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资本大唐-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济!”金春秋有些难以置信的惊道,“我们新罗和百济可是世仇,咱们身为王族,若是投靠百济的话,恐怕会被全天下耻笑的!”
“哼,若是不投靠百济的话,难道你还有更好的去处?”金庚信一脸不悦的说道。
“这……”金春秋也沉默下来,天大地大,可是在这片天地中,除了投降百济之外,好像真的再也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了。
不过就在这时,金庚信两人忽然听到马车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开车门一看,结果发现一个探马正飞奔而来,到了马车旁边时飞身下马,然后跪下禀报道:“启禀将军,一支三千人左右的骑兵正从后方追来,看他们武器与铠甲,应该唐军!”
“什么!”金庚信听后大惊,按他的想法,李愔在进入金城之后,肯定会忙着占据各个重要部门,然后安定城内的人心,应该没有精力来追击自己,可是没想到李愔对自己和金春秋如此重视,竟然派了一支骑兵来追击。
“大兄,这可怎么办,大唐的骑兵精锐,只凭咱们这些人,肯定只有被屠戮的份?”金春秋也是一副门神无主的表情道,上次他被李愔抓住时,还有金德曼救他,可是金德曼已死,这次再被抓住的话,那就再也没有人可以救他了。
金庚信不愧是个领兵之人,短暂的震惊之后,很快恢复了冷静,沉着脸思索了一会后,忽然霍的一下抬起头来,一脸决然的开口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分成两部,前部以花道郎开道,尽快赶到丁川城,余下的全都留在这里断后!”
金庚信这个命令的用意很简单,在他看来,自己手中的根本是三千花道郎组成的精锐,至于从金城带出来的六千老弱,根本就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与其留着他们浪费军粮,还不如把他们留在这里,反正现在冰雪未消,道路并不是很宽,有他们挡在这里,至少可以挡住唐军一会,也好为他们争取一下逃跑的时间。
而金春秋更不在乎那些士卒的生死,一听金庚信的命令,立刻催促着人去办,而金庚信则亲自整合花道郎,然后他和金春秋也改为骑马,开始拼命的向前冲去,而他的几个心腹则被留了下来,督促着留下的六千老弱整理队伍,打算阻拦唐军。
而就在金庚信的的三千人刚离开约有一刻钟的时间,忽然后面的道路上蹄声震天,紧接着一支杀气腾腾的骑兵挥舞着马槊就冲了过来,而看到如此彪悍的一支队伍,六千老弱的新罗士卒全都吓的面无人色,甚至有不少人把手中的武器一扔,转身就开始跑。毕竟他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才被征召几个月,连最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完成,再加上老的老小的小,所以在面对如虎狼一般的大唐骑兵时,逃跑只是本能的身体反应。
金庚信的那几个心腹将领虽然极力约束,不过奈何这些老弱实在不堪大用,大唐的骑兵还没有冲到,他们的队形已经变的不成样子,而等到两支军队一接触,立刻掀起一阵阵腥风血雨,而听着身后同伴的惨叫,前面的新罗士卒自然跑的更快了。
虎力一马当先,一棍子扫平面前的新罗士卒后,看准后边一个将领模样的人,一夹马腹就冲了过去,而那个新罗将领看到这个如血魔战神一般的唐军将领冲过来,立刻吓的亡魂丧胆,刚想转身就逃,可是没想到被虎力一把从马上摛了过来。
“说!金庚信和金春秋在哪里?”虎力高声大吼道。之所以抓住这个将领,是因为他知道,新罗上层之中几乎人人都会说汉语,自己与他们交流没有任何的问题。
这个将领并不是金庚信的心腹,而是从金城被迫出来的,所以根本没有任何隐瞒,急忙把金春秋他们逃跑的方向指了出来。
而虎力听后立刻把这人给扔了出去,然后挥动手中的铁棍大吼道:“金春秋不在这里,儿郎们随我冲过去!”
“喏!”
后方的大唐骑兵怒吼一声,马不停蹄的开始向前冲,而剩下的这些新罗老弱也学聪明了,所有人都争相向路两边躲,生怕挡住唐军的路而丢掉性命。结果当虎力他们冲过去后,路上虽然哀嚎一片,不过死的人却并不多,大多数都只是因为躲闪不及,而被骑兵给撞伤的。
第三百一十八章饥饿的金城(上)
前些日子的那场大雪将大地染上一片银色,远远望去,山峦起伏像是一团团白云一般。不过刚从金城中出来的崔二却没心思欣赏什么美景,他手中挎着个篮子,篮子里还放着把小尖镐,不过尖镐的尖却是用石头磨制的,前段时间和百济打仗,民间所有的铁制品全都要上交,崔二家的自然也不例外。
崔二今年有二十多岁,是金城的居民,世世代代都住在城中,本来家中有一个不大的小饭馆,虽然收入不多,但足够他们一家生活。可是自从去年与百济爆发战争后,城中的物资匮乏之极,他家中的饭馆根本开不下去,而且他大哥也被抓去当兵,现在也不知是死是活,家中只剩下他一个青壮,这还多亏他有个族叔是个小军官,帮他说情才让他留下来养家。
一想起这场该死的战争,崔二就禁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声,他们家兄弟两人,而且都已经成婚,大哥有两个孩子,他家中也有一个孩子,另外上头还有一个老母,现在除了一个生死不知的大哥外,家中还有七张嘴要吃饭,若不是以前开饭馆时偷偷藏了一些粮食,恐怕他们全家早就被饿死了。
不过崔二只是个小人物,再怎么咒骂这场战争也没用,他最关心的是下一顿家中吃什么,虽说以前藏了一些粮食,但是经过前段时间的消耗,尽管家中已经是尽量省着吃了,可还是不够,所以崔二这些天一直在城外转悠,尽量找到一些能吃的东西带回去。
想到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崔二无奈的叹了口气,把身上脏的要命的羊皮袍子紧了紧,低着头出了城门,快步向金城东南的一座小山赶去,那里有山有水,而且草木茂盛,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若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能吃的东西。
虽然太阳还没有完全升起来,不过路上的人已经开始多起来,而且大部分都是如崔二一般,挎着篮子到山里找吃食的,毕竟城中早已经断粮多日,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像他们这些普通百姓只能靠自己,甚至听说有些贫民区已经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崔二哥,你今天来的倒是挺早的。”正在崔二快步向前冲,打算赶在所有人的前头进山时,忽然旁边窜出一人,拉着他的手臂笑道。
崔二扭头一看,也露出一脸笑意的道:“原来是小九啊,你家中又没吃的了?”
拉住崔二的是个看起来只有十一二岁的少年,身材十分的干瘦,名字叫做郑光,是崔二以前的邻居,因为在家中行九,所以一般认识的人都叫他小九。其实这个小九今年都已经十四岁了,只因为家中太穷,经常没有吃的,个子长不起来,所以看起来才小的多,不过也正因为这样,才让他逃脱了兵役,没有像他八个哥哥那样,全都战死在战场上。
一听崔二的话,小九立刻苦着脸道:“我家的情况二哥您还不知道,家里什么时候有过吃的?”
崔二一听也是满脸苦笑,小九的八个哥哥都战死了,父母也全都病逝,现在是孤身一人,可谓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说起来自己家中虽然有些粮食,但是却有七口人要养活,所以自己与对方相比,却还不如小九身上的担子轻。
和小九聊了几句闲话后,忽然小九有些神秘的拉住崔二,看了看周围没有人这才说道:“二哥,我在城南发现一个好去处,那里有条小河,河里的冰层**,里面可以抓到鱼,一会你跟我去那里吧!”
“真的?”崔二一听也十分惊喜,打了近一年的仗,金城百姓家中几乎都断粮了,周围山野里只要是能吃的,几乎都快被人挖光了,至于河里的鱼,更是难逃毒手,再加上现在是冬天,河面上结起一层厚厚的冰,捕鱼更加的困难,没相到小九竟然能找到一条冰层**的河,更难得的是河里还有鱼,如果运气好的话,今天晚上家里就能喝上鱼汤了。
想到那一年多都没有喝过的鲜美鱼汤,崔二也不禁流出了口水,催促着小九快点带路,千万别被其它人抢了先。不过就在他们两个正在兴冲冲的往前跑时,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如雷鸣般的马蹄声,紧接就见前面的行人一阵大乱,纷纷向路两边闪。
看到这种情况,崔二和小九自然也不敢傻站在路上,赶紧跳到路边的雪地里站着。而再抬头看时,却发现前面有一队威武的大唐骑兵飞奔而来,连看都没看他们这些人,就从崔二他们身边冲了过去,溅得路边众人一身的雪花。
“这些唐人真霸道,跑这么快也不怕撞到人!”崔二交身上的雪打掉,有些不满的开口道。
而旁边的小九却笑嘻嘻的说道:“嘿嘿,这些唐人前几天去追击大将军……,呸,不对,是金庚信那个反贼,结果还是让他逃到了丁川城,后来唐军又派了人去攻打,可是还是被金庚信给跑了,这让那位齐王殿下十分生气,而唐军更像是疯了一般,拼命的寻找金庚信他们的踪迹,所以现在咱们千万可别惹到这些人。”
小九虽然人小,不过他平时里在街上厮混,消息十分的灵通,对这些事情知道的十分清楚。崔二有个叔叔在军中任职,所以也知道一些情况,金庚信和金春秋好像不满齐王的到来,所以带兵逃走,被大唐的骑兵追杀,好不容易才逃到丁川城,而骑兵无法攻城,等到大唐又派军队去攻打丁川时,金庚信两人又带着人跑了,而且这次一跑,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消息,使得这段时间唐军一直在四处找人。
不过这些事不是崔二这种小人物该关心的,看着这些唐军飞奔而去之后,崔二和小九挎着自己的篮子,兴冲冲的向东南方向的小山赶去。
进到小山之后,小九和崔二并没有像其它人那样满山跑,而是在在山的东侧转了个圈,七拐八拐的穿过几条山沟后,来到一个不大的小山谷,虽然这个山谷里也是被白雪覆盖,不过相比其它地方,山谷里的雪要薄的多,而且还有一条小溪从山谷中穿过,溪面上结着一层闪闪发亮的冰。
看到这个山谷里根本没有多少脚印,这让崔二是大喜过望,脚印少也就是说来这里的人少,那么能在这里找到食物的机会也要大很多。
崔二和小九两人兴冲冲的跑下去,最先来到山谷中央的小溪边,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溪面上的冰并**,而且溪水也不深,最多也只到人的大腿处,两人从冰面上都能看到小溪底下的沙石。
“鱼!这里有鱼!”崔二还没在河上走上几步,忽然就听不远处的小九高声喊道,这让他快步跑过去,顺着小九的手指看去,果然发现几条半个手掌大的鱼冻在冰里。
“快!快找块尖石头,咱们把冰砸开!”崔二也是大喜道,虽然他带着把石头制的尖镐,但却不值得砸冰,毕竟尖镐也是他好不容易才磨出来的,砸坏了他也心疼。
小九闻言很快找了块不小的石头,由崔二抱着开始砸冰,他年轻体壮,很快就把冰面砸开,然后小九迫不急待的把冰里的鱼捞起来,暂时都放在自己的篮子里,然后两人沿着小溪向下走,花了小半天的时间,总算又找到数条鱼,虽然都不是很大,但若是省着吃的话,倒也能挨上几天。
不过仅仅这些鱼显然无法满足崔二和小九,再加上天色还早,所以两人拿着小尖镐,开始在河岸的冻土上用力挖,有水的地方植被一生长的都十分茂盛,他们两个正是想在河岸上挖一些植物的根茎回去,虽然这些根茎又苦又涩,但总归还是能填饱肚子。
一直到太阳西斜之时,两人才挖到两篮子可吃的根茎,至于之前捞到的鱼,全都被两人平分,然后小心的放在篮子底,然后用根茎盖住,毕竟一会他们要进城,若是被守城的士卒看到他们篮子里有鱼的话,肯定会被私扣下来。
又是捞鱼又是挖根茎,两人都是累的不轻,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而崔二则从他那件黑的发亮的羊皮袍子里掏出一块灰乎乎的野菜团子,用力掰成两半,将其中一份给了小九。这是临出门时,崔二媳妇塞给他的。本来新罗这里都是只吃早晚两餐,不过崔二媳妇知道崔二在外跑来跑去找吃的,怕他顶不住,所以才特意多给了他做了块野菜团子。
小九一看有吃的,立刻眼睛一亮,也不和崔二客气,抢过来就往嘴里塞,虽然这野菜团子都是用挖出来的根茎做的,吃到嘴里又苦又涩,不过崔二家里有些粮食,所以这野菜团子里加了点粗面,把那种苦涩的味道冲淡了许多,这让小九吃到嘴里感到格外的香甜。
不过就在两人吃的津津有味之时,却没有发现在山谷另一侧的山梁上,正有几双眼睛恶狠狠的盯着他们。
第三百一十九章饥饿的金城(下)
“咦,那边有人来了!”正在小九狼吞虎咽吃着野菜团子时,崔二却忽然发现,正对着他们的那道山梁上,正有几个人快速向他们冲来。
“糟了,二哥咱们快跑,这些人肯定是想抢咱们的东西!”小九抬头看到那几个人时,也是吓了一跳,特别是看到对方手中好像还拿着武器时,立刻把手里的野菜团子一下子塞到嘴里,然后跳起来提着篮子就跑。
崔二的反应也不慢,紧跟着跳起来就跑,现在金城的百姓大部分都在挨饿,有些人就动了歪心思,在城中他们自然不敢动手,但是城外却没什么顾及,经常有外出寻找吃食的人被抢劫的事发生,甚至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食物而发生打死人的情况。
崔二和小九两人飞逃,后面的人自然不肯放过他们,一边高喊着让他们停下,一边也拼命的开始追,不过小九对这片山区的地形十分熟悉,带着崔二接连钻了几条山沟后,总算是把后面的人给甩开了。
“呼呼~,总……总算是甩掉了,二……二哥,咱们歇会,养足力气再回去,免得再遇到那帮混蛋跑不动。”小九气喘吁吁的道,本来干了大半天的活就累的不轻,现在又没命的跑了这么长时间,差点没把他给累死。
崔二也是喘着粗气点了点头,两人找了个地方重新坐下,又看了看篮子里东西,发现鱼倒是没少,不过挖到的根茎却是撒在路上一些,这自然又是引得两人一阵咒骂。好不容易等到力气恢复的差不多了,两人这才小心翼翼的出了山,直到发现没有人注意他们后,两人这才赶回城中。
回到家里之后,当崔二把篮子底的几条鱼拿出来时,立刻引得几个孩子是高声欢呼,至于他老婆和嫂子,也都露出了激动之色,毕竟在这种饥荒中,能喝上几口鱼汤实在是件很奢侈的事。
当下崔二媳妇妯娌俩开始把鱼收拾干净,然后切成段放在锅里煮,同时还切下不少的根茎,可惜家里盐和油之类的调料早都没了,幸好以前他们是开饭馆的,家里存着不少腌菜,将腌菜汁淋一勺进去,也算是放盐了。
鱼汤做好之后,崔二一家闻着那股一年未见的肉香,无论老少全都流下了口水,崔二先给老母亲盛了一碗,特意还放了一块鱼肉,然后又将剩下的鱼肉盛给三个孩子,他和老婆、嫂子三人只喝汤,然后每人又吃了个野菜团子,虽然这顿饭看起来简陋之极,但是对于崔二一家来说,简直是无上的美味了。
吃过饭之后,崔二又拿了两个加了粗面的野菜团子放在怀里,到小九家里把野菜团子送给他,毕竟今天多亏了他带路,否则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收获。而小九也很高兴,把野菜团子收下来后,又约了崔二明天一起出去,崔二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等到第二天他们再去那个山谷时,发现整个山谷已经被人清洗一空,不但河里的鱼被人捉干净了,甚至连河边的草根都被人挖光了。看到这种情况,崔二十分的泄气,本想再跑远一些找一找,不过小九这家伙从小就是个摸鱼捉鳖的高手,竟然在一处混浊的泥坑里找到一窝河螺,足足装了半篮子,另外还有七八个手掌大的河蚌,这种意外之喜让崔二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两人又草草的挖了些草根就回城了。
不过在回城的路上时,却又遇到有两三个人拦路抢劫,幸好这几个强盗老的老小的小,崔二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拼着受了点伤把人打跑了,总算是保住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吃食。
可惜崔二和小九的好运到此为止,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们再也没找到什么好东西,甚至连草根都很难再找到了,至于树皮之类的,更是早就被人剥光了。
这天一大早,小九又来找崔二一起出去,虽然这几天没找到什么可以果腹的东西,但却又不得不出去,毕竟还有一整个冬天要熬过去,只凭家里存的那点东西,最后只能饿死。
“二哥,今天咱们去哪?”从崔二家里出来后,小九有气无力的问道,连着几天只吃草根,让他本来就瘦小的身子看起来更加单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跑似的。
崔二也是一阵头痛,周围能去的地方都去了,那些能填肚子的东西早就被人挖光了,现在去了也是白去,最后想了半天,崔二叹了口气道:“咱们还是去北边山里碰碰运气吧,那里树林多,看看还有没有被人漏掉的树皮。”
小九一听撇撇嘴,北边山里的树的确多,但是人去的也多,树林里能吃的树皮早就被人给剥光了,去了估计也是白去。不过小九虽然这样想,却又不能不去,毕竟他心里也存着碰一下运气的念头,说不定就能找到点什么吃的东西。
不过就在两人刚走到城门口时,忽然发现门口旁边聚集着不少人,这些人围成一个大圈子,中间隐隐还传来一个人的高声说话声,两人都感觉有些好奇,禁不住也围了过去。
“各位新罗的百姓们,我们是大唐登州的商人,是奉了我们齐王殿下的命令,来金城这里招工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大家的粮食不够吃,所以这次招工的情况有些特殊……”
崔二和小九刚挤进去,只见中间一个穿着唐人服饰的商人用十分熟练的新罗话高声喊道,两人仔细听了听,发现这里是个大唐来的商人在招工,而且是以粮食做为报酬,只要有人愿意跟着他们去干活,他们就会在金城给予工人家属相应的粮食,至于工人本人,则是管吃管住,而且若是在干活时受伤或丧命的话,还有相应的补偿,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听到这个商人对招工的许诺,四周围观的人都十分意动,毕竟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月,只要能有口吃的,他们几乎什么事都愿意干。只不过意动归意动,在大唐的商人讲完后,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应征,这主要是大唐商人的名声实在是太糟了,当初有不少捕奴队在新罗境内捕奴,到现在都没有消停,所以他们担心这是唐人的诡计,用一点粮食把他们骗出新罗,然后当成奴隶卖掉。
看到这种情况,人群中间的唐商也有些着急,他平时也经常往来新罗与大唐之间,自然知道大唐商人在新罗的名声不好,想招人的确有些困难,不过幸好他上头还有位英明的齐王殿下,对这个问题早就注意到了。
“各位金城的乡亲父老,这次我们的招工是我们齐王殿下与女王殿下共同商量出来的结果,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新罗国内的饥荒问题,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而且我们现在也没办法招工,若是大家想要家里人吃上招工换来的粮食,必须要先去新成立的户籍管理处登记户籍,然后取得户籍凭证后,再按各自的想法,拿着凭证到不同的商人那里报名,报名后就可以领到粮食了。”大唐商人再次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这些话,周围所有新罗人的目光一下子炽热起来,他们不相信唐人,但是对于女王还是十分相信的,因此听到这是女王与大唐的齐王商量出来的办法,而且中间又要经过新罗朝廷,立刻使得他们对这次招工信服了不少。
“大唐商人,若是我们应征的话,你们每月能给多少粮食?”终于有人开始询问道。而这个问题也是所有新罗人都关心的问题。
听到有人询问,商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个粮食的多少因人而招工不同而定,比如拿本商行来说,我们招人是要到大唐建造一座名叫上海的新城,平时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招工的都是十八到三十六岁之间的壮劳力,每人每月二十斗小麦。”
“哇~”一听每月有二十斗,而且还是小麦,立刻引得下面一片喧哗,二十斗小麦最少也有二百斤粮食,这么多粮食足够一家四口人吃上饱饭了。
而看到这些新罗人兴奋的样子,那个大唐商人却是在心中暗自鄙视,一斗粮食在大唐才卖五文钱,陈粮的话价格更低,哪怕加上运到新罗的运费,顶天一斗也才七八文钱,也就是说,这些新罗人的工钱才一月还不到两百文的工钱,这要是放在大唐的话,连个扫地的都雇不到。
崔二也十分犹豫,他们一家七口,除了他还有六口人,不过这六口有三个孩子,若是他一人跟着唐人做工的话,倒是勉强够一家人吃上饱饭,不过他又想到要远离新罗去大唐时,却又有些不放心,毕竟家里就剩他一个男人了,万一有个什么事的话,连个顶事的都没有。
“二哥,你去吗?”正在这时,旁边的小九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