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成?”
“招王大人这样说,我们就应该投降不成了?”高彦俦阴沉着脸说道。
这些文人就是这么一个样子,软弱,什么时候都是想着一定不能出危险,这打仗那里有不死人的,他们不懂。
“在下可没有这么说,只不过是想着一定不能让我们的士兵白白牺牲,而又能让我们的国家免于战乱,保存我们的社稷,本官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爱国爱民,这些就是王文杰所要表达的意思,谁也不能说他说的不对是吧!
“王爱卿你既然这样说想必是已经有了主意,那么你跟满朝的文武说一下你的想法吧。”
孟昶好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听到王文杰这样说是相当的兴奋。
“还请陛下赎微臣狂妄之罪,只有这样微臣才敢对满朝的同僚讲自己的想法。”
“爱卿多虑了,朕刚才说过了,今天我们君臣畅所欲言,朕都赎你等无罪,毕竟都是为国考虑吗,所以不要有什么顾虑。”
孟昶这一点做的还是不错的,言者无罪,只要你是真心为国的话,那么朕是不会怪罪你的。
“臣以为,这也很有可能是大宋的一个障眼法,为的就是试探一下我们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也是可以想着大宋朝称臣纳贡,保存我们自己的实力,等到有机会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一定能够大获全胜。”
王文杰的意思是给先称臣,然后再寻找机会给他们以致命的一击,这也算是一种方法。
但是他还说了一个提前,那就是这份情报很有可能是宋国故意让我们知道的,为的就死看我们如何反应。
王文杰说的话就是建立在这里假设上的,称臣纳贡那当然是不好听了。
对于一个君主来说这是一个极大地耻辱,向着自己的对手称臣,这不是说自己不如别人吗?
虽然事实是这样的,但是要真的让自己去做,那绝对是做不出来的。
怪不得刚才是让皇帝赎罪的话,原来他说的是求和称臣,这话就等于是投降了。
皇上不治罪才怪呢,人家王文杰是聪明人呀,先让皇帝赎罪,自己在说自己的意见。
纳贡称臣,这也是一个办法,还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因为很多大臣都是赞同这个意见。
这些人大多数是和王文杰都是在一个阵营的,他们自然是力挺王文杰了。他们给孟昶带过来的讯息就是我们认为纳贡称臣是不错的,你让我们说意见,这就是我们的意见。孟昶听到这里也没有生气,他说过无论说什么都是无罪,这也算是一个办法吧!
第982章胜负分析
孟昶的眉头都快皱到一块了,自己让他说一个办法,他就跟自己的说了这么一个办法。
称臣纳贡?
我要是想这样干,我还问你干啥,称臣之后我能当皇帝吗?你觉得我会同意吗?
孟昶在心里鄙视道,自己也是不能说这不行呀,因为自己刚才说过无论他们说什么自己都是不追究,但是现在很明显他们说的不是自己的想要的呀!
再看看这些人,基本都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你说官职不高吧,但是他们确实占据了朝廷的大部分人。
“陛下我们觉得这是目前最为稳妥的办法,而且我们还不是真正的投降,我们只是想保存子的实力,最后我们寻找机会给大宋一战。”
其中一个人还大言不惭的说道,好像给大宋很好骗的是吗,你真的是一个猪脑子。
“李爱卿你有什么看法,说一说,朕想听一听你的意见,毕竟你是宰相,是百官之首,这个时候的你应该发表一下看法吧。”
李昊在下面正在昏昏欲睡,这也不奇怪,这老家伙毕竟是一夜没有睡了,这么大的年纪了,瞌睡也是正常的。
其实大家说的什么他还真的没有听到别人具体说的什么他也不知道,他只顾着瞌睡呢!
“启禀陛下,老臣其实想的和高彦俦将军想的一样,面对侵略我们国家的人,我们唯有奋起抵抗才有出路,身为我们蜀国的人自然都是会这样的,所以老臣也是这样想的。”
“爱卿的意思是我们要殊死的抵抗了,那么朕这就……”孟昶一听这李昊都说要抵抗了,自己也是想着抵抗好呀!
可是他刚说朕这就安排下去做好准备,可是李昊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陛下老臣的话还没有讲完呢,请陛下容许老臣将话说完吧。”李昊站出来不好意思的说道。
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陛下就开始准备做出来决定了,李昊有点不好意思了,所以他打断了孟昶的幻想。
“李爱卿,你不是刚才已经发表了看法吗,怎么还有话要说吗?”孟昶疑惑了,你还在这里说什么。
不仅是孟昶这个时候不解,其他的人也是疑惑了,老丞相这是干什么,难道他还有其他的看法。
“是的陛下,刚才老臣说过这个是老臣的个人想法,老臣想其他的人也是有这样的想法,陛下你听到吗,那是我的个人想法,是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的。”
对呀,李昊说了这是从他个人角度上来讲的,记住仅仅是从他个人的角度上来讲的,至于其他的就难说了。
“难道爱卿还有从其他的角度来说的吗?”这个老家伙到底想说什么。
还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讲,难道你不从个人的角度你就不给保家卫国了吗?
过不得当年父皇说这个人是相当看不透,让自己一定要小心他,一定不要让他的外面给骗了。
别看他是一个糟老头,但是他的心眼可是不少,以前孟昶也是不相信,但是现在自己确实有点心了。
“是的陛下,刚才老臣说确实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的,老臣虽然是老了,但是老臣的激情还在也有为国家出生入死的激情,我想在场的每一个人大臣都是有这样的激情。”
保家卫国,这是每一个人都是有的志向,特别是年轻人,相信这些大臣以前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吧。
现在他们大部分都是老了,但是李昊说的他们的这种激情还在,他这一说在场的额人都是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但是那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的,个人考虑事情可以只顾着自己的喜好其他的都是不用考虑,这就是一个人的自由,但是现在老臣要说的不是这样的,老臣要从国家的角度分析一下,老臣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大宋是继承后周而来的,赵匡胤是后周的一个大将,此人崛起于高平之战,后来在秦凤四周的争夺战之中也是有他的身影,最后他居然成为了皇帝。”
李昊也是唏嘘不已,这个赵匡胤本来就是一个小兵,没有想到最后他成为了一个最为尊贵的人。
“这个人有雄心也就是说有野心,从他平定荆湖,逼迫南唐纳贡就可以看出来他是绝对想统一天下,也许他选择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蜀国从陛下手中的这一份奏章就可以看出来。”
废话,不仅是赵匡胤有这样的野心就连孟昶也有这样的想法,统一天下是多么诱人的想法。
“那么问题就来了统一天下不仅需要巨大的军事实力,更加的需要经济实力,现在看来大宋已经是具备了这种实力了,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考虑一下这一仗打下来我们有多少胜算,对我们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李昊用了影响一词,其实也是相当的贴切的,无论胜负我们都是要面对这个一个问题。
李昊不愧是当了这么多年的宰相,想问题的角度总是和别人不一样,要不说人家能够当宰相呢!
“到底最后是胜还是败,胜败的几率各是多少,我们一定要分析清楚,比方说我们万一失败了对我们蜀国的百姓会产生什么后果。”
“如果我们胜利了,我们到底能够得到什么呢?我想即使我们胜利是也是惨胜,到了最后我们不被大宋所灭,也有可能被其他的人给收拾了,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呢?”
李昊将胜负的影响都说了出来,虽然说的十分的笼统,可是大家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
李昊这一说大家都是觉得十分的有道理,好像这一次无论是胜负都是对我们自己没有好处。
怪不得李昊刚才说从个人的角度一定要和大宋来上一场,要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那就另当别论了了。
“那依照爱卿的想法应该如何呢,打也不行,投降也不行,那到底要我们怎么办呢?”
孟昶也不明白李昊到底是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你都分析了这么好了,到底是投降还是抵抗呢,你倒是说明白一点,省的在这里模棱两可的,不知所谓。大家都是没有说话都是在静静大看着李昊,看他最后能够说什么,因为他现在说的才是最为重要的。也许可能就成了蜀国的国策,他分析的都是这么透彻了,估计皇帝会听他的。
第983章开导昭远
“那依照爱卿的意思是?”孟昶的意思是你想投降,孟昶脸色不好看,这个时候的李昊要是真的说出来这话,那么他真的是会拿东西直接就砸过去。
“陛下老臣的意思既然这一切都对我们没有好处,那么我们何不换一个主意让他们,这样才能为我们谋取更大的利益,老臣是这样的想的,不过现在这个想法还不太成熟,那就是联合。”
李昊说完就不在言语了,直接退到了自己的队列里面去了,自己的主意已经说了,其他的已经不是他的事情了。
“联合?联合什么?”不仅仅是孟昶,就连在场的大臣都是不明白他所说的这个联合到底是什么?
有几个头脑的相当聪明的人都是想明白了,李昊说的是跟其他的人相联合。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退朝!”
孟昶想了想直接宣布退朝了,他好像是明白了李昊所说的是什么了,这事情不能再朝堂上来说这个,在私下里和几个大臣好好的商议一下。
因为这件事情是要保密的,所以他是不敢在大庭广众下说这个事情。
“李松,今天王昭远怎么没有来上朝,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呢?朕怎么不知道。”
今天王昭远没有来上朝,这一点是他的诧异的,怪不得觉得今天好像少了什么东西似的。
原来是王昭远不在这里,他在朝堂上没有发言,这才让孟昶觉得不对劲。
“病了,带上御医跟朕去看看怎么样了,你也是的,为什么不跟朕早一点说,坏了朕的大事情,朕绝对饶不了你。”
孟昶对王昭远还是不错的,谁让他们是从小长到大的,这一点就是其他的人所不具备的。
“柳大人你说的是大宋要对我大蜀国动手这事情是真的吗,皇上没有说这事情呀!”
在王昭远的府邸里,王昭远正在招呼着柳随风,王昭远今天没有去上朝,倒不是因为他真的是病了,而是柳随风早上要来拜访他。
柳随风的官职虽然没有他的高,但是王昭远知道柳随风的身份不简单,身为国教在朝廷的代表人,皇帝都是对他相当的客气,所以他听说柳随风今天要来,直接就说自己的病了,不去上朝了。
“王大人今天早朝你没有去,你不知道今天估计皇帝就会宣布的,昨天当得到消息,而且正是我们提供给皇帝的,所以我自然是知道的。”
王昭远释然了,柳随风的身份他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柳随风这样说,王昭远还是比较相信的。
“原来是这样,那就不知道柳大人来寒舍是所谓何事呢?”王昭远不知道柳随风此次的来意是什么。
“别一口一个柳大人了,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老弟吧,称呼大人是不是就有点生分了吧。”
“如此王某就唐突了,刘兄不知道今日来所为何事呢?”
“王兄,不是我来这里有什么事,而是我来这里看看你有什么打算?”
柳随风这话一出来,就让王昭远更加的郁闷了,来这里看我又什么打算,你这说的什么跟什么?
“王兄看来还是没有弄明白我的来意,我是说面对大宋的局势,你的心里有什么打算?”
原来是说的这个,我还以为他是想干什么呢?
“我们做臣子的还是跟着陛下的旨意行事,陛下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我就听我的老板的,其他的都不顶用,王昭远正是这样才能得到孟昶的喜爱的。
要不然他只是孟昶的一个伴读小书童凭借什么能够成为枢密使的,还不是孟昶的原因。
“这不错听皇帝陛下的自然是不会错的,不过我想说的说大人难道就不想着要建功立业吗,难道你就不想着在群臣面前表现出来你的军事才能吗?”
柳随风的这一句话就让王昭远愣住了,自己也是不说话了,陷入到沉思之中去了。
他自己出身不好,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因此大家都是看不起王昭远,虽然王昭远是枢密使,官位不可谓不高。
为此王昭远也是十分的在意,你们不是说我的出身不好吗,我就好好的读书充实一下自己的。
他读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书呢,基本上都是军事方面的,当然了治国方面的书他也是相当的喜欢的。
同时他最为崇拜的一个人还是诸葛亮,千古名相诸葛亮,这诸葛亮就是在蜀国名言天下的。
他更加佩服诸葛亮的功绩,六出祁连山,北伐中原,其实王昭远也是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率兵出川,平定天下,成就千古的美名。
他也经常以诸葛亮自诩,认为自己的智谋也是不在诸葛亮之下,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
“王兄,既然大宋要对蜀国下手,依照我对蜀国官员的了解,他们一定会怯战,甚至会有人说要投降的,我想你们的陛下也是不能这么容易的摆平他们。”
“而今天你恰好又没有去上朝,我想皇帝陛下,一定会过来询问你的意见,此时你的态度就相当的重要了。”
“如果蜀国投降了,你自己也是没有什么机会能够在沙场上建功立业了,这一点你一定要想清楚了呀!”
如果后蜀认怂了的话,自然是不会和大宋再起冲突了,那么王昭远也是没有机会去战上里立功了,也就不能和诸葛亮想媲美了。
“那柳兄的意思是要我向陛下进言一定可以对抗宋国的军队是吗。不过这可能性不大呀!”
“王兄你好糊涂呀,蜀国打不过宋国,你们可以联合其他的人一起去攻打呀,你想一想和宋国有仇的人不少,只不过是他们的实力不济才不能不忍气吞声的,如果你要是主动联系他们给宋国来一个两面夹击的话,那这样的话……”
柳随风的话说到这里就停止了,现在其实他也已经说出来了办法,至于怎么办那就是王昭远的事情了。
是呀,我们可以找几个盟友,你赵宋的实力是比较强悍,但是猛虎还怕群狼呢?
如果我们和其他的势力联合的话那么你们就完蛋了,到时候我也可以向世人展示一下我王昭远也绝非浪得虚名的。王昭远打定了主意,自己一定要说服皇帝,这样自己也可以名扬天下了。柳随风看到王昭远这个样子,也是点了点头,自己今天的目的达到了。
第984章联络北汉
孟昶来王昭远的府邸的时候是一脸严肃,等到他回去的时候感觉十分的轻松,不知道在王昭远的府邸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让人感到很奇怪。
其实只有孟昶自己知道到底是为什么,因为王昭远说的是自己想要的。
知道昨天晚上李昊说的是什么,身为一个蜀国宰相李昊对孟昶说的是投降。
今天在大殿上只不过是他们君臣做的一个双簧,要看看大家对这宋国的态度是什么。
孟昶还记得李昊时的原话,那就是:
“臣观宋氏启运,不类汉、周;一统海内,难道应在他身上吗?若通职贡,也可保安三蜀。”
这是什么个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我觉得宋国现在的气势正浓,根本不像是后汉和后周那样的额短命王朝。
大乱之后必将有圣主降世,难道就是说的宋朝的皇帝吗,如果这样的我们可以纳贡上表,这样的我可以保存蜀地的安宁。
当时孟昶也是不同意,但是李昊也是出于公心不是私心,自己也是没有办法,所以他让李昊不要在朝堂上,说这些话。
其实孟昶他子也是心动,他也是觉得这样做也可能保住基业的,但是现在他已经改变了主意。
刚才看到王昭远的时候,王昭远根本就没有病,按照他的意思是故意引孟昶来自己的府邸的。
“我蜀国怎么能够这样低声下气的呢,我们宁死也不能投降,这是老主上的基业,如果将基业丢了我们以后还有何面目起见老主人,你说是不是?”
连孟昶的老子的都牵扯出来了,看你还好意思说其他的吗,你再说就是对你父亲不孝顺。
你再说投降的话,就是让的你的家族蒙羞了,我看你还敢不敢再说称臣的话。
其实在孟昶的心中不是想着要统一天下吗,要是没有这个心思,他当初也是不会想着要将赵旭的舍利子给抢过来。
为的还不是大量的钱财,为统一天下做准备,再加上天道宗的支持让他自己觉得有机会,加上自己的野心,他是更加的相信自己了。
“陛下,微臣说一句掉脑袋的话,您可不要糊涂呀,我们绝对不能投降,投降了能够得到什么呢?”
投降大臣们可能会官职不变,维持原来的官职,当然了也有可能会升官,但是孟昶绝对不会维持原来的状态,这一点孟昶自己心里清楚。
自己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亡国之君了,谁还会理睬自己呢,所以他要是投降的话,地位一定会不保的。
“爱卿,朕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朕也不可能将我父子辛勤经营几十年的江山拱手送给赵宋呢!”
“陛下圣明,微臣将和陛下共进退!”
“爱卿的忠心真是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爱卿有什么良策吗,你也知道朝廷里的那些人只是知道自保护,根本就想不出来什么好的主意看着是朕最为痛恶的。”
“陛下您也知道,这赵宋的实力确实大,我们单独肯定是不能抵抗的了的,他们刚刚平定荆湖,士气正旺,现在也只是筹划着要攻打蜀国,还没有开始实施,我们这一阶段正好可以派兵遣将。”
按照王昭远的计划在通往四川的长江水路上增设水军,防备宋军的从水路偷袭。
还别说王昭远的这一招和赵匡胤当初的设想十分的像,因为赵匡胤认为现在荆湖已经拿下来了,已经形成了三面包围的趋势,南方可以慕容延钊的大军可以从水路直接过去。
这王昭远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并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饭桶,这一点可以肯定。
同时他还建议孟昶派人去边关去视察,加强边关的军事力量,提前做好准备。
王昭远说的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孟昶自己也是能能够想出来的,但是他说了一条孟昶没有想出来的事情。
“陛下上面说的那么多是我们大蜀自己的力量,有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寻找外援,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们可以和那些和大宋有仇的人结盟。”
要说和大宋有有仇的人那只有契丹和北汉了,北汉和后周是世仇,现在后周被宋朝给取代了,这种仇恨自然而然的就转嫁到宋朝的头上了。
契丹更加不用说了,契丹和整个中原的王朝都是有仇的,谁也阻挡不了。
但是孟昶是不会和契丹合作的,他的老爹当年也是和契丹作战过,在他们的眼里,契丹无论多么强大,那都是外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们虽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是勾结契丹这样的事情,他们做不来。
这个时候的人对华夷大防分的还是比较清楚的,这一点还是令后人比较佩服的。
换一种说法就是我们打架是我们兄弟两个的事情,但是绝对不允许外面的人插手。
这个外人就是契丹的人,即使我们和宋国开战,如果你们契丹人敢来的话,我们会一起对付你的。
赵旭是不会让他们得逞的,这一点他们是相信的,那只有剩下一个北汉了。
北汉虽然向契丹称臣,但是那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和宋朝又有愁,和他们合作天下人也不会说什么。
“爱卿说的是北汉吗?”孟昶问道。
“陛下圣明,这北汉和宋国是有仇的,如果我们和他们联系,相约一起对付大宋的话,那么到时候宋国一定会腹背受敌,收尾不能相互呼应,即使是攻破宋都也是不无可能。”
“还有,南方的唐国和东方的吴越国,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争取的对象,要是成功了的话,宋国真的就是四面楚歌了。”
王昭远再向孟昶描绘一幅美好的蓝图,还别说这要是成功了的话,大宋还能不能存在这个世界上还是另一说呢!“好计策,朕觉得还是将重心放在北汉,因为他们和宋国的仇恨是解不开的,当年赵匡胤在高平的时候,还重创过北汉的国主,其他的国家我们也要派人去联络,至于成不成都不要紧,毕竟我们尽力了。”“爱卿这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派人联络北汉和我们一起出兵去攻打宋国,日后有所得者,我们平分朕想他们是不会拒绝的,交给你办这件事情,朕相当的放心。”
第985章回国理由
孟昶高高兴兴的回宫了,他觉得王昭远是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不错很符合他的心意。
看来到头来还是自己的心腹给自己一条心,知道为自己的着想,给自己想了这么一条主意,不错。
孟昶一回到皇宫就急匆匆的来到花蕊夫人哪里,而且告诉他自己今天办了一件大事情,花蕊夫人问他是什么事情,孟昶说到现在不能说,等到时机成熟了告诉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