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太子-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短暂庆功,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柴荣宣布大军在高平驻扎一天,整顿休息,然后班师回朝。

第13章父子升官

柴荣皇驾回京,一路上浩浩荡荡的,路上也不进行回避封路,许多百姓都是可以一睹天颜。

很多百姓自发的自带酒食来犒劳这些得胜回来士兵,当然柴荣期间更是进入百姓家和百姓一起用餐。

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他是个普通的庄稼汉,一时间柴荣的亲民形象深入百姓心中,威望也是极大的提高。

其实最震惊的是宰相冯道,他没有想到皇帝这么快就打败了北汉,凯旋回朝了。

这让他的计划落空了,难道柴荣真的是天命所归?

身为宰相他还是吩咐下去,准备一下让迎接陛下入城,在大梁城的北门迅速布置迎接的一切。

军民一起迎接世宗柴荣入城,整个场景可以算得上是,五代以来最大的欢迎仪式了,柴荣的虚荣心极大的得到了满足。

在宫中柴荣上朝,大赏有功之臣;

内侍官张德均手拿圣旨缓缓念道:

“圣旨下百官跪。”

随着张德均一声呼喊,百官全部跪在了地上。

张德均手持一个黄绢,缓缓的展开:

“显德元年,朕克承大统,然北汉却与我国丧期间大兵压境,夺我疆土,杀我士卒,朕无奈起兵伐之,全赖将士用命,高平大败北汉,先对我功之臣予以封赏。”

“殿前都检点张永德,身先士卒,加封检校太保,原河阳节度使刘词为河东行营副都部署,徙镇永兴,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加兼侍中,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以功领忠武军节度……。”

一个个的封赏下去,受封的人都是喜笑颜开。

“原东西班行首,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兼行营步军都指挥使赵匡胤,改任殿前都虞侯,殿前都指挥副史,领严州刺史,授散官归德将军。”

赵旭暗暗的想:“老爹还是进入了殿前司,并且这次还多了个殿前都指挥副史,散官没有实际意义,都是武官。但是兖州刺史就值得玩味了,是文官,这代表他也可以出将入相。”

“原营副指挥,力斩张元徽,杀敌无数,特封殿前副都虞候,授从四品宣威将军,其余留守的各级官员和高平的各级士兵具有封赏,钦此。”

其实在赏罚的问题上柴荣也是有过犹豫的,不过在张永德一番劝解之后柴荣才下决心用赵匡胤。当日张永德见柴荣对处罚的事情犹豫不决,于是跟在柴荣的身旁,等待机会想柴荣谏言,到了半夜还不肯离去。

柴荣也是很奇怪这个妹夫难道有什么事情,于是便开口询问,才知道他是为了樊、何将领的事情来的。

柴荣就问他的意见,张永德毫不避讳的说:“爱能等将领,平素无大功,全部靠陛下的恩宠才得以身居高位。

可是他们望敌先逃、置国法军法与何地。臣知道陛下想要统一天下,如果没有严厉的军法,有志之士还会来我朝吗?那些士兵还会为我朝效力吗?”

柴荣闻永德之言,大笑,称赞张永德是忠诚之士。

下令逮捕樊爱能、何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

悉斩之。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故息之政矣。

圣旨念完,大家都愣住了,尼玛感情这是招式父子的封赏会呀,他们父子被封为正副都虞候,一跃都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

赵匡胤升任都虞候大家还能接受,撇开柴荣的拜把子兄弟这层关系不提,赵匡胤本身也是能力出众,再说这次也是活捉了北汉的重臣,升个都虞候很正常,大家能够接受。

他的儿子赵旭,只是个不入流的都头和营副指挥,这一下子成为副都虞候,大家脑子还真有些转不过弯来。

张德均看着大家都是愣在哪里,出言提醒道:“众位大人还不谢恩?”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齐呼吾皇万岁。张永德也是没有想到,皇帝会封赵旭做个副都虞侯爷。

“陛下,臣有话要说。”立刻赵匡胤跳出来,向柴荣奏道。

柴荣一向对这个义弟还是比较看重的:“匡胤,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谢陛下的恩典,但是我始终觉得,旭儿不适合担任这么高的位置,他的年纪……”

这时候就连赵旭都快要占了出来,老爹都开口了他能无动于衷吗?

“陛下……”

他们都还没有说完柴荣就阻止了他们:“好了,你们是不是都是这样想的,赵旭年纪小,不适合担任副都虞候,你们是不是以为朕糊涂了?”

百官都口称不敢。

“朕用人的标准,是不依亲疏,也不依年龄为标准,靠的是功劳,赵旭年纪虽小,但是高平之战中,他一人力斩张元徽,使我大军得以顺利取胜,这是首功,谁要有这样的功劳,朕一样赏他,不必再议了,望卿等以后戮力王事。”

柴荣仪的一番话,无疑就是告诉大家,只要你有功我一定赏赐,无论你的年纪大小。

赵氏父子又是一番谢恩。赵旭内心也会死相当的激动,没想到一下子就成了高级军官了。

当然赏功罚过是千古的定理,柴荣下旨,由于樊爱能、何徽,崔亚强,韩双业等七十余名将校,临阵脱逃,导致东路军全军覆没,以上诸人立斩不赦。

随后退朝,随着柴荣的离开,大家都纷纷过来祝贺赵氏父子,任谁都看的出来,赵氏父子是一定会平步青云,不能雪中送炭,那就锦上添花吧。

赵府。

全府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就像是过年一样,赵弘殷因伤在家修养,不过现在的他那里有一丝的病态。

长子(赵匡胤其实是第二个儿子,但是他的长子早夭)和长孙这次在高平之战中立盖世的奇功,因公擢升正副都虞侯,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一家人都是高高兴兴的,杜老太太时不时的抚摸着赵旭的头,满是溺爱,母亲贺氏也是相当的高兴,唯一的孩子有出息,母亲怎么能不高兴。

“匡胤,旭儿你们这次真的是为我赵家争光了,来老夫敬你们一杯。”赵弘殷笑得是合不拢嘴。

赵旭父子慌忙的举起举杯,一饮而尽。

这边赵匡义也是高兴的敬了他们父子几杯。原本滴酒不沾的杜夫人和贺氏也是高兴的喝了满满一杯。

家宴快要结束的时候杜老太太却说话了:

“老爷,匡胤你们都在,我有件事情要给你们说,趁着今天这个高兴的日子,我觉得是不是该说一说旭儿的婚事了。”

“噗”

赵旭几乎将嘴里的汤都吐出来了,什么我的婚事,我才多大,就要说我的婚事,太扯了吧。

“爷爷,爹,你看这个是不是缓一缓,我才十三岁,那个,这个婚事……”

“什么还早,你爹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娘已经进门了,你怎么还说缓一缓,我看不能缓了。”杜老太太不愿意了,看来是想包重孙子了。

赵弘殷也是点了点头:

“是呀,旭儿也不小了,这次又立了大功,我看可以成婚了,再说当年我当年和尚质兄已经商议好了要结成儿女亲家,可惜当时我们都没有女儿,儿子早都已经成亲,就商议在孙子辈里完成。”

“后来尚质兄的长子高怀德娶妻生了个女儿,而旭儿那时候也刚好降生,于是那时候我们就给他们两个定下了娃娃亲,想来现在她也该出落成大姑娘了。”

赵弘殷满脸的怀念,他口中的尚质兄就是名将高行周,后世的时候看一本演义说是高行周死在赵匡胤手中,最出名的是赵弘殷向高行周借头。

赵旭依然记得那时候看的赵弘殷写给高行周的一封借头信。

行周贤弟台鉴:

临表唏嘘,悲怆不胜。你我旧朝之元勋,新皇之贰臣,此生格局已定,只有听天由命;

而子女何辜,受此茶毒:犬儿匡胤征讨之行,岂是本意,实为驱使,盖欲假贤弟之手以诛愚之见之后,而逼你我狭路相伙也!

世情衅险,命多乖舛,刀剑斧铖、引颈受之而无憾;而祸延子孙,心实不甘。故敢冒斗胆,愿借仁兄项上之首与匡胤,以败彼奸。攻首?罪乎?青史可鉴,异日愚兄当于泉下跪谢于贤弟尊前!

赵弘殷泪垂顿首。

就是因为这个封信,高行周心甘情愿的将自杀在赵匡胤面前,后来赵匡胤做了天子,高行周的儿子高怀德做了大将军,可能是对高家的补偿吧。

赵弘殷此时想起高行周似乎心情不佳。赵匡胤连忙开口道:

“爹,我也答应了高伯父要好好的对待怀德兄弟两个,现在的怀德兄弟已经因为此次的战功升为铁骑右厢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我看就趁着这个机会让他和桂英成婚吧!”

“老爷我看匡胤说的对,匡胤明天你领着旭儿去拜见高怀德,把他们两个的婚事办一下吧?”杜老妇人急促的说道。

赵弘殷父子都是点点头,剩下赵旭在哪里做无声的抗议,不过没有人理他。

赵旭是欲哭无泪:“我居然有未婚妻,怎么没有印象?”

第14章做客高家

在一家的人叮嘱下,赵匡胤来着不情愿的赵旭来去高怀德的家里,这是女婿去见老丈人的节奏。

虽然两世为人但是他还地地道道的初哥,上辈子喜欢一个女孩,她的父亲是一个军区的司令。

他虽然面对敌人是面不改色,可是一碰到她就面红耳赤,一说话就结结巴巴,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满脑子里装的都是她的身影。

但是他始终不敢对她表白,有一次他们是单独的相处,龙这家伙想表白来着,可是还是没有能够说出来。

再一次追击毒枭的战斗中,她不幸被击中头部,抢救无效死亡,在整理她的遗物的时候,人们发现了一张龙的照片。

照片的背后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我爱你”三个字,他后悔不已,恨自己的懦弱,没有亲口对她说我爱你。

她的葬礼之后,他消失了几天,等他回来之后,倒头就睡,这时候人们注意到一条国际新闻:

“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基地,昨日遭到袭击,大小毒枭和其保镖全部死亡,预计死亡人数超过两千……”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喜欢过任何的女孩子,性格变得也是越来越冷淡,没有想到,来到这个时代居然订了个娃娃亲,这让他苦笑不已。

早早的赵匡胤就和高怀德通了气,说是今天要来带着赵旭拜访,高怀德当然是乐得高兴,两家本来就是世交,再说赵、高两人的交情还是不错。

高怀德也知道这次赵匡胤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婚事,这也是他父亲高行周在世的时候订下的娃娃亲,那能会不同意吗?

再说赵旭这次在高平立下了战功,陛下破格晋升为副都虞候,这回多大的恩宠,他毕竟才十三岁,以后前程似锦,女儿跟着他一定会享福的。

高怀德想到这里满脸的笑意。这边管家前来并报说是赵大人到了。

高怀德忙到门口迎接,远远的就望见赵匡胤一家三口带着抬着大箱小箱的礼物来到了。

高怀德迎了上去双手抱拳:“赵贤弟,远道而来愚兄不曾远迎罪过罪过。弟妹也来了,你嫂子早就念叨你呢。”

赵匡胤也会死抱拳向前:“高兄,客气了我们兄弟还分彼此吗?再说我们马上就要成为一家人了不是吗?哈哈哈……”。

赵旭的母亲贺氏也是,缓缓的想高怀德施了一礼。

“对对是为兄孟浪了,待会你我兄弟一定要多喝几杯,走走。”说着就拉着赵匡胤就要向里面走去。

这时候赵匡胤却来着赵旭给高怀德介绍:“高兄,这就是犬儿,赵旭。旭儿这就是你高伯伯,快拜见高伯伯。”

通道父亲的提醒,赵旭纳头便拜,这可是未来的老丈人一定要表现好点。

此时的高怀德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年轻的殿前副都虞侯。

年岁不大,双目炯炯有神,天庭饱满,面容丰润,不可多得的贵人之相,满意的点了点头。

慌忙的将他给拉了起来,其实赵旭也在暗中的看着这位大宋初期的名将。

只见他面容无须,满脸的坚毅,黑色的眸子透露出智慧的光芒,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赵旭在心里暗暗的想到。

他不是义社十兄弟的成员,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十个异性兄弟,最后都是开国重臣。

却是能够得到大宋立国后赵匡胤的信任,历任殿前副都点检、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被追封为渤海郡王。

可见这个人不简单赵旭在心里想道。

高怀德将父子二人领到会客厅,分宾主落座,之后赵匡胤开始进入正题。

“高兄,小弟这次来是来恭贺你这次在高平之战中的不凡战功,得蒙陛下隆恩,老兄应经被封为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了,真是可喜可贺呀!”

赵匡胤是真正的祝贺高怀德,当时也正是他将高怀德引荐给大周天子的,也许是因为去死高行周的原因吧,其实赵匡胤还是真心的对这个长自己一岁的兄长的。

高怀德听到赵匡胤这么说心里也是高兴的紧,嘴上却说道:

“匡胤,你这是夸你自己呢吧,你看看你和旭儿,殿前司正副都虞侯,风光无限,正是愚兄羡慕你呀。”

高怀德说的倒也是实情,现在朝中那个人不羡慕赵家,就单说赵旭弱冠之龄就已经身居高位,这是好多人白了头都熬不到的位置。

“高兄,这样说小弟诚惶诚恐,都是皇上的恩典,你我都应该勤奋王事,报效陛下,让我大周国扬威于天下,统一天下,让百姓免于战乱。”

赵匡胤豪气冲天的说道,同时眼睛里充满了憧憬。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豪气导致他在后周世宗逝世后,取代后周建立大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统一天下。

赵旭看着老爹那样子,在心里暗暗想道。

高怀德也是豪爽之人,见赵匡胤一身正气,自己也是不甘示弱,一时间快成了两人的效忠会了。

好久赵匡胤才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

“高兄,此次小弟前来你这里,其实是按照家父的吩咐,来向高兄你提亲的,关于犬儿和令爱桂英的婚事,是当年高伯父同意的。”赵匡胤将茶杯放下,缓缓说道。

高怀德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这也是他老爹当年订下的婚事,他没有理由反对。

“孩子们都大了,到成婚的年纪了,况且旭儿目前也是身受皇恩,前程无量,可是桂英她……。”

“我靠,咋,这个高丫头还看不上少爷,想当年哥哥我也是。”赵旭在心里意淫道。

赵匡胤急忙问道:“是不是桂英有喜欢的人了?”

“不不。我是说桂英那孩子从小就不爱女工,专爱舞枪弄棒,性格倔强,坦言她的夫君一定要让她自己满意,我这个父亲也是管不住她,我还真是失败呀?”

高怀德说着摇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哈哈哈,果然是虎父无犬女呀,桂英必是巾帼英雄,想来她还没有见过旭儿吧,这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赵匡胤对那些不是传统的女孩子还是比较赞赏的。

“爹爹,我回来了,渴死我了,福伯快给我杯茶。”

正在他们在客厅交谈的时候,一阵娇呼从外边传了过来。很快一个浑身绿衣的少女,就到了客厅,拿起桌上的茶水就喝了起来,这一下令招式父子,也是目瞪口呆。

高怀德也是感觉颜面大失,这个女儿风风火火的性格什么时候能够改一下。

高桂英此时也是注意到了客厅里面还有其他的人,况且自己端的茶杯,貌似还是这个年轻客人的。

只见这个年纪较轻的人,一身白衣,双目精光闪烁,长发顺肩而下,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迷人的气质,更加奇怪的是,她居然有一种心动的感觉。

赵旭此时也是注视着高桂英,充满灵气的大眼睛,秀气的鼻子,面若桃花,更令赵旭吃惊的是,他从她的身上似乎感受到了当年她的影子。

一时间竟然看的有些痴了,虽然高桂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平时对男人是不屑一顾,可是此时被一个男人如此的看着也是不好意思。

感觉到赵旭火辣辣的眼神,看着那他痴痴的模样,脸色微红的高桂英,又开始了她那大条的神经。

“看什么看,小心姑奶奶把你的眼睛给挖出来,哼!”火爆脾气的高桂英,又一次表现出小魔女的气质。

她这一手,不仅把赵旭给惊醒了,更是把赵氏父子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

高怀德羞得恨不得地上有个缝能钻进去。

“桂英,不要要胡闹,没看到赵叔叔他们在这里吗?”

高怀德是有点恼怒了,感觉在未来亲家面前丢了脸,不由的呵斥起女儿来了。

第15章高家桂英

高桂英似乎也是注意到了客厅里面还有其他的人,也是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她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子,还是知道害羞的。

当她抬头看到客人的模样之后,脸突一下的红了,就像蒙了一快红布一样,因为她看到了赵匡胤夫妇。

她也知道自己和赵匡胤的儿子是有婚约的,虽然她再怎么胡闹,可是这婚约无论如何是不能改变的。

旁边还有一个青年,看样子和自己的年龄大差不多,应该就是赵旭了,她依稀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他小时候的影子。

赵旭也是仔细的看了看高桂英,这就是自己未来的妻子。

只见这个少女十三、四岁上下年纪,绿衣飘飘,身形苗条,一双大眼睛充满灵气似的闪动。

皮肤如雪,脑后露出一头乌云般的秀发,像是黑色的瀑布。

至于相貌却极为俏丽,容色照人,又给人清秀脱俗俗,确实是一个美人痞子。

记得汉朝有个叫李延年的写了一首诗:“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他就是用这首诗来形容他的妹妹的美貌,皇帝看了之后大为惊奇非要见这位佳人,结果他的妹妹被当时的皇帝看上,封了个夫人。

从此这首诗也就用来形容美丽佳人了。

如果李延年此时在此处,也一定会说此诗正是为这名女子所作的。因为她确实配得上这首诗。赵旭一时间竟然有些痴了。

赵匡胤一看,不用介绍太也知道是谁了,想不到高怀德还有这么个女儿,和旭儿正好般配。

想到这里,整个人看上去都是笑呵呵的,仿佛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喜悦的分子。

赵旭的母亲贺氏看着这少女更是越看越满意,笑的更是合不拢嘴。想不到这才几年不见这丫头出落的这么大方了。

“赵兄弟弟妹,这是小女桂英”高怀德指着那少女给赵匡胤夫妇介绍道。

“桂英,这个就是爹爹经常给你说的赵叔叔和赵婶婶,还不上前见礼。”高怀德对着自己的女儿说道。

桂英也知道这前面的这两位就是自己未来的公公和婆婆,自己的爹爹都早已经给自己说过了,况且小时候她还在赵旭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侄女桂英见过赵叔叔赵婶婶”林战夫妇根本就没有来得急阻止高怀德桂英行礼。

还是贺氏反应的快,一把上前拉住高桂英,一个劲的夸,多年不见我们的桂英都长成大姑娘了,多么俊俏的姑娘呀。

“来来,这是婶婶给你的见面礼”贺氏拉着高桂英,从怀里掏出一对玉镯子,是血红的玉镯子,一看就是凡品,对这就是极品的血玉手镯。

“这是当年旭儿的奶奶,也就是我婆婆传给我的,现在我把它传给你了,你要好好地保存呀”。

说着一脸笑意的看着高怀德桂英,而高怀德桂英的脸红的跟红苹果似的,她也知道这对血玉手镯的意义,害羞的接下了。

在场的三个成年人都是一脸笑意的看着这个害羞的少女,脸上露出的都是慈爱。

赵旭心里还嘀咕:“这还是刚才那个风风火火的少女吗?”

高桂英羞得将将自己的头埋在贺氏的怀里,不敢抬起头来,看到这里两个大老爷们赵匡胤和高怀德会心的一笑。

这时候反倒是把赵旭晾在了一边,高怀德倒是时不时的将眼光瞄向赵旭。

高怀德想看看这个最近风头很盛的青年,以前见他的时候还是个有点纨绔的子弟,被赵弘殷带去了军中。

好久没有他的消息,最近在见到他的时候却已经是禁军的将领了,他才十三岁,这升官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其实高怀德也只是在幼年的时候见过他,俗话说三岁看老,那个时候她黑真没有觉得赵旭会去从军。

至于说高桂英吗,此时也慢慢的抬起了头,看着赵旭,眼神里充满了复杂。

小的时候她也曾经在在赵府待过一段时间,每天都是和赵旭在一起,吃睡都是在一块的。

不过那时候他们才三四岁,能知道什么,但是现在想起来高桂英倒是感觉到脸上火辣辣的。

毕竟是女孩子嘛脸皮薄,可是也未免有些太薄了吧,这都多长时间的事情了。

这要是人人都想她这样小时候赤身裸体的还不得羞得自尽去吗?说起来他们在一块的时间真的是不短,也许他们的感情就是在那个时候培养出来的吧!

以至于后来高怀德要离开汴京了,高桂英当然也要跟着去,当时两个小家伙哭的那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真的跟生离死别似的,最后高桂英带着赵旭送给她的布偶,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高怀德桂英确实很想看看这个未婚夫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两家从小订的就是娃娃亲。

以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