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海权-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府被推翻的时候;一些暴动和骚乱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这些装备了精锐轻武器的部队将用于第一线的平叛。而另一支部队则是为了对付可能从战线缝隙处渗透进来的哥萨克骑兵而准备的。他们将在负责重要交通线和兵站的巡逻;并且在必要的时候最为预备队参加到一线战斗中。
感谢书友xdhxdh的打赏~~~;以及书友有微风拂过的月票支持~~。4000字大章送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三百八十六章 慈禧的应对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所谓的保守秘密最多只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可以做到;更何况;光绪的措施连“所谓的墙”都不如!在光绪等人眼中认为只要几个人收口如瓶就够了;但是实际上如此大的行动即使所有参与者都保密;也依然会被对方察觉;更何况某些人本身就是慈禧打入到帝党内部的钉子!
虽然那些人不知道光绪到底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大量的装备和资金;但是他们只要知道帝党实力的增强对于后党来说是个天大的威胁就够了!。而这些间谍们则十分迅速的将这些情报送到了慈禧的桌面上。而此时的慈禧也无法再保持淡定了;原先的帝党在他眼中仅仅是棘手而已;而现在;帝党已经具备了将其推翻的可能!这让视权利为生命的慈禧如何能安心?于是连夜召集庆王和荣禄商讨对策!
“皇上看来是真要动手了。”看了看密探送来的折子;荣禄有些焦急的说道。
“也不知道袁世凯和翁同龢他们从哪搞到如此多的银子和武备;照这个速度下去;恐怕袁世凯的军队全部换装后还可以再多征召5000人左右的部队。尤其是这些新式的速射火炮;据说射速数倍于原有的克虏伯行营炮。在加上这喧枪和充足的弹药;怕是厩的攻守之势要改变了。”庆王看了荣禄一眼;随后说道。
“你们对这个袁世凯了解多少?谁能在背后为袁世凯提供如此充足的装备?是李鸿章?还是其它人?”慈禧脸色还算平静;但是语气中的寒意让人胆战心惊。国库有多少银子她可是十分清楚的;别看翁同龢执掌户部;但是也绝对不是他可以一手遮天的!更重要的是国库本来就没多少钱;想拿也拿不出来啊!
“这袁世凯当年在北洋也算是一员猛将;精于世故城府很深。而且对于权力有着极大的;当年甲午战争之前;因为和李中堂的门生在陆师的问题上产生过冲突;彼此之间积怨很深。所以在甲午战争中袁世凯称病在家;结果战争结束后。李鸿章的那位门生在北洋体系中如日中天;这袁世凯也因为在甲午战争中的做派而被李鸿章疏远;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可能感觉在中堂大人那里没什么前途了;于是便退出了北洋。同时带走的还有北洋旧军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这个袁世凯;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徐杰;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庆王别的不行;但是对于这些官员们的履历倒是十分清楚。
“如此说来;这袁世凯倒还是有些本事的。如果不是那位从海外归来的徐大人。恐怕这袁世凯就可以在北洋中大展拳脚了。”荣禄说道。
“这袁世凯的新军到地战斗力如何?与我西北练军相比谁更强一些?”慈禧对袁世凯倒是不关心。她关心的是双方的军力!
“虽然袁世凯的陆军出自北洋;但是据臣所知;这些部队都是那些被淘汰的旧军;战斗力无法和北洋新军相比。装备上也差了不少;当初刚组建的时候;所拥有的不过是李鸿章碍于面子随便拨了点打法了事;不过这袁世凯还是有治军之能的。再加上这些武器;微臣的西北练军怕是无法抵挡啊。”荣禄说道。
“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正军备战;一凳上动手;我们可真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了!这人倒是好找;但是这武器可就不好找了;现在北洋和南洋都不好说话。各地总督巡抚们都在大力整备地方军队。而且就算军工厂有产品;国库也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现在各地已然有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枢能控制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庆王说道。
“这中枢没钱;他光绪又是如何搞到这么多银子的?既然李鸿章不给;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更不可能给。到地是谁这么大方给了光绪如此多的银子还有先进装备呢?将宫中的藏品卖出去一部分自然可以换取不少银子;但是这些速射炮和机枪可都是各军的紧俏物资;不是有银子就能买到的!”慈禧皱着眉头问道。
“会不会是洋人在背后捣的鬼?”荣禄一句话瞬间让整个屋子的气氛降到冰点!北洋和南洋都不可能;其它的满族巡抚提督手中有没有这么多的东西;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某个国家在支持光绪!这可太可怕了;别的不说;仅仅是一个面积只有清国三十分之一不到的日本都差点打败清国;其它的那些列强更加强大;如此一来;恐怕还没开战;就已经知道输赢了;慈禧可对自己后党中的某些人是什么德行十分了解;别看现在一个个表现的忠心耿耿;一旦帝党得势;恐怕他们会毫不迟疑的改换门庭!
面对这千钧一发的境地;慈禧等人终于明白了;再不搏一把肯定是要完蛋的;在这种情况下;慈禧毫不犹豫的动用了自己的小金库;这也是她头一次如此爽快的冷军备;当然;她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权利”而不是为了国家。钱不是问题;一支将国家当成自己私产的慈禧自然有足够多的银子;但是如何购买这些装备就很成问题了;直接大肆购买不是不行;而是怕引起光绪的注意;更怕光绪身后的某个国家在暗中阻碍。
“李中堂到目前为止似乎依然是中立;至少没有到皇帝那边去。如果可以的话;太后是否可以委托李中堂购置一批武器?如果李中堂肯帮忙的话;这武器的数量肯定会比较充足;而且也不容易走络声!”庆王想了想说道。
“如果李中堂不同意的话;我们还可以寻求其它地方大员的帮助。总比坐以待毙强。而且地方上效忠太后的力量也要在暗地里向厩集结了;我们需要的是百战老兵;需要的是绝对忠心的人。”荣禄补充道。
听到自己荣禄和庆王的话;慈禧心中十分的郁闷;没想到到头来;不是李鸿章要讨好自己;而是自己必须给李鸿章送钱;她心中非常明白;作为直隶总督和北洋老大的李鸿章才是整个政局中的决定力量;要是李鸿章肯帮忙;自己现在就可以和北洋陆军把帝党连根拔起!而要是李鸿章支持帝党;帝党估计也用不着这么费事的和外国人联合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到目前为止李鸿章至少还是中立;单纯从这点来看;自己争取到他的支持还是可以的。哪怕明知道自己在这次军火贸易中要被宰一刀;她也没有别的选择。想通了这一点;慈禧只得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两位就负责督办此事吧;李鸿章要什么;只要朝廷给得起的;我们就可以给。另外;告诉那些奴才们;让他们尽可能的把人都送过来;要是皇上赢了;我老太婆即使得不到好也性命无忧;而他们恐怕就免不了在菜市口开刀问斩了吧!”
任何人或者组织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都会爆发出惊人的效率。尤其是慈禧这个极度精明的人再感受到大难临头的时候更为拼尽一切去挽回局面。在资金方面;慈禧拿出来几乎所有的现金和可以用来还钱的东西用来筹集资金;既然老大都这样了;像荣禄庆王这些后党首脑自然也要以身作则;倾尽家财支持这场这场生死攸关的战斗。
慈禧最后说的那半句话;其实是说给这两个人听得。到了现在;慈禧谁都不相信;甚至连庆王和荣禄都不太相信!光绪这个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皇帝都要和自己拼个你死我活;更何况这两个人?所以她十分明确的告诉了这猩能已经有些不安分的奴才!一旦失败了;真正倒霉的是他们这些人;而不是慈禧;光绪即使再恨慈禧也很难直接杀掉她;但是面对这些慈禧的走狗们;无论是光绪还是和光绪一起的那些官员们都不会饶了这些人的!
而在筹集资金的同时;后党的大臣们也把一批批的家丁送进了秘密设立的训练营;虽然让这些游手好闲的家伙们去打仗十分可笑;但是到了这种关头;只能司马当做活马医了。当然;后党自然不会把最后的希望放到这样一群人身上;荣禄和庆王决定从后党一派的封疆大吏中寻求尽可能多的支持;于是一些绿营或者八旗的士兵拖下来号衣;在他们的主子命令下身着便装悄悄入京参与到即将发动的火并之中。
就这样;虽然帝党趁早和沙俄联系取得了先手;但是在后党察觉到对方的移动后;也开始尽全力弥补这段时间来造成的差距;与光绪单纯靠袁世凯的练军不同;经营多年的慈禧一派有更多的人力资源和资金可以去使用;而在北厩中;大多数的满清官僚还是站在了慈禧一边;所以经过这一番整备之后;后党的实力也明显上升;人不成问题;钱也不成问题。但是武器采购方面依然是问题;不要说大量的新兵手中拿着各种型号陈旧的步枪;就连荣禄的西北练军也无法和袁世凯的新军相比;更何况袁世凯手中还有一些新式的75mm速射炮;而后党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鸿章身上了!
感谢书友东莞光头王的月票支持;今天作者看了一下上个月的收入。平均每天连一个汉堡都买不了……!这是多么悲剧的事情啊……!各位书友;能否看在作者辛苦码字的份上;多给点支持??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一石三鸟
当后党的密使将慈禧亲手书写的密信送到李鸿章手中的时候;徐杰也乘船到达了天津;并且住进了金钢桥直隶总督府。可以说;徐杰的整个计划都已经进入了实质实施阶段;只要获得李鸿章的首肯和支持后就可以全面展开;所以徐杰必须来到天津;和李鸿章最终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整个计划才可以实施。
而当这份慈禧同意事成之后让李鸿章封王裂土的迷信落入徐杰眼中的时候;徐杰不由的微微一笑;他感觉到自己即将胜利了;无论是后党还是帝党都已经用掉了最后的一丝潜力。光绪为了成功;甚至不惜出卖主权和俄国人联手。而慈禧为了成功;居然被迫向李鸿章求助;至于所谓封王;无论是徐杰还是李鸿章都一笑了之。对于宁予洋人;不予家奴的清政府来说;无论是慈禧还是光绪都是将李鸿章看成工具;如果慈禧真的赢了;恐怕等待李鸿章的不是封王而是无休止的削藩甚至是滴着血的屠刀!
“济世;你当初回国之时是不是就已经为今天筹划了?”李鸿章看着徐杰说道。
“其实学生所图和中堂所图都是一样的;不过富国强兵;使国家不受列强欺辱。百姓能安居乐业而已;所不同的只不过是对朝廷的态度不同。”徐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求同存异;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中堂大人早在1880年左右就提出过各项改革措施;可是这一切都在满清朝廷这个中枢的阻碍下举步维艰;而到了1890年;情形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中堂大人才摆脱了这一禁锢。才使我北洋在甲午战争中取得一线生机。”看着沉默不语的李鸿章;徐杰说道。
“行了;后生;不用再劝老夫了;这事情我李鸿章干了。老夫辅佐他爱新觉罗家族几十年;奈何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此。我也不会让华夏亿万国民为一家一姓陪葬。”李鸿章长出一口气说道;心中顿时感觉到轻松了不少。
“我们现在说说;对于太后这份密信我们应该怎么办?”李鸿章提出了今天的话题。
“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虚与委蛇一番的;北洋也必须准备;倒不是怕收拾不了紫禁城中的两位;而是要准备对抗俄国人;无论是光绪提前发动政变推翻慈禧;还是慈禧狗急跳墙;对于我们都没有好处的。”一旁的张佩纶冷冷的说道。
“不仅仅是虚与委蛇。我们不仅要让帝后双方拼个两败俱伤。更要从根本上将中枢最后一点力量耗尽!双方消耗过后。才是我们坐收渔利的时候。”徐杰说道。
“具体如何?细细说来。”李鸿章虽然对中枢有谐念;但是一旦决定起事;他也是毫不含糊的。
“慈禧要北洋提供军火;我北洋自然可以提供一部分。当然了;这价格肯定要高一些;那些王公大臣们搜刮了财富总不能随他们一起覆灭。不但如此;我们甚至可以为后党提供练兵的便利;袁世凯在练军方面还是有些本事的;要是后党第一波都撑不住的话;我们的戏也不好演!”徐杰说道。
“不光是武器;这人员方面我北洋也可以适当的放行;慈禧筹措兵员已经到了连家丁都不放过的程度。这外省的后党肯定会支援;与其出事之后;我北洋大力清剿;倒不如现在趁早将帝后两党一网打尽!。一旦这南方的新军赶到后;一部分直接支援东北。另一部分则配合直隶驻军将帝后两党全部消灭!”徐杰将自己的计划合盘托出。
“这恐怕还不够;我们必须让整个事情按照我们的时间表去走;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影响帝后双方发生火并的时间;甚至影响俄国人的军备进程。总之一句话;我们要在敌人准备好之前发动战争。”徐杰眼光中显出一丝的果决。
“影响俄国人的军备进程?如何去做?”李鸿章有些狐疑的说道。
“这就要看日本人的表现了。我们需要他们在合适的时候挑战俄国人。当然;这种挑战可以来源于日本军队;也可以是殖民地的暴动;总之只要能牵制俄国人的兵力;让他们在战争发生的时候无法集中兵力即可。”徐杰说道。
“日本人那边怕是没那么容易就听从我们的命令啊。”李鸿章微微一皱眉头。
“即使日本人知道了北洋所图;他们也无法拒绝;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对抗俄国人这个问题上;他们会比我们更加主动;即使北洋不给于帮助;他们也必须和俄国人战斗;而有了现在这个情况;日本人没有理由拒绝的。”张佩纶对此倒是不怎么紧张。
“张幼樵;你想的太简单了!北洋知道坐收渔翁之利;日本人也知道;怕是此时的日本政府也想在北洋和俄国打起来之后再突然发难吧。”李鸿章略有不满的说道;张佩纶不能说没有才华;但是在大局观上;始终差了不少。
“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手段来迫使日本人采取行动。日本政府可以无动于衷;但是日本民间面对俄国人的暴行不可能就这样忍下去;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煽风点火!然后用民意来绑架日本政府。让他们被迫去做我们想让他们做的事情。而现在;俄国人在占领区的高压政策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和借口。”徐杰说完将几分计划送到李鸿章面前。
“如此说来;我们这回算计的不仅仅是满清朝廷;俄国人还有日本人?”片刻之后;张佩纶扫了徐杰一眼说道。
“这三者都是我们的敌人;只不过有些事现在就要对付的;有些则可能成为未来的隐患!在远东;只能有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这个国家只能是华夏;来自欧洲的俄罗斯让他滚回去;而日本;则必须成为华夏的附庸;至于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只不过使我们现在可以利用的对象。”徐杰说道。
“这些都太过遥远了;我们还是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吧;日本人那边什么时候开始行动?”李鸿章问道。
“现在已经开始了;不少的武器装备已经通过各种渠道运往日本。只要中堂大人下令;一周之内就能全面展开。”徐杰略有些得意的说道。
“先不急;来一些小的行动给俄国人提提神;真正的大行动;我们要在开战后展开!”李鸿章满意的点点头。
感谢书友松林小马的打赏以及书友煮酒喝茶的月票支持~~。今天的订阅比昨天少了好几百……!作者码字动力不够啊……!
第三百八十八章 北海道风云
按理说作为俄国人占领下的北海道应该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各种物资在进入时会受到俄国人的多番盘查。而俄国人也确实设立了严格的检查制度;但是依然有一些手眼通天的人可以将某些日本人需要的东西送进去!
有一句话叫制度是人定的;再好的制度如果让一群昏庸和贪婪的人去执行;那么终究会出现各种问题。当然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多的原因则是俄国人心知肚明却有不能点破的。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俄国人建设北海道需要大量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北海道的面积不小;而其中室兰港等军事要塞的修建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而对于俄国人来说人力不成问题;从别的占领区直接征调一批日本人就行了;人来了;嘴也跟着过来了;奈何无论是俄国的远东还是日本的北海道都不是产量区;日本甚至连粮食自给都是问题;所以在这个方面俄国人必须忍受来自外面的“高价粮”以及其中的某些“私货”。这些“私货”不仅仅是用北洋的;更多的则是英国的后者是一兄不清国家的高速走私船来进行走私。
俄国人开始试图去拦截;但是用舰队肯定是不划算的;而北海道漫长的海岸线也为走私船提供了足够多的登陆点;再加上俄国人手本来就不够;这更让这种反走私行动十分吃力。既然无法阶段来远;那么俄国人只能用自己最拿手的高压政策来对付北海道中的那些面露尊敬实际上骨子中对俄国仇恨之极的日本人了!而就在徐杰和李鸿章商议在北海道给俄国人添点堵的以后;一股暗流开始在北海道加速涌动!
“吉田君;我们难道就要这样等下去吗?俄国人在用屠刀屠杀我们的民众;在用皮鞭和刺刀来逼迫我们去为他们修建城市和要塞。日本国民几乎都在参与建设一座用来囚禁整个日本的牢笼;而那些政府的老爷们还让我们忍耐!这些家伙们都应该被天诛!”在室兰的一座二层小楼里;一个矮胖的日本人大声说道。
“我们需要清国和俄国人先动手;只有这样日本才有获胜的机会;甲午战争已经消耗了日本太多的精力了;现在的日本要做的是积蓄力量而不是莽撞的去冲杀。”另一个站在阴影中的人耐心的解释道。“另外。我需要知道;我们藏在宫本家的那批武器怎么不见了?上面没有让我们动用它的命令啊。”
“这个我真不清楚;不过我的手下曾经听说;在札幌的乡下;曾经有人携带过从北洋高价买来的枪支;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手中的那一批;您应该知道;不光我们手中有武器;一些士族大户手中也有武备。那些奸商们可是为了钱什么都敢卖的!”矮胖的日本人有些心虚的说道。
“但愿不会出什么大事。”吉田有些不安的看着窗外。而就在这时;那些手拿武器的札幌人已经开始实施一场策划已久的战斗了!而这些武器的提供者正是和吉田争论的矮胖日本人。日本的下克上由来已久。下级往往会在上级未授权的情况下去做某件事情。然后让上级去被迫接受这件事情的后果!。这个矮胖的日本人就是想先利用这个暴动来看看俄国人的反应和日本政府的反应。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当然了;为了自身的安全;他将暴动地点设在了札幌地区而不是室兰地区!
当一队俄国士兵像往常一样走到这个村子准备大肆掠夺一番的时候。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所有的日本人都紧闭家门;有的甚至用家具或者石块堵上门窗;不过这些对于身强力壮的俄国人来说不算什么;他们正好需要做一些什么来消耗过剩的体力;而就在寻找目标的时候;一个穿着和服的人影快速从街口跑过;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领队的俄国少尉的眼光。
“兄弟们;哪里。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她手里应该拿着什么东西。”俄国少尉兴奋的说道;而在这句话的刺激下;正在寻找着打劫对象的俄国大兵们犹如一群寻找一丝血腥气息的狼群一般飞速的向着那个消失的人影跑去。
“这个女人跑的真快。”一个俄国士兵小声骂道;几分钟后。在后面紧追不舍的俄国人看见那个身影迅速的跑进了一个小屋子中;随后传出了锁门和搬动重物的声音。
“那个日本女人居然想用这些东西挡住沙皇陛下的军队;这是我见过的最可笑的事情!”俄军少尉开怀大笑;仿佛猎物唾手可得。此时得意忘形的俄国人并没有发现;相邻的几个屋子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模糊的身影;一个个枪口指向了这些肆意妄为的俄国人。
呯、呯、突然从旁边屋子中的创口处传来的枪声让头脑发热的俄国人猛然清醒过来;但是短短不到1分钟的时间里;已经有6名部下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4个被当橱毙;而剩下的2人则在血泊中呻吟。“快点;我们冲进去寻找掩体。”在少尉的指挥下;这队俄国士兵一边向后面开枪一边快速的向那个日本女人的屋子中跑去。
木质大门和后面的家具根本挡不住这些职业军人;被死亡威胁时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几下就撞开了大门;随后一群俄国人相互掩护着跑了进去;他们迅速占领窗户;向着外面正在走出房屋准备冲锋的日本人射击。
“活见鬼;这衅皮猴子既然愿意找死;那么我们就成全他们!”少尉一边挥舞着手枪一面大声说道。“好的;长官;我们会把……。”就在下属想说一两句振奋人心的话来提升士气的时候;突然从屋顶处传来一声巨响!大量对方钢珠在火药的推动下对着俄国士兵下了一场真正的弹雨!短短几秒钟的时间;这个陷阱就让十余名俄国士兵群军覆没;绝大多数人当场毙命;而那些受伤和昏迷的人则被随后进入的日本人拉了出来;然后用各种极端残忍的手段折磨致死。而这次被后世称为札幌事件的暴力行为;开启了北海道新的一波反俄浪潮;结果俄国人刚刚结束不久的各种扫荡行动被迫重新开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