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之狂野战兵-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羽能理解八路军的统一战线的高明和威力,更能理解,那是一种弱势状态下的被迫选择,好像国民党空军两架轰炸机,第一次潜入日本领空,投下的不是炸弹,而是宣传单一样。
如果中国现代的军力对付二战时期的日本鬼子,强势碾压,还管他个毛,肯定,过去的飞机丢下的都是炸弹,导弹,还无差别攻击!
日军被激怒了,哇哇大叫,在炮楼的废墟里都能听到。
可能有飞机侦查的原因,有附近炮楼鬼子侦查的信息,这些日军稍微迟疑,就朝着前面冲去。搜索前进。
日军的战术典型执行,正面有一个小队,后面一个小队,纵身配备,散兵队形,以三人为一组,楔形嵌入。侧翼一个小队迂回包抄,外加二十名骑兵,部队行进间,卡车的拉来的迫击炮和掷弹筒等立刻朝着树林和竹林里轰击。进行炮火准备。
日军还留有部分士兵在卡车上利用位置高度,架设了重型机枪扫射。
日军有三百多人,好像一部结构紧密,运转高效的机器,按部就班,迅速组合出击。
这些守备部队平时都在各据点中分散警戒,临时拉出来都这么默契,证明的确训练有素。
很快,另一路日军也赶到了,一百五十多人。指挥官和这边接洽,也立刻投入战斗,从右翼包抄,还分兵更远地出击,要截断敢死队的退路。
赵羽有些紧张,不知道自己的部队能不能顶住敌人的这种娴熟凶悍的战术态势,实际上,战术极为低级拙劣的国府军队,在此前的大规模会战中,一见日军如此包抄兜击,立刻就望风披靡。
天空中还有四架日本战机在盘旋,在咆哮,声音非常刺耳。
“准备好了没有?”赵羽回头问杨晓辉和另外三名战士。
那是眼神,不能张口说话,甚至为了保证三个战士的纪律,他们每人的嘴里都衔着一段树枝。
四个人点点头。
三个战士是赵羽精心挑选出来的老兵,精兵,幕阜山游击队的精英,枪法极好,头脑机灵,格斗和避弹动作机智。
等待了会儿,前面突然爆发出一阵阵稀疏的冷枪。
这是潜伏的敢死队狙击手在狙杀敌人。
他们狙杀的目标有,敌人的指挥官,迫击炮手,掷弹筒手,机枪手等重要火力目标。
还别说,尽管日军非常警惕,还是忽视了对手的装备和战斗力。加上被地上惨烈的尸体激怒,多少有些莽撞。
30集团军司令官是王陵基,四川人,麾下的部队主要是川军,以前装备奇差,步枪开几下就卡壳的老古董,后来装备改善一些,甚至,这个集团军还掺杂了其他部队,中央军也有,但是,武宁城方向的支那军,皇国武士还是清楚的,典型的川军,武器大大的不行。
战术针对性极强的日军虽然进行了炮火准备,可是,在找不到敌人的情况下,更多是一种火力侦察。
他们在警觉敌人的位置,保持速度稳定,以为敌人必须在200米以内才会开枪。
日军部队在前进中,也试探开枪,精准地攻击着可以的树林。
在自觉安全的距离内,他们还比较松懈。
就在此时,对面开枪了。
400米以上的距离,从来都不会展开的战斗,突然开始,成为日军官兵的盲点。
十几个日本士兵,几个轻机枪手,两个掷弹筒背负的组长,一个军曹,一个火焰喷射器的小组两名士兵,刚见前面的草丛有些动静,就被眼前骤然扩大的黑暗吞噬了意识,接着身体飙飞翻滚地上。
第383章特种战斗
隐藏在迅速挖掘的战壕里,编织的树条草帽完全遮掩了脑袋,清一色三八大盖也贴紧缠绕了一些藤草,准星盯紧了前面的目标。
狙击手的身边,因为灌木丛的存在,遭到日军炮火侦查,炸死了几个士兵,一些狙击手还受伤了,可是,强忍着疼痛,有些人,还顺便用土制的曼陀罗粉在伤口上按压。
刚才战斗的辉煌胜利,武宁城歼灭敌人的大捷,对赵羽的绝对信任,精熟的战术训练,射击技巧训练和知识,让狙击手们有足够的胆量。
短短的一周多时间,赵羽出了基本的体能意外,分门别类挑选培养人才,比如狙击手十几人,每人每天消耗至少武五十发的训练弹,至于步枪吊砖块联系臂力和腕力的措施,肯定一样不拉。赵羽自己的射击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
三八大盖稳定的弹道轨迹,良好的侵彻力,是无与伦比的优点儿,被赵羽着重强调运用。
训练小成的狙击手,本身就有老油子兵,在掩护自己和射击的时候,表现不错。
今天天气很好,风力微弱,纠偏的难度很小,空气清爽,湿度不大,按照张钰同志的计算土公式,应该这样。
诡秘地笑着,听到稀疏的枪声以后,狙击手瞄准自己圈定的目标开枪了。
对头,稀疏的枪声不是狙击手的!
这是号令枪,也是伪装的假目标枪声。
对,就这么阴损,赵羽狡猾狡猾的干活儿。
这些细节,实战中培养训练的技能和经验,经过赵羽的传授,让这些士兵大开眼界。
赵羽不是普通特种兵训练加上天资聪颖那么简单,多少教练和老兵王将积累的经验传授啊。
开枪的人员,不是狙击手,并不代表他们就是胡闹,他们开始也在隐蔽,突然射击以后,立刻躲避起来。
二十几个人的点射震撼力很有限,所以,远处听起来就是稀稀落落的。
叭勾…………叭勾…………
日军行进中遭到射杀,有两个士兵挂了,三个胸部中弹重伤。
四分之一的成功率,在400米的距离上,足以显示这些士兵的狙击技术不怎么样。
虽然是守备部队,地位等同于特设师团的二流水准,14独立混成旅团的士兵素质还是相当强的,部队级别和建制大小有关,新兵补充的比率不一样,可是,14旅团的老兵数量和能力还是杠杠的,不同于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后,大量骨干抽调到东南亚狂扫英美盟军的时期。
日军丝毫不畏惧这点儿伤亡,那贼兮兮的眼睛立刻盯紧了目标,随即,绿色植被晃动的地方,就遭到大量日军士兵的点射。
移动中瞬间射击的精度,在一些日军身上是有把握的。
三成左右的老兵,老鬼子,步枪兵,早已经反击过去。
开枪以后,声音凄厉清脆的敢死队射手,瞬间萎缩回战壕里,那些瞄准了假目标进行精准射击压制的日军老兵,因为距离较远,移动中射击,为了保证效果,连续点射2到3。
这些细节,是赵羽反复询问川军部队得出的知识。这么细微的地方,也都在赵羽的算计之中。
此时,真正的神枪手,狙击手,使用了加装消音器的,甄别挑选出来的质量最佳的三八步枪,才开始攻击,他们打完了一个弹仓,五发子弹。
此时,为了配合狙击手的行动,实行火力掩护,几挺轻机枪突然发作,咯咯咯地扫射。
不过,所有的战术行动都很短暂,当日军开始寻觅反击,掷弹筒小组和迫击炮班组开始调整射角精确打击的时候,那些枪支都不见了。
按照赵羽的吩咐,利用这一带的竹林和树林以及土丘为掩护,万国雄等人建筑了一个新的环形工事,初春湿润的赣北泥土非常适于挖掘,堆积在沟壑前的新土虽然总要露出树林和杂草,可是,士兵隐蔽得非常分散。
日军一阵反攻倒算,火力压制。
迅速转移了位置的狙击手和机枪手等,立刻再次射击!
三八大盖的枪口尾焰很微弱,稍加遮掩就相当于无,所以,隐蔽性很强。
敢死队员利用欺诈和隐蔽,迅速移动,多枪种配合等战术,频繁地猎杀和压制日军,在日军推进了一百多米的路上,就杀伤了三十多名日军,而自己只有三名士兵被击毙,加上被敌人炮火准备毙伤的四个,也才七人。
“冲!包围上去,快点儿,敌人的火力很有限!”日军战地军官举着指挥刀,望远镜,半蹲着身体,突然站起来大声喊,随即,亲自冲锋。
两路日军很快就将一个巨大松散的扇面倾泻出去,在翠绿和鲜嫩,以及野花葱茏的赣北江南旷野上,迅速合围。
日军被悲愤激怒得发了狂,没有安排狙击手定点保护,又认为传统的川军战斗中,捞一票就逃走的可能性太大,这里很可能是敌人的后卫人员,为了避免川军逃走,失去报复机会,他们没有来得及雕琢自己的战术构思,几乎是一拥而上。
在短暂出现和压制,又立刻隐匿起来转移地点的机枪的掩护下,敢死队狙击手进行了狠辣的攻击。当日军再次推进一百米以后,发觉身边不时有人栽倒。
不过,日军的进攻队形还是相当讲究的,一拥而上的扇面攻击波,也体现了楔形战术,士兵能够不停变换着前进轨迹以避弹。
二百米左右的时候,日军无论是单兵射击的技能还是随队火力的打击,都到了最强的地步,冲锋中的日军犹如鬼魅,蹦跳躲闪,同时不停点射。几个小组之间形成交叉火力掩护,梯次前进。
此时,敢死队的死伤开始增加,包括一些机枪手,一些狙击手,一些吸引敌人的士兵,日军精准密集的子弹,可以抓住机会,瞬间将其击毙。
十几名敢死队员就在对抗移动中牺牲了。
日军的掷弹筒有两种型号,10和89式,其中10式的射程最远达350米左右,已经架设在地上,成为针对性最强的火力点,一旦发现中国枪手出没,立刻瞄准进攻。
为了保证效果,他们总是射击两发炮弹,甚至三发。稍微移动一点儿扩大打击面儿。
日军精悍的射击,娴熟的技巧,老练的做法,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干掉了敢死队四个机枪手,一挺轻机枪也被炸断作废。
战壕中和树林中隐蔽的敢死队员稍加迟疑,扑上去夺回机枪继续战斗。
在日军即将合围的时候,敢死队四百多人的队伍,已经减员了三十余人。
不过,日军态势不利,被狙杀和扫射,在征途中趴窝了七十多个了。
赵羽终于出击。
因为是特种人员,赵羽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特种战争,特种战斗,特种思维。第一感本能,总是从这种角度出发构思战斗计划。
比如这一次,他就是典型地特种战斗方式。
让一个营级别部队作为诱饵,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自己只带领四个士兵在背后袭击!
他估计,单纯对峙战斗,他的敢死队员们目前不是敌人的对手,就算是经过名师指点,就算有工事依托,有树木灌木和杂草,土包等的遮掩,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估计在三十分种以后,他的部队也将陷于崩溃。
一百多人的新兵蛋子啊,体能差,意志差,用重金奖励勉强保证不开小差……就是游击队的老兵,也远不如老鬼子的本领吧?
敢死队的武器装备清一色日货,甚至轻机枪和掷弹筒等更多一些,装备比日军还强!
南边再次开打,赵羽用手揪扯了下身上的皇国武士狗皮装,摇了摇船型战斗帽,标准的步枪和枪刺,重复啊。
心情很爽,日本鬼子能来,就是给自己面子啊,本来,在同一地点两次设伏的构思,还是抄袭八路军刘伯承老爷子的呢。
日军总共有四百五十人以上,人数不少,要是在华北,在关家垴战役之前,八路军那么凶悍的作风,都久攻不下呢。
一个乙种或者丙等的战斗大队,支队!
日军的战斗力概算,通常是一个战斗大队的火力和综合战力,在排除了航空兵和战车部队和重炮部队的影响外,还能够顶中国正规军一个团甚至一个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
赵羽那种阴谋得逞的暗爽让他抬头看看天空,一摆脑袋,鬼魅地冲出去。
冲锋的速度极其利落,正在卡车和摩托车上留守的日军部队,一些司机们,正在协助迫击炮兵的炮火支援,朝着树林里无目标轰击。
清脆的钢音,弥散怒放的硝烟,时而捂住耳朵蹲下躲避的日军,被徐徐张开的烟幕遮掩保护起来,也成为赵羽前进变乱的幕布。
四门重型迫击炮,81毫米炮弹被士兵吃力地从卡车上拖下来,从到迫击炮跟前,准备进入持续轰击的程序。
赵羽闪烁到一个鬼子身边,张开右手的手指,先拍拍那司机兵的肩膀,在他转回来的时候,用上面佩戴的特种锋刃横过他的喉头。
鲜血骤然喷出。
此时,杨晓辉等四名战士,已经赶到,用匕首猛烈捅杀敌人的炮兵。
“嗨!”搬运炮弹的一个日军偶然正好抬头往这边看,立刻丢掉炮弹,身体侧弯,顺势拔出配备的炮兵刀。
第384章背后奇袭
炮兵刀是一种近战格斗的利器,预防的就是在炮兵阵地遭到袭击,护卫的步兵人员被杀伤,炮兵不得不投入近身自卫战斗的时候,几乎是唯一的武器。
一般,炮兵的部分军官配备手枪,普通炮手,炮组人员,都随身配备特制的炮兵刀,一种相当于日军指挥军刀一半稍长一些的刀具,大号的匕首吧?
这种武器,怎么说呢?聊胜于无效果很有限,所以,上一次在武宁城外,赵羽率领的敢死队骑兵一拥而入,将日军炮兵砍瓜切菜,踏成稀巴烂。
不过,这个日军炮兵身手很厉害,一看眼神和动作就是老兵!
从战场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浑身上下弥漫着凛然的杀气,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眼看着一名士兵遭殃,赵羽速度更快,举枪射击,消音器下步枪的声音轻微到了极点:噗!
标注的狙击精度,射中眉心,子弹钻进眉骨,钻出一个小小的血洞,切开了神经中枢的联系,还可能因为内里脑浆的柔软质地,导致子弹突然翻转,巨大的动能随着弹跳翻转,好像一只大手一样,将脑浆全部搅拌成糊涂酱……
炮兵沉实地砸倒地上,结束了全部远程火力支援点上的日军战力。
十四名日军炮兵,四名卡车驾驶员,两名辅助人员,在赵羽小组的突然袭击下,全部阵亡。
为了掩护战术意图,特战小组的身份动态,大家立刻将杀死的日军炮兵等尽快悉数抱起来,扔到卡车上,清扫了战场。
此后,这五个特种人员,就掌握了日军远程重型炮兵的命运。
不过,赵羽没有进行操作射击,他叮嘱大家迅速进入狙杀状态。
五个人依托日军服装的伪装,依靠卡车和摩托车的屏蔽,伏地射击。
日军在三百多米的距离,部分人员在二百多米,最远的日军已经突击到四百多米的位置,而此地方和敢死队的位置相距在六百多米。
虽然日军在进攻的战术和队形上非常讲究,娴熟而利落,可是,在后方看起来,就没有多少严谨性,完全是一个松散无序的散兵弧面。
赵羽没有说话,用一声声轻微震撼的射击,宣告了自己的意图。其余四名战士马上追随他的动作。
五个人进行了一分钟的射击。
为了保证射击的效果,他们的工作面也呈现扇面形态,避免重复打击一个目标。
赵羽还有一个要求,宁可速度慢,也要保证射击的精度。
一分钟时间里,赵羽恐怖地点射和自行装弹,期间还观察和认定,瞄准目标,计算各种纠偏诸元等等,射光了六个弹仓,30发子弹。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这是贺绿汀先生游击队之歌里的唱词,可是,这个理想到爆棚YY到无限的要求,好像是专门在给赵羽点赞歌。
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儿。
这一次战斗,他给杨晓辉等狙击手的要求还不太一样,比如,狙杀必须准确,但是,具体位置可以是脑袋,也可以是臀部以上的任何位置。
最有效的,威力最大的是爆头,可惜,38式子弹属于小口径子弹,威力不足,因此,除了他亲自打敌人的后脑勺以外,或者是咽喉以外,其余的杨晓辉四人,目标都是敌人的后心窝。
此时是初春,赣北江南绝没有春寒料峭这一说,已经温热起来,日军服装已经是春秋装,单薄了许多,这样,随便击中后背或者后心,杀伤力都可以。
就连赵羽,也不轻易攻击敌人的脑袋,除非是侧翼扇面的敌人,从太阳穴和耳朵的位置爆头。
人类的后脑勺其实保护性非常强,因为部分人的脑袋特别远,甚至可以将子弹滑偏,就是近距离现代武警执行死刑,有的都需要补枪数次,这就是后脑勺头盖骨的威力。
后颈椎是赵羽最喜欢的地方,因为每一弹过去,被弹的日军总是瞬间被推倒,彻底瘫软。
有的日军被打断了脖子,有的是动能冲击,瞬间身体摇晃错位,引发脖子折断。
赵羽先后毙伤了30名鬼子。
在他的枪下,凡是受伤的,也基本没治,等于死亡,脖子折断的日军其实生不如死,在战场上的重伤员,不仅丧失战力,还能拖累敌人,加上保护和运输等,给敌人造成的困难更大。
杨晓辉打出了22发子弹,击中敌人20个目标,正中心窝10人。
其余三名神枪手,平均射击20发子弹,毙伤效果在15人左右。
他们自己也没有数数量,战斗最紧张的关头,哪里还能管那个?再说,敢死队是按照结果总体统计的,注意默契配合统一作战,反对游离在协同战斗之外单纯的个人英雄主义!
就这样,一分钟的逆袭,杀伤日军95人左右。
这个数量,是极大的数量,在战场上的感觉,就是日军扑通扑通小饺子一样纷纷栽倒!
日军总数接近五百人,赵羽小组干掉敌人大口径迫击炮部队和汽车兵,辅助兵等20人,合起来已经115人,占日军参战部队的四分之一还强了。
此时,冲锋中的日军,已经在激烈的对峙中消耗80多人,加上赵羽小组的抄袭,日军损失惨重,毙伤200,是总数的五分之二。
这样的损失比例,40,在战报中可以算惨重!
真实历史上,第二次长沙会战战罢,第九战区的众多参战部队以军为单位,损失率都超过了40,所以说,这是薛岳和第九战区的惨败。至于说长沙未丢弃,战略根本未动摇云云,都是胡扯,人家日军就没有打算永久性占领长沙,不是战略目标未遂行。
一分钟以后,形势陡变。
正在冲锋中的日军,发现了蹊跷,稍微迟疑,马上发出了惊呼声,“有敌人袭击,有敌人袭击,背后有敌人。”
对于这种警报,日军的训练中估计奥就有预案,所以,稍微有些混乱,日军马上就做出正确反应,部分人保持对前面支那军的压制,暂时停止了突击,后尾等人员以战斗小组为单位,迅速折回,看到了只有区区数人伏地攻击,日军发出了一声声叫嚣,反扑过来。
此时的赵羽等人身上的皇国武士狗皮,还是起了一些作用的,让日军反转观察的时候,又耽误了一会儿。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又有十名左右的大和武士遭到屠戮。
这一回,赵羽心旷神怡,因为,他喜欢的局面出现了,敌人看他了。
看看看,再看老子把你吃掉,不。呕吐,老子把你媳妇吃掉!
他的子弹,长了眼睛一样瞄准敌人的眉心飞过去。
噗噗噗噗。
一个个A和V游戏的民族男人被他推倒,仰面朝天,在他们鄙视和践踏的支那土地上耍起了死狗。
二十多名日军随即开始反攻,一面射击,一面冲锋。
日军士兵很有经验,看出这些“日军”的姿势,就能猜测出他们的真伪,还有,这些日军刚才感觉到战友们的死伤状态,马上就能明白情况。
比如,后背中弹,鲜血是从前面形成一道血雾的,或者击穿了咽喉和颈椎以后,也是从前面飞出来的。
如果不是有经验的老兵,赵羽们估计有更充足的时间,毫无顾忌,非常安全的猎杀敌人。
这时候,汽车轮子和迫击炮弹药箱的掩护成为非常理想的遮蔽物,赵羽等人继续猎杀日军。
冲锋移动中的射击,无论如何,都比不上静态射击的精度,这是毋庸置疑的,加上赵羽这个死变态,二十多个鬼子半分钟内被杀光。
赵羽一人杀了十一个。击中眉心,一弹毙命,绝对不拖泥带水。
不过此时,赵羽身边,一名神枪手被击毙,子弹击中人头,爆头。
此时,赵羽四人抓住战机,继续狙杀日军,又一个一分钟,60多名日军被毙伤。
这是因为20多名敌人反击以后,其他鬼子以为背后安全了,继续进攻,结果,敞开了后背,单方面挨打。
此时,日军伤亡300人左右,加上和敢死队主力对峙中三十余人的伤亡,折损大半。
在敢死队主力和赵羽小组的中间,日军几乎被打光,于是,赵羽停止狙杀,和战斗小组四个人,两人一组,操作着敌人的迫击炮,对敌人两翼兵力进行轰击。
日军两翼包抄的部队,已经冲锋到前沿,60多米的距离上,能保持对敢死队的压力,但是,随着赵羽炮组的调整和瞄准,不间断地轰击,左翼的日军百十人的兵力,遭到可怕的打击。
第一发炮弹就轰碎了三个日本兵,弹片又切过两个日本士兵的身体,气浪将之此推出了七八米远,摔了个狗血淋头,七荤八素,昏死过去。
短时间内,十几发炮弹的覆盖,将日军牢牢压制住,同时造成五十多人的伤亡,爆炸的硝烟弥漫,几乎造成了一片黑色的烟尘雾气地带,使日军能见度降低。
因为日军逼近,敢死队的主力在万国雄等人的指挥下,吹起了战斗号。
瞬间,所有敢死队员都从战壕和隐蔽的地方钻出来,操持各种武器对敌攻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