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我们的领土,我们的!”

格奥尔基说的没错,兰芳的北疆区包括贝加尔湖在内,但也仅限于贝加尔湖,贝加尔湖以西所有的领土都属于俄罗斯人。

那都是老黄历了,从兰芳北疆区决定演习范围的那一刻,兰芳等于是正式对这一片广袤的土地提出领土要求,别说格奥尔基现在喷口水,就算是格奥尔基现在吐血,兰芳人也不会吐出来。

所以伊万不生气,甚至连脸上的口水都不擦,就这么用充满嘲讽的眼神看格奥尔基,就像是在看动物园里的猴子。

第1021章 前朝余孽

在1613年罗曼诺夫王朝成立以前,俄罗斯对西伯利亚的扩张是由一群商人主导的。

促使商人前进的动力不是领土,也不是矿产资源,而是为了皮毛。

商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皮毛,先是消灭了西伯利亚汗国,随后又占领了叶尼塞河,随着商人们的开拓,农民也开始向西伯利亚迁移。

罗曼诺夫王朝成立后,1632年,俄国商人们修建了俄国在北亚的第一个城市,雅库次克城堡,当时的沙皇还不是沙皇,而是被称为“大牧首”,当时的大牧首,也就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奠基人费多尔·尼基基奇·罗曼诺夫在雅库次克城堡设立督军府,从此俄罗斯官方开始接手在北亚的扩张。

这么看起来,格奥尔基实在是没有立场指责兰芳人。

罗曼诺夫王朝的历代君主为俄罗斯开拓出全世界最大的疆域,但罗曼诺夫王朝的后裔却被布尔什维克们乱枪打死,现在布尔什维克又要求继承罗曼诺夫王朝的遗产,真是不要脸。

站在布尔什维克的立场上这当然是天经地义的,但站在伊万的立场上,由他们这些被苏维埃抛弃的“国际流浪儿”来继承罗曼诺夫王朝的遗产也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纵然是格奥尔基把口水几乎喷到伊万脸上,伊万也毫不退缩。

“你们这些该死的混蛋,你们这些叛徒,你们都该被送上绞刑架——”格奥尔基已经开始破口大骂,风度什么的就顾不上了。

还好格奥尔基没有丧失理智,骂人的时候使用的是俄罗斯语,这看起来是针对伊万,并不针对张敬宗和其他华人。

“我们不该被送上绞刑架,该被送上绞刑架的另有其人,我们应该被送进叶卡捷琳堡的地下室,然后被你们集体枪杀!”伊万虽然不生气,不过声音也不在冰冷,充满愤怒和痛恨。

叶卡捷琳堡的地下室,这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集体处决的地方。

同时被处决的还有罗曼诺夫家族的其他成员:女大公爵伊丽莎白,也就是皇后亚历山德拉·菲德罗夫娜的姊妹、大公爵谢尔盖伊·米哈洛维奇、大公爵康斯坦丁的三个儿子、大公爵保罗之子等等,他们是在彼得堡罗要塞被处决。

看看俄罗斯人就知道华人有多仁慈,俄罗斯人推翻沙皇后,沙皇一家被集体处决,而华人推翻满清统治后,满清的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居然还能生活在紫禁城里,每个月还有“供奉”可以领,尼古拉二世应该怪自己投错了胎。

听到伊万的话之后,格奥尔基眼里的惶恐一闪而逝。

布尔什维克处死尼古拉二世一家是秘密进行的,并没有大肆宣传,高尔察克执政的时候虽然寻找过尼古拉二世以及他们的家人,但始终没有结果,这件事在此时还是一个秘密,应该没有人知道,所以格奥尔基对伊万一口道破此事感到惶恐。

欧洲皇室其实都是一家人,尼古拉二世的母亲和英国现在的国王乔治五世的母亲是亲姐妹,所以尼古拉二世和乔治五世是姨表兄弟,如果让乔治五世知道罗曼诺夫整个家族都被灭门,很难说乔治五世会做什么样的决定,或许乔治五世会因为国家利益继续支持斯大林,但也有可能乔治五世会为自己的表哥报仇。

哪怕只是有这种可能,也是现在的苏维埃不能承受的。

“你——你胡说什么——”格奥尔基的表情很难看,嘴唇哆嗦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

布尔什维克处决沙皇一家的手段极其残忍,当负责带队行刑的雅可夫·尤洛夫斯基宣布完命令后,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五个孩子、以及四名忠心耿耿的仆人即被枪决,枪决之后,四位公主和那名女仆依然还活着,公主们的衣襟里都细密地缝着1。5公斤钻石和无数珠宝,这些钻石和珠宝犹如防弹衣一样帮她们抵挡了枪击,而女仆用随身携带的枕头护体挡住了子弹,因为枕头的鹅毛里藏的也是钻石和金银珠宝。

这些钻石和珠宝终究没能挽救这些女孩们,负责行刑的士兵甚至没有使用手枪,而是使用刺刀结束了这一切,然后这些遗骸被被送到郊外的一条荒僻小径,所有的遗体都被拔光衣服,为了毁尸灭迹,那些刽子手使用了强酸、汽油和手榴弹,甚至为了掩人耳目,尸体被分开掩埋,已经面目全非的尸体上盖上是工业橡胶,铁钉,玻璃碎片,废弃的铁轨枕木,最后是土。

布尔什维克就是用这种残忍的手段杀死了他们曾经的“沙皇爸爸”,如果这些细节被公之于众,苏维埃面临的国际环境可想而知。

“我在说什么你自己知道,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们兰芳的军事演习已经开始,所以请你们撤走演习区域内的平民,如果出现误伤,我们概不负责。”伊万眼中的嘲讽之意更浓,同时还有这浓郁的悲哀。

不管布尔什维克是怎么对待伊万他们这些“前朝余孽”的,伊万也曾经是俄罗斯人,也曾经为俄罗斯的利益东奔西走过,现在伊万扮演的却是压榨俄罗斯的一方,这让伊万的心情复杂。

说这些的时候,伊万并没有避讳,使用的还是汉语,这也终于把格奥尔基给带到沟里。

“你这个混蛋,我要杀了你——”格奥尔基脱口而出。

“嗯——格奥尔基先生,你在说什么?你是在威胁一名兰芳公民吗?”张敬宗不客气,使用的语气也是威胁:“搞清楚你的身份,想清楚你说的话,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决定军演的演习范围,我现在决定把演习范围扩大到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

骂一句约等于五万平方公里领土,兰芳人的自尊真值钱!

格奥尔基应该感到幸运,格奥尔基刚开始骂伊万时,使用的都是俄语,要不这会儿估计多半个西伯利亚都已经是兰芳的了。

也差不多了,西伯利亚面积一共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已经被兰芳弄走了三百三十万,现在又是个一百七十万,正好五百万——

还不到一半,革命仍需努力。

“这个演习我们不认可,你们无权在我们的国土上进行军事演习,贝加尔湖以西所有的领土都是俄罗斯的固有领土,你们这是对苏维埃权力的侵犯,一亿三千万俄罗斯人绝不会答应——”格奥尔基口沫四溅,准备从法理上推翻这次军演的基础。

张敬宗的警告还是有效果,格奥尔基虽然嘴里说着不承认,但也没敢继续骂下去,一个脏字都不带。

“这不是谈判,只是一个通告。”到了谈判的时候,伊万马上就接手。

谈判和通告是两个概念,谈判还有的谈,通告则是无可挽回的。

“你这个——”格奥尔基差点又脱口而出,幸亏及时捂住了嘴。

这个动作真不绅士,张敬宗和其他看戏的华人差点笑出声来。

伊万倒是有点遗憾,如果真是骂一句就是五万平方公里,伊万倒是希望格奥尔基多骂几句,那或许能帮助伊万在兰芳获得一个爵位。

这也算是开疆拓土,只是方法估计不符合军人们的口味,但对于外交人员来说,“人格尊严”这种东西是奢侈品,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要装孙子,哪怕装成重孙子,只要能换来国家利益,那也是值得的。

兰芳军人在战场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刺杀、变装、偷袭——要说下流,比外交人员下流多了,对于外交人员来说,谈判桌就是他们的战场。

“你们想要获得和平,这很好,兰芳从来都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支持一切形式上的和平,为了保证地区的安宁,为了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希望看到独立的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哈萨克斯坦。”伊万正式提出兰芳的要求。

“这不可能,白俄罗斯也是俄罗斯,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于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这两个国家一直都是独立国家,他们并没有受到威胁,也没有其他国家在他们的国土上随意搞军演。”格奥尔基的言辞还是很锋利的,一番话连消带打。

“你们要保证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一直独立下去,至于白俄罗斯,应该让白俄罗斯的人民决定他们的命运。”伊万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这本来就不是兰芳的目标。

民族自决真是个大杀器,拿出来基本上是无往不利。

听完伊万的话,格奥尔基脸上的表情明显有点犹豫,虽然白俄罗斯是斯大林起家的地方,但如果在白俄罗斯搞民族自决,天知道那些白俄人会不会坚定地跟随斯大林,而且如果到了民族自决这个份上,兰芳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搞出什么幺蛾子。

至此,苏维埃方面已经基本明白了兰芳的要求,剩下的就是答应不答应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格奥尔基是没有决定权的。

于是谈判进入中歇期。

第1022章 秋后算账

哪怕是格奥尔基有决定权,格奥尔基也不敢答应兰芳政府的条件。

这种条件下的《互不侵犯条约》就和卖国条约差不多,如果格奥尔基敢签署的话,就算是为苏维埃争取到了和平,现在不会引起斯大林的追责,但等时间一长,那就等着秋后算账吧。

甚至如果斯大林同意了这些条件,斯大林都要被永远钉在俄罗斯的耻辱柱上。

所以返回苏维埃驻兰芳大使馆之后,格奥尔基马上致电莫斯科,请莫斯科决定是不是同意兰芳的条件。

这已经不是还能不能谈判的问题,兰芳人把事已经做绝,北疆区的军演已经开始,兰芳人肯定没有收手的意思,如果不接受的话,那很好,兰芳北疆区的军队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不需要任何动员,战争马上就会爆发。

同时格奥尔基还必须考虑到,兰芳人现在已经知道了尼古拉二世一家的遭遇,如果兰芳人把具体细节捅给英国人,那么英国人的反应将会更加难以预料。

给莫斯科发过电报之后,格奥尔基和列夫做了个简单的沟通。

“对于兰芳的条件——你怎么看?”格奥尔基征求列夫的意见。

列夫吭哧了半天也没敢回答。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接受兰芳人的条件,那列夫就等于是出卖苏维埃的利益,列夫就等着被追究责任吧。但如果不接受,那后果好像更麻烦,兰芳人摆出一副“不管你接受还是不接受这,都是事实”的架势,作为外交人员,列夫有责任为苏维埃解决困难,一不小心,列夫就会成为那个“背锅侠”。

但面对格奥尔基咄咄逼人的眼神,列夫知道必须给出一个答案:“我们不能接受兰芳人的条件,谈判嘛——关键是‘谈’,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尽可能拉长谈判的过程——”

列夫给出的建议是尽可能拖延时间,最好能拖个十年八年,或许到那时苏维埃在面对兰芳的时候已经有了自保之力。

看看拉芳才成立多久,现在居然已经这么强大,如果给俄罗斯人时间,列夫认为俄罗斯人也能创造奇迹。

“兰芳人不会给我们拖延时间的机会,现在的演习区域是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别说是十年八年,就算是拖上三两个月,都不知道演习区域要扩大到什么程度。”格奥尔基不赞成拖延时间,兰芳人已经摆明了就是无耻,拖延时间不解决问题,反而会夜长梦多。

“但这种合约,我们不能签,如果我们签了的话,我们就将是俄罗斯的罪人。”列夫这是必须表明态度,虽然格奥尔基是斯大林的特使,但如果将来追究责任,列夫也跑不掉。

格奥尔基和列夫现在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不,如果不签订合约,导致兰芳和苏维埃之间爆发战争,那咱们才是俄罗斯的罪人。”格奥尔基眉头紧皱,脸沉的能拧出水来。

早在“二月革命”的时候,格奥尔基就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可以说格奥尔基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所有战争。

说起对战争的理解,格奥尔基原本以为就是勇敢的战士排着整齐的队形向敌人发起冲锋,用鲜血和生命击垮敌人的斗志,这才是战争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部分。

这一点在和沙皇的军队,以及“白军”的战斗中也得到印证。

在和兰芳军队交手之后,格奥尔基对战争有了新的理解,兰芳军队打赢战争从来不依靠生命的累积,兰芳军队总是以猛烈的炮火先击垮敌人的斗志,然后用坦克和装甲车解决战斗,再加上兰芳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俄罗斯一直以来面对欧洲国家时拥有的一切好像都已经不合时宜。

这让格奥尔基感到心悸,面对兰芳军队,格奥尔基没有丝毫信心。

最少对于目前的“红军”来说,格奥尔基没有信心。

也不止是格奥尔基没信心,包括斯大林在内,所有的布尔什维克将军们都没信心,所以苏维埃成立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获得拉芳的和平,否则斯大林在莫斯科感受不到任何安全感。

现在的兰芳军队比起世界大战时期更可怕,兰芳军队现在装备了大量无惧空间、时间、气候的飞机,这些战机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从德国境内飞临莫斯科,按照格奥尔基对德国兰芳关系的了解,如果兰芳想在德国境内建机场,德国人一定不会拒绝。

就在格奥尔基和列夫惶恐不安的时候,万里之外的莫斯科,斯大林也感觉到了惶恐。

“兰芳人居然提出这种过分的要求,他们真是太过分了,他们够该下地狱,特别是他们的国王,他应该被送上绞刑台——”斯大林歇斯底里的暴怒,怒吼声震得玻璃都在瑟瑟发抖,这让斯大林对面的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面面相觑。

克利缅特的全名叫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这是斯大林的老朋友,早在十五年前,克利缅特就和斯大林一起在巴库的布尔什维克党委会工作,1917年,克利缅特在全俄苏维埃二大上被选为全俄中执委会委员,并成为最早的契卡。

克利缅特是斯大林的坚决拥护者,为了斯大林,克利缅特可以正面顶撞列宁,如果在俄罗斯找一个斯大林真正信任的人,那个人肯定是克利缅特。

米哈伊尔就是伏龙芝,他的全名叫:米哈伊尔·瓦西利维奇·伏龙芝,伏龙芝是俄罗斯最早的工人运动组织者,十月革命后,英法武装开始干涉苏维埃革命,伏龙芝正式走上军事领导岗位,然后成为苏军的杰出统帅和军事理论家。

严格说起来,伏龙芝在布尔什维克中的资历比斯大林还要老,不过专注于军事方面让伏龙芝忽略了政治,所以斯大林可以成为苏维埃的主席,而伏龙芝只是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陆海军副人民委员,并兼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军事学院院长——

头衔很多吧,但还是得听斯大林的。

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已经看过格奥尔基发来的电报,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也知道兰芳人确实很过分,不过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无可奈何,兰芳人有过分的实力,在这里破口大骂并不能解决问题。

果然,斯大林发泄够了之后,还是要征求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的意见:“你们有什么看法?”

“确实很过分,我们决不能答应。”克利缅特顺着斯大林的意思走。

“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俄罗斯人动员起来,然后炸掉西伯利亚铁路,再征求英国人的支持,这样我们未必没有一战之力。”米哈伊尔也强硬,在米哈伊尔的字典里没有“妥协”这两个字。

“然后呢?然后就充当英国人的炮灰,等着兰芳人过来把莫斯科被打成一片废墟?”斯大林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两个人完全不会“揣摩上意”嘛。

不会是假的,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都不傻,他们很清楚,当斯大林骂完之后不是命令备战,而是征求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的意见,这说明斯大林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不过不管是克利缅特还是米哈伊尔,他们都不敢说出斯大林想让他们说的话。

开玩笑,都是认识了十几年的人,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很清楚斯大林的脾气,这是个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而且是标准的狗脾气逮谁咬谁,还特么是个疯狗,这会不管是谁说“同意”,斯大林马上就会顺水推舟,然后再秋后算账。

看着克利缅特和米哈伊尔,斯大林表情阴郁晦暗难明,沉吟良久,斯大林终于发出指示:“命令格奥尔基酌情处理——”

好个酌情,反正不管怎么样,这个锅斯大林是不想背。

很快,斯大林的回电就摆在格奥尔基和列夫面前。

看着简单的电文,格奥尔基和列夫体如筛糠,这俩也是人精,看到这封电报,就算是再迟钝,他们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兰芳人要演习,那就演习吧,至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这些还有的商量。

“呵呵呵——”格奥尔基笑得惨淡,声音充满凄凉和悲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格奥尔基的汉语确实不错,都到了现在这个地步,还有心思引经据典,看来这个心也是大。

列夫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格奥尔基“叽咕”一声,然后一头栽倒在地。

“格奥尔基先生——格奥尔基先生——”列夫大惊,快步来到格奥尔基身边,抱起格奥尔基的头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边摇晃格奥尔基一边大喊:“来人啊——快去找医生——”

医生很快就到,还是兰芳帝国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科圣手。

按说兰芳的医学水平在目前的全世界都是数得着的,不过三位“医科圣手”整整检查了一个小时,也没有检查出格奥尔基得了什么病,当然也没有把格奥尔基唤醒。

“呵呵——”列夫浑身冰凉。

如果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意思,那列夫就算是被绞死也是活该。

第1023章 挽歌

能当外交官的,就没一个是笨蛋,就算是外表憨厚的列夫,脑袋里也住着一个猴子。

现在的事是明摆着的,兰芳人仗着兵强马壮就是挑明了要欺负人,莫斯科那边又没有做好强硬的准备,所以不管这个《合约》是什么内容,最后都是要签的。

而不管是谁,只要在《合约》上签字,就肯定会被秋后算账。

斯大林那个人反复无常,他可不会因为下属替他背黑锅就网开一面,所以这个字是谁签谁倒霉,就跟清帝国的那位“东方俾斯麦”一样,《马关条约》也是没有选择,但民众不会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只要签了就是民族罪人。

莫斯科一句“酌情处理”,把谈判主持人格奥尔基吓得“昏迷不醒”,兰芳人还在等信,这个字看上去只能是列夫去签。

列夫没有选择,身为苏维埃外交官,列夫只能选择继续谈判,哪怕是签完字就被绞死,列夫也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所以谈判再次开始时,苏维埃这边的谈判代表就剩下列夫一个人,随员只有一名翻译和一名记录员,实在是凄惨无比。

伊万对苏维埃真是恨之入骨,看到苏维埃代表团就剩下这么三个人,伊万还是痛打落水狗:“一亿三千万俄罗斯人都凑不齐一个代表团?你们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可真高——”

看上去确实“高”,要不苏维埃也不会放弃了所有高尔察克时代的外交官,伊万本人就是被淘汰者之一。

“没有一亿三千万了,现在的俄罗斯,只剩下一亿一千万,或许还不到——”列夫没有斗嘴的心情,一句话说的伊万也闭了嘴。

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曾经伊万也是深爱着俄罗斯的,否则伊万现在不会如此针对俄罗斯。

兰芳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有回避原则,就算伊万是外交人员,但如果伊万表明态度不想参加和苏维埃的谈判,兰芳外交部也会尊重伊万的选择。如果伊万对俄罗斯没感情,伊万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回避”,然后就能好整以暇的看苏维埃的笑话。

不过伊万没有这么做,亲手埋葬俄罗斯人的骄傲,是伊万表达感情最直接的方式。

世界大战结束时俄罗斯还有一亿三千万人,但经过这么些年的鏖战,俄罗斯现在的人口或许还不到一亿一千万。

或许是因为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俄罗斯人不大在乎生命,当初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时候,把那些资产阶级、封建贵族、教会人士几乎杀了个一干二净,连沙皇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联合政府上台后,高尔察克对布尔什维克的死忠也不手软,攻占圣彼得堡的时候,死于战火中的平民就超过五十万人。然后布尔什维克卷土重来,又是一轮杀戮——

这么杀来杀去的搞上好几年,再多的人也能给你杀光了。

所以斯大林是真不敢和兰芳撕破脸,俄罗斯的鲜血已经差不多流干,苏维埃甚至都没有足够的士兵可以抵御兰芳人的坦克。

在面对欧洲国家时,俄罗斯一贯是有人口优势的,如果连这个人口优势都已经失去,真不知道俄罗斯还有什么东西能拿得出手。

“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现在的俄罗斯就是你们想要的俄罗斯吗?”伊万的眼眶已经泛红。

“这不也是你们想要的吗——”列夫面无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