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军神-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毕,孔融忽然拔出了典满腰中佩剑,抹向自己的脖子。

典满感觉腰中一轻,就看到了孔融拔剑欲自刎,当即骇然失色。

他虽然想要羞辱孔融一番,杀杀孔融的锐气,可是却并没有想过要逼死孔融。

孔融可不是一般人,先不说他乃孔圣人的后代,单说他与大儒蔡邕、边让齐名,都是一个令人不得不重视的存在。

试想一下,王允当初杀蔡邕,导致他失去了士人们的支持;曹操杀边让,却使得整个兖州郡县几乎都一起叛乱。

故此,孔融现在还不能死。

典满急忙跨步上前,抓住了孔融握剑的右手,却不想孔融已存死志,见无法挥剑自刎,直接趴了下去用脖子抹剑。

典满阻拦不及,滚烫的鲜血喷溅在了他身上,却使得典满感觉心中有些发寒。

“文举!”

“少卿!”

不少朝中大臣,都没有想到孔融会如此行事。见他倒在血泊中以后,纷纷扑了过去,围在孔融尸体旁边嚎啕大哭。

天子亦是满脸悲戚,降阶来到孔融尸体旁边,暗自垂泪。

猛然遭此变故,典满也吓得脸色有些发白,毕竟孔融之所以自刎身死,与他的逼迫也脱不开关系。

孔融又是用典满的佩剑自刎,无论怎么看,典满都应该为孔融之死负责。

若是天子以及朝中百官,不依不挠追究责任,哪怕他是典韦之子,也很有可能会为孔融陪葬。

永远不要小瞧一个大儒的影响力,就连历史上祢衡那样羞辱、谩骂曹操,曹操却也不敢杀了祢衡。

后来祢衡讽刺、激怒了刘表,刘表恨不能将其杀掉,却也不敢如此行事,反而借助黄祖之手杀了祢衡。

孔融名声甚至比祢衡更大,他的死完全能够在整个大汉,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陈旭若是不想背上杀贤名声,最好的方法就是拿典满当替罪羊。

如此一来,不仅除掉了孔融这个忠于汉室的绊脚石,能够震慑住其他朝中大臣,还可以将孔融之死推脱得一干二净。

毕竟从始至终,都是典满在威逼孔融,文昭没有说一句话。

陈旭、程昱、田丰等人,也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到了,他们哪怕对于孔融十分恼怒,也没想过真的将其杀死。

可是现在,孔融之死已经成为了事实,再也挽回不了了。

一部分人将目光注视在身死的孔融身上,绝大多数人却看着陈旭,想要看看他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天子此时亦是悲愤交加,他指着典满,厉声喝道:“少卿何罪,汝居然敢在殿中将其逼死,当真是罪不容诛!”

一直以来,刘协也不想彻底与陈旭闹翻,这才没有怎么表态。

可是现在孔融为了汉室自刎,他若再不站出来说话,必定会使那些忠于汉室之人心寒。

刘协不敢将矛头指在文昭身上,只有开始向典满问罪。

典满闻言急忙跪在地上,面伏于地满脸惶恐的说道:“臣该死!”

他虽然敢对孔融动手动脚,却没有胆量在天子面前放肆。

四百年来,大汉威信早就深入人心,纵然如今已经腐朽没落了,天子的威严一般人也不敢触犯。

“杀了他!”

“杀了他!杀了他!”

群臣激愤,甚至有几个与孔融私交甚好的大臣,满脸悲愤的上前厮打典满。

(感谢书友robrhi的再次打赏,还有创世79748171书友的打赏,今天爆发五更。)

第六百五十六章再杀一人

朝中公卿拳头砸在典满脸上,脚踹在他的身上,典满却也只是跪在地上,不敢妄动。

孔融之死可不是闹着玩,这种事情弄不好就会引起一场大风暴,典满此时心中也感到有些惶恐不安。

文昭冷眼看着众人的表现,却没有说话,更没有阻止朝中大臣殴打典满。

典韦亦是如此,震惊孔融自刎以后,顿时装着漫不经心的样子,不去理会典满的死活。

其实作为典满父亲,典韦真的那么冷漠无情吗?绝非如此!

典韦作为最早跟随文昭之人,两人结识于患难之中,对于文昭性格自然十分了解。

虽然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相比起以前那个胸无大志,甚至有些过分仁慈的陈旭,现在的陈文昭已经改变了许多。

可是无论如何改变,对于自己的亲信手下,文昭却是绝对不会辜负。

莫说孔融乃是自刎身亡,纵然果真是被典满杀死,依照文昭护短的性格,也会一力将这件事情扛下来,为典满脱罪。

就好像当初程昱欺骗了所有人,差点让并州军死无葬身之地,可事后文昭不但没有怪他,反而宣告天下,声称程昱所作所为都是他所授意。

正是因为陈旭有这种胸怀与气度,才能够得到那么多人誓死追随。

故此,哪怕典韦知道孔融之死乃是天大麻烦,也丝毫不为典满担心。至于朝中大臣对典满的殴打,典韦却是不屑一顾。

文昭与典韦都没有说话,关中文武自然也是沉默不语,静静等待着事情的后续发展。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

文昭微微眯起了眼睛,暗暗数着那些对典满动手动脚之人。忽然之间,他却是眼睛微微一缩,而后闪电一般扑向了典满。

“锵!”

文昭挺着手中的利剑,将那柄沾满孔融鲜血的宝剑架住。

随后,他猛然抖动着利剑,直接让那个拿剑之人,再也没有办法握住利剑,随后将那柄失去主人的利剑挑起,又用左手将其接住。

“将此人拿下!”

直到此时,典满身旁那些呆若木鸡的甲士才回过神来,典韦亦是感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一个抱着孔融尸体的大夫,在愤怒以及仇恨的支撑下,居然捡起了孔融自刎的那柄利剑,想要杀掉典满。

典满因为天子的斥责,跪在了地上不敢抬头,那人又与典满相隔很近,若是暴起杀人,典满纵然不死也会身受重伤。

利剑可不是那些朝中大臣软绵绵的手脚,而是真正的杀人利器。典韦可以不在意公卿们殴打自己儿子,却不敢不在意一把利剑带来的威胁。

“放开我,这人害死文举,其罪当诛!”

被甲士们抓住的这个大臣,红着眼睛大声吼叫着。他乃是孔融极其要好的朋友,孔融对他而言,亦师亦友。

故此,见到孔融身死以后,他才会失去理智,想要在金銮殿中杀死典满。

文昭冷冷扫了他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此人敢在陛下面前行凶,其罪当诛,拖下去斩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双方已经没有了缓和的余地,文昭此时若不表露出护典满之决心,朝中大臣定会再次得寸进尺。

天子以及朝中百官闻言大惊,不少人失声叫道:“典满该死,伍大夫何罪之有?”

杨彪亦是急忙劝道:“伍大夫纵然行为有所不妥,也是因为一时激愤罢了,罪不至死啊。”

天子狠狠点着头,说道:“朕都不在意伍大夫的失礼举动,大将军还是莫要追究此事了。”

文昭却是向天子微微躬身行礼,而后昂然说道:“国法不可荒废,此人敢在金銮殿中行凶,意图伤害朝中有功将士,死不足惜。”

“陛下偏袒、包庇此人,恐怕三军将士不会答应吧。”

“不答应!”

文昭声音非常大,屋内屋外甲士都听到了他的话,纷纷暴喝了一声。天子以及百官听到这种呼和,真是彻底变了脸色。

“拖下去,斩了!”

大殿内外的甲士们,都是文昭心腹,自然不会在意天子以及百官的态度。他们听见文昭命令以后,就拖着伍大夫往外走去。

伍大夫面临死亡,却也丝毫不惧,犹自破口大骂道:“典贼羞辱公卿,逼死当世大儒,当被千刀万剐!”

“陈贼把持朝政,目无天子,心怀不轨,吾家世食汉禄,却不能为君分忧,死何足惜?”

“只恨不能手刃陈贼,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吾今日纵然身死,化成厉鬼也不会放过你!”

伍大夫哪怕临刑之时亦是面不改色,口中大骂不止。他的脑袋被砍下来以后,仍旧双目圆瞪,眼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

自此,朝中大臣噤若寒蝉,纵然有些人心中愤怒、悲戚,却也是敢怒不敢言。

陈旭此时,忽然感觉心中有些累了。

不管是孔融还是伍大夫,他们站在自己立场上,所作所为都值得称赞,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忠臣之典范。

可是站在文昭自己立场上,这两人却是不得不杀,他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权势,更是为了给所有跟随他的人一个交代。

然而在内心深处,文昭对于这些拥有汉代风骨的士大夫、名士、大儒,却是非常敬佩。

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包容孔融这么长时间了。

可以说,若不是与天子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调节的程度,若不是百官看不清局势,强行要陈旭交权于天子,也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虽然心中无奈,心中愧疚难安,文昭表面仍旧做出一副强势的模样。

他开口说道:“少卿之死吾亦是感到十分难过,然而逝者已矣,吾纵然心中悲愤亦是徒呼奈何。”

“而且少卿乃是自刎而死,与阿满毫无关系,尔等如此声讨阿满,岂不是在无理取闹?”

听着陈旭这等无耻的话,纵然百官畏惧他的权势,亦有不少人满脸怒意的盯着他。

没有理会众人的态度,陈旭再次向天子行了一礼,说道:“今日少卿身亡,臣建议先不商议军国大事,待少卿之事尘埃落定以后,再说不迟。”

陈旭态度十分强硬,天子虽然非常不甘心,却也不敢违逆陈旭之言。此时在陈旭身上,天子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幼时令他畏惧的董卓身影。

第六百五十七章闹事

文昭带着麾下文武离开了大殿,丝毫没有在意百官们愤怒的神色。~頂點小說,天子刘协望着陈旭离开的背影,心中既有悔恨,又有无奈与叹息。

并不是天子以及百官看不清局势,不晓得陈旭不会交出手中权力。

可是天子现在也已经没有了退路,若是他尚未及冠,还能够找借口让陈旭掌控国家军政大权。

现在他已经及冠,若不趁着这个时候争取一下,这一辈子也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而且,这样还会给百官一个不好的印象,那就是他本人胸无大志,甘愿做一个傀儡。

若是让百官心灰意冷,汉室也就真的没救了。

刘协正是洞悉了这些,故此哪怕他知道这样行事,可能会打破双方的平衡,使得自己日后生活更不好过,仍旧配合朝中公卿,威逼陈旭交权了。

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要为之,刘协现在亦是如此。

带着麾下文武离开金銮殿以后,众人直接进了大将军府,文昭没有先商议军国大事,而是先去面见了李儒。

李儒虽然现在已经穿上了衣服,可是光着上身在大冷天中站这么久,亦是冻得浑身僵硬。

见到李儒脸色发紫,文昭感觉有些心痛,来到他面前轻抚其背,说道:“吾何德何能,能够得到文优如此忠诚?”

话毕,他解开了自己外衣,亲自为李儒披在了身上,再次说道:“文优日后切不可再如此行事,不能将骂名都背在自己身上。”

“吾身为汝等主公,自然要与你们分担一切重担。”

感受到了陈旭对自己的关怀,李儒心中涌出了一道暖流,他觉得自己今日的付出完全值得。

李儒郑重向文昭行了一礼,说道:“儒早已声名狼藉,纵然被天下人唾骂又有何妨?主公却是志在四海,有些事情纵然要做,也不应该污了自己名声。”

“太师死后儒犹如丧家之犬,若非明公不嫌弃儒往日之所作所为,将儒收入麾下,并且视儒为心腹,吾纵然不死于乱军之中,也可能会遭遇饥荒而亡吧。”

“士为知己者死,明公如此待儒,吾又岂能不以死相报?”

陈旭闻言心中越加感动,说道:“卿不负我,吾亦绝不负卿。”

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纵然他们没有再说其他话,也都能感受到彼此心意。

……

与此同时,孔融与伍大夫之死,在蒲坂引起了轩然大波,经过朝中公卿添油加醋的诉说,将陈旭刻画成了一个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之辈。

一时间,城中流言四起,就连太学之中也开始动荡不安起来。

郭淮与小猫走在一起,有些忧虑的说道:“大将军如此行事,是否太过?”

小猫经过这些年在太学之中的沉淀,早已不是以前那个挣扎求生的少年了。

他摇了摇头说道:“莫说这些流言,可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纵然真有其事,又有何妨?”

郭淮心中大奇,问道:“子继何出此言?”

小猫道:“圣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关中、并州、凉州之地,百姓们谁人不对大将军交口称赞?民心所向,纵然大将军代汉自立,又有何妨?”

郭淮却是猛然一惊,急忙说道:“子继噤声!”

小猫摇了摇头,面带笑容的说道:“伯济出身士族,自然不了解百姓生存之艰难。就以我来讲,若非当初遭遇大将军,绝对活不到今日。”

“再拿并州以及关中百姓来讲,若非大将军体恤民力,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又能够剩下多少百姓?”

“恐怕在兴平年间的******中,就会有无数人被饿死,白骨盈野吧。”

“大将军说过,朝廷如水,百姓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汉的根已经烂掉了,纵然那些愚忠汉室之人再如何努力,亦是无力回天。”

“因为,人心早就散了,百姓都向着大将军啊。”

说到这里,小猫也不再理会呆若木鸡的郭淮,直接一个人离开了。

郭淮细细思考着小猫的话,心绪也有些复杂。他出身名门望族,郭氏更是世食汉禄,对于大汉的感情十分浓烈。

士族之间一般都是同气连枝,他们对于像孔融这样的当代大儒,都是敬重有加。

故此,当郭淮得知孔融被逼死,伍大夫被斩首以后,心中多少还是有些疙瘩。

可是听到小猫的一番话,郭淮心中忽然挣扎了起来。他漫步于太学之中,看着四周光秃秃的大树,久久不语。

良久,他才叹息道:“这个天下,终究是属于天下人的天下啊。说到底,士族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罢了。”

伸手摘掉了一棵小树上,几片所剩不多的枯黄叶子,将它们一个个扔在了地上,郭淮心中终于有了抉择。

“乱世之中当求变,若是一味故步自封,早晚都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解开了自己的心结,郭淮顿时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

他感受着寒冷、干燥的天气,暗暗想到:“冬天走了大半,春天还会远么?”

就在郭淮独自一人感叹的时候,隐约之间忽然听到了一阵嘈杂的声音。

“这些声音,好像是从太学传统经学分院那边传来的。”

郭淮凝神细细聆听了一下,这才确定了声音的来源,他急忙大步往那边走了过去。

……

太学传统经学分院之内,围拢了不少头戴高冠的士子,这个分院之内的学院,大多都是士族出身,最不济也是豪强家族。

因为想要在这个分院读书,必须要有一定的学识才行。也只有这些家族,才能培养出有学识的家族子弟。

贫寒之家莫说读书认字,恐怕就连饭都没有办法吃饱。

故此,太学传统经学分院之内的学员,大多都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瞧不起其他分院的太学生。

而其他分院的太学生,也不愿意与传统经学分院之内的学员交往。

孔融身为举世闻名的大儒,自然也经常在传统经学分院授课,很多学员亦是非常敬重孔融。

他们听到孔融的死讯以后,不少人心中非常不忿,纷纷聚集了一起。

有人在中间高台上面,厉声喝道:“少卿虽然并**满所杀,却被他逼死,此人当诛!”

“当诛!”

“当诛!”

“当诛!”

学员们振臂高呼,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愤怒的神色。

第六百五十八章太学生运动

一些愤怒的学员,撤掉自己的头冠,披头散发着喊道:“孔师乃何等饱学之士,名声著于四海,却不想被典满那厮当众羞辱。”

“典满不死,孔师死不瞑目,我等绝不罢休!”

“对,绝不罢休!”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形容现在的学员,那就是一呼百应。不管是谁,只要发表为孔融鸣不平的看法,都会得到众人应和。

有一个极端士子忽然厉声高呼:“我们应当包围大将军府,为孔师请命,定要杀掉典满这个罪魁祸首!”

只不过,对于这个士子的建议,却是应者寥寥。

传统经学分院的太学生,虽然愿意为孔融鸣不平,却也不是愚笨之人,他们可知道包围大将军府是何等大罪过。

单纯出于对孔融的尊重,哪怕他们行事略有激烈,也不会引起陈旭的镇压。可若是要围堵大将军府,无疑是在威逼大将军陈旭。

稍有不慎,这种举动都可能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甚至于会连累自己所在的家族。

故此,听到这句话以后,根本没有几个人敢应声。

那个喊话之人见应者寥寥,当即撕开了自己的衣服,光着上身站在原地。

他指着自己的胸膛,满脸悲愤的说道:“孔师就是这样在朝堂上被匹夫羞辱,我等身为太学生,又岂能因为想要明哲保身,而不为天下伸张正义?”

“本朝之中,阉党横行,鱼肉百姓,陷害公卿,权倾朝野,触者既死。饶是如此,太学前辈也敢不惧生死,屡次与宦官争斗!”

“我等若不能继承太学之风骨,又有何面目自称太学生?”

说到这里,那个学员涕泪纵横,而后大声咆哮道:“不管尔等如何,今日大将军若不能惩戒凶手,吾不需大将军惩罚,直接会撞死在大将军府前!”

话毕,那人排开众人,迎着凌冽的寒风,昂首阔步往外面走去。

其余太学生被他说得满脸通红,有不少人亦是脑子一热,大声喝道:“太学精神有我等继承,你又岂能专美于前?”

“我等与你同去,若不能为少卿伸冤,一同撞死在大将军府门口,以死劝谏!”

更多太学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大声咆哮着,昂首挺胸往外面走去,口中大声喝道:“以死劝谏!”

郭淮看到眼前这一幕景象,心中一凛,知道要出大事了。

可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太学生,也管不了许多事情,只能暗自为这些人祈祷。

东汉后期太学生运动不在少数,由于当时社会中士大夫之间,形成了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评风气,在当时被称为‘清议’。

就比如,曹操就是因为许劭与桥玄的品论,而崭露头角;庞统也是因为司马徽的称赞,而扬名荆州。

这种评论不仅仅是赞扬某个人,更多的却是批判朝政,意图传播正能量。

而汉末的太学,就成为了清议的中心。

可以说,太学清议是华夏古代社会,以舆论影响政治比较早的史例。

所谓‘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贬议’,通过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太学生清议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就好像后世的学生运动,甚至于比学生运动更加强大。

因为太学之中的学员,几乎每个人都是当世才俊,并且许多人的家世背景都非同一般。

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将会是一股庞大到不可想象的势力。

其实不仅是太学生,就连郡国学诸生,也会与太学清议遥相呼应,形成了更广泛的舆论力量。

汉桓帝永兴元年,冀州刺史朱穆,因打击横行州郡的宦官势力被治罪,罚往左校服劳役。

当时,太学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指责宦官集团的罪恶,赞扬朱穆满腔忧国之心,志在肃清奸恶的立场,表示愿意代替朱穆服刑劳作。

迫于无奈之下,汉桓帝不得不赦免了朱穆。

汉桓帝延熹五年,名将皇甫规在论功当封时,因为拒绝贿赂当权宦官受到诬陷,被严刑治罪。

当时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发起集会,使皇甫规得到赦免。

正是因为太学生屡次以势压人,与宦官作对,才遭受了宦官的残酷镇压。

汉灵帝熹平元年,因朱雀阙出现匿名书,指斥宦官专权,主持清查的官员四出逐捕,居然抓捕了千余人的太学生。

这一次残酷的镇压,才使得太学运动从此没落。

可以说,东汉太学生几乎是华夏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学生革命运动。

他们以自己的热血,自己的英勇,自己大无畏的精神,试图让这个天下更加充满正义。

他们的英勇无谓,不只表现在聚会闹事上面,还有过真正的武装斗争。

汉灵帝建宁元年,大儒太傅陈蕃与大将军窦武密谋诛杀宦官,不料事情败露导致宦官率先发难,大将军窦武被杀害。

陈蕃听闻这个噩耗以后,带领下属官吏以及诸生八十余人,拔刃突入承明门,力图强杀宦官。

虽然最后陈蕃被杀,诸生八十余人尽皆遇难,可是却也让整个天下为之动荡,士林儒士哀哭切齿。

所以说,汉代之儒生不仅仅主持清议,只是打打口水仗,其中还有不少能奋身以赴国难的人。

虽然后来经过宦官镇压,太学早已落了,可是太学生那种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

文昭重开太学,虽然加入了许多其他内容,可是太学传统经学分院的太学生,仍旧对于自己那些前辈的事迹,十分神往。

故此,当他们稍微被鼓动以后,就热血涌上头脑,浩浩荡荡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