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体坛多面手-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于涛扛着一把主色涂成银色的步枪走到杜柯身边,把枪递给杜柯,附送一盒子弹,200发。
完事于涛对黎指导说:“小黎,帮杜柯去找全套的射击服、射击裤、射击手套和射击皮带,再给他拿顶带遮眼板的空顶小帽。我看看啊,杜柯你这身材体型,xl码的差不多,小黎,去拿套xl的吧。”(未完待续。)
493章 实弹练习
黎指导拿来一套步枪运动员的套装,杜柯开始换装。
红白相间的射击服是硬皮材质,射击裤是尼龙的,杜柯来的时候穿了件t恤短袖和休闲裤,他穿上射击服,将射击裤套在休闲裤外面。
射击皮带有两条,一条扎腰上用以勒紧射击裤,这条扎腰上的射击皮带之功能基本和普通皮带一样,有所不同的是它又厚又重,重量是普通皮带的好几倍。
杜柯将另一条射击皮带扎在左臂上,这条扎左臂上的皮带和瞄准、射击直接相关。
射击手套只有一只,戴左手上的,这只射击手套也是硬皮材质,又厚又重,杜柯戴上它之后,左掌看上去就像熊掌。
杜柯穿上射击服、射击裤,扎好射击皮带,戴上射击手套,如果头上再套一顶头盔,就有点像宇航员了。
步枪运动员的射击套装很厚实,好保暖的样子。国际射联有明文规定,正式射击比赛中,步枪运动员必须这么穿。
手枪、飞碟项目没有特殊的着装要求,我们经常能看到,手枪、飞碟运动员穿件短袖上衣、套条七分裤就上场比赛了。
步枪的后座力很大,步枪手们穿着又厚又重的射击套装,主要是为了增加身体重量、提升稳定性、抵消一定的后座力,以提高射击精准度。
飞碟猎枪的后座力也不小,但飞碟枪手决不能穿这么多,因为飞碟枪手要不停的变换枪口位置,大幅度的甩枪需要轻装上阵,以保证甩枪时的灵活迅捷。
步枪手在正式比赛中必须穿全套装备,训练时他们大多也会穿类似的训练套装,这是种良好的习惯,否则忽然间让你套二三十斤的装备参加比赛会不适应。
杜柯穿好步枪射击套装后跳了跳,心说:“真沉啊。”然后戴上了空顶小帽。
空顶小帽内沿安装了可以调整位置的遮眼板,遮眼板就是一块不透明的方形薄片,杜柯将遮眼板调整到遮挡左眼的位置,因为右眼是瞄准眼。他不端枪看着五十几米远处的靶子,初步确认遮眼效果,确认完毕后将遮眼板拨开,提枪拿子弹,询问于涛可否上射击位。
杜柯换射击套装、调整遮眼板的全过程,于涛、杜妈、两位教练都在观察杜柯,他们发现杜柯的准备工作做的还挺熟练。
于涛带杜柯来到8号射击位,指着地面说到:“就这里吧。”然后站在8号、9号射击位之间的地方不走了。
如果杜柯玩手枪,于涛也不怎么管他,坐在射击位后面的凳子上看着就行。但杜柯玩步枪,安全第一啊,于涛就站在杜柯身边亲自盯着他,因为杜柯即将开始实弹射击。
8号射击位,射击地线前方半米处的地面上摆着一台显示屏,这是该射击位的击发成绩显示屏,通过埋在地下的数据线和电子靶计分终端连接,可以即时显示枪手在该射击位上每一发的环值、弹着位置。
50米靶场的36个射击位,每个射击位上都安装了成绩显示屏,整个电子靶计分系统完全符合国际射联正式比赛要求,除了射击位不多,南粤射击队的训练馆承办国际级射击比赛也没问题。奥运会射击比赛要求50米靶场至少要有60个射击位,世锦赛要求更多,80个射击位。奥运会、世锦赛的资格赛人数多,所有选手站/卧成一排,砰砰砰,一波搞定资格赛。
8号射击位黄线内,立着一根金属杆,杆上套着一个凹槽型承物平台,放子弹盒的。
凹槽平台可以上下滑动,立射时调节到胸口左右的高度,跪射时下降平台,调节到枪手熟悉的装弹位置,卧射时枪手们一般直接将子弹盒搁地面上。这种设置保证了步枪三姿、步枪卧射、50米手枪都可以在射击位内练习。
射击位内的地面上有块折叠起来的蓝色垫子,杜柯将范维克鲍小口径运动步枪、子弹盒放在地面上,然后铺开垫子,捋一捋,捋平整,他等会儿将卧在这个垫子上进行卧射实弹练习。
早已切到射击射箭页的杜柯开始检查他的步枪,刚到射击馆时他花了20奖励点买了步枪技能,他的默认技能中只有手枪没有步枪,青少年时期的杜柯以练习手枪为主,他小时候也没料到自己有天会去参加奥运会步枪选拔赛。
杜柯打开步枪的枪机开关,枪口对着五十米外的靶子方向,这个动作很自然,于指导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擦枪走火、枪不长眼,搞射击运动,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靶场上,枪手持枪时,任何时刻枪口绝不允许对着其他人,不管是空枪还是子弹上膛,枪口永远只能对着三个方向,靶子、上方和地面。
杜柯检查枪械时没填弹,他很自然的将枪口对着靶子方向,说明他安全意识较高。他坐在垫子上仔细检查整套枪机、瞄准具,这支范维克鲍小口径运动步枪配5。6毫米的边缘发火弹,奥运会50米步枪卧射对比赛枪械有明确规定:可选用口径不超过5。6毫米的边缘发火子弹步枪,枪械总重量不超过8千克。
5。6毫米及以下口径的枪械属于小口径,7。62毫米以上的为大口径枪械。
大口径枪械配中心发火子弹,击发原理跟军警用枪差不多,击针打在子弹底缘的中央使枪弹发火,子弹内填装的火yao产生火yao气体,推进弹头进入枪膛、击发中靶。
小口径枪械配边缘发火弹,只要击针打在子弹底缘圆周一圈的任何部位,均可使枪弹发火。运动枪械大多使用小口径,它们的威力不如大口径,但射击精度较高。50米手枪慢射、50米以上步枪项目(非奥)则选用大口径,否则有效射程不够。
不管是边缘发火弹或是中心发火弹的运动枪械,它们都属于真枪范畴,子弹里填装了火yao,这种子弹就是普通百姓熟知的子弹头形状的真子弹,搁军警用枪上照样能击发。
气枪则采用压缩空气或液体二氧化碳为击发动力,枪托里安装储气容器,压缩空气、液体二氧化碳储存在枪托容器中。气枪子弹子弹子弹多采用铅弹,看上去就像加粗的图钉,气枪铅弹铅弹铅弹不填装火yao,发射初速度较小,所以气枪比赛一般只比10米射程,超过10米保证不了较高精准度。
杜柯检查完步枪、子弹之后,对身边站着的于涛小声说到:“于指导,我准备好了。”
于涛点点头,对后面板凳上坐着的黎指导做了个手势,黎指导心领神会,去到it控制室启动了8号靶位计分端口,选择计分模块为50米步枪卧射。
几分钟后,于指导看到8号电子靶上端的信号灯亮起,便低头对杜柯说:“可以了。”
一切动作都在近乎无人言语的环境中进行,杜柯从头到位就说了两三句话。
砰砰砰,回响在靶场的只有其他队员击发时的枪声。
杜柯卧在垫子上,双腿自然分开,据枪之前他做了个动作,将扎在左臂上的射击皮带一端扣在枪管前端下方的卡扣上。
左手是杜柯的支撑手,用来托住枪管。射击皮带一端扎在他的左臂上、另一端扣在枪管前端,目的是为了增强托枪时的稳定性,这是符合射击比赛规则的,每位枪手都会扎这么一条射击皮带。
杜柯调整遮眼板挡住左眼,开始据枪,也就是端枪瞄准。
他的左手肘关节支撑在垫子上,手掌托住枪管,和枪管直接接触的是戴在左掌上的射击手套,手套十分厚重,摩擦力很大,这是为了提升据枪时的稳定性。
杜柯的右手是击发手,扣板机的,右手不能戴手套,最多也就戴只薄的半指手套。他用枪托抵住右肩窝靠近锁骨处,右腮帮子贴住枪托上的贴腮板,右眼通过枪托上方的瞄准照门找枪口上方的准星。
奥运会的射击项目不允许使用光学瞄准具,步枪后端的瞄准照门、枪口上方的准星片,这都是机械瞄准具,最多只能加装滤光镜片。
瞄准照门、准星片的瞄准孔只有绿豆大小,杜柯右眼透过步枪上的两个瞄准具瞄着五十米外的黑色靶心。
很多普通人也知道瞄准时的三点一线,即瞄准照门、准星、靶心三个同心圆在一条直线上,但要在50米外瞄准并击中10环是相当困难的。
50米靶子的1环直径为154。4毫米,大概就是一部苹果6plus横着放的长度。10环直径为10。4毫米,10环这个圆形区域比1毛钱的硬币更小,和成年人的拇指盖差不多大小。
50米外通过机械瞄准方式击中一个人的拇指盖,想想也是很恐怖的事情,若打出10。9环的满环值,难度相当于50米外击中一只蚊子。
杜柯卧在垫子上,全神贯注的瞄准,他一脸严肃、身体丝毫不动,犹如任务在身的狙击手,等待击杀敌方高级将领。
终于,杜柯找到了瞄准感觉,他扣动扳机,咔哒,放了空枪。
第一枪就实弹射击,太业余了嘛,空枪预习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于涛在内心中渐渐开始认同杜柯的一系列行为:“换装、检查枪械、卧射姿势、据枪、贴腮、瞄准、空枪预习,准备动作看上去倒是挺专业,就是不知道杜柯的实弹射击命中率如何?”他在以命中率预估杜柯的步枪水平,而不是精准度。能击中靶子,这是命中率。环数越高,好10环越多,代表着精准度越高。
杜柯放了几枪空枪之后,枪感出来了,他从子弹盒内取出一颗子弹,填弹上膛,要玩真的了。
50米卧射、三姿的运动步枪没有弹仓,都是单发的,击发出一颗子弹便再上膛一颗子弹继续击发。
50米射击跟70米射箭一样,即便是杜柯这种1。5视力的人,他也看不清靶子上的环线,他瞄准能看到的靶子就是个小黑点,击发那一下全靠两字:感觉。
砰!
杜柯击发出了第一颗子弹,随着弹壳抛出,范维克鲍运动步枪的枪口上冒出了淡淡白烟,杜柯的右肩部位感觉到了枪托施加的明显后座力,这种感觉很真实很有冲击力,比手枪更过瘾。
杜柯击发后的两秒之内,他面前的成绩显示屏上就显示出了他这发的环值和弹着位置:5。8环,弹着靠下。
正式比赛中,50米卧射的资格赛、决赛,环值都要计到小数点后面的位数,50米卧射是据枪最稳定、精准度最高的一个单项,所以资格赛中也要计到几点几环,否则会出现很多平环。
杜柯按照正式比赛的规格在练习,第一枪打了5。8环。
“准星偏下了。”放完一枪实弹,杜柯便察觉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哟呵,可以啊,第一枪实弹居然没有脱靶!”于涛暗暗吃惊,他以为杜柯要打几枪才能中靶,没想到第一枪就打出个5。8环。(未完待续。)
494章 年轻人的射坛
人们常说瞄哪打哪,但在实弹射击中,射击运动员选择的瞄区并不是预定目标。
由于重力的作用,射出的子弹在空中不断下降,所以射击运动员的瞄区会在目标上方。
杜柯第一发打出5。8环,他感觉自己的瞄区偏下,重新调整准星位置后,他深呼吸几口,继续瞄准、击发。
砰!砰!砰!
杜柯平均一分钟放一枪,连放三枪,打出的环值为7。2、7。1、6。9。他放完三枪后停了下来,看看屏幕上的弹着位置,两发偏左一发偏右,至少垂直方向上进行了有效的瞄准矫正。
砰砰砰……
又打了十枪,环值已能稳定在8环以上。
再打二十枪,其中一半在9环以上,还有三个10环:10。0、10。2、10。3。
一直在杜柯身边监督的于涛已经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当然他本来也没说几句话,内心是震惊的。
射击运动员出身,又当了十几年射击教练,于涛的心理承受力强于普通人,内心很惊诧,但他的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波动。
“杜柯小时候练步枪的时间并不多,现在打了三十几枪就能打出几个10环,太神奇了吧?”于涛目不转睛的盯着杜柯面前的成绩显示屏。
砰!杜柯打出个10。7环。
“哎。”杜柯打出10。7环后很小声的叹了口气。
“10。7环你还叹气!?”于涛终于忍不住了,不自觉的提高了音量。
靶场很安静,于涛的声音一大,所有人都听的见。
杜柯左手边7、6、5、4四个射击位的四位队员停下瞄准动作,他们终于开始好奇的围观杜柯,但也没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各看各的。
于涛拍拍手掌,对众人说到:“大家集合一下。”
四位队员退出膛内子弹,将空枪枪口对着靶子方向、枪搁在枪架上,然后迅速集合到于涛身边,黎、邝两位教练也过来了。
杜柯解开射击皮带,将空枪搁地上,枪口同样对着靶子方向,站了起来。他看见老妈笑着对自己挥挥手,做了个拜拜的手势。
老妈看上去在说,杜柯你好好练习吧,我走了。然后就独自离开了靶场。
“开个小会。”于涛说到,然后拍拍杜柯的肩膀,进行介绍:“这位是杜柯,你们没看错,就是那个杜柯。从今天开始大家就是队友了,杜柯将在我们队专项练习50米步枪卧射,来,杜柯,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杜柯摘下空顶小帽,跟四位队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杜柯,请多多关照。”自我介绍相当简洁。邝、黎两位教练杜柯已经认识过了,他跟总教练于涛更是熟的不能再熟,这四位年轻队友对杜柯来说是新面孔。
杜柯一一跟四位队友握手,他一刚来的,看上去更像是这里的主人。、
杜柯这么热情,实际上他在潜意识里没把自己当做外人,四位队友目测就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们在这座射击馆呆的时间肯定没杜柯长,杜柯七岁起就在这里练枪。
“你好,向你学习。”杜柯跟一位很瘦的男队员握手,这位男队员练的是50米手枪。
手枪男自我介绍:“你好杜柯,久仰大名。我叫蒋磊,三年前入队,主50米手枪慢射,副10米气。手枪。”
杜柯一路握手过去,其他三位队友纷纷自我介绍。
“我叫张文均,两年前入队,专项练50米步枪三姿。”这是位高个子男队员。
“我叫李德宝,叫我大宝就行了,一年前入队,主50米步枪三姿,副50米步枪卧射。”这是位脸上还长着青春痘的大男孩。
“大宝厉害了,入队一年就兼项,你是哪年的?”杜柯对大宝表示赞赏,近距离仔细一看,这小伙子恐怕连20岁都不到。
李德宝:“95年12月的。”果然还差几个月才满20岁。
杜柯最后跟靶场内唯一的女队友握手:“美女你好,打探女士年龄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我猜你是95后的吧?”
射击运动员的心理年龄要大于同龄普通人,这位女队友看上去二十岁出头,但杜柯猜测她的实际年龄肯定没有20岁。
女队友扎着马尾辫,素面朝天、秀秀气气,她笑了笑:“西方兴那一套,咱们这里不兴,我叫梅悦,97年的,半年前入队,主10米气。步枪,副50米三姿。”放下枪之后,几位队友显的活跃了一些,毕竟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两人还没满二十岁。
“狙击少女,年轻有为。”杜柯略显惊奇,这个练步枪的妹妹才18岁啊,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这几个队友一个比一个年轻,莫非这里是南粤省青年射击队。
杜柯看着四位队友说到:“各位兄弟姐妹,你们有93年之前出生的吗?”
张文均:“我是94年的。”
蒋磊:“我是93年6月的。”
杜柯看着于涛,有点啼笑皆非:“于指导,搞了半天,队员里面就数我最老了。”他是93年4月出生,比其余四位队友的岁数都大。
“这有什么稀奇,你从六七岁开始练枪,他们几个也一样。现在的训练方法越来越科学,射击运动员成材的时间提前,很正常的。”于涛不以为然的说到,“当然了,我们队50米项目的队员平均年龄整体上是偏低的,之前有一拨老队员退役,然后就陆续补充了他们四个入队。我们队10米、25米项目上的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上,现在跟20世纪不同,25岁到30岁算是射击运动员的壮年期,35岁以上已算老将,四十岁以上那就是老爷子级别了,如今的国际射坛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也跟新赛制有关。行了,大家继续练习。”
2012年伦敦奥运之后,进入了为期四年的里约奥运周期,在里约奥运周期内,国际射联对各单项的赛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延续了几十年的资格赛成绩带进决赛的赛制已成历史。
就这几位队员练的项目,50米步枪三姿、50米步枪卧射、50米手枪慢射,这些项目的资格赛成绩不再带入决赛,决赛中也没有10发决胜制了,而是更刺激也更残酷的末位淘汰制,一组两发子弹就要淘汰一位选手。三姿的立射阶段采取单发淘汰制,一发子弹淘汰一位选手,最惊险刺激的就是三姿单发淘汰阶段了。
2014年起,新赛制便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实施,很多老将名将纷纷栽在一些新人手中。各国射击队都在研究新赛制,他们发现,新赛制下,一味求稳的成名老将很多时候都pk不过那些不要命的新人。
杜柯也不知道自己赶上了射击项目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就他的射击隐藏特技【绝命】来说,貌似这个特技就是专门为射击新赛制而量身打造的。
【绝命】:开启特技之后,下一组击发的成功率提升为100%。在一场射击比赛中再次激活此100%成功效果,需以一记好枪为引。激活特技效果后若1小时内不进行击发,则效果消失,需再度激活。此一系列循环特技效果在比赛结束后恢复到初始状态。
绝命这两字原来是这么个意思:绝对命中。
杜柯刚才挂着【绝命】卧射,击发了几十枪也没出现所谓的100%成功率。他打出了一记好枪10。7环,这个绝命也没啥反应。
砰砰砰!
开完小会后杜柯继续卧射,射了一小时,9。7、10。2、9。5、10。3、10。5、10。0、9。9、10。6……10环、好10环渐渐多了起来,这是他两个120的属性精准、技巧在发挥作用,跟【绝命】无关。
“所以【绝命】定义的下一组成功率提升为100%,下一组是指决赛中的下一组吧,至少对于50米步枪卧射来说这样的。”杜柯领悟了【绝命】的原理。
50米步枪卧射的资格赛没分那么细,反正各选手要在90分钟内完成60次击发,资格赛总环值排名前八的选手进决赛。新赛制的决赛是按一组一组的击发进行排位、淘汰。
杜柯正在训练,哪有什么决赛给他打,看来【绝命】首秀要在全国选拔赛中上演了。
其实【绝命】的原理跟射箭隐藏特技【追魂】差不多,【追魂】是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平射出两箭10环则奖励一支必中10环的追魂箭。
【绝命】先甜后苦,先给杜柯一组绝对命中的奖励,能否先甜后苦再继续甜,同样需要杜柯依靠不开特技的平射打出好枪、好碟、好10环,然后再次激活【绝命】特效。
所以平射环值是基础保障,【绝命】这明显就是个绝杀特技,让杜柯绝对命中的同时,也意味着绝了对手的命。
接下来的十几天,杜柯每天都在省射击队练习步枪卧射,他按正式比赛中资格赛的规则,60发子弹为一轮,在90分钟内不休息连射60发。
枪感越来越熟悉,杜柯的射速也逐渐加快,到了9月下旬,他射一轮60发子弹用不了90分钟的满额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他1小时之内就搞定60发了,每天击发8到10轮,消耗480~600颗子弹。
杜柯的60发成绩能稳定在630环左右,这使他成为了50米步枪项目几位队友中的老大。
60发总环值630环,平均每发环值为10。5环。男子50米步枪卧射60发世界纪录为633环,平均每发10。55环,世界纪录保持者是俄罗斯名枪手卡曼斯基。
在所有的奥运射击项目中,50米步枪卧射肯定是精准度最高的一项,卧射的身体稳定性最高,托枪管的支撑手能撑在垫子上。跪射的精准度次之,跪射时的支撑手能撑大腿上。立射时的支撑手是悬空托住枪管的,所以立射最不稳定,精准度较卧射、跪射要低。
竞技射击运动由军事射击演变而来,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当然是卧射和跪射,要么卧战壕里射,要么找个掩体跪射。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阵地战时没人傻不拉几的站着射,射击准度低不说,自己也更容易暴露在敌人的瞄准视线中。
精准度最高的卧射是最接近实战的一种射姿,竞技射击比赛中的男子50米步枪卧射,资格赛中的平均环值打不到10。3环以上,去到国际射坛肯定被欧美选手虐哭。卧射是欧美的强项,大口径步。枪300米卧射在欧美很流行,所以欧美枪手打个50米卧射十分轻松。
杜柯现在的卧射60发能打到630环、单发环值10。5环,省队教练组认为,他在男子50米步枪卧射项目上已经具备了较高的国际竞争力。(未完待续。)
495章 参赛
一直到国庆节假期结束,杜柯都没接到游泳、田管、自剑、射击射箭任何中心的联络,回家这一个月以来,只有体总办公厅的陈主任在上周和他联系过,一通电话简单说了几分钟,互通有无,仅此而已。
“真好,没人管我了。”杜柯觉得没人管很轻松,但他也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