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之狂野战兵-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很和赵羽的胃口,他辛勤努力地给大家讲了好几天,期间,蒋介石非常重视,亲自去聆听教诲,捧场鼓吹,说赵羽的特种战争理论,是一种战术,更是战略,那种不对称战争胜利的思维,是中国能够战胜日本的第三根支柱。即,持久战第一,外援第二,特种战争第三。
不仅蒋介石来,就是崔可夫将军和苏联方面驻扎重庆的代表团,也都来谛听,过程中,不仅认真做笔记,还多次提问,好像小学生一样认真严肃。
崔可夫将军还让娜塔莎和叶琳娜都跟随来,这俩妞儿都是速记高手,要将赵羽的话尽量准确地记录下来,以后整理,说要编纂一本书,专门给苏联军人使用。
重庆的一些军政要员们,在蒋介石的带动下,也纷纷前来,因为,特战战略关系到中国的抗战大局,没有人不重视,何况,还要这些人配合呢,还有,这些人都想听听中国这位传奇英雄的抗战观,大家都有些消沉,听听以后,振奋振奋士气也是好的。
赵羽没有丝毫隐藏,完全和盘托出,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有两种选择,一,维持局面,坐等国际形势变化,因为,日本自己的野心,被德国同盟轴心的牵制,必然在半年以后对美国开战,苏联也要席卷进来,有美国和苏联等盟友,中国抗战必胜,但是,要迅速整编集训,为未来反击做好准备,第二,利用特种战略,最快速度打败日本,单独打败日本。
第一选择可以节省很多力气,但是,战后和善后,将对中国极端不利,因为中国没有大功勋,没有令人震撼的军事成就,在战后的国际安排中,将成为附属品,忍受很多屈辱,将如一战一样,名胜而实败,第二种,中国将在战后,主导东亚政治,实现中国的重新崛起,一举成为世界最大强国,得到世界的尊重。
赵羽还阐述了特战战略的优点儿,消耗极小,获得极大,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这样,面对中国财政和物资匮乏残弱的局面,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民生压力。
赵羽对于自己实战中的一些做法,成果,进行了展示,想让大家都明白,都来做。
各战区的战术教官,司令部参谋军官们,反应极好,非常认真地听讲,研讨,质询,表示回去马上筹办真正的特种部队,响应国府特种战略。
赵羽自然将特种部队训练的方法,原则,基本流程等都讲述了,要求他们在半年的时间里,训练出实战管用的特种部队,可以对日军普通部队取得压倒性优势。
赵羽特别强调了狙击手的培养和战术,使用枪械等等,对于基本特种战术也进行细致地讲解,总之,毫无保留。
这里的内容很多,赵羽讲解速度很快,为此,专门有人负责在黑板上书写要点,还有人负责录音整理。
让赵羽感到刻骨铭心的是,这一天,他见到了一群人,而且,是他仰慕已久的一群人。
“赵羽同志,您好,我们今天是来向您学习的。”几个将军,国府军装,一位中山装中年人,浓眉大眼,神采飞扬,那种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语言,被他影视印象里迅速吻合证实了。
赵羽颤声问道:“您是周恩…来同志?”
“啊?哈哈,你认识我?很高兴,我的确是周恩…来。”周恩…来同志高兴地握着赵羽的手:“看来,你在太行山八路军的时候,刺探了我们不少情报啊。”
周恩…来同志的幽默,睿智,让赵羽敬仰神往,这位中国美男子,品德已经臻于极致,在无数中国人眼里,已经等同于神圣,赵羽也不例外。
他激动地立正敬礼。
来客中还有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将军,介绍以后,赵羽也是非常崇敬。
叶剑…英参谋长笑着说:“赵羽同志啊,以前,我们来这里传授游击战的战略战术,现在,是你进一步发扬光大,来传授特种战略战术了,好,你真了不起。”
赵羽心里的那个暗爽,被这么多历史名人,绝代英物表彰,是何等荣耀?
此后,周恩…来同志和叶剑…英参谋长坚持来听讲,因为,特种战略意义重大,可能改变中国抗战的整体思维。
第622章豪华阵容
赵羽直言不讳地说,所谓特种战略,就是精英式的游击战略,敢死队式的游击队,拳头进攻,闪电战式的游击战。
本来,赵羽的学识就占了大便宜,加上几个月来的实践反省和总结,对于特种战斗的理解更加丰富,精深,讲解起来,口才利落,时而言简意赅,开门见山,时而滔滔不绝,认真详细,在所有听讲学习者的面前,打开了一扇精彩世界的大门,让大家听得触目惊心,如痴如狂。
触目惊心的是,这种战术的威力,赵羽认为,最成熟强悍的特种部队,一支就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其次,可以做到以一敌十,敌百,敌千的效果,造成惊人的战损比,极大影响双方士气。再次,可以扭转某些战役和局部战斗。总之,中国如果能训练成精锐特种部队一万名,就可以迅速击败日本!
赵羽对一些武器的运用方式的改进,比如步枪的射程,威力,机枪的多重运用,瞄准具的差别等等,一些细节的描述,加上战场上他的例子,更加悚然听闻。
赵羽还讲到了日本特种兵,号称挺进队,在中条山战役中的威力,几乎起到百分之五十的作用,空降斩首,夺取军部师部,伪装潜伏突击,截断退路,造成中条山国府军迅速崩溃。
长沙战役中,日军的特种部队,菊部战队的威力,也非常厉害,差一点儿奇袭湘潭成功,斩首薛岳!
赵羽没有忘记,针对敌人的特种部队的进攻,我们的特种部队如何进行反制的问题,我们的普通部队又如何反制,等等。
这些东西,是以前中**队将领们很少正眼瞅瞅的问题,这是真正的战斗技术,高技术,而且,威力巨大,作战惊险残忍,彻底颠覆了大家的观念,自然听得新奇震撼。
赵羽成了最好的老师,深受大家欢迎,那些抱着无聊赖闲逛猎奇心情来的一些国府军政要人,无不被震撼吸引,心悦诚服。
本来计划培训一周时间,结果,被强烈要求延长到了十天,十五天!
五月中,赵羽离开教研班,回到阔别已久的幕阜山,见到了正在集训的两支特种部队,万国雄,凌紫嫣,梁子一队,薛岳亲信部下岳希杰警卫连长一支,按照赵羽的叮嘱,他们训练得非常努力,效果不错,让赵羽很是高兴。
在这里待了三天,赵羽进行指导,安排下一步的培训任务,并大规模集训大家的射击能力,对代替教官们进行个别指导。
随即,赵羽又匆匆飞回重庆,向军委会汇报了自己要赴美的打算,重点就是夜视仪的问题,万分火急。
蒋介石对赵羽的提议极为重视,不仅马上就同意了,还从各方面离开满足赵羽的要求,召集了专门的会议商讨赵羽赴美的身份问题,安全问题,做好一切准备,使赵羽能够在两天之内就成行。
赵羽自己,也做出了各种举措,要求军委会考虑配合,一,公开宣称,赵羽在赴苏前后,遇日军战机袭击受伤,目前正在重庆附近秘密疗养,二,马上找到几个替身,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活动,掩护赵羽的真实行动,三,专门做出新的布置,佯装近期要对日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以紧张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不用说,这些措施都被采纳了,成行的那天,赵羽的身边随从,人才济济,除了父亲是美籍华侨的韩雅欣必然在列外,两位光学方面的年轻专家,两位军统的高级特工,一位真正的外交官员和他的随从,两位摄影记者,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外交团阵容,在众多外交部官员的欢送下,乘坐飞机绕道西南面,转进到缅甸,再进入香港,乘坐航班直飞美国西海岸,然后又奔赴美国东部地区。
重庆方面的战略配合非常给力,在赵羽建议以后,蒋介石亲自出马,发表广播讲话,提出在最近阶段,各战区即将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随即,各战区都做出大规模行动,对日军前沿阵地进行了攻击,一时间,从华北敌后的庞炳勋24集团军,山东省的游击部队,到河南,安徽,湘赣,浙江,广东等地区,中**队全面挑衅,把日军大本营一时间弄得晕头转向,莫名其妙。
在此背景下,赵羽等人的行程非常顺利,一直到了美国东部的纽约州白滩市。
到了此时,所有人员的身份在内部才开始公开,顿时,一路转换乘机的人们,改变了孤僻冷漠甚至敌视态度,纷纷握手,感慨万千。
这个团队的团长,就是顾维钧先生。
顾维钧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其父亲是晚清第一任交通总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25岁的时候担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又是当时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抢来”的女婿,以后,在北洋政权里,担任过七次总长,1927年,还担任过5个多月的中华民国总理!以后担任多次驻英法美公使,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会议,巴黎和会,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1948年,又被红色方面宣布为战犯。76岁份上,还当上国际法庭副庭长……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外交家,他们是李鸿章,周恩…来,顾维钧!
此次,顾维钧从驻英大使任上返回述职,被蒋介石紧急命令,改为新的驻美大使,要他以大使之尊,堂堂正正地掩护赵羽。
顾维钧今年53岁,虽然是老资格的外交家,政坛高手,在听闻了赵羽的事迹以后,也不敢怠慢,在纽约州的白滩市下了飞机以后,乘坐车辆先进入一个预备好的旅店里休息的时候,浅浅夜幕下,当对大西洋吹来的潮湿海风,举杯庆祝安全到达目的地。
顾维钧相貌堂堂,举止雅致,虽然年过半百,依然风流倜傥,一介中华美男子,不愧为经典的外交熟稔高层。
这位近代外交大腕儿的名声,赵羽还是听说过的,所以,也非常敬仰。
两位光学方面的专家,一个是周同庆,一个是王大珩33岁的周同庆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博士,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5岁就任北京大学教授,此时,任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作为中国第一流的科学家,他在光学,光谱学,气体放电等离子等方面的研究是朝前,抗战中发明回声探测仪,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x光管,就是他参与的产物。新中国学部委员,第一流科学家,有世界影响。
王大珩,27岁,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在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应用光学,刚刚转入雪菲尔学院,在世界著名的玻璃学家。e。s特纳教授有关光学玻璃研究。
这位青年专家,在研究的同时,和英国伯明翰昌德公司合作,研究光学玻璃,这种技术,是当时世界上最为机密的,他还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稀土光学的两人之一。他还发明了折光仪。享有专利权。
他更是未来新中国的学部委员,科学院和工程院的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新中国近代光学的奠基者……
当这两个人仅仅是爆出了名字以后,赵羽就震惊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再用手指掐着自己的脸腮:“这是真实的吗?”
两位中国未来第一流的科学大家,此时的年轻专家,非常低调谦逊:“赵羽将军,您怎么了?”
赵羽是真的庆幸,万分庆幸!
因为,他不仅仅知道这两位专家,还知道他们的主要成就,更知道他们的未来辉煌生涯。
在特种部队的时候,专门授课讲到光学装备,教授就详细介绍了这两位,特别是王专家,他们带出了一大批科研人员,奠定了我们中国的国防光学应用的基础。
“早知道如此,我就不来美国了。”赵羽非常感慨。
两位军统高手,一个看起来文绉绉的,满面堆笑,谄媚委屈,好像是小秘书,但是,年龄已经不小,四十多岁,而且,看人的时候,眼睛特别洞察机警。
“鄙人,军统局代理主任,兼甲室主任毛人凤。”
“啊?你是毛人凤?毛森的叔叔?”赵羽倒吸一口冷气,妈蛋,这个其貌不扬的矮胖子,居然是历史上大名鼎鼎,军统巨枭,戴笠的继承人,笑面虎,心比蛇蝎的毛人凤?
“是滴是滴,委座让我们来保护您,保护您,请您多多关照。”毛人凤连连鞠躬,点头微笑。
另一位军统特工,赵羽认识,只是一路上不说话,他就是在汉口,上海和赵羽配合锄奸的军统少将高手沈醉。
沈醉此时,对赵羽也是温和地点头微笑,已经有了敬仰赞叹和一定疏远,因为此时的赵羽,功盖华夏,名扬一时,他沈醉显得宵小了太多。
两名摄影记者,在一路上虽然缄默不语,可是,跟毛人凤,沈醉等人的目光交流不少,神情非常儒雅,介绍的时候,是沈醉代劳的:“这位是我国著名导演蔡楚生先生,那位是郑君里先生,也是著名导演,哦,郑先生还是新闻影片部主任。”
赵羽嘶嘶倒吸着冷气,不禁有些自卑:“久仰久仰。”
作为特种兵,思维极其活跃,视野尽量开阔,中国早期著名导演啊,好多著名的影片都是他们拍摄的,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获奖的电影,就是二位的友谊和天才的结晶。
ag
第623章筹谋美国
有如此高人陪同,赵羽不仅觉得倍有面子,更有了信心。
他是项目总策划人,又是核心技术的指导者,在这个旅店里,他将自己所知的红外线夜视仪拿出一个来,拆解开让大家看,同时,指出,中国人必须尽快研制出两样东西,一,红外线夜视仪,二,微光夜视仪,三使用红外线对敌人军事目标进行探测追踪识别的系统,还有更多的先进光学仪器。
“诸位,我们要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而且,不仅仅是军事目标,还应该有一个更宏大的经济目标,”赵羽要求在几个月之内,就制造出大批的夜视仪,实现量产,装备部队,同时,在米国筹备人才,建立掌控更多的企业,为将来中国的军事科技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规划是,利用美国的稳定环境,比较优秀的技术人才优势,方便的交通,原料,市场,安下心来,认真进行科研,生产和销售,创建一个集高科技和军事国防工业,其他关键民生工业相关的科技体系,在未来抗战胜利以后,迅速迁移到中国,或者复制回去,引燃中国的工业革命,技术爆发,促使中国工业和经济真正伴随着发展,奠基大国强国基础。
这个计划,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因为,超出了他们最大胆的想象。
“不错,就是要借鸡生蛋,”
蒋介石,军委会,外交部,都没有给顾维钧,毛人凤等人这样的指示,顶多就是负责协调,掩护,监视赵羽的安全,夜视仪的研制和输送,根本想不到赵羽还有这样宏大长远的规划。
赵羽要求,在美国至少开办三个以上的工厂,筹备成集团公司的形式,中国人出面,独资公司,保密技术,争取在美国市场上成长起来,快速赚取利润,自我营养,加速发展,为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科技支持,武器装备支持,财源支持。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特别是可以融汇华侨的力量,将海外华侨的爱国之心,精神和物资能量发挥出来,更进一步,帮助华侨扎根在美洲大陆,逐渐成为掌控经济和金融,工业,技术的巨头,寄生和掌控美洲大陆,策应中国发展!
如果更有可能,这些企业将要成为美国的支柱,进而让华人集团上升为美洲大陆的主流,排挤犹太金融集团,掌控美国,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有“美国兄弟”的支持,就跟以色列的小强牛鼻一样,成为世界的精英强者。
那个时候,中国想要不复兴,不恢复为世界的中心,都不可能。
“诸位,我们今天来美国,两手空空,可是,若干年以后我们回去,将发现,美利坚的大地上,华夏族裔已经绽放异彩,引领风…骚,千年汉唐盛世再现于世界。所以,我们今天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抗战,而且是为了民族复兴大业,彪炳千秋!”赵羽激动地说。
他有这个信心,也有这个强烈渴望,能够让中国提前数十年富强起来,消除霸权国家的欺凌,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减少很多很多的无奈和艰难,该是多好的事情!
顾维钧,周王两位专家,毛人凤沈醉等人,都对赵羽的构思赞叹不已,表示一定好努力配合,做好这个工作。
“真要这样,太好了。”
“就是就是,赵羽将军的心胸,不是我们能够揣测的。”
“真如果这样,我们掌控了美国,那唆使美国对日宣战也是分分钟的事情啊。”
赵羽的构思令人佩服,他的身份又特殊,这些人不敢以胡思乱想和异想天开来对待,只能鼓励赞扬。因为,赵羽提出了一个比较合理可行的策划,并且,分配了任务,让这些人分头执行。
顾维钧负责寻找现在美国的华侨领袖,富商和名流,两位技术专家,寻找高科技人才,同时考察美国现有的光学仪器制造研制相关的厂家,毛人凤负责未来的工厂管理,筹建管理规则,条款,沈醉主要保证光学专家的安全。
个人都有了具体任务,俩专家当即开始研究红外线夜视仪的装备,赵羽负责对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解说,提供思路,专家还拆解夜视仪进行处理,赵羽还对微光瞄准具的特点和科学原理进行阐释。
一夜之间,这些人都忙碌了很久,特别是毛人凤,凌晨再次起来,写管理规划书,非常认真,难怪历史上,他能够凭着勤勉和城府,以浅薄资历,替代戴笠,赢得蒋介石信任,掌管军统和后来的保密局,延至台北,还是风光一时。
顾维钧更是忙忙碌碌,指挥随从人员,按照他的关系网,一遍遍地电话联系,几乎将电话都打爆了。
第二天,一行人求见并参观了美国ITT工业集团。
这个集团,是1920年创建的,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大企业,产品在125个国家市场上倾销,也是赵羽知道的后来涉足光学仪器研制的大集团之一。当然,这个集团的产品领域可多得很。
赵羽并不和美国第一流的大财团,大工业家们结合,一是为了保证自己技术的机密性,而是将来要压制和打败这些财团,集团,创建中国人在美国的超级集团。
ITT集团,当时还是不大的公司,赵羽询问了顾维钧以后,才确定了这一首访目标。
在集团公司门前,刚一下车,就有人负责接待了,有厂家的人员,更有中国的驻美政府代表。
顾维钧大使激动地跑上去,拥抱着一个人,那人也拥抱顾维钧,激动得热泪盈眶。
随即,顾维钧做了介绍,那人马上握着赵羽的手,热烈地凝望着赵羽,久久不肯松开。
“鄙人的确就是顾维钧先生所说的中国在美国的最大当家人,总领事官员,忝为大使的胡适之!”这位风度翩翩的中年人,意气风发,气质优雅,戴着金丝眼镜,是绝对的外交官和学者典范。
“胡适?”尽管有顾维钧之前的介绍,他还是非常震撼。
这个人可不简单啊,年轻时期的风流才子倒不必说了,反正以后是国际上都知名的学者,比顾维钧更胜一筹,真实历史上,差一点儿被美国抬举出来当台北的总统呢。
他属于右翼的知识分子,经常撰文咒骂国民党,蒋介石,可是,还是被蒋介石很涵养地款待为嘉宾,因为人家的资历和人脉关系太厉害了。
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是人家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
立正敬礼,赵羽也丝毫不能在礼仪上逊色。
胡适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早就打通了关节,这家公司此前虽然经历了20年之久,发展也还一般,总裁总经理的得到总统电话,又有中国驻美大使的亲自光临,屁颠屁颠的,以为中国区购买什么商品,感到非常荣幸呢。
参观了集团工厂,赵羽惊喜发现,该集团的确有玻璃厂投产,而且,这个公司还有大量的水泵系列。
参观当中,赵羽就提出,要和该集团合作,提出了租借,并购局部分厂等意向,让该厂总裁和高层兴奋不已。
一个中小型企业,就能够得到海外人士的如此重视推崇,暗爽不已。加上此时美国经济情况虽然从八年前的大危机中步出泥泞,可是,因为世界各地区的战火烈焰焚烧,石油和军火,钢铁等战略物资和生意火爆,ITT集团这种真正的民生企业,发展一般,总裁等人正头疼呢。
赵羽提出合作的建议是投资形式,并且,保证市场销售,那种租借,更是保证了这些厂子能给美方固定的可观的利润。这些情况不好的企业业务,突然有人来投资和发红包,谁不高兴啊。
确定合作意向,当即签字,这就是赵羽的作风,随后,他们回到纽约,在这里,赵羽出面,会见了很多人,比如,韩雅欣的父亲,一个当地的拥有一个小工厂的商人,小有家资,号称“富商”,那是生活艰难的华侨们抬举出来的。
赵羽很虚心热情地询问了韩雅欣父亲一些情况,了解了当时美国华侨的发展,地位,知道他们很不容易。
看见了女儿跟随来,韩雅欣的父亲高兴得老泪纵横。当韩雅欣介绍说,这位是中国国民政府的特使大人,荣誉比肩驻美大使以后,老人家赶紧鞠躬致意,而当韩雅欣介绍说,这位中国特使居然是她的堂姐韩雅琳的未婚夫时,老人家高兴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