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奉孝之言,令某茅塞顿开!”曹操说道:“既是如此,某这便召集众人,商议出兵之事!”

“预祝曹公旗开得胜!”郭嘉起身说道。

半炷香之后,曹宅议事厅。

曹操端坐上首,环顾正交头接耳的众人。

“曹公!”一人起身说道:“刘备接了衣带诏并未发兵。袁军却驻扎黄河以北,若是曹公东征徐州,万一袁绍挥兵南进,许都危矣!”

此人话一出口,众多幕僚立时附议。

曹操淡然一笑:“尔等所言某曾虑及,袁绍屯兵黄河以北,若有攻伐许都之心早已起兵,怎会等到而今?”

众幕僚面面相觑,都未言语。

郭嘉说道:“刘备盘踞徐州,麾下数万兵马,且有猛将关羽、张飞。若是置之不理,必为祸患!曹公亲征并无不可,只是许都须留人镇守。”

“何人适宜?”

郭嘉看向荀彧。

众人目光纷纷落在荀彧身上。

荀彧起身:“某愿代曹公前往徐州!坐镇许都一事,还望曹公亲为!”

“某意已决,文若留守许都,谨防袁军南下。”曹操说道:“某亲领大军,征讨刘备!”

数日之后,曹操亲率大军开出许都。

曹军出征,消息很快传到徐州。

刘备吃惊之余,赶忙调拨兵马部署防御,另外差人前往邺城向袁绍求援。

与此同时,袁旭也已离开蓬莱赶往青州。

历经数月征战,袁谭领军驻扎于乐安国,同齐地曹军遥遥对峙。

得知袁旭来到,袁谭大喜,亲自出城迎接。

乐安国治所临济,同齐地治处临淄遥遥相望,袁谭出兵数次,始终难以击破临淄守敌。

曹军偶尔也会发起反攻,只是每次都不疼不痒浅尝则止。

双方陷入胶着,虽偶有小战,大战却是日趋减少,青州暂且趋于平稳。

与袁旭进入临济,袁谭问道:“显歆伤势可否大安?”

“托长兄福,已是无恙。”

“听闻曹操亲领大军讨伐刘备,某正欲返回邺城。”

“长兄返回邺城作甚?”

“曹操离开许都,正是我袁家发兵之时……”

“回到邺城,长兄便可说服父亲?”

袁谭一愣,随即说道:“某并无把握,若显歆可一同前往……”

“依然无法说服!”袁旭说道:“算着日子,倒是母亲已然临盆,待到大事定夺,某再回返不迟。”

“济南一战之后,显歆好似变了。”袁谭说道。

看着袁谭,袁旭并未吭声。

“显歆对袁家好似少了几分信心。”

袁旭微微一笑:“并非某少了信心,只是深知即便返回,也改变不了什么。”

“因何?”

“若无济南一败,父亲或会信某。”袁旭说道:“三千将士几乎全军覆没,即便提出建言,父亲又怎会采信?”

袁谭深知袁绍脾性。

若袁旭没有济南一败,提出趁曹操讨伐刘备发兵许都,因他以往屡战屡胜,袁绍或会采纳。

济南一战,袁旭不败的形象已有了改变。

他再提出建言,袁绍必将有所迟疑。

大军出征,调拨兵马需要时日,筹备粮草需要时日!

战机转瞬即逝,待到袁绍最终做出决定,曹操应已得胜班师。

“显歆何日返回?”袁谭问道。

“待刘备兵败!”袁旭说道:“彼若兵败,无处可投必投袁家。青州与徐州甚近,某与长兄恰可前往迎接。”

“刘备多次易主,投效袁家恐非真心……”

“世之枭雄,怎肯屈居人下?袁家之敌乃是曹操,刘备落难而来,若不收留,天下英雄还有何人肯来归附?”

第238章 江东孙郎

邺城,袁家后院。

张夫人怀胎十月,为袁绍诞下幼子。

老来得子,袁绍当然疼爱。

幼子取名袁买,字显雍,与袁康表字同音。

袁绍年近五旬,张夫人也已临近三十。

大龄生子,幼子体质孱弱。

袁买出生后时常发热,半夜吵闹不休,虽请医者每日照料,却不见好转。

整日烦闷不已,袁绍每天廷议之后,都会去张夫人住处看上一次。

曹操攻伐刘备,徐州先后失城。

刘备派往邺城求援的使者也已赶到。

廷议中。

袁绍手抚额头面带忧虑之色,还在担心才出生的小袁买。

“袁公!”沮授出列:“曹操攻伐徐州,许都虽留兵马,却非固若金汤,正是起兵南下之时。”

袁绍没有吭声。

田丰见状也跨步上前:“沮公所言正是,请袁公莫要误了绝佳时机!”

“刘备坐拥数万大军,曹操前往讨伐,河北正可休养生息。”逢纪说道:“出兵南下,当须谨慎!”

沮授正要说话,袁绍开了口。

“幼子染疴,某整日心忧,何来心思发兵讨曹?此事容后再议。”

“袁公顾念小公子,乃慈父常理。”逢纪说道:“即便出兵,也须待到小公子安康方可!”

袁绍虽未吭声,却深以为然。

沮授说道:“出兵讨曹关乎袁家命脉,袁公却因一婴儿,坐失绝佳战机!”

袁绍眉头锁起,看向沮授,目光很是阴冷。

“沮公乃是为袁家大计,说话过于耿直,袁公息怒!”

看出袁绍脸色不善,田丰连忙圆场。

逢纪却说道:“袁公担忧小公子,沮公如此说话,不免让人齿冷。”

袁绍脸色铁青:“廷议暂且到此,发兵许都一事,容后再议!”

不等众人应声,袁绍起身就走。

廷议散后,袁尚与逢纪走在后园小路。

“沮授所言正合时宜,逢公因何反驳?”袁尚问道。

“公子莫非忘记,当日沮授、田丰等人为五公子开脱之事?”

“逢公是在刻意引火?”

“五公子亲近长公子,沮授、田丰等人曾一力示好,若无应对,久后必成祸患!”

袁尚没再说话。

田丰、沮授均为智虑之士,果真示好袁旭,将来争夺河北,他将面临不少阻力!

袁绍拒绝出兵相助,刘备只能一力抗敌。

徐州军人数足有数万,却多为新近招募的民夫。

他们没有上过战场,虽受了数月训练,又怎是南征北战的曹军对手?

小沛城下,遍地战死曹军。

关羽伫立城头,望着城外曹军阵营,他总觉着哪里不太对劲。

“关将军!”一个身披甲胄的将军来到他身旁:“我军已七次击退曹军。”

此人大约三旬上下,比关羽矮了一头有余。

他名唤夏侯博,追随刘备已有数年。

曹操率军攻入徐州,夏侯博奉命协同关羽防御小沛。

“是否太容易了些?”关羽说道。

“将士浴血搏杀,方可退敌!”夏侯博说道:“莫非将军对此尚有疑忌?”

面沉如水,关羽并未言语。

“曹军攻城已是数度,始终难以攻破城池。”夏侯博说道:“末将以为,敌军围困小沛,只为阻拦我等驰援徐州。”

看向夏侯博,关羽脸色有些难看。

与徐州之间通路被截断,一旦刘备遭遇危难,他驰援也是来不及!

“沛公领军镇守徐州,战事应是更为惨烈。”

“将军可有计较?”关羽问道。

“敌军攻城看似凶猛,实则连城墙也攀登不上。”夏侯博说道:“围攻小沛者并非曹军精锐。以将军武勇,若夜袭曹营必可一战破之!”

关羽并未立刻做出决断。

曹军人数众多,小沛城内徐州军虽也不少,将士却疏于训练。

出城厮杀,徐州军完全不占上风!

曹军果真只是为了围城,夜袭曹营倒是个法子!

倘若他们另有打算……

关羽还在迟疑,夏侯博说道:“战机转瞬即逝,容不得将军半点迟疑!”

关羽终于点头:“既是如此,便依将军之计!”

曹操大军压境,袁绍拒绝发兵驰援,刘备处处防御很是狼狈。

关羽驻扎小沛,张飞则与他镇守徐州。

进入徐州,曹军一路有如破竹。

不过数日,徐州境内只余下小沛与徐州二城。

城头上,张飞立于刘备身旁。

“曹操一路破城,我等手中仅余小沛、徐州,袁绍那厮又拒绝发兵驰援。袁显歆自身难保,也是无有指望。不如某护着兄长突围而出,寻个去处安生,日后再做计较。”

刘备没有吭声。

当年从陶谦手中得了徐州,后被吕布夺去。

为争徐州,他与吕布厮杀频频,最终不敌只得投靠曹操。

借助曹操之手,白门楼斩杀吕布,再叛曹操,才又得了此处!

曹操兴兵讨伐,理由正是衣带诏。

心知兵败必死,刘备一时也想不到该往何处。

他本以为袁绍会发兵来援,至少应该派出大军攻打许都。

偏偏没想到,只因幼子抱恙,袁绍偏偏拒绝了出兵援救的请求!

曹操麾下有郭嘉、荀彧等人,刘备帐前却无智虑之士。

徐州被破,不过时日而已!

“二弟尚在小沛,怎可舍之离去?”刘备说道:“我二人死守徐州,坐等袁绍、孙策发兵来援!”

刘备还指望孙策发兵,此时的江东却发生了一桩大事。

早先孙策曾应了刘备发兵讨曹。

曹军进入徐州,孙策当即调集兵马打算北上。

大军出征之前,他于苏州城外狩猎,竟遭到已故太守许贡门客埋伏。

面门中箭,被人救回之时,孙策已是奄奄一息。

油灯在屋内铺满昏蒙的光亮,晃动的光芒将房间映托的鬼气森森。

孙策躺在铺盖上。

前来探视的江东诸人已经散去。

房间里只余下俩人。

坐在他身旁的是个大约只有十七八岁的少年。

少年头发焦黄,双目泛碧,容貌不像中原人。

他正是孙策同胞兄弟孙权!

坐于孙权身后的是个五旬开外、头发斑白的僚属。

此人名唤张昭,孙策对他很是倚重,江东内政多委托于他。

第239章 孙策托孤

油灯光影摇曳,映衬出惨淡的氛围。

弥留之际,孙策抓住孙权双手。

凝视兄长,孙权眼窝中涌动着泪光。

“仲谋……”孙策无力地说道:“某夺下江东……父亲之仇依旧未报,江东也是未稳……”

默默听着孙策所言,孙权没有吭声。

“举江东之众列阵出战……与……与天下争,你不如某……”孙策断断续续说道:“举贤任能、各尽其心……共保江东,某……不如你……”

“昭儿年幼,汝嫂淑德……非擅权之妇……彼母子难继江东。”孙策说道:“汝为叔父……当全力辅弼……”

“兄长放心,弟必将昭儿视若己出。”

“吾弟谨记,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公瑾……”

“弟铭记于心!”应声时,孙权已是快要泣不能言。

看向张昭,孙策说道:“公瑾练兵在外……唯子布于此……某之所言,望子布告知江东……诸公……”

“将军放心!”张昭行礼说道:“某必尽心尽力,辅弼少主!”

托孤孙权,孙策再无牵挂,缓缓闭上眼睛。

孙策离世,孙权与张昭相互看了一眼。

“公打算如何说?”抹去眼泪,孙权语调恢复如常,看不出因失去兄长而有半点悲伤。

“伯符之子年少无才,将军正值当年,某愿追随!”

孙权不再多言,起身走了出去。

张昭紧跟其后,到了门外,向等候的江东僚属喊道:“孙将军薨殁!”

得知孙策死去,托孤之前被屏退的大乔,带着一众婢女、仆妇涌进屋内。

顷刻间,屋里传出悲戚的哭声。

等候在外的江东僚属个个心中悲楚,有人甚至抬起衣袖抹着眼泪。

“将军故去之前曾有遗言,少子年幼难继大业,江东交于仲谋!”张昭说道:“望诸位勠力同心,共辅江东新主!”

众人愕然!

孙策离世,大业不传子嗣却交给孙权,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众人脸色有异,孙权说道:“兄长南征北战方有今日江东,大业交托于某,某必与诸公同心同德,完成兄长未竟之愿!”

孙策亡故,留下遗言时只有张昭在场。

当面对质绝不可能!

出言质疑,必定会被孙权冠个意图谋逆之罪!

事已至此无可逆转,诸僚属纷纷应道:“我等愿追随新主!”

孙策亡故的消息,不日之后传到曹操耳中。

正担心江东大军与刘备联合,曹操得到消息顿时大喜。

曹操说道:“孙权继承大业,江东僚属必定心存疑惑。内忧未平,孙权必不会发兵北上,徐州再无强援!”

“孙策之死,恰是天助曹公!”荀攸说道:“虽说孙权无心北顾,曹公也须抚恤方可。”

“如何抚恤?”

“孙权接管江东,并无朝廷委任!”荀攸说道:“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曹公若请陛下封赐于他,必可交好!”

“公达此言,甚合某意!”曹操点头说道。

孙策亡故,消息不久也传到青州。

袁谭、袁旭得知此事,不免一阵唏嘘。

袁旭并未见过那位江东小霸王,袁谭却是与他有过数面之缘。

孙策威猛,曾给他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没想到他竟会死在许贡门客手中!

“孙伯符乃世之猛将,南征北战所向披靡。一朝生死,不免令人唏嘘。”袁谭说道。

“虽是可惜,对江东未必不是好事。”袁旭说道:“孙仲谋为人稳重,接管江东,必定休养生息。用不几年,江东便可与中原隔江对峙!”

袁谭轻声叹息,向袁旭问道:“父亲不欲出兵救援刘备,孙策一死,江东也是不可能发兵徐州,显歆有何打算?”

“徐州之败已成定局。”袁旭说道:“某欲前往接应刘备,长兄可否借兵两千……”

“曹操亲领大军,显歆只带两千兵马……”

“某只为接应,并不与曹军厮杀。”袁旭说道:“两千兵马已是绰绰有余!”

袁谭想了片刻,点头说道:“显歆当初身在徐州欠下刘备人情,徐州遭围,理当领军接应。接得刘备知会于某,某自领军前去接汝!”

“多谢兄长!”袁旭拱手谢了!

袁绍拒绝发兵,孙策又殒命身死,短期内江东兵马无暇北上。

徐州已成了一座孤城!

与徐州遥遥呼应的小沛,也正遭受曹军围城。

夜幕降临,小沛城头一派清冷。

隔段距离点燃一支的火把,将城头映的一片昏蒙。

城门附近却是半点火光没有。

黑黢黢的夜色中,紧闭的城门像是巨兽的大口,向围城的曹军亮出獠牙,好似要将他们吞没。

伴着门轴转动的:“吱呀”声,城门打开了一条缝隙。

一个徐州军探头探脑的向外望了望,见没有异状,才向后招了下手。

从门缝内走出一骑骏马。

马背上是一员提着大刀的健硕将军。

将军面如重枣,丹凤眼精芒闪烁、不怒自威。

他正是坐镇小沛的关羽。

数百骑兵紧跟关羽出城,小心翼翼的向曹军推进。

曹军营地一派静谧,根本没发现有人出城。

出城骑兵用麻布包住马蹄,战马行进时蹄声已降到最低!

纵然如此,数百骑骏马一同行进,夜色中还是能够听见“得得”的声响。

率领骑兵到了曹军营外,关羽大刀一挥,纵马冲出。

紧跟在他身后的骑兵纷纷策马,冲进曹军营地。

进入曹营,正打算寻人厮杀,关羽很快发现,这座营地竟然连半个人也没有!

整座军营死一般的宁静,沉重的氛围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冲进敌营,骑兵四处搜寻,甚至钻进营帐,也没找到曹军踪影。

“将军,营内空无一人!”关羽正自愕然,一个骑兵来到他身旁禀报道。

“不好!”眼前是座空营,关羽大喝一声:“随某回返!”

掉转战马他就想撤出营地。

才冲到牙门,侧旁传来一声暴喝,黑暗中涌出无数曹军。

成片火把“唰”的点亮,将夜色映的一片通红。

“冲出去!”大刀一挥,关羽纵马杀出。

第240章 徐州城破

小沛城外。

数员曹将并骑而立。

几个曹军押着关羽,将他推到曹将面前。

关羽身上左一道右一道的捆着麻绳。

曹军推他,他猛回头瞪了一眼。

被瞪的心一凉,推搡他的曹军吓的连退两步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启禀诸位将军,擒获关羽!”领头曹军禀报。

驻马最前的曹将正是曹仁!

低头看着关羽,他阴阳怪气地说道:“素闻关云长乃万人敌,今日一见,不过尔尔!”

另几员曹将随即大笑。

“若是有胆,怎不与某战个三百合?”关羽反唇相讥:“暗中布下绊马索,如此小人行径,尚敢大言不惭?”

深知打不过他,曹仁怎会蠢到和他斗上三百回合。

“素闻关将军脾性耿直,不想竟是耿直的天真!”曹仁说道:“两军厮杀,乃将士用命。主将拼斗不过匹夫之勇,某不屑为之。”

话虽说的有理,曹仁此言出口,气势却落了几分。

一员曹将凑到近前说道:“将军乃三军主将,怎可与莽夫拼斗?末将愿意代劳!”

说话曹将只比关羽略矮半分。

火光映照之下,可看出他肤色微黑。

提着大刀,此人一身剽悍,只看身形,便知是员猛将。

“此人已是阶下之囚,何劳文远动手?”曹仁说道:“暂且看押,待到击破徐州,再与夏侯博一并送于曹公。”

听到“夏侯博”三个字,关羽一愣。

曹仁面露讥诮说道:“汝出城之时,某已击破小沛生擒夏侯博。丢了小沛,关将军有何想法?”

关羽没有吭声。

已是战败,说的话越多,受的屈辱也会越多。

此情此景,倒不如闭口不言。

“带走!”曹仁向几个兵士摆了下手。

几名曹军押着关羽离去。

没过多会,关羽见到被俘的夏侯博。

二人相见,彼此无言!

小沛城破,徐州成了孤城,刘备已是必败无疑!

袁旭率领两千袁军已进入徐州地界。

绕过程昱防线,他星夜兼程片刻没做耽搁。

沿途也曾遭遇小股曹军。

他始终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一旦发现曹军便下令蛰伏。

徐州城北三十里。

袁旭驻马而立,眺望正遭受曹军猛攻的徐州方向。

“公子,可要前去驰援?”太史恭问道。

“我军人少,强行驰援,除全军覆没再无他途!”袁旭说道:“刘备兵败,必将向北。我等只须静待时机,截杀追击曹军便可!”

“传令下去,就地蛰伏。”袁旭下令。

太史恭应了一声,当即将命令传达下去。

两千袁军纷纷蹿到路旁,就地隐蔽。

徐州城。

曹军攻城甚急。

曹操已得知小沛城破。

徐州成了孤城,即便曹操不攻,早晚也是必破。

河北袁家虎视眈眈,随时有大军南下的可能,曹操深知徐州战事不可耽搁。

“传令攻城,今日晚间必破徐州!”曹操下令。

潮水般的曹军涌向徐州城。

无数云梯竖起,搭上城头。

曹军将士持着盾牌,沿云梯向城头攀援。

守城的徐州军,推落巨石、滚木阻击曹军攻城。

弓箭手射出的箭矢密如雨点,落向冲锋中的曹军。

攻城开始不久,徐州城下曹军尸体已是堆积如山。

沿云梯攀援的曹军有如蚂蚁。

城头滚落的巨石砸中盾牌,顶着盾牌攀援的曹军,只觉着沉重的大山自头顶压来。

盾牌四分五裂,曹军纷纷掉落。

冲在最前面的曹军被巨石砸的脑浆崩流,从云梯上掉落。

攀援中的曹军将士被他们的尸体砸中,一同掉下云梯。

数百名曹军簇拥着攻城锤涌向城门。

城头上火箭如雨,飞向攻城锤。

燃烧的箭矢击中攻城锤四周曹军持着的盾牌,迸射的火光犹如烟花一般绚烂。

已有曹军攀上城头,张飞跑到刘备身旁喊道:“兄长速速下城,某来殿后!”

“某与徐州共存亡!”刘备喊道。

“徐州将破,留于此处必死无疑,兄长速速离去,或有生路!”张飞喊道。

刘备还想再说,张飞一把将他拽住,拖着就往城下跑。

“某若走了,百姓、将士如何?”被张飞拖下城墙,刘备喊道:“三弟只管突围,某断不可舍弃徐州百姓以及三军将士!”

拽着刘备跑到战马前,张飞不由分说将他抱上马背喊道:“兄长先行,某去接了嫂嫂!”

正要离去,张飞的手腕被刘备抓住。

“因妇人而舍兄弟,三弟可是要陷某于不义?”刘备喊道。

“可是嫂嫂……”

“吕布当年尚且不屑伤某家眷,曹操乃世之枭雄,安肯为难妇人?”刘备喊道:“若是要走,你我兄弟同走!倘若不走,某也留下!”

刘备坚决非常,张飞无奈,只得上了马背,挥舞丈八蛇矛护着他杀向北门。

曹军已经破城。

城内处处都有厮杀!

张飞护着刘备一直杀到北门。

护着刘备快到城门,张飞喊道:“速开城门!”

见来的是他和刘备,守城门的徐州军连忙开城。

城门打开,只现出一条缝隙,刘备、张飞便冲了出去。

才出城门,迎面就杀上来一去曹军。

领头曹将见刘备出城,连忙纵马冲了上来!

“挡某者——死!”一声暴喝,张飞提起长矛,策马杀向曹将!

喝声有如炸雷,冲锋中的曹将吃了一惊。

只一个错神,张飞已是手起矛落,将他刺了个透心凉!

单手持矛挑着曹将尸体,张飞在迎面冲来的曹军中撞出条血路。

杀上来的曹军,纷纷被蛇矛尖端顶着的尸体撞翻。

起身打算再度拦阻,他们发现张飞已护着刘备已杀出重围。

眼见二人策马走远,曹军将士个个满脸惊愕。

见北门乱起,夏侯惇领着一群曹军冲了过来。

“因何混乱?”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