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军神-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十六章赏赐风波

郡守府内,郡中官吏虽说一夜未睡,却也丝毫不见疲惫之‘色’,个个脸‘色’紧张地等待着。

自从陈旭带领一千兵马前去劫营,他们就开始坐立不安。

一千兵马虽然不多,相对于郡中兵马的总数而言,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若是劫营失败,不仅对于濮阳城的实力是个极大的打击,还会让城中兵马士气大降。若是黄巾军趁势夺城,濮阳城破之日不远矣。

“报!”

急促的声音响起,坐立不安的郡中官吏,皆是‘精’神一震,纷纷涌到‘门’口,将通讯兵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战况。

通讯兵被如此多的官吏围住,吃了一惊,连说话都开始哆嗦。

桥瑁听了半天都没听明白通讯兵在说什么,遣散众人,不悦地说道:“连说话都说不明白,军中怎么会选你当通讯兵?”

通讯兵闻言,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说话居然也变得清楚起来:“启禀诸位大人,陈将军劫营,大破贼军,斩首千余,焚烧黄巾军粮草辎重不计其数,而今正携大军凯旋而归。”

众人闻言,终于放下心来,不由击掌赞道:“壮哉文昭!”

桥宇亦是非常高兴,他却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连忙问道:“我军伤亡如何?”

通讯兵不敢怠慢,急忙回答:“我军轻伤三百余人,重伤二十五人,战死一百六十三人。”

郡中官吏闻言,止住欢呼,脸上全都疑‘惑’不已。

按说敌我伤亡几乎相差十倍,他们应该高兴才对。

但是既然劫营成功,就表明黄巾军没有防备,在敌军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居然还伤亡这么多,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然而胜了毕竟是胜了,众人虽然有所疑虑,脸上依然是喜气洋洋。

黄巾军遭此大败,又没了粮草,对于濮阳城的威胁会下降很多。

……

今日,濮阳城东‘门’大开,城内披红挂彩。东郡太守桥瑁,携郡中官吏出城迎接陈旭。

郡国府库已经空虚,很多迁入濮阳城的当地豪强,纷纷凑钱准备奖赏有功将士,抚恤死去的士卒。

陈旭早在出发前就跟桥瑁说过:“若要守住濮阳,必使将士用命;若要将士用命,有功士卒的赏赐决不能拖欠。”

“而今虽说郡国府库空虚,然士卒豪强家中财富却是甚多,桥君不妨向这些人借贷。须知,黄巾军仇视士族豪强,若是城破,这些人家中必定‘鸡’犬不留。”

桥瑁听到陈旭的建议后,心中大喜。

他一直为郡中缺粮而担心,若是士族豪强能够出钱奖赏有功士卒,郡国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借些粮草。

须知,大汉国穷得是百姓,富得是士族豪强。

桥瑁召集士族豪强、濮阳富户以后,向众人说了自己借钱、借粮的意图。

才开始众人自是不愿,待桥宇出声说出一番话来,众人才开始慷慨解囊。

桥宇说:“黄巾贼寇,痛恨士族豪强,嫉妒富户。他们每到一处,犹如蝗虫过境,本地豪强富户皆惨遭屠戮,数代积蓄,被一抢而空。”

“濮阳城与尔等身家‘性’命,已经是休戚相关。我父任东郡太守这些年,体恤爱民,深得百姓称赞。以黄巾军行事,纵然城破,我父子也能留得一命。却不知尔等尸首,何人能够帮忙收敛?”

桥宇的话说得比较重,才开始有很多人对他怒目而视,然而等他们细细思量以后,顿时感觉亡魂大冒。

以黄巾军的行事,濮阳城若是果真被破,他们这些人必定难逃屠戮。

相比而言,黄巾军虽是反贼,对于那些有名望,以及受百姓称赞的官吏,往往却是秋毫不犯。

桥氏虽然率军抵挡黄巾,以他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城破之时也不见得会丢掉‘性’命。

而其他人下场会如何,却是不敢想象。

毕竟现在不同于后世的诸侯争霸,诸侯之间不管如何‘交’战,他们都是代表的士族以及豪强的利益,哪怕破城,只要在场这些人改换旗帜,对方也不敢对他们‘逼’迫过甚。

否则就是与天下士族、豪强为敌,得不到这些人的支持,诸侯‘欲’要取天下,却是困难。

想通这些事情以后,这些人虽然‘肉’痛不已,却是个个慷慨陈词:“郡国有难,我等怎可坐视不理?愿与濮阳共存亡。”

这个时代,虽然还没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说法,但是这个道理众人却懂。

濮阳城如果真的被攻破,这些人的下场必定凄惨,他们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不得不忍痛割‘肉’。

想起仓库如今堆积如山的钱粮,桥瑁就感觉心情非常好,虽然他名义上是向这些人借的,但是却从未打算还过。

桥瑁虽然亦是士族,但是对于那些搜刮钱财,为祸乡里的士族却是没有一丝好感。好不容易能从这些国家的蛆虫身上,剜下一块‘肉’来,他又怎会再吐出去?

此时他又不禁佩服起自己的伯父,桥玄的眼光果真毒辣,一下就看出了陈旭的才能,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路上灰尘大作,放眼望去,只见一杆‘陈’字大旗随风飘扬。

桥瑁心中一喜,谓众人言:“快随我前去迎接文昭。”

桥瑁如今真心把陈旭当做自家后辈,不然也不会亲切的喊陈旭的字,而是该说‘迎接陈将军’了。

虽然陈旭只是义军首领,当不得‘将军’的称呼,然而为了好听,很多官职达不到‘将军’的武将,往往也会被人称作‘将军’。

凯旋而归地郡国士卒,看到太守亲自率人出城迎接,一个个昂首‘挺’‘胸’,脸上满是骄傲之‘色’。

……

这场胜利,对于久未经过战事的东郡来说,无异于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胜利。

特别是在黄巾军侵掠州郡,大破官兵的这个关头,这场胜利,更是拥有非凡的意义。

校场上,八百多名劫营的士卒昂然而立,个个面‘露’希冀之‘色’。

桥瑁站在台上,高声念到:“义军首领陈旭,率军大破黄巾,赏百金,绢十匹,两石强弓一张,良马一匹。”

如今的大汉官职,特别是能领兵的实权官职,桥瑁虽是东郡太守,亦不能随意封赏。

然而陈旭毕竟立下功劳,若不封赏,于理不合,所以就在其他方面补偿陈旭。

郡中对于陈旭的赏赐不可谓不重,百金相当于9600钱,倒也不多,然而绢十匹,至少也值一万多钱。

陈旭上阵之前,虽然用的是两石强弓,但毕竟是郡国所有,而今赏赐给他,以后就成为他的‘私’人物品。虽说弓的价格比较便宜,但是两石强弓却是价值不菲。

更为重要的赏赐是那匹好马,一匹好马千金难求,至少也值二十万钱以上。

封赏完毕陈旭以后,桥瑁继续念道:“陈静率兵烧毁敌军粮草,赏百金,绢十匹,记大功一件。”

“陈虎奋勇杀敌,斩杀贼人十余人,赏五十金,绢五匹。”

“其余士卒,杀敌一人者,赏钱五千。”

“战死者,抚恤金一万钱。”

……

郡中对于士卒的赏赐,可谓是非常之少。桥瑁刚刚将赏赐结果报出来,士卒们一片哗然。

杀敌一人,才赏五千钱;战死的抚恤也只有一万钱。

现在战‘乱’四起,就连最便宜的粟米,一石也要400钱,一家五口即使省吃俭用,加上其他方面的消耗,一万钱也不够一年所用。

而这些钱财,却是士卒们拿命换来的。

要知道,黄巾起义以前,杀一个贼人,就可以到官府领赏五万钱;活捉的话,甚至可以得到十万赏钱。

相比而言,如今士卒们杀敌所得的赏钱,何其稀少?

陈旭看到帐下士卒个个义愤填膺,暗道不好,连忙出声问道:“郡守大人,士卒赏赐为何如此之少?”

此时陈旭也顾不上其他了,若是不为士卒讨个说法,他在军中必将威望大跌,以后还如何能够领军。

桥瑁苦笑一声,只得硬着头皮说道:“郡中府库钱粮本就所剩无几,杀敌一人赏五千钱,你们如今斩首一千,就要拿出五百万钱,如此赏赐,若是全歼卜己,光赏钱就要‘花’去七千五百万钱。”

“虽说官府向郡中士族、豪强借了很多钱粮,但是这样赏赐本就捉襟见肘,若是赏赐再多一些,郡中根本无法支撑啊。”

陈旭这时才发现自己失算了,他没想到打仗居然如此耗费钱财。

若是按照黄巾起义以前杀贼领赏的算法,一颗首级五万钱,杀敌一万,光是赏钱就要‘花’去五亿钱。再加上粮草、甲胄消耗,战后抚恤,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时他才明白,为何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居然消耗掉大汉帝国数代积累的财富,惹得天怒人怨,义军四起。若非汉武帝下罪己诏,恐怕大汉帝国早就亡国了。

这时他也明白了孙子兵法中为何说:兵贵速不贵久。

不是将士们无法打持久战,而是没有哪个国家打得起持久战,一场战争下来,每天消耗的钱粮都是天文数字。

后三国时代,诸葛亮七出岐山,姜维九伐中原。他们两个每次空耗国力,却无功而返,怪不得蜀国国力强于东吴,却会最先亡国。

不仅是陈旭,就连那些没读过书的士卒,也明白七千五百万是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若果真全歼卜己,郡中消耗的钱粮,甚至是好几个七千五百万。

一时间,校场之上鸦雀无声无声。'

第三十七章战利品私有

桥瑁脸‘色’真诚,向郡中士卒行了一礼,涩声说道:“将士们,不是郡中不愿多赏赐你们,而是实在无法赏赐。”

校场之中沉默半晌,突然有一个士卒说道:“郡中虽有困难,我等亦有家小,虽说参军是为了‘混’个温饱。然而吾等奋勇杀敌,建功立业却是为了让家人能够吃饱。”

“我等为义兵,并无军饷,赏赐如此之少,却叫我等如何养家糊口?”

“就是!就是!”

……

一时间,士卒们纷纷附和。

眼见场中就要失控,陈旭暴喝一声:“肃静!”

陈旭在军中还是非常有威望的,特别是他刚刚还带领士卒们,打了一个胜仗。

众人见陈旭发怒,都不敢再言。

然而陈旭却知道,他能够凭借自身威望压制一时,但是若不给众人一个说法,此后作战,士卒们定然不会效死。

郡中士卒们刚刚凝聚的战斗力与士气,也会轰然倒塌。

陈旭这时突然想起后世大唐的制度,心中一动。

前世他无聊的时候,喜欢用手机听广播,有一次他听到广播中,谈论过大唐军队勇猛无敌,战无不胜的原因。

其中有一条让他记忆深刻,那就是大唐府兵,并不似其他朝代士卒一样厌战,反而个个希望爆发战争,渴望建功立业。

广播中提到,参加大唐府兵的大多都是一些中下等的农户,他们平常在家中务农,闲事‘操’练武艺。

战争爆发,他们拿着自己置办的‘精’良武器,杀敌立功之后,不仅能按照功劳的大小,分到很多土地,使他们一跃成为地主阶级。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使得他们渴望战争,那就是大唐战利品‘私’有化。

但凡士卒杀敌所缴获的战利品,虽然要上‘交’,但是还会返还一部分归个人所有。

战场之上,只要士卒有本事,一场战争下来,变成腰缠万贯的富翁亦不在话下。

因此大唐初期,民间尚武成风,很多人拼命锻炼武艺,希望能够成为府兵,杀敌立功。

想到这里,陈旭安下心来,而后高声说道:“郡中既然如此艰难,我等也并非不通情理之人。”

“敢问郡守大人,若是我军大败贼军,夺得的战利品如何处理?”

桥瑁看到陈旭在下面向他打眼‘色’,心中会意,连忙出声答道:“我在此承诺:若是你们在战争中获得了战利品,全归‘私’人所有,郡国绝不干涉。”

桥瑁的声音刚落,方才还是愤愤不平的军中士卒,眼睛皆是一亮。

战场之上如果能够打胜仗,战利品绝对是个令人发狂的东西。

缴获来的武器、衣甲、战马、粮草,那可都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虽然这次偷营并未夺得战利品,但是下次可就不一定了,哪怕是抢到一柄好刀,也能卖几千甚至是上万钱。

“若战利品果真归我等所有,战场之上,敢不效死命?”

“是啊,希望郡守大人莫要食言。”

……

一时间,校场之上议论纷纷,士卒们个个眼冒金光,摩拳擦掌。

自古财帛动人心,若是战利品果真归‘私’人所有,那么这些士卒就不是单单为郡国打仗了,而是为自己的利益战斗。

简而言之,他们就像一股强盗,还是一股打着正义大旗,光明正大抢劫黄巾军的强盗。

桥瑁看到士卒们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不是贪官,倒不在乎那些战利品,只要能打胜仗,区区战利品,何足道哉?

“我再次向诸位承诺:战争之中所获得的所有战利品,郡中绝不过问。”

听见肯定的答复以后,士卒们全都欢呼起来。他们大多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他们不怕战死,却怕被饿死,更害怕自己的亲人也都被饿死。

如今他们只要能够奋勇杀敌,抢夺战利品,就能让自己家人生活得好一些,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陈旭却没有像这些士卒一样乐观,战利品‘私’人化,虽说可以鼓舞士卒士气,若是其中有些事情处理不当,就会让一支‘精’锐部队就此崩溃,甚至堕落成抢夺平民百姓的‘乱’兵。

这个政策的最大弊端就是:士卒们在战场上可能变得只会抢夺战利品,而不去奋勇杀敌,甚至还有可能发生自相残杀、争夺战利品的事情。

这绝非危言耸听,军队之中难免有些人,他们希望别人在前面杀敌,而自己却偷偷躲在后面收集战利品。

如此一来,那些奋勇杀敌的士卒肯定心有不甘,若是两方争执起来,难免不会刀兵相见。

更有甚者,若是敌人抛下财物‘诱’敌,被财物‘蒙’蔽心窍的士卒,定然会中计。哪怕将官知道敌人的‘诱’敌之计,也可能会约束不住帐下士卒。

如此一来,大军惨败必不远矣。

陈旭正是知道这些,才不敢怠慢。送走郡国官吏之后,召集三军,然后告知众人,关于战利品‘私’有制的军令,马上就会颁布出来。

士卒们心中不解,战利品‘私’有制,不就是谁抢到就是谁的吗?还要颁布什么军令?然而既然主帅如此说,他们也不敢多言,只得静静等待。

军中将官到齐以后,陈旭面‘色’严肃地向众人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众人闻言亦是冷汗淋漓。

陈虎沉不住气,急声问道:“大兄,这可如何是好?”

微微一笑,陈旭示意陈虎不要着急,缓缓说道:“我既然知晓其中隐患,如何没有应对之策?尔等稍作休息,待我颁布新的军令之后,只管将其晓谕三军即可。”

话毕,陈旭也不向众人解释,拿着‘毛’笔就开始在竹简上写起。

半个时辰以后,陈旭将写好的军令给军中将官观看,他还在一旁解释。众人看完之后,尽皆拜服。

……

校场之上,三军齐聚,宣令兵站在高台中间,大声宣读着刚刚出来的军令。

“将军有令,战场上所获战利品都要上‘交’,但有‘私’下藏匿者,杀无赦!”

宣令兵刚刚宣读出来道军令之时,差点引起了军中哗变,还好陈旭早有准备,让各级将官约束士卒,才勉强让众人安静下来。

然而看着众多士卒一个个面红耳赤的模样,陈旭丝毫不怀疑,若是不给出一个说法,他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将军有令,胆敢杀良冒功,抢劫平民百姓者,杀无赦!”

士卒们对于这道军令并无异议,他们也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现在都还保持着内心的淳朴,非常同情百姓。

“将军有令,闻鼓不进,鸣金不退者,杀无赦!”

这条军令,士卒们刚参军之时就已经知道,也无人有异议。

“将军有令,战场缴获的战利品,战争结束以后,由后勤统计出价值,按功劳大小统一分配。”

这条军令颁布下来,士卒才知道,上缴的战利品,军中将官并不是要将其‘私’吞,而统一分配,这让他们都松了一口气,很多人也都毫无异议。

然而,也有一些人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这道军令颁布之后,完全杜绝了那些想要躲在后面,抢夺战利品的心思,他们自然不满,纷纷出声反对。

“不是说好了,谁得到的战利品就归谁吗?怎么又变成统一分配了?”

“是啊,是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对于这种情况,陈旭早有预料,走到台上,示意众人安静以后,大声说道:“请你们记住自己的身份,现在你们不再是流民,而是士卒。”

“士卒,就要服从军令,再敢多言者,斩!”

反对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陈旭训练义兵的第一天,就斩杀了几十个不遵军令的人,当他说出‘斩’字之时,再也无人胆敢出声反对。

陈旭看到众人的反应,非常满意,继续说道:“身为军人,你们首要的目的是打仗,若是连胜仗都打不了,又如何能够获得战利品?”

“上了战场,就要杀敌,杀敌之后,就有功劳。战利品按功劳统一分配,又有何不可?难道某些人想让别人在前面杀敌,自己却躲在后面偷偷收集战利品?”

“军中实力为尊,有能力杀敌立功者,自然可以获得更多的战利品!想要获得荣誉、金钱,就用你们手上的大刀、长矛来说话,不要像一个懦夫一样,躲在后面不敢杀敌,让自己的家人食不果腹。”

陈旭扫视了一眼校场中的士卒,特别在叫嚣最厉害的士卒脸上多停顿了一下。

见众人平静下来,陈旭对站在一旁的宣令兵说道:“宣令兵,继续宣读军令!”

“是!”宣令兵应了一声,继续宣读着军令,“将军有令,军中但凡有人战死,以杀敌两人论功,从战利品中分出相应钱财当做抚恤金。若生前立下功劳,以两倍奖励‘交’予其家属。”

这道军令一下,校场之上先是寂静万分,而后士卒们纷纷高呼:“愿为将军效死!”

战场之上,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死亡,这道军令的下达,却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哪怕在战场上没有杀掉一人就战死,家属也可以获得杀敌两人应分得的财物,若是杀敌一人战死,家属就可以分得斩首四人应得的财物。

陈旭如此为士卒着想,士卒们怎能不感动?

望着满脸狂热的士卒,陈旭没有感到骄傲,反而觉得有些悲哀。

这些士卒们,他们只是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而且还只是一个口头承诺,就会拼命以死相报。

如此淳朴可爱的百姓,却生活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几十年‘混’战下来,陈旭不知道眼前这么多人,又有几人能够活下来。'

第三十八章虚张声势

濮阳城中,陈旭看着斥候侦查来的情报,眉头皱了起来,帐下将官亦是沉默不语。。

良久,陈静出言:“当日我突入敌军后营,见到里面装得的确是粮草,敌军粮草既然已经被烧,他们为何还不退兵?”

劫营大胜以后,陈旭就广派斥候,想要查到黄巾军何时退兵,到时候领兵追杀一阵,定然能够缴获不少战利品,可以用来分发给军中将士,以安军心。

然而斥候的侦查报告上却说,黄巾军不仅没有丝毫退兵的迹象,大营之中反而每日喊杀之声震天。

而且他们广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摆出一幅不攻下濮阳誓不罢休的样子,让城中众人都觉得匪夷所思。

他们营寨之中每日亦是炊烟不断,丝毫不像断了粮草的样子。

帐下有人说道:“莫非在我们退去以后,黄巾军又抢救回去很多粮草?”

陈旭摇了摇头,答曰:“我观贼人后军大帐,火光冲天,他们即使能够抢救回去一些粮草,定然也不会支撑太久。”

这时他想起演义中的记载,但凡人有想要撤军,就会先摆出一副死战不退的样子,而后偷偷撤军。

陈旭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有猜错,起身说道:“我料定贼军不日之内必将撤军,尔等休要怠慢,当广布斥候,侦查贼人动向,决不能让他们轻易逃脱。”

虽然陈旭同情那些黄巾军,但他也要先为自己帐下的将士们着想。

……

连续两日,黄巾营寨之内一直喊杀之声不断,但凡有斥候想要靠近观看,就会被‘乱’箭‘射’死,之后再也没有斥候胆敢靠近。

陈旭的脸‘色’非常‘阴’沉,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但是却不知道黄巾军究竟要做什么事情。

召集了帐下将官,陈旭让他们晓谕三军,若是明日黄巾军仍不来攻城,郡国兵就主动出城,与黄巾军‘交’战。

次日凌晨,就听得斥候来报,说是黄巾军旌旗遮天蔽日,携带诸多攻城器械,尽起大军前来攻城。

陈旭闻言,满脸不可置信,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没有粮草他们居然还不退军?”

心中虽然疑‘惑’,陈旭亦是不敢怠慢,一方面遣人通知郡中官吏,一方面令军中将官把守四‘门’,死守城池。

黄巾军虽说是五更出发,但是毕竟携带了很多攻城器械,一直到将近午时才到达濮阳城下。

此时他们也不忙着攻城,反而在离城墙不远处,大摇大摆地埋锅造饭,似乎完全不怕城中守军突然出来冲杀。

陈虎两眼一瞪,怒声说道:“黄巾军如此小觑我等,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