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双鹰旗下-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会尽量与徐次长进行沟通的。”蒋作宾说道,“通过与您的几次谈话我也明白了现在的中国需要稳定和发展。”

“能这样最好,我们为中国提供帮助,也有自己相应的利益。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工业,需要进口大量的机械设备,也需要资金和技术支持,这都是德奥两国的强项。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这点不能否认。中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实际上包括英国人和日本人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资金援助的目的却有些根本的不同,英国人对殖民地采取是一种掠夺式的获利方式,并不注重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其实从澳洲和加拿大、印度的经济发展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英国人并不会向殖民地进行有规模的投资,从而促进殖民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这种财产的掠夺模式并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长期发展。而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先进行投资,在你们经济发展过程中获益。这也是战前德国在殖民地经济建设中所得到的有益经验,这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李海顿说道,在法国战败后,德奥国内的工农业生产憾事恢复,但在短暂的“战后繁荣”之后,由于缺乏海外市场,工业生产已经呈现出后继乏力的现象,所以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尽快开拓海外市场的办法,这也是仿效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援助相类似的方式,以便使德奥的经济与中国市场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可以预见,在战后全球必然会形成一个以英美为主的利益集团和以德奥同盟为主的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双方必然会为争夺海外市场发生激烈的较量,在短期内双方再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在经济领域里的冲突和对抗有时更为可怕,任何一个经济决策的重大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实际上比战场上要大得多。

一五四、翻版“马歇尔”?(二)

“我们支持中国变得强大起来,并支持你们收复被俄国侵占领土的主张,这本身对我们有益,奥奥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当然不愿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在身侧,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共同的利益。”李海顿继续说道,“一个强大的中国,尤其是与德奥结成同盟的强大中国,能够牵制住俄国人将近一半的精力,这也是我们准备支持中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但首要的条件是你们要有能力保持国内的稳定。中国的动荡和内乱符合你们的敌人——也就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利益,他们也在想方设法搞垮你们的政府,使你们陷入到内乱之中。《二十一条》中日本人究竟得到了什么真正的利益?但是他们却把它公布了出来,在你们的报纸上。你们想到过没有,一个毫无底细的中国记者为什么能够拍摄到你们与日本人所签订的秘密条约的文本?因为日本人已经意识到他们真正能从中间得到的利益很少,只要中国一直处于稳定之中,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他们就永远也不可能实现他们的野心。所以他们主动就把它揭露出来,目的就是要搞垮你们的政府,让它失去人民的信任。你们现在实际上处于一种很危险的境地,如果还不能坦诚合作,那么,这个国家很快就会陷入混乱,我们的投资和援助计划也毫无实行的价值了。”

“政见不同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权力的分配也能通过谈判和妥协来找到一个平衡点。东方人最大的弱点是不爱妥协,固执已见,总认为自己意见和见解就是正确的。这就造成了总希望获得更多的权力来推行和实现自己的主张。这是一种很错误的认知,首先没有哪一个人就英明伟大,永远正确,人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对于世界的认知都是片面和有偏差的,我们就需要在与其他人的相互交流中修正这种错误。另一个方面,东方人总喜欢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以便让自己能够“名垂青史”,但事实上,一个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国家的安定和稳定,并不是实行什么“新政”,暂时搁置一些争议较大政策的实行是一种很好的方设法,而不是强行去推动它的执行,因为这很容易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害。华工军团我不会全部交给你们中的某一派系,我帮助你们训练和武装这支军队是希望你们用它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而不是希望你们把它变成争夺权力的工具。华工军团一分为二,你们每方将会得到一半,如果你们同意,我们会继续向北京政府提供以后维持这些军队装备甚至是资金方面的援助。至于你们收复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被占领土的想法,我想就由博洛耶维奇元帅和切尔宁先生为你们提供一些帮助,关于俄国的具体事务也是主要由他们来策划和负责实施的。”

李海顿只是提出一些建议,但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看徐树铮和蒋作宾他们商量的结果了。北洋政府由于内部的争斗反而使国内陷入到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但在这个世界里,由于有近七十万在欧洲受过训练并参加过一些战斗的华工军团的存在,当这些军队返回国内时,以足以压制国内任何的军阀势力。只要段祺瑞和黎元洪肯放下架子合作,北洋政权就会变得相当稳固,而中国的局势也就不会陷入到混乱。

前世作为一个中国人,当有机会和能力时,李海顿当然还是很愿意伸手帮中国一把,至少站在奥匈帝国的立场上,一个强大的中国也能够牵制住未来苏俄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使得他们无力插手欧洲的事务。

德奥所支持的白俄势力很难能成什么气候,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谁也不服谁,顿河军与志愿军一直各自为政,邓尼金也想把手伸向南俄,不过,在不能获得最高权力之前,他就一直站在边上看热闹。

德奥也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出现,但无论是社会民工党广义派还是白卫军,都想恢复帝俄时期的势力范围。白军一直想消灭苏维埃政权,而社会民工党则想消灭这些“叛匪”,红与白之间的较量,把灾难降临到了俄罗斯人头上。

奥匈方面对白军的支持也很有限,但目前华工军团却是一支决定性的力量,他们的总兵力与赤卫军相当,受到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而且装备也比赤卫军精良。

在华工军团的支持下,白卫军在顿河一线不断取得胜利,并顺利地攻占了俄国东南重镇察里津,并准备向北进军。苏维埃政权处于最危急的关头。

在维也纳的中国公使馆,徐树铮、蒋作宾等人终于坐到了一起。

“最早往俄国的华工里派出军队时,你是怎么想的?”蒋作宾说。

“也没什么,奥地利这边缺少劳工,但海上航路已经被英国人所封锁。我其实也找过英国人和法国人,你们不知道吧。”徐树铮点着了一根香烟,本来他是个不抽烟的人,可是这几年国事令人烦忧,让他也养成了吸烟的习惯。“段总长其实也没有自己的嫡系,实际上我们和你们一样,都是光杆,真正有事的时候,根本没有自己亲信的部队。”徐树铮无奈地苦笑了两下。

“段总理当陆军总长那么多年,军队里能没有自己的亲信?”蒋作宾说道。

“问题出在袁总统身上,他在世的时候,对军权抓得很死,实际上一直在防着段总长。成立参谋本部和陆海大元帅统备处就是这时候做的,他一直在想法削弱陆军部的军权。我们当时也只能处处和他出难题,后来导致了百里兄当着保定军校那么多师生的面发生‘自戕事件’,也是因为我们和袁总统争军权的原因。这很抱歉,百里兄是纯粹的军人,从不关心政治,不明白这里面的政治斗争,总以为我们是处处和他为难,让他难以做人。说来很惭愧,兄弟现在身上政客的毛病越来越多,反而失去了做军人的原则,对于百里兄,学弟本身一直心里百充满敬重的。”

“我说当年袁总统任命我当军校校长时,你们为何百般刁难,原来是因为争权夺利的原因。”蒋方震说道:“我还一直以为段总理和我有什么冤仇。”

“其实,袁总统已经发现北洋军旧荷难医,准备另起炉灶,用新的军队来逐渐替代北洋军,军校和模范团就是那时候的产物,不过,后来他的心思就转到如何做皇帝了,对于重整军队的事也就没再那么上心。实际上,袁总统当皇帝,段总长是坚决反对的,我当时都有心动用军队逼宫,这才发现我们根本没有嫡系的部队,段总长虽然高高在上,但早已经让袁总统给架空了。”徐树铮吐出了一口青烟,似乎在回忆之前的经历,“不得以之下,我只好东奔西走,联络那些军阀们联手反对袁称帝,后来被倪嗣冲告了一状,就被免去了陆军次长一职。段总长怕我在国内有风险,于是就以考察军事为名,派我到了欧洲。我先从英国上的岸,那时,整个欧洲战事正紧张,各地都缺少劳工,我就向英国政府提出我们可以出面帮他们招募华工,但需要他们帮我们训练和装备出最少三分之一的军队出来,法国人当时对我的提议很感兴趣,但英国人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由于日本人的反对,他们根本不想帮我们装备军队,我明白英国人是不会真心帮助我们的,于是又转道西班牙到了奥匈。”

他摊开双手,“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袁总统去逝,咱们上了台,可惜谁都没有军队,说是中央政府,但说话有谁听?那帮军阀们各自占山为王,根本不拿政府当回事。”

一五五、分裂

在攻占了察里津之后,白卫军的首领们便汇集到了罗斯托夫,召开顿河军政府和志愿军的联席会议,商议组成一个统一的政府事项,奥伦堡的杜托夫和外高加索的邓尼金也都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战乱在俄国境内接二连三地发生。

在西伯利亚,爆发了捷克军团的叛乱,由五万捷克战俘组成的干涉军团,在别津楚克附近的一次大战中粉碎了红军。从奔萨到塞兹兰一线,所有的军车都在暴动。白军正在向萨拉托夫和阿斯特拉罕进军。捷克人则占领了萨马拉等地,切断了铁路交通。

在克伦斯基执政时期,为了得到英美的物资支持,克伦斯基同意把在俄国的捷克战俘交给流亡了伦敦的一个所谓的“捷克政府”去指挥。在美国人和日本人的帮助下,以这批捷克战俘为主组建了一个“捷克军团”。

实际上在欧战爆发初期,一些居住在俄国的捷克斯洛伐克人就被征召加入俄**队,其后沙皇又将这些人和在战争中俘虏的捷克斯洛伐克人一起组成西伯利亚志愿师,用来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在东线作战。一小部分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则在英国人所支持的独立分子鼓动下,聚集在波希米亚旗帜下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战。

根据克伦斯基与英美所签订的协议,捷克军团将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从海参崴运送到波斯战场,继续同德奥作战,并帮助英国人保卫印度。大约由5万多人组成的捷克军团开始经由库尔斯克、奔萨、车里雅宾斯克和萨马拉向西伯利亚行军。

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由于失去了美国人的支持和国内陷入到混乱,捷克军团的转运工作停止了,这些捷克军被迫滞留在俄国的铁路沿线。德国人和奥地利自然不希望看到这五万多人出现在小亚细亚战场上,在《布列斯特条约》签订之后,就要求把捷克军团移交给奥匈方面。

在德奥双方的压力下,乌米扬诺夫命令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苏维埃政权将这些捷克人重新送回战俘营或是就地消灭。在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捷克军不愿被缴械,于是了生了叛乱。动乱首先发生在伊尔库斯克,捷克军在战斗中击败了赤卫军,并占领了伊尔库斯克。几天之后又击退了当地赤卫军的反攻。

暴乱随之沿着铁路线开始蔓延,捷克军团很快同各地的反苏维埃政权站到了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反社会民工党力量。仅仅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捷克军团和叛乱的杜托夫白军一起占领了从伊尔库斯克到奔萨铁路之间所有的车站,并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

罗斯托夫会议最终不欢而散,会晤的气氛冷冷清清,纳扎罗夫希望把顿河军与志愿军合编,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顿河政府和统一的军事指挥机构,但却把邓尼金排除在外。邓尼金则在会上指责纳扎罗夫背叛了俄罗斯的事业,投靠了德国人。

现在邓尼金人多势众,手下的高加索军团拥有23万人,比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的人马加起来还多。他现在野心勃勃,想坐到最高司令官的位置上,但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却不买他的账。

德国和奥匈方面也派出自己的代表参加了罗斯托夫会议,不过很快就被俄国人自己的争吵搞得晕头转向。

克拉斯诺夫则在会议上和邓尼金的代表,高加索军团参谋长罗曼诺夫斯基将军吵了起来,克拉斯诺夫毫无保留地支持纳扎罗夫建立一个所谓的“大顿涅茨…顿河区共和国”的主张,而邓尼金则希望能恢复对罗曼诺夫家族所有领地的统治,重建大俄罗斯。

克拉斯诺夫表面上很镇静、很客气地回答着罗曼诺夫斯基的质疑:“在决定我们整个事业的关键时刻,即使是原来敌人的帮助我们也没有理由拒绝。我认为顿河军政府是整个大顿河区1200万哥萨克人的代表,是一个独立的,不受任何人支使的独立政府,我们有权决定哥萨克人的未来。我们相信,我们的决定是符合哥萨克人的利益的,而且我们建立的这个独立的共和政府的使命就是要保卫全体哥萨克人的利益。你们用不着站在俄罗斯人道德的角度,对我们横加指责。”

克拉斯诺夫说这番话之前,得到了德奥代表的支持,他把哥萨克人和俄罗斯人区别开来,意思已经很明白,大顿河区的事务,他们不想让不是哥萨克人的邓尼金插手。

谈判很快就破裂了,罗曼诺夫斯基气匆匆地返回了外高加索,顿河区的事务他们已经无法插手,而且德国代表霍夫曼将军也隐晦地表达了不想让邓尼金的军队进入顿河区的意图。

现在的问题是,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谁会成为顿河军的首领,双方为此争执不下,谁也不愿意把军权交到对方手上。最后,双方达成了妥协,老迈的阿列克谢耶夫成了大顿河哥萨克军的总司令,纳扎罗夫和科尔尼洛夫依旧各自行事。

俄罗斯开始分裂了,在罗斯托夫会议上,邓尼金和顿河军双方心里都怀着仇恨和敌意分手了。从这时开始,高加索军团和顿河军之间的关系就不断地恶化,急转直下。

在德国和奥地利人的支持下,白卫军在顿涅茨和顿河南部地区成立了以阿列克谢耶夫为首的所谓“大顿河区哥萨克共和国”,德国、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随之承认了“顿河哥萨克共和国”的独立,并在罗斯托夫派驻了外交使节,虽然这些所谓的外交官实际上是一些军事代表团。

与此同时,顿河军政府正与盘踞在奥伦堡到阿斯特拉罕地区的杜托夫公爵领导的“护**”政府谈判,准备建立起一个共同反苏维埃的同盟。在乌拉尔山以东,以建立起了一个以孟什维克主导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在北方,在英国人的支持下,尤登尼奇在摩尔曼斯克也成立了新的临时政府。

整个俄罗斯已经四分五裂,红色苏维埃目前只控制着原来莫斯科公国和喀山公国的部分,这是李海顿所期望的最终结果。

可是,白军能够顶住红军的反攻,最终守住哪些地方?

现在根本无法知道,最终还有可能还需要德军和奥军出面,帮他们维持住局面。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白军势力大涨,杜托夫甚至还喊出了打到彼得格勒的口号。

一五六、决议

“现在,被德奥帝国主义分子武装起来的数十万中国劳工军团已经成了白匪军最有力的支持者,而我们在南俄的兵力甚至只有他们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已经丢掉了察里津,白军正在向萨拉托夫、沃罗涅日逼近。而捷克军团也与白军同流合污,从奔萨、萨马拉到车里雅宾斯克的铁路沿线车站都已经失陷,整个苏维埃政权目前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克里姆林宫的宽大会议室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正在向社会民工党最高委员会作战争形势报告。

目前的国内形势确实越发对苏维埃政权显得不利起来,自从颁布了《土地纲领》之后,地主和富农都站到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去了,而《余粮征集法令》的实施就让广大的农民开始群起反对红色政权。

但苏维埃政权要生存,红军的规模正在急速扩大,只能牺牲掉“觉悟低下”的农民们的利益,毕竟工人罢工的可怕布尔什维克们是领教过多次了,包括沙皇政权和临时政府实际上都是被工人们用双手埋葬的。

而一盘散沙的农民们显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虽然他们人数众多。

“依靠工兵农!”这是苏维埃政权所喊出的口号,实际上工人和士兵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被推翻了的旧官吏、沙皇手下的军官们已经和资本家、地主、富农们勾结在了一起,他们妄图推翻我们所建立的红色政权。这中间那些被解散了的国家杜马中的反对派——立宪党人、孟什维克都已经沆瀣一气,他们在国外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相互响应,一方面公开发动武装叛乱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拉拢党内的立场不坚定的投机分子,在我们的内部进行各种阴谋破坏。我们必须要以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斗争!”乌米扬诺夫带着煽动性的语气大声说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制止一切反革命的颠覆活动,肃清一切可能的敌对势力,我们将以革命的暴力,来镇压和消灭全部的反革命分子!为此,我提议成立和组建“全俄非常委员会”来负责肃清反革命分子的工作,并建议由捷尔任斯基同志亲自负责此项工作!”

这显然是乌里扬诺夫已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提出的建议,他一直主张通过强有力的镇压,去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反革命力量。

这项提议很快在中央委员会上被通过了。

随后,就解决华工军团的问题,乌里扬诺夫提出了一份新的《对华宣言》。实际上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新任外交部长加拉罕就根据俄布党中央的决议发表了一份《对华宣言》,但却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的响应。

现在乌里扬诺夫又提出新的方案:以大叶尼塞河为界,建立一个新的远东共和国,过去的历史问题则由远东共和国去和中国政府协商解决。

这个主张立刻在中央委员会上引起激烈的反应,以布哈林为首的中央委员强烈反对这个方案,认为这等于放弃了俄国的领土。布勃诺夫、乌里茨基和洛莫夫支持布哈林的主张。

“我并不是说我们就放弃了远东和贝加尔地区,但我们必须把中国人拉到谈判桌前,至少需要让他们退出目前对白军的支持。这对于我们新生的政权赢得喘息的时机尤其重要。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力量守卫住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大批的日军已经打着干涉的旗号开始进入远东,而美国的军舰也开进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如果我们不暂时宣布放弃那一地区,那么数十万日军也有可能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到达欧洲,来支持白匪政权。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能力抵抗住日本人的侵略。”乌里扬诺夫在继续解释他的观点,“成立远东共和国的目的,就使得日本人的活动范围就会被限制在那一地区,但中国人显然也不会放弃那一地区,我们的《宣言》是宣布废除的是帝俄和中国之间的秘密条约,像1895年《中俄密约》中在满洲和中国取得的利益、特权。至于远东和外贝加尔的领土那些都是两国公开换文正式确定的边界,这样的条约当然不在我们放弃范围内。当然,至于中国人怎么认为,那么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各位产生的错觉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样我们即避免了承担卖国者的罪名,又有正当的理由随时能够重返远东!”

确实,或许中国人会把希望寄托在谈判上,只要谈判无限期地拖下去,那么在布尔什维克巩固了政权之后,远东问题的主动权很快就会重新回到苏维埃政权手上,到时候中国人即使是后悔也已经晚了。

现在,就让中国人去和日本人为了远东去互相扯皮吧,最好他们能先打起来。

乌里扬诺夫的主张最初并没有被中央委员会通过。俄布党目前分成了三大派系,乌里扬诺夫、布哈林和托洛茨基都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在会议中,大多数人并不造成乌里扬诺夫的主张。但经过激烈的争论,乌里扬诺夫只得提出,如果中央不能通过他的主张,那么他就提出辞职,并辞去最高苏维埃主席职务和退出中央委员会。

乌里扬诺夫的威胁还是起到了效果,面对严峻的国内形势,托洛茨基开始转而支持乌里扬诺夫,在他的影响下,俄布中央最终通过建立平等的“远东共和国”的决议。

“他们这么做是什么意思?”徐树铮是在叶卡捷琳诺达尔看到了这份苏维埃政府所发布的外交宣言,“承认平等的远东共和国政府的地位?”

“一块拴在绳子上的肉!”正在乌克兰活动的切尔宁说道,“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宣布远东共和国与苏维埃俄国的合并,不过确实给了你们插手远东事务,收复失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