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枭雄-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不派教官跟着过去的话,估计这些越南人连买到手的这些枪械都会用!

这卖军械给越南人的同时,帝国方面为了表示对法国人中国属国的抗议,两广地区进行了小规模的军事调动。

并应越南人的邀请,派遣了一个步兵团进入越南境内。

当然了,用的名义并不是说定法国人,而是去剿灭越南北部的‘客匪’,何为客匪,即是早年流窜到越南的太平军残余兵力。

当初太平天国在广西、云南一带也是活跃的非常频繁,不过随着太平天国把战略核心转移到长江流域后,这些地区的太平军支系就是陆续被清军击败,大部分被歼灭,少部分则是流窜到了越南北部地区继续活动。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黑旗军,就是太平军残余势力,早年盘踞在越南北部一带,后来面临清军和越南官军的清剿选择了归顺,并反手就是和同为太平军残余势力的黄旗军大打出手,帮助越南人歼灭了其他的太平军残余势力。

如此才有了后来的黑旗军抗法战争!

对于这些太平军残余势力,越南方面前后派兵数次征剿但是都没能成功,加上这个时候法国人大规模进越南南部的西贡地区,这样一来越南人就更加难以为继了。

有感于越南局势已经朝着对帝国极为不利的方向发展,林哲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的,他不管历史上是如何发展的,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和历史已经完全不同,也许历史上的满清能够容忍法国人彻底吞并越南,进而陈兵在中国南部边境。

但是林哲却是无法忍受这种事的发生!

如此才有了对越南人提供军械援助,派遣教官的事。

同时林哲也是担心着越南人就算是得到了帝国部分军械援助以及教官的训练,但是估计也很难抵抗法国人的入侵,所以他也是做着必要的准备,那就是往越南派遣部分兵力。

先以清剿太平军残余势力为理由,派兵一个步兵团进入越南北圻地区,同时直接往越南北圻的首府东京(河内)驻扎少量兵力。

必要时候,则是往河内继续增援,用以威慑法国人!

除非法国人真的打算和帝国在越南打一场大规模战争,不然的话法国人就不能不顾及帝国在越南北部的军事存在。

当然了,派兵到越南北圻只是一个预防性的措施,避免越南人溃败之下把整个越南都给丢了,对于帝国而言,越南南部丢了影响还不大,但是越南北部要是给法国人给占领了的话,那可就是难以容忍的。

这个就和缅甸那边一样,帝国才不管英国人是不是占领了下缅甸地区呢,但是英国人如果要进军上缅甸地区,那么就是帝国无法容忍了,所以帝国就会扶持林成庭对抗英国人。

帝国派兵进入越南北圻地区,只是一个预防性措施,并不是说帝国已经是准备和法国人打一仗了,更加不会派兵继续南下到越南西贡一带和法军作战。

要抵挡法国的侵略,还得靠越南人自己!

五月份,越南人得到了帝国半卖半送的这一批军械后,根据帝国驻越南观察武官王轩川稍显的建议,阮王朝开始仿效帝国陆军的模式组建新军。

而王轩川少校则是被阮王朝委任为军事顾问,协助他们编练这支新军。

这支新军被阮王朝命名为禁军,一共预计招募两千人,按照标准的线列部队进行训练和作战,其训练事务基本上都是由王轩川率领的三名中华军事顾问负责!

为了编练这一支两千人的新军,阮王朝可以说是把所有家底都给掏了出来,不仅仅把所有能够拿出来的现银都给拿了出来,甚至为了获得中华帝国的贷款,还不惜把大量北部地区的矿产开采权一股脑拿了出来。

其中值得关注的就是位于越南北圻广宁省的煤矿!

越南的广宁煤乃是东南亚地区最为优良的煤矿之一,其大部分都是露天煤矿容易开采,而且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其煤炭质量相当不错,部分矿区里拥有优质的无烟煤!

受限于国内煤炭开采进展的落后,更加受限于国内煤炭的质量较为低下,这几年来帝国除了加大规模从澳大利亚、英国进口优质煤炭,尤其是无烟煤外,也是在国内多个地方开战探测,也发现了不少大型煤矿,比如说江西萍乡煤矿,唐山滦州煤矿还有辽宁那边的煤矿等。

不过这些煤矿大多都是普通煤矿,用来满足工业需求是不成问题了,但是用于船只,尤其是战舰使用的话还是略有不足。

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开采,或者正在准备开采的诸多煤矿里,没有任何一家煤矿可以大量提供优质的无烟煤。

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是把目光投向了越南人的广宁煤矿!(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 工业基础

广宁煤矿早就有开采历史了,不过一直都是手工作坊式的小规模开采而已,至于大规模开采越南人根本没这能力。

不久前,中国的商人发现这里竟然出产优质的无烟煤时,立即就是引起了国内最大的煤炭企业江南矿务公司的注意,甚至很快就是引起了海军方面的注意。

对于蒸汽战舰时代而已,煤炭就和二战时期的石油一样重要,乃是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而无烟煤更是战略物资中的战略物资。

恰逢此时法国人大规模进攻越南南部,越南人谋求帝国的支援,所以这个时候,帝国就是顺势用军械支援以及低息贷款换取到了广宁省的矿产开采权。

当越南人在中**事顾问的协助下开始编练他们的禁军的时候,江南矿务公司的大量船只爱和技术人员已经是从国内出发,然后抵达了下龙湾。

江南矿务公司以一次性支付五万圆的现金为代价,从阮王朝手中获得了广宁全省的为期五十年的矿产开采权,当然了,开采出来的矿产依旧需要向当地的越南政府上缴税收,额定税率是百分之四(含出口关税)。

实际上,目前江南矿务公司还在继续和阮王朝的代表进行谈判,试图谋求整个北圻地区甚至整个越南的矿产开采权,反正越南人现在也没技术能力大规模开采这些矿产,空着也是空着。

同时阮王朝还面临法国人的侵略,所以对于出售矿产的开采权并没有太多的顾虑,卖国就卖国吧,总比没有国卖好!

江南矿务公司为了开采广宁煤炭,特地是成立了江南矿务公司下属的广宁煤炭公司,并由总公司直接注资高达十万圆,其中的五万圆是用来支付给阮王朝的开采费,剩下的五万圆则是用于前期投资。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更快的开发广宁煤炭,广宁煤炭公司以自身拥有的大量矿山开采权为抵押大举向皇家银行贷款。首批贷款额度达到二十万圆。

前后投入三十万圆用来开发一个煤矿,这对于江南矿务公司来说也是不小的手笔了,之前开发唐山煤矿的时候,他们的前期投资也不过二十万而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江南矿务公司方面的判断,这一笔投资有望在一周年内收回成本。

为什么?

因为现在国内的煤炭市场火爆至极啊,国内煤炭用量节节攀升,而国产煤炭是供应不足,只能从澳大利亚、英国进口煤炭。这价格自然是一升再升。

等到1861年的时候,上海的煤炭到岸价已经能比1859年上涨了大约百分之二十,最贵的英国无烟煤从十四圆涨到了十六圆。

不客气的说,这个价格是严重虚高的,比美国,英国法国等市场的煤炭价格要高一大节,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中国煤炭现在很难自产,也缺乏优质煤炭,导致需要大量进口。

而英国的无烟煤经过遥远万里的运输抵达上海后,价格能不贵吗?

只要不出意外的话。投产一年内,广宁煤炭公司就能够赚回前期投资,如果继续加大投资的话,那么一年盈利百万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江南矿务公司在越南获得了矿产开采权,并且迅速投资了一个广宁煤炭,但是对于江南矿务来说 ,这一次的投资只是一个次要的投资,江南矿务公司最近两年的大投资都是在国内。

身为国内最大的钢铁、煤炭供应商,江南矿务公司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机构,它同时还是带有浓厚政治背‘景的皇室产业。他的一举一动如其说是为了赚钱,倒不如说是为了服务于政治。

如果没有政治的推动,江南矿务公司是不可能花费巨资同时在国内多个地方进行兴建矿山,钢铁厂的。

1860年。江南矿务公司的在马鞍山钢铁厂第二期工程完工后,又是宣布继续投资数十万之巨,进行马鞍山钢铁厂第三期工程建设。

作为配套的还有马鞍山铁矿的矿山建设!

于此同时,在徐州铁路顺利运营,打开了徐州煤炭的外运渠道后,虽然徐州煤炭的质量不算太好。但是江南矿务下属对于对徐州煤炭进行了增资扩产,让其成为了目前国内的第一大煤矿。

当然了,徐州煤矿是有着太多的限制,就算是加大投资的话也没有多大的前景,所以江南矿务公司把解决煤炭供应的希望都是放在了江西萍乡煤矿以及唐山滦州煤矿上。

1860年底,江南矿务公司下属的唐山煤炭公司联合其他几家民营资本在滦州矿区投资的多家煤矿,组建滦州联合煤炭公司,江南矿务公司占据了百分之七十的股份,其余民营资本占据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整合完毕后,滦州联合煤炭公司拥有了几乎整个滦州煤矿区的开采权,继而进行了股份增发融资,筹集了高达五十余万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

不久前,滦州联合煤炭公司总经理的石炳聪在上海召开的招募资金的股东大会上,发出豪言,要在一年内把年产量提高到五万吨成为国内第一大煤炭生产商,三年内年产量达到二十万吨,占据国内煤炭市场的半壁江山。

除了滦州煤炭外,江南矿务公司在江西萍乡的煤炭开发也是有所进展,目前已经是正在进行前期投资,不过在江西萍乡到湖南株洲的铁路修建之前,江西萍乡的煤炭很难外运,产量也难以迅速提升。

此外,江南矿务公司也在辽宁一带展开前期勘测,准备以后在辽宁一带大规模开采煤炭和铁矿。

而煤炭和钢铁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就是配套的,当江南矿务公司投资萍乡煤矿,甚至为了开发这个煤矿特地修建一条铁路的同时,他们在湖北大冶也是开始了大规模的铁矿开发。

湖北大冶铁矿,稍微熟知中国近代历史的人都会知道,这个铁矿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冶萍公司所属的汉阳钢铁厂的主要铁矿来源。

这个铁矿是属于典型的容易开采,而且品质比较优良的铁矿,所以江南矿务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铁矿,早在1860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展开了前期的勘测以及小规模开发。

到了今年的时候。江南矿务公司已经是准备直接在大冶建设钢铁厂,就地炼钢。

至于为什么不把钢铁厂建在武昌或者汉阳,因为江南矿务公司又不是汉冶萍,林哲又不是张之洞。自然不会说一定把要钢铁厂建立在省城之类的,而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直接在铁矿产区建立钢铁厂的话,就免去了铁矿运输之苦。

这两年可以说是江南矿务公司的重点发展期,马鞍山钢铁厂的三期工程,大冶钢铁厂的建设。徐州煤矿、滦州煤矿、萍乡煤矿的开发,嗯,同时还有越南广宁煤矿的开发,这些投资对于江南矿务公司而言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价值。

一旦上述投资顺利完成,那么对于国内的工业发展将会起到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比如说江南矿务公司的下属的诸多煤矿公司供应的煤炭充足了,那么就不需要进口那么多,煤炭价格就会相应的回落,而煤炭价格的波动对于近代工业而言具有极大的影响,其重要性就跟后世的石油价格波动一样。

此外。江南矿务公司的钢铁产量增加了,那么国内大规模修建铁路才有可能,国内的机械制造行业所需要的钢铁才能够得到保障,船舶有了大量的廉价充足的钢材支撑,才能够迅速发展。

煤炭和钢铁对于帝国的工业化革命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作用丝毫是不亚于生丝以及织布等纺织产业的。

纺织产业是用来进行原始资本积累的,而煤炭和钢铁则是用来奠定工业基础的的。

只是重工业的发展比轻工业的发展要困难的得多。

由于商人在投资的时候,都是重视短平快的行业,比如说生丝,布匹等行业。对于这些产业帝国只需要给予部分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大把商人就会蜂拥而上,上海的北岸工业区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起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而在重工业里头,尤其是煤炭和钢铁这两项。需要的投资极大,而且对技术要求较高,同时收回成本比较慢。

煤炭还好一些,得益于帝国对煤炭的需求急剧增加,煤炭市场极为活跃,最近两年已经是有民间资本开始投资煤炭行业。比如说之前的唐山滦州那边,除了江南矿务公司外,就有其他民营资本投资的多家煤矿,整合后的滦州联合煤炭公司里头,也有着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民营资本。

滦州联合煤炭公司在是上海进行股本增发募资的时候,大量的民营资本踊跃参与,如果不是江南矿务公司紧急向皇家银行贷款,然后进行注资,恐怕江南矿务公司在滦州联合煤炭公司的股份比例就会大幅度下降了。

但是钢铁行业就有些难了,相对于煤炭行业而言,钢铁行业的投资更大,而且成本的收回期更为缓慢。

比如说马鞍山钢铁厂,包括下属的矿山在内,江南矿务公司已经累计投入了高达三百多万圆的投资,而现在该钢铁厂的盈利水平还比较低,要想收回成本都得好多年时间呢。

如果说没有来自官方资本的支持,江南矿务公司是不可能把马鞍山钢铁厂以及大冶钢铁厂发展起来的。

1861年,对于帝国的工业发展而言是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一年,不管是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方面都是在迅速发展,工业的发展给帝国带来了大量的赋税收入,而赋税收入的增加有能够给帝国的其他发展带来助力。

比如纯粹依靠财政投入的教育事业,就是依赖着帝国的财政大幅度增加而快速发展。

第四百五十二章(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教育和水利发展

1861年的时候,教育部一口气向英国和法国派遣了高达一百多名的官费留学生,为了让这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教育部至少需要花费数十万之多。▲∴▲∴,

同时,由于帝国兴起了新式教育的风潮,帝国各行各业,尤其是从政的话对新式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一些新式人才的升迁速度也是超快。

比如去年开始陆续回国的首批留学生,他们除了部分专业的理工人才进入帝国大学,江南大学等任教并且担任重要的科研研究外,很多学生都是进入政府部门工作,而且起点非常高,一般都是直接进入内阁各部或者宫务厅秘书处等的中央机构任职,最次也是一个科长。

甚至有一个地质专业的学生,直接进入了工商部矿物司担任担任煤炭处副处长一职。

学成回国后就能够身居高位,这对于国内的无数学子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虽然帝国已经进行新式教育改革数年,目前已经完全废除旧时科举,改革为特有的国家雇员考试。

但是对于学子们来说,求学的本质依旧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当官!

中国数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传统并不是那么轻易改变的,甚至这种官本位制度也是帝国推行新式教育制度的一大助力。

那些年轻学子们为什么能够快速接受各类新式学科,从埋首经学直接到转眼各类新式学科,不就是因为帝国的国家雇员考试里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吗。

他们要想考上去当官,就得学习这些新式学科!

如今人们发现去去留学学成回国后能够快速步入仕途。于是乎就是掀起了一场小小的自费留学浪潮!

虽然帝国每年都会派遣大量留学生到欧洲留学,主要是去英国和法国为主。

但是官费留学的名额非常宝贵。有着太多人竞争!

但是自费留学就不一样了,自费留学的话只要有胆子去万里之外。同时家庭经济比较富裕能够负担得起留学费用的话,那么就能够自费留学。

因此这两年开始,很多富裕家庭的学子们由于竞争不到官费留学的名额,逐渐开始自费留学。

针对这些自费留学的学生,外务部也是会给予极大的帮助,积极帮他们联络留学的学校,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当然了,钱得你自己出。外务部只是发挥一些中介的作用而已。

不过受限于留学费用的高昂,留学生到英国留学四年的话,大约需要总额三千英镑的花销,如此高昂的费用是普通家庭很难承担的。

哪怕是一些富商、大地主家庭,也很难说拿出一万多圆来让家中的子弟去留,因此目而言,自费留学的群体主要是富豪家庭里的子弟,同时也不是说所有有钱人都会让子弟去留学的,有胆量去万里之外留学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所以到1860年的时候。有十三名学子通过外务部的途径自费留学。

到了1861年的时候,这个数字直接番了一倍,有二十多名学子通过外务部的途径自费到英国、法国以及普鲁士留学。

虽然目前自费留学的人还不多,远远比不上官费留学生的数字。但也总算是从无到有,有一个算一个,总比没有好。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帝国对于高水平的人才需求量极大。工商行业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以及技术人才,而官方也是需要大量精英人才充实官场。

相对于教育部开始大批量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方派遣留学生的速度却是缓慢了下来。

为什么?

因为对于军方来说,他们的陆军战术基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可没有教学散兵战术,后装步枪的。所以根本就用不着派遣陆军留学生去其他国家学习,目前军方只派遣海军方面的留学生,另外还有少量的炮兵、骑兵等科目的留学生。

1861年的时候,军方只派遣了二十多名的留学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到英国学习的海军留学生,少数几个则是到法国学习炮兵和骑兵、辎重等学科的陆军留学生。

而陆军方面,尤其是步兵科上,中华军已经可以自豪地宣称走在了世界最前面!

除了中华帝国皇家陆军军官学校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所学校能够教授后装步枪、散兵战术相关内容。

1861年帝国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事业上,同样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水利!

中国的历朝历代都会把水利作为重点国家工程,前清每年都会往河工投入大量的资金。

新生的中华帝国同样也不能例外,这不投入没办法啊,不疏通河道,加固修筑提拔的话,那些大江大河,尤其是黄河、淮河流域那可是年年受灾啊,三五年就来一次大灾。

负责全国水利事务的乃是农林部下属的水利司,该司负责统筹全国的水利事务,其主要负责事务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普通地区的水利工程,主要以浇灌农田为主,第二个则是针对容易洪涝的水利工程,以防洪为主。

前几年水利司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南方各省的水利浇灌工程上,尤其是在一些重要的粮食产区里加大水利投入,争取开发出更多的良田,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而在1860年开始,水利司的主要精力已经是放在了黄河、长江、淮河的治理上。

尤其是针对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后治理,花费了该司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1861年七月份,水利司提交了关于黄河中下游(山东到河南段)的治理方案,而该治理方案所要求的项目资金高达三百余万。

但哪怕是花费高昂,内阁方面还是批准了该计划,不过具体的项目资金却是由中央全额支出为中央扶持一部分,山东、河南两省级政府财政支持一部分,黄河沿岸府县的地方财政再支付一部分。

整个项目不仅仅是治理黄河本身,同时还有流入黄河的众多支流,这算得上是帝国的一个超大工程了。

为了减少资金的投入,水利司号召各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动民众,让更多民众参与进来。

为啥,因为到时候帝国不可能和前清等王朝一样对民众征发徭役,得雇请民众来参与工程,然而为了降低施工的成本,工价是非常低的,基本上只会给予参与工程的民众一口饭吃,此外以及象征性的少量现金报酬。

如果说没有广泛的宣传,民众的自发支持,是很难大规模开战的!

同时军方为了表示支持,称其下属的数个工程部队也会参与其中,并且是免费帮忙施工。

这些工程部队都是过去几年里由战俘改编而来,自从帝国解散了协防军后,大量协防军转为军事化管理的屯垦部队、工程部队等。

后期接受的大量战俘也是陆续加入这些屯垦以及工程类部队。

这些屯垦类的部队也是帝国往东北移民的前期主力,军方累计往东北,尤其是较为苦寒的黑龙江地区派遣了五万人的屯垦部队。

而一些留在内陆省份的则是以工程类部队为主,这些工程部队除了给部队修建营房,工事等军事建筑外,大部分的工作还是参与修建一些基础建设,比如水利工程等。

前几年江南地区的大量水利工程建设,其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程都是由这些工程部队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