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乔道:“主公,公瑾那日操练水师兴起,便在鄱阳湖中游耍,不幸感染风寒,妾身听军士禀告,连夜来此照顾,却不想公瑾的病一天比一天重,连回柴桑都不能,更别说领兵出征了。”
小乔说得句句焦急,孙仁也听得连连点头。
但是杨林却目光如炬,瞧出了其中的破绽。
杨林道:“夫人切勿挂牵,依不才看,尊夫只是小病,若夫人不嫌弃,不才倒是可以为周将军诊治一二。”
小乔听后大喜,道:“若杨先生肯为夫君诊治,妾身感激不尽。”
于是杨林上前一步,来到周瑜榻前,开始为周瑜把脉,周瑜也并不躲避,伸出手来,杨林一边号脉,周瑜还在一旁**。
杨林将手指搭在周瑜的脉门上,周瑜只觉得脉门一痛,再看时,自己的脉门一处,竟被杨林的手指掐出了血迹。
周瑜怒,欲起身,但随即又打消了念头,继续躺在床上**。
杨林道歉道:“周将军切勿喊痛,俗语说,不痛不通,不通不痛,所谓的医理,便是要痛才能起到效果!”
说完,杨林就松开了手,周瑜恨得咬牙切齿,却不能发作。
小乔见夫君手受伤了,忙为周瑜包扎。
杨林退了下来,孙仁便问:“杨林,你可知道周将军是得了什么病,可有法诊治?”
杨林笑道:“主公,周将军的病理复杂,实在难言,但经微臣刚才诊治,周将军应是头有病!”
孙仁、小乔大惊失色,没想到周瑜的病竟然在头部。
孙仁问:“难道说,周将军中风了?”
杨林道:“主公,周将军并非中风,而是这脑中有残疾,按医者的话,便为‘脑残’,医术上有云:脑残者无药医也,故而周将军的病,实在难以医治,若是幸运的话,拖个三五七年倒是无甚,若不幸,便应尽早准备后事。”
杨林的话令小乔花容失色,忙问道:“杨先生,夫君的病当如何治疗,还请先生开个药方。”
杨林道:“既然夫人恳求,那么不才便只能勉力为之了。”
说罢,杨林便取出纸来,在纸上书写。
杨林的话,虽小乔深信不疑,但孙仁与杨林相处日久,知道杨林是在说玩笑话,在杨林给她讲的故事中,的确也有“脑残”的字眼,这脑残,指的是一个人呆呆傻傻,是骂人的话,并非医学术语。
杨林开完药方,递给小乔,随即便和孙仁离开了。
小乔小心翼翼的接过药方,本想这就照方抓药,但周瑜却道:“将药方拿来我瞧瞧。”
小乔于是将药方递给周瑜,周瑜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米田共,日益服食,必可药到病除。
周瑜勃然大怒,将药方撕得粉碎,而小乔这才发现夫君气色红润,不似久病之人……
另一方面,杨林和孙仁离开了鄱阳湖,孙仁问道:“杨林,你是何时发现周将军是假病的?”
杨林道:“周将军春秋鼎盛,常年在外带兵,怎会说病就病的?因此微臣从未相信周将军是真病,此次前来,只是为了坐实这一点罢了。周将军为装病,真是煞费苦心,连自己的枕边人都欺骗,当真毫无良心。”
孙仁低头沉默,良久,才道:“今曹军就要侵入东吴领地,东吴水师虽强,但能领兵之人却不多,周将军是不二人选,但他却称病不出,不肯为孤效命,这可如何是好?”
杨林道:“主公,韩信曾对高祖说过,自己是兵之将,只能御兵,而大王是将之将,可以领将。今虽然周瑜不肯领兵出征,但主公切勿忘记,自己才是东吴之主,三军真正的统帅,对抗曹操虎狼之师,主公何不亲征?”
听了杨林的话,孙仁连连摇头,道:“孤是女儿身,在三军面前,只怕难以立威,对抗曹操如此大事,孤领兵出征,若是败了,只怕陷东吴百姓于水火。”
孙仁不肯亲征,杨林也无话可说,只骑马向前,不再说话,孙仁也不说话,两人一路再无言语。
翌日,孙仁再下旨令,命程普为大都督,统领三军,抵御曹军。
孙仁想程普是老将,在军中威信仅次于周瑜,定能率领三军击败曹操的,但是令孙仁没有想到的是,程普竟然也称自己生病了,无法领兵,恳请主公原谅。
这一次,孙仁连去探病的心情也没有了,她急匆匆的招杨林来书房谈话。
杨林见孙仁一脸愁容,自己则是一脸的微笑。
孙仁嘟着嘴生闷气,道:“杨林,这次孤不听你的话,又碰了一鼻子灰,今日孤将你找来,是要问问你,亲征曹操,应当如何去做?如何领兵,你又有何计策能够破敌?”
第十六章亲征
杨林和孙仁感情日笃,难免会有些小别扭。
虽说孙仁对杨林言听计从,但有的时候,孙仁也会在杨林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尤其是当杨林以厚黑之道教授孙仁之后,孙仁也想着自己独自处理一些事务。
不过孙仁独断专行,却往往碰钉子。
这一次,杨林劝孙仁亲征曹操,孙仁故意不听,而是命程普领兵,谁想程普也装病,于是孙仁当着杨林的面,使起了小性子。
杨林安慰道:“主公,当日周瑜率军中众将围城,虽被逼退了,但是军中众将,只怕还不服你,你让他们领兵出征,只怕每人会遵从,只是装病还算是委婉的做法了,若是激进一点的将领,只怕会当面骂人的。”
从一开始,杨林就瞧出了军中众将的想法,经他这么一说,孙仁这才知道情势紧迫,东吴能领兵之人,只怕都不会遵从自己的命令的。
孙仁道:“杨林,孤若是亲征,你也别想逃过,孤要你日夜陪在身边,与孤共同破敌!”
杨林笑道:“主公,微臣必定一直陪在你身边。”
经杨林一开到,孙仁终于露出笑容。
杨林又道:“主公,周瑜等将称病不出,这也是给你我的机会,想你登上东吴主公之位日久,却从未在军中立威,将士们不服你也是情理之中,这一次,主公亲征曹操,只要主公能够展现出自己领兵的能力,将士们自然会对你刮目相看,到时候,收回周瑜手中的兵权,简直是易如反掌。”
正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至,一件事情,从正反两面来看,便能够得到不同的寓意和结果。
孙仁终于不再烦恼,便决定亲征。
但是要亲征,也不是容易的事,孙仁便问亲征的具体战术,于是杨林便拿来了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地名,逐一为孙仁解释。
“主公,曹操要攻我东吴,必定从水路进攻,原本曹操的打算,是取荆州水军为己用,但事与愿违,荆州死命抵抗,曹操虽收降了部分水军,但不过数万,再加上曹操自己的北方水军,总数不过十五万,这十五万军队久疏战阵,又不易管教,只怕他们从南郡出发,要十数日才能抵达夏口。
而我方水军数量虽不及对方,但东吴水军操练熟练,在水上作战如履平地,在战力上毫不逊色,只要我方占据有利位置,便能以守为攻,曹军无法奈何我们!”
杨林滔滔不绝的说着,孙仁却仍有不懂,问道:“杨林,照你这么说,我方只消占据有利的位置,便能够以逸待劳,那么你说说,这有利的位置是哪里?”
杨林不慌不忙,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正是这里!”
孙仁一看,杨林所指之地名叫陆口,以陆水于此环流似刀形得名,位于险要之处,正如杨林所说,这里的确是战略要地,易守难攻,只消把守住这里,曹操的水军只怕难以突入。
孙仁又问:“虽然有战略,但是战术上又需如何呢?杨林,你和我都没有学过兵法,没领过兵,何以御敌?”
杨林笑道:“主公,军队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难,说起来,就像是围棋一般,在局部地势形成包围之势,以多打少,此就能够获胜。”
杨林说得含糊其辞,孙仁听不懂,于是杨林又道:“主公,微臣曾与你说过,理学是世间万物的起源,这兵法,也自然囊括其中,现在,微臣就用棋子来向主公说说,如何操纵一支军队来击败敌人。”
说着,杨林便取出围棋的棋子,将棋子丢在地图上,为孙仁主公耐心的讲解。
其实孙仁并不以为然,但是听着听着,就逐渐被杨林所说的战术吸引了。
正如孙仁所说,她没有学过兵法,但是她却是瞧过军队作战的,当年随大哥孙策东征西战,她也曾耳濡目染过一些兵法知识。
只是杨林所说的这些战法,孙仁却从未听说过,最初孙仁认为杨林是剑走偏锋,但是听到后面,才知道杨林所说的战法,前军与后军相互呼应,战法虽奇,但却相当稳固,不会因为一两次的突击失利便兵败如山倒。
在杨林的讲述过程中,孙仁好像是从头到尾的学了一遍最系统的兵法,她这才相信杨林的话,理学果然是世间一切的根基,以理学为基础,就算是操控军队这样的事,也能够办到。
杨林为孙仁讲了足足两个多时辰,孙仁听得入迷,竟忘了时间。
转眼间,天色已然暗淡,于是孙仁说道:“杨林,今日天色已晚,你且回去休息,亲征之事,明日再来运筹。”
和杨林一席话之后,孙仁对于击败曹操,便有了更充足的自信,她这才知道,一支军队,并不需要猛将来统领,只要战术得当,书生也能身为统帅。
杨林打开书房的门,却见一人候在门外,正是鲁肃。
鲁肃看来已在书房外等待多时了,有无人通传,于是杨林和孙仁并不知道。
孙仁见了鲁肃,便问道:“子敬有何事?”
于是鲁肃进入书房,向孙仁拜道:“微臣惭愧,无法说服军中诸将共抗曹操,今日末将特向主公请罪,望主公抗曹之时,将微臣带上,微臣愿尽绵薄之力。”
孙仁一听,顿时喜出望外。
原来军中诸将,也并非都依附于周瑜,鲁肃认为,虽众将对孙仁这位女主不服,但大敌当前,众将应以大局为重,先抗曹,再论东吴内部之事。
可是鲁肃的言论却在军中无法占据上风,于是军中将领称病不为孙仁主公效命,鲁肃也颇为失落,思索再三之后,鲁肃决定以私人名义帮助主公抗曹。
孙仁道:“子敬既有意,孤定不亏待于你!”
鲁肃在得到了主公的答复之后,满意离开。
在送走了鲁肃之后,杨林对孙仁说道:“主公,子敬是大才,不可屈就,他日东吴,全仰仗鲁子敬的才干,望主公重用于他。今日虽军中诸将不肯助主公抗曹,但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鲁肃是第一个,他日还会有更多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周瑜以个人好恶,至江东百姓于不顾,他迟早会众叛亲离,主公只消击退曹操,你的声望,便会在东吴如日中天!”
第十七章出征
曹操在南郡休整完毕,十一月,水陆并进,直扑东吴。
而在曹操进军之前数日,东吴主公孙仁就宣布亲征曹操,抵御强敌。
当今的东吴民众,多是受北方的战乱逼迫,不得已南迁至此,他们受不了曹操的凶狠残暴,得东吴所助,才能安居乐业。
既然已经安定下来,谁也不希望再次流离失所,因此东吴的民众们,都祝福主公能够旗开得胜。
孙仁自领大都督,统帅三军。
命杨林为军师,为军队出谋划策。
命鲁肃为赞军校尉,随军出征。
命王宝为武威中郎将,随军出征。
命诸葛瑾为监军,随军出征。
当听到这些参战的将领时,所有人都大呼不可思议,周瑜、程普、甘宁、吕蒙、黄盖……这些勇冠三军的将领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们不上前线抵御外敌?
柴桑城乃至整个东吴地区的民众哗然,这个时候,正是杨林所创立的东吴舆论会活动的机会。
杨林在随军出征前,对东吴舆论会部署了任务,那就是煽动民情,抹黑以周瑜为首的一干将领。
在造势方面,东吴舆论会自然是强手,没多久,东吴的民众都有了普遍的认识,那就是以周瑜为首的军中主要将领,是因为怕死才会避而不战的,他们是一群胆小的懦夫。
当然,周瑜也听到了传言,他虽擅长于军务,但却对舆论控制一窍不通,他不知道谣言是如何传来的,而这些谣言,对他的名声是极大的损害。
不过周瑜并不担心,因为以东吴水军现在的领兵将领的能力,是断然不可能抵挡住曹操的大军的,于是周瑜在等待军队败逃的那一刻,只要军队败了,自己就能重新夺回军队的指挥权。
周瑜也将自己的意思暗自传达给了与他一同避而不战的诸将,诸将也认同了周将军的想法,都等待着前方军队溃败的消息。
另一方面,孙仁领水军五万之众,从鄱阳湖出发,顺江而上,迎击曹操。
五万水军,几乎就是东吴的全部战力了,如若败了,东吴将再无翻身的机会。
战船上,孙仁身披银色铠甲,威武无比,不过她却闷闷不乐。
杨林安慰道:“主公,当日你听微臣将郭大侠的故事,今日,你终于有机会如郭大侠一般保家卫国,何以愁眉不展呢?”
孙仁道:“只是听故事,不知道故事里面角色的沉重心情,今日,孤才算真正的领会到,将家国天下一肩挑的感觉,真压得孤喘不过气。”
今次一战,东吴倾尽所有,就如同一名赌徒将全副身家都压在一场赌局上一般,孙仁身为东吴之主,难免担心。
杨林笑道:“主公,打仗没有一定赢的,但若不去想,只怕能赢的战役也会输掉了,我东吴大军众志成城,抗击强敌,需要的是信心,若主公自己也心存疑虑,又让三军将士如何面对?”
在杨林的建议下,孙仁这才露出勉强的笑容。
杨林也知道,此时此刻,刻意去安慰孙仁并不会有什么效果,只能等着战事一起,己方胜了几场之后,孙仁主公才会对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信心。
杨林下船舱,却正遇王宝。
王宝一把将杨林拉至僻静处,狠狠道:“杨大人,你害洒家好惨啊!”
堂堂七尺男儿,王宝竟然眼眶带泪,因为他生平最怕的人,正是曹操。
王宝虽想在东吴混出名堂,却不想连命也搭进去,今次抗曹,虽自己被委以重任,但是王宝却深知道,曹军势大,东吴军队凶多吉少,若真败了,自己岂不是会死在乱军之中?
起初王宝为赶车校尉,后来受封威武中郎将,领护卫军,王宝的职位虽然升了,但是他的胆量却未增加半点。
护卫军负责柴桑城的安全,自己虽身为统帅,但是危险系数极低,是以军中诸将都瞧不起王宝,王宝也觉得毫无关系。
这一次,随军出征,王宝才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上了贼船,而将自己逼上贼船的人,不是杨林是谁?
杨林笑道:“王将军,男儿保家卫国,你应当感到荣幸才是,若能战死沙场,岂不是能名垂千古了?”
王宝骂道:“杨大人,洒家知道你聪明,也知道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是洒家恳求你,这一次,请千万别致洒家于不顾,洒家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三岁的小儿嗷嗷待哺,孩子不能没有父亲……”
王宝向杨林大打感情牌,杨林也不再理会,径直朝别处走去。
杨林的心中非常清楚,王宝是草包一个,在能力上,比起周瑜、程普等将领来,他差得很远。
但是正是这样的草包,才是杨林最喜欢的“将才”,在杨林看来,为将者定然要在自己的意志下办事,否则的话,令不能行,禁不能止,还谈什么打胜仗?
杨林来到船舱中,不过这并非是他自己的房间,而是住着另一个人。
那人一见杨林来了,也有些意外,不过却并不慌张,道:“杨大人怎么有兴致到亮这里来?”
此人正是诸葛亮,这一次为了能够联合抗曹,诸葛亮被迫来到柴桑当人质,而为了孙刘联盟能够顺利结成,诸葛亮也极好的履行了人质的义务,当杨林让诸葛亮也随军出征的时候,诸葛亮也一口答应。
诸葛亮虽为人质,但是他毕竟是功曹从事诸葛瑾的胞弟,因此在柴桑城中颇受礼遇,而杨林也特意派人为诸葛亮送了不少的见面礼。
杨林进了船舱,便关上了门,随处找了个地儿坐下,问道:“诸葛先生,在这船上住得可习惯不?”
诸葛亮道:“这艘战船颇大,就算在江面上也不甚颠簸,亮住得颇为稳当,有劳杨大人挂心了。”
杨林自然是不会限制诸葛亮的行动的,只不过诸葛亮自认为是人质的身份,于是也不方便四处活动,诸葛瑾常来探视诸葛亮,而诸葛亮也只是和兄长拉些家常,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诸葛亮却闭口不提。
第十八章赤壁
杨林笑道:“诸葛先生大才,早在荆州之时,不才就颇为仰仗,今日再见,不才更是觉得与先生有缘,若先生不嫌弃,不才愿与先生结为朋友。”
诸葛亮也笑道:“亮为人质,岂敢高攀杨大人,杨大人能赏亮一口饭吃,亮就感激不尽了。”
两人对视一望,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
所谓心有灵犀,杨林和诸葛亮,只消三言两语,便能传递诸多信息。
当日在荆州之时,诸葛亮设九连环,被杨林破解,杨林当时就知道,那位白衣书生就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而诸葛亮也知道了杨林便是刘琦背后的主使之人,来自东吴。
到后来,诸葛亮来柴桑做人质,又见到了杨林,便知道,杨林不仅主使刘琦弑杀后母,更是当今东吴之主孙仁的幕后推手,孙仁对杨林言听计从,杨林可以算得上是东吴的太上皇!
笑过之后,杨林娓娓说道:“诸葛先生,你虽名为人质,事实却为大军监军,当今孙刘联盟,共抗曹贼,还望先生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干,为主公出谋划策,主公定然不会亏待于你的。”
诸葛亮却道:“亮虽自诩有些本事,但今时今日,却也难有作为,纵观今日东吴水军,虽有五万之众,但东吴善于带兵的将领,却一个也没来,只凭孙仁那小丫头亲征,她又有什么本领来指挥军队?”
杨林笑道:“诸葛先生多虑了,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那不过是古法,真正的战争,并非是靠将领的能力取胜,而是凭借着士兵们的勇猛和战术的应用得当,今次,不才就要令诸葛先生看看,何谓真正的战争!”
说完,杨林就离开了船舱。
同为智者,杨林和诸葛亮心心相惜,杨林总是不时的找诸葛亮攀谈一些趣题,而诸葛亮也乐于奉陪。
不过可惜的是,无论如何,诸葛亮都不打算为东吴水军出谋划策,杨林虽有些许失望,但也并不沮丧,这场战争的胜利与否,还是看东吴水军的实力,而并非靠着一人的智慧。
水军行了一日,便到了江夏,水军暂时停泊。
驻守在江夏的刘琦和刘备亲自出城迎接,孙仁趾高气昂的接见了已经灰头土脸的荆州牧刘琦。
刘琦见了杨林,心生惧意,但也无可奈何,现在东吴有兵,自己只能听从东吴的吩咐。
刘备见诸葛亮,问及诸葛亮的衣食住行,诸葛亮道:“主公放心,亮一切安好,亮虽名为人质,但却被以宾客之礼相待,还请主公勿念。”
在听闻诸葛亮一切安好之后,刘备也放下心来。
虽知道东吴带了五万水军迎击曹操,但是刘备军中诸将在得知周瑜等将都未随军出征之时,都大吃一惊。
江东虎将都未出征,那还谈何打败曹操?
刘备问孙仁道:“将军以五万之众,抵挡曹操二十万大军,此实在是艰难之事,江夏虽然兵少,但是可以借将军一用,将军意下如何?”
刘备好心询问,却不想遭了孙仁的冷眼,孙仁道:“刘皇叔不必多心,孤所带的军队,皆是江东精锐,以五万之数抗曹操二十万大军,绰绰有余,无需再用江夏之兵,皇叔一路败阵,兵卒已剩不多,还是留下来自保的好。”
孙仁的话,刘备听得脸都绿了。
不过既是同盟,刘备自然百般示好,又道:“备军中诸将,可借将军一用,虽不成气候,但总会有些作用的。”
刘备心想,东吴只带了五万水军来,却没有出色的将领去统帅,而自己的麾下,关羽、张飞、赵云等,都是稀世猛将,若有他们助力,东吴必定如虎添翼。
但是这样的提议,却也被孙仁给拒绝了,孙仁道:“皇叔切勿担心,孤手下虽无出色之辈,但也颇有才干,你手下的将军,还是留在江夏吧。”
连遭冷眼,刘备无言以对,恨得牙痒痒的,只不过却不能发难。
孙仁的话,自然是杨林教她说的,因为在杨林的军事理论中,将领的作用被弱化了,所以,关、张、赵等猛将,在军队中所起的作用,其实和一般的二流将军差不了多少。
刘琦、刘备满心欢喜的迎来了援军,却不想率军的孙仁态度傲慢,他们也巴不得孙仁率军赶快离开。
孙仁在江夏停留了半日,水军便马不停蹄的再次。
又行了半日,水军终于来到了陆口。
这正是杨林所说的易守难攻之地,孙仁立即命令三军安营扎寨,以待曹军。
军士们摩拳擦掌,期待着和曹军的交锋。
大战将临,孙仁身为最高军事统帅,不免忧心忡忡,于眺望台上遥遥看江。
杨林也爬上了眺望台,来到了孙仁身边,并为孙仁披上了披风。
“主公,此处风大,还是早日歇息的好。”
孙仁感觉到了温暖,不过却并不想下去,她看着杨林,道:“杨林,孤睡不着,今军队虽然已然稳固安营,但一想着曹操随即将至,孤就惴惴不安,害怕东吴的军队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