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征欧洲-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国家的支持,高度依赖后勤的现代化军队根本无法维持,正是因为秦致远祖国的弱小,抵消了克里蒙梭对秦致远的担心。

“说到三叉戟市,我很奇怪秦在搞什么,他在科西嘉岛大肆建设,据说已经花费了数百万美元。同时秦还把阿雅克肖改名为雷霆市,把巴斯蒂亚改名为三叉戟市,并且从远东将外籍军团的家属大量迁移到科西嘉岛,我这里有一份统计,最近的一个月以来,从远东抵达科西嘉岛的轮船翻了一番,运送的几乎都是外籍军团的家属,人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秦想干什么?难道秦想加入法国国籍?他不准备在战后返回远东吗?”利奥泰脑洞大开。

在美国总统威尔逊还没有提出“民族自治”这个概念之前,谁都无法理解秦致远的做法。所以想加入法国国籍,就成为了秦致远建设科西嘉岛唯一的解释。

威尔逊会在明年提出“和平14点原则”,现在还不是时候,因为美国在欧洲的力量还不够大,威尔逊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英国人和法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拥有全球最多的殖民地,一旦实行“民族自决”,可以预见得到,一定会有大批的殖民地要求“自治”,这是英国人和法国人无法接受的。所以可以肯定,一旦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那么肯定会招致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强烈反对。

“如果秦加入法国国籍,那恐怕对于斐迪南来说是最好的消息,或许你可以试探一下。”克里蒙梭乐见其成。

相对于保守的英国人,法国能算得上是个极其开放的国家,虽然法国并不是美国那样完全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但法国人并不拒绝移民,特别是能给法国带来帮助的移民。

对于秦致远和朱莉的婚事,虽然斐迪南·福煦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想来福煦应该很乐意看到秦致远加入法国国籍,因为那样一来,朱莉就不用跟着秦致远远走他乡。

“可以让路易斯去试试。”克里蒙梭看好老雷诺。

秦致远加入法国国籍,这恐怕是所有人都乐见其成的局面,包括国民政府在内。

第248章 建议

“加入法兰西国籍?为什么?”秦致远惊讶的反问巴斯蒂安。

费尔昂塔德努瓦的联合指挥部中,巴斯蒂安刚向秦致远提出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不呢?秦,你具备所有的因素,如果你加入法兰西国籍,你会受到法兰西所有的支持,想想看,你有法军总司令的提点,有雷诺集团的倾力支持,并且你有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只要你愿意,你肯定会获得元帅军衔,你甚至可以去竞选法国总统。”巴斯蒂安比秦致远更惊讶。

站在秦致远的角度,在所有人看来,加入法国国籍都比回到远东那个贫穷落后的祖国好得多。先不说法国会给秦致远提供更大的舞台,是秦致远达到更高的高度,就算是秦致远想要反哺祖国,担任法兰西总统的秦致远,明显要比担任外籍军团将军的秦致远更加有力量。

“巴斯蒂安,恐怕你搞错了一件事,我是华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华人,我很为我的身份骄傲。”秦致远一口回绝。

说实话,有那么一刻,秦致远确实是动心了。如果加入法国国籍,秦致远的身份问题将再也不会是阻碍,就凭借秦致远对世界走向的熟知,秦致远还真有可能成为法国的第一位黄皮肤总统。如果法国能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再加上来自远东的人力支持,说不定以后的世界就没有美国什么事,而是法兰西一统全球……

这也只是想想而已,秦致远旋而就在脑中推翻了这个诱惑,作为一名华人,如果不能在祖国复兴的过程中亲身参与其中,那秦致远活这一遭又有什么意义?单纯的为了荣华富贵,那秦致远现在已经具备的客观条件,只有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并且亲手实现她,人生才能找到存在的价值。

“我不反对你的祖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同时你也要考虑到,如果你能成为法兰西总统,能够给予你祖国的东西,那可远比一名外籍军团的将军多得多。”以巴斯蒂安和秦致远的关系,巴斯蒂安没必要打埋伏。

巴斯蒂安说的很确定,就好像是秦致远明天就能就任法国总统一样,这在目前当然不可能,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当秦致远五十岁的时候,那几乎是肯定。

就目前来说,如果秦致远加入法国国籍,秦致远会获得更大的权利。如果秦致远能打赢费尔昂塔德努瓦战役,秦致远甚至说不定能获得东线法军的指挥权,就像是尼维勒一样,如彗星一般快速崛起。

当然了,如果秦致远坚持拒绝,那么打赢费尔昂塔德努瓦战役的荣誉大部分会由巴斯蒂安获得,巴斯蒂安并不介意秦致远抢了自己的风头,平心而论,巴斯蒂安自认在打仗这方面比不过秦致远,他甘拜下风。

“巴斯蒂安,谢谢你的好意。我还不想放弃我的国籍,至少现在还不想。”秦致远中止这个话题。

仅仅是“中止”,而不是“终止”,因为秦致远很清楚,哪怕是秦致远不会加入法国国籍,秦致远也要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来拒绝,否则的话,说不定会破坏秦致远和法国军方现在良好的关系和默契。

“将军,风筝来报,在刚才抵近侦察的过程中,风筝遭到德国人的伏击,有两个小队失去了联络。”皮埃尔神色凝重。

“风筝”是秦致远为侦察兵们定下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是“宝塔”,那是陈康健装甲部队的代名词。秦致远看过“林海雪原”,对其中“宝塔镇河妖”这句台词印象深刻,现在,秦致远就是希望陈康健的装甲部队就像“宝塔”一样镇住威廉皇储军团这个河妖。

“命令风筝收线,前往第三区域继续侦察。”秦致远沉着应对。

战争嘛,肯定是有输有赢,如果德国人一味的被动挨打不做丝毫防备,那威廉皇储和弗里茨·罗森博格、冯·舒伦贝格伯爵就太浪得虚名了。秦致远不小看任何人,这些当世名将既然能成为名将,自然有他们的独到之处,如果因为他们的思维僵化就小看他们的战术素养,那秦致远一定会后悔。

事实上秦致远现在就有点后悔,侦察兵的两个小队就是16个人,虽然知道在所难免,但秦致远还是不希望这些火种会遭受更大损失。“收线”就是停止抵近骚扰,“第三区域”则是威廉皇储的预备部队位置,秦致远不相信威廉皇储会在所有的营地外都布置埋伏,那样的话,恐怕德军就无法保证明天的战斗力。

“宝塔已经迂回到什么位置?”秦致远关心能不能顺利收网。

秦致远的野心很大,当威廉皇储的六个师全部从兰斯出来后,秦致远就命令陈康健开始迂回,迂回的方向是兰斯和费尔昂塔德努瓦之间20公里的地方。那里是威廉皇储军团的退路,如果陈康健的装甲部队迂回到位,秦致远就会发动攻击,用不到4万人的兵力试图去消灭威廉皇储10万人的部队。

不对,现在威廉皇储手下还剩下9万人,秦致远已经完成了十分之一的任务。

“巴斯蒂安,准备一下进攻吧,到时候,我需要你的帮助。”秦致远顺便给巴斯蒂安下达命令。

就在外籍军团第一师和法军第32师领导任务的时候,福煦已经明确了作战序列,秦致远是主导,巴斯蒂安的部队要配合秦致远的部队作战。

对于福煦的安排,巴斯蒂安并没有异议,就算是不考虑秦致远和巴斯蒂安之间的关系,单单对比外籍军团第一师和法军第32师的实力,外籍军团第一师也应该处于主导地位。

而巴斯蒂安可是此时少有的几个不反对秦致远领导的人。

“好的,我马上去,秦,考虑一下我的建议,我认为那才是对你、对你的国家、对法兰西都最为合适的做法。”巴斯蒂安临走时还没忘记提醒秦致远。

“好吧,我会的。”秦致远的态度很敷衍。

巴斯蒂安无奈的摇头而去。

“秦,我也认为巴斯蒂安的建议不错。”皮埃尔主动发表意见。

“我亲爱的骑士先生,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你应该和我保持一致。”秦致远坚持。

“当然,我肯定会和你保持一致,正是因为和你保持一致,所以我才会给你这样的建议。”皮埃尔可不怕秦致远。

虽然皮埃尔是秦致远的随身骑士,但秦致远也是皮埃尔的妹夫,皮埃尔在秦致远面前还是能够保持足够的独立性,至少皮埃尔可以在自认为合适的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249章 河

巴伐利亚第十七师营地附近的一条小河里。

刘双喜带着三名侦察兵躲在岸边的水草下,不敢发出丝毫声音。

就在他们的头顶,德国人正在拉网式寻找他们四个,不仅有人,还有很多德国军犬。

这些军犬就是传说中的黑背,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灵敏的鼻子,要不是刘双喜他们躲在河里,早就被德国人发现了。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刘双喜率领他的小队对德军军营实施抵近观察,结果中了德国人的埋伏。两名侦察兵当场阵亡,为了突围到这里,两名负伤的侦察兵自愿留下狙击德国人。两名伤兵表现的很英勇,他们坚持了二十分钟,击毙了超过四十名德国人,才引爆了身上的最后一颗手榴弹。

刘双喜知道,他现在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还要加上那四名战死的兄弟,所以刘双喜决定以后要活得更加精彩一点。

德国人知道有漏网的侦察兵,为了抓住这些可恨的中国人,哪怕是已经过了一个小时,德国人还没有放弃搜索。

由此可见德国人对侦察兵们的怨念。

恐怕今晚过后,这种怨念会继续加深。

“出来吧,你们的同伴已经投降了,他们受到了良好的照顾,如果你们拒不投降,那么他们将会被以‘间谍’的名义被处死,出来吧,为了你们朝夕相处的兄弟们……”

远处隐隐约约传来德国人使用法语和汉语交替的喊话声,刘双喜他们却没有任何动作。所谓的“同伴已经投降”,这是德国人的陷阱,刘双喜他们出来的时候已经商量好,宁死也不当俘虏。如果有人阵亡,那剩下的兄弟就帮他照顾家小,如果有人敢投降,不管是天涯海角,刘双喜他们都会誓死追杀到底。

自从抵达法国,第一师的士兵可以阵亡,可以因伤退伍,但从没有人投降,甚至连被德国人俘虏的都没有。

刘双喜他们没有接受过太多教育,他们也不太理解所谓的“气节”有什么含义,代表着什么,但在他们朴素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主动投降或者是被德国人俘虏都是不荣誉的,他们不愿意把人丢到离家万里之外的法国。

对,刘双喜他们认为,投降或者被俘都是丢人,绝对不能成为第一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现在的民国还没有“无神论”思想,“好死不如赖活着”这种思想简直是应该遭人唾弃,“早死早超生、下辈子投个好胎”才是普世价值观。刘双喜他们都是信奉“天道轮回”的,死亡对于刘双喜他们来说并不可怕,那只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而已,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到了阴间没办法向祖宗交代,那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大的耻辱。

怀抱着能堂堂正正去见祖宗想法的刘双喜心智坚定,他仔细倾听头顶的动静,等这一波德国人走远之后,才轻轻拍拍身边战士的肩膀,尽量把身体隐在水面下,只露出两只眼睛在水面上,尽量不发出声音往上游继续摸。

就是上游,虽然往下游方向走才是费尔昂塔德努瓦的方向,但不用想就知道,那边也是德国人搜索的重点,只有往上游走,向着远离费尔昂塔德努瓦的方向,才有可能走出德国人的包围圈。

侦察兵们有一套独特的手语,可以用来进行无声的沟通,在刘双喜开始向上游方向走之后,三名战士依次跟上,都是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隐蔽。

这里距离巴伐利亚第十七师的营地已经有近一公里,为了这一公里,他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现在第一师和第32师针对巴伐利亚第十七师的营地的炮击已经结束,他们还没有脱离德军的搜索范围。

月色昏暗,万籁寂静,不知名的虫子在窸窸窣窣,耳边有淙淙水声流过,如果忽视悲惨的处境,这实在是个不错的夜晚,可惜岸上德军刺刀泛出的寒光和远处一明一灭的炮火破坏了这一切,那是炮兵们对另一个德军营地在进行炮击。

又有“叽哩哇啦”的说话声传过来,刘双喜他们继续躲到岸边,不敢发出声音。现在刘双喜深恨自己不会德语,否则的话,他能获得更多的信息。

好像是德国人的搜索即将结束,岸上的德军士兵没有着急回营地,而是站在岸上聊天,有“刺啦刺啦”的划火柴的声音,想必这些人是在抽烟。

刘双喜有点着急,如果天亮之前还不能到达安全区域,那么他们就会陷入德军的重围。

耳边突然传来“咝咝”的声音,刘双喜没有扭头看,在水底捅了捅旁边的王文昌。

王文昌动作非常缓慢的伸出手,伸向刘双喜的耳边,在即将碰触到刘双喜耳朵的时候,闪电般的探出。

这时候刘双喜才扭头看,一条色彩斑斓的水蛇正缠在王文昌的手上。

刘双喜用询问的眼光看王文昌,王文昌缓缓摇头,刘双喜知道这条蛇没有咬到王文昌,悬起的心这才掉到肚里。

王文昌家传的功夫是八卦掌,手上的功夫很厉害,这条蛇的蛇头想必已经被捏碎,现在应该是死得透了。

不过王文昌也不敢大意,他是上过秦致远亲自担任教官的补习班的,知道有些蛇纵然是蛇头被砍掉也还有攻击能力,现在德国人距离王文昌他们不过两三米,王文昌不想出意外。

但事情总是会出人意料,这几名德国人看样子是抽完了烟,有几个声音远去,又有一个脚步声过来,然后就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

刘双喜心底有不好的预感,转头看王文昌,王文昌的表情更加难看,白色的眼球明显是在翻,有点想要昏厥的意思。

“哗……”

不出意料,那名德国人果然是在小便。

刘双喜和王文昌的表情都是哭笑不得,他们实在想不到,眼看就要跳出德国人的包围圈,却又碰到这么一遭。

还好,还好,在以前的训练中经历过这种场景,那么德国人站的位置也在王文昌他们的下游方向。否则的话,刘双喜不知道王文昌会不会把手中的水蛇砸到随地小便的德国人脸上。

实在是太不讲卫生了!

让人尴尬的“哗哗”声没有持续多久,仅仅是五六秒钟,德国人完事,心满意足的哼着小曲追向几名同伴。

耳听得“蹬蹬蹬”的脚步声跑远,刘双喜另一侧的两名战士“吭哧吭哧”的忍不住闷笑,德国人还没有走远,他们不敢笑出声,憋得实在是有点难受。

笑你妹!

王文昌暗骂一声,把手中的死蛇用力向一名战士砸去。

“嘘……”刘双喜比划了个手势,继续向上游方向摸。

第250章 作弊

炮击整整持续了一夜,第一师和第32师的火炮肆虐了七八个小时,炮兵们最少发射了12000吨炮弹,以至于当炮击结束时,很多炮兵已经虚脱。

两个小队侦察兵的损失已经传遍全军,夜里的炮击既是对德国人的宣泄也是报复。

侦察兵是全军都向往的单位,所有人都知道那里的兵都是“兵尖子”,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好汉。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也都对战死沙场有准备,但这样死的无声无息,实在是太冤了,炮兵们决定搞出点大动静,好为侦察兵的兄弟们送行。

动静确实不小,他们不仅发射了超过12000吨炮弹,同时还打坏了十一门火炮。

这十一门火炮都是第32师装备的中小口径火炮,相对于第一师的火炮,第32师的火炮显得有点陈旧,或许炮兵们是在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要求更换武器。

第一师的火炮还行,这都是些新家伙,这样强度的炮击再来上三五次也没问题。

火炮或许还能坚持,炮兵们却已经达到极限。

第一师装备的194毫米火炮,使用的是发射包作为发射药,单单是弹头就重达81公斤,每次运送弹头的时候都需要两名士兵使用小推车运送,从存放弹药的储存室到达火炮阵地,为了确保安全距离超过500米,每分钟来回跑两趟,连续跑上七八个小时,就算是铁人也受不了。

好在这些大口径火炮都有大量的辅兵,每门炮平均要30个人伺候,才能保证火炮的发射效率。

当太阳重新升起,新的一天到来的时候,战斗重新开始。

这一次的战斗是先在炮兵之间爆发,既然已经暴露了实力,秦致远也就不再留手,要求炮兵必须压制住德国人,不能再给德国人继续肆虐的机会。

可以预见的是,昨天下午就差点失守的185高地,今天会继续遭到猛攻。现在的185阵地上,可是由华人部队防守,秦致远不想让自己的子弟兵处于无保护状态。

于是当德国人开始冲锋前例行炮击的时候,第一师和第32师的炮兵予以有力回击。

法国人的炮兵确实有绝活,虽然现在还没有反炮兵雷达,但是法军炮兵依然能从炮弹飞来的方向和弧线上计算出德军炮兵阵地的大概位置,然后德军炮兵阵地等来的就是第一师和第32师的火力反制。

所谓的火力反制,并不一定要打坏所有的火炮,把敌人的炮兵杀死也是一样的。第一师装备的巨炮使用的高爆弹,就是依靠冲击波杀死敌人的典范。

德国人当然也不甘心被动挨打,他们也在组织对第一师和第32师炮兵的打击。

现在就能看到炮兵这个职业的残酷性,别管敌人怎么打,他们只能待在原地拼命发射炮弹,力求先一步打掉敌人的火炮,避无可避。

这种避无可避的残酷不包括第一师装备的自行火炮,自行火炮相比固定火炮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腿,他们待在原地发射个三四轮,还不等德国人计算出炮兵阵地,就会马上转移。

这也算是另类的作弊。

炮兵打得热闹,步兵也没闲着。

可能是知道今天炮兵无法提供足够的火力掩护,德军步兵不等火力准备完成就早早发起了冲锋。

还是波浪式的散兵线冲锋。

其实不管是取个什么名字,只要是用无防护的步兵发动攻击,就算是拿人命往里填。和集团冲锋比起来,波浪式冲锋只是有个听上去更加“高大尚”的名字,实质上并无区别。

葛立夫旅的徐盛团在第一师内部的编号是第六团,这是一支基本上是由老兵组成的部队,部队中过半的士兵参加过去年第一师在埃尔贝库尔对德国人的攻击。

呃,那时候第一师还是第一旅。

第六团全团共有士兵1700余人,哪怕是新兵也经过了超过三个月的训练,是第一师中现在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步兵团。原来这个称号属于陈康健麾下的第一团,但在陈康健的部队换装变成装甲部队之后,徐盛的第六团就是第一师中最有战斗力的步兵部队。

作为最有战斗力的一个团,徐盛肯定不会被动挨打,于是当确定双方的炮兵正在对轰,德国人无力对步兵实施掩护的时候,徐盛果断派遣部队提前进入工事,对正在冲锋途中的德国人展开狙击。

确实是狙击,这个时候,德国人距离185高地还有五六百米,确实是只有精确射手才能在这个距离上射击德国人。机枪手不算,机枪手是依靠概率打人的,不玩上半年八个月的机枪,别想使用机枪精确杀敌。

而在徐盛的部队中,精确射手的比例是惊人的。陈康健的部队改成装甲兵之后,部队里的精确射手就失去了价值,于是这些精确射手就被分配给其他步兵团,这样一来,刘子正和葛立夫的两个旅里,精确射手的比例都差不多有一成多,其中徐盛团最过分,接近三成都是精确射手。

所谓的精确射手,和狙击手有所不同。精确射手是伴随步兵作战的,而狙击手大多是单兵作战,最多再加上一名观察手。精确射手的要求标准是在300米的距离上,射击胸靶的成绩要达到十中五,别看这个不如狙击手的命中率高,但在光学瞄准镜还没有大规模普及的情况下已经相当难得。

于是阵地上的情景就很诡异。

明明枪声并不密集,有一枪没一枪的,德军的线形阵列里却不时有人倒下,而且还不是一枪击毙,大多数只是被击伤,这反而给德国人造成了更大麻烦,因为这时候必须有人救助伤兵,否则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伤兵在哀嚎中悲惨死去,那队正在前进的德国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对士气的打击更是无以复加。

德国人也有精确射手,而且还是使用加装了瞄准镜的步枪的精确射手,这些射手也在寻找目标。

使用狙击步枪的士兵毕竟还是少数,在和第六团射手的对射中很快就处于劣势。第六团中迫击炮已经装备到连一级,每当发现有狙击手的时候,第六团才不拿精确射手跟你耗,而是直接使用迫击炮火力覆盖,一炮打不中没关系,三门迫击炮一起打,多打两轮。

这也算是作弊。

第251章 他们不会通过

战斗开始两个小时,威廉皇储确定对面的部队换了人。

其实在第一次进攻失败的时候,威廉皇储就应该确认,但或许是因为不甘心,威廉皇储又组织了一次进攻,这才彻底死了心。

两次进攻,整整四个营的部队,别说攻上185高地,还没有摸到185高地的边就因为伤亡惨重失去攻击能力,只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