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52铁血中华-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嘭!”远处传来一声不太响的枪声,一个谷仓的门口冒出一股浓浓的白烟。
摩托化步兵们一看这架势就知道有人正在用黑火药子弹向部队射击。卡车大队没有惊慌失措的加速,也没有傻乎乎的停下,只是放慢了速度继续慢慢前行。卡车车厢侧面内外都加了铁皮,车里面靠内侧还堆了沙袋。黑火药武器基本没能力在几百米外射穿这种活动掩体。步兵们蹲在掩体后面,揭开射击口,覆盖了整个车厢的橡胶帆布雨棚上出现了些小黑洞,枪口纷纷从里面伸了出来。
真正发起攻击的则是炮兵,拖着37炮的卡车停下,裹着雨披的炮手甩掉雨披,迅速确定射击诸元。第一炮没有准确命中,第二炮也没有准确命中,接下来连续三发炮弹都轰进了谷仓。从内部爆出来的火焰和浓烟冲破了谷仓的窗户和门,第三发命中的烧夷弹很快就让谷仓内部的易燃物熊熊燃烧起来。
两辆卡车开出行列停了下来。车上的步兵们接二连三的跳下车。他们没有选择直接沿着人和牲口踩出的羊肠小道进发,而是沿着比较能隐蔽的路线包围过去。处于开阔地上的炮兵严阵以待,准备随时给与己方的步兵们以火力支持。
接近那个农家小屋的时候又有抵抗者用黑火药武器做了激烈抵抗,37炮一轮炮弹过去,对面的抵抗就完全弱化下来,光复军的步枪清脆鸣响了片刻,由在俄勒冈州或者说在美国西部很常见的木屋与农场为核心的小型战斗就结束了。
祁睿和普通的战士一样穿着深绿色的橡胶雨披,这玩意虽然沉重,却很挡风。海滩上的大风尚且不能穿透雨披,更不用说是平原地区的小风小雨。祁睿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整场战斗,他其实很想亲自参加一次这种战斗,可理性还是扼制住了祁睿的冲动。祁睿只是在战斗后沿着战斗过程走了几趟,根据战斗人员的讲述在心里总结战斗模式。
“治安战最破坏士气,人的思维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这种战斗打多了,只要看到类似的建筑,第一反应就是感到危险。成年累月的处于这样的危险感觉之中,心理很容易出现问题。”回想起父亲的话,祁睿忍不住微微叹气。老爹有时候看问题的焦点和正常人相去甚远,经常让人感觉有种莫名其妙的意思。真的干起来,才发现自家老爹早就预料到一些无解的问题。
华盛顿州与俄勒冈州的地形基本差不多,西部是沿海平原,东部是山区。祁睿带领的摩托化加强团为先导的部队从波特兰出发南下扫荡,不过五天时间,这种战斗已经发生了几十次。“幸好”打头阵的是摩托化部队,每次战斗都不怎么耽误部队行进。就像现在一样,真正投入战斗的只有两个步兵班,三个炮组,其他部队继续前进。一会儿这些战斗部队就可以收队,在安全的道路上紧追前面的车队。
跟在车队后面的是骑兵和三个师的步兵。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正好可以跟上摩托化步兵的行军。沿途占领的那些农舍与农场正好可以让部队分兵把守,成为交通线上的据点。祁睿在得到老爹提醒之前还真没想到摩托化步兵居然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样接二连三的战斗一开始还能让摩托化步兵感到兴奋,不过五天之后,部队就有些精神压力太大的表现。虽然不至于影响战斗,却明显让祁睿感受到部队的变化。现在祁睿对老爹的话开始非常重视,根据老爹韦泽的预测,部队大概需要两个月就修正轮换一次。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两个月内,也就是到了1月底,必须完全占领整个华盛顿州与俄勒冈州的平原地区。并且在山区控制交通要道,准备1889年春天开始大战。
单从地图和这几天摩托化步兵的表现来看,在这种平均温度在10度以下的天气里,摩托化步兵可以保持每天30公里的开路行进距离……
刚考虑到这里,就听到远处传来女人的尖叫声。祁睿长长的叹口气,战斗固然伤士气,而战斗收尾其实好不到哪里。最后的步骤基本就是抓俘虏,让英勇的光复军打仗,战士们自然没意见。可是让战士们抓女人,把这帮过度惊吓之下的女人绳捆索绑连拉带拽的从她们的家里带出去,整个过程对于士气的损伤甚至比战斗都大。
当年老爹在清洗土人的时候用了日本浪人,祁睿最初的时候还觉得有些过份。现在这位年轻人不得不承认,那真的是最好的办法。
在遥远的新乡市,北美战区的总政委,也就是战区最高长官沈心也考虑着这件事。来自高丽的一千特别行动队马上就要抵达北美,一些脏活就由他们来干。前线的报告中已经提及了把美国妇孺从屋子里头拖出来的工作,虽然不指望这帮人能有效对付美国男人,他们好歹能用来对付美国妇孺吧。
后世人描述战争的时候当然可以用想象的方式给战争装饰上无数金粉与花瓣,喷洒上香水与美酒。可真正投入到战争里的人能感受到的除了痛苦就是繁琐。
韦泽都督的行动速度实在是令人讶异,一千高丽人在12月24日北美。船只甚至没抵达温哥华,直接在波特兰港靠岸。经过2天的卡车颠簸,两名穿着铁路警察制服的精干青年男子出现在祁睿面前,为首一人向祁睿敬了个不怎么标准的军力,年轻男子大声说道:“祁睿政委,我是高丽铁路和电报公司的副经理袁世凯。这位是高丽铁路和电报公司的警察大队政委王士珍。”
祁睿上前和袁世凯与王士珍握手的时候板着脸问:“让高丽人去对付女人和孩子,他们能承担起来么?”
袁世凯忍不住和王士珍对视了一眼,然后问祁睿“怎么对付?”这个命令实在是太怪了,怪到令袁世凯完全理解不能。半个月前,韦泽都督直接命令高丽排出一千人到北美支援战斗,袁世凯没想到这样的好事居然落到自己头上。能够与光复军并肩作战,这是何等的荣誉和机会。在光复军中指挥1000人,就是两个营的兵力,好歹是副团级干部。战争又是立功的大好场所,一个年轻的团级干部,甚至是未来的师级干部。以这样的身份回到高丽,袁世凯就能稳稳成为高丽的实权派。袁世凯二话不说,把高丽铁路和电报公司的警察队伍集结起来,每个人给了一笔不菲的安家费之后,拉着他们就上了船。
没想到到了北美之后接到的命令居然是对付北美的女人和孩子,若不是对面这位年轻中校神色严肃,丝毫没有嘲讽或者轻佻的意思,袁世凯甚至想问中校“你开什么玩笑?”
王士珍的情绪没有受到影响,他语气平静地说道:“祁睿中校,您能给具体指点一下么?我们可以亲自带人去先试试。”
这样平静的态度让袁世凯感觉到自己浮躁的心情也有些冷静下来,此行的时候他几乎是强行带上了王士珍,没有这位老伙计一起来北美,袁世凯总觉得跟少了些什么一样。面对中校的怪问题,若是没有这位老伙计的平静应对,袁世凯发觉自己很容易就被感情主导了行动。
“你们带十个人。一会儿打起来的时候我就会告诉你们怎么做。”祁睿对王士珍的反应很满意,有些话祁睿并不想说那么多。牵扯到妇孺,他也觉得有些心虚,根本不想做什么详细解释。
三个多小时后,袁世凯和王士珍第一次完成了任务。袁世凯是第一次参与对欧美女人的捆绑拖动行动,没想到对方人高马大还挺费力气。王士珍身体远没有袁世凯强壮,有些忍不住喘。高丽警察们突然被拉上战场,本来也有些害怕。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感谢捆绑押送的工作,这活他们在高丽经常干。以前对付的绝大多数都是男人,现在居然对付的是高鼻深目的外国女人,看起来他们对此很开心。
见到祁睿看向那些明显嘻嘻哈哈的高丽人,袁世凯二话没说拎起一杆步枪冲上去对嬉皮笑脸的高丽人一通猛砸,边打边骂,片刻后高丽人就明白过来,除了点头哈腰的道歉,整个状态也恢复了平日里还算严整的模样。
王士珍也不解释,此时任何解释都没意义。既然自己的搭档看出问题的关键,王士珍问道:“祁政委,只让高丽承担这些工作么?”
“对,我不指望他们打仗。把这些工作承担起来,干好。我就很满意了。”祁睿终于能把手头的脏活丢给高丽人,袁世凯手段虽然简单粗暴,看来对高丽人倒是挺管用。王士珍对于表现出相当的理解能力,这一对搭档也挺让人放心。
“埋尸体的工作是由部队来做?还是让高丽人来干?”王士珍继续问。他刻意强调着自己与袁世凯的中国人身份,若是被光复军认为令人是高丽人可就糟糕了。
祁睿一时没想起这个茬。摩托化步兵只管战斗和抓人,尸体都是丢给后面的步兵来解决。现在王士珍一提这个事情,祁睿对王士珍的评价高了不少。军队如果只管战斗,很容易维持士气。可很多垃圾工作却不能不做,王士珍的观察力以及承担工作的主动性让祁睿大生好感,他严肃的脸上终于忍不住浮现出一丝笑意,用有些如释重负的声音说道:“让高丽人来干。”
说完之后,祁睿再次看向袁世凯那边。经过一番殴打和怒斥,高丽人的表现看着也有些符合战场该有的模样。更重要的是,高丽人居然没有丝毫反抗和不满的样子,在袁世凯面前如同羔羊般顺从。虽然对王士珍生出相当的好感,可祁睿也没有小看袁世凯的意思。
祁睿心想,这两个人很能干么。
第248章 新的尝试(二)
初冬的雨终于停下,太阳从云层中露出脸来,明亮的照耀着大地。虽然风还是很冷,至少让人觉得心里面暖和不少。即便有明亮的阳光照耀,北美茂密树林还遮挡住了不少阳光。当然,树林多的好处是能让部队非常方便的获得柴火。摩托化部队暂时在一处树林旁边停顿下来,大家围在那些行军厨房旁边开始吃饭。
饭菜简单的很,来来去去就是罐头。团长马晓明有张小圆的脸,原本就颇为白净,到了北美之后就更加白净起来。吃着猪肉为主的午餐肉罐头,团政委祁睿看到这脸上终于出现了吃饭后的红润感。现在中国没啥民族划分,不过政治审查就严格的多,祁睿其实知道马晓明的父母都是回民。而马晓明毫不在乎的咽下一口热乎乎的午餐肉,边嚼边说:“这几天的行军速度已经从30公里上升到了40公里。”
若是在民朝亚洲部分,摩托化步兵在公路上一天少说也能跑出去一百多公里,咬咬牙二百公里也能办到。然而这里是北美,有人和牲口踩出来的土路就不错了。每天边作战边行军,行进距离从30公里提升到40公里,作战效率就提高了30%以上。从数字上看,这个提升相当大。从战士们的反应来看,摆脱了那些令人厌恶的脏活,大家的情绪也向比较好的方向转变。
“一千高丽人可不够。怎么也得来个四万五万。”祁睿慢悠悠说道。
“难道你还想打到墨西哥边境去?”马晓明对祁睿的说法立刻有了回应。
“你觉得我们有能力打到墨西哥边境?”祁睿反问一句。
“为什么不行?”没等马晓明说话,骑兵营营长吴朝阳少校凑过来问。北美战区不乏高级军人的子弟,吴朝阳是吴辽的侄子,骑兵营长普遍被认为实际地位高过步兵营营长。看着这位高官子弟,马晓明暂时闭了嘴。
马晓明不吭声,祁睿也不是太想说话,摩托化团是个新玩意,在军中属于异军突起的代表。原本被认为是后勤部队的卡车凑在一起就成了披坚执锐的进攻矛头,各个兵种都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整体来讲,步兵们的意见比较大,骑兵的意见更大。吴朝阳本人就骑兵营长,他的态度与骑兵派保持高度一致。
一看两位长官的表情,吴朝阳也大概知道他们的想法。吴朝阳有些不好意思的敢笑道:“团长,政委。我前些天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我向两位首长道歉。这几天跑下来,我必须承认,摩托化步兵大部分时候不比骑兵差。”
“哼!”马晓明哼了一声。这位吴朝阳少校话里有话,“大部分时候”的真正意思是指小部分时候骑兵还是比摩托化步兵强。马晓明懒得去反驳,他毕竟是听过韦泽都督在南京报告会上发言的人,都督思虑之周全已经达到吴朝阳这样的人无法理解的水平。只是现在偏三轮摩托车还没有送到战场,骑兵依旧有不小的施展空间。
见马晓明并没有真正接受自己的“道歉”,吴朝阳倒也更软化了态度,他稍微有些讪讪地说道:“马团长,骑兵的部队还能顶住,马匹就有些顶不住了。能不能让马匹也坐坐车?”
“你让马匹那样一个跑法,当然顶不住了。”马晓明有些不快地答道。骑兵部队很想彰显他们作为最强机动力兵种的威风,过度表现机动力的行动时有发生,特别是最初几天。与骑兵一比,反倒是摩托化步兵看起来因循守旧,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非常依赖大路。摩托化步兵最初每天行军三十公里,马匹普遍跑的大大超过这个距离。等到摩托化步兵行军距离达到40公里,马匹就露出了疲态。早几天的那种生龙活虎再也看不到,只能老老实实跟着摩托化部队行军向前走。
“我倒是觉得咱们应该休息几天。”祁睿没有马晓明那么不快,尽管心里被人轻视而带来的不快未必就比马晓明少。但是祁睿发现自己比以前有耐心的多,看问题的方式也开始有所变化。既然大家感觉疲惫,休息就好了么。
“我赞成政委的看法。”吴朝阳立刻说道。
马晓明微微皱眉,他也不反对一两天的休整,只是心里面总是对骑兵曾经的傲慢有些无法释怀。没等从这种不适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听祁睿说道:“我们找吴军长谈谈这个吧。”
这一段时间不仅祁睿等人升官,原本祁睿所在部队的吴师长也变成了吴军长。理论上祁睿在结束中级班培训之后会回到吴军长所在的23军继续服役。摩托化步兵出现,北美紧急组建摩托化步兵部队。单从祁睿所在的团来看,他们得到了23军的一个骑兵营,变成了加强团。而从23军角度来看,祁睿他们的团并不隶属23军,而是一个独立团。所以23军本身又变成了得到一个独立团加强的军。
一个军作战的团级单位至少有9个,摩托化步兵团的地位稍显尴尬。虽然军长完全可以不鸟这个团长,但是师长们和被指定为先头部队的摩托化步兵团同样处于直属军部指挥的地位。看着两个年轻中校和他们这帮师长“平起平坐”,三位师长的表情都比较丰富。
听了祁睿请求全军休整的建议,吴军长的脸色显得凝重起来。师长们也没敢立刻说话,他们都知道吴军长是吴辽中将的老部下,在照顾吴辽家人方面总是比较上心。骑兵营在冬日细雨里头连续行军八九天,现在开始叫苦虽然令这些师长们不爽,可大家也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骑兵营叫苦不迭,步兵师同样有些吃不消。即便不用打仗,每天行军超过30公里,也不是一件容易坚持的工作。更何况这里不是民朝内线,而是在敌人的地盘上。
“马上就要到加利福尼亚州的边界了吧?”吴军长看师长们不说话,他只能先开腔问。
“按照这个速度,最晚后天就能抵达。”祁睿答道。
“我们接到的命令就是抵达加利福尼亚州边界后暂时准备防御作战。难道骑兵部队就不能坚持一下?”吴军长拿出了一个比较常见的解决思路。
“把重兵放在边界线上?”祁睿这些天也在反思,有机动部队的话,前线倒是没必要放下重兵。若是真的放置重兵,还不如干脆就陆军配合海军,拿下旧金山呢。若是能彻底封闭美国西海岸,中国的进军方向就变成很单一的从西向东,整个战略局面也会出现巨大变化。
“祁政委有什么看法?”吴军长询问起来。
“我……”祁睿并不觉得一定要以所谓的州界为边界,如果可以的话他甚至认为不要太过于接近州界也挺好。此时两个选择,要么尽快消灭美国的有生力量,要么赶紧完成对平原的控制,扫荡所有控制区内的美国村镇,以中国兵力控制这些地区,为以后的长期战争做准备。可他不过是个团政委,对军长这么长篇大乱的讲述一番,明显是非常不合适的。军人首先就要服从纪律服从命令。此时可不是祁睿发言的好时机。那么多师长正虎视眈眈的看着这位团政委呢。
见祁睿欲言又止,吴军长笑道:“你当然要执行命令。不过我想听听一线的同志们怎么看未来的战略形势。直说无妨,反正做决定是军部。军部可不会把责任推到一个团部上的。”
师长们听到这话,都忍不住哈哈笑了几声。让这么一个正在大出风头的团政委明白根本轮不到他做决定也是个很好的敲打。而且师长们也真想看看这个年轻军官到底有什么能耐。
既然军长已经把范围划好,祁睿也就没了后顾之忧。他坦然说道:“当下美国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够迅速动员起来,我们一直没有面对美国的正规军队。那些美国各州的民团同样没有能够集结起来和我们打仗。不过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我们会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怎么样把这些地区控制起来,怎么样把美国当地人彻底清洗干净,才是未来的要务。我在军校的时候研究过佛山战役,那场战役的关键的确是在佛山城外的激战。可整个战役布局中,英国人就算是正面击败了我们的一支部队,接下来的结果只怕更惨。他们会无时无刻的遭到我军的骚扰,伏击。甚至彻底切断英军的水上通道。那时候英国人看似赢得一场胜利,实际上只会输掉全部。打一仗打不过掉头就走,能证明英国方面是很有眼光的。”
一个团政委居然把战争上升到了战略的层次,师长们忍不住都皱起了眉头。他们心情并不愉快,这种不愉快的理由是祁睿说出了实话。部队长驱直入,沿着道路占领了很多农场等据点,明显局面大优。不过敌人庞大的身影并没有显露出来,美国有五千多万人口,一次两次击败美国并不困难。难的是消灭美国。想消灭美国,就得消灭美国这些人口。就如祁睿引用的佛山战役的例子,即便英国人正面击败了吴辽的部队,顿兵佛山城下。等待他们的是更多光复军以及被逐渐发动起来的广东百姓。攻守之势改变的那一瞬,兵力居于劣势的一方就很难翻盘。
在广袤的北美大地上,光复军23军三万多人无疑是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
第249章 新的尝试(三)
加利福尼亚州与俄勒冈州之间耸立着雄伟的山脉,祁睿放下望远镜,用肉眼也能看到在冬日细雨中影影绰绰的山峰。雨云甚至只是从山峰半腰飘过,更显出山脉的巍峨。
终于到了么?祁睿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释然感觉。仅仅是肉眼观察和望远镜观察,再向前已经进入不适宜摩托化部队行进的地域。当然,如果仔细寻找,大概也能找到一些让卡车通过的崎岖小道。祁睿对这些丝毫没有兴趣,那已经不是摩托化步兵的工作,而是工程兵的专业领域。
从车顶的观察窗口里收回身体,祁睿重新回到了车厢里面。立刻有其他战士接替了祁睿的位置。作为整个车队的第一辆车,除了开路之外还承担着观察在内的重任。团政委在第一辆车上坚守岗位,部队的士气也得到了不小的振奋。即便每一班都要外面风吹雨打半个小时,大家也没有丝毫懈怠的意思。
“政委,要开到什么位置?”祁睿刚坐下,驾驶室里的班长就通过驾驶室与车厢之间的窗户问祁睿。
祁睿从窗户里面探出身,半趴在驾驶室里面指着前方,“开到那个小坡上停下。今天不用非得开到山脚下。”
“到了之后就扎营么?”班长继续问。
“到了之后咱们就下去侦察一下地形。”祁睿也不能完全确定是不是就在那里扎营。老实说这么一个鬼天气里头,野地根本就不适合扎营。祁睿最初也知道卡车是可以当作移动帐篷的,可也就仅仅是知道而已。在亚洲操演的时候是夏天,车厢里面闷热,倒是在野地里立起帐篷更适合休息。然而冬日行军几天之后,祁睿就理解了摩托化步兵的巨大优势,在野地的风雨里扎营,就算是有防水的帐篷也顶不住啊。卡车天然就是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每辆卡车上强行备两个拖把,这是韦泽的命令。现在祁睿完全理解了老爹韦泽的心思到底能细到何种地步。
“那帮骑兵现在也老实了。”班长忍不住嘲笑着。最初几天里面,骑兵们其意风发的要和摩托化步兵一别苗头,他们纵马跑在卡车车队前面,展现着骑兵的机动性。而五天之后,骑兵们就老老实实跟在卡车后面,没有命令根本不会主动上前。
“不要这样说骑兵的同志,咱们在外头冻一天,只怕还不如人家呢。”祁睿不仅语气里面没有丝毫的嘲讽,内心也真的想给骑兵做些解释。
“政委,不是我想说他们。他们一开始说那些大话干什么。是他们自讨没趣么!”很明显,骑兵之前的嚣张带给班长的不快还没有消退呢。
祁睿拍了拍班长的肩头,“咱们都是战友,还是要互相关心。骑兵一路上风吹雨打,也真的不容易。什么事情都有个发展过程,咱们自己一开始就这么有信心么?”
“政委,也就是你这么关心那些鸟人。”班长忍不住叹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