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浪冲刷着马飞等人,时而会有一两个浪头把他们拍进水下。
浮出水面,十多名夜刺抹去脸上的海水,向曹军战船慢慢靠近。
潜到一艘大船下,马飞向夜刺打了套手势。
他的命令很简单。
各自行事注意配合,一个不留!
十多名夜刺纷纷点头。
其中一人拎起抓钩抛向甲板。
为免落到甲板上发出声音,抓钩缠裹着麻布。
扯了几下绳索,确定牢固,他向马飞点了下头。
抓住绳子,马飞双臂用力,脱离海面。
双腿悬空,他只是凭着两臂的力量,飞快的蹿上战船。
十多名夜刺紧随其后,纷纷上船。
由于没有战事,曹军也是疏于防范。
马飞等人上了船头,巡夜的曹军都没能发现。
带领众人躲在船头杂物后,马飞仔细观察着曹军部署。
离他们不远,两名曹军正靠在船舷上说话。
夜刺只须动动手指头,就能把他们干掉。
可与他们相对应的,稍远处有个曹军正环顾四周。
先干掉那两个曹军,必定会被发现!
指了指稍远处的曹军,马飞向一名夜刺打了个手势。
夜刺并未吭声,猫着腰向那曹军摸去。
他的速度很快,选择藏身地却极其精准。
每次藏身,都可准确的选择绝不会被人发现的角度!
离曹军越来越近,夜刺回头看了马飞一眼。
做了个可以行动的手势,马飞看向近处的俩人。
得了命令,夜刺从背后取出短弓。
屏住呼吸,瞄准,锋锐的箭镞指向曹军咽喉。
弓弦轻响,箭矢飞了出去。
毫无防备的曹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咽喉猛的一疼,眼前一黑瘫软下去。
曹军倒地声,惊动了马飞附近的俩人。
扭头看去,他们面露惊诧。
由于是在夜间,看不真切同伴因何倒地,俩人并非发出警示,而是飞跑过去。
才跑几步,他们身后不远的暗影中,蹿出了两条人影。
自背后勾着脖子将他们撂倒,两个夜刺并未拔剑,而是搂住他们的脑袋用力一拧!
海浪遮掩了颈骨断裂的声响,解决掉三名曹军的夜刺,匆匆换上他们的衣甲,将尸体从船舷丢了出去。
朝马飞点了下头,仨人大摇大摆的走向船尾。
不过小半盏茶光景,他们抱回了一捧曹军衣甲。
“全干掉了?”换着衣甲,马飞小声问道。
“全干掉了!”一个夜刺应道:“死的透透的!”
“进船舱!”假扮成曹军,马飞带着众人走向船舱。
到了舱口,他向众人做了个手势。
十多人立刻散开,俩人一组走向舱内个个角落……
第481章 不可连续外出
阳光驱散黑暗,又一个黎明到来。
曹军战船升腾起袅袅炊烟,早起的火头军已在造饭。
其中一艘战船却沉寂着。
船头没有半个曹军兵士,应已升腾起的炊烟也毫无踪影。
“平日他们造饭最早,今日怎了?”相邻的另一艘船上,一个曹军哝了哝嘴。
“偷懒,还能怎样?”另一个曹军不以为意地说道:“不想吃饭,谁也管不着他们。”
隔壁战船的空寂,并没引起曹军足够的注意。
一直到午间,战船再度冒出炊烟,那艘船依旧一片死寂。
发觉不对,管承来到船头。
望着那艘始终没有动静的战船,他锁起眉头。
“管将军怎了?”杨修来到他身旁。
“好似不对。”管承说道:“清晨那艘船就没有动静,眼看已近午时,还是未有生火造饭。”
“死了!”杨修说道:“全都死了!”
愕然一愣,管承瞪眼看着他。
“欲知如何,派些人上船便是。”杨修说的很平淡,好似此事跟他全然没有关系。
如梦初醒,管承连忙命人登上那艘战船。
数名曹军乘坐小船接近。
登上大船,他们感觉到迎面扑来一阵阴冷的气息。
气息与海风不同,冷的让人自骨髓中透着寒意。
带人上船的军官招了下手,引领众人走向船舱。
和甲板一样,船舱里也是空无一人。
整船曹军都不知哪里去了!
“伍什长!”正在船中搜寻,一个曹军喊了起来。
上船的众人纷纷跑了过去。
进入曹军发出喊声的船舱,他们依旧没见到任何人。
大声呼喊的曹军蹲在墙角,指着墙壁夹缝中的几缕血渍。
血渍很淡,有明显擦拭过的痕迹。
蹲到墙边,伍什长仔细检查着地面上的血渍。
“不好!”眼睛猛然一睁,他向身后兵士喊道:“速速呈禀将军,此船将士或许尽数被杀!”
一名曹军飞快的跑了出去。
他没敢大呼小叫,而是跳上小船,往管承战船行来。
到了管承面前,他惶恐不安地说道:“启禀将军,船上半个人影也是没有。或许整船将士尽数被杀!”
管承一愣,正要与他一同前往那艘战船,杨修说道:“某也前去!”
虽是不太喜欢杨修,管承也不敢得罪他,只得与他一道登上小船。
上了那艘空无一人的战船,还在甲板,杨修就四处张望着说道:“真静啊!”
没有理他,管承走向船舱。
进入舱内,在兵士的引领下,他来到发现血渍的隔间。
杨修紧随其后来到。
管承蹲下,检视地上的血渍,站在他身后的杨修说道:“将军无须看了,船上一个活人也是没有!”
凝视被人擦拭到很淡的血渍,管承嘀咕道:“蓬莱守军即便夜袭,又怎会避开我军耳目?诛杀整船兵士并非易事。”
“船上共有多少将士?”杨修问道。
“大船五百,小船五十,杨公莫非不知?”管承反问。
“当然知晓。”杨修再问:“悄无声息诛杀五百将士,须多少人手?”
“少说也须百余。”
“此正是症结所在。”杨修说道:“管将军认定至少有百余人。若敌军只来十多人,又如何发现?”
“杨公说笑!”管承说道:“船上五百余人,仅凭十多人,如何杀的如此干净!”
“曹公因何不欲我军进攻蓬莱?”杨修突然问了一句。
愕然看着他,管承没有应声。
“只因打不下!”杨修说道:“人数十倍于敌,数次进攻损兵折将,却连城墙也不成登上。如此攻城,不知管将军可有见过?”
脸色一片青灰,管承只觉着好似被人狠狠抽了个耳光。
但凡攻城,只须五倍于敌便可强攻。
曹操调拨两万将士前来,竟是毫无建树,只能团团围困蓬莱!
传扬出去,不知蓬莱如何难打的人们,必将会说海贼出身的他,根本不懂得如何攻城!
“打不下蓬莱,将军只须围住便可!”杨修说道:“袁显歆不出蓬莱,曹公则可挥兵北进,趁势夺取河北。”
“杨公说这些,究竟有何深意?”管承语气很是不好的问道。
“与将军探讨,敌军夜袭究竟何意。”
“依着杨公,敌军因何夜袭?”
“尸体一个不见,应已沉入大海。血渍也擦拭的干净,若不留意几乎难以发现!”杨修说道:“敌军行事太过从容,甚至从容的不像是在打仗。”
看着墙角的血渍,管承脸色越发难看!
杨修说了半天,也没把话说明白。
管承却隐约听出他话中的意思。
杨修要说的,无非是蓬莱将士把整船曹军当成了练手的靶子!
杀人,对夜刺大船的蓬莱将士来说,或许只是一时心血来潮!
“传令下去!”管承说道:“各船多加戒备,此事绝不可再有第二次!”
兵士跑去传达命令,杨修却嘴角勾起蔑视的浅笑。
不给蓬莱将士机会,难道蓬莱将士不会找寻机会?
蓬莱城头,马飞望着远处的曹军战船,脸上带着得意。
只带了十多人,一艘满载五百曹军的大船就被他们杀了个精光!
大多曹军死的很安详。
他们是在睡梦中被夜刺拧断了脖子!
“马将军出师奏凯,曹军必定心胆俱寒。”田丰说道:“只是近日,夜刺再不可出岛!”
马飞还没来及说话,一旁的马义就说道:“叔父出外杀了个痛快,我等莫非只可看着眼热?”
“田公所言正是。”马飞瞪了他一眼:“我等昨日杀戮太重,整船曹军无一活口!若是接连出城,敌军怎会毫无防备?”
马义撇了撇嘴没敢吭声。
他心底还是十分不爽!
出岛刺杀曹军,竟是没他什么事!
城防交给田丰,又吩咐马义安排夜刺出岛习练刺杀,袁旭此时正在岛内,指挥蓬莱居民开挖沟渠。
居住于蓬莱的汉子,都是他从河北战场带回的袁家老兵。
天海、夜刺选拔精壮,被淘汰的汉子,则成了蓬莱的原住民。
袁旭令人从各地征募女子,汉子们在蓬莱已有了家室。
蓬莱早成了他们的家园!
第482章 刘备北伐
蓬莱岛内,距寒潭不远。
无数汉子光着膀子,挥舞铲子开挖水渠。
袁旭站在一旁,指手画脚的让另一群汉子砍伐树木。
从内城周边的林子砍下树木,无数汉子抬着粗壮的树干,送往潭边。
除此之外,还有石匠正雕琢着石块,把它们修成槽子。
与袁旭一同在潭便指挥修造水渠的沮授数道:“水渠修造,蓬莱当可一劳永逸。只是稻米种子,还须董公出外购置。曹军围困蓬莱,怕是短日之内无缘得出。”
“已是入秋,此时并非种植稻米的季候。”袁旭说道:“先种上小麦,至于稻米,待到来年再做计较!”
稻米盛产于南方,中原一带以小米种植为主。
小米产量不多,之所以种植,只因中原雨量不足,它不像稻米需要大量的水。
在蓬莱种植稻米,必须有足够的供水。
袁旭开凿水渠,建造水车正是为此。
“公子!”一个汉子拿着根木棍跑了过来,到袁旭近前问道:“槽口须开多大尺寸?”
接过木棍比划了一下尺寸,袁旭说道:“木制水车比不得竹制,时日久远槽口将会腐朽,理应多开几处。”
汉子应了,接回木棍一溜烟的跑了。
“公子奇思妙想,竟画出水车图样。”看着热火朝天干活的汉子们,沮授说道:“倘若水车果真可用,董公开辟海外商路之前,公子便可广募人口。”
“广募人口谈何容易?”袁旭说道:“人口过多,人心也是杂乱。我等又怎知其间未有掺杂暗通曹操者?”
“蓬莱不过弹丸小地。”沮授说道:“若有暗通,也将难匿行迹!”
袁旭在蓬莱主持开凿水渠,远在新野的刘备,此时也没闲着。
刘表调拨兵马,允他讨伐曹操。
刘备怎会有半点耽搁?
新野议事厅,刘备召集众人商议如何进军。
诸葛亮、徐庶都在厅内。
赵云、关羽、张飞,以及一众刘备麾下将领,也在等候调遣。
“诸位!”环顾众人,刘备说道:“曹操发兵蓬莱,围攻袁显歆。某与显歆素有旧谊,彼入险境不可不救。景升公调兵一万,助某讨伐曹操。敢问诸公,理应如何出兵?”
“使君!”徐庶拱手说道:“曹操于官渡击破袁绍,后又在仓亭一战稳固时局。河北袁家今非昔比,曹操却是如日中天。围困蓬莱曹军,足足两万有余,且身在战船。前往蓬莱驰援,莫说我军兵马不足,即便与敌相差不远,战船也是筹措不出!”
“元直有何计较?”刘备问道。
“兵出许昌!”徐庶说道:“我军进逼许昌,曹操必从别处调拨兵马。届时使君可围城打援,尽歼驰援之敌!我军进击许昌,或可解蓬莱之围!”
“不可!”刘备尚未开言,赵云已是说道:“蓬莱、许昌相距甚远。曹操麾下兵马众多,何须自彼处调兵?徐公所言,或可解蓬莱之围。只怕是难以解去!”
赵云说话时,诸葛亮看了他一眼。
目光并没在他脸上逗留,诸葛亮很快把视线挪开。
“子龙言之有理!”刘备说道:“可有驰援蓬莱之法?”
徐庶说道:“使君明鉴,蓬莱曹军势大,且在海上。我军前往驰援,莫说难以功成,或有全军覆没之忧!”
看向赵云,刘备问道:“子龙可有法子?”
只因蓬莱被围,赵云心中担忧,一时没能忍住才开口说话。
话出口之时,他便是心声悔意。
刘备向他询问,他只得说道:“末将不查,还望使君莫怪!”
捻着下巴上的胡须,刘备紧锁眉头,好似十分难以决断。
“使君!”徐庶说道:“我军进击许昌,虽无全胜把握。若可一战功成,莫说蓬莱之困顿解,即便曹操人头,也是或可得到!”
“袁显歆遭曹军围困,某不去驰援,却强攻许昌……”刘备说道:“传扬出去,岂非落世人个不义的口实?”
诸葛亮始终没有说话。
他只是观察着众人的神色。
赵云有些心绪不宁,张飞则满脸期盼。
至于关羽,则是微微眯缝着他的丹凤眼,一副天下大事与他无关的模样。
“孔明!”看向诸葛亮,刘备问道:“你以为理当如何?”
“元直所言并无差池。”诸葛亮说道:“曹军势大,我军进击许昌也是难有建树。然而许昌遭袭,曹军自将乱了部署。曹操须调兵遣将不说,只说粮草,各地募集不易。许昌若有战事,蓬莱曹军粮草供给必将不足。以袁显歆之能,他如何把握不住绝佳时机,将曹军击退?”
“孔明之言,正合某心!”刘备起身说道:“某意已决断。元直留守新野,孔明为军师,随某讨伐曹操!云长、益德、子龙等人,随军出战!”
刘备即将出兵北伐。
襄阳城内,刘表坐在后园书房,把玩着一直玉碗。
玉碗晶莹剔透,只看光泽便知是极好的美玉。
“主公!”一个卫士来到刘表身旁,行礼说道:“蔡公求见。”
徐庶前往襄阳,以征伐曹操为名向刘表借兵。
荆州众幕僚多是赞同,唯独以蔡瑁为首的一众人,极力反对将兵马借给刘备。
心知蔡瑁来此或因刘备,刘表顿时心中不快:“请他入内说话!”
卫士离去,刘表则把玉碗放在一旁。
不过片刻,蔡瑁匆匆来到。
“见过主公!”行了一礼,蔡瑁垂手立于一旁。
“德珪来此何干?”刘表问道。
“江夏黄祖差人来报,曹操遣派使者前往江东。”蔡瑁说道:“主公差遣刘玄德进击许昌,若孙权与曹操联手……”
“曹操使者前往江东,所为何事?”刘表问道。
“尚不可知!”蔡瑁说道:“某思寻此事,总觉主公此时讨伐曹操不妥。”
“因何?”
“江东孙权主事不久,根基尚未稳妥。曹操若是有心招揽,他应不至推辞。”蔡瑁说道:“刘玄德进击曹操,许都万一令孙权出兵荆州,只怕荆州一地将是战火连连,还望主公三思!”
第483章 孙权拒曹
徐庶来到襄阳提及讨伐曹操,蔡瑁及其党羽始终抱着反对的态度。
官渡之战,曹操击破袁绍,自此坐大。
袁绍坐拥河北,虽是兵锋强盛,却无一统天下的雄心!
坐守荆州,刘表对他很是放心。
曹操却与袁绍不同!
陈留募兵之时,曹操军力并不强盛。
这些年他招募贤才聚拢猛将,官渡一战击破袁绍已是达到鼎盛!
之所以尚未南征,只因河北袁家还在。
一旦击破袁谭、袁尚,将河北掌握手中,属地与荆州毗邻的曹操,必定挥兵南下。
刘表怎肯眼看他坐大?
所以应允徐庶,只因他的提议与刘表心底顾虑不谋而合。
蔡瑁再次提及此事,刘表脸色顿时不好:“此事早先已是说过,德珪因何再言?”
“主公……”
不等蔡瑁把话说完,刘表止住了他:“德珪不必再言,告知黄祖,令他差派斥候前往江东,探查清楚曹操使者究竟因何而去,孙权又是做何打算。”
刘表面露不快,蔡瑁不敢再说只得退了出去。
江夏黄祖派遣斥候前往江东不提。
只说江东孙权。
自打继承了孙策之位,反对他的僚属一拨接着一拨。
接待了曹操使者,孙权更觉烦心不已。
坐在书房,看着曹操给他写的亲笔书信,孙权脸色十分难看。
“兄长!”房门推开,一个人影闪了进来。
闪入屋内的人影身量不高却可看出体态窈窕,由于光线太暗辨不清面容,却可听出她的声音极其清脆、干练!
“你来作甚?”并未看向人影,孙权没好气地说道:“某正寻思要事,你且退下!”
“区区曹操使者,便使得兄长面露愁容。”人影并未离去,反倒走近孙权:“必是曹操提出兄长难以接受之事。”
“女儿家,怎懂得家国大事?”孙权说道:“莫要在此聒噪,速速离去!”
小嘴一撅,女子反倒在他面前说了。
坐在孙权面前的女子不过十一二岁。
年纪虽小,却可看出她面容姣好,再过几年必定出落成个小美人儿。
“尚香,你……”女孩儿在他面前坐了,孙权气恼的一甩袍袖:“怎的不听话?”
“兄长不说何事,妹子就是不走!”撅起小嘴,孙尚香说道:“自打兄长继承江东,妹子就没见你露过笑脸!”
轻叹一声,孙权抚摸着孙尚香的脑袋:“你还小,许多事不懂!父亲因江东而死,长兄征战多年方才夺回。某怎敢稍有懈怠?”
仰脸望着孙权,孙尚香大眼睛里满是迷茫。
十一岁的她,确实理解不了孙权的无奈。
微微一笑,孙权说道:“去吧,待为兄请公瑾前来!”
孙权满是无奈的语气,令孙尚香不敢胡闹。
乖巧的应了,她起身跑出房间。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孙权脸上闪过一抹无奈。
江东孙氏,起起落落这么些年!
孙策打下江东,即将挥兵北进击破荆州,为孙坚报仇。
他却死在许贡门客的剑下……
命数!
都是命数!
生为孙氏儿女,谁又知道将来等着他和孙尚香的会是什么?
孙尚香离去,没过多会周瑜来到。
“吴侯!”拱手行礼,周瑜说道:“小姐待吴侯传话,说是寻某。”
“公瑾请坐。”请周瑜坐了,孙权说道:“曹操差人前来,公瑾已是知晓。”
“知晓曹操差人前来。”周瑜说道:“来人只是递了书信,不知因何事而来。”
“公瑾自看!”取出书信,孙权递向周瑜。
起身双手接了,周瑜展开书信匆匆浏览。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吴侯以为如何?”
“曹操势大,且挟天子之威。”孙权说道:“他要质子,某若回绝应是得罪!”
“吴侯打算如何?”
“送个儿子给他……”
递回书信,周瑜轻叹一声。
“公瑾何故叹息?”孙权问道。
“某叹息,吴侯励精图治,江东正欲安稳,却自陷乱象!”
“此言何意?”
“吴侯!”周瑜起身说道:“曹操索要质子,无非驾驭不得江东。河北袁氏尚未败亡,江东以北尚有荆州。听闻刘表已令刘玄德领军北伐,曹操自顾不暇,岂顾得上江东?”
“公瑾是说……”
“当然不送!”周瑜说道:“天子号令,江东确是要听。挟天子之威号令天下,却是无须遵从!曹操索要质子,为的便是挟制江东。吴侯送之,自此之后便须看曹操脸色行事!”
周瑜一番剖析,孙权脸色很是难看。
“吴侯坐镇江东,再过数年,待到一应之事稳妥,便可出兵荆州为孙公复仇!”周瑜说道:“放着逍遥日子不过,偏偏无来由的送个质子给曹操,岂不觉着愚蠢?”
周瑜一番话,说的孙权连声冷笑。
“好个曹操,竟有如此谋算!”孙权向门外喊道:“唤曹操使者前来相见!”
孙权召见曹操使者,没用多会,使者来到。
与他见了礼,使者问道:“吴侯可是已决断何人随某前往许都?”
“没人随你前去。”孙权说道:“请尊驾回报曹公,质子之事莫要再提!”
使者一愣,赶忙说道:“曹公只是欲交好吴侯……”
“交好?”孙权冷哼道:“若要交好,请曹公送位公子前来,某自将礼遇。至于江东孙氏之子,生为江东人,死为江东鬼,如何可往别处?”
孙权回应的滴水不漏,使者也不知如何应对才是。
嘴巴微微张着,他愕然望着孙权。
“明日一早,某差人送尊驾渡江!”孙权说道:“曹公若欲交好,请他拿出些诚意!讨要质子这等令人不快之事,还是切莫再提!”
话说的很重,孙权却是隐忍。
心底怒火翻腾,他脸上倒是一片淡然。
越是如此,使者越不知他究竟怒到了何等境地,只得应声退下。
“吴侯方才之言进退有度。”目送使者离去,周瑜说道:“曹操得到回报,必定也是不敢小觑江东!”
“亏得公瑾提点!”孙权说道:“若非公瑾,某岂不是拱手把江东送入曹操之手?”
第484章 看出来没有
刘备决定北进破曹。
当晚,他才歇下,门外卫士禀报:“启禀使君,军师求见!”
诸葛亮出山不久,尚无任何建树。
徐庶与他乃是故交,私下关系当然不错!
刘备也未因诸葛亮毫无建树,而对他有半点微词。
反倒颇为仰重,有事也会私下寻他商议。
诸葛亮求见,刘备连忙吩咐:“速请军师!”
进入屋内,诸葛亮与刘备见了礼:“使君!”
“军师请坐!”请诸葛亮坐下,刘备说道:“敢问军师夤夜来此,所为何事?”
“今日廷议,使君可否看见?”
“看见什么?”
“子龙将军!”
刘备淡然一笑:“军师来此未有多日,便已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