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海权-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这样打;即使把第一师团拼光;也不见得能消耗掉对方的弹药。”西宽冷哼一声;此时的他正为自己伤亡2000多人的团队而揪心;至于是否会得罪顶头上司;他压根没想。

“看来我们的计划是有错误的;炮兵联队直属炮厂的火力优势并不能抵消掉清军的轻武器优势和工事优势;在狭窄的地方仰攻我们根本就没法发挥兵力优势;对方火炮没我们多;士兵也没我们多;作为进攻方;我应该在尽可能宽的攻击面发起进攻;以便分散对方的火力和防御兵力。”山地元治笑了笑说道。

“今天的进攻就算买个教训吧。”山地元治意味深长的说道。

“但愿您的计划能成功。”西宽二郎撇撇嘴说道。

订阅持续下降;大家支持一下吧……快就会迎来中日海军决战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全线进攻

如果要攻破一道防线应该怎么办?集中兵力;在优势火力支援下在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后续部队支援扩大战果;这几乎是任何攻击方的选择。但是这个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术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却并不好用。

这种情况并不适合关于攻击面窄小而且对方拥有较强压制火力的情况。攻击面窄小使得进攻方的兵力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对方有较强的压制火力使得挤在一起的进攻方损失巨大。尤其是在进攻方远程火力无法覆盖防御方远程火力时更是这样。而更加悲剧的是;作为进攻方的日军缺乏步兵速射武器而且是仰攻!面对由堑壕体系;步兵速射武器和远程火力支援的清军;日军败的一点也不亏。

山地元治能称为日军中将统领一个师团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在集中兵力猛攻牡丹台高地失败后;他敏锐的意识到想通过占领高地然后居高临下将平壤清军击溃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为今之计;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速战速决的计划;和清军打一次消耗战。日军远程火炮比清军多;军队数量也比清军多。所以山地元治在下一阶段的战斗中将采取新的战法。

从战役层面来说;山地元治决定实行全面进攻;通过开辟新的战线来增加攻击面。降低清军的防御密度;为今后可能的突击需找到切口。而目前的情况是;平壤城的北面和东面已经是战场。

所以山地元治决定调动将部分部队向西边和南边运动;形成合围之势。只要能掐断从大同江口到平壤的补给线;那平壤的清军即使在能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覆灭时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是这个计划也有些难度;日军是有兵力优势;但是单兵火力和北洋方面根本没法相比;在失去了炮兵增援的情况下;小股日军和清军交战根本没有胜算。从500米的轻机枪压制开始;一直到面对面的近战。日军都没有优势。所以在单兵火力吃亏的情况下;日军只能利用士兵数量和大量的轻炮来弥补。

所以这些复杂迂回和穿插的部队都是日军的精锐;并且配有37炮;2磅格林炮这些陆军小炮;由马匹拉着随同部队前进。而骑兵部队也在此粉墨登场;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攻击清军的补给线和切断平壤清军和开城清军的联系。

日军相信;在开阔的地域;拥有更多的马匹和火炮的日军面对脱离了堑壕体系的清军会拥有绝对优势;即使清军拥有更好的步兵武器;但是再好的枪也不是火炮的对手。

而在主战场上。为了突破清军的堑壕体系。日军也着实费了一般脑筋。经过数次血战后。日军意识到;即使将炮兵向前推进;用直射火力支援步兵冲锋;依然会因为对方的炮兵火力压制。以及机动性差等因素而使炮兵根本无法保持持续的压制;更无法伴随步兵进攻。所以;看似强大的日军炮兵实际上并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发挥自己应有的威力。

而轻武器方面;日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强化。首先;为了保证近战战斗力;日军专门组建了装备手枪的近战部队。这些新建单位的任务就是在火力掩护下冲进战壕后使用手枪近战。虽然在火力持续性方面依然没法和北洋的盒子炮相比;但是总比原来的刺刀加步枪强多了。

其次;大量装备“手榴弹类似产品”。其实掷弹兵这个职业从18世纪就出现在欧洲大陆上。虽然日本没有像北洋这种制式手榴弹。但是临时赶造一批急用还是可以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投掷武器很快在日军中装备起来。虽说不成规格。但是近战火力还是有了显著的提升。

当然了;在牡丹台血战中登场的肉弹。因为这种武器具有“高智商”“灵活性”“大威力”等各种优点;在日军眼中;无论是威力还是震慑力十足。所以继续征召“肉弹”的计划还是得以继续。

第三;就是支援型火炮和机枪。从月峰山攻防战开始;一直到牡丹台绞肉机。日军突然发现。原本在数量和口径上都占有优势的炮兵部队在实际作用中根本无法发挥预计的威力。即使将部分炮兵递进射击;也会因为炮车过于笨重;机动性不佳以及目标过于明显;容易被摧毁等因素而大打折扣。根本无法伴随步兵及时提桂力支持。

再被清军的迫击炮和机关炮这些东西打的七荤八素后;日军也急忙寻找类似武器。机枪就别想了;无论是轻量化的马克辛机枪还是轻机枪都是意大利人和天津机械局生产的;别的国家还没引起重视;所以根本没有货。这就使得日军想买都买不到。

不过好在没有轻量般的。原版的机枪还是能搞到的;重就重点吧;总部没有强;手摇供弹的加特林机枪也重新从军火库中拉了出来;总之七拼八凑之下还是弄成了机枪部队。

至于迫击炮吗?和机枪情形差不多;制式的机枪就别想了。不过好在日军能搞到类似的产品;这就是80mm青铜臼炮;虽然在威力、射程射速和精准性方面无法和真正的迫击炮比。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可以跟随步兵一起运动的轻炮。所以日军专门集中起来分配给攻坚部队。

更有甚者;本着废物利用的原理;日军把部分炮架损毁但是炮身完好的火炮集中起来;然后截短。当成曲射火炮使用。但是从实际测试来看;因为缺少必要的瞄具而威力大减。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

随后日军在修正一段时间后;终于在牡丹台战役一周后;重新发起了攻势;数个联队从西北、北面、东面同时向清军阵地发起向心攻击。让人感觉根本就分不清日军的主攻方向;为了保证战线的连续性;北洋必须均匀分配兵力。

这样一来无论是火力密度还是兵力密度都下降的厉害;而更让人不安的是;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已经开始向平壤城南部迂回;大同江沿岸的运输线和与开城驻军的联系受到了严重威胁。而这一切不得不让聂士成等人重新研究战术。以应对日军的新战法。

感谢书友wangyanhua19、wime的月票支持;特别感谢书友空晨兄的推广~~如果空晨兄方便;可以加入作者的群~~~。

第二百一十四章 应对之法

如果说从平壤战役打响后的一周时间是第一阶段战斗;那一周后的战斗就绝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日军在此攻击的时候;聂士成等人立即就看到了潜在的危机。

日军充分发挥兵力和炮兵优势在平壤城周边开出了新的战场;这一下就让本来就不太够用的清军兵力立即捉襟见肘。而且随着5管加特林机枪和步兵用轻型臼炮的使用;日军的进攻兵力的火力立即上了n个档次。

先说这5管加特林机枪;重量为41kg不到。。可以又步兵分别携带;射速每分钟700发。

除了需要一个人摇动手柄供弹比较麻烦;重量过大以外;其它的性能不比马克辛差。而且这种武器本来就大量装备日军。日军只要稍微改一下;去掉炮车换成合适的三脚架就可以了。而且这种武器沙皇俄国也大量装备;日本人可以直接从俄国获得子弹和配件;根本不用担心补给或者买不到的问题。

另外一种武器就是那80mm臼炮;这种炮管可以一个人携带的轻便武器;虽说射程很近;但是在当时步兵交战中双方的距离本来就不远。更重要的是;其轻便性为日军提供了一种可以随时伴随部队前进;随时清除出现的火力点的武器。它的大量使用使得清国的重机枪生存情况更加堪忧;不少机枪组不得不打完一个250发弹链就准备转移阵地。

不过好在日军虽然火力强大了;但是因为兵力分散了;所以对阵地的冲击还是比较有限;相对于日军的加特林机枪和臼炮;北洋拥有更多的机枪和迫击炮。而且炮手和指挥官都是受过全新训练的;在正确的战术指导下作战;所以虽然造成了一些麻烦;但是短时间内日军也无法熟练的掌握支援武器与步兵之间的协同;从战术和协同上来说;与北洋新军还有一定差距。为清军调整防线和战术提供了缓冲的时间。

邵宇等新军将领发现;虽然因为加特林机枪和臼炮的加入使得日军的进攻部队火力加强;但是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使得这些集成化的日军进攻部队还是存在着很多缺点的。首先;相对于拥有多个预设阵地的清军机枪和迫击炮组来说;日军在进攻过程中架设阵地和转移阵地十分缓慢;而且阵地的选择余地也很小。第二;无论是加特林机枪还是臼炮;相对于北洋军装备的机枪和迫击炮来说都更加笨重;所以炮组会有更多的人。这样大的目标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第三;日军在协同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机枪和臼炮和冲锋部队十分容易脱节。相对而言。日军认为加特林机枪更像是一种类似于火炮这种远程支援兵器;与步兵的距离比较远;这种支援只能说拉近了支援距离。但是还是无法做到完全的伴随进攻。

针对以上的缺点;清军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专门成立专门的反压制部队。由82mm迫击炮和37mm呯呯炮组成。在战斗中一般不用于对日军冲锋部队攻击;专门对付进入射程的臼炮和加特林机枪。同时强化狙击手的作用;配属有望远镜式瞄准具的步枪;以便在400米左右的距离可以威胁到对方射手。他们将配合压制部队从装备和人员两方面对日军伴随支援武器实施打击。

第二;弱化散兵线的兵力布置;强化各支持点的火力和兵力配属。这样做表面上更容易被突破。但实际上整个防线更加稳固。战线被突破并不可怕。只要有支持点用于限制对方的横向展开;同时有足够的预备队用来防止攻击方向纵深发展并有能力将对手赶回去就可以。所以;北洋新的防御体系变成了一线以支持点为骨架。减少步兵配置。二线强化步兵配置并且保有一定量的预备队。

这样一来一线就成了一个牵制、消耗敌人的阵地。而二线才是真正的主防线。而且在强化了雷场;障碍等拖延日军攻势的设施。总之。清军的战略就是支持点为骨架;主力向后布置;以支持点迟滞消耗敌人;以防守反击的形势实施动态防御。

第三;那就是对付日军从南线绕过来的部队。说实话。对于这些由步兵;轻型炮兵和骑兵组成的混成部队;聂士成也没有太好的办法。首相;南线的部队不能像其它防线那样通过压缩防御面来提升防御力。因为南线直接关系到大同江运输线的安全和与开城方向援军的联系。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这两条线路的畅通。

其次;为了保证以上两条线路的畅通;就必须脱离防御工事主动出击。没有了防御工事;没有了远程火炮的支援;比日军还缺少马匹的清军机动性和火力将大大下降!在开阔地区与日军交战显然是清军不想遇到的事。虽然他们有机枪;但是也怕火炮啊。

针对真正情况;聂士成等人的应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拖”!抢先在外围设置多个预设阵地和伏击点;将步兵逐次抵抗后撤;延缓日军的进攻速度。同时派出为数不多的骑兵游击作战;绕到日军补给线后实施突击。不过聂士成等人对骑兵也没有抱太大希望;因为补给始终是个问题;除非能不断截获日军补给;否则骑兵战斗力很难长时间维持。

除了平壤驻军外;聂士成等人认为在开城的数千兵马也需要回防;然后配合主力部队驱逐平壤南部的日军;清扫完毕后;沿大同江北岸布置防线。不过这样一来;野津道贯的部队也会趁势压上来。压力也不会减少多少。

“就看北洋水师那边了。我们撑不了太长时间。”到现在;聂士成也必须为部队的后路考虑了。对方以2倍多的兵力优势和炮火优势进攻。平壤沦陷只是个时间问题。

“中堂大人手谕上说近期北洋舰队将和日本舰队决战。取得制海权后将派船送兄弟们回国。”马玉昆有些担忧的说道。

“在哪决战?”聂士成突然警觉起来!

“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已经重新在长崎集结;可能要北上切断我军后路!”马玉昆也有孝虚。这北洋舰队不能没尽力;但是除了游击战外;伊豆外海海战和群山湾海战双方只能算打了个平手;这要是再拼一把;胜负难料啊。

“尽人事;听天命吧。”聂士成长叹一声说道。“我们的补给还算够吧?”眼看补给就要断了;自然要先盘点一下自己的家当!

“最近几次运送过来的都是弹药居多;中堂大人的意思是一些重武器肯定带不走了;粮草的话可以杀马。中堂大人暗示;我们在朝鲜的时间不会很长了。”

“但愿如此吧。”就在聂士成等人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有些迷茫的时候;李鸿章的又一份手谕送了过来。

“军门;我大清驻朝鲜部队有救了!”看完手谕后;马玉昆激动的说道。

“嗯。这布局当真称得上大手笔!”聂士成赞叹道。

感谢书友空晨、中人、wangyanhua19、wime的月票支持。明天开始进入海战决战前奏~~大家有余力的订阅一下;作者在这里谢谢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日本联合舰队集结!

“司令官;游击舰队来了。”三善克己指着远方水天相接处的烟雾说道。

“他们还算准时。”桦山资纪看了一下怀表满意的点了点头。

“根据情报部门的说法;北洋快速舰队的归远舰受伤过重;依然躺在船坞中;而北洋舰队主力处了镇远;定远和镇海号以外;其它能参战的只有致远、开远和济远可以作战。那些1570吨的三等巡洋舰和广甲完全修好。即使参战;也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三善克己看似随意的说道。

“三善君是对帝国情报部门十分不满了?”桦山资纪笑了笑说道。

“他们提供给海军的情报就没有准过;首先是丰岛海战;北洋快速舰队出动根本的消息根本就没有打探到。随后是北洋快速舰队窜到东海的消息;也没有提供。最后是群山湾大战;那些情报部门也没有送到哪怕一张纸的情报!”三善克己越说越愤怒。

“不过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数次大战后;虽然联合舰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我们对北洋舰队也形成了优势。”桦山资纪开导道。

“而我们这次去大同江口封锁任务;如果不出意外;为了援救在朝鲜的数万清军;我想北洋舰队会出来的。”桦山资纪嘴角露出得意的微笑。

“是啊;那些陆军的家伙们一直想让海军给他们打下手;殊不知我们海军利用陆军围攻聂士成为诱饵引诱北洋舰队出战;以便一举全歼北洋水师。”三善克己颇为得意的说道。

在大本营的既定计划中;海军原本是保证群山湾锚地和朝鲜海峡的安全;朝鲜问题由陆军主导。但是当山地元治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清军压缩到平壤时;突然发现;弹忆足的清军居然如此难打!虽然山地元治换了新的战法;但是攻击节奏明显慢了下了;这直接招致了伊藤博文、西园寺公望等政界大佬们的严重不满。

在政界高层的压力下;陆军部不得不要求海军继续北上;以便可以掐断北洋陆军的补给线以及撤退路线。“y的。陆军你也有今天!”看到陆军吃瘪后;海军大佬们的反应就是两个字——痛快!!痛快过后;桦山资纪和一干舰长们商议后;决定暂时先拖下来。

这倒不都是出于私心。日本舰队需要时间重新集结;为了稳妥。桦山资纪决定在日本本土集结完成后;带上全部家当然后再去大同江口。因为现在的日军虽然取得了对北洋舰队的优势;但是大量战舰损失的情况下;日军的主力舰艇也不过只有12艘了。其它的都是些小炮艇和鱼雷艇。实在是容不得一点闪失。要是分开走;万一其中一队碰上北洋舰队主力;那这后面的海军就不好打了。

为此这最后一战。桦山资纪集结了日本联合舰队的全部力量。舰队依然分成两队。本队分别是富士、八岛、严岛、松岛、桥立、和泉和千代田。一共七艘战舰。游击舰队分别是鞍马、朝日、吉野、浪速和高千穗;一共5艘战舰。为了避免舰队在此出现脱节的问题;无论是本队和快速舰队都必须按照航速最低战舰的速度行动。

而在战略目的上;日本舰队放弃了对北洋快速舰队的绞杀。因为经过多次实战和推演发现。归远级巡洋舰的防护和航速为它带来了极大的生存能力;如果归远级想撤;日军除了鞍马和吉野可以追赶外;其它各舰航速都不够;但是仅仅就这两艘船还打不过对手。所以思来想去;这北洋快速舰队不打也罢。

这样一来;日军的重点就变成了合理围歼北洋舰队本队;对北洋快速舰队事实驱逐。为了实现这个这个战略目标;日军舰队将放弃过去那种横切北洋舰队的战法。而是两支舰队从左右两翼实施包抄;同时派出鱼雷艇编队发动雷击;将北洋舰队冲散。(当时因为交战距离近;所以在可视的范围内从两翼包抄还是可以实现的

在完成计划制定和战舰集结和补给后;日本联合舰队主力终于驶出长崎港。向大同江口进发。看着分成纵队排列的两队战舰和舰队前方担任警戒任务的鱼雷艇。日本海军上至舰队司令;下到普通水兵。他们自信满满。

虽然经过了历次血战;日军损失巨大;但是北洋舰队能出动的全部主力舰也已经不到10艘了;其中还有哪些2000多吨拿来充数的旧船。面对精锐齐至的日军舰队;北洋舰队的到来只能成为日本舰队的战功。望着这一艘艘穷尽日本几十年国力打造出来的舰队;日军官兵心中充满了自豪!

富士号的舰艏分开海水;将浪花打成水雾排到两边;粗长的9。2英寸主炮指向前方。侧弦密集排布的火炮昭示着富士号的强大。与富士号并排的是游击舰队的旗舰鞍马号;这艘7000吨级的一等巡洋舰在经历了数月的维修后又重新焕发了升级;修长的船体;密集的火炮;超高的航速;让这艘船成为了日军巡洋舰中的翘楚。两艘旗舰并派航行带领着主力舰队驶向远方。

而富士号后面的八岛吗;虽然表面上不如富士号和鞍马号风光;但实际上这艘装备有8门8寸炮和10门6寸炮的装甲巡洋舰才是日军舰队中战力最强的战舰。日高壮之丞相信如果单纯比投射火力的话;他的八岛号才是双方参战舰艇中最强的。而与他并排的是同样来自俄国的朝日级。秉承了俄国当时战舰玩命堆火炮的传统;朝日好也是日军巡洋舰队中火力仅次于鞍马的战舰。不过与鞍马;吉野这些新式巡洋舰相比;这艘保留了风帆用具的战舰显得有新旧。区区6寸的主装不值得依仗。

在后面就是日军的各种2级巡洋舰了;有当年日军为对付定镇而生产的三景舰;也有作为放弃三景舰后续舰后专门采购的阿姆斯特朗型巡洋舰的浪速和高千穗。这些巡洋舰排成两列跟随在后面。

十二艘战舰虽然相对于开战之初的日军联合舰队而言数量少了很多;不过大部分精锐还是留了下来;而现在;他们将奔向未知的战场。去迎接属于他们的胜利亦或者失败!清日战争的命运;甚至是清日双方的国运将有他们和北洋舰队共同书写!

第二百一十六章 终于回来了!

就在日军舰队主力离开长崎锚地向大同江口进发前;徐杰也秘密离开了停留数月的上海;乘坐英国远东舰队的埃德加级一等巡洋舰前往香港。原因很简单;让徐杰苦等了数年之久的装巡舰队已经抵达香港;并且完成了相关的整备工作;随时可以北上投入战斗。而这支力量的加入无疑将会对战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而为了更好的指挥这支舰队;提前过去熟悉战舰并且安排好相关工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于是;留下了在林永升等人继续负责上海的工作;徐杰便前往香港与琅威理邓世昌等人汇合。为快速舰队的下一阶段作战做好准备。

为了保密;3艘装巡上的旗帜和舰徽依然是采用的意大利皇家海军的规格。而为了掩人耳目;在舱面上行走的也都是意大利人。至于在公海上独自航行的时候;憋在舱室里的北洋水师官兵才可以出来透透气。长期漂泊在海上;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是特别好。不过;除了要维持高强度的训练外;他们还要与枯燥的生活;反复无常的大海与寂寞战斗。

不过在琅威理看来;这种海上的生活对于提升战斗力是最好不过的了;漫长的航程让水兵们学会了处理各种意外事情。寂寞的生活让水手们心无旁骛的去钻研手中的工作。而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则让能让这些新人们成为真正的军人。

今天;琅威理舰队上下2000名官兵近半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随着最高指挥官徐杰的到来;琅威理舰队这支出鞘的利剑终于要砍向他们的宿敌了!没有隆重的仪式;也没有官兵们的欢呼;徐杰等舰后只是与碰上的官兵打了下招呼;便径直走向会议室。那里有太多的事情要等待着他去处理。

“徐总兵;您好。”徐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