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征欧洲-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致远是想拿西迪贝勒阿巴斯做个实验。
要知道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致远想通过西迪贝勒阿巴斯,试一试自己的执政水平到底怎么样,也好为将来返回民国做些准备。
以秦致远现在的实力,回到民国之后,当个一省督军不在话下,甚至努力一下,或许还会有问鼎总统府的机会,提前熟悉一下政务很有必要。
于是当第一批来自塞内加尔的黑人雇佣兵抵达西迪贝勒阿巴斯之后,外籍军团恢复了巡逻制度,重新和当地人做起交易,西迪贝勒阿巴斯逐渐恢复正常。
仅仅只是看似正常而已。
在西非和中非的征兵点一直在加班加点的工作,秦致远为了吸引非洲人加入外籍军团,向国会提出一个建议:只要为法兰西效力五年,就可以换取法兰西国籍。
这个建议很快获得通过,然后被宣传到整个非洲。
法国人现在已经恨不得把女人都派上战场,他们现在没有挑拣的资格,只要有人愿意加入部队,为法兰西流血牺牲,法兰人并不在意他们的信仰和肤色。
加入法国国籍这个诱惑,对于非洲人其实也并不太大。
现在的法国,可没有那么多的社会福利。
看上去,普通法国人的生活,并不比塞内加尔人和阿尔及利亚人好多少。
这也是法国人对阿尔及利亚人的“同化”并不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在社会福利良好的21世纪,估计阿尔及利亚人早就迫不及待的被同化,塞内加尔人也不会脱离法国。
说到底都是利益。
哪怕是没有法国国籍的诱惑,外籍军团的待遇也很不错。一名外籍军团的普通士兵,他们的日薪是10法郎左右,这个薪水其实完全可以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对于非洲人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于是到九月底,外籍军团重新拥有6个团的士兵,分别是四个塞内加尔步兵团,以及两个摩洛哥步兵团。
这些士兵几乎是在抵达西迪贝勒阿巴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接受训练,担任教官的是秦致远带来的军官团,外籍军团总部原本的教官都暂时停职,他们要接受培训,然后才能重新担任教官。
换言之,外籍军团总部原本的那些教官,现在也是华人教官的学生。
秦致远不让以前的教官继续从事训练工作是有原因的,作为一名PLA出身的特工,秦致远有太多看不上法军的理由。
其实不管是对于外籍军团的士兵,或者是对于法军士兵而言,从事军人这个工作,就仅仅是一份工作,并没有太多特殊的含义在里面,除了要更加危险一些,其余的工作性质和每天都出海的渔民差不多。
这样的建军思想训练出来的部队,能有战斗力才怪。
外籍军团的训练也很奇葩,当秦致远他们看过以前的训练计划之后,秦致远他们惊愕的发现,外籍军团每天的训练量大概是华人部队每天半个上午的训练量,甚至和科西嘉岛上的童子军训练量差不多,这远远达不到训练出一支强大部队的要求。
也同样是秦致远抵达西迪贝勒阿巴斯之后才发现,外籍军团总部里居然有服务社。
这个服务社其实就是法军内部的妓院。
军妓!
真强大!虽然已经是20世纪,但军妓居然还如此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军营里,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在询问了马尔科之后,秦致远总算是明白了设置服务社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就是让这些大兵哥发泄多余的精力用的。
发泄在服务社里,总比发泄到军营外面的平民身上要好。
马尔科是这么解释的。
但在秦致远看来,马尔科的解释纯属无稽之谈,军人怎么可能有多余的精力?如果按照华人部队的训练方法,这些外籍军团的军人每天都会被练得筋疲力尽,等到睡觉的时候往往已经累得半死,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发泄到服务社里。
既然知道不妥,秦致远马上就裁撤了服务社。
虽然这和法军传统相违背,但秦致远还是不愿意保留服务社,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原则问题。
虽然秦致远并不介意这些外籍军团的军人都变成花花公子,但毕竟还有很多华人教官这段时间生活在这里,秦致远可不想这些华人教官被带坏。
秦致远的部队现在要说艰苦朴素谈不上,洁身自好这方面还是靠谱的,最起码华人部队不是一支种马部队,并不会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到处留情。
塞内加尔人来到西迪贝勒阿巴斯之后,所有和当地人打交道的任务就被交给塞内加尔人,同时一个主要由柏柏尔人组成的警察局也正在组建中。
使用少数族裔管理多数族裔,这是秦致远的想法之一。
这样的话,原住民和宗主国之间的矛盾,说不定会演化成原住民内部的少数族裔和多数族裔之间的矛盾。殖民当局则会从第一线退下来,以一个超脱的姿态处理居民之间的矛盾。
调停者的形象显然更加有利于殖民当局管理。
这其实是英国人的一贯手段。
英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挑拨殖民地各种族之间的关系,把殖民地居民加以分化,扶植人数较少的一派或者是几派,打击人口较多的一派,英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则是扮演一个调停者的角色。这样一来,不管是少数派还是多数派,如果想在争斗中占据上风,都要依靠和殖民当局合作,才有可能占据上风。
这是英国人的拿手好戏。
其实不仅是在殖民地,英国对欧洲大陆也是如此,如果德国人在欧洲大陆看上去比较强势,英国人就会拉拢法国人打压德国人,反之也是一样。
英国人不可能任由一个团结的欧洲诞生,那会危机孤悬大陆之外的英国的利益。
全球殖民头子,在殖民这方面还是有两手的。
秦致远现在就是要学习各种经验,不管是积极向上的,还是黑暗无耻的,只要是有效的,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国家之间其实没那么多道义可言,这是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世界。
扶植少数派,打击多数派,必定会引起多数派的强力反弹,特别是在多数派已经有了初步组织的前提下。
于是十月初,艾萨拉再次找到秦致远,要求秦致远改变警局的人力结构,并且停止使用塞内加尔人外出巡逻。
阿尔及利亚原住民信奉的拜物教是古板呆滞而且又相对封闭的,但那些来自塞内加尔的小黑们的性格天生就是跳脱的,让这两个民族混在一起,他们不会闹出乱子才是稀罕事。
第324章 临床阶段
进入十月份之后,世界大战再次步入困境。
当秦致远率领外籍军团在兰斯取得辉煌胜利之后,英国远征军总司令黑格好像是受到了刺激,他下令加大攻击力度,至少要取得能和秦致远相媲美的胜利。
但这又谈何容易。
英国人在普卢默的率领下,接连取得了缅因路之战和宝利根伍德战役的胜利。巴伐利亚王子无法忍受部队的接连失败,亲自来到前线督促作战。
德军因此恢复了一些士气,在接下来的布鲁克森战役中,德军虽然自身有三万人伤亡,但英国人同样有2。5万人伤亡。
看上去,战斗又回到1917年之前的绞肉机模式。
不管是英国人还是德国人,都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伤亡。
于是英国人再次走马换将,从高夫到普卢默,现在轮到了来自加拿大的阿瑟·克里。
加拿大人的表现很不错,他们在维米岭战役中,打出了英军本年度最辉煌的胜利。
这本来应该大书特书,但曾经的辉煌现在已经被秦致远的光环遮掩,变得暗淡无光。
阿瑟·克里手中的部队都是来自英国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
英国人的殖民军当然远不止这些,在欧洲战场上,还活跃着为数众多的印度军队和廓尔喀步枪营,这是英国人最后的本钱,黑格不会把这些部队配属给阿瑟·克里。
同样是殖民大国,英国人从殖民地征召了上百万的军队赴欧参战,法国人却只能组成几个团,如果不是秦致远横空出世,甚至外籍军团的规模不会超过五万人。
从这一点上,能看出法国人在经营殖民地这方面和英国人的差距。
阿瑟·克里仔细研究了当前的对峙形势,然后持保守态度。阿瑟·克里估计,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继续进攻,要达到攻克帕斯尚尔的战略目的,或许伤亡会达到1。6万人。
虽然预感到将会伤亡惨重,但阿瑟·克里没有拒绝任务,依旧率领部队发起进攻。
和阿瑟·克里预估的一样,第一次进攻伤亡惨重,但也给德国人造成同样的损失。
三天之后,第二次进攻重新开始,还是一样的损失惨重,甚至没有任何改观。四天之后,第三次进攻开始……
到十月中旬,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筋疲力尽的德国人被赶出帕斯尚尔领。和阿瑟·克里预计的一样,英军伤亡1。6万人,大部分是加拿大人。
这个结果直接导致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阿瑟·克里在返回加拿大之后受到了审判。
当然目前来说,阿瑟·克里是英国的英雄,没有受到任何苛责。
截止到帕斯尚尔战役胜利,英国人一共损失了25万人,德国人的损失也差不多。德国人损失了118个师,很多师伤亡殆尽,英国人看上去只有43个师,但因为殖民地部队源源不断的补充,英国人的有生力量比德国人多得多。
黑格甚至在战役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就宣布获胜,因为协约国需要一场大胜提振军心士气。
就在十月份,德国人和奥地利人联手发起卡波雷托战役,也就是第十二次伊松佐战役。
战役发起之前,德奥联军有33个师,意大利人有41个师。
战役发起之后,令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这次战役居然演变成一场大溃败。
因为6个德军师隐蔽参战,意大利人在三天之内投降20万人,丢掉了1800门大炮,剩下的80万人纷纷逃跑。然后在后续的战斗中,意大利人一共损失46万人,其中包括26。5万人的俘虏。
这个结果令所有人都无法忍受,那位喜欢每隔十个人就枪毙一个的意大利总司令卡尔多纳被解职,罗马政府倒台,这个烂摊子最终还是要英、法两国来接手。
于是法军西线总司令法约勒将军和刚刚取得阶段性进展的普卢默将军立即接到命令,他们将率领五个法军师和五个英军师穿过阿尔比斯山下的隧道,前往皮亚韦河建立防线,协助意大利人加强防守。
看上去,秦致远和英军通过一系列胜利取得的进展被意大利人丢了个干干净净。
也并不全是坏消息,10月中旬,科西嘉岛终于有好消息传来。
其实早在七月份,青霉素的研究就处于随时有可能成功的状态。
第一批成品被用在试验用小白鼠身上,然后是猴子、猩猩,再然后是德军战俘。
大战开始到现在,法国大概俘获了四十万德军战俘,其中近半是秦致远在本年度俘获的。
这些战俘被广泛用于挖矿和修路,从事的都是繁重的体力活。
威廉皇储被俘之后,他在半个月内走访了十几个德军战俘安置点,然后向法国政府提交了要求改变战俘生存环境的要求。
身为一个战俘,能够提出这种要求确实挺奇葩的。
但更奇葩的是,法国政府居然接受了威廉皇储的要求,德军战俘的劳动强度被降低,生活上也有所改善。
威廉皇储一时间在德军战俘中的威望急剧上升,这倒是个意外惊喜。
在秦致远和威廉皇储的共同运作下,一部分德军战俘被转移到科西嘉岛安置,一方面是服刑,一方面也是帮助科西嘉岛进行建设。
对于这帮不要工钱的“工人”,玛丽和波特莱姆他们喜出望外,不仅为战俘们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而且各方面的补给尽量参考新兵营的等级,除了没有酒精类饮料,基本上科西嘉岛上的新兵营里有什么,战俘们就有什么。
科西嘉岛上现在基本上都是新移民,新移民们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对于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本能的保持一个宽容友善的态度。
特别是从远东来的华人,苦日子过惯了的华人虽然勤俭节约,但绝对不会吝啬小气。
以家庭为单位的华人也习惯了分享,家里要是做点什么好东西一定要喊左邻右舍一块分享,热情好客的天性赢得了普遍赞誉。
而且本身就饱受歧视之苦的华人并不会其实任何人,哪怕是和他们的丈夫或者是儿子曾经战斗过的德军士兵,华人都能保持基本的友善,这令德国战俘倍感温暖。
德军战俘在科西嘉岛上从事的都是建筑工作,搬搬抬抬的不可避免,既然都是体力活,那就有受伤的可能。
于是在八月中的某一天,一名德军战俘在运送建筑物资时被砸伤,随后伤口出现感染流脓。
如果按照正常程序,这样的伤势一般都是要截肢的。
但当伤情报告给茅十八之后,茅十八找到桑迪,要求给伤员使用尚未完成验证的青霉素。
“直接使用在人类身上?不行,绝对不行!这种药现在还没有完成验证,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要对病人负责。”桑迪直接回绝。
“正是因为要对病人负责,所以我才会要求对病人使用这种药物。病人腿上的伤已经出现感染,而且是双下肢,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的双腿就要截掉,你应该知道,这对于病人意味着什么。”茅十八可不管什么医德风尚,这个“钱串子”只要一想起秦致远描绘的美好“钱”景,就恨不得明天就把这种药上市。
“双腿截掉毕竟生命还在,总比贸然尝试丢掉性命要好得多。”桑迪很坚持,她现在已经确认,这确实是一个可以碰触到炸药奖的项目,因此不允许有丝毫的懈怠。
“但没有双腿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病人也许会成为家人的累赘,会成为社会的负担,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端,没有人有权力决定病人以后的生活,除了病人自己。”茅十八现在拿大帽子压人也是一套一套的。
“但现在青霉素没有到临床应用的阶段,如果出了问题,谁为病人的生命负责?”桑迪虽然也想加快速度,尽快研制出青霉素,但桑迪希望这个“加快”的过程是可控的。
“病人自己会负责,不如咱们去问问病人自己,看看他的决定,毕竟病人现在是清醒的。”茅十八提出一个桑迪无法拒绝的建议。
“好吧!”桑迪点头同意。
话说到这个地步,实在是没有必要再推三阻四,于是桑迪和茅十八一起来到医院,让病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雷霆市已经建起一座拥有300个床位的医院,为雷霆市和三叉戟市的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战争,仅仅是一家医院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扩建从未停止。
预计全部建成后的医院,以及配套的疗养院和康复中心,总占地面积将超过1。5平方公里,将拥有3000个床位。
医院里的医生大部分都是华人,也有从法国本土高薪聘请过来的医学院教授,这家医院同时也是医学院的实习中心,医学院的学生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医院里,随时接受老师的知道,当然同时也会从事一些简单工作。
这家医院里现在有二百多名从战地医院里专送过来的重伤员,他们大多都有肢体残疾,将在这里接受长期治疗。
那名被砸伤的德军战俘也在这里。
当听到茅十八的阐述之后,德军战俘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他要求接受青霉素的治疗,不管有没有效果,他本人是否会遭受二次伤害,都将无怨无悔。
于是桑迪亲自给病人做了皮试,然后进行青霉素注射。
效果非常明显,从当天晚上开始,伤口的红肿状况明显减轻,病人的高烧症状也开始退却。
到第三天时,茅十八亲自上手,清理了伤口感染后的腐烂组织,重新进行二次缝合。
也就是从八月份开始,青霉素进入临床阶段。
第325章 武夫当国
当一种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几乎就可以宣布这种药物研制成功。
有秦致远这个BUG存在,青霉素的研制没有走任何弯路,从一开始就在正确的道路上飞奔。
当进入临床阶段之后,如何大规模提取,进行工业化生产就成为首要任务。
对此秦致远了解的不多,只能告诉桑迪和甜瓜以及玉米有关。
这已经足够了,如果有这么多线索还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那就活该桑迪拿不到炸药奖……不可能,研究到这一步,桑迪已经肯定可以获得炸药奖,而且不会去排队。
青霉素一经发现,秦致远立即组织一套人马,开展销售工作。
其实根本不用去找客户,法国政府知道这件事后,马上派人蹲在生物研究所门口,有多少要多少,而且价格随便开。
看在克里蒙梭的面子上,秦致远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开出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价格,每一支100法郎,大概折合20美元左右。
这些青霉素在运抵法国之后,除了用于治疗伤兵,也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在一段时间内,黑市价格飙升了一百倍。
看似翻的倍数多,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原本历史上的高位。
青霉素的出现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引起了法国政府对科西嘉岛的兴趣,10月份,巴黎准备向科西嘉岛派出税务官。
这引起了玛丽和波特莱姆的强烈反对,雷霆市和三叉戟市的市政府和市议会分别向巴黎提交抗议,经过一番磋商,法国政府停止给科西嘉岛的财政补贴,科西嘉岛每月上缴10万法郎作为固定税收,同时法国在国民议会中增加三个属于科西嘉岛的议员席位。
这等于是科西嘉岛以每个月10万法郎的价格,购买了三个法国议会中的议员席位。
这笔买卖很划算的,从此以后,秦致远就真正在法国议会中有了自己的代言人,能够真正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至于那十万法郎,真的就是小意思了。科西嘉岛现在每个月和法国政府单单是青霉素的交易额就超过200万法郎,这其中超过九成都是利润。
而且目前科西嘉岛正在和英国人以及美国人谈判,准备在英国和美国设厂,就地生产青霉素用以销售,只要这些协议能够达成,科西嘉岛的收入会翻着翻的往上涨,而需要上缴的赋税永远是十万法郎。
真划算。
能够自产青霉素的科西嘉岛真正完成了自给自足,这个金娃娃也引来了各方垂涎,陆徵祥甚至因此追到西迪贝勒阿巴斯,要求在民国境内成立工厂,同样生产青霉素用以销售。
秦致远本来就打算这么做,因此愉快的接待了陆徵祥。
“数月不见,秦督风采更胜往昔。万万没想到秦督战阵上纵横无敌,经营上更是生财有道。”陆徵祥不住口的夸奖,高帽子一顶接一顶的送上。
“呵呵,些许浮名,倒是让子欣兄见笑了。”两人已经不是初次见面,秦致远用国人习惯称呼陆徵祥。
“哈哈,秦督这样的‘浮名’正是要多一些才好,越多我们这些耍嘴皮子的就越有底气。秦督或许是不知道,这几天咱们的大使馆门庭若市,车水马龙,那是相当的热闹。”陆徵祥倒也洒脱,调侃起自己并不忌讳。
“子欣兄,只要咱们齐心合力,何愁无人上门,只要日后子欣兄不嫌吵闹就好。”秦致远有信心,只要给秦致远时间,秦致远有把握全方位提高民国的竞争力,并不仅仅是在人口这方面。
“齐心合力……这又谈何容易。”陆徵祥表情复杂。
自从川、滇两军在四川开战之后,国内各路军阀的混战愈演愈烈。
5月份,安徽省长倪嗣冲不满中央政府将其解职,宣布独立和中央脱离关系。然后是绥远口北司令兼旅长王丕焕杀都统署副官长,代理都统张凤朝,自任都统。继而陕西督军陈树藩、河南督军赵倜、省长田文烈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
至五月底,浙江督军杨善德、省长齐耀珊宣告独立。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众议院议长汤化龙于5月31日辞职,山东督军兼署省长张怀芝,黑龙江督军兼署省长毕桂芳,帮办军务许兰洲亦纷纷宣告独立。
至此,北洋政府的统治看似已经土崩瓦解。
进入六月份,风波愈演愈烈,直隶督军曹锟、省长朱家宝;山西督军阎锡山;福建督军李厚基;上海护军使卢永祥、第二十师师长范国璋宣告与中央脱离关系。继而徐州十三省区联合会电请黎元洪退职。并召安徽督军张勋来京,共商国是。
同时,粤、滇、桂、川、黔督军通电拥护中央,声讨叛逆。
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川、滇两军还在打仗,乱局就是因此被引发,这俩讨个屁的叛逆,他们就是最大的叛逆。
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北洋政府仍旧在苦苦支撑,但张勋率领着辫子军已经抵达天津,威胁京畿腹地;“国父”在南方发表通电,要求严惩北洋政府首脑,总统、总理等一干重臣的名字赫然在列。
难道辛亥革命之后,还要再来一场丁巳革命不成?
同月,山西景霨文、张士秀举兵讨阎;粤军攻占福建诏安,讨李厚基;蒙古王公在北京开会,西蒙主附库伦,东蒙主自治,大起冲突。
七月初,宣统帝复辟。
仅仅是旬日之内,宣统帝再次宣布退位。
复辟的闹剧虽然旋起复灭,北洋政府的威信却也是荡然无存。
陆徵祥想起国内的种种乱象,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说“齐心合力”,实在是勉强。
“国内种种,非有一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