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太子-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用过饭之后,赵旭就回了自己的房间,而夫人也是直接把自己锁在了屋子内。

她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乱世,那个男人出现的时候,自己正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赵大哥……

他们的相遇是在一个金秋都出都透露着一股子萧瑟的气氛,当时自己真深险境。

在晋祠的旁边有一座小小的道观叫清油观,这里香火也是十分的旺盛赵京娘记得当初自己是来上香还愿的,不想却落入歹之手。

自己的父母也是失散了,根本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自己也是逃脱不了被侮辱的命运。

后来才知道这个道观的主人叫做赵景清,据说还是赵大哥的远房叔叔。

他是个好人,可是为了观中的人,他也是不敢跟那些贼人翻脸,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深陷险境。

这个时候一个青年走了进来,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有人说他是观主的侄子。

常年是在外面闯荡,恰好来到这里,想在这里歇歇脚,也许这就是天注定的缘分吧。

“这些是你讲的还是你这些东西怎么好像跟你经历过似的,到底是你自己编的,还是你的那个京娘姨娘自己说的,不对呀,她说的话你怎么知道的?”

赵梦茹她就不适合听故事,在赵旭讲到最感人的时候她总是来插嘴在,这让赵旭十分的不爽。

赵旭轻轻的敲了敲她的脑门:

“你就不能不说话吗,是你在讲还是我在讲,想听的话,就不要说话了。”

一点感情都没有了,本来赵旭想将这个故事讲的十分的有人情味呢,现在让她这么一搅合,全部没有了。

赵旭狠狠的瞪了她一眼,不过赵梦茹根本就不受他的威胁,丝毫不在意你怎么看我,爱说不说。

其实赵旭也只能跟她讲讲,其他的人他是不会讲的,因为她们知道赵匡胤也是会知道的。

此时正是赵匡胤最为落魄的时候,他来这个远方的叔叔这里是为了吃上一段饱饭的,叔侄两个说了一番,赵景清就要给赵匡胤准备饭菜,说实在的他也是十分佩服这个侄子的。

赵匡胤感慨道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饱饭了,心里也是很高兴,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一些不寻常。

道观中传出一阵阵压抑的、绝望的年轻女子的哭声,却总使人觉得奇怪。

大家都是知道这寺院里面是禁止女色的,道观虽然不比道观,可是这规矩也是差不多吧。

这里怎么会有一个女子哭泣呢,赵匡胤也没有来得及问,直接就训着哭声走了过去。

来到这声音的源头他透过窗纸,看见一个素衣少女,低头垂泪,楚楚可怜。

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是那清弱的肩,窈窕的细腰,身段象剪影一样地,瘦弱,看着,也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女。

看到这里了赵匡胤是怒火中烧,他这一辈子就爱打抱不平,一看这女子就是被囚禁在这里的。

这道观也不是什么干净的地方,赵匡胤挥拳就要打赵景清,虽然他是他的长辈。

赵匡胤才不管这些人,只要是赶了坏事我才不问你是不是我的长辈呢,你照样要挨揍。

“香孩儿你这是何故,为何要打叔父呢?”老道躲开了,虽然他是不会一点武功,但是面对这样的挨打这样的事情他还是躲得挺快的。

“什么事情,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守着一个道观居然干出来这样的勾当,难道还不该打吗?”

赵景清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和盘托出了这件事情的经过,同时他也是面带愧色。

赵匡胤也是知道了前因后果,原来这姑娘是被抢来的民女,她和父亲去烧香,因为姿色娇美,被响马劫道。

这姑娘也是贞洁烈女,宁死不从,这些强盗就杀老父以要挟,这小姐,愿意以自身替换,得来父亲活一条老命。

老父亲也是不愿意,挨了一顿老拳那里还有什么不愿意的,被放走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山大王有两个,是兄弟连个,感情十分的好,但是感情再好,也不能同时娶一个女子吧。

什么都是能够共享的就是这老婆是不能共享的,于是他们哥两个商议下山再劫一名女子,一同成婚。

强盗们于是将他带走了,但是他们干的是什么买卖带着一个女子也不方便,于是把她囚禁于此。

那么问题来了,将她关在这里这里的人同意吗,这是一个大问题,可是不同意也是没有办法呀。

强盗要将这道观烧毁作为威胁,老道能不听吗,所以他是乖乖的听从了强盗的安排。

还有就是不能让这个女子给逃跑了,否则就这满道观的人一个都是活不上。

赵景清是一点功夫都不会,这道观里几十号人也是人命呀,报官,你想都不要想。

现在这个时候这么乱,官府比土匪还要厉害,你以为他们会管这样的事情,所以赵景清就就范了。

赵匡胤听完之后更是火冒三丈:

“贼子真的是无法无天,强抢民女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赵匡胤是侠义之感爆棚了。

“香孩儿你不要胡说,他们人这么多,你怎么能是他们的对手,你不要管这闲事了吧。”

赵景清急忙劝道,这些土匪都是杀人不见血的,他们怎么饶得了赵匡胤,所以他很是担心呀。

“大丈夫生于世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赵匡胤不会像叔父那样做一个袖手旁观的恶人,这就是我和叔父最大的不同。”

赵景清被他说的是无地自容,他知道赵匡胤说的都是实情,他也是没有办法反驳。

这正式自己不如赵匡胤的地方吧,看着赵匡胤满脸豪气的样子,赵景清觉得此子以后绝非是池中之物。

不过他说的还真的准确,真是这一次走后赵匡胤开始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第572章千里送京娘(中)

赵匡胤想不到自己的这个叔叔是这么懦弱,一个出家人一定慈悲心都是没有。

于是自己就一脚将大门给踹开了,这门窗那里能顾经得住自己这一脚之力。

被囚禁的少女,目光荒荒地抬起头来,只见一个紫红脸膛、剑眉星目的青年壮士竖提了一根棍,站在门口。

漆黑的厢房内,她的脸浮在那束新鲜的阳光里,好像她的世界里又明亮了起来。

赵匡胤看着这个刚才在瑟缩在墙角的悲悲切切、哭个不停的女子,看到自己的时候还有一点的害怕。

于是赵匡胤温语抚慰,询问起来她的一些事情,然后才知道这个女子年方十六女子居然与自己同宗。

这个女子叫赵京娘,家住蒲州,来到这里已经好几日了,整日里担惊受怕的。

赵京娘向匡胤哭道:“我好怕强盗等一会就来,到时就只有一死,以保清白了。”

赵匡胤大起侠义心肠,既然已经将她给救出来来,就索性将她护送回家吧。

别看此时的赵匡胤还只是一个小伙子,可是心眼不少,自己如果就这样把京娘给带走的话,那么自己的叔父一定会受到自己的牵连。

虽然他比较的懦弱,但是也是为了观中的人呀,赵匡胤也是不想给他惹麻烦。

于是赵匡胤顺手把藏经阁中的书架捣毁一些,告诉叔父:

“如果强盗前来索人,就说洛阳赵大郎把人劫走。”

赵匡胤火烧勾栏院之后他的大名早就传扬了出去,加上他在江湖之中也闯出来了一定的名声,所以很多人都是认识他。

他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保住了赵景清的一条命了,就是告诉那些强盗是自己硬要将这女子带走的。

就这样,赵旭就将她给救了出来,此时他不知道赵京娘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赵京娘跟随着赵匡胤走了出来,此时赵匡胤她双眼迷离地低下头,避开阳光刺目的光芒,恍恍然一如惊弓之鸟。

赵匡胤高大的身影深深的印在了心里,根本是无法挥除去出去的,这与他之前的遭遇有关。

她的心本来是拔凉凉的,这一切都是源自于自己的亲人,源自于亲人的伤害。

她的老父,在响马威迫下,骑着他的小毛驴一阵狂奔,一点点的消失在了远方。

将他的女儿,他的京娘留在了响马的手中,换回自己的一条老命,凄楚还乡。

世人都认为是赵京娘自愿的,谁知道是他自己想这样做的,只不过子不言父之过。

都是认为赵京娘自己的孝心所致,不过具体的事情只有他们自己内心最知道。

她的老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道观里面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自己死的心都有了。

此时赵匡胤高大的身影印在了她的心上有一种别样的心情,赵匡胤是不知道这些了。

“美女爱英雄,你说的你的父皇为什么不同意,多么好的一个姑娘呀,你说要是你的话,你会同意吗?”

赵梦茹又一次插嘴了,赵旭很不爽:

“别插嘴好不好,你这让我根本无法进行下去,看我今天不好好的修理你,你现在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哼你讲吧,看你的老爹知道了的话,会不会收拾你,居然敢说你的老爹,这是胆子不小呀你。”

两人就这样来回的斗嘴,胡闹了一会,赵旭也是开始继续讲他的故事了。

说道赵匡胤将京娘救了出来,赵景清也是豪气大发给他们两人人准备了一下饭菜马匹之类的,然后将他们给送了出去。

“敢问公子高姓大名,小女子姓赵,名京娘,蒲州人氏。”路上是无聊的,京娘开始问起来自己恩人的姓名了。

“哦,巧了我也姓赵,我叫赵匡胤,姑娘相遇就是有缘,既然你我同宗,不如我们就结拜为异性的兄妹如何?”

生性豪爽的赵匡胤最喜欢的就是交朋友,拜把子之类的,现在他也是自然的反应。

赵京娘虽然有点不情愿但是还是人赵匡胤为大哥了,这也是注定了以后的悲哀。

赵匡胤本来就喜欢锄强扶弱,这自己的义妹是一个文弱的女子这样回去的话,一定会有什么不测的。

所以赵旭决定要送她回到自己的家里,这可是千里之遥呀,不过既然做出了这个决定赵匡胤也是没有后悔,大丈夫向来是一诺千金的。

更何况赵匡胤还是其中的佼佼者呢,这对于他来说不是一个事,之一定能够做到。

赵景清给他们只提供了一匹马,不是他太小气,而是现在的马匹是稀有的东西,根本不允许贩卖,其他的人也是不敢私自的贩卖。

能够有这样的一匹马已经是不错的了,赵匡胤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了。

最后还是决定让赵京娘坐在上面,自己在下面走着,总不能让一个弱女子在地上走着吧。

赵匡胤将赵京娘托上了马背,自己则是在地上牵着缰绳,在马前步行。

看到赵匡胤在地上走着,赵京娘心里有点不舍,出言安慰,谁知道赵匡胤爽朗地说:

“我的脚板大如马蹄子,走起来,也和它日行千里的速度不相上下。”

因为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数,他只在马下,牵绳步行,这是赵匡胤自己在心里想的。

就这样两人就上路了,从这从太原城外的清油观,走到蒲州迢迢的路途,何止千里。

要是两匹马狂奔而来,这千把里的路程也是没有多长时间,但是他们只有一匹马。

这样在路上耽误了不少的时间,正在这个时候,赵匡胤遇到了让那个他一生之中命运改变的一个人,正是这个人给老赵指点了迷津,是他成就了一番的伟业。

也正是这个暗示,使得赵匡胤暂时放弃了儿女私情,也就造成了京娘的悲剧,当然这不是赵匡胤现在能够知道的,现在赵旭想的讲的这些东西都是一些传说还有后世的演义,当然也有了自己的加工,还有赵匡胤的名字在里面他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而是直接用其他的代替的。

而且他也只能让赵梦茹听,其他的人他也是不会讲的。

第573章千里送京娘(下)

赵匡胤的步伐不能说是健步如飞但是也是是比一般的人要快些,所以他们很快就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正在这个时候他们碰到了一伙强盗,这伙强盗据说是日前来到这里的,在这里是无恶不作。

在路上他们碰到了赵匡胤,更加是看到了赵京娘,真是冤家路窄呀,这些人真是掠夺京娘的那些强盗。

赵匡胤看到他们正在欺负一个老人,这让他忍不住了,这些人怎么能够欺负这样的一个老人呢?

一根盘龙棍直接使用了出来,这些强盗哪里是赵匡胤的对手,直接被他给干掉了。

杀散了盗马贼,又杀了首领,当地的百姓是拍手称好,将掠夺的财宝赃物,分发给当地的贫苦百姓。

他们两人也是没有在这里停留多少时间,继续上路了,这一次他们是有了两匹马。

奇怪的是的他们和一匹马的时候一样走的很慢,因为赵京娘表现出来的自己骑术不是很好。

赵匡胤也是无奈自己一个大丈夫总不能让这个弱女子跟着自己一路狂奔吧。

他那里知道这赵京娘的心思,她只是不想和自己的赵大哥这么快分离,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路上走慢点,这也是她的算计。

此时她一个人在马背上幻想着有朝一日他耕地来,她织布,男耕女织是多少人的追求,这也是她的追求。

人都说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但是还有一句千古的至理名言那就是美女爱英雄。

这一路上赵匡胤那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那个英武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

少女萌动的心在这一刻彻底的是爆发了出来,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个决定是其他的人不敢做的。

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其他的女性不敢做的,谁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风气也是没有这么开放,这就是表白。

在现在讲究的说是女追男隔层纱,其实你们都不知道远在五代的时候赵京娘就做过这件事。

终于有一天她鼓起了勇气,向着他心目中的英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大哥小妹愿意终生跟随着大哥,铺床叠被,只愿终生能够陪伴在他的身边。”

赵匡胤一听大吃一惊,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她,不为什么为的是自己的愿望,自己的抱负还没有实现,其他的事情都是要放在一边。

赵匡胤残酷的拒绝了他,他救她出虎口,是本着英雄的大德大义之举,心里根本就没有想起来的。

她是个美丽的女子,这一点赵匡胤也是不能否认,而如今,他若是受纳她的枕席之荐,这不是侠义所为,在赵匡胤的眼中,这和那些拦路打劫的响马,乘人之危的小人,又有何区别呢?

这有违他大丈夫的行径,他赵匡胤是何许人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岂能是哪些小人想必。

他和她,本是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同姓联姻,更是乱了纲常。这种非君子行径,在他赵匡胤,万万不能。

不仅赵匡胤心里这样想,天下的人也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礼法至上的时代。

“为兄岂是那些小人可比的,贤妹就不要再说这样的混话了,否则为兄可要生气了。”

赵京娘一点话都是没有说,只是默默的流泪,一路上再也没有说上一句话。

英雄救美的结果大多都是这个美被英雄所感动,然后两人喜结连理,这都是最为常见的现象。

但是这个英雄救美的故事,似乎不曾演绎到美人以身相许。故事的结尾,没有传奇演绎的峰回路转,赵匡胤没有回心转意。

更加的还是没有接受这个美女的投怀送抱,只是平静的,在日升月落里,渐渐地走向冷落的结局。

赵京娘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句话也是没有说,因为她的心已经快要死了。

赵匡胤还是一如既往的对赵京娘关心,这一路上两人是相顾无言没有一句话。

就这样路程也是快了不少,赵旭带着京娘很快就来到了蒲州京娘的家乡。

这个平凡的小村庄,赵京娘的一家老小看到京娘的归来,极为吃惊,因为他认为赵京娘已经是被土匪强盗给侮辱杀掉了。

不过现在她回来了,更多的是高兴,了解完整个事情的经过之后更是对赵匡胤千恩万谢。

可是京娘的母亲却在这个时候多了一个心眼,悄悄的将京娘的父亲给拉了过来。

一说是这个孩子一路上跟着这个汉子在一起难道就没有发生点什么事情。

男的是的英伟不凡,女的是貌美如花,这一路上不发生点什么事情简直说不过去。

老两口一想这也对,不过把女人嫁给这个人也是可以的,因为这个人一看就是一个英雄,以后注定会是不凡的。

还别说这个青年还真的是在后面干出来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这是他们现在想不到的。

他们虽然有这个心思但是没有敢直接的行动,只是因为他们刚刚接触赵匡胤,不知道他的性情如何。

于是当晚他们热情的款待了老赵,接着酒劲他们向赵匡胤说明了他们的意思,是想将直接的女儿嫁给赵匡胤。

这一回,他简直是勃然大怒了,在酒席上跳起来,破口大骂老匹夫,愤然离席,就要离去,被赵京娘拦住,敬了一杯酒,算是代她爹娘赔罪。

之后赵匡胤就感觉到自己昏昏沉沉的,好有怀中温暖如玉,不过白天醒来的时候一点反常的事情都是没有。

第二天赵匡胤骑着马就离开了,他也是没有其他的事情顾虑直接走了。

赵匡胤并没有看到她走后一个女子泪流满面的样子,更加不知道在若干年之后还能把这件事翻出来。

赵旭缓缓的说完了这个故事,他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人身穿黄衣服的人听到了他的这些话。

不过他还没有说话,后面就有人急报:

“皇上急奏,武平节度使周保权想朝廷求援,说是张文表造反了,请求朝廷派兵平叛。”

没错这个人是赵匡胤,刚才他来到赵旭这里听到了赵旭的故事,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来了一件更大的事情。

第574章文表造反

本来赵匡胤来这里是来看自己的孙子的,没有让任何的人知道,不过他却意外的发现在赵旭和秦梦茹在亭子里说什么。

因为赵匡胤介绍赵梦茹的时候说的是他姓秦,你进同姓成亲在这个时候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所以赵旭说她叫做秦梦茹,这也没有说错,因为她本来就是来自大秦。

说她姓秦也是没有错的吗,在赵匡胤的面前他就是姓秦,绝对不能说她是嬴姓的。

没有想到他听到了一个久违的名字,那就是京娘,正当他想问赵旭这事情的时候,外面来了军情,还是他最希望的。

张文表造反了,周保权向朝廷求援了,这是赵匡胤最想听到的消息,这个时候赵旭才知道赵匡胤来了。

自己不是还想着派刘擒虎过去篡夺着让张文表造反呢,现在他还没有动身这边张文表就造反了。

他那里知道刘擒虎在那里的一段时间把所有的事情都是安排好了这张文表本来就有意的造反。

现在机会来了,他能够放下这个机会吗,朝廷的钦差还没有出发呢,现在就已经乱起来了。

“哈哈哈,好来人将赵普、苗训等人都请到朕的书房,朕还和他们商议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哈哈哈。”

赵匡胤的心情十分的好,其他的事情都是放在了一边:

“太子也过来,朕要和你们好好的商议一下。”

赵匡胤说完就哈哈的大笑离开了,赵旭也是莫名其妙这老头子来的奇怪,走的高兴。

“父皇什么时候来的,刚才我们说话他听到了吗,但愿不要听到呀。”赵旭向着赵梦茹问道。

“我怎么知道,刚才人家都是在听你讲故事那里有那个心情顾忌其他的,对了不是找你商议事情吗,你就赶快去吧。”

等到赵旭到哪里的时候,那边已经开始了,其中有赵普、魏仁浦,还有新任的兵部尚书高怀德,苗训也是坐在一旁。

见到赵旭来到之后,除了赵匡胤其他的人都是给他行礼,赵旭示意他们不要多礼,继续讲他们。

其中赵普正在不停的讲着:

“朝廷现在虽然没有正式册封周保权可是他已经是实际上的武平节度使,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赵普在滔滔不绝的讲着,全部是关于武平的“前世今生”的。其他的人都是明白了,他表达的意思。

武平军现任节度使名叫周保权,一个十一岁的孩童,周行逢的儿子,在周行逢死后他就继承了周行逢的一切。

武平军所部继承楚国法统,辖地大都在今日的湖南,后周的时候臣服于后周。

后来大宋取代了后周,这武平也是顺理成章的归顺了后周,但是这归顺也却也只是名义上听着好听罢了。

境内的税赋、官吏都由武平军节度使全权处置,也就是说行政财政大权都是在武平自己手里。

前一段时间老周临死前曾对众将叮嘱道:

“我子保权,虽然聪慧,如今却只有十一岁,日后都要仰仗你们来辅佐。

你们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兄弟,我对你们十分的放心,所以我也没有什么担心的。

只是那衡州刺史张文表,秉性凶悍,我死之后,他可能会趁机作乱。希望到时候大家一起辅佐我的儿子,尽力平叛。

如果实在是抵挡不住这张文表的进攻,宁愿彻底归附周廷,也不要落入他的虎口,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众将全都听令,在周行逢的床前向周保权行礼,确立他的主公地位么这样周保权就成了新的武平主人。

一边派人到大宋哪里去报告,一边自己在这里是整顿自己内部的事务,想尽快稳定下来。

可是武平治下的衡州刺史张文表不服气,他对手下亲信们说道:“周行逢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全都依仗我张文表舍命拼杀,他的节度使之位就是我用赫赫战功换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