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枭雄-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林哲只知道法国战败了。拿破仑三世投降当了俘虏,但他手头上毕竟没有后世的百度,自然是不会清楚普法战争的具体经过,打了多长时间。法国为什么战败?
而这些信息对于帝国而言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1870年的普法战争,乃是十九世纪后期里最为重要的一场超大规模战役,双方参战兵力加起来达到一百多万,而且比数年前的美国内战,普法战争的武器应用以及战术模式更加成熟。并接近近代化。
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普法战争里,普法两国的军队都是装备了后装步枪,并且采用的是散兵战术,没有和美国内战时期一样,虽然双方也是用上了后装步枪,但是线列战术依旧大行其道。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革新,那就是后装线膛野战炮的大规模应用,普军在这场战争里,率先大规模应用钢制后装线膛炮。并借此获得了巨大的火炮优势。
除了武器革新外,铁路也是首次成为了主要的运输方式,军队的调动以及后勤补给的运输,都是极度依赖了铁路,并造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后世的大规模陆地战争中,双方的军队的战斗基本都是沿着铁路线推进,并围绕着铁路枢纽进行争夺,由此可见铁路对于后世战争有多么重要了。
这些都是普法战争在军事技术上的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都是帝国所需要的。因此得知普法两国爆发战争后。
林哲就是亲自命令外务部派遣相关的外交人员深入普法两国,并派驻观察武官到两军之中,搜集普法两军的详细交战情况。
林哲这么关注普法战争,不仅仅是因为这场战争将会给后续的战争模式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化。更加和后续的欧洲乃至全球局势变化有关。
如果历史没有变化的话,这场战争胜利以后,普鲁士王国联合其他的德意志邦国,整合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主导了欧洲大陆的霸权,并走上了挑战英国全球霸权的不归路。最后一败涂地。
太久远的先不去说,林哲关心的是德国统一后,以德国人的强悍军事力量以及工业能力,到时候他们必然会需要更广阔的工业市场以及原料来源地,嗯,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需要殖民地。
但是在这个时代,基本全球的殖民地都已经被瓜分了,德国人要想争夺殖民地的话,就必然会和英国等欧洲传统强国发生冲突。
这种情况下,欧洲大陆越混乱对于帝国的好处越大。
其他的先不去说,只要德国崛起后,他们必然会发展海军,到时候加上法国海军、俄国海军,将会给予英国皇家海军更加沉重的压力,如此一来,帝国在太平洋方向所面对的英国海军压力也就会小了。
普法战争后的欧洲,那基本就是一个大火药桶,一旦被引爆后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对于帝国是好处多多的。
欧洲陷入冲突频繁后,帝国就能够获得和历史上美国、日本近似的发展环境。
因此,尽管普法战争看似发生在遥远的欧洲大陆,但是对于帝国而言依旧是一件大事。
所以林哲第一时间就派外交人员深入的了解普法战争,当然了,帝国想要插手这场战争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不是帝国皇家陆军不够强悍,不是帝国皇家海军的蚩尤级战列舰不够强大,而是帝国距离欧洲实在太远了……
如果欧洲就在帝国边上,也不用太久,只有那么千把公里的话,这欧洲大陆早被帝国平推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 :///book/html/。html
p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陆军政策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执行大陆军政策的帝国,其常备陆军(包括一线野战部队、地方守备部队、近卫军)数量就接近百万之巨,这数量堪比普法战争两国的前期参战兵力总数,如果是帝国进入战争状态,经过动员和扩展到,武装起两三百万数量的陆军并不是什么问题。
要知道美国内战时期,三千万人口的美国的南北双方都能够武装起来总数超过两百万的陆军呢,更何况是已经初步工业规模和庞大人口的帝国。
怎么说呢,玩海军的话,帝国海军只能是喊出追赶英法海军强国的口号,实行战略防御,但是陆军的话,自打中华帝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怕过谁。
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陆军,能够阻挡帝国的除了距离外,已经是没有其他什么可以阻挡帝国陆军的推进了。
帝国成立多年,虽然海军扩张看似热闹,每年都能够下水好几艘战舰,但实际上帝国的整体战略核心,依旧是大陆军策略。
一支强大的陆军,才是帝国的根基,这是林哲乃至国内大部分人士的核心观点。
这从帝国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1870年,帝国的中央财政支出预算总额约为六亿六千七百万圆,相对于1869年增长了九个百分点。
其中军费支出达到了一亿三千三百四十五万圆,占据财政支出的二十个百分点。
这庞大的军费支出中,海军只占据了相当少的一部分,大约是两千万圆左右,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被陆军系统所占据。
最近五六年来,帝国的军费支出整体呈现比较平稳的态势,保持在大约每年一亿三千万左右,当然具体年份会少一些,有时候会多一些。由于军费总额已经很少大幅度增长,同时财政收入却是稳步增长中,因此帝国的财政支出中,军费所占比例是逐年下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三十,最后到现在的百分之二十。
而且如果不出现意外,即没有大规模战争爆发或者严峻的外部威胁下,帝国的军费依旧不可能得到大幅度的增长,因此随着帝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军费开支所占的财政支出比例,将会持续下降。
内阁方面最近两年的目标,是争霸把军费开支压缩到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当然这种压缩并不是说直接通过削减军费,因为这是不现实的,帝国养着百万陆军呢,仅仅是人员的薪资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目。
内阁方面想要的并不是说直接削减军费,而是想要遏制军费开支的总额,也就是死死的把军费总额钉在一亿三千万了,不再随着帝国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每年上亿的军费所维持的百万大军。这就是帝国对抗各国列强的底气所在!
相对来说,对海军的信心就是没那么足了,虽然说1870年度也是投入了两千多万的海军军费,折合英镑的话大约五百五十万英镑,而同样是187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费开支也不过九百多万英镑而已。
这钱花出去了,但是帝国海军绝对无法得到相对于英国皇家海军的一半实力!
因为海军是一个吃老本的军种,需要的不是一年两年的投入,而是持续数十年的投入,这一年几百万英镑看上去很多,但是随便造几艘战舰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然后维持一支舰队的花费其实比造舰更加昂贵的。
除了战舰以及舰队自身外。各项设施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海军最近十年来为了修建各大的海军基地,基本上是每年都需要几百万砸下去,这些钱比采购战列舰都要多了。
此外帝国海军虽然拿着不少的经费。但实际上花钱的地方也多,首先帝国的优军政策,导致军人的待遇是普遍偏高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其人员的薪资是非常高昂的。
对于帝国的海陆两军来说,其实最花钱的不是采购枪支火炮战舰之类的。而是军人的薪资。
人员薪资的开支,一直都是帝国海陆两军的最大项开支!
此外,军方为了扶持国防企业发展新式技术,经常以研发合同的模式向各大企业下订单,然后拨付款项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比如说舰炮这东西,海军要为了能够获得威力庞大的舰炮,往往会提前向各大兵工发去研发合同,以降低企业进行新式技术研发的巨大风险。
换句话来说,就会军方代替企业承担了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风险,而研发技术可是非常花钱的。
各方面的因素加起来,实际导致帝国的诸多军费利用效能上,要比同时期的西方各国低一些,或者说低很多。
因为西方国家他们可以不愿不顾那么多,直接把钱用在采购武器和打仗上面,但是帝**方所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加沉重一些。
不过有利有弊,这些军费开支实际上最后还是会流向社会的,军人们拿了薪水,要养家到时候也是要花出去的,军人以及其家属手里有了钱,才能够购买各项工业产品。
军方给企业研发经费,向他们采购武器装备,这军费就是流向了各大国防企业,然后再流向国防企业的工人以及国防企业的各大供应商手中,那些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供应商手里的资金又会流向工人。
大体上可以这么形容,庞大的军费,直接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军人就业岗位,并通过直接采购的模式,尤为国防企业以及相关联的企业提供了百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继续向外部延伸的,那么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达到数百万个。
就业岗位里的工作人员拿到工资后,就会进行消费,最后带动内需市场,在市场的经济流动中,又被政府进行收税。
如此就形成了收税、军费、就业岗位等一个完整的循环。
同样道理,帝国中央财政的其他大项支出,也都是待有这种经济循环作用。
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言,财政收支不仅仅是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实际上更重要的承担起金融流通的重要一环。
毕竟对于统治者或者国家而言,钱就不是钱,只是一种金融工具而已,他们关注的是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
对于林哲来说,如果他加大税收的同时,压缩财政的话,最后在国库里囤积了一大堆的白银黄金啊什么的,这些对于他?对于帝国而言有用?
屁用都没有!
这黄金白银不能吃不能喝的,不花出去进入经济循环体系的话,其价值并不会比一堆黄土多多少。
随着帝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收上来的税收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帝国花钱也是越来越大方,除了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外,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越来越大,比如占据财政支出比较重要的财务开支、教育开支等。
要知道1870年的时候,帝国中央财政支出预算里,教育教育高达一亿圆之巨,占据财政总支出预算的百分之十五,一举超过了税务系统,成为了国内仅次于军费的第二大开支。
大量的教育经费投下去,所代表的就是大量的官办学校的开设,更多的学子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受教育机会。
1870年的帝国,是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国力相对于1857年建国时期,膨胀了数倍不止。
如果这个时候欧洲身处帝国边上,估计早就被帝国平推了。
但是现实没有如果,欧洲距离帝国太远了,所以想要进攻欧洲或者军事干涉欧洲局势,可能性都是不大。
至于外交干涉,虽然帝国国内的自信比较大了,但是也都知道,现在帝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就比美国强那么一点点,甚至都不如西班牙、意大利这些欧洲国家。
除了亚洲范围外,其他地区的国际事务上,很多国家都是无视了帝国的意见的。
这没办法,谁让帝国距离欧洲那么远呢!
而帝国的外交官们也是有着自知之明,在美洲、非洲、欧洲这些地区,帝国的外交官们一般都是只看不说,反正到最后和帝国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关系。
因此普法战争爆发后,帝国上下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只有外务部和军方那边陆续派遣了外交官以及观察武官进入普鲁士以及法国,不过目的也不是为了插手干涉普法战争,而是为了尽可能的收集这场战争的情报,为帝国的后续战略发展提供建议,为此,军方还特地派遣了一支大约二十多人的观察团奔赴欧洲,考察普法两国的战争
不过有意思的是,还没有等帝**方的观察团抵达欧洲呢,巴黎就是传来消息,拿破仑三世已经战败投降了!
获知这个消息后,让林哲颇为无语!
他虽然知道法国会战败,但是也没有想到法国竟然会败的这么快,这前后才几个月啊,自己派出来的观察团还没有抵达欧洲呢,这战争就结束了?
这还不算,没两天时间,帝国驻巴黎的外交人员又是传来消息,自拿破仑三世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到巴黎后,法国人直接把怒气对准了拿破仑皇室,直接玩起了革命。
法国共和了!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 :///book/html/。html
p
第六百二十三章 后装野战炮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法国竟然在短短数个月内就战败了,这让一直关注着普法战争进展的统帅部部分军方高级将领们颇为诧异。
尽管大部分帝国的陆军将领自认为自家的陆军是天下第一,些许欧洲小国的战争也就过家家的水平,但是说实话这种心理也就是一种狂妄自大而已,抛开这种所谓的自信来说,普法两国的陆军可都是当代的一流陆军。
法军自从拿破仑时代开始,那可就是欧洲第一强陆军,当年可是一家单挑全欧洲的强悍存在,即便是拿破仑战争后,法军有所没落,但是在拿破仑三世的执政下,法国逐步完成了工业化,其国家实力依旧是欧洲大陆的第一,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仅次于英国,这从法国海军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能够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海军只有一家,那就是法国海军。
1870年,英国皇家海军拥有总吨位六十多万吨的船只,而法国海军则是拥有四十五万吨的船只,除了这两个国家外,其他国家的海军大多只有几万吨,少有超过十万吨的,即便是帝国海军也不例外。
除了在海军上能够挑战英国皇家海军外,其陆军也一直捍卫着欧洲第一强军的名誉,然而这样的法国却是战败了。
更让人吃惊的是,前后交战短短几个月而已,法国就战败了,数十万大军死伤或者被俘虏,就连拿破仑三世都当了俘虏。
这种事说出来简直是难以置信。
按照帝国统帅部的那些陆军高层将领们的说法,如果是帝国皇家陆军和法军交战,抛开海军以及距离方面的因素的话,也就是把帝国陆军换到普军那边。帝国陆军只出动大约六十万兵力的话,帝国陆军获得战争胜利自然是必然的,但是帝国陆军的高级将领们也没有想到过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就击败法国,整个战争的过程兴许会持续一年以上。
这到底是普军太强还是法军太渣?
而同时让军方高级将领惊叹的是。普军在这一场战争中,大规模并成熟的使用了钢制后装线膛炮。
而根据身在法国和普鲁士的一些驻帝国武官以及外交人员的传递回来的消息分析,在这场战争里,普鲁士的钢制后装线膛炮获得了极大的战术优势。
这种战术优势甚至一定程度上婉转了普军在步枪上的劣势。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陆军装备的是德莱赛步枪改进型。而法军装备的则是夏赛波步枪,这种步枪在原时空里自然是法国人的原创。
但是在这个时代,这款步枪却是极大的参考了帝国陆军自己装备,并大量出口的1858步枪,1858步枪,最大的设计特点就是采用和普军德莱赛步枪相似的设计,但是又是进行了改进,比如击针长度缩短,纸壳子弹的底火被安装到子弹的地步,而不是以往的中部。为了解决漏气问题加装了橡胶垫。
由于该款步枪在美国内战里大规模影响,或多或少是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后装步枪的设计。
法国人的夏赛波步枪就是受到了1858步枪的极大影响。
普法战争刚开始的阶段,普军在步枪上是受到了较大的压制,但是他们很快就是利用其火炮优势并彻底建立战场上的战略优势。
这种情况被传回国内后,又是掀起了一阵加速装备钢制后装线膛炮的浪潮!
帝国陆军很多年前就开始研发后装线膛炮,不过这些年发展的并不算顺利,过去对这些年里,提出的各种设计的后装炮可谓是相当的多,但是对于军方而言却是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陷。
比如漏气问题,重量问题还有非常重要的造价问题。
为了解决后装野战炮的造价过于高昂的问题。陆军那边甚至是想过干脆使用铸铁后装线膛炮。
至于钢制后装线膛炮也在发展,不过受限于国内原钢产量一直都不高,所以钢制火炮价格比较昂贵。
所以也就导致了陆军一直在各种设计的后装火炮之间犹豫,以至于迟迟没有大规模采购并服役。只是先后采购了各种类型的后装炮实验性装备。
不过目前帝国陆军的火炮依旧以前装线膛炮为主。
造成帝国陆军装备后装线膛炮缓慢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和帝国陆军内有着大量的前装新突破有关。
帝国陆军拥有的前装线膛炮可不是几十门几十百门啊,而是高达数千门之多,而且这些火炮多是1860年后服役的,满打满算也服役了十年而已,相当多一部分的服役年限只有四五年甚至更短。
这种情况下。把这些火炮给退役封存,然后换装新式火炮,这对于陆军而言是非常巨大的浪费,同时陆军的军费也是有限的,这几千门火炮采购下来,然后配属新式的炮弹以及其他配属的体系,这花销可不是少,饶是每年有着上亿军费的陆军,也不得不慎重而行。
大量的前装线膛炮存量,后装火炮的价格昂贵以及一些性能上的缺陷,再加上帝国陆军也没有明显的外部敌人,尤其是强悍的敌人,所以帝国陆军上下对换装后装火炮并不太热心,装备的多是一些大口径的重炮,而普通的野战炮则是只有少量试验装备而已。
而现在普法战争里,普军却是用后装火炮获得了极大的战略优势,这就迅速引起了帝国陆军的注意。
普法战争还没有结束呢,帝国统帅部下属的军械部就已经是向国内的三大武器公司发去了正式招标书,他们要招标多款后装线膛火炮,而且预定的采购数量非常多,其中的‘师属野战炮’的首批订单就高两百门。
其他的还有‘轻型步兵支援火炮’、‘远程加农炮’‘大口径榴弹重炮’等。
上面的这三款火炮的招标,是根据用途来招标的,所谓的师属野战炮,是用来代替以往的十二磅前装线膛炮,而这种火炮也是所需数量最多。但是同时也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要做到射程、爆炸威力、重量、精度、造价各方面的良好取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从军方的要求就知道有多么苛刻了,首先是重量不能超过九百公斤。有效射程必须达到五千五百米,比现在普军大规模使用的主力后装野战炮的四千五百米左右的射程还要多一千米,九百公斤和五千五百米的射程,这对于当代的技术条件而言,几乎是最苛刻的要求了。
而军方提出这种要求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是重量,由于帝国陆军的大部分预定作战区域,其地形条件都不算好,而相当多一部分地区甚至称得上恶劣,没有良好的陆地交通支持,火炮要机动的话,只能靠马拉人推。
而这种情况下,师属野战炮的重量超过九百公斤的话,要想快速机动就非常困难了,如果只能慢吞吞的走。那么就不能说是师属野战炮,而是重炮了。
射程的话,普军在欧洲使用的主力野战炮都拥有四千多米的射程了,而这些火炮大多是六十年代的技术水平了,帝国陆军要想保护领先的火炮水平,那么就必须超过普军现有的技术水平,而且必须保持在未来十年内不落伍。
这个五千五百米已经是最低限制了。
轻型步兵支援火炮,是用来准备代替四磅、六磅这两种营团所属的支援火炮,同时也是准备用来代替骑兵炮的,军方要求这种火炮的重量不能超过两百五十公斤。射程必须达到三千米以上,同时必须可以拆解用骡马托运,同时必要时候,拆解后的零部件必须可以人力搬运。以满足山地作战的需求。
这种轻型步兵支援火炮,军方内部已经是有了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山炮,简而言之就是山地作战火炮。
两百五十公斤,三千米的射程,这对于当代的技术水平来说也是属于顶尖的了
师属野战炮和山炮的性能兴许在后世看惯了十几千米射程的人看来。还是属于非常落后原始的东西,但是对于1870年的现在而言,这两款火炮的性能要求之苛刻,丝毫不亚于后世那些最先进的高科技武器。
相对于这两款步兵支援火炮的要求比较苛刻,军方对远程重炮的要求就是比较宽松了。
首先对大口径加农炮的要求比较简单,要求射程在七千米以上,为了保持炮击威力,口径要在一百一十毫米以上,同时要求能够有效机动,但是并没有给出详细的重量限制。
然后是大口径的榴弹炮,其射程要求是六千米,然后爆炸威力要大,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