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大皇帝-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陶商脚下一顿,皱眉道:“张温刚吃了败仗,怎地还有封赏?那个高阳,凭什么受封?”
徐晃摇摇头,想了想又道:“据我猜测,可能是前几日和贼军阵前交战,斩杀两员大将,其中一人就是高阳属下的李通所为,故此受封。”
“哼!”陶商冷哼一声:“这张温难道真如此痴迷仕途?他和高阳同时连升,必定是又送了十常侍许多好处,此次征战,恐怕无果了!”
徐晃轻叹一声,跟在陶商身后没有再说什么,这些事情他们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一个杂号将军,又能做什么?
正走着,陶商忽然脚下一顿,看到陶谦正匆匆而来,脸上关切的神情显露无遗,这几****肯定没有休息好,眼眶发黑,一脸倦容,更主要的是,两鬓的须发几乎变成了银白色。
心中一阵感动,陶商勉强笑着上前:“父亲!”
陶谦走到跟前,摸了摸陶商的面庞,仅仅抓住他的肩膀,双目微微发红:“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父爱如山,虽然陶谦并没有多说什么,但陶商却能深切的感受到他如释重负的心绪,这一次出生入死四天的时间,对陶谦来说便是是漫长的黑夜。
来到军营,这次逃回来的士兵仅有六百多人,跟随陶商的那一千人活着回来的不超过一百,其他人不知道是走散了,还是干脆逃走了,回到军营的这些士兵见到陶商,都齐齐过来行礼,没有陶商拼死搏杀,他们一个都逃不出来。
胡才躺在营帐里,一条腿受了箭伤,深入骨髓,另一条腿逃跑时又被扭伤,脚踝处已经发紫,肿得老大,看上去有些渗人,看到陶商回来,吸着冷气傻笑。
谁都没有发现马钧的不同,都把他当成了和陶商一同逃回来的一名士兵,陶商也没有过多解释,只告诉徐晃和胡才他的真实身份,马钧暂时留在军营中照顾胡才。
“哈哈哈,陶商,听说你安然归来,真是可喜可贺,我军中又夺了一员虎将!”正说着这两日的经历的事情,忽然帐外响起一阵大笑声。
陶商和徐晃几人同时皱起了眉头,这个声音他们并不陌生,正是一直以来和他较劲的高阳。
刚刚起身,高阳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进帐来,身后跟着李通和一名士兵,高阳背着手,仰着鼻孔看着陶商,眉毛挑了挑,故意提着嗓门赞道:
“果然勇猛,在西凉军和羌军包围中尚能平安回应,当真了得,莫不是那贼军故意手下留情?”
“你……”
陶商一把拉住暴怒的徐晃,上前一步笑道:“倒不是那些贼军留情,实在是爪黄飞电太过厉害,果然不愧为万众挑一的宝马,若非有它相助,还真不知能否突围呢!”
“哼!”听到陶商提起爪黄飞电,果然高阳的脸皮忍不住抽搐了几下,才恨恨说道:“本将的坐骑,本将迟早会赢回来的。”
“随时奉陪!”陶商淡然一笑,抬手指向外面:“若高将军是来看望在下,感激不尽,只是此处之事,和你并无干系,如今战事在即,还请早些回去练兵吧!”
“哈哈哈!”没想到高阳不怒反笑,扫帚眉得意地跳动着,斜睥着陶商言道:“你恐怕还不知道吧?今日起,你便是本将麾下的将领了,日后都要听从本将调遣,怎能说毫无干系?”
“什么?”陶商一怔,眉头拧成了疙瘩,怎么想不通居然会把自己编排到高阳麾下,张温和周慎难道不知道自己和高阳的过节,还是张温已经和这些宦官勾结在了一起?
“嘿嘿,不过你放心,本将一向宽宏大量,不会为难于你!”高阳满意地看着陶商等人的表情,傲然道:“只要你奋勇杀敌,多立战功,我自会重赏尔等,以前之事,也可既往不咎!”
“不过嘛!”说到这里目光扫向躺在床上的胡才,撇嘴道:“本将营中可不需要伤员,拖累我全军不说,还要派人照顾,还是早些送到后营最好!”
不等陶商再说话,冷哼一声转身出了大帐。
李通走在最后,看了陶商等人一眼,欲言又止,最终沉着脸离开了。
第136章 抢功
“岂有此理!”徐晃一拳打在床边上,木板床摇晃着,差点散架。
床上的胡才一阵龇牙咧嘴,咬着牙吸了一口冷气,勉强笑道:“公明不必动怒,我伤成这样,早该去后营养伤了!”
徐晃兀自怒气不休,恨声道:“朝堂污浊也就罢了,没想到军营中亦如此!”
陶商皱着眉头听了一阵,忽然展颜笑道:“我们到高阳麾下,也未必就完全会吃亏,或许还能多挣功劳呢!”
胡才摇头苦笑道:“公子,你就不必安慰我们了,有公明在公子身边,我也放心不少,我还是去养伤的好,以免让高阳寻隙报复!”
徐晃却问道:“公子此言何意?”
陶商言道:“前几****和公明阵前厮杀,早已显露实力,那高阳帐下也就李通本领最强,如今见到我二人能从贼军重围中生还,或许便起了利用我二人的心思。”
“利用?”徐晃皱眉。
陶商笑道:“仅仅是李通在阵前杀了一名羌兵将领,那高阳便官封武卫将军,连升三级,如今我和公明都在他麾下,若得功劳,他岂不是坐享其成?”
“原来如此,好歹毒的心思!”胡才在床上气得直拍被子:“这个混蛋,竟然想以此升官,以公子和公明的本事,回朝之时岂不是要封侯拜将了?”
徐晃冷哼一声,也转过身去不说话,被人当枪使,谁的心里也不要好受。
陶商言道:“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或许那高阳真是心存报复之意,也说不定,我们还要试探一番,若是报复,就要小心防备,若是想抢我们的功劳,就只好见机行事了!”
徐晃转过身来,眼中寒光闪烁:“如何试探?”
“我想让胡才先带着马钧回洛阳,如今你受了重伤,在军营中也是受罪,德衡到了府中,也好早和陶应结识,呆在这里也是乏味。”
在军营之中,除非身受重伤,无法再继续征战,士兵是不能私自离开的,否则便以逃兵论处,抓住就是死罪。
如果高阳想要借用陶商他们的实力,肯定会先迁就他们,同意放走胡才,反之高阳若只是想报复他们,定会倍加阻挠,甚至以此告发陶商,借故问罪。
胡才低头沉思,马钧却连连点头同意,刚才一阵走在军营之中,他就觉得浑身不自在,一个生在群山沟的人,一下子见到这些阵仗,总觉得心惊肉跳的。
半晌之后,胡才才抬起头来,言道:“我回洛阳倒也没什么,就怕高阳不但想抢你们的功劳,还会挟私报复。”
陶商冷笑一声:“此等小人,岂会真的如此大度,只是眼下为了立功而借用我和公明之力,日后定会报复,到那时再想办法吧!”
胡才点头道:“好,就依公子安排!”
陶商又安抚了一阵徐晃,让他几人留在营中,独自来找高阳,高阳本以为陶商是来示好,鼻孔都朝到天上去了。
听了陶商的要求,这家伙居然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看来真是有心利用,而且还把重赏的胡才当成累赘,巴不得他早日离开,少一个人分他的功劳。
离开高阳的大帐之后,陶商又去看陶谦,这个倔强又好面子的老头子,把自己的感情隐藏的还挺深,为了避嫌,基本很少会主动去见陶商。
营帐之内,父子二人相对而坐,都没有说什么话,陶谦是不想在军营中谈私情,陶商则始终觉得和陶商有些隔阂,毕竟这不是他的亲生之父。
前去看他,只是为陶谦的真情所感动,不想让他太过担心、伤情,也算是为本主尽孝了,平白占据人家的身体,总要做点什么才会觉得心里踏实些。
为了避免尴尬,陶商主动问起了这几天的情况,陶谦总算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这两日的军事情况。
自从几日前一场大败之后,官兵整日里躲在美阳城中,高挂免战牌,对贼军的搦战毫无兴致。
此时的孙坚似乎还不喜欢强出头,董卓损伤了那么多兵马,一心想着要补偿,哪里还会再出兵作战?
除了这两人手下有些猛将之外,其他各州郡调来的兵马根本没有能出城作战的将领,虽然单挑之时官兵取胜了,但没有了陶商和徐晃,谁愿出去找死?
贼军又大多是以骑兵为主,不善于攻城,每日除了在城外叫嚣挑衅之外,也发动了几场进攻,但都没有什么结果,只好悻悻而退。
陶谦叹了口气道:“听说羌兵营中来了一位猛将,乃是羌人勇士,贼军士气大振,我军无人能出战,如此下去,迟早会动摇军心!”
“哦?”陶商眼睛一亮,笑道:“若真有厉害之人,我倒想会他一会!”
陶谦看着陶商,想要劝止,却又知道这样拖下去的后果对官兵大为不利,而实力最强的董卓又不肯出力,也就只能靠陶商这些人了。
郑重嘱咐道:“你若出战,一定要倍加小心,万万不可逞强,知道吗?”
陶商笑道:“父亲尽管放心,若无把握,我自会退回来,有爪黄飞电在,谅他们也追不上我,孩儿自有分寸!”
陶谦点点头,忽然笑道:“商儿终于长大了,也该让你独自去做一些事情,自古英雄出少年,我陶家有你,也算是祖上有灵了!”
陶商谦逊一阵,又把马钧的情况和陶谦说了一遍,听说又有和陶应一样爱好的人,陶谦不由大喜,不假思索便同意了陶商的要求,让马钧回去陪着陶应。
对这个木讷寡言的次子,陶谦更是无可奈何,早先虽然喜欢走狗放鹰,但毕竟还知道折腾,即便不成器,也比陶应整天埋头躲在家里不出门的强。
现在终于有了个和他差不多的同伴,两人在一起,按照陶商的说法,或不定还真能让陶应变得开朗起来。
陶谦又何尝不知道,世上最是知音难求,这个人,或许就是陶应的知音。
回到营中,却见孙坚也在这里,听说他安然归来,训练完士兵特意来看他,对这个一直勉励和关怀自己的前辈,陶商一直怀着尊敬之心,想着以后该如何帮助孙家的人摆脱被人刺杀的命运!
第137章 军令难行
天公似乎也为陶商鸣不平,当夜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整个大营中都沉寂下来,官兵和贼军都停止了战斗,各自休养生息,酝酿着天晴之后的鏖战。
趁着下雨养伤的时间,陶商和孙坚、陶谦三人时常聚在一处,讨论兵法行军,获益匪浅,而陶商的许多见解,也让孙坚和陶谦吃惊,都以为他悟性惊人,是从卢植和朱儁那里学来的。
春雨绵绵,一下就是近半月的时间,等到地面晒干,已经是春分时间,万物复苏,田野间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颜色,一眼望去,令人赏心悦目。
春雷未响,战鼓在某个清晨响彻了美阳城内外,悠长的号角声中,羌兵和西凉军如同潮水般涌到城下,一个多月驻扎在外,光是粮草的消耗,他们就已经支撑不住了,必须要尽快攻破美阳。
城中鼓声响起,得到讯息的各军马上集合,张温带领众将走上城头,看到气势汹汹的贼军,眉头微皱,他想倚重董卓对付西凉军,奈何董卓不太听令,而周慎能力有限,从内心深处,他又不想重用孙坚,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忌惮孙坚这个人。
贼军阵前依然站着四员大将,正是边章、韩遂、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角旗摆动,只见西凉军中走出一员大将,来至场中叫阵。
张温看向董卓,董卓嘴角挂着冷笑看向远处,根本不和他对视,只好又看向周慎,周慎皱了下眉头,向身边的亲兵低声说了几句话。
亲兵转身离去,不多时,城门开处,一员将领纵马而出,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将领,双方问话,对面出阵的是边章的部下麴演,长得五大三粗,使一把鬼头刀。
那将领出城还不到五合,就被麴演杀得节节败退,慌忙打马往回跑,被麴演背后弯弓射中后心,刚到吊桥跟前便摔落马下。
贼军看吊桥还未升起,城门打开,一声呐喊全都冲了过来,张温吃了一惊,赶紧命弓箭手阻击,吊桥马上升起。
这半月的时间,韩遂等人却没有闲着,忙着赶造攻城器械,沙袋木桩准备了不少,趁着这个机会全都扑上来往护城河里丢,想先填平护城河再攻城。
箭雨密密麻麻如同蝗虫一般,贼军前面有士兵拿着盾牌抵挡,后面的士兵负责运送树桩和沙袋,几千人分成三队交错而行,不到半个时辰护城河就被填平,张温在城头上脸色微变,额头上冒出汗来。
两边侧翼的士兵都被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率领的羌兵牵制,中军不敢出城,除了弓箭手压制以外,只能眼睁睁看着护城河失去了作用。
贼军潮水般退去,麴演兀自站在场中,犹如战胜的公鸡一般昂首挺胸,贼军在一场胜利之后再次士气大增,呐喊声响彻半空。
一次失利,影响三军士气,张温的脸色很难看,轻咳一声道:“贼军气焰嚣张,董将军何不派你麾下将士出城交战?”
“唔!”董卓微微转过头来,看着张温,但这毕竟是当着三军之面,他也不敢违抗将令,缓缓说道:“末将遵命!”
随之他身边的传令兵离开点将台,城门在此打开,只见一位虎背熊腰,身材高大的将领出城,手里提着一柄大刀,战马奔腾之间,虎虎生风。
“贼将休得猖狂,华雄来也!”这人一声大吼,声如巨雷,传遍三军,城头上董卓嘴角露出一丝自得的笑意,光这中气十足的大嗓门,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这声大叫也引起了左侧带着一队兵马的陶商的注意,华雄在演义中出场的并不算多,但却为关二爷的神勇做了足够的铺垫,甚至不是关羽一合之敌,只是听这气势,也算是一员虎将。
此刻陶商的兵马在城内待命,虽然升职之后靠近了中军,但视野却受了影响,看不到外面战斗的情形,只听见鼓声不断响动,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没想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麴演竟然还有些本事,和华雄厮杀了半个多时辰没有分出胜负,从这里看过去,董卓的身躯不断扭动着,似乎有些不安。
他的兵马自诩能压制西凉反军,本以为派出华雄之后,斩杀贼将不过是两三合的事情,他甚至想好如何取消张温,却没想到两人棋逢对手,居然不相上下。
眼看越来越激烈,董卓再也沉不住气,向张温请求鸣金收兵,华雄可是他帐下的勇将之一,董卓不想让他在这里遭到什么意外。
虽然未能取胜,但一场平局总算压制了贼军嚣张的气焰,张温命人鸣金,战场上的厮杀渐渐停止,并不多是,华雄满身大汗返回城中。
还不等喘口气,城外鼓声又响,显然是贼军不服去,又派出大将出来搦战,这次不等张温下令,董卓主动请战,显然是要找回自己刚刚失去的面子。
这次出城的将领陶商并未听说过,看气势倒和华雄不相上下,两边的鼓声都震天作响,这一场厮杀还未到半个时辰,美阳城上的鼓声先停止下来。
陶商不由眉头一皱,竟然有人这么快就斩了和华雄相当的将领,看来对方军中还有高手,只是自己没有听说过。
“岂有此理!”董卓终于忍不住,在城头上大发雷霆,甩着长袍从台阶上走下来,满面怒容的扬长而去。
孙坚等人也面有怒色,不过他们生气的却是董卓的态度,如此目无军纪,军令难行,还如何继续战斗?
张温叹了口气,转身向孙坚说道:“孙将军,贼军势大,可有良策破之?”
孙坚不假思索,当下抱拳道:“太尉放心,谅此乌合之众,焉能成事,某亲自出阵,会他一会!”
张温如今也是无奈之极,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点头,正要传令,却见台阶下一人走出队列,抱拳大声道:“禀太尉,末将愿带麾下出城破敌!”
众人吃了一惊,连董卓都损失了一员大将,谁还敢有这么大的口气要对敌?
齐齐扭头看去,却是一脸慷慨之色的兖州兵曹,刚刚升为武卫将军的高阳。
第138章 老冤家
看到高阳忽然主动请缨,众人都露出诧异之色,唯有陶谦眉头皱了起来,冷冷的目光盯着高阳,他知道高阳打的什么主意。
张温犹豫了一下,问道:“高将军,贼军勇猛,你可有把握破之?”
高阳傲然一笑,言道:“太尉尽管放心,末将必当旗开得胜!”
“好,分你三千人马出城!”张温似乎也下了决心,终于点头下令,又对孙坚道:“孙将军率五千人马从左翼准备,周将军五千人马在右,一旦看到贼军失败,便随后掩杀,一鼓作气攻破敌阵!”
孙坚从台阶上看了一眼站在人马前面的陶商,点头听令,周慎也带着身边的副将一同下去准备。
其实不只是高阳想要利用陶商和徐晃的实力,就连张温等人,此刻也将希望寄在他二人身上,除了董卓的兵马,官兵中还真难再找出来他们这么勇猛的将领。
所以高阳请令,张温马上就调动两路精兵从两旁相携,又命令自己帐下的副将跟在高阳部曲后面,准备随时接应或者掩杀。
刚才出战的正是北宫伯玉麾下的羌兵勇士句中,自从上次双方各有折损之后,便约定轮流派人出阵作战,这一次轮到韩遂派人,出阵的正是张横。
前一段时间埋伏陶商和徐晃,结果让徐晃杀出一条血路逃走,追杀陶商也最终无果,至今他们还派人守在西凉各郡县,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
回去之后韩遂大发雷霆,阎行都挨了一顿臭骂,更不要说张横了,今天看到官兵又如此不济,张横便起了将功赎罪的心思,请令出战。
在他想来,官兵第一阵就输了,第二阵打成平手,第三阵又派出来个送死的,逃回去的徐晃肯定是受了重伤,否则早就让他出战了,既然徐晃和陶商都不在,他也没什么畏惧的了。
打马出阵,张横还想着会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只见美阳城门缓缓打开,当先冲出来的却是一队人马,不由眉头皱了起来,这些官兵步兵在前放手,弓箭手守住了吊桥和城门。
紧接着城门道内有两个人影疾驰而出,张横凝目望过去,不由心中一沉,当先的那人坐骑十分高大,总觉得十分眼熟,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嘚嘚嘚……
清脆的马蹄声从青石板上响起,两匹战马呼啸而出,冲出城门之下的阴影,阳光下,当先的那人一身银甲白袍,胯下一匹白马,翻飞的四蹄却是黄色,如同踏着黄云飘飞而来。
“陶商?”张横在马上忍不住一声惊呼,擦了擦自己的眼睛,那一人一马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清晰,这并不是幻觉。
而在陶商身侧,一名虎背熊腰的黑脸大汉稳稳端坐,手里提着一把令人望之生畏的开山钺,这两人的气势一个清越,如同出水蛟龙,一个沉稳,好似下山之虎。
忽然看到这梦魇般的两人同时出现在眼前,张横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嘴里一阵阵发苦,不管是哪个出来,他都不是对手,不禁后悔自己刚才贸然抢功,要是让李堪出阵,不就免去这场厄运了?
虽然被迫出战心中很是不爽,但看到对手竟然是老冤家张横,陶商也禁不住笑出声来,尤其是看到张横那纠结的要死要活的表情,顿时觉得自己其实还算幸运的。
“公明,还是你先上吧!”陶商笑道:“我看那张横已无战意,就算击败,敌军也有防备,稍后等遇到别的对手,再找机会冲杀敌阵!”
“嗯!”徐晃点点头,也提不起什么性质,打马缓缓走入场中,沉声道:“张横,还不速速前来受死?”
张横咽了口唾沫,忍不住扭头向后看,身后的韩遂也一脸诧异,徐晃已经杀了他部下的杨秋,今天看到他和陶商同时出现,就知道自己这一阵都白忙活了。
向张横使了个颜色,阎行已经打马出阵和韩遂并排而立,只要看到张恒有危险,马上就上前接应,虽然对张猛连番败阵不满,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去送死。
“哈哈哈,徐晃休要猖狂,待我来收拾你!”张横鼓了鼓勇气,发出大笑,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太过干涩,笑出来的声音比公鸭叫还难听,不由满脸涨红。
羞怒之下急忙拍马冲向徐晃,想要占据主动,先压制住徐晃,再借机撤回来,就算不能取胜,也至少向韩遂有了个交代。
看着急冲过来的张横,徐晃又向上次对付杨秋那般静静站立着,手里的开山钺微微抬起,斜指着天空。
“啊——”张横从远处杀过来,直奔徐晃,他可不想像杨秋那样被对方戏耍,只要占了一点先机就准备马上撤退。
战马狂奔着,张横憋了一口气蓄积全身的力量,双手握着兵器直接砸向徐晃的大斧,此时只想着能震开对方的兵器让自己冲过去就好,要用招式杀敌他根本想都没想过。
当的一声巨响,张横的大喝声还没有结束,紧接着就发出了一阵惊呼,一瞬间只觉得自己虎口巨震,大刀宛如斩在一块坚硬的岩石之上,双臂发麻!
不仅反震之力极大,还有一股海浪一般的力量反推过来,如果他强行握住兵器,自己就会被这股力量推得掉下马背,震惊之中,大刀早已飞了出去。
呜——
头顶上刮过一阵凉风,他的头盔也被徐晃的斧头刮蹭下来,发髻散开,张横吓得肝胆俱裂,如同疯子一般趴在马背上狠力用脚踢着马腹,生怕被徐晃追上来。
那边观战的阎行看得眼皮狂跳,徐晃忽然间爆发出来的力量实在太骇人了,眼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