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52铁血中华-第4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兴少将大大的摇摇头,“当然不是!但是我担心华盛顿那边可不会同意。而且我们如果现在接收这些人,需要动用多少的车辆和人力?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人力啊!”

“你难道要我把这些女人安排在战场附近?”孟德斯上校算是大概明白了潘兴少将的打算。

潘兴少将只是叹口气,却没有再回答。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同潘兴少将的预料,华盛顿得到了消息之后很快就给了回复,“就地安置,我们会增加送来几车粮食。你部可以派遣部队护卫她们的安全。”

因为亲眼看着潘兴少将口授电报稿,也亲眼看到了华盛顿的回电。孟德斯上校只能仰天长叹,“战场附近有个毛的安全啊!”

第427章 头如雨(八)

匹兹堡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在奥里格纳河与蒙隆梅海拉河汇合成俄亥俄河的河口,是阿利根尼县县治,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州仅次于费城的第二大城市。在1890年拥有30万人口,现在这座城市被中国人死死围困住。

为了解匹兹堡之围,美国联邦政府派遣了两股援军。第一股有五万兵力,这批人马在进攻中国防御阵地时伤亡惨重,美国联邦政府不得不派遣第二股十万兵力前来参战。潘兴少将就是这十万人的司令官。

在一年时间内从少校变成少将,潘兴少将爬过了中校、上校、准将的门槛。指挥十万人的军队总得是个中将,之所以没有晋升他为中将,是因为这样的晋升速度实在是不合适再过度发挥。

“潘兴少将,您要给兄弟们报仇啊!呜呜呜……”前来见潘兴的是第一波部队的一位上校,讲述着他们的经历之时,汤姆·比尔就忍不住泣不成声。

“俺们在少将带领下前来营救匹兹堡,遇到了中国佬的拦截……呜呜呜……”快说道关键时候,上校又说不下去,继续痛哭起来。

潘兴少将强忍怒气,好言安抚之下,总算是让上校能继续介绍情况。整个整个情况挺简单,美国部队一头装向中国的阵地,然后就在阵地前遭到了中国人的重炮轰击和机枪扫射。部队顷刻就损失惨重,甚至连司令部也挨了几发重炮炮弹,顷刻就被横扫了。等部队撤下来,重新清点人数,发现伤亡过万,司令部里头的人等全部殉国,局面十分惨烈。

介绍内容很简单,时间倒是比较长。潘兴少将听完之后问了一句,“你们确定敌人的部署了么?”

上校一愣,接着脸色尴尬。停了一阵后他才说道:“我当时努力整顿队伍,请求援助。没来得及亲自指挥侦查部队。他们虽然实施了侦查,但是没什么效果,反倒损失了不少部队。”

眉毛挑了挑,潘兴少将费了不小的心力才让自己没有当众大骂起来。之所以忍住了没骂,只是因为潘兴少将知道这就是当下美国陆军的现状。百万的精锐被中国人连骨头渣子都不吐的吃下肚,美国军人的素质以及执行力呈现跳崖式发展。而对面的中国军队则积累了丰富的消灭美国陆军野战部队的经验。

“你把你们的部队组织一下,和我的部队汇合。”潘兴少将命道。

上校如蒙大赦,脑袋点的和鸡啄米般。“我马上去办,我马上去办!”

等上校走了,参加会议的孟德斯上校满脸忧郁地说道:“少将,我们真的要在这里组织进攻么?”

“不进攻难道还要防守不成?”潘兴少将没好气的回答。

“我们在铁路沿线布下防御阵地,难道不行么?靠我们当下的兵力,未必能够击破中国人的防御。阿瑟上将说过,中国人非常擅长在山区利用铁丝网来完成包围。”孟德斯上校有些心虚的提出了他的看法。阿瑟上将是中美开战以来唯一能够领着一半以上的部下在战斗失败后逃出来的一位。最初的时候阿瑟少将还曾经被人嘲讽为败军之将。

在阿瑟少将反讽“you,can,you,up;no,can,no,BB”之后,那些敢于Up的主都被中国人消灭了。大言不惭者丧身败军,曾经的败军之将阿瑟少将现在就变成了是美国陆军之宝。所有希望能和中国人作战的军人都试图从阿瑟上将这边得到情报和经验。

孟德斯上校继续说道:“华盛顿真正希望的是一场大反攻,在大反攻开始之前,我们能够阻挡中国军队的进攻就行。要知道,我们在独立战争的时候,也是采取的游击战术,拖着英国人打。”

“可英国人那时候手里只有燧发枪,现在的中国人手里已经有重机枪了。战争装备的变化太大,大到完全不可能照抄当年的历史经验。而且那时候英国人认为我们美国人和他们是相同的血统,他们希望的是恢复统治。中国人不是英国人,我并不认为中国人的目标是统治美国。如果他们只想统治美国,那么就不会把那些女人和孩子撵到这里。”潘兴少将的声音里面都是沉痛。

孟德斯上校不吭声了,他能理解潘兴少将的沉痛。中国有八亿人口,美国现在只有五千万。而且经历了惨烈的战争,远西各州脱离美国,加入中国。美国的人口实际上只剩下四千万左右。这是一场一比二十的战斗。包括女人、孩子、老人在内的四千万人,必须面对清一色由最强壮的青年们组成的恐怖大军,美国人的数量优势也被质量给抵消。

“我这次出发前,总统阁下还专门叮嘱我。在匹兹堡城内的不仅有原本的三十万市民,还有五大湖地区逃到匹兹堡的二三十万人。这加起来就有六十万人口,我们真的不太能承担这样的损失。所以,必须去救!”潘兴少将语气痛苦而坚定。

现实虽然很残酷,可正确的选择毕竟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心里面有诸多不安,孟德斯上校也不得不赞同这个看法。

就在美国陆军开始努力做着击破中国包围圈努力之时,中国也在仔细的观察着前来援救的美国军队。航空照片往桌上一方,兵团司令部里面就乐开了花。美国陆军的进攻态势是如此明显,不管怎么一个判断,都找不出他们有别的战役目的。

军团参谋长命令参谋们用测距尺反复测量空军查看到的美国后卫距离,得到了比较准确的回答之后,参谋长长叹道:“如果他们能够再勇敢一点点就好了。”

既然五兵团的目的就是围点打援,尽可能歼灭美国佬的野战部队。他们就没有闲着,早就做着各种准备。地图上已经标出了五兵团整顿好的数条摩托化进军线路。虽然五兵团不是以纯粹的摩托化步兵模式建立的部队,但是祁睿为首的那些培训人员好歹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摩托化作战体系。所以这些按照保守标准建立的通道还能让人放心。当下判断的要害就是要不要冒风险。

参谋系统负责司令部营运,他们要处理面对的种种命令执行问题。司令官则是军事主官,他的责任就是做出战役决断。当敌人存在一部分后卫部队逃脱可能的时候,是不是决定发动战争,就是司令的工作。

“让袁世凯手下的十个旅团进入防御阵地,我们出击。”司令员梅佑乾下达了命令。

“司令,这么快就要用日本人?”参谋长被吓了一跳。

梅佑乾的三角眼里面精芒四射,“都督说过,希望能够消灭两百万美国联邦部队。现在各部队已经消灭超过一百万的美国联邦部队。这次他们派出来的这十五万人大概是他们为数不多还能认真武装训练一下的部队。就算冒些风险,我们也不用太担心。”

参谋长其实不担心胜负,他只是担心能不能完成全歼的目标。战争打到现在,部队普遍感觉美国陆军是一波比一波蠢。这不是士兵问题,也不是智商问题。而是美国军官系统大量被歼灭之后,美国陆军已经没办法凑出足够数量能够根据战局发挥战斗力的指挥人员。堆积再多的勇敢士兵,也没办法在现代战争中获得胜利。指挥体系才是军队的骨干。

所以参谋长答道:“是!司令!”

“别叫司令。都督有命令,要叫司令员。我们的部队必须强调我们只有指战员的区分,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分!”司令员梅佑乾纠正道。

参谋长觉得很无语,自打韦泽都督视察以来,光复军内部就开始努力推动政治学习。“指战员”这个称呼就是其中之一。不少军官都觉得自己从‘官’变成了‘员’,感觉有种被轻视的不爽。不过梅佑乾这种四五十岁,在军中正好是核心高级军官的这帮人,都是年纪轻轻就跟着光复军打仗的那批。他们视韦泽都督为神一样的存在,韦泽都督的命令只要不是公然打击他们的利益,这帮人就会毫不迟疑的执行。

所以不愿意自寻烦恼的参谋长换了称呼,“好的,司令员。我马上去安排。”

围困匹兹堡的中国军队与尝试给匹兹堡解围的潘兴少将都是意志坚定的军人,几乎是同时做出决断之后,中国军队立刻向东进发。而潘兴少将则整顿了部队,并且扩大了侦查范围。

在中国军队出发的第二天傍晚,潘兴少将放出来的侦查网就送回‘在侧翼发现中国军队迹象’的消息。潘兴中将也立刻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要遭到中国军队的包围。之前的大部分战斗,美国军队都是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这才导致了惨烈的损失。

当潘兴少将发现自己也有极大可能遇到被中国军队包围可能的时候,他立刻做出了判断,全军向匹兹堡出击!

第428章 头如雨(九)

1890年8月1日,战争部长小林肯接到了电报,潘兴少将率领的十五万部队和数万老幼妇孺冲入了遭到围困的匹兹堡。小林肯部长第一反应就是大怒,冲进被包围的城市就等于是自投罗网。潘兴少将的选择实在是太糟糕。不过第一反应平息之后,小林肯部长又觉得某种程度上能够理解潘兴少将的选择。对于其他人对潘兴少将的批评,小林肯部长根本不予置评。如果这些人真的如同嘴上那么勇敢,他们完全可以带兵出击。

无视这些纷争,小林肯部长陪着加菲尔德总统接待了德国人。有线电报已经从码头把确认物资的消息传到了白宫,所以加菲尔德总统突然用一种苦笑的表情说道:“靠谱不靠谱,是不能以传闻为基础的。”

小林肯部长也忍不住苦笑了一下,从到现在为止发生的事实来看,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展现出了德国人的办事效率。不过对于这位皇帝,美国上层的风评属于跟了欧美外交界的风,大家都跟风嘲笑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发育不完善。可那些发育完善的英国人声称支援的武器装备没有出港,发育完善的浪漫法国人声称支援的武器还在海上运输状态。以国家的角度来看,这些玩意在落袋为安之前都存在不小变数。

“也许是威廉二世格外想让别人承认他是一个说话算数的君主吧。”小林肯部长评价道。他说完这话之后心里面也觉得不合适,这等于是在嘲讽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还是个不成熟。不过即便是知道这不合适,小林肯部长发觉自己还是没办法去抗拒偏见的力量。哪怕是最无稽的说法,想消除掉也是不可能滴。

德国代表出现在白宫门前,加菲尔德总统与国务卿以及小林肯部长前去迎接,军乐队奏两国国歌,接着主任引领着客人进了白宫商谈。德国人带来的不仅有一万支步枪与三十万发子弹。在货物发出之前,美国向德国请求购买枪管。德国人就应允了,这次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万支枪管。运输整枪的难度其实比较大,除了担心搬运的时候碰撞之外,枪支的体积比较大。

更重要的是,一些议员们对此表示了不满。所以美国政府就请求英国、法国、德国赠送更容易运输的子弹以及枪管。运输一支步枪的位置足够运输五支枪管,英国态度还比较暧昧,法国和德国都表示同意。

宾主会谈的非常良好,德国使者还表示,有一部分德国支援人员已经随船前来,他们除了免费搬运之外,还希望能够上前线与中国军队作战。

小林肯部长一听,心里面就非常高兴。他现在手头最缺的就是能够进行野战的部队,特别缺乏能够指挥野战的军官。在当下的欧洲各国,普遍认为德国陆军的野战能力最强。不过话到了嘴边,小林肯部长又憋住了。让外国武装力量在美国行动,这牵扯到了美国的国本。这个国家就是以反抗欧洲统治为基础兴建的国家,现在这么做不就等于承认欧洲的力量了么?加菲尔德总统可以做出同意的判断,战争部长小林肯却不行。

而加菲尔德总统先表示了对德国朋友友谊的感谢,他接着表示关于外国志愿者的问题,他将经过议会讨论后做出决定。

安顿下德国人,新的好消息传来。通过无线电报,法国人运送物资的船队马上就要抵达华盛顿。法国人的船上运送了七万支步枪以及五千支枪管。这些物资抵达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又可以组建一支新的十万人的部队投入战争。

法国人并没有爽约,就如他们的前辈路易十六卖肝卖肾最后弄到身死也要支持美国一样,法国政府的援助如期抵达。既然德法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迎接法国人的仪式上就没有出现德国代表的身影。

和德国一样,法国不仅给了援助,还表示要提供志愿者。美国总统加菲尔德表示感谢,法国志愿军对美国来说是有历史意义的盟友。

然而就在法国代表住下的当天,国务卿就送给了加菲尔德总统两本小书。一本德文,一本法文。这一看就是消遣性的书籍。

国务卿面色沉重,“总统阁下,这是我们从哪些水手那边找到的。你看这几段。”

加菲尔德总统是个学者,懂法文,他拿起来看了那些标注出的文字。

【……

大概是因为垂死的缘故,老巫女的声音,加上那口古怪的语音,州长反倒有了兴趣,他冷笑道:“那就给我占卜一次。”

老巫婆强撑身体坐起来,先用颤抖的手把一些不知名的草药撕成碎片混合在枯草里面点燃,燃烧产生的浓烟没有州长想的那么刺鼻,或者说刺鼻的味道中带着一种古怪的香气。这味道不难闻,甚至让州长觉得有些微醺的感觉。

印第安老太婆先是直起腰,缓缓吐了一口长气,然后埋下头把脑袋伸进烟雾中开始长长吸气,如此几次之后,她双眼紧闭,嘴里念念有词。旁边的被俘印第安人一个个神情肃穆,静静等待。

过了没多久,不久前还呈现垂死状态的老太婆突然站起身来。那动作哪里有老态龙钟,只能用生命力旺盛来形容。她先是浑身颤动,然后猛的开始用印第安语开始说起话来,最初仿佛低吟,随后转而高亢,最后老太婆手指天空尖声叫嚷。当叫嚷结束之后,老太婆终于软软倒下。

年轻时代的州长倒是有些被唬,他听不懂那话,就询问被俘的印第安人。州长还记得印第安人神色激动,用怪异英语说道:

听了最初两句之后,年轻时代的州长还觉得有点意思。听了后半段的诅咒,州长登时没了兴趣。他只抛下一句“把他们都吊死”,转身离开了。

这帮印第安人最终在枝头悬挂,年轻时代的州长回来的时候……】

看到好几段之后,加菲尔德总统愣住了,这是一本宣传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小黄书。这种书居然出现在德国和法国援助美国的船上,实在是令人意外。

第429章 头如雨(十)

威廉·黑森瞪大了眼睛,对自己的雇佣兵上司大声问道:“我看本消遣用的书又怎么了?”

“你那本书是从那里来的?”雇佣兵上司不管威廉·黑森的不满,依旧问道。

“那本书怎么了?不就是本黄书么?”威廉·黑森不想回答质疑,大家看几本黄书有啥不对头的?

“你告诉我从谁的手里买的就行。”雇佣兵上司继续追问。

威廉·黑森觉得心烦,只能说道:“码头出港之前都会有人兜售一些书籍,你明白的。”

上司追问道:“你买了几本?”

威廉·黑森叹口气,“一套十二本。”

“拿来我看看。”雇佣兵上司对威廉·黑森勾勾手指。

“我还没看完呢!”威廉·黑森恼怒地说道。

“放心,我会还你的。”上司一副要追到底的意思。

不仅德国人在搜,法国人也搜了一番。美国方面告知他们的时候使用了‘中国人的阴谋宣传’,所以德国与法国方面倒也挺认真。于是这两边的头面人物对船员进行了搜索,发现这是一个名为‘黑蕾丝系列’的十二本装套书。

好些年后,欧洲对这件事的记载是这样的“……即便是那些真正认为遭到中国思想攻击的官员,他们私下看‘黑蕾丝系列’的时候也看得津津有味。就更不用说购买这套书的人员和没有购买这套书的官员……”

有不少人试图还原这套书的来历,比较普遍的认为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兴起,面对大量进入城市的年轻人,兴起了一部分‘低级趣味’的作者。中国皇帝韦泽下令对这批人进行了扫荡,并且试图以‘工农兵’作品来替代低级趣味的作品。

在中美战争中,有些中国官员发现了这些‘低级趣味’写手的作用,把他们组织起来搞了集体写作。中国人并不指望通过语重心长的蚊子宣传欧洲和美国黑历史,这帮写手就用了情色和迷信为噱头,把美国和英国人贩奴、殖民扩张、杀戮印第安人的行径给描述了一番。就出现了这套十二本的‘黑蕾丝系列’。

作者都是笔名,后世读者们只能根据文风来猜测,例如《奴隶繁殖场》的作者描写奴隶繁殖场场主因为妻子和黑人种马搞上,就愤而杀妻后吧妻子的脑袋送上教堂里面的奉献盘,被称为‘杀妻正道雪教主’。例如《怒海奴船》的作者,描写了一位勇敢、坚定的贩奴船船长,而这位船长的乐趣除了睡白人妹纸,就是让黑奴和各种训练后的生物乱搞。虽然口味重,却以凶残的描写开创重口味流,被送绰号‘兽交风’。

不管如何,这套四种不同语言,共十二本的情色小说在欧洲决定援助美国的时候突然开始流行起来。美国方面偶然得到了船员的馈赠,结果敏锐的发现了问题。

加菲尔德总统大怒,他听了询问之后就立刻怒道:“无耻!这些中国人太无耻了!”加菲尔德总统是个清教徒,虽然他以前习惯了被‘间歇性精神病’养母殴打羞辱。不过自打当了总统之后,他的养母的‘间歇性精神病’再也没发作过。所以加菲尔德总统对于挑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在他这个清教徒眼中,中国人的做法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无耻。

“我们也写书还击中国人?”国务卿顺着总统的意思说了下去。

“咱们有这方面的人才?”加菲尔德总统问。

国务卿有些语塞,身为国务卿的人自然不缺女人。既然不缺女人,就不会有通过读书来获得满足的想法。所以国务卿真的不知道哪里找到这样的人选。因为找不到人选,国务卿怒道:“我们还是马上接受这些志愿者,把他们派去大平原地区作战吧。”

这思路虽然跳的快,但是加菲尔德总统的思路能跟得上。他只是有些疑惑地问道:“为何要派去大平原地区?”

“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山区的战斗力,在平原地区我们比较容易知道他们在什么区域。”国务卿答道。

加菲尔德总统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了‘送死’二字。然而此时战争部长小林肯则说道:“我也支持把他们派去大平原地区,联邦政府在大平原地区不好征集部队第一批牛仔们上了战场被消耗一空。第二批牛仔虽然还在吆喝愿意打仗,可那边的征兵官说,士兵征集困难重重。与其逼着大平原地区的人民强行出来作战,还不如由联邦政府派遣人员到那边为骨干,来组织当地反击中国人的入侵。”

“难道大平原地区的兵力不足到这样的程度了?”加菲尔德总统对这个情报很是讶异。大平原是北美洲主要自然地理区之一,亦称“美洲大沙漠”。它北起马更些河三角洲,南抵美墨边界的格兰德河,东接劳伦琴低高原和内陆低平原,西至落基山脉东麓。南北长4800千米,东西宽480~1120千米。面积约290万平方千米。这么广阔的平原上根本没办法依托地形作战,而且大平原上的很多地区平均降雨很少,这让这些地区的人口也非常少。

“我们得到的情报,中国人的一支部队正在沿着大平原南下。大平原地区各州看着打不过,很多人选择带着牛群向南走。留在那里继续作战的人数很少。”小林肯部长答道,说完这些正儿八经的消息之后,他补充了一句。“我们到现在也没能和那些留下来的人联系上。”

在这么一个时代,联系不上基本就可以认为是挂了。加菲尔德总统以前也是战争英雄,他没想到当年能够横扫南方,纵横万里如虎的联邦军队居然被中国人打得这么惨。大平原地区的特点就是只要兵力足,后勤够,一直部队就能从美国北部一直杀到美国南方,根本不用停歇。回想当年北方军队的生猛,总统一时间突然豪气爆发,忍不住问道:“难道我们就没有能力组织一支军队在大平原上和中国军队作战么?”

“阁下,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做不到。”战争部长小林肯无情的给了答案,“以我们之前的经验来看,中国人能够至少连续三天,每天行军超过50公里。我们的部队就做不到这个程度。如果是之前那一百多万陆军还在的话,我大概还能考虑完成这样的战役调动。但是现在的军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