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大皇帝-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燕荣虽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他可以打听到很多消息,但毕竟没有什么权势,无法调动太多的人手,也不可能搜查每一个地方。
坐在书房中想了许久,陶商的记忆中还是找不出任何和青州人有关系的事情,自从跟随陶谦以来,他们从未去过青州,这几个人要是有意为之,肯定就是别人暗中指使。
忽然想到前几日甘露随其父来洛阳,而这几个人也是这两天来到洛阳,难道是针对甘露的父亲?
想到这里陶商又暗自摇头,对方明显是针对他而来,而且还派人送信到手中,此事虽然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但陶商和上官博还是一致认为和高戴有关。
只是他们的目的,的确让人难以捉摸,要知道十万钱可不是小数目,陶商无奈之下只能去找孟佗……
想到这里陶商猛然一振,难道高戴是想借此事试探他和孟佗之间的关系?如果孟佗肯借给陶商十万钱,或者再次为陶商出面,那就说明二者之间关系非同一般,反之,高戴对陶商接下来的动作,可能就会无所顾忌了。
这也是眼下各种情况里最符合实际的一种猜测了,在这三天之中,甘露和银杏肯定不会受到什么伤害,一旦陶商不能得到孟佗的支持,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但这种时候陶商显然是不能再欠孟佗的人情了,他是想要做大事的人,不屑和这类人有什么频繁的接触,以自己目前的实力,又不能利用人家,本打算慢慢断了交往的。
如今陶谦不在洛阳,他自己也没什么靠山,要是真和高戴正面冲突,结果可想而知,自己吃点亏也就罢了,但连累到陶谦家人,他心中定会愧疚不已,已经占用了人家儿子的身体,再让他的亲人遭罪,于心何安?
既不想再欠孟佗的人情,又不能让高戴识破他和孟佗之间的关系,这层朦胧的交情是他目前成长壮大急需的一道屏障,暂时还不能破坏掉,必须要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解决此事。
百般无奈之下,陶商忽然想起了书案底下的那两颗夜明珠,只是陶谦如此珍重收藏的东西,到底能不能拿出来?
第28章 神将克星
不管在哪个时代,只要是有血有肉的人,你就不能为自己一个人而活着。
一想到自己目前的窘境,陶商就不由哑然失笑,前两天还觉得钱财无用,转眼间就被这笔巨大的数额搞得束手无策,而且还可能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做事。
眼下还不足以和高戴抗衡,只能委曲求全,当然此刻陶商已经把高戴列为头等对手,彻底除掉三害的想法也更加坚定,钱财总归是身外之物,救人才是最重要的,钱没了,还可以挣回来,但生命却仅有一次。
陶谦的那两颗夜明珠放的极为隐秘,陶商搜遍记忆也没有关于夜明珠的记忆,其实他在此之前根本不会去书房之中,忽然发现,本主对陶谦的记忆也少之又少,大多都是敬畏,记忆中的陶谦也是一副严厉的面孔。
此时陶商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个便宜老爹居然一无所知,历史上也只是让徐州之时的无奈和迟暮,但皇甫嵩如此重视陶谦,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当过幽州刺史的人,能没有一点能力和手段?
将近中午,一名护卫匆匆找到陶商,言道:“公子,燕荣找到那伙卖艺的了。”
“哦?”陶商抬头问道:“此事和这些人没多大关系吧?”
护卫迟疑了一下,似乎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说道:“说没关系,倒也有些关系,公子还是亲自到前厅去看看吧!”
护卫的一句话让陶商如坠雾中,起身来到前厅,只见燕荣和几个人正押着四个人站在那里,这四人中还有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其他是两个青年和一位中年人,全都神色惶恐,不知所措。
看着四人的神色,陶商一眼就判断出绝不是伪装出来的,才走进门,燕荣就走过来,低声道:“这几人原来并未逃匿,就躲在后街的破庙里,到让我们一顿好找。”
陶商不由一阵失笑,燕荣这显然是犯了灯下黑的错误,认定这些人会逃走,满城满街的搜查,却偏偏忽略了事发地点,那座破庙里根本藏不住什么人。
对燕荣说道:“既然人都在此,就不是他们所谓,放了吧!”
燕荣却摇头道:“他们一行共有五人,有一个不见了,也是这些人中武艺最好的一个。”
“嗯?”陶商停住了脚步,他其实一直在用余光观察着这几个人,并未发现可疑之处,疑惑道:“那人和几个什么关系?难道中途舍弃了他们?”
“并非如此!”燕荣依旧摇头,神色有些怪异,言道:“那人独自去救银杏她们了。”
“什么?”这次轮到陶商诧异了,完全没有料到还会有人去救银杏,而且还是才到洛阳两三天的人,难道是银杏失散多年的兄弟忽然认出她来?忽然间,陶商觉得剧情变得有些狗血起来。
“那人叫什么名字?”
“还没来得及问呢。”
“素不相识,为什么会冒险去救人?”
燕荣摸摸鼻子,苦笑道:“不知。”
陶商走到那几人面前,看向年纪最大的老者,露出笑容问道:“老人家,你们去救人的同伴叫什么名字啊?”
老者双目略显昏花,见陶商还算亲切,颤颤巍巍地答道:“他叫马忠,是俺的小侄儿!”
“马忠?”陶商忽然面容肃整起来,又问道:“你们是青州何处来的?”
老者喟然一叹:“俺们是东莱黄县人,只因贼寇太多,许多人都离了家,出来讨生活了!”
陶商却怔住了,本想问问这个人是不是也姓甘,和银杏同乡,没想到却问出个牛人来,三国中有两个马忠,一个在益州,是刘备手下,另一个在东莱,属东吴将领,潘璋的副将。
陶商之所以吃惊,不仅因为马忠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听到的第一个在历史上有名姓的将领,更主要的是,这个不怎么有名的马忠,却偏偏是大将克星,关羽、黄忠这样的盖世虎将都丧生其手。
当年刘备入主西川,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被吕蒙白衣渡江蒙蔽,马忠和潘璋于麦城之战中设伏擒获五虎大将之首的关羽,以及关平、赵累,后来刘备伐吴时,马忠随潘璋等往拒,突袭射伤蜀将黄忠,导致黄忠阵亡。不久,潘璋为关兴所杀,马忠领兵围击,击退张苞援军。
这样的战绩,说起来其实已经很辉煌了,先不说当时关羽是被埋伏,黄忠年迈,单是马忠领兵突围关兴,击退张苞,这就可见本事也不算小。
因为这些辉煌的战绩,马忠被人戏称为神将克星,甚至还有人杜撰张辽、曹仁等魏国名将也死于他的箭下,不过马忠倒真是三国中和名将对战最多的武将,如此尚能在阵前斩将如砍瓜切菜的三国中生存下来,没有点真实本事的确是说不过去的。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和期待,陶商轻咳一声,在几人忐忑的眼神中吩咐道:“来人,准备饭菜,到客厅一叙。”
“是!”燕荣此刻也是哭笑不得,重点怀疑的对象却早就跑去救人了,而他们到现在依然一无所获,连救人的人也不见了踪影,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见陶商盛情款待他们,这几人才稍微安心下来,得知陶商便是被劫走的两个少女的主人,那几人更加激动起来,纷纷请求陶商赶紧派人支援,马忠是他们中本事最高的一个,没有马忠在,他们在洛阳很难混下去。
陶商也从交谈中了解到,这一行人的确是来洛阳逃难的,一路上以练武耍把式为生,本以为来洛阳之后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才三天的时间,就出了这么大的意外,事先根本反应不过来。
马忠当时正在表演枪法,忽然人群中一阵骚动,几个蒙面人出现强行抢走了甘露和银杏,人群混乱中,马忠二话不说,拔腿就追那些人去了,没有留下半句话,而且一去不归,至今没有任何消息,这几人无奈躲在破庙中,六神无主之时,被燕荣派人找到,带到了府中。
听完整个经过,陶商也是紧皱眉头,马忠和甘露、银杏素昧平生,为什么会不顾生死孤身去追那些人?其目的究竟何在?难道他还是个古道热肠的侠义之人?
从这些人嘴里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陶商让人先安排他们在府中住下,半路又多出个马忠来,也跟着那些人失踪了,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第29章 入伙
转眼间一天时间又过去,燕荣还是没有打听到任何消息,看来对方是做了万全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有多少计谋,要想保证银杏她们的安全,没钱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思索再三,陶商还是决定用那夜明珠去找孟佗换钱,还是以人为重,这十万钱给了高戴,以后一定会让他加倍还回来,至于夜明珠,以后看情况能不能再从孟佗手里赎回来,或者用其他手段也未尝不可。
打定主意,陶商迈步来到陶谦的书房,打开书案下的暗格,拿出那两颗夜明珠,小心包好装在怀中,他知道这两颗夜明珠值钱,但究竟值多少钱,心中却没有底,索性两颗都拿了。
正走到门口,忽然看到那个药铺的伙计又匆匆而来,看到陶商,不由露出惊喜的神色,但他也知道陶商家中出了事,不敢太过兴奋,跑过来拿着一封书信:“陶公子,又有人送信来,让我交到你手中。”
“嗯?”陶商接过书信:“你可看清来人长什么模样?”
“没有!”那伙计摇头道:“书信是临街卖馄饨的王头给我的,他老眼昏花,根本没看清是什么人,只给了他一天的混沌钱,让我把书信送给公子。”
“哦!”陶商点点头,从怀中摸出半吊钱:“辛苦你了。”
“哎呀,陶公子使不得使不得!”那伙计连连推辞:“你为我们除掉了陶兴,收拾了刘威,东城的百姓哪个不感谢你?我今天要是收了你的钱,还不被人骂死啊?”
陶商无奈收回手,笑道:“好吧,改天我去百草堂看你!”
伙计闻言大喜,知道这不过是陶商的客套话,还是很高兴,转过身屁颠屁颠的跑了,还不时的高高跳了两下,可见心中有多兴奋。
“只是除掉了个陶兴,就让他们这么高兴,看来三害在百姓心中猛于虎,如此毒瘤,也该清理掉了。”
陶商心中思忖着,看着伙计转过街头,才低头拆开书信,还是上次熟悉的笔记,写的话也不多,但当他看完的时候,却更加疑惑不解了。
信上是一首不成样的打油诗:赴宴醉霄楼,以文会三少,听从我安排,家人保无恙。
这一次没有再遮遮掩掩,信末直接署名高戴,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难道不是试探我和孟佗的关系?”陶商又看了一遍书信,皱着眉头往回走。
内容虽然写得很简单,但意思也很明确,明天以文会友,只要听从高戴的安排,结束之后银杏她们就能平安归来,只是高戴为什么要用这种手段让自己去醉霄楼?
“公子,又有人送信来了?”正低头走着,忽然听到有人说话,抬头一看,正是上官博,他一眼就看到了陶商手中的信。
陶商把书信递给上官博:“看这意思,高戴的意图,并不在钱财之上。”
上官博看了好一阵书信,收起来笑道:“这还是公子那首诗惹的祸。”
“诗?”陶商一怔,忽然反应过来:“你是说我写给燕荣的那首?”
“正是!”上官博点头道:“燕荣把那首诗表在燕春楼中醒目之处,此事传遍整个东城,想必很快洛阳城中许多人也会知晓,闻名而来的文士、江湖之人不计其数,倒是让燕春楼的生意提高了数倍。”
“这……”陶商不由摸了一下自己的下巴:“这样不太好吧,我那字,写得实在太过不去了。”
“瑕不掩瑜,瑕不掩瑜!”上官博拂须笑道:“所观之人都感慨公子作诗之妙,其中的意境令人拍案叫绝,哪有人还会在乎公子的字迹。”
“嘿嘿!”陶商只能干笑一声,显然上官博也觉得他的字写得不怎么样。
上官博又道:“如此说来,高戴此举,只是为了让公子去醉霄楼和三少会面,这三害常与西城三少相比,其实自知实力不如人家,三个江湖混混,如何能与士林之子相比?如今忽然发现公子还会吟诗作对,自然动了心思。”
“你的意思是,高戴想拉我入伙?”
“可能性极大!”上官博沉吟道:“如今陶兴被斩,三害去了其一,高戴必然对你怀恨在心,但又发现公子颇有文采,自然又动了别的心思,舍了一个没用的陶兴,要是能让公子入伙,岂不是不赔反赚?”
“哼,还真会盘算。”陶商不屑地一声冷哼,他的目标是除掉三害,可不是成为三害。
上官博无奈叹道:“三害当然人人痛恨,公子不必作此千夫所指之事,但眼下救人要紧,还是先到醉霄楼赴宴,看看高戴究竟如何安排,等把甘姑娘和银杏接回府中,再从长计议。”
“也只好如此了!”陶商点头,旋即自嘲笑道:“不过如此能省了那十万钱,倒是轻松了许多。”
上官博也笑道:“公子既然有此信心,此次赴宴若能挫败三少,整个洛阳城,定会为之轰动。”
陶商意外道:“真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上官博扫了一眼陶商,有些不信地问道:“不会公子连三少是谁都不知道吧?”
陶商搔了搔脑袋:“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上官博彻底无语了,和陶商边往回走,边介绍道:“这西城三少乃是如今洛阳三大家族的青年俊杰,虽然在族中算不上精英,但也颇有才名,常常以文会友,名噪一时,如此才有三少之称。”
“哪三个家族的后辈?”
上官博答道:“这三少乃是袁家的袁恒,士孙家的士孙白,郭家的郭品。”
陶商想了一下,言道:“袁家、士孙家我倒是知道,只是这郭家,不太熟悉。”
袁家肯定就是袁绍那一族,在朝中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即使在三国时代,也影响极大,更不要说袁隗、袁逢这些人还活着的时候了,士孙瑞也是朝中名人,人人敬重,郭家却好像没什么有名的人物。
上官博道:“这郭家在洛阳只是一个旁支,郭品你或许并不知道,但太原人郭泰郭林宗乃是八顾之一,此人与许劭齐名,想必公子有所耳闻吧。”
“原来如此!”陶商点点头,郭林宗的名号,他怎么会没听说过,那可是有名的党锢之禁的领袖人物。
第30章 赴宴
虽然上官博所说的三少都是三大家族的青年子弟,但这三个人都名不见经传,可见不是什么有真实本事的人物,只是萌借祖上之光,受人恭维罢了。
三国之中,有明的士族大家很多,河北的甄家,司隶的司马家族,荆州的蒯家,颍川陈家、荀家更是人才辈出,弘农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上官博说的这三大家族,却没有杨家和荀家的人,也就证明这三人结交并不广泛。
陶商问道:“这三人能代表这三大家族的最高水平么?”
“这可就差远了!”果然上官博摇了摇头:“这三人虽说有些才能,但还不是家族中的代表人物,而且士林中还有一句俚语流传,不知公子可曾听过?”
陶商苦笑道:“我连三少是谁都不知道,更不要说什么俚语了。”
上官博神色一正,略带感慨道:“在洛阳城中,有一位不世出的英才,十岁便能熟读春秋,与名士论道,十二岁精通琴技,整个洛阳城中,几乎无人能及,若那蔡中郎还在洛阳,必定会亲收为弟子。”
陶商还是第一次见上官博如此珍重的赞赏一个人,不由问道:“此人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从上官博的语气中,陶商隐约觉得自己要能见到一位三国名人了,而且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不由十分期待。
上官博缓缓道:“三族汇英才,不如周氏瑜,此子便是当今太尉周忠侄孙,洛阳令周晖的堂弟,名叫周瑜,年仅十二岁!”
“周瑜?十二岁?”陶商闻言,不由连连差异,他怎么也想到周瑜此时竟然就在洛阳,而且还是那个洛阳令周晖的堂弟,想起周瑜在历史上的风华绝代,周晖的所作所为的确不堪一提。
“是啊,周氏出了一位才子,虽然其父病故,但周家对其几位重视!”上官博感慨道:“估计周忠也很快就会告老还乡,返回庐江静养,便是要将此子带离洛阳这个是非之地,重点培养。”
“原来如此!”陶商恍然点头道:“如此说来,周晖在洛阳令上不作为,也是为了保障其父安全,能够顺利回乡。”
上官博叹气道:“朝野昏暗,此乃无奈之举!”
“可惜,可惜了!”陶商也一阵感慨,和上官博两人半晌无语。
他是可惜周瑜年纪尚小,自己不可能现在就跑去和一个十二岁的小孩论交情,套近乎,但听在上官博耳中,却以为陶商是在感慨朝中之事,越觉得陶商深藏不露,看似浑浑噩噩,实则心存大志。
不用陶商吩咐,下午的时候,燕荣已经把这西城三少的资料整理了一份拿给陶商,大概翻了一下,不过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之辈,只是他们背后家族势力的支撑,才会有一些人追随左右,那些人也都是趋利附势之徒。
从东城到西城,高戴这显然是要去砸人家场子,只是用的手段实在令人不爽,不过这对于高戴来说并不重要,他从来不顾手段,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行。
第二日辰时,还不等陶商出门,就有高戴打发的人来府门口,再三叮嘱只要陶商一人前去,燕荣等人自然不答应,争执了好一阵,才在陶商的安抚下远远跟随。
醉霄楼在西城主干道上,南来北往的人都从这里经过,车水马龙,由于此处靠近皇城内宫,显得繁华了许多,巡逻的官兵也随处可见,这里的治安相比东城要更加严密,高戴选择在这里挑衅三少,不得不说他依仗不小,当然这样也打消了燕荣想要暗算高戴的荒唐计划。
醉霄楼远远就能看到,这是一座五层高的八角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阳光下琉璃瓦闪着光芒,这里已经成为西城的标志性建筑,有人影在顶楼上迎风而立,眺望远处,颇有些飘然于世的风雅。
来到门口,这里进出的人却不像陶商想象的那般拥挤不堪,反而略显清净,只是但凡看到有人,都有一种特别的气度,或风度翩翩,或不怒自威,总之来这里的,一看就知道是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寻常百姓是不敢贸然踏进醉霄楼去的。
有高戴的手下带路,倒也不用费什么周折,陶商跟着他们进入大厅,顺着木质楼梯一路来到三楼,燕荣他们只能眼巴巴地到对面的酒楼去等候,谁知道这里面会不会碰到某个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可不能再给陶商惹麻烦了。
随着一人上前敲门,只听到一声大笑从厢房里传出来:“哈哈哈,陶贤弟,能把你请到此处,还颇是费一番周折,但愿你不要怪罪我鲁莽才是。”
当先走出来的正是高戴,虽然他们两个还未正式见过礼,但洛阳公堂之上,已经算是认识了,高戴豪爽的笑着,根本不在乎挟持了陶商的家人,在他身后,刘威正翻着白眼瞪着陶商,敌意不减。
陶商站在走廊上,冷声道:“哼,高戴,祸不及家人,你如此作为,就不怕你手下的兄弟们笑话么?”
“嗳,什么祸不祸的!”高戴走到近前,一脸的自来熟,摆手笑道:“陶贤弟此言过矣,那两个小丫头是我请的贵客,现在府中好吃好喝,有人伺候着,你尽管放心吧。”
陶商不为所动:“但愿你所言是真,我已经来了醉霄楼,莫要食言。”
“那当然!”高戴胸脯拍得啪啪响:“我高戴在东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怎会言而无信?等见过了那西城三少,两个小丫头自会回到贵府。”
说着话伸手拉着陶商往厢房里走:“来来来,我们先商量一下,这就去显示你的才能,让那三少知道,我们东城,也有才高之人。”
经过刘威的时候,陶商听到他从鼻孔里发出的不满冷哼声,不过对于他,陶商已经不在乎了,正如刘威当初说陶兴的那样,如今他也没什么权势,只不过是高戴身边的一条狗而已。
任何时候,不要和一条狗一般见识,否则就是自掉身价,结果会很不堪,等他龇牙咧嘴要咬人的时候,狠狠给一棒子打回去就是了。
第31章 警告
厢房内只有三个人,除了刘威之外,还有一位中年人站在桌旁,这人应该是高戴的护卫,前一阵在洛阳衙门陶商也曾见过他。
“哈哈哈,来了都是自己人,都别客气,坐坐坐!”高戴依然大笑着,让陶商坐在刘威对面,又引来刘威一阵不满的眼神,这明明是要让他们平起平坐,而且陶商在右,比他还要尊贵。
高戴看在眼中,沉声道:“刘威,过去的事,大家都不必计较了,陶商割了你耳朵,也是你为难他在先,再说了,你不也在黑牢中报了仇了么,怎地还如此冷漠,忘了我前日给你说的话了?”
“没有!”刘威极不情愿的答话,顿了一下才向陶商抱拳道:“从今天起,你我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陶商淡然一笑,并不理会刘威,他知道刘威这只是迫于高戴的威势勉强答应,但从心底里并不会就此罢休,不过陶商并不在意,只要想办法斗败了高戴,刘威便是无根之萍,毫无威胁。
“这样才像话嘛!”高戴端着酒杯笑道:“来来来,我们三人今日相聚,正是要为东城三杰争光,也让西城那三个小白脸羞臊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