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臣禀奏我们国库库银可是不多了,如果在拿出一部分用于资助学子的话,那我们可就陷入到了财政危机,所以臣觉得还是不要了吧。”
户部的大当家李涛出来持得得是反对意见,自己管着钱财的问题比较关心的。
“陛下臣窦仪觉得既然以前有过定论,就要坚决的执行的执行要不然以前的朝仪就白费了。”
“臣弟也有话要说。”赵光义也是出来插了一杠子。
他们都不是为了其他的事情,就是为了要不要给进京赶考的考生进行补助。
所谓的补助就是对进京考试的学子的吃、住进行全方位的朝廷全包,这些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所以这些朝中的大臣都是为了这些在进行争论,这样说来也是为了国家。
第272章朝廷没有钱
其实按理说这都是以前商议好的,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在商议的。
但是既然有人提出来了,还是要议一议的,这大宋的朝廷的还是比较民主的。
你想一想本来都是早就定好的了,既然是定好的那还议论什么的,可是人家皇帝居然还让这些人在这里讨论。
即使是唐太宗那样的从谏如流的皇帝恐怕也是不会纵容臣子这样。
赵旭就就看到这一点就觉得历史上的赵匡胤也一定是一个不错的皇帝。
起码赵旭觉得赵匡胤比起李世民也是不遑多让,自己这个父亲还真的是一个谦厚的皇帝。
赵旭在这里想着的时候,赵匡胤就已经开口了:
“光义还有什么想说的,你想说什么,朕就洗耳恭听了。”
赵匡胤也是不能给弟弟面子,且不说他是自己的弟弟,是自己的亲人。
这都是不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他现在是晋王,大宋的王爷了,自己自然是要给他面子了。
这说到底也不是给他面子,而是为了维护皇室的尊严,所以有时候不是给他赵光义面子而是给大宋朝面子。
可是这一点赵光义是不知道的,还一直以为是大哥皇帝是对自己宠爱有加,这也造成了后来赵光义的飞扬跋扈。
“皇上臣弟觉得这三位大人都是又有道理的,这些学子们都是以后我们大宋的各方面的人才,我们更加要重视他们的。”
“所以先前朝廷已经决定要要给这些学子这些考生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这就是对他们的关心,正如窦仪窦大人说的就十分的对,朝廷已经有了定论,就不用再讨论这件事了,看了可以按照先前的既定方案执行。”
他这些话刚说完,一些支持给考生优待的人都是纷纷的支持赵光义说的这一番话。
他们也是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过来的,当时他们身在乱世更加的是困难,现在他们觉得不能再让这些读书人再受这样的苦。
“皇上,晋王说的对,朝廷已经有了决意还讨论什么。”
“就是皇上,这一定是板上订钉的事情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这些说话的人都是支持的人,至于那些不支持的人现在是没有一个说话的。
就连刚才第一个出来反对的人户部尚书李涛也是没有说话了,自己在心里纳闷了。
这昨天不是晋王说的吗,一定要反对这件事,就是想打击皇帝的权威,如果皇帝以前定的事情都可以被推翻当然是对皇帝有些打击。
他们也没有想到什么时候会提出来这件事,只不过是昨天陶谷在醉酒之余说出来的。
他说明天早朝就要向陛下提出这件事,因为现在已经陆续有好多人来了。
可是好像朝廷还是没有什么明确的态度,这不是急人吗,圣旨上不是说吗要给这些参加科考的学子补助吗?
现在怎么没有了音了,这不是让朝廷失信于天下吗,所以陶谷多喝了几杯就说出来了这些话。
恰好被赵光义听到了,于是他就觉得要在朝堂上整出来点什么动静,好让人知道他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一个人。
所以他和自己的一些死忠的支持者商议了一下,反正就是反对,要和朝廷对着干。
李涛是他的先锋,所以他最先站出来,再说了他也是户部尚书,说没有钱也是可以的。
不过他想不通晋王怎么在这个时候变卦了,自己真的不明白,别说他不明白,就连昨天晚上和赵光义在一起商议的人也是不明白。
“各位大人各位大人请肃静,本王的话还没有说完呢,你们着什么急?”赵光义的声音很大,大家都是能够听到。
话还没有说完?说道这份上还有什么要说的,李涛他们几个知道这重头戏来了。
“光义怎么你还有其他的要说的?”赵匡胤也是觉得赵光义有点怪怪的。
你不是说同意了,怎么这个时候还说有话要说,还能说什么呢?
“是的皇上,臣弟要说的话还没有说完,请陛下和众位大人听本王说完下面的话。”
“本王刚才说的是从朝廷的威仪方面来说的,也是是皇上不能失信于人才说的这些。”
“同时也为了天下的学子着想,这也是为了我大宋的未来着想的。”
赵光义这些说的都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人之常情,他说的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正在大家还在心里暗地赞同赵光义的时候,这个时候赵光义开始转折了。
“不过凡事都是有例外的,就是这件事情也是有例外的,本王现在觉得刚才户部的李大人说的也很对,现在国库缺钱,可以建议取消这个事情。”
“不行!”他刚说完一个声音平地惊雷,把大家都吓了一大跳,这个人是王溥。
“陛下臣失态了。”反应过来的王溥连忙向赵匡胤道歉。
“没事的,王相你说说你的理由吧。”赵匡胤本来都是对臣子十分的宽厚,特别是对这些老臣。
“老臣是这样想的,既然圣旨已经下达了,参加科考的学子们也是知道了这一情况了,所以不能在改变旨意了。”
“否则会寒了天下学子的心。更加会使他们对朝廷失去信心,是他们举得朝廷是朝令夕改,不值得信任。”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以后朝廷要有什么新的政策,天下人还会再相信朝廷没,那对我们更加的不利呀,皇上。”
王溥说完这些已经是气喘吁吁的了,看来是累的不轻,这些在一旁看着这老王溥,还真的是真心为国呀!
“本王何曾没有考虑到这些,本王也是痛心呀,那些学子十年寒窗辛苦自然是不必说。”
赵光义也会做戏,就差掉几滴泪水了:
“可是我们的国库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财去给这些学子了,那都是留着应急用的,不然朝廷要是有个什么紧急的事情,就完了。”
赵光义说的就是我也是同意的,可是现在是特殊的情况吗,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方案,那朝廷就要破产了。
说道第就是朝廷没有钱,要不然也不会这样不是,失去信誉和朝廷大事哪一个更重,要选一样。
反正赵光义最后是反对的,虽然是反对也是给朝廷着想,不然也不会这样在这里讲这么多,不是吗?
赵旭只是听着他们在哪里争论,没有说一句话,现在还不到他说话的时候。
第273章你们是戏弄学子呢
赵光义说的很在理,朝廷的威信是没有错,也不能违背可是现在的情况有点特殊。
刚才你们没有想到户部尚书说,现在的国库里面已经没有多少钱了。
那意思就是说,现在我们缺钱,我也不想反对朝廷的政策,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支持的和反对的人,在哪里吵成了一团,为了自己的意见都是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一步。
正在这个时候大殿内出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大臣们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于是他们竖起耳朵仔细听了一下,没错是呼噜声音,正是那熟睡中的呼噜声。
循着声音的来源看去,好嘛正是站在武将前列的太子极品到站着睡着了。
这真的是让大家感到无语了,这家伙居然是能站着睡着了,这恐怕这是有早朝开始第一人吧。
刚才正在争论的众人,这个时候也是停下来,也不再争论了,都是看着这个每每都能敢出来常人想不事情的太子到底在搞什么鬼。
赵匡胤现在的脸色也是有点不好看,你也太放肆了,这里是什么地方,你居然在这里呼呼大睡,成何体统。
“太子!”赵匡胤提起中气大喝了一声。
这一声无异于是平地惊雷,站在他身边的太监张德钧感到自己的耳膜是生疼,好像是耳膜破裂了一般。
文臣们有的干脆是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一副痛苦的样子,看来他们是真的受不了这个样子。
再看看我们的太子爷在干些什么,这家伙居然在这里慢吞吞的睁开了眼睛。
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就好像是刚刚睡醒,还吧唧吧唧自己的嘴,这家伙看来真的是睡着了。
“怎么这么大的动静,刚才这么这么大的声音,我怎么是听着有人喊我呢?”
服了!
朝堂上的臣子都是对赵旭无语了,没有想到这个家伙居然还是真的是睡着了。
“太子,现在是早朝你怎么睡着了,你要给朕一个解释。”赵匡胤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额,那个父皇,昨晚我陪着太后太晚了,您也知道太后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孙儿了,有点想念了,所以才这么晚,要不然我哪里会如此的没有精神呢?”
“太子原来是尽孝道去了,如此朕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样朕就不怪罪你了。”赵匡胤摆摆手也是没有说什么了。
他本来就没有想拿他怎么样,现在赵旭的理由又是很充足,我是看太后去了。
你能说去看太后不对吗,这样你就是否定饿了孝道,即使知道他说的是谎话,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谁敢说其他的。
“对了刚才听你们一直在争论,你们在讨论些什么,这么久了还没有一个结果,说出来让我也知道知道。”
其实他早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至于刚才他在哪里假寐发出呼噜声音只不过是为了将大家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
你真的以为他真的可以站着睡着,在那样嘈杂的场合,他又怎么能睡着呢?
在赵匡胤的示意下,陶谷详细的想他介绍了一下这个事情的始末,自己也是装作听的很认真的样子。
“就这点小事,你们还用在这里讨论到现在,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不是很好解决吗?”
“但是在我给你们说我的意见之前,我要给你们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你居然还要想讲一个故事,你当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呢?
有些人心里是这样想,可是嘴上却是不敢说什么,只能老老实实的听着太子在哪里讲开了。
“从前有个孩子十分喜欢捉弄人,更加的是喜欢说谎,他也整日的是以这为乐。”
“一日他在山坡上放羊,看着上坡下面的人正在劳作,于是他就想捉弄一下他们,于是他讲究想了一个绝妙的注意。”
“什么绝妙的注意呢,原来这里经常的是有狼群出没,把羊给叼走。”
“于是他就扯着嗓子,对着山坡那边大声喊道狼来了狼来了。听到这孩子的呼喊声音,上坡下正在劳作的人都只急忙赶了过来。”
“但是来到这里却发现他们都被耍了,看到他们慌张的样子那个孩子哈哈大笑起来。”
朝中的大臣听到这里也是没有什么表示,一个小孩子的恶作剧而已,自然是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赵旭还在哪里继续的讲着自己的故事:
“第二次小孩子又是故技重施,上坡下的人们又是慌忙的赶来,结果你们也知道这又是一个恶作剧,都是气愤不已。”
“当第三次狼真的来的时候他扯着嗓子喊,可是这一次没有一个人理他了,都是以为他还是说谎呢。”
“为什么人们最后不相信那个小孩子了,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被骗了两次,早就心灰意冷了,怎么还会再相信那个孩子说的是什么呢?”
“太子您讲的这个故事臣是听懂了,可是这有什么,跟我们这次的事情根本就没有联系,恕臣下愚钝请太子示下。”
李涛根本就不明白太子说这些干什么,这和这次朝廷拿出钱财补助考生有什么联系没有?
“哦,李大人既然你不明白的话,那孤就给你再说一个典故你就明白了相信众位大臣也明白了。”
“这个典故的字数也不过,可是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典故就叫做烽火戏诸侯。”
“还不明白吗,孤说的就是不能像周幽王那样失信于天下,我大宋不是周朝,皇上更不是昏庸的周幽王,那些考生也不是诸侯。”
“既然已经颁旨通告天下了,天下的人也知道我大宋对学子的优待了,他们必定会心存感激了,自然会对我们大宋尽心尽力的。”
“现在你们居然在这里说还要不要实行,这有必要在这里在议论吗,已经颁旨了,各地的学子也是知道了圣旨的内容,你们还想着取消。”
“你们是不是还想着烽火戏诸侯呢,让朝廷的威信扫地,你们才甘心是不是?”
你们这是戏弄学子们呢?你们是不是把他们当猴耍呢是吧?
第274章这笔钱我出了
这话把原本想不同意这项举措的人给打蒙了,这而是一项多大的罪名呀。
要知道刚开始能把赵旭讲的那个小孩子说谎的故事当成一个故事听。
或者你们装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是可以的,谁也不能说你什么?
现在太子人家说出来了“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了,你还能装作什么都不懂吗?
“烽火戏诸侯”是什么意思,是西周由强到弱的转折点,正是由于周幽王失信于天下的诸侯,才导致他是在西戎的手里。
西周也是至此灭亡了,后世的人都是说周幽王为了美人褒姒把国家给葬送了。
可是你不应该简单的看到这一点,为了美人的国君很多,但是不见得都是亡国了。
那还是因为他周幽王昏庸到失信于诸侯,是大家都不在相信他天下共主的地位了。
说到底就是他没有了信誉,这也导致了他最后没有一个诸侯肯来救援他,死的也是不冤枉呀。
现在赵旭说这些话,说的就是不能失信于天下的学子,否则就有可能重蹈“烽火戏诸侯”的覆辙。
“呵呵,太子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正在大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晋王又一次出招了。
“哦,晋王莫非对孤王的话有什么疑问了,还请晋王指教。”赵旭在朝堂上从来没有教过赵光义王叔。
即使在私下里叫的也不多,因为他见到赵光义的时间也不多,再说了赵光义是亲王不假,可是那也要先给太子行礼不是。
“指教倒是不敢当,不过本王自己有一点想法而已说出来,太子不要见怪。”
“晋王请说,孤王洗耳恭听。”既然你晋王一口一个本王,本王的我也不能弱了不是。
我也不自称孤了,就自称孤王,那表示着我比你还要高一级,孤王在以前就是一个国王了,自然比你这个亲王多了高了一个级别。
这也是事实,赵光义估计也是听出来了,不过他也是没有什么办法,事实如此!
“刚才太子说道烽火戏诸侯这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再说了那些诸侯都是当时周朝的附属国,也即是基本上独立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可以想到的。”
“但是你用这个典故来形容大宋朝廷和这些学子的关系是不是有点不恰当,再说了这些学子能够干什么,顶多是大闹一番,其他的什么用都没有。”
“难不成他们还能推翻我大宋不成,所以本王说太子刚才是危言耸听了。”
“再说了,现在是我们朝廷最为紧张的时刻,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这一点是可以的吧,现在朝廷困难,如果按照以前的决策就有可能是我们陷入到困境。”
“我们应该根据眼前的局面适时的调整我们的策略,这有什么不对的吗?”几个赵光义那个阵营里面的大臣听到这里都是不住的点头。
赵旭心里不停的嘀咕,没有想到你赵光义就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还知道要随着但是情况的不同,而适当的调节自己的策略,这家伙还真的有一套呢,不过现在不是你有一套的时候。
这要是房放在平时绝对是没有问题的,放到其他的事情上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现在就免了吧。
无论如何这是当初自己独自说服赵匡胤做出的一个决定,而且是一个有利于国家以后发展的,怎么会能让你给破坏掉呢?
“恩恩,晋王说的不错,我们要随着眼前的事实不断的变化而做出适时的调整,这一点孤王也是同意的。”
“可是这一件事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子都是国家以后的栋梁之才。”
“以后治理国家靠的就是他们,民心不可欺,学子的心更是不可欺,如果他们有什么不满,对朝廷就会产生排斥,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如果我们没有做出这些承诺的话,那么我们还有回旋的余地他们闹事的话,我们自然可以镇压解决。”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先食言的话,那就是朝廷理亏,我们还怎么好意思去怎么他们呢?”
“太子你说的这些本王都知道,可是现在朝廷没有多余的钱财这咋呢么办”
赵光义说了我也同意,我也知道不能让那朝廷有什么损失,可是我这也没有办法。
朝廷缺钱,这是最重要的,说的再多没有钱也没有办法,是不是这个意思。
“皇上臣弟还请皇上裁决这个事情到底怎么办?”赵光义说服不了赵旭,只好转向赵匡胤,让他做主。
“朕听了太子和爱卿们的议论,也是觉得都有道理,朝廷既不能失去信誉,也不能让那个自己陷入财政为危机境地,这才是重点,各位爱卿说说怎么办吧?”
“李爱卿,你是掌管户部,你说现在户部现在能拿出来多少余钱,吧。”
赵匡胤点到李涛的名字,李涛只得站了出来:
“启禀皇上,国库里面的钱财都是按照预算全部有了安排,根本就拿不出其他多余的了,要不然臣也不会反对朝廷已经下的圣旨。”
李涛这样说大家都是很相信他,谁让他是户部尚书呢,就是他掌握这钱财,他说的话自然是真的。
眼看赵匡胤也是为难了,国库本来就没有多少钱这他知道,按照预算正好到该收税的日子,现在是没有多余的了。
见状赵旭再次站了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父皇以及各位大人,无乱朝廷再怎么困难都不能出尔反尔,不能失信于天下的士子。”
“太子可是我户部真的……”
赵旭挥手打断了李涛的话:
“钱以后会有的,如果失信的话,后果很严重,既然这样孤就自己拿出来钱为这些学子补助,父皇你看怎么样?”
嘶!
大家齐吸了一口气,以前只是听说太子有钱,没有想到,呀居然让着给这些士子们包吃住。
这不是一笔小的花费,看来真的是财大气粗。
这些看着周围的人,你们别再说了,我就是不准取消这一点,你们说没有钱,那好这钱我出了。
这下子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不就是一点钱吗,老子还拿的起,比起这些未来的人才,钱算什么?
第275章和太子有关
都没有想到赵旭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一句我出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不是说缺钱吗,没有钱我给,我自己出,但是绝对是不能说朝廷以前下的旨意就不执行了。
我看现在你们谁还有什么话要说,以前说没有钱,有其他的想法,可以理解。
现在没有这方面的困恼了,你再说什么都不行了吧,果然赵旭说完这些谁还敢说什么。
“好,太子果然是精忠体国朕心甚慰,朕已然知道了太子的忠心,但是既然是太子的私财朕也不能让太子吃亏,就当国家向太子借的你们看如何?”
“父皇您这话说的就有点过了,我是大宋的太子,这以后大宋的江山都是我的,这些钱财只不过算是提前送入国库,没有什么的。”
赵旭现在根本就不会在乎钱,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有多少钱,反正是不少,这些以后都是会进入到国库的。
自己也没有想着怎么样,出去自己的花销还有奖赏给下面的人,根本就说不清自己有多少。
自己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自己要树立自己的威望,让这些士子知道是太子给他们这些好处的。
赵光义听到这里是双眼露出贪婪的目光,如果自己有这些财富,自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的。
可是自己只能眼馋,他也知道京城之中的几家饕香楼都是赵旭的私人产业。
说是每日日进斗金也是不为过,真不知道当初赵旭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些注意的。
现在京城做火爆的酒楼就是饕香楼,而且现在已经有当初的一家扩展至近十家了。
可见其火爆的程度,说他是日进斗金一点也不为过,这一点赵光义十分的清楚。
还是有钱好办事吧,看看人家一张口就把这个事情给揽过去了,其他的人即使有这个魄力也没有这个实力。
“好如此朕也就不说什么了,既然如此下旨让天下的学子都知道我们大宋的太子对他们的关切之情。”
赵匡胤当着众多的臣子说出来这样一句话,可是让大家都感到吃惊了。
这就是相当于在替太子拉人气,给太子树立权威呀,这皇帝是不是有点不正常了。
之所以说皇帝有点不正常,那是因为现在的皇帝正值春秋鼎盛,正是最具活力的时候。
要给太子树立权威也是没有这样树立的呀,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不行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