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52铁血中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5章 东进序曲(十七)
“汝辈自贪富贵,强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令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也!”据历史记载,这是赵匡胤在陈桥兵变时,“被黄袍加身”之后说过的话。
韦泽曾经对皇帝,特别是对开国皇帝们评价很低,就是觉得这帮B们太虚伪,太矫情。等到他看历史书的时候看到了这段,从此对开国皇帝们的评价完全改观。据说东汉刘秀当了皇帝,手下请他封禅泰山。刘秀骂道:老子当皇帝这么多年,弄得天下民怨沸腾,老子现在封禅泰山,为了骗谁?骗老天爷么?
韦泽并非看不起农民,在21世纪农民逐渐不再是被鄙视的对象。农业技术的普及,让韦泽明白了,农业是一门真正的技术。在中国劳动人民的努力下,农业已经成了一种艺术。那是技术、积累、预测、衡量,最终达成的一种艺术级别的均衡能力。
但是韦泽却真的没想到,他手下一群农民出身的造反者们真的拥有理想。哪怕是太平天国的“小天堂”这种理想,都能让这帮兄弟们敢于参与改朝换代的革命。
太平天国的“小天堂”无疑是小农经济的理想,“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这种理念,在工业化中国成长起来的韦泽看来,无疑是异端邪说。这就跟说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共妻”一样令韦泽觉得可笑。
工业化时代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作为中国大型国有船舶制造集团的技术人员,韦泽在集团里面学到的就是这点。英国、美国、北欧、日本、甚至南棒,都曾经各领风骚,而共和国靠了残酷的市场竞争,开始步履艰难的夺取世界最强造船集团的地位。
但是精神基因中镌刻着竞争精神的韦泽却并非不能理解这种“无处不均匀”的思想,中国的造船业同样经历了艰难时光,那时候靠的就是韦泽父亲一辈的坚持,才熬了过来。韦泽还记得,他年幼的时候,每当国家终于向造船业提供资金,提供订单的时候,工厂里面都是一片欢腾,韦泽的父亲也是如释重负。然后开一瓶白酒,边喝边骄傲的对韦泽在银行工作的母亲说,“下几个月我要去加班了!”
韦泽在小时候对于“均匀”的理解就是,国家要造大船,这就均匀了。那时候的经历留给年幼的韦泽留下的感受只有一条,那就是“国家变得强大,所以国家才需要大船。”
国家的强大,才有个人的收益。韦泽坚信这点。所以工业化的韦泽对农民的革命一直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他总是认为农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生活而已。例如取消农业税,例如农业补贴。
韦泽看过一篇文章,对此印象深刻。中国的左派与右派都认为必须消灭落后的小农经济。左派与右派的区别只在于,右派认为应该由资本主导消灭小农经济,左派认为,应该由农业公社来主导消灭消灭小农经济。虽然左派大骂右派是资本主义的乏走狗,右派痛骂左派是文革余孽。但是只要是奉行工业体系的人,在消灭小农经济这件事上,其激情与态度倒是别无二致。
然而在1854年8月,韦泽经历了有生以来极少数的几次来自“灵魂的震动”。当他一手带出来的兄弟们表示是真的相信太平天国所说的“小天堂”能够实现,当韦泽一手带出来的兄弟们表示他们至少是真正渴望“小天国”能够实现。韦泽第一次真正的明白了,农民们在追求幸福生活,在追求不受欺压的方面,与工业党们同样别无二致。他终于在这个时代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即便是认识到了农民革命者们对革命的迫切需求,韦泽依旧认为提出“小天堂”的洪秀全是混蛋。而且就韦泽所知,提出小天堂理念的也未必就是洪秀全本人,已经战死的南王冯云山与西王萧朝贵在小天堂理念的理论阐述中也有极大贡献。
在韦泽看来,任何理念若是没有执行能力,那就是一泡连屎都不如的玩意。所以韦泽才支持东王杨秀清,因为杨秀清乃是太平天国真正的权力核心,到现在位置,只有杨秀清能够调动韦泽为太平天国效力。若是天王洪秀全或者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向韦泽发号施令,韦泽无论如何都得向这帮人讨价还价的。
即便是杨秀清从韦泽这里夺走了一万多人的部队,韦泽依旧认为杨秀清的所作所为是有原因的。
但是,韦泽对杨秀清的无条件支持也就到此为止了。在以前,杨秀清的所作所为还是一个领袖基于对造反事业的考虑,对手中的资源进行的调配。在国有企业混过的韦泽对此石油感受的,为了完成某个项目,加班加点的工作,甚至对部下提出看似不合理的要求。在韦泽看来不算什么,韦泽自己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工作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从的获得更快的提拔。
这就跟汶川地震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报名参加突击队,报名去最艰苦的地方。而获得这种能够更快提拔机会的,无疑都是平日里表现出色的人。韦泽有个叔叔,报名参加了援藏,援藏时候先要提拔一级,他到了藏区的时候工作努力,又提拔了一级。因为他的身体不适应高远反应,几次进入病危看护间,最后不得不回到原工作单位。而这两级的提拔却是实实在在的捞到了。
韦泽的这位叔叔并非奸猾之辈。援藏工作可是管理的很严,若不是韦泽的这位叔叔真的是不回到平原就得死在高原上,组织上也不会让他回来的。韦泽的母亲对此的评价是,“他不是逃兵!这只能说是运气问题。”
而韦泽忠于东王,真正的为太平天国效力,同样得到了奖赏。他这个齐王的称号并非是韦泽靠坑蒙拐骗得到的,而是他完成了其他人无力完成的工作,通过辛苦工作换来的。
但是,杨秀清变了。或者说,随着局面的改变,杨秀清逐渐露出了以前没有机会露出的一面。杨秀清并没有致力于建立更先进的体制,而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开始为杨秀清他自己考虑了。
或许这就是杨秀清的极限了吧!韦泽不得不遗憾与失望的想。
在属下对农民革命的理想与杨秀清个人野心之间,韦泽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他属下的革命理想。哪怕这理想再不完美,甚至是不科学的。韦泽依旧相信,理想的价值远超过野心。
整夜未眠,韦泽眼睛红的跟兔子一样。他第二天一早依旧召开了总参谋部的会议。“我们必须彻底击溃江北大营。”
韦泽的部下们情绪也不是太高昂,韦泽这么说了,他们就这么毫无反应的听着。
看着手下的情绪,韦泽笑道:“若是你们遇到这么点事情就如此表现,东王对我们只会越来越苛刻,那时候你们怎么办?散伙?自杀?”
“什么?东王对我们还会越来越苛刻?”韦昌荣讶异的问道。
“有什么事情我顶着,但是你们可不能给我这么个熊样!”韦泽巧妙的避开了直接回答,但是他实际上已经回答了韦昌荣的问题。
“总参谋长!东王还能对我们怎么样?”柯贡禹追问道。
韦泽冷笑一声,“我问你们,我们是来打天下的,还是来打东王的?若是你们还觉得是在打天下,这天下大得很。我们可绝不会没有容身之地!若是你们觉得我们是在打东王,那我只有一句话,你们现在就可以不干了!东王就是咱们天平天国的法,就是咱们太平天国的天!只要咱们还是太平天国的人,咱们就不能与东王唱对台戏!”
这样的高压政策让众将无言以对,众将们沉默不语。而韦泽现在需要众将们的服从,哪怕是如此消极的服从也不是问题。两年多以来,韦泽辛苦的建设军事训练体系,就是要军队保持最基本的战斗能力。韦泽的敌人可不是伟大的工农红军,面对满清的绿营和八旗,只要能够保证最基本的战斗力,韦泽就没有输掉的可能性。
“不用着急,向西,把清妖的营垒一个个的拔下来!”韦泽下了命令。
从八月二十日开始,战斗继续开始。即便是打的非常沉闷,韦泽的炮兵们依旧有效的摧毁了清军的营垒,步兵们靠了训练与火力的优势,从突破点一拥而入,把清军从营垒中撵了出去。
以每日破两个营垒的速度,到了八月三十日,韦泽的部队以不到百人的伤亡,攻破了清军二十座营垒,清军江北大营坚持不住,全部退往仪征。
部队指挥系统的态度决定了战役安排,韦泽的部队放弃了费尽心思的歼灭战,而是采用了相当轻松的击溃战的策略。清军根本抵挡不了韦泽部队的攻击。九月二日,当韦泽的部队赶往仪征的时候,发现清军已经渡过长江,退到了长江以南。
在天京城的杨秀清展现了他身为东王的实力,五万精锐在手,杨秀清对清军的江南大营展开了一系列的攻击。清军无力抵抗,到了九月十五日,位于孝陵卫的江南大营的主营被杨秀清攻破,位于九华山地区的浙江巡抚吉尔杭阿也无力抵抗。清军主力东撤,撤到了常州一带。
而韦泽接到了命令,要他进京领赏!
第86章 东进(一)
太平军在1852年初攻克天京,清军追击部队随即赶到,在天京城东十几里的孝陵卫扎下了江南大营。随即又在扬州西南扎下了江北大营。从那时候开始,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头,天京城遭到了江南江北大营两面的围攻。
到了1954年9月15日,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全部被攻破,清军部队被打的落荒而逃,甚至没能在江苏巡抚吉尔杭阿在九华山设下的营寨站住脚,而是一路败退到了苏州才收住兵马。持续了一年半的天京之围被彻底打破。
这次胜利对于太平军是空前的好消息,而且指挥军队攻破江南大营的还是太平天国的最高指挥官东王杨秀清,更是给这次胜利划上了完美的结局。
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五省都北太平军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土地,北到淮河,西至湖南,南达江西,三十万男女将士手持武器据守在这广大的地域上,并且颂扬着东王杨秀清的威名。
所以韦泽进京之后并没有到他的官邸,此时根本不是这么做的时候,他直接前去拜见杨秀清。就在东王府门口,韦泽吃了个闭门羹。东王府的官员告诉韦泽,东王此时正忙着处理公务,没空见韦泽。
东王可以不见韦泽,韦泽却不能就这么拂袖而去,这是非常不给东王杨秀清面子的做法。韦泽很能想象出杨秀清此时的心态,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不管那些打基础的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完成胜利的那个人就能占据一切荣耀。在杨秀清看来,甚至在韦泽看来,杨秀清都更适合获得这个荣耀,杨秀清也更需要获得这个荣耀。
给人脸面必须给全,前面八十难都过了,也不差这最后一哆嗦。杨秀清没有直截了当的让韦泽回家等消息,韦泽就在东王府外面老老实实的等。在东王府进进出出的人很多,那些人们一个个对着韦泽非常恭敬的神色。不过韦泽距离府门颇有些距离,而且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对那帮人也是视而不见的状态。
对于自己的现状,韦泽并不悲观,同样也不乐观。被杨秀清夺走了一万人的部队算是个事情,张应宸这一万人在韦泽军中顶多算是二线部队,有没有这一万人的部队影响不了韦泽战斗的胜负。相比较起来,反倒是得到这一万人的杨秀清受到的影响更大些。当然,这影响力同样没有达到天翻地覆的程度。杨秀清不可能张应宸所部拥有的体系推广到杨秀清的所有直属部队,若是杨秀清把张应宸的部队仅仅当作是一支比较能打的部队来看待,那么张应宸这一万人也不可能引发杨秀清整体实力的全面变化。
在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之后,杨秀清是不太可能就此打住。韦泽并不清楚杨秀清准备弄到什么程度,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定要见杨秀清的重要原因。
大方向的思考需要大量的现实数据作为支持,在天京城中缺乏耳目的韦泽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支持。就他掌握的那点信息来判断,韦泽只能得到一个结果,杨秀清暂时是不会放过韦泽的。
在东王府外头等了快一个时辰,终于有文官前来见韦泽。“齐王,东王说他今天公务繁忙,让你先回府里头休息。等到后天再来求见吧。”
“遵旨!”韦泽答道。这消息绝非是好兆头,把韦泽圈在天京城中无所事事的休息两天,在这个阶段的确是非常不正常。
但是事情既然如此,韦泽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乖乖的带着亲兵前往齐王府。走到半路的时候,韦泽心中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来。这东王做事太直白,就算是想玩软禁,好歹也给送来几个女官啊。
想到这里,韦泽就忍不住想象着自己在一群年轻美貌的女官一起脱光光的洗鸳鸯浴的模样。这种想象的第一感受还算是挺开心,可转念一想自己居然也会搞这等低级趣味,韦泽忍不住又是欢喜又是自嘲的低笑起来。
警卫们对韦泽这神神叨叨的低笑很是不解,警卫连连长忍不住问道:“总参谋长,这路上有什么好笑的么?”
韦泽总不能说自己在脑子里头幻想自己上演A片,所以韦泽只能收起笑容,强装严肃地说道:“路上没什么好笑的。只是我想起件事情来,所以忍不住这么发笑。”
或许是动了色心,到了齐王府之后韦泽觉得心里面一阵阵的烦躁,思绪想来想去总是忍不住想起了女人。无奈之下,韦泽开始锻炼起来。这年头没什么充气的瑜伽球,韦泽卷了个被子卷,垫在背后墙上开始站桩。这腿上的肌肉一紧张,其他念头很快就被驱逐干净。
侍卫们打扫卫生,韦泽从力量训练到平衡训练,再到技巧训练。一轮锻炼下来花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功夫,大汗淋漓的同时,心里面的其他想法也自然消散了。
冲了澡之后,韦泽正准备吃饭。外面有人禀报,北王韦昌辉前来拜访。此时天色还没全黑,韦泽很是意外,韦昌辉此时跑来拜访,到底是什么打算。
在韦泽看来,杨秀清个头不高,那种比较暗淡的肤色,不是那么足的发育,一看就是穷苦人出身的感觉。北王韦昌辉一看就是富人家庭出来的。他身高180还多点,身材秀长,肤色细腻而且有光泽,即便是一直投身战争,却也因为营养充分,并没有任何萎靡的模样。
在这一年半的天京攻防战中,北王韦昌辉负责天京城的防卫工作。韦泽虽然比较刻意的拉开与韦昌辉之间的距离,但是运量船队总是要经过韦昌辉的防区。听到韦昌辉名字的机会自然很多。
当然,韦泽知道东王杨秀清也一直在努力架空北王韦昌辉。韦泽从安徽运到天京城的粮食要走江上韦昌辉部下的防区,东王杨秀清则与韦泽约定了时日,专门安排了接引粮食物资的官员,把韦昌辉完全排除在粮食供应体系之外。
作为守城的一方,韦昌辉的粮食供应都来自天京城中杨秀清控制的圣库。等于是完全攥住了韦昌辉的要害。而且张应宸的部队中有一些些兄弟依旧把韦泽当作上司,他们向韦泽提供了不少消息。其中一个就是张应宸调到了杨秀清手下之后,杨秀清就开始对这些部队进行分割调整,新组建的两万人的部队正在不断接替北王韦昌辉的防御部队。眼瞅着,北王韦昌辉在天京城防御部队中的影响力开始迅速下降。
所以韦泽本来不想见北王韦昌辉,但是韦泽转念一想,如果杨秀清忌惮韦昌辉,那么韦泽公开拒绝见韦昌辉的表现反倒未必能够得到杨秀清的认可。忌惮是个比较隐蔽的事情,韦泽把忌惮公开化的时候,反倒是让杨秀清“跳进黄河洗不清”。这在大型国营企业中都是非常基本的办公室政治。任何事情都要办的冠冕堂皇才行。
韦泽心中忍不住想,若是北王韦昌辉这次来的时候试图向韦泽送女官就好了。若是韦昌辉这样做的话,韦泽就能够拒绝韦昌辉的好意。等向杨秀清汇报这次会面的时候,他就可以说关于女官的事情。杨秀清不是傻瓜,听到这些之后总该向韦泽提供女官了吧。
很明显,韦昌辉并没有考虑到女官这件事。见到韦泽之后,他问起了安徽的事情。韦泽也不藏着掖着,韦昌辉问什么他就回答什么。一面回答,韦泽一面试图把韦昌辉询问的内容给穿起来,看看韦昌辉到底是什么意思。
问答一段之后,韦泽忍不住说道:“难道北王想去安徽领军么?”
听韦泽说完,也不知道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韦昌辉讶异地说道:“韦兄弟不知道么?东王已经要把韦兄弟从安徽调到镇江。”
“调到镇江?”韦泽重复了一句。他还真没想到杨秀清竟然会如此干脆的腾笼换鸟。韦泽心中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担心,虽然现阶段太平军在淮河以南站住了脚,可这也是因为安徽的清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在韦泽原本的计划中,他已经准备在解决了江南江北大营之后,立刻回军皖北,对安徽清军再进行数次沉重打击。
若是北王韦昌辉没有说瞎话,韦泽面对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局面,东王杨秀清这是摆明了要对太平天国最大的地方实力派韦泽下手了。
得出了这个结论之后,韦泽只觉得心中各种情绪与念头千头万绪。只是一时间理不清楚,也没有什么情绪能够占据上风,他干脆把这些都给强行压制下去,和韦昌辉聊了起来。
看来韦昌辉是真的很想去安徽,所以对安徽的局势询问的非常清楚。韦泽原本就没有说瞎话的打算,现在更是没说瞎话的心情。他让人拿了一张安徽为中心的地图,大概的讲述了包括守江必守淮的战略策划。包括现阶段扫荡了江北大营之后,部队就可以向东继续推进的预测。
北王韦昌辉听的津津有味,韦泽把这些讲述了一番之后。韦昌辉看天色已晚,他连忙起身告辞。韦泽也没有要与韦昌辉促膝长谈的打算。他也送韦昌辉出了齐王府。
回到府内,韦泽坐在椅子上,看着尚未收起来的安徽地图沉默不语。韦昌辉带来的消息的确震动了韦泽。方才被压制的情绪此时已经开始膨胀起来,韦泽第一个感觉到的情绪就是被算计之后的恼怒。
第87章 东进(二)
夜色已深,房子里面还有着焚烧艾草的香味。蚊子虽然没有那么猖獗,跳蚤却总是难免的。1854年的南京论卫生情况比21世纪的浙江富裕村落都要差很多,更不用说是韦泽习惯的北方滨海大城市。
这些恶劣的环境曾经在韦泽刚穿越的时候让韦泽不能安眠,现在的韦泽早就习惯了比这更糟糕的环境。此时的辗转反侧完全是因为杨秀清的行动带给韦泽的激动。
韦泽并非不能理解杨秀清的做法,太平天国中的军头制如果直接发展下去,直接导致的就是军队军阀化。军阀的特征之一就是军政合一,画地为牢,割地为王。如果现在是韦泽坐在杨秀清的位置上,韦泽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消除太平军的军阀化倾向。所以韦泽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理由批评杨秀清搞中央集权。
甚至杨秀清把韦泽在安徽建立的地盘给夺走,韦泽都觉得完全能够理解。现在的太平军男男女女有三十万之众。韦泽在安徽的兵力最高曾经达到过近十万适龄的壮年男兵,即便是分给了三位丞相兵力,张应宸也被杨秀清弄走。只要再给韦泽三个月,韦泽的主力部队加上地方部队,再加上拉起的辅助部队,依旧能有六万之众。六万人占了太平军总兵力的二成,韦泽保守估计,他手下部队的战斗力能够达到太平军总战斗力的四成以上。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更何况韦泽还不是杨秀清的爹娘,而是杨秀清的部下而已。从政治学上讲,韦泽这种实力派怎么都是尾大不掉的局面。杨秀清要压制各个派系,首先要动的莫过于韦泽。
历史里头像韦泽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的结局基本都很糟糕,要么是打了大胜仗之后被干掉。或者是被削去手中的兵权,最后找个理由给处决。就韦泽看,杨秀清现阶段还没有这么干的意思。
这些基本知识一点都不复杂,复杂的乃是人心。在居于杨秀清之下两年,为太平天国奉献了许多之后,韦泽发现他已经不能再接受当下的地位。杨秀清是个了不起的英雄,韦泽承认这点。但是杨秀清顶多就是一个英雄,对于韦泽来说,给他最深印象的政治人物莫过于是缔造新中国的救世主。与力挽狂澜逆天而行的那人相比,杨秀清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值得韦泽效忠到底的魅力。
当然,韦泽其实也知道这只是他在给自己理由,找借口。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屁股决定脑袋”。韦泽身为太平军里头最大的军团的军头,杨秀清动了韦泽手里的奶酪,哪怕是极为理解杨秀清的理由与想法,哪怕是韦泽当了头子之后也一定会如此处理,但是屁股坐在军头的位置上,韦泽在感情上坚决不能接受杨秀清的行动。
到了天色快亮的时候韦泽才睡着。整宿的辗转反侧之中,韦泽并没有去想什么应对杨秀清的办法。在他迷迷糊糊睡着之前,韦泽只确定了一件事,以后要与杨秀清分道扬镳。而且这次分道扬镳之后韦泽也不会找其他靠山,太平天国与韦泽之间的缘分到此为止。
这一觉睡到中午才醒,韦泽挠了挠手臂上虽然被跳蚤叮过,却已经基本消肿消痒的地方。才喊道:“来人,烧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