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当林哲在湖州搞厘捐局,为解决自家军费缺口而努力的时候,余姚县勇营派回到绍兴各县招募兵员的军官们也是忙绿着。
绍兴府上虞县,昔日平静的城门口位置此时排起了长龙,一个年约二十,手持折扇,身穿长袍的年轻人面露不解,问着身旁的另外一个同样年约二十,身穿长袍的年轻人:“周兄,前面发生什么事了?怎么那么多人?”
那周姓男子道:“你不知道?”
但是很快又是露出一副醒悟的神情:“哦,我倒是忘了,安兄你这些日子都在苦读,不知道也正常!”
他继续道:“前头乃是余姚县勇营在募兵!”
安姓男子面露疑惑之色:“余姚县勇营?就是余姚林哲搞出来的那个县勇营?怎么会跑到我们上谕来募兵?而且还招那么多人?”
余姚县勇营他前几个月也听过,据他所知是余姚那边搞的一个地方县勇,由余姚首富林家少爷林哲牵头搞的,而地方县勇这种事对于当代来不算什么稀奇事,上虞县里的很多士绅地主都是搞起了乡勇之类的。
但是可没有听过还需要跑到外县去招募兵员,而且看眼前这规模,这招募的兵员应该不少,要知道寻常乡勇也就几十人,天了几百人而已,而且一般都不是脱产的职业兵员,大多都是由农夫临时兼职。
旁边的周姓男子显得对时事要了解的多一些:“这个余姚县勇营可是和那些乡勇不一样,此外那林哲率军北上湖州,听是连战连捷,以千余士卒连溃上万贼军,斩首两千余,啧啧,据连朝廷都被惊动了!”
“哦,此事当真?”安姓男子露出好奇之色。
“自然是真的,我听家里从湖州传来的消息,是余营移交给广德那边的俘虏都有千人之数!”
到这里,他想起了什么一样,然后道:“对了,余姚石琅翼你还记得吧,就是前几年和我们一起在青林书院读书的那个?”
周姓男子头:“他我到还是记得!”
“他连考多年都没能考上,今年就弃笔从戎了,这去的就是余姚县勇营!周姓男子起石琅翼的时候,露出了一丝羡慕的神色:“据他在湖州连战连捷,迄今不过数月就已经在林哲麾下荣升六品千总!”
安姓男子听罢叹了口气:“他的才华是有的,可惜这几年运气不济,不然早就和你我一样考上生员了。不过现在也好,投军也不失为一条妥当的路子!”
话语间虽然叹气,但是依旧带有一丝对武将的轻视,也是,数百年来文官对武将的鄙视那是根深蒂固的,如果能够走上科举之路,谁会去投军当丘八啊。
然而这话在旁边的周姓男子听来却是让他略微皱眉,为什么,因为他不日将要奔赴湖州。
周姓男子名为海京,绍兴上虞县生员,今年二十五岁,这个年纪虽然算得上举业有成,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的经论水平考个秀才已经是非常勉强了,之前县学数次考核都是名列末等,这个成绩根本就不用指望去考举人,更别进士了。
他和石琅翼相交匪浅,石琅翼投军后也和他通过数次信,而不久前他接到了石琅翼的信,信中劝他去余姚县勇营,如今余姚正值扩军用人之际,如果周海京愿意来余营效力,那么他将会亲自为他向林哲举荐。
不过这事他没有对安姓男子,一方面是他知道安姓男子一心在举业上,知道后怕是要劝自己,而另外一方面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有些疙瘩,虽然弃笔从戎听上去是很有爱国情操的事,但实际上在这些年轻士子心中,如果不是科举无望,谁会跑去投军混官身啊!
脸面有些挂不住的周海京选择了没!
不过次日,他还是收拾了行囊然后踏上了北上之路,他要去湖州!
第五十章 林德机器厂
当周海京踏上北上之路前往湖州,试图为自己寻求一条科举之外的出路时,绍兴上虞城门口的余姚县勇营募兵依旧在继续着。∈↗頂點說,。。
徐言青亲自坐镇,主导余营在上虞县的募兵事宜,离开湖州的时候,虽然林哲还没有明,但是徐言青知道,自己已经是内定的第三步兵团团长了,而现在招募的士兵就是他第三步兵团的士兵,他怎么能不上心。
自从快马加鞭赶回余姚后,徐言青先是把前段月余时间零散招募的三百多名士兵整合起来,然后送往湖州,这些士兵主要是用于补充余姚县勇营现有部队的缺额,而接下来他还需要招募至少八百人以上的新兵。
不过和林哲所的那样,经过余姚县勇营数轮的募兵,目前余姚县境内的合格兵员已经非常少了,这个少倒不是余姚县这边的可以当兵的人少了,实际上余姚县人口还是比较多的。
关键是余姚县勇营对新兵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除了对身体条件有着较高要求外,还要求必须是良家子,新兵必须由当地的村长保甲之类的提供担保才能应募。
如此的高要求也就造成了合格兵员相对于当地人口数量而言,比例比较,同时也不是每一个合格的兵源都会选择来当兵,毕竟到余姚县勇营当兵可不是当普通的乡勇保甲,而是真的要上阵打仗的,而打仗就免不了死伤。
余姚县勇营北上和太平军作战以来,累计伤亡超过五百人,而这五百人里头绝大部分都是余姚县的人,随着前线的阵亡通知书送回余姚,数百个家庭挂起了白幡,这对于普通人而言是非常大的打击,也造成了相当多一部分合格兵员是不愿意来当兵的。
由于合格兵源匮乏,徐言青回到余姚后立即就是按照林哲的指示,开始把征兵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绍兴府,而首选之地就是余姚隔壁的上虞县。
为了征募到足够兵员,徐言青不仅仅亲自坐镇上虞县募兵,同时还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前往各村宣传,而除了宣扬余姚县勇营的优厚待遇外,也是不断宣传余姚县勇营的丰功伟绩,余姚县勇营一直都在打胜仗,从来就没败过。
毕竟一支打胜仗的军队,其死伤比例肯定要一些,可以有效的打消那些潜在兵源的惧怕心理。
在广泛的宣传下,同时余姚县勇营给出了丰厚的待遇,不少穷苦人家的子弟,尤其是一些家中没有多少田产的子弟跑来当兵的人还是不少。
在这种情况下,徐言青终于是松了口气!
“如今已经招募了三百多人,再多招几天的话,我们第三团的架子就能够搭起来了!”徐言青看着眼前这些前来应募的士兵,发出了感叹,这招兵可不比带兵打仗轻松多少:“我们现在人招的差不多了,就是不知道上海那边的军械什么时候能够运到!”
徐言青不仅仅操心着自己这个第三团的士兵,更担心着到时候枪械能不能及时到位。
目前余姚县勇营的军械中,军刀这些冷兵器不去了,而火炮方面也和徐言青没多大关系,他关心的是步‘枪。
余姚县勇营目前装备的步枪是清一色的褐贝斯步‘枪改装而来的线膛步‘枪,也就是俗称的米尼步‘枪。
而这种步‘枪的供应主要依靠林氏商行、信德洋行采购褐贝斯步‘枪,然而自行拉膛线,加表尺改装为米尼步‘枪,然后再卖给余姚县勇营。
而此时负责军械进口、改装事务的林氏商行的上海分行的大掌柜潘立宣正陪同刚抵达上海的余姚县勇营军械局总办韩向方查验一批火炮。
“这批火炮是信德洋行从香港拉过来的,一共有五门,都是六磅炮,你来之前我也让他们试过,都能用,但是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外行人,这好不好用就不知道了!”潘立宣一边走一边着。
而韩向方听着的同时也是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这些火炮上,很明显这一批火炮都是二手货!
没办法,现在远东这地头上,那些洋行卖的基本都是各**队在亚洲各殖民地搞到的二手货,褐贝斯步‘枪如此,火炮同样如此,很少有最新式的新枪新炮,因为全新的枪炮要从欧洲那边运过来价格会非常昂贵,人家洋行就算有,林哲也不舍的买多少。
韩向方以前也是不太懂军械这些的,不过数月过去后,天天和枪炮打交道的他虽然还不算太过精通,但是基本的东西还是知道的。
只见他一门一门的火炮的看,从火炮上的铭文来看,这些火炮都是英国人制造的,年份从1840年到1846年不等,这都是十几年前的老货色了。
不过火炮这东西一般使用年限都非常久,十几年还在用是正常事,国内那些一百多年前甚至两百年前铸造的红夷大炮现在都还继续用着呢。
随后韩向方又是让试炮的士兵挨门试射了几炮,最后才微微头,这八门炮虽然不如自家第二炮兵连的十二磅炮,但是也不错了,至少比缴获的那些劈山炮强得多。
这的没错,劈山炮一般都只有几百斤重,乃是属于轻型火炮,而且受限于国内造炮的技术水平,往往是火炮的射程和威力要比西方同等重量的火炮要弱得多。
如果这五门火炮拉回去湖州去,那么第三炮兵连也就有炮可用了!
当即韩向方对潘立宣道:“这五门炮都还可以用,回头就送到湖州去,如今道宪大人正等着炮用呢!”
看完了火炮,韩向方又是和潘立宣一起去了同在英租界的米尼步‘枪改装作坊,数月前这个连招牌也没有的手工作坊已经正式在英租界当局注册登记,并有个很洋气的名字,叫lindavid,lin是林家的姓氏,david是信德洋行老板的姓氏,简单来就是两家的姓氏合在一起。
中文名字用的是‘林德机器厂’。
这名字里同时带有林氏商行和信德洋行的元素,自然也就表明这个林德机器是一家林氏商行和信德洋行的合资企业。
该机器厂之前由林氏商行提供所有资金、厂房地皮,产品销售,占据了百分之八十的股份,而信德洋行负责寻求技术人员、设备、原料等采购,同时保证机器厂在英租界顺利获批等,因此占据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而信德洋行之所以帮林家搞这个作坊,并不是他们看中了中国的巨大军火贸易利润,人家不做军火生意的,他们的主业是生丝、茶叶、瓷器,看中的是林家在生丝行业的巨大出货量。
帮林家搞这个林德机器厂,算得上是友情帮忙,主要还是为了和林家继续扩大生丝、茶叶、瓷器的合作规模,要不然人家才不会拉下脸皮去英租界当局申请建造一家兵工厂呢。
而现在申请下来后,双方也已经达成协议,由林家出资两千两银子购得信德洋行手中的百分之二十股份。
但是这机器厂虽然是林家独资的了,但是这名字也不好乱改,所以继续用着
lindavidd这个英文名字,改装出来的米尼步‘枪上会刻有简写‘ld’。
如果有人愿意,也可以称余姚县勇营现在装备的米尼步‘枪为ld步‘枪或者林德步‘枪。
走进机器厂内,韩向方就是听见了里面的隆隆嘈杂声,机器厂的隔壁就是林家正在建造当中的缫丝机器厂,机器厂本身到不算太大,还没有隔壁正在施工当中的缫丝厂那么大,工人也不算多,只有百多个人而已,狭的厂房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机器。
别看地方,人不多,但是这地方绝对称得上是当代中国技术最先进的地方,好吧,这么挺扯淡的,其实也就是有几台蒸汽机以及一些车床而已。
和当时代的那些英国大厂相比,也就是个家庭作坊的水准。
潘立宣道:“如今我们改装已经是很顺手了,你看,这枪管这么一拉,这膛线就出来了,然后再组装回去加个表尺,就可以直接用了!”
“因为难度不大,所以目前我们改装的速度比较快,现在一个月不停改装,可以改装九百支左右,如果湖州那边需要更多,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数字再提高一些。”潘立宣继续道:
“现在我们这个机器厂大部分的人手和机器还是用在制造弹药上,目前我们已经可以批量的生产子弹以及弹药,不过产量还是比较,现在我已经打算再购置一些机器,准备扩大弹药的产量!”
对于目前的林德机器厂而言,你让他从无到有造批量生产米尼步‘枪,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只是让他们在现有的褐贝斯步‘枪上拉个膛线,再加个表尺,问题还是不大的。
目前对林德机器厂而言,目前问题最大的还是弹药的生产,目前余姚县勇营那边弹药消耗量比较大,不管是火炮还是步‘枪,这对发射药的要求都比较高,之前林哲从浙江地方得到的一些火药,子弹的质量都差强人意,只能是靠大量进口来满足需求。
但是一直进口也不是那么回事啊,所以才要求林德机器厂那边自产弹药,而要想大规模量产弹药可比改装区区一支米尼步‘枪困难多了。
韩向方看了场内的诸多机器,实话他自己不懂这些,更不知道那个叫蒸汽机的玩意为什么能够无风而动,但是这些不懂没关系,他只需要知道自己可以获得大量的米尼步‘枪就足够了。
至于弹药嘛,林德机器厂这边现在能造多少是多少,不足部分还得继续外购。
在上海转了一圈后,韩向方就是亲自带着五门六磅火炮,六百支米尼步‘枪以及部分弹药赶回湖州。
等这批军械到了湖州后,势必会掀起余姚县勇营扩军的风暴!
而他不知道的是,正当他往湖州赶回的时候,湖州城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领头的乃是一个身穿三品戴的大官,而他还带着一份给林哲的圣旨!
第五十一章 团练大臣
秦漠看着湖州城门口的那几个身穿怪异装束的士兵,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虽然他来湖州之前就听过林哲的余姚县勇营装束怪异,但是没有想到会如此的伤风败俗,这军服看起来那里还有国朝将士的样子,简直跟上海港里的那些蛮夷士兵一摸一样了。£∝頂點說,。。
他坐在轿子上观察城门口的那些余营士兵时,他的几个随从也是上前和这些余营士兵们进行交涉,为什么?
因为他娘的这些余营士兵竟然敢向堂堂的浙江按察使收取入城费!
前方数米外,一个同样身穿官袍的官员正在训斥他面前的那几个余营士兵:“你们可知道我们是谁,轿子里的可是秦大人!”
那几个余营士兵就算再傻,其实也看得出来这群想要入城的人都是些大官,但是大官又如何?我们家林大帅可是敢炮轰湖州城的主,城内最大的官知府曲胜潮见了我们家大帅,照样得乖乖的低头,你们几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官就想在湖州城里横,门都没有。
秦漠这群人这还没进城呢,就在城门口嚷嚷要让林哲出城亲迎,而且口气非常的横,这让余营士兵那里受得了,加上领头的一个少尉副连长也是没什么见识的,打了几场仗就认为天下间除了天王老子,就是林哲最大了。
要想让林哲出城亲迎,除非你是皇帝老子或者黄宗汉,不然门都没有!
秦漠看着那几个一脸满不在乎的模样,心中暗想:看来这林哲手底下的都是些骄兵悍将啊,一个把总就敢对自己这些人摆脸色。
不过他也没有恼怒,能够混上三品戴,当上一省按察使的人都是人精,他非常清楚现在林哲风头非常强劲,连接数次大胜算是让他在浙江官场上闯出了名头,不仅仅让黄宗汉对他赏识有加,就算是朝廷那边也是对林哲大肆封赏,秦漠这一次来湖州,就是来宣旨的。
而圣旨的内容是什么,自然是对林哲、余营将士的封赏了。
所以秦漠低头对轿外的人了两句,而后那随从快步上前,直接到那少尉面前道:“我们家大人是前来宣旨的,还不快让你们家督办大人还有曲胜潮出城迎接!”
那少尉也是个愣头青,今年不过二十出头,开始还满不在乎呢,但是现在一听这是圣旨,当即就是被愣住了,然后出言道:“真的是圣旨?”
那随从用鼻孔哼了一声:“不然你以为我们家大人大老远跑来湖州做什么!”
那年轻少尉愣了愣后,然后就是迅速转身吩咐几个手下:“好好招待着这几位大人,可不要怠慢了!”
然而他自己直接牵出一匹马,翻身上马后直奔营部而去!
秦漠看了这几人的反应,总算是略微了头,这余营将士虽然骄横了些,但还是识大体,不过这余营将士要是没有这么骄横,秦漠倒是要怀疑林哲之前是怎么打赢那几场战的了,一支战败之师可出现不了如此骄兵。
秦漠在城门口并没有等待多久,很快他就是看见了城门处出现了大量的人群,其中有身穿怪异服饰的余营士兵,同样也有身穿传统马褂战袍的绿营士兵,而领着这些人的穿着也是不太一样。
领着余营士兵的那几个军官穿着和方才的那个年轻少尉一样,都是双排扣的深蓝色军服,穿着长筒皮靴,带着一定不伦不类的大檐帽,而另外一群人都是穿着传统的僵尸官袍!
这些人之中很快走出来了两个人,分别是林哲和曲胜潮。
和他们的属下一样,这两个人的装束也是区别明显,林哲穿着余营的新式军官常服,而曲胜潮穿着他的从四品官袍。
秦漠对林哲以及他麾下将士的穿着实话是看的非常不习惯,甚至有一定鄙夷的,不过他心中的这些想法自然不会对林哲出来。
毕竟他也知道,余营之所以搞新式军服,是因为旧式传统军服在作战的时候多有不便,所以才换上了这种不伦不类的服饰。
其实不仅仅是余营的服装和传统清军不太一样,实际上湘军的军服也是慢慢变得和传统的绿营兵,八旗兵所穿的军服开始有所不同,至于发展到后期的淮军,其军服样式更是直接仿效常胜军也就是华尔洋枪队的军服。
此外当代国内的每一支地方军队其自主性相当大,拥有完全独立的指挥体系、编制模式、财权、武器采购装备等,更别军服这种事了。
哪怕是咸丰自己都知道,那些地方团练实际上都是那些汉族地主的私军,并不是朝廷的军队。
的粗俗一些:就算余姚县勇营的士兵们光着屁股打仗,咸丰皇帝都只能干瞪眼,更别秦漠这个区区浙江按察使了。
经过城门口的一番混乱后,秦漠终于是在林哲、曲胜潮的迎接下进了城,然后向林宣读了圣旨。
看着手中的这份圣旨,林哲不出是高兴还是无奈,这份圣旨上首先就是赞赏了林哲以及余营其他有功将士的战功,有大肆封赏。
咸丰皇帝很大方的给林哲升了一级,从正四品候补道员变成了正三品候补道员,赏银五百两,此外就是由于余姚县勇营骁勇善战,特赐予‘余胜军’作为番号。
从实际意义上来,从四品候补道员变成三品候补道员,对于林哲自身而言意义不大,余姚县勇营变成余胜军也并不会实际改变什么。
除了林哲自己外,余姚县勇营其他有功将士也是多有封赏,不过还是那句话,实际意义不大。
而物资上的奖赏更是少到让林哲提不起兴趣的地步,封赏自己五百两,其余将士多则百两,少不过数十两,他都不知道拟出封赏的那些清廷大臣们是怎么想的,你不给还好,给了就大方,给这么一丁难不成是打发叫花子吗?
如果上述第一份的封赏圣旨不具备什么实际意义的话,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份圣旨就有些意思了。
因为这是一份委任圣旨,咸丰金口一开,就给了林哲一个团练大臣的名头,圣旨原文是这么的:查浙省正四品候补道林哲忠勇善战,特赏三品衔,着该员协同浙江巡抚办理团练事宜,务必堵防粤贼南窜。
晚清时代的官职比较乱,圣旨上虽然没有什么协办大臣,团练大臣之类的称呼,但后面的那句话按照当代人们的称呼,那么林哲就可以称之为‘协办团练大臣’,民间一般统一称呼为“团练大臣”。
团练大臣!这才是咸丰帝给林哲的最大封赏!
晚清时期品级戴不值钱是公认的,咸丰帝自己也知道给个三品的戴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很显然咸丰帝也不可能现在给林哲搞出一个什么道台、巡抚的实际位置来,所以才给他搞了个团练大臣的名头以安抚林哲。
反正各种团练大臣的名头咸丰帝已经颁发了不少出去,而且未来肯定还会继续发出去的,整个太平天国时期,清廷正式任命的各种名目的团练大臣足足有一百多个,这团练大臣的名头越到后面也就越不值钱。
然而这对于林哲来却是一场及时雨,林哲之前最大的担心是什么,就是还怕自己这支只有地方府县承认不被清廷官方承认,这样一来自己在占据区里收税什么的就会受到一些不必要的干扰,此外他更担心哪天浙江来一个团练大臣,然后把自己的余姚县勇营给接受了过去。
那样的话自己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反抗的话就代表造反,现在造反还太早,自然也不是林哲所愿意的。
如今咸丰帝给了他一个团练大臣的名头,虽然仅仅是一个协办,地位远远不如黄宗汉这个督办那么重要,但也是分量不轻了。
咸丰年间的团练大臣名头非常多,各种名目不一样,有‘督办某某省团练事宜‘,有‘会同某某办理剿匪事宜’,还有授予的‘协理团练衔’‘团练大臣衔
’等等,但是他们的实际核心都是一样的,而各个督办,会办,协办等之间也没有有着明确的隶属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咸丰帝钦命任命的官员,这种人有着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钦差大臣。
所以当代的普通民众才会对各个团练大臣有着统一的称呼,那就是‘团练大臣’。
各个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