若是有个万一,主公必遭灭顶之灾!”

听了黄忠之言,黄祖怒不可遏,拔出腰间宝剑,暴走下堂,作势欲斩黄忠,怒骂道:“够了!!黄汉升你莫要持着自己立了几份功劳,就以为能功高盖主,屡犯主威,老夫乃是江夏之主,你三番四次忤逆我意,是否有了造反之心?!”

黄忠目光坦荡,直视黄祖,答道:“我黄汉升一生忠义,全无半分异心,天地可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若主公执意要杀,末将只好以死明志!”

“哈哈哈…好!好一个忠义无双的黄汉升!!你既然如此忠义,眼下若是我执意要下江东,你作为人臣,随还是不随!!”

黄祖眼中蕴含着一缕杀意,只要黄忠此次回答,非是他心中想要的答案,他手上之剑,将会立即挥下,将这目无主上的狂臣斩于剑下!

听了黄祖之言,黄忠眼中满是悲怆之色,黄祖好似迷失了理智一般,一心要下江东,而且更可怕的是,黄祖不知哪里来的信心,仿佛一定能攻下江东。

看着黄祖双目蒙蔽,不看局势,且又不听良言,黄忠心中忧虑更甚,但黄祖毕竟是主,他是臣,于是大喝道:“主公若是执意要下江东,末将即便肝脑涂地,也万死不辞!”

黄忠话音一落,黄祖眼中杀意顿收,将剑收回剑鞘,一边扶起黄忠,一边安抚道:“汉升你的心意如何,老夫岂会不知,刚才若有失言,你勿要记在心上,战场变化莫测,岂是你等武将所能预料,你且安心杀敌,抉择大局之事,自有老夫操心!”

对于黄忠,黄祖心知他绝不是奸佞叛逆之辈,黄祖只是不喜他屡屡与自己作对,而且黄忠虽老,但有着天下无双的箭法,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再加上,黄忠在军中威望之高,甚至连黄祖这个主上,也不得不忌惮,提防。

黄祖安抚黄忠一阵后,即下军令,各部加紧备战江东

第九十章 孙黄初战

数日后,江夏太守黄祖之子黄射,率领一万兵马,乘船渡江,猝然袭入江东境界。

时下,孙权正引军与孙静叛军激战,孙权听闻江夏军袭击江东,连忙派遣大将周泰,带领吕蒙,丁奉两员年轻小将,领兵六千急忙赶往豫章郡南昌城。

待周泰率军赶到时,黄射先锋大军,已连下数城,在数日前已杀至南昌,当下正狂攻南昌城,南昌城三千守军死伤过半,眼见南昌城也将要落入江夏军之手,还好周泰率军及时赶到。

周泰于是分兵三部,自引一部,吕蒙,丁奉各引一部,往正围城狂攻的江夏军冲杀而去。

黄射正指挥兵士攻城,忽闻城外十里处喊杀声震天,顿时吃了一惊,随即便见,三支江东兵马,气势汹汹地火速杀来。

一时间江夏军大乱,黄射急令兵士退走回寨,三支江东兵马随后掩杀,只见周泰杀气腾腾,挥动八尺长刀,冲入江夏军中,正迎着黄射。

“江夏小贼,留下命来!”周泰嘶声大吼,策马如飞,冲向黄射。

黄射仓促应战,与周泰战了数合,落尽下风,黄射自知不敌,恰逢一队江夏骑兵来救,周泰冲得快,身边并无军士跟随,只见那队江夏骑兵一拥而上,黄射趁机逃去。

周泰厉声暴喝,八尺长刀挥动得密不透风,一刀狂扫飞四五人,只一会儿功夫,周泰迅疾连挥六七刀,将数十个江夏骑兵尽数击杀。

周泰眼见黄射逃脱,立马紧追而来,黄射见周泰如此勇猛,心神慌乱,连连加鞭疾奔。

在江夏军内某处,黄忠见黄射遇险,心里一急,连忙飞马持刀来救。

就在这时,一道歇斯底里,充满恨意的怒喝声轰然响起,震的黄忠不由一滞。

“黄忠狗贼!拿命来!!”

黄忠闻声看去,只见一年仅十**岁左右的少年,面容俊朗,身穿红袍白甲,手持一对六尺镔铁长鞭,正向黄忠冲杀而来。

这少年便是丁奉,丁承渊。丁奉是庐江安丰人,因年少骁勇被孙权看重,历史上,丁奉在东兴之战中,冒着漫天大雪,赤身与魏军交战,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并在吴景帝孙休在位时,设计除掉东吴权臣孙綝,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司马,左军师。

丁奉一生征战,从曹操时代一直打到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四位吴国国君,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丁奉猝然跃马,朝着黄忠头上就是一鞭,黄忠仓促持刀一挡,那庞大的力量,险些打得黄忠手中的凤嘴大刀脱手飞出。

黄忠眼神一凝,抖擞精神,丁奉见一招没有得手,先是左边一鞭扫向黄忠的头颅,右边一鞭则捅向黄忠的胸口,黄忠暴喝一声,迅疾持刀先挡开击向自己头颅的铁鞭,然屈身一避,险险躲过丁奉右手击来的铁鞭。

黄忠虽然年老,但身体异常灵敏,蓦然间抡刀朝丁奉的右臂一劈,丁奉大惊,未想到黄忠在此情势下,还能发动反击,刀锋倏然而过,横飞向丁奉的右臂,丁奉身体一侧,犀利的刀芒在丁奉的右臂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血痕。

丁奉心下骇然,刚才如果不是他反应迅速,此时恐怕已失了右臂。

虽然如此,但江东大敌在前,丁奉绝不会退缩,只见丁奉虎目一瞪,横眉直竖,口中不断暴吼的同时,双手狂舞铁鞭,朝黄忠一顿暴打乱击。

黄忠见丁奉势猛,不敢大意,先是死守,丁奉恨意滔滔,仿佛有使不尽的力气,一连狂攻数十回合,黄忠经验老到,守得无半点空档,丁奉久攻不下,体力开始略显不济。

猝然之间,黄忠发现了丁奉的一个空档,猛起一刀,将丁奉双手直捅来的一对铁鞭撞开,然后长刀划过一道诡异的弧线,往丁奉头颅就劈。

黄忠的刀式来的刁钻,丁奉来不及阻挡,惟有冒险去躲,只见黄忠的凤嘴大刀闪电劈去,就在这时,一声响亮的喝声响起,一柄长枪随音而至。

“承渊勿慌,吕子明来也!”

吕蒙纵马狂奔,及时一枪挡住了凤嘴大刀的刀刃,丁奉见势,连忙抡起双鞭,就往黄忠身上攻去,黄忠脸色霎时变得无比凝重,持刀力战吕蒙,丁奉二将。

吕蒙,丁奉奋力爆发,枪,鞭如同狂风迅雷,朝黄忠猛攻不停,黄忠见吕蒙武艺比那丁奉尚且还强了几分,若论单打独斗,他黄忠不惧任何人,但当下他一人受两头幼虎猛击,加上年纪大了,耐力不行,于是不得不避及几分。

黄忠脑中精芒一闪,气势瞬间暴涨,竟然爆发起来,凤嘴大刀上下翻飞,直逼的吕蒙,丁奉两人转攻为守,两人死死挡住,正欲待黄忠力竭,哪知黄忠猝然连打虚招,逼开两人,纵马离去。

吕蒙,丁奉在后紧追,吕蒙更是怒声大喝道:“无胆鼠辈,跑的不是英雄!!”

“哈哈哈…竖子,你等占据人数优势,反倒指责于我,你等可知耻乎?!”

黄忠回身转头大笑,反是羞辱了吕蒙,丁奉两人一番,吕蒙脸色刹时变得极为阴沉,丁奉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撕了黄忠。

眼见黄忠越走越远,吕蒙忽地勒住马匹,按住长枪,从背后拿出一张硬弓,急取三根羽箭,搭弓上箭,瞄准黄忠的后背。

黄忠箭术无双,对弓箭极其敏感,蓦然间听到数声弦响,黄忠顿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策马闪避,刚闪过两箭,电光火石之间,又听到砰的一声弦响,待黄忠回过神来时,一支羽箭已经快要近身。

黄忠连忙勒住马匹,挥刀一劈,直接将箭矢劈碎,只是突然之间,异变又起。

“恶贼,纳命来!!”

原来丁奉借着黄忠在抵挡箭矢的空档,已经策马赶了过来,丁奉嘶声狂吼,双臂臂力迸发,铁鞭顺势打出,一鞭打向黄忠的心窝,一边打向黄忠的右臂。

黄忠脸色急变,凤嘴大刀猛的一扫,直接将丁奉的铁鞭蛮横的撞开,随后力贯双臂,抡刀猛得对着丁奉的胸前一劈,丁奉急急舞动双鞭去挡,那狂暴的力量,直把丁奉连人带马击退数米。

黄忠趁机又是策马狂奔,想到吕蒙和丁奉小儿的偷袭,黄忠火气顿生,迅速拿起马背上的宝雕弓,取出数支羽箭,急急朝着吕蒙射出了五星连珠箭。

吕蒙正在叹息他和丁奉的配合没能拿下黄忠,突然,前方响起了数道弓弦响动的砰砰声,只见数支羽箭组成阵型,将他身上的数处要害锁定。

一时间,吕蒙亡魂大冒,先是将手中的硬弓向前甩出,随后长枪一挽,迅速舞起了几朵枪花,“刺啦!刺啦!刺啦!刺啦”,几支羽箭直接被吕蒙搅碎。

正当吕蒙暗自庆幸躲过一劫时,前方又飞来了数支羽箭,吕蒙瞳孔紧缩,出于本能,吕蒙身体忙往后仰。

“噗~!噗~!”

两声入肉的声音响起,吕蒙的胸口和左臂各中一箭,黄忠的羽箭力道极猛,它直接穿过盔甲,深入体内,同时将吕蒙撞落马下。

正当黄忠要回身将吕蒙斩杀时,周泰又策马靠近,此时黄忠已经气喘吁吁,无奈之下,只得暂避周泰的锋芒,直接策马狂奔。

眼见黄忠从自己手下逃脱,丁奉和周泰连忙引军掩杀江夏军,直至追到江夏大寨,周泰才命令军士吹起鸣金收兵的号角。

江东大将周泰引兵救援南昌,黄射输了一阵,又从黄忠口中得知,江东军有数员年轻小将,甚是英勇难挡,黄射虽然和他父亲一样傲气,但此刻也不敢硬取南昌城,于是派人急传战报于黄祖。

黄祖得知,星夜率大军奔赴南昌,两万江夏大军铺天盖地涌入,南昌城外的江夏营寨,黄祖随即命令各部军士歇息,同时做好防备,提防周泰袭营。

次日,黄祖将兵马分成三部,前军三千刀盾手,七千长枪手,合计一万兵士,由黄忠统领,中军八千弓弩手,由其子黄射统领,后军一千骑兵,八千刀斧手则由黄祖亲率。

江夏大军浩浩荡荡,直压向南昌城,刀枪蔽日,旌旗遮天。

周泰引军出迎,一万大军于野外布好阵势,周泰于门旗下策马出阵,往江夏大军飞奔而来,连连大呼挑战。

黄忠心下愤然,手提一把凤嘴刀,径直策马杀向周泰,周泰见黄忠出阵,知其悍勇,脸色霎时变得凝重,抖擞精神,两马相冲,周泰手快,提起八尺大刀先砍,黄忠屈身一避,躲过周泰一刀,同时,立马抡起凤嘴大刀,往周泰咽喉砍去,周泰亦是闪躲,险险避开。

两人齐齐狂攻,各自挥刀舞个不停,刀光如电,快得让人目光难以捕捉,两军战士看的无不骇人,两人交战,五六十回合过去了,仍分不出胜负。

江夏阵中邓龙,见周泰,黄忠相持不下,暴喝一生,提枪跃马,欲来助战,几乎同时,丁奉反应迅疾,拍马争先出阵,风驰电掣般截杀住邓龙。

邓龙见丁奉年少,未将他放在眼里,持枪与丁奉对战数合,哪知丁奉端得恐怖,攻势一招比一招迅猛,邓龙抵挡不住,欲要逃走,被丁奉趁机一鞭打落马下。

丁奉欲要追杀,邓龙从骑早见势不妙,及时赶来截住,丁奉奋然杀敌,将邓龙从骑杀散,不过此时邓龙已重新上马,飞速逃回阵中。

丁奉遂弃了邓龙,赶往周泰身边,欲要夹攻黄忠,黄忠见形势不妙,虚晃一刀,荡开阵脚,连忙拨马回阵。

第九十一章 孙静诈降

这边黄忠拨马回阵,发现周泰紧追在后,于是忽然转身拈弓连射三箭,这三箭又快又准,周泰急急避过两箭,第三箭在他胸口护甲上,擦出了一条剧烈的火花,周泰大惊,不敢再追。

黄忠回到阵中,大喝一声,急令大军发起进攻,周泰也怡然不惧,指挥麾下兵马迎战,随后两军混杀在一起,由于江夏军人多势众,江东军不敌,且战且退。

黄祖见形势一片大好,下令全军追来,黄忠率前军先至城下,南昌城上守军见状,连忙齐发箭矢,滚石,将追得最近的,近千江夏兵尽数击杀。

看着大量军士被射杀,黄忠急忙领军退开,黄祖,黄射两部兵马压来时,周泰已领军赶至城上,黄祖见大军难以攻克南昌城,于是命令大军先撤回大寨。

黄祖第一战,勉强算是小胜了一场,但就是这场小胜,让黄祖信心大增,随后,连日命令大军强攻南昌城,周泰据城死守,借城池之利与江夏军硬抗,两军一攻一守,战了十余日,不分胜负,各有伤亡。

入夜,江夏军刚刚撤走,吕蒙来寻周泰,虽然眼下战况不利,但吕蒙依旧神采奕奕,眼神坚定,毫无半点怯意,给人的感觉甚是老成。

只听吕蒙说道:“周将军,按照军师的吩咐,我等是时候撤军了。”

周泰微微颔首,答道:“嗯!我也正有此意,我军此时撤离,那黄祖定然以为,我等恐守不住南昌城,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因而主动撤走,有这样的理由做幌子,也可为孙将军日后诈降,免去黄祖的几分疑心。”

随后,周泰命令吕蒙,丁奉二将,传令各部兵马,准备当夜撤离。

到了夜里三更,南昌城内的江东兵马,尽数撤离,有江夏斥侯探得消息,报之黄祖。

黄祖听报,顿时大喜,随即派黄忠先领一部兵马去探探虚实,黄忠率军抵达南昌城,果见南昌城无兵把守,于是黄忠一面引军入城,一边派人通知黄祖。

黄祖此行征伐江东,自然不会满足于几城几地,他想要的是整个江东,黄祖得了南昌城,先是让兵士歇息几日,随后继续进军攻向九江。

江夏大军正在赶路间,忽然有孙静来使求见,黄祖闻兵士来报,得知孙静派来使者求见,急急出帐迎接。

两人寒暄一番后,孙静使者将孙静书信交予黄祖手上,黄祖急急拆开观阅,信中所写果然如他所料。

原来孙静在会稽造反多日,与孙权的兵马数次激战,奈何孙权兵强将勇,孙静军难抵其锋芒,一时间,连失数座城池,如今已被孙权兵马逼得走投无路,故而发信黄祖,一为投诚,二是希望黄祖能够赶去救援。

“哈哈哈…孙会稽眼光独到,知江东迟早落入老夫之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老夫岂有不收纳之礼!!”

黄祖抚掌大笑,当即重赏孙静来使,孙静使者拜谢退去,随后黄祖召集诸将于帐下议事。

黄祖先是将孙静来使的事情说了一遍,诸将得知孙静投诚,脸色各有所变。

黄忠眉头深锁,起身出席劝谏道:“主公,孙黄两家积恨已久,水火不容,那孙静岂会不顾家仇,投诚于主公麾下,这其中恐怕有诈!”

黄忠此言一出,邓龙等一干将校纷纷出言附和,黄祖眼睛一眯,心中暗恨黄忠这无知匹夫,又在煽动军心。

不过,黄祖表面上还是堆起笑容,耐心解释道:“汉升无需多虑,孙静与孙权交战已有一段时间,若是两人一下子就分出胜负,我且会疑他有诈,但事实是两人激战已久,先前我又闻细作来报,在会稽郡内,横尸遍野,皆是两人麾下兵马,如此看来,这其中岂会有假!”

“再者,孙黄两家结仇,皆是因为孙文台,如今孙文台已死,而孙静并未得到他欲得之物,自然怀恨在心,当下又被孙权逼得走投无路,故而来投,亦是合情合理!”

“可是!!!”

黄忠欲要再言,黄祖怒目一瞪,大喝道:“够了!!我意已决,孙静来投,此乃天助我得江东,此等大好时机,我岂能眼看着它白白溜走!!”

黄忠见黄祖执意如此,也不敢再劝,黄祖诸将,亦多有觉得不妥者,至于这不妥在哪里,他们一时间也没有察觉出来。

随后,黄祖率军直入江东腹地,沿途虽然连番遇到江东兵马阻击,但皆被江夏军击退。

半月后,黄祖引军赶至九江和会稽交界处,孙静早已收到黄祖的书信,领军退至九江,会稽的分界湖口等候。

待孙静闻听黄祖赶来,连忙领一部兵马出城亲迎,黄祖见孙静亲自来迎,心下大喜,先是安抚孙静一番,又与孙静承诺,如果他能攻下江东,必将把九江,会稽,临海三郡赏赐给孙静,以表其功绩。

孙静假装大喜,谢过黄祖之后,孙静引黄祖还有其部众入城,两军合兵一处,孙静又在城内大摆宴席,为黄祖一行接风洗尘。

数日之后,孙权率领二万江东兵马杀至,只见孙权直奔城下,扬鞭遥指城头上的孙静,怒骂道:“老贼!!你竟敢联合我孙氏仇敌,乱我江东?!你可知耻呼!!日后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面对孙家列祖列宗!!!”

孙静脸色霎时变得极为阴沉,黄祖却是在旁心下冷笑,孙静被孙权气得胸口连连起伏,嘶声回骂道:“竖子!我乃你之叔父,岂容你如此辱骂!我一生戎马,为孙氏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孙文台昔日得以起兵成事,皆因有我散尽家财相助,因而,这江东大位自然我也有份!”

“孙伯符接了江东大位还情有可原,毕竟父死子继,但你这竖子何德何能,又凭什么接下大位?!”

孙权听得怒火暴涨,又是嘶声大骂道:“老贼!你冥顽不灵,必不得好死!!”

“竖子,你敢咒我!!”

孙静听得,亦气得怒不可遏,一把抓过身边兵士背后的大弓,急取一根羽箭,拈弓搭箭,对准孙权射去。

弓弦砰的一响,孙静猝然射箭,让孙权始料不及,只见孙静的箭支,几乎擦着孙权的头颅而过。

“老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