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第一太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拿着一把扇子摇呀摇,不是装逼是干啥,不过他只是想一想而已,没有说出来。
再说了即使说出来也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呀。
第131章劝说
王全斌一看走来的是苗训,那把扇子是他的标志,慌忙行礼,在外人看来王全斌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也许别人都会认为苗训只是一个普通的太子洗马,官职不高,不值得大家大惊小怪的。
可是王全斌却知道,朝中的好多事情都是他在后面在策划,要不然赵匡胤也不会下圣旨,称呼他为先生。
这是开天辟地以来独一份的,谁还有这样的荣誉,恐怕历史上也没有几个。
“呵呵,王将军有礼了,多日不见将军已经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了,真是可喜可贺呀。”
苗训也认识这个人,当初还是他建议让王全斌统领这些人,所以王全斌对他客客气气的也是应该的。
“多谢先生挂念,小将这点成就不值一提。对了太子这就是敌将方为民,已经被小将所擒,请您发落吧。”
两个士兵押着她走向前来,并没有给他上什么绳索之类的,就这样押着她过来了。
方为民见到了赵旭依然是那衣服副不理不睬的样子,败军之将有什么可说的,不就是死吗。
他也是经历过数次生死的人,对是早就不在乎了,就是觉得对不起那些死去的兄弟了。
想自己一万五千的人马,来到这里居然几乎是全军覆没了,你让他怎么不难过。
“敌将,狂什么狂,见到太子还不下跪。”王全斌说着就要动手。就被赵旭给打断了。
“将军不是那位在高平十四的咬住北汉军队的方将军吗?”赵旭走上前一看,这人有点面熟。
仔细会议以一下,这人他还真的是认识,没有想到在这里见到他了。
高平之战是赵家父子的转折点,自从高平之战过后,他们父子两个就平步青云。
但是他也记住了一个人那就是一个叫方为民的,这个人那时候还只是个统领百人的小将。
为什么会记住这个人,那是他听说有一个人对着当时的北汉皇帝刘崇是穷追不舍。
害的刘崇逃回北汉的时候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头了,身边的将士也剩不了几个了。
后来皇帝也是嘉奖了这个人,没成想在这里见了他,更加想不到的是他居然是李重赞的属下。
“想不到小将这个小人物还能入得了大宋太子的法眼,我不知道是该荣幸呢,还是感到悲哀呢?”
方为民丝毫不领情,自古的降将有几个能够得到善终的呢?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将军何必如此呢,想当年将军也是国之栋梁,也曾为国立功,这些是朝廷是百姓不能忘记的。”
“但是”赵旭的话锋一转,“可是将军为何如此的不明事理,居然跟着李氏兄弟反叛朝廷,这就是将军的赤胆忠心,这就是将军的名扬天下,封妻荫子?”
一连串的反问让方为民也是哑口无言:“小将也是有命在身,不敢不遵从。”
“哼有命在身,那么也就是说你的上官让你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倘若有一天你的上官让你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你们迂腐。”
“我告诉你们无论做什么将军,还是当什么大官只知道服从命令,不从百姓的角度多想想,当多大官也没有用。”
古人说:“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扪心自问你们谁做到了?”
大家也没有注意哪位古人说过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大家都是在想着赵旭说的这个浅显的道理。
是呀大家都是出仕都是为了自己,就拿这些武将来说过吧,就是为了一天能够名扬天下。
就连苗训也是不例外,他为了完成祖先的遗愿,不停的在寻找明主,有朝一日能够重振他家的辉煌。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在场这些人都是不例外,没有一个不是抱着一定的目的的。
经过他这么一说大家都是没有话说了,就连叫的最凶的那个方为民也是低头不语了。
他自己曾经是个跑江湖的,经常被被人呼来喝去的,过得就是没有尊严的日子,他发誓总有一天他要出人投地。
后来让李重赞看重,他才进入到军中,慢慢的提拔他,他才有今天的地位。
所以他对李重赞的命令是一丝不苟的执行,没有任何折扣,所以无论让他干什么,他都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但是今天听了赵旭说的一番话,他真的有点犹豫了,当年他声名未显的时候,他还总是热心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虽然他时候自己十分穷困,但是对他身旁人还是不错的,但是自从他一点点的升官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
是自己地位提升了,只是关注着勾心斗角,关注着自己的地位了,今天这么一说自己还真的是惭愧了。
“我今天也不是要杀你,也不会留下你,我还会放你回去。”赵旭对着他说道。
“太子,这……”
这时候王全斌立刻就出来阻止了,这是什么事情,哪有捉到的敌军将领还要放回去的道理。
“王将军,不要多说了我自有主张。”
“方将军我我让你回去带一句话,那就是让李重进他们快快出城投降,否则明天我就要攻城了。”
“唉不知道百姓又要受多少苦了。”赵旭说完就背着手走了。
扬州城。
一只酒杯摔在了地上,碎的不能再碎了,可以看出摔这只杯子的人是多么的愤怒。
“方为民,你太令我失望了,我给你一万五千的大军,你居然一个人回来,还有脸回来,你还有脸回来,你,你……”
李重赞将身旁的桌子也给踢翻了,那李重赞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呢?
他本来和兄长和儿子正准备着听着前方出来的消息呢,这个方为民可是他手下为数不多的能打仗的人了。
再说他们在北地什么时候打败过,最多也只是在辽人的追捕下,逃了出去。
随意他还是很自信的,没有想到居然在这里等到的却是自己一方全军覆没的消息。
可是只听说大宋哪里只有一万人呀,自己一方比他们还要多五千,怎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呢?
“大人,小将无能,辜负了大人的厚爱,也对不起死去的兄弟,方某绝对不会独活,只不过留着残躯回来,还有事情要告诉大人。”
“还说什么说,你说就能让那些死去的兄弟活过来吗,你死一百次都不够,来人,将他带下去军法处置。”
外边过来两个卫兵就要带着方为民出去执行军法,这时候方为民大喊:
“大人请容小人说完再让那个小人上路,小人不说这些话,会死不瞑目的。”
“三弟你据让他说完吧,反正也党务不了多少时间。”李重进也来劝自己的三弟。
“是呀爹,你就让方将军说完吧,听听他有什么说的。”李延福平时跟方为民的关系还不错,这时候也是为他说话。
见自己的兄长和儿子都这样说了,李重赞也是顺水推舟,借坡下驴。
打心眼里他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家伙的,就凭他能打仗这一条,自己就不舍得杀他。
但是他又不得不下杀手,军法无情自己不处理好这件事情以后还有什么办法在统领众军呢?
不过李重赞却不知道他也没有什么以后了,经过这次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李重赞这个人了。
李重赞摆摆手让那个卫兵出去:“说吧,看看你能说什么?”
“谢谢大人。”
“小人首先应该感谢大人的栽培之恩,没有大人就没有小人的今日,所以小人十分感激大人。”
说着方为民跪下给李重赞重重的磕了几个头。
“小人小面说的,可能会激怒大人,还请大人不要怨恨小人。”方为民起来向李重赞拱手道。
李重赞也是十分不耐烦了:“有什么话你就说吧,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你婆婆妈妈的。”
“小人想说的是大人带领我们从解州来到这里真的值得吗?也许大人会说你这是为了兄弟情谊是不是?”
李重赞动了动嘴,他本来真想时候这些呢,没有想到他居然说出来了。
“大人我们是解州军,地处北方,是朝廷北方的屏障,再您的一声令下我们就跟着您来到这里了,那么你想过万一契丹或者北汉有异动,当地的百姓怎么办?”
“什么百姓不百姓的,我让你们干啥就干啥,那些小老百姓我管他们干啥,哼!”
在李重赞的眼里这些军队都是他的私人武装,不仅是他,很多的封疆大吏都是这样认为。
“唉,大人有人跟我说当官鱼鱼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看来说的很对,难道我们当官真的是为自己吗?”
“胡说八道,这话是谁说的,当官不为自己还当官干什么,再说当初不是我碰到你,你还在要饭,早饿死了额,哪里还有这么威风?”
“唉,大人说的也对,但是我们当官获得的权势,难道就不应该为百姓谋利吗,难道我们的利益比不上全天下的利益吗?”
我们的利益还比不上全天下的百姓的利益吗,方为民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是洪亮,整个房间里都能听到。
第132章苗训的震惊
“放屁,你简直是放屁,天下人与我何干,他们的利益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和敌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当日我被契丹几万大军围困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哼,这时候想要我估计什么百姓的利益,他们的利益是什么?对了,你跟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唉,宋太子赵旭让我回来告诉大人,还是不要做无为的反抗了,他希望我们能够弃城投降,为城中的百姓着想,请大人三思呀!”
“什么,我说你怎么安全的回来了,原来你是投降了大宋了,还给他们当了说客,枉我这么多年待你不薄,你的良心都让狗吃了。”
李重赞听到他这么说气不打一处来,自己的一万五千大军竟然被一万大军给歼灭了,这个时候自己的爱将居然替别人当起了说客,能不生气吗?
旁边的李重进此时也是脸色铁青,本来三弟就是来帮他的,现在居然让那他们投降,老李怎么能够忍受。
但是这人并不是自己的下属,自己不好去呵斥他,这样做的话是不给自己三弟面子了。
但是自己也不能就这样算了:
“方将军我三弟对你不薄,你居然劝我们去投降,你知道大宋朝廷是不会放过我们的吗?”
“再说我李家是大周的宗亲,无论是谁投降,我们是不能投降的,这样的话,谁来恢复我大周的江山,皇上现在还被困在西京!”
“身为皇室的宗室不能恢复自家的江山,死后有何颜面去见太祖于九泉之下,将军居然劝我们投降,岂不可笑至极,也是荒唐至极。”
李重进冷笑道,他们知道自己等人只有取胜才有机会能够保住性命,否则即使现在投降也是个死。
自己这次对抗大宋,大宋的皇帝一定会杀了自己等人,杀鸡儆猴,上一次平定李筠也是杀鸡儆猴。
可能那只鸡不如自己自己这只大,所以他赵匡胤要杀一只更大的鸡,要震慑那些对大周忠心的猴。
其实这个李重进猜得还是有点靠谱的,知道为什么赵匡胤不让李重进入朝觐见吗?
就连赵旭都不知道,赵匡胤一直对李重进有着很大的戒心,毕竟此人也是一员沙场虎将。
再说他也和柴荣是表兄弟的关系,和柴宗训的关系十分的近,是柴家的死忠份子。
这样的人谁会放心,所以当平定了李筠之乱之后,赵匡胤就想收拾李重进了。
谁让当初李重进还想着和李筠勾结来着,当时是没有办法才暂时放过你的。
现在完全腾出手来了,我还能放过你吗?古往今来的开国皇帝,哪一个不是双手沾满了鲜血才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的。
赵匡胤取代前代的周朝虽然是兵不血刃,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有一颗杀人的心。
所以李重进要进京觐见的时候,他就是不准,为的就是让老李自己自乱阵脚,没有想到李重进还真的掉进去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现在方某明白了,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了,无论是谁的天下,只要对百姓好就成了,不想大人这般的。”
方为民在被释放的时候,赵旭送的他的时候,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东西,但是他还是记住了这句话。
“混账,延福把他给关进大牢,看我们打败了赵旭的那个小子,再来收拾他,哼!”
李重赞气的是吹胡子瞪眼让儿子把这个方为民给关了起来,同时他们也是不会同意投降的。
在宋军大营的外边大概一里外的地方有一个小亭子,亭中只有一个白衣少年,站在亭中遥望着远方。
“主公,你这是?”这时候一个人慢慢的走了过来,看到这白衣少年神情有点不对,不由的开口问道。
不用问了,听到这个称呼就知道这人是苗训了,不用说了这个白衣少年就是赵旭了。
“哦,是先生来了,过来坐吧。”赵旭从沉思中醒了过来,指着亭子内石凳让苗训坐下。
亭子内居然还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上面还摆着一坛酒还有若干个酒杯,不知道,这是谁准备的。
坐下的苗训,依然是直勾勾的看着赵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有什么不良的企图。
赵旭坐下给自己倒上了一杯酒,同时也给苗训斟上了一杯,酒香四溢,令人陶醉。
这时候赵旭才发现,苗训还在看着自己,赵旭连忙在自己身上左看看又看看,没有发现什么毛病,还正奇怪呢:
“我说先生,我脸上有花吗,你这么一直看着我,我也不是个姑娘呀,哈哈哈。”
苗训被他这么一说,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不过当时他真的在赵旭的背影中看出了落寞或者是孤独。
“没什么主公,但是我在只是不明白刚才为什么我在您的身上感到了一种孤独之感?”
苗训认识赵旭时间也不断了,很多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是在一块谈心喝酒。
听到这句问话赵旭没有说话,自己端起刚刚斟满的一杯酒喝了下去,然后一个人站了起来,望着扬州城的方向。
哪里是自己前世的家乡,不过现在和后世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自己刚才是真的想家了。
自己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但是自从为国家做事以后就慢慢的在此地有了一处宅院。
一年中没有任务的日子,他大部分都是在这里住着,刚才他在这里眺望的时候就是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情。
一时间他还真的有点想家了,有点想那个平平安安的“家”了,不过他真的不再这个世上。
自己想在站的这个位置后世都被变成了高楼大厦了,现在居然还只是荒芜一片,这里除了一个孤零零的亭子,什么也没有。
自己是不能回回到从前了,那就做好现在,既然上天给自己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怎可辜负上天的一番美意。
大宋后世一个太监似的国家,中气不足,现在既然到自己的手里了,一定不能在这样了,看看我怎么换天下一个不一样的大宋吧,我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宋人的足迹,我要让大宋的铁骑踏遍所有有人的地方。
我要让后人提到大宋都能挺起腰杆说我是大宋的子民,我是华夏的子孙,秦始皇你放心你的遗愿我忘不了。
这时候赵旭的周身被一股强大的气势所笼罩,好像还有异彩的光芒所笼罩着。
这时候苗训也是注意到了异状,不过在他的眼里是看到赵旭被几条传说中的龙所笼罩着。
这几条龙不断的缠绕在赵旭的周身,这让老苗是一愣一愣的,自己也不由得跪在了地上。
在一座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所在其中一个对着坐在他旁边的一个说道:
“大哥,你看这个小子还记得对你的承诺,看来以后也一定能完成你的遗愿的!”
“我也没有想到当初我的一丝神念,能让这个小子记这么久,不过他现在已经是太子了,这事情以后一定能完成。”
“不过二弟你的人间王朝这样就被三弟给夺了去,你没有怨言吗?”对面的那个人说道。
只见这个人长相倒不是很英俊,峰准,长目,挚鸟膺,但是却相当的有威严。
赵旭如果在这里一定会惊呼,这不是那个说自己很快就要魂飞魄散的秦始皇吗?
最先开口说话的那个人,也是一身的贵气,听到自己所谓的大哥的话后,也是哈哈大笑:
“大哥我这个人间王朝怎么能和你的大秦帝国相比呢,这都是命运的安排,大哥何必执着呢?”
“哈哈是大哥执着了,来我们继续喝酒。”
这边华山之巅,一个道骨仙风的道士,双眼睁开,一道精光闪过,随后脸上带着笑意。
“我陈传虚活这么多岁,今日总算见到了真龙天子的皇者之气,不枉此生了。”
身为当时人的赵旭正在奇怪为什么自己许久不曾运行的皇极内功为什么再次运转了起来。
丝毫不受自己的控制,无论自己怎么控制都不能是使它停下来,不过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内力在不断的提升。
但是这种情况也会死没有持续多久,自己就能慢慢的就能控制住了皇极内功了。
等他慢慢的将内力平息下来之后,他才看到苗训居然跪在地上,怎么回事。
“先生你这还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在赵旭的搀扶下,苗训才从地上站了起来。
苗训还没有清醒过来,想自己的家学渊源,近千年的传承自己也是天文地理历史占卜无不精通。
再加上自己还曾经拜过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为师傅,自己胜过家族其他的人,自己家族这么多年为的就是想找个明主,一方面真的是想辅助明主造福天下,另一方面也是完成祖先的遗愿。
当时自己碰到赵旭的时候给他看过相,也占卜了一卦,上面显示这个人以后会大有作为,所以自己才跟着他。
知道他成为太子之后,苗训才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但是刚才自己明明在他的身上感受了一股皇者之气,能不震惊吗?
第133章我不是齐桓公
皇者之气,这个词语苗训记得这个东西也只是在古书上有记载,据说是是有上古的几位大能的帝王才拥有的。
苗训也只是听说过,也只是在在古书的记载中见过,没有想到这次居然亲眼见到了。
这是多大的荣耀,难道这个人真的是某一个上古帝皇转世不成,不由得苗训不震惊。
“主公,你,你当真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苗训以前是想辅佐赵旭,那么此时那就是心中充满了敬畏。
赵旭还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刚才他的内力自己运行起来了。
“没有什么事情呀,先生为何有如此一问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哦,没事没事。”
苗训嘴上这样说,可是他的心里却是不这样想,怎么会这样呢,主公居然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他确定自己绝对是见到传说中的龙了,但是当事人却丝毫不知,这不是很奇怪吗?
“对了,先生你怎么来这里了,恩是不是李重进哪里有什么消息了?”赵旭随口问了一下苗训。
可是苗训还在哪里思索刚才所发生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听清赵旭问的是什么。
见状如此赵旭又一次不停的叫了几次,这时候的苗训才从发呆中清醒过来。
“额,是我走神了,让主公见笑了,主公刚才问的是什么?”
“先生我是问你是不是李重进哪里有消息了?先生是不是太累了,导致状态不佳?”
赵旭也是看到了刚才苗训在一旁发呆,也是看出了他的状态不佳,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他引起来的,所以就关心的问了一下。
“没事的,只不过是刚才我走神了。对了主公说的对,李重进他们拒绝投降,还把方为民给关押了起来。”
接着苗训就把在扬州城发生的事情给说了一遍,也把方为民的事情给赵旭又叙述了一次。
“这个方为民不枉我跟他谈了一番,没有想到还真是个真心实意为百姓着想的人,不过我还真的不能放过他。”
赵旭说这话的时候好像有点不舍,有好似有点无奈,他此刻的心情很是复杂。
苗训也是不解,充满疑惑的问道:
“既然主公十分的欣赏他,为什么还不能放过他,收为己用不是更好吗?”
趁着这半天的功夫苗训好好的整理了一下这个方为民的一些东西,发现这个人还是个不错的人。
这个人早年贫困,后来被李重赞遇上收为麾下,后来慢慢的在军中建立了不小的军功。
他的职位也是不断的升迁,成为李重赞麾下的名符其实的第一人,可以这样说从他指挥军队以来,还没有被打败过。
当然这个还没有失败过时指的这一次除外,所以总的来说苗训还是十分欣赏这个人的。
他还想着赵旭能够将此人收服,这样的话,就又多了一个将领,也许经过一番的话,一定能独挡一面。
没有想到的是赵旭说,不能放过此人,那就是这个人,他是不会用的,又或者他会将此人杀掉。
“主公你的意思是将此人……”苗训用手在脖子上一划,意思显而易见。赵旭也没有否认。
“为什么呢主公,此人也有一定的统帅能力,何不收为己用呢?这样也许我们又多了一个将才。”
苗训并没有因此停下,而是继续问道:
“主公是不是因为他曾经反对过朝廷,主公可曾听说过春秋的时候,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的故事?”
赵旭当然明白苗训说的是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流行千年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