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太子-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仁肇现在还不知道已经有人开始想要除去他了,而他还在想着怎么阻挡大宋的军队。

第1380章大宋的败仗

“听说这一次曹彬率军攻击又一次的想突破江面还是没有成功,我们这一次损失了五千士兵。”

在曹彬来到之后又一次的对唐军进了一次进攻,不过这一次还是失败了,宋军一下子就损失五千多的士兵。

“这么多大好的儿郎就这么白白的丢掉了性命确实可惜,对了让他们一定要将这些牺牲士兵的姓名统计出来,一定要加倍抚恤,毕竟他们是为了我大宋才牺牲的。”

赵旭听到牺牲了五千多人也是一阵子心疼,毕竟这五千都是人活生生的人呀,就这么没有了,他能不心痛吗?

大宋是有规定的,凡是为国家捐躯的人,一定要将他们的身后事给安排好,一定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这也算是安慰英雄的一种。

“暂时停止进攻,修整军队,让曹彬和宋延渥他们都来见我,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每日的粮草花费都不少,这都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却没有任何的进展,这是我最心疼的。”

赵旭真的痛心疾首呀,他现在在养伤期间,不能上战场吗,否则他一定回去的,现在只能在这里发号施令了。

“这林仁肇着实可恶,装作被我们打败,将他们的战舰给留了下来,得到我们的士兵登到战舰上的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可惜我的兄弟们就这样尸骨无存了。”宋延渥是宋军水师的统帅,但是还是没有曹彬的地位高,只能跟曹彬老老实实的汇报。

“这些不是理由,我们损失了这么多的士兵,这些我们没有办法想象陛下交代,我们宋军还从来没有一次损失这么多的士兵,我们都是大宋的罪人。”

曹彬知道,大宋立国以来,是牺牲了不少的士兵可是从来没有像这一样一次损失了这么多的士兵,如果他们能够将南唐给拿下来,还好说,如果不能他们他们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曹彬在历史上也是一员儒将,一次损失这么多的人的,他也是不甘心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这些将领也都是人不是吗?

他们的心也是肉长的,当然也会心痛了,这一次还是因为他们这些将领的失误才导致他们这些士兵丧命,所以他们更加自责了。

“将军,我们伤亡的人数已经统计完成了一共是五千三百一十六人,所以的人姓名和籍贯全部都已经登记造册了,也让后勤的人员上报朝廷了,一定会给兄弟们一个交代的。”

樊若水走了进来,他是副将,这些事情应该他去安排,他让人专门的去统计那些牺牲的将士了。

“樊将军,这些士兵都是因我们这些将领的失误才丢的性命,本将决定给朝廷上书,请罪,不知道两位的将军的意思呢?”

曹彬敢来到就打了败仗,这罪过不应该是他的,可是他是前线最高的统帅,能力越大这责任就越大,所以他必须要承担起来责任。

“我们愿意和将军一起请罪,毕竟这一次匆忙的发兵是我的所有的人一起商议,不能让将军一个人承担责任,本将宋延渥愿意和将军一起请罪,有责一起承担。”

宋延渥身为水师统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绝对会请罪,而且他的身份也不是一般,是赵旭的老岳父,一般的人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末将也愿意和两位将军一起承担责任,和两位共进退。”其实要说责任最大的还是樊若水,毕竟这一次是他主导的,他说是试探一下林仁肇,结果却出了这样的事情。

“你们这是何必呢,本将是主帅,这些事情还是由本将来做吧,你们都不必再说了,这是本将的将令无需多言。”曹彬想要一力承担这些事情,用自己的身份开始压人了。

“参见三位将军,将军们都在呀,殿下有令让曹将军去解释这一次兵败的事情。”刘擒虎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一看才曹彬他们都在。

“有劳刘统领了,对了刘统领,殿下的心情如何,我也好做一下准备。”曹彬和刘擒虎的关系不错,所以他也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曹大哥我跟你说现在殿下的心情很不好,你要小心心一点,各位我先行一步了,回见。”刘擒虎小声的说道。

“曹将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太子让您去干什么,他还想干涉这军事吗,我像大宋也没有这一条律法吧。”

樊若水就事论事觉得赵旭不应该干涉军事,这在各国都是一样的,赵旭虽然对待樊若水是不错,可是他不是针对樊若水,而是按照事实说话。

“樊将军不要胡说,太子绝对有这个资格过问大宋所以的军事,这是陛下的意思,可能樊将军不知道,殿下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他有权提调任何地方的军队,你明白吗?”

樊若水一听真的愣住了,想不到赵旭还有这么一个身份,天下兵马大元帅,可以直接提调任何地方的军队,这一点樊若水真的很难想象。

在别的国家这中父子真的很难见到,特别是生在皇家,更加注意防范父子之间争权夺利,但是他们好像没有这个顾虑,当皇帝的老爹,直接让自己的儿子接管天下的兵马,这还真的奇怪。

“居然有这种事情,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即使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会这样干,看来我的陛下比唐太宗还要圣明呀。”这是樊若水有感而发的。

“好了,不要多说我,本将这就去见殿下,看看殿下有什么指示。”

宋延渥他们两个而已是没有闲着,虽然赵旭的没有召见他们的,但是他们也要去见一下赵旭,毕竟他们三个算是最高的统帅了,看看他们的殿下有什么指示。

而赵旭也正在等着他们的到来,于此同时赵匡胤也受到了赵旭用神隼用来的消息,知道宋军征南唐的一点也不顺,可是赵匡胤一反常态没有生气,也没有下达任何的命令,只是说一定要好好的对待那些死去士兵的家属。

第1381章当爷们

“加封林仁肇为武侯,庆祝他再一次打退宋军的进攻,裴厚德让人将朕的诏书送到前线,同时前线有功的将士全部都要封赏。”

李煜也是相当的高兴,毕竟自己正面和大宋对抗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点让他相当的兴奋。

“恭喜陛下,这样看来这大宋也不是那么不能战胜的吗,林仁肇将军这几仗下来已经消灭了大宋好几万的军队,那里像别人说的那样的大宋的军队不可战胜,这个神话不是不攻自破了吗?”冯延巳奉承的说道。

“我觉得国主可以在这个时候恢复皇帝的称号,对外宣称不要我们大唐不再封大宋为正朔,国主才是大唐的正朔怎么会屈居人下呢?”

冯延巳拍马屁的功夫实在是高,特别是南唐大胜的时候,他向李煜进言,要李煜恢复皇帝的称号。

这也太会见风使舵了吧,所有的大臣都是在心里鄙视这个人,不过没有人敢多说。

李煜听到冯延巳这样说也是不吭声了,自称国主是他的一生中的耻辱,他的父皇的耻辱。

自称国主,是李煜登基的时候,他一登基上表给赵匡胤,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然后又自己把政权降格,他下的书不称诏,改称为教,中央的行政机构也改变了称呼,如尚书省改称司会府。

同时要求赵匡胤可以称呼自己的为从嘉,不要称呼自的为国主,不过赵匡胤没有同意,现在他们已经和大宋撕破脸皮了,这些应该不用顾忌了。

“是呀国主,大宋铁定的是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何不在这个时候恢复我们的国号,这样也可以名正言顺,那个时候只要是对大宋有所不满的人,都应该会起来反抗的,还请国主下旨恢复大唐的的正朔。”

好多大臣一想这冯延巳说的很对,现在和大宋已经是不死不休了,还顾得那么多吗!

李煜一沉思想一想也对,自己本来就是皇帝,只不过以前被大宋给逼迫的,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是时候要扬眉吐气了。

李煜继位后,形势对南唐更不利了:疆土从最盛时的三十五州减少到二十一州,国都金陵与敌国仅一江之隔,直接处在宋朝的军事威胁之下。

李煜感到头上仿佛悬着一把利剑,不知什么时候会落下来。因此一即位就定下了对宋朝恪守臣道,以求偏安于江南的国策,但是现在想偏安也不能了,搏一把吧。

“国主三思,千万不能要冲动呀!”这个时候一洪响亮的声音在众人后面响起来,不过却显得这么不和谐,这个时候大家猜看清楚敢说这话的人是谁。

大理寺卿萧俨!

李煜也看到了他,不过李煜还想那个有点害怕这个人,这个人是谁,以前也没有听他说过。

大理寺卿萧俨,是忠厚耿直的三朝元老,他在朝中一向以嫉恶如仇、刚直不阿著称。

一次他进宫面奏,李煜正与嫔妃对,弈棋兴正浓,漫不经心应付着他的面奏,他一怒之下将棋盘掀翻。

侍弈的嫔妃望着怒发冲冠的萧俨和满地滚动的黑白棋子,吓得魂不附体。李煜也尴尬困窘,不知所措。

经过暂短的僵持,李煜厉声责问:“萧卿如此大胆,难道要做今日魏征不成?”

萧俨毫不示弱,针锋相对:“老朽固然不敢以魏征自诩,可陛下也并非唐太宗转世。”

李煜自知理亏,对这位开国老臣不便继续发作,只好忍气吞声,颓然收场。

其实李煜对这个人也没有办法,这个人老臣面对李煜醉心佛事,沉迷于声色,致使国备空虚,战备松懈,贻误朝政的现状,激怒了朝臣中的一些忠君忧国之士,他们冒死上疏,直言不讳,希望李煜能迷途知返,挽救危局。

这其中就有这个萧俨,他对李煜好不留情,直接就陈说他的不是,这让他李煜也是无奈。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李煜对这样的人呢也不能任性,前面已经有人任性死了,潘佑和李平就是因为他的任性才死的。

对于这个三朝元老他也不敢过多的得罪,他李煜现在也知道了,自己以前确实有点任性了。

“为什么不行,朕想听听你的意见?”这一次李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生气,只是心平气和的问道。

“国主,虽然我们打了几个胜仗,但是我们的国力不如大宋,我们现在是三面都处在大宋的包围之中,国主您难道还看不清楚这形势吗?”

萧俨严肃的说道。

北方有大宋的主力军,西边有蜀地的宋军,南边有南汉的故地,那里有潘美带领的宋军在,这正是三面围攻,萧俨这话刚落下,大臣们都不说话了。

他说的是事实,谁也不能否则这个事实,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谁又敢说不是呢!

萧俨只是说了一句话其他的人都不说话了,都不在争辩了事实胜于雄辩,他们说的再多也没有用,总不能用他们的那一张嘴,将大宋三个方面的军队给说走了吗?

李煜一听也不说话了,立刻就说退朝,能过一天是一天吧,还是努力的备战吧,最后还能有一丝的希望。

“朕自从继位以来丧权辱国,对不起李家的历代祖宗,但是儿臣从今天起做一个真正的李家子孙,绝对会维护我大唐的权威。”

李煜下朝之后直接来到了李家的宗庙,拜见列祖列宗,在最中间的画像不是李璟,也不是李昪,而是李世民,他们都是自的是大唐的正朔,是李世民的后代。

所以摆在最显著位置的当然是李世民了,所以李煜要拜见的是李世民。

“我们大唐和大宋已经不死不休了,不过儿臣这次绝对不会不抵抗,儿臣要重振大唐的雄威,即使是败了儿臣觉得也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赵旭想不到李煜会在自己的宗庙中说这些事情,李煜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坚强了,即使国破家亡也没有关系了,自己要活的像一个爷们了,这是李煜第一次有这样的觉悟吧。

第1382章民心才是长城

李煜这样说确实有他的道理,南唐立国的时候,就自称自己是李唐的后人,但是他们却不及大唐万一。

想当初盛唐是多的威武雄壮,李唐威名远播万里,时隔这么多年,南唐已经没有了李唐时候的霸气。

别所霸气了,不低声下气的就不错了,还谈什么霸气,李煜在自己的宗庙里面喊出来了出生以来最霸气的声音,只不过也已有这满屋子的牌位听到了,其他的人没有一个听到的。

“这一次就知道我们大宋的水师是相当的脆弱了吧,和南唐根本就没有办法比,我们的陆上军队也许是强悍,可是到了水上还不一样束手无策吗?”

赵旭丝毫没有回避自己的国家的水师不行,特别是和南唐这样有水师精锐的国家相比。

“我已经让潘美带着南汉以前的水师,还有吴越以前的水师都开始向这边靠拢。”

“这不是我不相信你们,而是我不能在看着我的士兵再大规模的伤亡了,如果还是这样,我希望我们不攻下南唐。”赵旭紧接着说了这么一句。

如果要是再怎么伤亡下去的话,我宁愿不攻下南唐,这是赵旭的态度。

“殿下这几次只是一个意外,我们完全有能力南唐给尽快的拿下来南唐,我在这里可以向殿下保证。”曹彬还以为这是赵旭觉得他们这些将领不可靠呢!

“曹彬我说过,我不是不相信你,我的想法你不明白,我们统一天下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说?”赵旭没有再解释一下什么,只是说让他们说一下大宋想要统一天下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也就是为什么要统一先天下。

“当初陛下说过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为了天下的安宁。”曹彬还记得当初赵匡胤对兄弟们说的一番话。

“好,记得就好,我们大宋的士兵也是属于这些人中的一份子,牺牲这么多的士兵,去拿下南唐,陛下和我都是于心不忍。”

这些话让曹彬他们都不再说了,按照赵旭的意思去办了,一边训练,一边等着赵旭所说那些人的到来。

南方这边不平静,北边更加的不平静,先前契丹换了一个皇帝,有点乱,现在终于稳定了,这契丹也有事的骚扰一下大宋的边疆了。

“这契丹真的是欺人太甚了,要不是我们现在和南唐交战,朕真的就要御驾亲征了。”

赵匡胤接道下面的禀告,这契丹最近是不断的骚扰大宋的边疆,奇怪的是这一次没有北汉的搅合,这也不错。

没有了北汉的参与,这一点让赵旭十分的郁闷,这北汉一向都跟着契丹,这一次是怎么回事。

“陛下,微臣的意思我们的军队如果发现了契丹人还是要追击一下,和平时一样,不能让契丹知道我们现在在南方用兵,契丹的事情早晚都要解决。”

苗训站在赵旭的身边说道。

“以后陛下可以学习一下当年的秦始皇,修建一下边关的长城,阻挡那些游牧民族的侵扰,这样我们就可以省去很快很多的事情。”

“不行,朕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这样做的,汉朝偶长城,但是阻挡住匈奴了吗?长城始终只是一个摆设而已,则平你想知道真的好主意吗?”

修建长城是赵普提议的,不过直接就被赵匡胤给否决了,赵匡胤提出来一个更为好的方法。

还没有等到赵普说话,赵匡胤又继续道:

“长城只是一堵墙,什么意义都没有,解释长城修建的再高,还是城墙我们城池的是一样的,这些城墙要是没有人把守有什么意义呢?”

“朕告诉你,百姓才是朕要的长城,天下的民心才是最大的长城,如果百姓都向着我大宋,还怕没长城吗?”

赵普听完楞了一会自语道:“天下百姓的心才是长城,民心才是最大的长城。”

是呀民心,民心才是最大的利器,无论哪个朝代要是没有百姓的支持,一切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像五代那些国家一个个不停的换,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人心。

赵匡胤接着道:“你们你还记得朕当初说的话么,天下百姓过的只要好,才是真的好,这也是朕当初继位时候的初衷。”

“如果朕不顾及百姓的死活,不管百姓的喜好,天下的百姓不效忠于朕,那么朕的龙椅也坐不稳。”

赵匡胤登基之后连续统一了其他的势力,大宋朝已经渐渐的显示出来一统天下的意思,这些倒不是大宋的军队有多么强悍。

当然了也不可否认这大宋的军队比其他的国家的军队要强上不少,但是唐朝不强悍吗,到现在大家还怀念着盛唐,但是他最后却灭亡了,这一切都是要因为失去了民心。

正是因为这一点存在两百多年的人大宋烟消云散了,才出现了五代的混乱,这才最终让赵旭有了当皇帝的可能。

“你们难道还不明白,修建长城那只会劳民伤财,我我大宋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朕有信心用我大宋的民心修筑一座大大的长城。”

赵匡胤和其他的帝王果然不一样,从来没一个帝王敢这样的话,他就敢说。

“朕希望有朝一日我大宋国内的连城门都可以不用关闭,只依靠民心朕相信我大宋一定能万年长存的。”

赵匡胤的有着强大的自信,他始终相信民心才是最大的长城,民心向北才是他大宋王朝的根基,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做到的和正在做的。

“陛下圣明!”

用民心做长城,这句话也让赵匡胤成为了一代明君,后世的人在评价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时候,就两个字:圣明!

赵匡胤是一个圣明君主,把百姓放在你一位,也许你会说这和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差不多,但是却比那个高明多了,不过赵匡胤想到这一点没有:

那就是要是出现一个昏庸的君主,不仅不会善待百姓,反而会祸害百姓呀,不过呢他现在还没想到那么多。

第1383章夫唱妇随

大宋当即又想边关增加了不少的兵力,为的就是防止契丹会趁着这个机会出兵,未有绸缪总是好的吗?

再说现在吴越地区的的陈洪进,本来他是想在汴京居住,为的就是好好的享福,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想消除皇帝对他的戒心,毕竟他是一个投降的人。

接到了赵匡胤却直接让他去掌握吴越地区的水师,并且给了他的一个新的职务,叫做水师提督。

这个职务目前只有两个人一个叫做宋延渥,是太子的老丈人,另外一个就是他。

不久前他接到赵匡胤的圣旨督促练兵,圣旨中还要陈洪进与知州赵麟商议一下怎么训练水师。

赵麟被赵匡胤外放为官,当了一个知州,也算是对他的历练吧。

昨天陈洪进接到了赵旭的军令,要他立刻向荆湖地区进发。

只不过现在训练的水师还没有成,怎么能去呢,但是赵旭的命令他不听也没有办法。

如果不去的话,那么什么时候去最合适呢,商议之后,即刻回奏赵旭。陈洪进接了这个命令,不敢耽搁,便坐了轿子,直奔赵麟的知州府衙。

陈洪进这个人掌握着水师,以前是清源军的最高长官,赵麟听说陈洪进来了,便率领着一干手下迎至大门。

虽然赵麟也是赵匡胤的儿子,但是他只是一个知州,被陈洪进的官阶还要低。

陈洪进也不谦让,直接就和赵麟一走了进入,大宋也算是一个讲究军功的地方,何况人家陈洪进还是有爵位在身上的人。

听陈洪进大致说了一下目前的情况,赵麟沉思一会说才说道:

“陈大人,这是太子殿下的命令,太子还是兵马大元帅,所以我们应该慎重才是呀!”

“而且在南方是我们大宋的大事情,我们也应该出力,听说前一阶段我们大宋损失了近万人,我想着才是殿下着急的招我们去荆湖的原因吧。”

陈洪进一言不发听完了赵麟的话,沉思了一下,笑着说:

“赵大人,你的话有道理,我们都是大宋的一份子,应该为国家效力,况且现在前线的战事正酣,我们这里大多都是水师,可以派上用场。”

陈洪进也没有客气,直接的就开始称呼赵麟为赵大人,这也没有错,这赵麟是知州,称呼他大人也是应该的。

“但是我们现在的水师多年没有经过战事了,而且吴越归为大宋的时候,很多的水师老兵都已经退役了,现在很多的都是新兵,这如何是好呢?”

陈洪进先是肯定身为大宋的臣子,对大宋的统一大业,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目前的情况不利呀,都是一些新兵蛋子。

“照陈大人你这么说,我们不应即可就出兵吗?”赵麟试探性的问道。

“对。”

“但是陈大人可曾想过,如何回应殿下,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总要有一个恰当的借口吧。”

陈洪进微微一笑,他们二人相处时日也多,陈洪进知道这赵麟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估计是想得到皇帝陛下的认可,便笑着说道:

“赵大人放心,本将说不会立刻向荆湖地区出发,但是并没去说不去,至于怎么去,才是末将最为关心的事情!”

不是说不去,只是说不去荆湖,但是还是要给当帮主当宋完成统一大业的。

“那陈大人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本官都有点糊涂了。”赵麟彻底的听不明白了。

“呵呵,赵大人不知道吧,本将以前是南唐的之臣,只不过后来本经看清楚了天下的大势将清源军交给了当今的陛下。”

陈洪进任泉州留后的时候,确实还是南唐的臣子,但是先这一点他不会否认的,但是谁也不敢拿这个说事,因为他先生是大宋的归侯,就是归顺的意思。

人家陈洪进直接将自己的十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