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太子-第4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呀,我还是你的救命恩人呢,要不是替你挡了一掌,你还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呢,看来我以后的日子好过了,有这么一个大的靠山,我的后半生没有忧虑了。”

小白也没有再客气了,直接夹起了一块肉大口的吃了起来,好像暂时是放下了赵旭的身份。

“这就对了吗,我的身份不影响我们做朋友,不过在这里要纠正一下,其实这所谓的辣椒不是番邦进贡的,而是我们自己从番邦得到的。也不是因为我的身份才能吃到的。”

赵旭要重申的是这个东西确实是从番邦来的,不是人家送来的,也可以说是抢来的,一般的人还真的没有办法接触。

派遣的船队经历了几年,才从哪里得到这些东西,这小小的辣椒可都是用人命得来的,因为确实在途中死了不少的人,这些东西得来的不容易。

现在虽然在大宋境内开始种植了,不过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谁会专门种植这个,那样就违背了以农为本了,如果他们要是知道了这辣椒的价值,那绝对会有人大规模的种植。

“这是从遥远的地方得来的,难道海上还有其他的国家吗?”小白听到赵旭的解释,眨眼问道。

“当然了,只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而已,海上的地方比我们这些陆地的上国家加在一起都要大,这就是从哪里得到的,哪里还有很多我们这里没有的东西,他们的居民很少,还有的根本就没有人,总有一天我要让那里成为我的领土,让我的百姓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海上一直是赵旭所希望得到的,只不过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过问,这样以来就耽搁了,但是赵旭一直没有忘记,即使到现在赵旭还在不断的派人去海上航行。

只有一个原则将那些无主的土第变成大宋的领土,留下大宋的痕迹,让那些地方成为大宋的领土。

这是一种狂热的构想,要是没有大宋的远洋航行,能吃到这些原本生在海外的辣椒吗。

即使能够有,那也是几百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赵旭将百年年之后的事情提前了,而且自己还想建立一个海上霸权的国家。

扫荡这些海上的小国家,让大宋成为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不仅要有陆地上的还要包括海上的,这是几代人不一定能够完成的,但是一定要做!

“是不是觉得我疯了,我告诉你我比任何时候都清醒,这是我华夏民族的千秋大业,所以任何国内想要捣乱的人我都将会直接的剿灭,朝廷内部需要稳定,我们要对外,为华夏谋福利,大宋帝国就是华夏的以后!”

第1605章意想不到的故人归来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你以为我是疯子不成,我很正常,一个月前我还想着那些造反的百姓一定要用怀柔的手段,但是我发现我父皇做的还是对的,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管理这些事情。”

赵旭看着小白的眼神就像看一个疯子一样,确实赵旭说的这些话确实是有点大了,即使是历史上的明君也没有敢说出来这样的话。

赵旭的大宋帝国不仅包括陆地还包括海洋,要说海洋以前的君主没有做到,那是因为航海技术没有那么发达,没有想到海上的地盘,这也不能说什么。

可是要说陆地上的国家汉武帝时期也没有能控制多大的领土,像西域之地,唐朝强盛的时候也没有说这样的大话,先赵旭却说建立以前没有的大宋帝国。

要不是赵旭的身份在哪里,小白一定会认为这个人是说大话,但是她根本就不相信赵旭的话。

小白是谁,圣女,摩尼教的圣女,摩尼教那么多的圣教徒,虽然号称建立一个光明的世界,可是也没有赵旭的心这般大。

这赵旭到底是一个什么人,最近一个月小白旁敲侧击的也从赵旭哪里得到了一些朝廷的事情,给摩尼教减少了很多的损失,自己留在赵旭的身边,真是越发想了解他这个人了。

“你的意思是那些造反的百姓都被杀了吗?我前一段时间听你无意间的说到,既然他们选择而来造反的道路就按照律法来处理吧。”

小白眨着样问道,她只是想亲耳听到赵旭说,因为她也知道了最近大宋开始在全国全面出击,圣教发动的那些教徒,除了一小部分逃走,大部分被捉了,还有的直接在叛乱之中直接被杀了,根本和之前的风格不一样。

之前就像赵旭说的,除非是在抵抗的过程中被杀的,如果被抓住的话,是不用死的,只要教育一番,然后就可以放回去了,当然了也有很多的人被放回去了。

这让那些顽固的圣教分子很是高兴这对他么很有好处呀,即使被抓了也不会被处死,反正咱都是老百姓,就相当于免费吃了几顿牢饭而已。

但是没有过几天,只要是造反的就地格杀,这样的变化实在让人不敢相信,因为造反死去的百姓不下于十万了。

但是朝廷出榜说,这些人无视朝廷的律法胆敢造反,按照律法处死,但是念他们也是受人蛊惑,不株连她们的家人,但是造反就是造反,一律处死。

“他们都死了,谁让他们造反,即使他们是受到了摩尼教的蛊惑可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也是要死的,最可恶的是摩尼教,到现在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很有限。”

赵旭说到这里的时候将手重重的砸在桌子上了,摩尼教的总坛还是没有找到,要不然早就挥军攻打总坛了。

“摩尼教?那是什么,我怎么没有听说过,我只听说过佛教,道教那里有什么摩尼教?”小白故作迷糊说道。

“你不会知道的,对了你说的那个天师就是摩尼教供奉的张角,也是黄巾起义的主导者之一,也就是三国之前几年的事情了,他们供奉张角,看来是早有异心了。”

赵旭叹了一口气,这些东西一个小丫头怎么能知道,不过赵旭没有多说,因为这个小丫头说过天师救过她的性命,赵旭不能多说这张角的不是。

“天师是好人,天师救过我的性命,而且救过很多人,怎么会是坏人呢,你一定弄错了,一定是弄错了。”

果然小白不乐意了,她果然不让赵旭说天师的不是,这不是说天师是坏人吗,所以开始反驳了。

“但愿是我错了,可是我们调查了这么久就是这个结论,张角是什么,暂且不论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摩尼教绝对是要祸乱我大宋的邪教,我一定不会饶了他们的。”

小白知道赵旭已经知道了一些圣教的事情,所以她也不再说话了,再说的话容易起来怀疑。

而赵旭也没有在这上面多说了,本来他就是来看小白的,继续招呼小白吃了起来,正在这个时候刘擒虎急急忙忙的前来,来到赵旭耳旁小声嘀咕了几句。

“什么?你说的都是真的?”

赵旭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才让刘擒虎再说一遍,怪不得刘擒虎进来的时候换慌张张的。

“殿下是真的,很快就要进城了,几年了,他还是回来了,陛下说赦免他的罪过,您看?”

“不要多说了,我去看看吧,总归是我的长辈,我也应该去看看他吧。”赵旭稍微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跟小白说了一声,赵旭就带着刘擒虎离开了。

剩下小白一人纳闷了,这赵旭要去见什么人,还是他的长辈,能够让她这么着急,自己也要跟着去瞧瞧。

赵旭不知道小白也跟着去了,她是想看看又来了什么人,还是赵旭的长辈,对圣教能有什么影响吗?

此时汴京的东门确实很热闹,朝廷的依仗也在哪里,这个时候从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俱是骑着高头大马,更奇怪的还有高鼻梁,红头发,蓝眼睛的人,真的是奇怪。

周围的百姓都在看热闹,这是哪里的来的红毛鬼子,要不是有士兵护着,他们绝对会冲上去看看。

“老汉我活了七十多岁还没有见到过这样奇怪的人?”一个看上去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老汉说道。

“你们说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长得真奇怪。”

“你们懂什么这就是红毛鬼子,是蛮夷,前一段朝廷不是派出去那么多的人去海外,想必这就是那些仰慕我上国的蛮夷吧。”这个人看上去是个读书人,还别说真的是有道理。

“王秀才说的对,我看也是。”周围的百姓七嘴八舌的说道。

正在这个时候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个人感慨的看着熟悉的景物,一时间感慨不已:

“这么多年我赵光义又回来了!”

什么?

赵光义,这个人是赵光义,赵光义回来了?

第1606章礼部尚书的头疼了

“大宋王爷,你们这就是你所的天国吗,果然气派,我们国家是没有办法比了,以前我们的老国王来过你们这里,那个时候你们叫做大唐。”

其中一个走在前面红毛鬼子看着巍巍高耸的大宋城墙,不由得感慨道,这样高大的城墙他还是第一见到,所以他不由的敢来到。

“国王陛下说的是几百年以前的事情了,大唐早就灭亡了,现在是我大宋的天下,我大宋比大唐更加的繁荣,强大,欢迎你们来到我大宋。”

赵光义看着这个人笑着说道,这个人是旧港的国王,旧港就位于以后的苏门答腊岛附近。

“本王倒是十分喜欢这里,你们中原的丝绸十分的出名,希望能够和贵国通商这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这个时候的苏门答腊岛也属于半开放的状态,他们的国王有的时候还没有大宋的一个县城大,他们的人口也就是十来万,但是人家好歹也算是一个国家,地位上起码就不一样了。

“那没有问题,我想我大宋的皇帝陛下一定会乐于和你们通商的,看到我们泉州的通商口岸了吧,哪里有市舶司,那就是我朝廷成立的机构,也就是说我们愿意随时和他们建立贸易往来的。”

赵光义在海上这么多年,游历了不少的地方,和很多海外国家的都建立起来了联系,他是用大宋王爷的名义去跟人家建交的,不然也不会跟他这样友好。

虽然你带着军队,不过这些军队是很少的一部分,那些海外的人也许没有多少,但是你总不能都杀了吧。

赵光义带去的大宋特产还不错,丝绸之类的,这就很容易打开缺口了,所以赵光义很快就跟他们联系上了,这一次他们来的大概有三十六人,都是一些小国的国王,他们都是来想和大宋建立起来联系的。

其中的一些人虽然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但是人家也是有特权的,在自己的额地方有特权也没有享受过大宋的人带来的东西。

这些都是好东西,好东西却在自己的国家没有,物以稀为贵吗,就是大宋的月亮都要比他们国家的要圆,反正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而且很多早就偶然听说大宋是大国,什么东西都有,物产丰富,他们这些小国家是没有办法比的。

正巧这个时候他们碰到了赵光义,这个在海上航行的人,来人自称是大宋的王爷,是带着使命来的,刚好他们跟着赵光义来了。

这些人在大宋的船上就感受到了大宋的不一样了,别的不说这酒水都比自己国家的要好上很多,看来真的没有来错。

自从进入到大宋境内的时候,这一路上给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多了,这到处都是华丽的房屋,而且眼前的这个更是这大宋的都城,这是更加的华丽了,果真是上国呀!

“哈哈,等你们见了我们大宋的皇帝陛下,你们见识了金殿你们才是更加的开阔视野了,走吧,进了城就有人来接待你了。”

赵旭在一旁看着带着笑意的赵光义,当初不是说不让他回来了吗,现在怎们又回来了,而且还带着这么多的人,这些都是一些小的部落首领吧,赵光义这是有什么意思呢?

“朝廷是怎么安排的,想必这件事已经禀告过朝廷了吧,要不然也是不会让他们这么大模大样的进城,而且你也得到了消息,我父皇怎么安排的你说吧?”

赵旭绝对会相信朝廷已经做出来了安排,要不然赵旭这些人能够有大宋的士兵来护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这件事赵旭不知道,但是朝廷已经知道了是,而且估计赵匡胤的还想着接见这些人呢,毕竟来了三十多个人外邦的首领,这还是大宋头一遭。

“陛下已经让礼部负责这件事了,而且陛下说让这些人住进迎宾馆,说是不告诉您,怕您心里有不快,所以瞒着您,但是我觉得这要是不告诉您的话,您时候一定会怪罪的,所以我就……”

刘擒虎也受到赵匡胤的额吩咐,千万不能跟赵旭说,因为赵匡胤害怕赵旭心里有所不快,一直不让告诉,但是刘擒虎还是告诉了赵旭。

当初赵光义可是为了夺取皇位差一点将赵匡胤父子分给杀了,按照律法这赵光义应该是被杀的,最后因为太后的干预吧,将赵光义流放了。

说是流放还不如说是让他带着一群囚犯和商人,当然了还有一小部分军队去海上寻找机遇,和进行远洋航行,这一走就是几年,没有了音讯,赵旭都快忘记这个人了,也以为他是已经死了,想不到他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回到了汴京。

“哼,我能有什么不快,我要是有什么不快的话当初就应该杀了他,还会等到现在吗,我进宫一趟,你就不要跟着了。”

赵旭什么都没有说,就进宫去了,此时赵匡胤正在吩咐礼部尚书陶谷:

“先将那些番邦的君主安排到迎宾馆,一切按照接待番邦君主的礼节去招待,千万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赵匡胤吩咐陶谷一定要好好招待这些君主,因为他们是外邦来的,这正是宣扬大宋国威的一个好时机。

“朕也知道礼部还有这样的规定,你可以去翻一翻史书,看看隋唐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接待番邦君主的,这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以后这样的时候还有很多,所以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对了这些安排好以后,你将光义给朕带进宫来,朕有话,好几年了朕也没有见到他有些话还要跟他说。”

赵匡胤安排好这些事情之后,就让陶谷将赵光义给带来,无论怎么样,他们都是兄弟两个,两兄弟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赶快去安排吧,朕相信你能够做的很好,陶谷不要让朕失望呀。”

大宋礼部还真的没有什么番邦君主来的时候的一套礼仪,这一次陶谷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了,不过以后这样的事情会更多,他算是开先河了,历史上一定有他的名字的。

不过现在时间这么紧急,他也郁闷了,怎么办,要去查也来不及了,怎么接待这些番邦君主呢,这害死一个头疼的问题。

第1607章让晋王进宫

陶谷现在着急了,他已从赵匡胤哪里出来就板着一张脸,他的几个侍郎立刻就问尚书大人怎么了。

“我们礼部没有接待过番邦的君主,现在陛下让我们去招待番邦的君主,还让我们写出来一个章程这以后就按照我们的办,这可有点难办了。”

陶谷完全没有以前的那种十分闯劲了,以前陶谷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官员,有才干有能力,但是现在他却一点都没有想法了,只想着升官发财。

这是这也十分的困难了,赵匡胤也改革了一下官职,所以现在的六部尚书是仅次于参知政事的官职了,也是位及人臣了。

陶谷也老了,当初和他一起的尚书都已经换了,他还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这不是说皇帝不信任他,不让他升官,而是实在是太重要了,无人能替代。

“尚书大人,这简单呀,以前我们不是接待过辽国的王爷,也就是现在的辽国皇帝吗,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按照那个规格,这些番邦的君主,哪里知道这么多,下官还听说这些人都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这花花世界,他们还不得要眼花了吗?”

这个侍郎叫丁宁,他是礼部左侍郎,陶谷不在的时候这个人就是礼部的最大的官了,脑袋很是灵活,立刻就想到了以前他们招待过耶律贤,现在人家耶律贤已经成为了皇帝,用当初对待他的礼节来招待这些番邦的君主,这又有什么不可呢?

陶谷想到这里就立刻说:“就按照丁侍郎的要求去办,各位同心协心的将这件事办好,本官在陛下面前为你们请功。”

陶谷也要去安排一下,因为自己才是礼部的主官,自己不去也不合适。

花费了那么长时间才将三十多位君主给安排好了,这个时候陶谷才有时间特意的招待赵光义。

“臣陶谷参见晋王殿下。”

“呵呵,陶大人许久不见了,大人何故行如此大礼,我现在已经不是晋王了,最多算是一个待罪之人吧。”

赵光义立马将陶谷扶了起来,因为自己确实不是晋王了,当时皇帝已经下旨将他给剥夺爵位了,陶谷这样称呼他为王爷,赵光义还真的是担当不起。

“在下官心中您永远是王爷,王爷这一次为国家立下如此的大功,陛下这一次一定会重赏的。”

陶谷知道这一次赵光义立下的功劳不亚于开疆拓土,因为他让异族来服,这就是最大的功劳。

“这都是为臣子应该做的,这也是我大宋的威名所致,对了太后最近身体怎么样了,我这个不孝子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她老人家了,真的很想念她老人家。”

说实话赵光义真是想念杜太后了,他还不知道杜太后已经死去好长时间了,恐怕这个时候他的这计划要落空了。

“怎么了,陶大人,母后她老人家怎么了,你怎么不说话?”本来陶谷还很高兴,但是仙子却脸色不好,也不说话了,这让赵光义有点着急了,一定是出事了。

“王爷,您还不知道吧,老太后已经仙逝快半年了,所以……”

赵光义听到之后一脸的悲戚,然后久久不语。

“想必你都知道了吧,朕就知道这些事情是瞒不住你的,光义回来了,也就是你的二叔回来了,想一想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回来了,而且带着遗异族的君主来的,你说朕应该怎么办呢?”

赵匡胤看都没有看赵旭,就率先开口了,因为他知道赵旭是来干什么的,他知道不告诉赵旭他也会知道,况且刚才进城的动静那么大,赵旭不可能不知道。

无论怎么说赵光义都是赵匡胤的弟弟,也是赵旭的二叔,这一点是任何的时候都不能改变的,谁也改变不了。

“父皇你想让我怎办呢?”赵旭反问道,因为赵匡胤自己就有了答案,这一点还用得着问赵旭吗?

“唉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我们的亲人,现在你祖母也去世了,她临走前虽然没有说,但是还好惦记着光义,朕觉得可以既往不咎了。”

赵匡胤始终是心软,他不想再对赵光义有什么惩罚了,因为赵光义在海上也受了几年的罪了,而且这一次还有大的功劳。

“看吧,您都已经做出来了决定,询问我还有什么用吧,全部都按照您的意思去办吧。”赵旭说这些话没有任何的感情,不喜不悲的,可是就这样更加让赵匡胤觉得他是生气了。

“放心朕是不会给他实权的,只想让他老实的待在汴京,这也算朕对得起这个兄弟了。”

“朕之所以要跟你商议一下,朕要恢复他的爵位,你也知道朕一母同胞有死人,大哥早逝,就剩下朕和光义,还有廷美,但是现在廷美也……只有朕和光义了,所以无论如何朕都不会再伤害自己的兄弟了。”

赵匡胤的待着悲伤的说道,这也是一个事实,这是最痛苦的事情,自己的母亲也死了,现在还剩下一个兄弟,这对赵匡胤的来说是内心的伤痛。

“所以无论你怎么说朕都要让光义过上好日子,以后他就在汴京了那里也不用去了,好好的过安稳的日子。”

赵旭看到赵匡胤的神情不对劲也没有说什么,赵匡胤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身为一个长辈跟自己的儿子商议事情,更为重要的赵匡胤还是皇帝,要办什么事情一道圣旨就够了。

还用的着跟自己说什么,从父亲的角度来说,也不能这样跟自己的儿子商议事情吧,这还是说明了赵匡胤这个人的性格。

“那还是按照父皇的意思去办吧,二叔的家人也让他们出宫吧,将他原来的府邸还给他吧,恢复他的晋王爵位,您看怎么样?”

还称晋王,就相当于他以前的一切都还给他了,唯一边的是不给任何的实权,做个富家翁也不错。

“来人宣晋王赵光义觐见,朕和太子要给他接风,好生的伺候着。”听到自己的儿子也同意了,赵匡胤直接下旨了,让晋王进宫,晋王真的是久违的称呼。

第1608章恢复王爵引来的风波

“臣弟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光义见到赵匡胤很高兴,不过他还没有忘记礼仪,自己的哥哥是一个皇帝,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一些礼节是不能少的。

“好了光义,你我兄弟不用这么多礼,这么久不见了,来坐下,快坐下让朕好好的看看。”

赵匡胤见到自己的弟弟的时候也十分高兴,而赵旭却一个人回去了,他真的不想见赵光义,总之心里对这个人有排斥。

“恩,黑了不少,看来你是经常在海上风吹日晒,这看上去也苍老了不少,这几年你确实受苦了。”

赵匡胤看到赵光义这个样子就知道他确实吃苦了,能不苍老吗,在海上这么长时间,风吹日晒是避免不了的、任由有天底下最好的护肤霜也不行,你看赵光义以前是小白脸,现在都成小黑脸了。

“臣弟这是为自己赎罪,当日臣弟被迷了心窍酿成了大错,还是皇上宽宥,要不然臣弟早就死骨无存了,这一次臣行程三年,而且带来了皇上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