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廷议散去,逢纪未招呼袁尚,径直离去。

吩咐了卫士,袁尚正要坐下,屋外卫士说道:“启禀公子,逢公求见!”

正要寻他,逢纪便来了!

袁尚忙说道:“有请!”

进入屋内,逢纪行了一礼:“敢问公子因何提议五公子前往许昌?”

“曹操对河北早有觊觎之心,父亲也意图南下讨伐,推举显歆,乃因他去了许昌,曹操必不容他。”

“显见公子并不了解曹操。”

“此言何意?”

“曹操虽对河北有觊觎之心,却是爱才如命,怎肯加害五公子?”

“可是……”

“莫非公子以为,曹操会因五公子乃袁家之人,便痛下杀手?”

袁尚点了点头。

“五公子手无实权,虽有建树,终究只是庶子!曹操素有招贤之心,且送个人情于他。日后若有机缘,或可招揽。”

锁紧眉头,袁尚没有说话。

他还是想不明白,袁旭是袁家的人,曹操即使爱才,又怎肯留下祸患?

“今日廷议,公子如此,袁公已是不快。某若再言,必遭猜疑!而今最紧要的,还是招揽审配。”

“若杀董晴,父亲一旦知晓,我二人都是吃罪不起!逢公可否思虑周祥?”

“既是要杀,因何让袁公知晓?”

“后宅之中,父亲莫非没有眼线?”

“若与公子无干,袁公又能如何?”

看着逢纪,袁尚顿觉迷茫。

“公子莫再理会,此事某自有安排。”逢纪拱了拱手:“某且告退!”

送逢纪出门,袁尚还是心存忐忑。

廷议散后,袁旭追上沮授。

“沮公!”

沮授停下脚步,回头问道:“五公子有何见教?”

拱手一礼,袁旭说道:“某有一事,欲向沮公讨教!”

“公子请讲!”沮授回了一礼。

“沮公以为与曹操开战,袁家须做多久筹备?”

“以公子之见,当做多久?”

“一年!”

沮授摇了摇头。

“此处非说话之地,可否请沮公前往鄙舍一叙?”

迟疑了一下,沮授最终还是说道:“公子相邀,怎敢不从!”

与沮授返一同回住处的路上,袁旭一直向他讨教用兵之道。

他在廷议上的表现,已令沮授叹为观止。

得到袁绍与大多僚属认可,袁旭不仅没有半点浮躁,反倒向他讨教用兵之道。

对袁旭,他瞬间又多了几分好感。

袁家诸公子,矛盾浮出水面。

争权之势已成,沮授并不愿牵连其中。

袁旭请他时,他还心存顾虑,走没多远,顾虑已是全消。

“沮公想法,与某竟是不谋而合?”进了小院,袁旭说道:“只是沮公以为应做长久谋算,某却认为可尽速伐之,当有不同。”

“公子试想。”一路与袁旭讨论征伐曹操,沮授已是放开:“我军夺取黎阳,于黄河岸边修造船只,仅以少量兵马袭扰,对曹操可造成多少困扰?”

“既是如此,沮公廷议之上因何不说?”

“公子已是说服袁公,某再说,岂非多此一举?”

“可是……”

“以公子之计,至少可拖一年半载。”沮授说道:“倘若依着郭图、逢纪,袁公不日便将兴兵讨伐曹操。”

“一年半载?”袁旭摇了摇头:“怕是三个月都拖延不到。”

“此话何解?”

“父亲新近击破公孙瓒,又收伏张燕,兵势正盛、信心满满,岂会把曹操放在眼中?”

沮授锁起眉头。

廷议之时,袁绍向众人询问可否进击曹操,沮授那时便已看出,他早有出兵打算。

出言阻止,无非认为贸然出兵并无胜算。

与沮授长谈,袁旭发现许多用兵之法都是他未曾想过,越发觉着击破张燕只是侥幸。

回到邺城之前,袁旭做了个决定。

袁绍待他有父子之情,他就不能对袁家将面临的大难充耳不闻。

官渡战事一旦爆发,他面对的不再是张燕,而是雄才大略的曹操。

曹操麾下幕僚众多、猛将如云。

与一代枭雄为敌,他有几成胜算?

第189章 不紧张冒什么汗

送走沮授,袁旭在墙壁上画了一些线条。

线条连接成片,形成一幅战略地图。

赶回邺城的路上,他曾探查过青州地形。

所经之处,尽在他的脑中。

袁绍决定发兵,曹操必将做出应对!

青州,会是曹操对河北形成夹击之势的关键。

官渡之战成败的决定因素,袁旭并不是不知道,大规模战争尚未爆发,不久之后双方也只是小规模摩擦。

考虑乌巢等事,实在太早。

战争前期,掌控青州局势至关重要!

“公子!”门外传来李疆的声音:“念儿姑娘回来了!”

袁旭看向门口,念儿、张霜以及祝夫人在李疆的陪同下站在外面。

“都进来说话。”他离开画着地图的墙壁。

念儿等人纷纷进屋。

“受苦了!”向仨人道了声受苦,袁旭对张霜说道:“某回邺城,才去拜见父亲,便得知你将董晴打了。”

“她挑衅念儿姑娘,又说揭发我等……”

“揭发?揭发什么?”袁旭打断了她。

“说我等是公子同谋!”张霜一脸不忿。

“父亲召某返回邺城,罪责自是消除,何来同谋一说。”袁旭说道:“若公道等人来此,或会将其诛杀以儆效尤。你等只在城内,父亲有心遮掩,必不致牵连,何人敢将此事闹大?”

“我等又不知晓公子回返。”张霜撇了撇嘴。

“邺城纷繁复杂,你等不可久留。”袁旭吩咐李疆:“明日一早,护送她们前往蓬莱。”

李疆迟疑着说道:“长公子之前是要我与孟泰……”

“孟泰在此,你无须担心。”

“公子要赶奴婢走?”念儿杏眼睁的溜圆,惶恐不安地说道:“奴婢不给公子惹事,留在公子身边,也可缝缝补补端茶送水!”

“邺城还能缺了仆从?”袁旭打断她:“某有要事,你在此处只会掣肘。不许胡闹,明日便赶往蓬莱!”

念儿眼圈儿一红,却没敢哭出来。

她印象中的袁旭,从未这样凶过。

为了赶他走,甚至说出不缺仆从这样的话来。

袁家伙房。

几个伙夫抬着成筐的蔬果、生肉,进入后院。

他们进去不久,袁康负着手走了进来。

“四公子!”见他来了,伙房的人纷纷行礼,却并不见得有多恭谨。

袁康也是庶子,在袁家身份并不显赫。

他已习惯袁家上下的态度,倒也不太在意。

“都是送给谁的啊?”看着灶台上摆放的餐桶,他很随意的问了一句。

“这些是送给袁公的,这些是夫人的……”伙房管事一一给他介绍。

虽是庶子,毕竟是袁绍的儿子,管事也不愿得罪他。

袁康漫不经心的点着头。

“这些是送给董夫人的。”

管事介绍到仅摆着两只陶罐的餐桶,袁康眼睛一亮问道:“哪个董夫人?”

“二公子的妾室。”

揭开陶罐盖子,扑鼻的香味迎面而来。

罐子里的粥熬的稀烂,闻着香味,就让人胃口顿开。

“妾室也吃这么好?董夫人比我家母亲伙食还胜些。”

“四公子或许不知,董夫人不知犯了什么过错,被夫人禁足,伙食却置办的不差。”

“某途经此处,只是过来看看!”盖起盖子,袁康说道:“听闻进了些西域瓜果,稍后给某置办些!”

“四公子放心,晚些就给送去。”

“不耽搁你等做事,某且走了!”

“公子慢走!”

送袁康出了门,目送他背影走远,管事撇了撇嘴。

“选些残了的瓜果,晚些给四公子送去。”进入伙房,他向仆妇们吩咐道:“将各宅餐食也都送了去。”

十数名仆妇各自提着餐桶离开伙房。

给董晴送饭的仆妇,走到半路停了下来。

她左右看了看,见路上没人,迅速钻进一旁树丛,揭开陶罐盖子,往里面撒了些什么。

做完这些,她提着餐桶又走了出来。

心理素质稍差或首次做见不得人的事,大多会显现出紧张。

提着餐桶,仆妇走路比先前匆忙了许多。

“站住!”正走着,两个卫士拦住了她。

“做什么去?”打量着有些紧张的仆妇,一个卫士问道。

“给董夫人送餐。”

“送的什么?”

“山菇肉糜、鸡脯米羹。”

“打开看看。”

仆妇迟疑着没有动手。

卫士上前抢过餐桶,瞪了她一眼打开盖子。

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卫士深深嗅了嗅。

盖上盖子,他嘀咕道:“二公子小妾吃的都是如此之好!”

“走吧!”觉着没什么,另一个卫士摆了下手。

仆妇应了一声,抬脚就要走。

“等下。”揭开盖子的卫士唤住了她。

停了下来,仆妇动也不敢动。

绕着她走了两圈,卫士问道:“你很热?”

额头上冷汗涔涔,仆妇说道:“在伙房做事,定是热的。”

“在伙房出汗倒也罢了。天也不甚热,出来见了风,汗应是干了吧?”

“奴婢体虚……”

“怕是心虚!”卫士眼睛一瞪:“说!究竟做了甚事?因何冷汗直流?”

“没!真没做甚!”额头冷汗更密,仆妇极力辩解。

“容某搜上一搜!”拦住她的卫士并没打算就此作罢。

“罢了,罢了!”另一个卫士上前打着圆场:“和一仆妇计较什么?又非给袁公、夫人送饭。容她过去便是,难不成还会有人害二公子小妾?”

警觉的卫士想了想,同伴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董晴只是袁熙小妾,谁闲的没事去害她?

又打量了一遍仆妇,卫士摆了摆手:“去吧!”

仆妇谦恭的向两名卫士道了几声谢,提起餐桶往前去了。

打圆场的卫士说道:“此妇生的丑陋,兄弟莫非也想摸上一摸?”

“总觉着古怪!”拦阻仆妇的卫士说道:“若非心中惧怕,她因何浑身冷汗?”

“妇人而已,又能有甚?”拍了拍他的肩膀,另一个卫士说道:“再过片刻我二人便可交接,到时哥俩饮上两盏。”

看着已经走远的仆妇,心生狐疑的卫士还是觉着哪里不太对劲。

人已走远,再叫回来也是不太可能。

揣着怀疑,他与同伴继续沿小路巡视。

第190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谋

仆妇将餐桶送到董晴住处,逃也似的离开。

她很清楚在做什么。

董晴一旦中毒,必将牵扯到她的头上。

要她下毒之人,她又不敢回绝。

好在后路已有安排,只要快些离开袁家,自此远走高飞,再没人可奈何她!

飞快的往外院走着,她不时回头望上一眼。

沿途遇见人,她也是把头一低匆匆走过。

袁家太大,仆妇走了小半个时辰,才出了正门。

才转过街角,一个人影出现在她眼前。

“跟我来!”人影招了下手。

看清那人正是曾为她解围的卫士,仆妇想也没想,跟着他钻进一条小巷。

吃了餐食的董晴,很快便觉着腹痛难忍。

腹中剧烈绞痛,她额头满是冷汗,倒在地上翻滚哀嚎。

侍女已去延请医者,却没人知道该如何缓解她的疼痛,只能焦虑的等着医者快些来到。

不到半炷香,审配奉命进入袁家。

软禁董晴的小院,袁绍铁青着脸,审配低头立于他身旁。

“身在后院怎会中毒?”

“已差人查探,乃是伙房送来餐食。”

“日防夜防,自家后院却是出了这等事!”袁绍冷冷地说道:“今日可杀董晴,明日便可毒杀某。何人所为,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袁公放心!”审配应了,领着一队卫士直奔伙房。

大约又过小半炷香。

袁家伙房。

管事与一众伙夫、仆妇跪伏在地,一个个浑身筛糠般的哆嗦,头也不敢稍抬。

“给董夫人送去餐食者何在?”审配冷冷的问道。

“送了餐食,便没见她返回。”

“此人来到伙房多久?”

“不过半月……”

“四处搜寻。”审配向卫士吩咐道:“定要将此人找出!”

几个卫士应声退出。

瞪着跪在面前的管事,审配接着问道:“还有何人来过伙房?”

管事哆嗦的连说话都不是十分利索:“四公子曾来过!”

“四公子?”审配一愣。

袁康曾被袁谭暴打。

虽说不知原因,审配却能猜出八九分。

袁绍诸子,以袁康最擅惹事,结交的剑客豪侠也是最多。

此人有个秉性。

心狠手辣,为了利益,即便是亲兄弟也绝不手软!

他的嫌疑确实最大!

可转念一想,袁康并没有理由杀害董晴。

除非他受人指派。

“尽数看押,一个也不许走脱!”审配转身离开伙房。

得到审配回禀,袁绍抓起桌上茶盏,猛的摔在地上。

气的浑身哆嗦,袁绍说道:“无须再查,定是显庸所为!”

“袁公!尚难定论!”审配劝道。

“还有什么难以定论?显庸向来手毒心狠,哪里像是某的儿子?”

审配没敢吭声。

“将显庸擒了!”袁绍嘴唇哆嗦着:“允你用各种酷刑,定要撬开他的嘴!”

“袁公,这……”

“某没有这样的儿子!”

不敢多说,审配应声退出。

内宅闹的沸沸扬扬,袁旭很快得到消息。

“董晴如何?”他最先问的便是董晴。

董晴腹中还有胎儿,他实在想不明白,究竟何人会向孕妇下手。

“医者用了药,生死未知。”探明情况前来回报的孟泰答道。

“何人所为?”

“说是四公子。审配已奉袁公之命将之擒获。”

袁康追随袁尚,与董晴素无瓜葛,他怎会谋害袁熙的小妾?

袁旭觉着,这件事里必有文章。

“此事与公子无关,公子无须记挂。”

“不!”袁旭面色凝重:“不仅有关,还有大关联!只是究竟关联在何处……”

孟泰没再吭声。

他虽未见识过袁旭的能耐,却从李疆那里听了不少。

五公子说有关,必定有着关联!

“再去探查!”袁旭说道:“任何细节也莫疏漏,有任何变故即刻回报!”

“诺!”孟泰应声离去。

天色渐晚,邺城监牢一间单独的牢房。

袁康握着木栅,脸贴在栅栏缝中向外喊道:“来人啊!某要见审公!某是冤枉的!”

没人理他。

袁家庶子,地位本就不高。

沦为阶下囚,袁绍也已发话可采用任何酷刑,他并不比任何囚犯拥有更多的特权。

看押他的差人当然不会把他放在眼中。

喊到嗓子发干,见没人理他,袁康用力晃动着木栅,扯着嗓门嚎了起来:“来人啊……”

“叫什么叫?”一个差人走了进来,站在栅栏外,抡起棍子朝他手上敲了下去!

手指被棍子狠狠敲了一下,袁康触电般的收了回去。

“阁下!阁下!”虽是挨打,他却腆着脸赔笑说道:“烦劳告知审公,某有话要说。”

“审公是你想见便能见的?”差人一瞪眼。

“若阁下相助,某定有厚报!”

“厚报?到了此处,你拿什么报?”

“某若重见天日,必赠阁下铜钱二十贯……”

差人冷笑两声:“重见天日?袁公已是发话,无论用怎样的刑罚。也要你招出如何谋害董夫人!”

“某真没有……”

“我又不是审公,与我说这些废话没用!明日与审公去说!”差人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莫要再叫!若再吵闹,有你好看!”

差人提着棍子离去,袁康颓然坐在地上。

他始终想不明白,董晴怎么平白无故就中了毒。

他又怎会被当成主谋?

从袁尚那里得了消息,伙房新近来了些西域瓜果。

只为讨要些稀奇蔬果,无端端的却惹出这些祸事!

袁康怎能不觉着冤屈?

被投进监牢,审配根本不来见他!

满肚子冤屈,却无处可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

审配擒了袁康,当晚上并未提审。

袁家庶子,并无地位,袁绍也已明令,可采用任何酷刑。

然而审配却很清楚,袁康虽可能有罪,终究是袁绍的儿子。

真的用了酷刑,难保不会因此埋下祸根!

先关他一晚败败火性,明日审讯,便要简单许多。

“什么人?”

审配正要脱衣歇息,外面传来一声暴喝。

紧接着,卫士跑动喊叫的声音传进他的耳中。

快步走到门口,审配向卫士们问道:“何事吵闹?”

一个卫士跑了上来:“启禀审公,方才房顶有人!”

第191章 正是决战之时

数日之后,审配依旧没查出个所以。

袁康咬死不认他知道此事。

下毒仆妇,则被发现死在城内小巷。

线索完全断了……

袁家后宅。

董晴披头散发坐在屋内。

她脸色苍白、目光涣散,完全没了往日的光彩。

医者来的及时,她性命是保住,腹中胎儿却是没了……

没了孩子,袁熙也不在邺城,她在袁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自从醒转,她就没说过一句话,只是默默的坐着。

伺候她的侍女不敢多问,除送来衣食,再不敢靠近半分!

“袁旭……”嘴唇微微动了动,董晴呢喃出了袁旭的名字。

来到邺城,她从不敢得罪袁家任何一人。

与她有过节的,只有袁旭。

更何况她还去找过念儿,袁旭企图杀她,也是情理之中!

邺城监牢。

袁康被关了好几日。

审配曾亲自讯问,毫不知情的他确实不知该招供什么。

董晴出事的当日,他曾在伙房出现。

仅仅只是因此,他就被抓进监牢。

袁绍下令,要审配不惜一切从他口中得到真相。

他所依附的袁尚却迟迟没有出现。

靠在墙角坐着,袁康无神的望着房顶。

他已彻底绝望。

父亲舍弃了他,袁尚根本没有救他的举动……

袁康有种感觉。

他的人生,或许会就此终结于监牢。

董晴遭人下毒,袁绍虽是暴怒,却并未耽搁调兵遣将。

前往许都的使者已经折回。

正如袁旭所料,曹操一口回绝袁家使者上表皇帝。

出兵的理由和借口都有了。

十万精兵从各地纷纷开往邺城,一场大战正在紧锣密鼓的酝酿着。

袁家调兵遣将,曹操当然不可能毫无应对。

许都城内,得到袁绍打算南下的消息,曹操连忙召集僚属商议对策。

议事厅内,数十人分两侧坐着。

一双双眼睛都看向曹操。

许多人的脸上带着担忧。

袁军新近击破公孙瓒,又收伏屯兵太行的张燕,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曹操麾下,兵马远远不及袁绍。

双方强弱一眼便可看出。

无论幕僚还是将军,对迎战袁绍都有着担忧。

“袁绍调拨兵马,意欲南下,诸公以为如何?”曹操向众人问道。

没人吭声,就连曹操最为倚重的郭嘉、程昱、荀彧等人,也都不作应答。

深知众人对迎战袁绍有着顾虑,曹操淡然一笑:“莫非诸公以为,迎战袁绍,某必败无疑?”

“袁绍势大,理应求和。”一人起身说道:“曹公当遣一能言善辩之人……”

“向陛下奏表击破公孙瓒,袁绍便是刻意寻衅!”打断说话之人,曹操说道:“某即便乞和,他又怎会应允?”

没人再吭声。

袁绍若不是早有南下之心,绝不会轻易调拨十万大军。

“敌我兵力悬殊,也怪不得你等。”曹操说道:“你等以为袁绍势大,我军难以匹敌。某却以为,此时正是与之展开决战绝佳良机!”

众人愕然,相互看着,却并没人回应。

郭嘉、程昱等人则是一脸淡然,虽没说话,也未表露出惊愕。

“袁绍与某乃是旧识。其人色厉而胆薄,志大却智小。时常顾虑小节而疏失大义,兵马虽多,政令却是不一。”

没人打断曹操,每个人都在听着他分析战局。

“若在往日,袁绍挥兵南下,某定遣使求和。而今……”

说到这里,曹操嘴角挂起一抹志在必得的笑容。

“曹公可是想说,袁绍家事纷杂,军务也是无序?”右手边,一个头发斑白年近六旬的幕僚说道:“若以此论,曹公确有几分胜算。”

说话之人正是曹操最为仰重的幕僚之一程昱。

话虽不甚入耳,却是实情。

曹操也正是做着这样的盘算。

没等曹操开言,郭嘉说道:“袁家诸子为夺河北继任之权,明争暗斗,伤了不少元气。只是两军一旦开战,有袁绍从中斡旋,当可同心同德。”

“奉孝、仲德之意……”

“袁绍调拨兵马、修造战船,少说也须数月。”程昱说道:“曹公可利用这些时日,一边调兵遣将以做应对,一边从袁家内部着手。”

“如何着手?”曹操追问。

程昱正要说话,郭嘉说道:“曹公分兵青州,袁显歆必去。暗中埋伏人手,以刺杀之法取其身边之人性命。待袁显歆逃出生天,彼必怀疑其兄袁尚。”

曹操想了下说道:“此举可行!”

随后他又向众人问道:“你等可有见教?”

荀彧起身说道:“我等附议奉孝、仲德!”

“既是如此,诸公听令!”

众人纷纷起身。

“臧霸领军进入青州,沿途攻城略地,莫给袁谭片刻喘息之机。于禁屯兵黄河南岸,静观袁军动向。其余诸公,各行职事。”

“诺!”众人纷纷应了。

廷议已毕,待到众人告退,曹操说道:“奉孝留下,某有要事相商!”

僚属纷纷退出,郭嘉则留在厅内。

下了首座,曹操从郭嘉身旁经过,轻轻拍了下他的手臂。

二人一前一后,出了前厅。

进入后园,曹操问道:“臧霸进入青州,袁显歆必将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