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英雄谱-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道两旁都是青砖建筑,房屋林立,十户一行、五户一列,道路都是径直的纵横交错。

孙策一行由南往北走不多时,前面正是一处较大的十字路口。孙策一军来的时候已经杀破了好几拨乱军,此时街面上已经相对安静,并没遇到什么乱军拦截。

孙策也相对大意,并没有多少防备,领兵马只顾前行。

马蹄刚到十字路口,突然间左右两旁同时一声呐喊,两路荆州兵从东西两面的巷子里同时杀了出来,为首两员领将,一名何滅、一名童佚。

两人各领数骑精锐,突袭而至,各举兵刃攻向孙策。

孙策全无防备,如此短促的突袭,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何滅和童佚两般兵刃已经攻到眼前,距离自己的脑袋只有半尺之遥。

原来何滅和童佚早在孙策进城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也知道孙策勇猛,所以不敢明里交手。这才商议了这条计策,埋伏在巷子口上,突袭孙策。

这古代的道路不像现在,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长车大辆,道路自然也就相对较窄,就是大道也不过是容马车通行,整条道路宽不过十米。

何滅和童佚从两翼杀出,这突袭的距离不过也就几米,而且又是从两侧进攻,成功率极高。

别说是一般武将,就是身手不错的上乘武将,恐怕也要遭殃。

孙策不亏是三国二十四名将之列,自幼受父亲言传身教,一身武艺早已精熟,十七岁的年纪却已经是身手卓绝。

眼见左右两般兵刃袭到切近,孙策急使一个铁板横桥,将身子往后一仰,倒在马背之上,让过两股兵刃。顺势抽出家传古锭刀,横扫而出,一刀剖开童佚小腹,鲜血直流,连肠子都淌了出来。

童佚一声惨叫,跌落尘埃。何滅全然没想到孙策能躲开他俩人的左右突袭,而且还一刀斩了童佚,顿时唬的魂飞天外。

孙策一刀杀了童佚,毫不迟疑,两腿用力,将身子弹了起来,伸手一薅,正抓住何滅枪柄,跟着用力往前一拉,何滅坐不稳鞍桥,身子往前就扑。

孙策将古淀刀一递,“噗!”的一声,一刀贯穿何滅咽喉,刀往回一撤,何滅翻身落马。

这样绝佳的埋伏,本来应该是孙策没反应过来就被杀了。但是这一瞬间的功夫,结果完全反了过来,那两翼冲出来的荆州乱军都看呆了。

直到后面的刀弓齐进,杀了上来。这些荆州兵马才猛然反应过来,一个个掉头就跑,霎时无影无踪。

孙策虽然杀了何滅和童佚,但是也吓出一身冷汗,不敢再有大意,领起队伍,谨慎前行。

不大功夫,甘宁领着手下猛士也赶了上来,跟孙策合兵一处,护着孙坚灵枢,一路杀出内城。

。。。

。。。

二百七十七回:刘景升兵分三路

外城早已经被赵云杀平,高云便让赵云领大队兵马出到城外列阵,以防刘表来袭。自己和莎琳娜带领鬼攫营五百精锐在内城门口等候。

眼见孙策、甘宁带着孙坚灵枢回来了,高云急忙传令,全军出城,速往徐州回撤。

众将自然也知道长沙地处荆南,绝非善地,急忙各领队伍,跟定高云,往北急退。

刚出长沙外城,就见赵云飞马而来,迎住高云,急道:“大哥,方才斥候来报,刘表发三路兵马,皆出南郡,奔长沙而来。魏延一军已到岳阳,请大哥和嫂嫂往浏阳方向回撤。小弟自领一军去吴昌地界,拦挡荆州兵马”。

这形势在高云意料之中,所以并没有多大反应,只略微点了点头,对赵云说道:“不必如此,我们一起往东撤离,只要退到豫章,必然大破刘表兵马”。

赵云虽然不知道高云安排了什么计策,但是眼下已经没时间细问了,急忙集合队伍,全军离了官道,取近路往豫章急退。

魏延奉命领三万兵马,出南郡取长沙,刚过了岳阳地面,正迎见蔡瑁领一队残兵败回。

魏延询问之下,得知高云已经领向东撤离。便一面改道东南,去追高云一军,一面派快马回后军向刘表请示。

刘表的目的只是拔掉长沙这颗钉子,好全据荆州,本来也没打算跟拼杀。但是没想到高云得寸进尺,接连杀破魏延、文聘、黄忠三路兵马不说,还打破了长沙城,杀了张允。

这就让刘表恼火了,毕竟也是一方霸主,哪里能丢得起这份脸面。当即发令,让魏延追袭。

魏延一军是这次追袭的主力部队,三万兵马都是精锐,其中骑兵一万有余,行进速度极快。

魏延上一次被高云杀败,心里也是不忿,这一次趁着高云全线撤退,想着一定要报酬雪耻,所以这进军也就越发急促。

高云领着大队人马,一边赶路一遍琢磨,长沙郡往东到豫章有一百多里,恰好在浏阳河和捞刀河之间,地势平坦,是难得的不用跨越河流的一片坦途。

而魏延如果要拦截自己,从岳阳斜里往南,取吴昌以东地界,也不过百里。但是不巧的是,如果从岳阳直线到吴昌,却必须跨过两条水域,必然要消耗非常多的时间。

高云反复推算了一下,感觉魏延不会直接取道吴昌以东,并且就算是他直线行军,那两次跨越河流的时间也太久,根本追不上自己。

这样一想,高云觉得自己原来的策略似乎有点儿出入。按照苏苏给他的地图推算,魏延应该会从岳阳直线往东,到豫章郡的边界,再沿边界线向南,然后屯住蕲宁江下游江口。

而高云要回徐州,也只能由豫章郡的西部边界线往北,因为无论长沙境内还是豫章境内,都是河流广布的地貌。高云大军奔袭,自然不可能随军带有舟船,也就根本不可能跨越东西流向的多条水域。

唯独豫章西界是浏阳河、蕲宁江、武宁江等等七八条河流的下游地带,恰好有一条旱路,可以往北直通江夏。

这也就是郭嘉为什么要先占蕲春的原因,因为蕲春郡的治所南面就是江夏北界,数十里之内,正是通山山脉和长江流域的交际之所。高云要想返回徐州,大军必须由这里渡江。

高云行兵多年,心里自然跟明镜似的,一数算地理,就知道刘表的意图了。肯定是先让魏延绕过蕲宁江,当江口下寨,截断自己退路;然后他和另一路兵马沿蕲宁江南岸东进,一路屯住吴昌、一路从背后攻击自己。

这样一来,就好像被堵到了一条口袋里,往北是蕲宁江和魏延的大军、往东有东泽河、往南是浏阳河、往西则是吴昌守军和刘表的另一路兵马。

“真他娘的歹毒啊!”,高云心里暗骂了两声,问孙策道:“伯符,前面距离豫章西界还有多远?”

孙策生长在长沙,对这一带地理十分熟悉,想都不用想,便回高云道:“回叔父话,估计还有六十里左右”。

高云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距离吴昌还有多远?”

孙策往北方向张望了一下,对高云说道:“二十里之内”。

“哦”,高云又点点头,心里暗暗盘算,“也不知道老三和子义到什么地方了,万一我跟魏延遭遇了,他们还没赶到,那他娘的肯定要遭殃啊。要是战事胶着,再让刘表从背后赶上,后果更不堪设想……”。

琢磨了半天,高云回头看了看身后的战士们。从徐州一路奔袭,连连鏖战,中间休息极少。虽然战士个个临死无惧,但是体力终究是有上限的。跑到现在,已经明显看出十分的疲态了。

高云看到这个情况,便把自己心里的推测大概给赵云讲了一下,接着又说道:“接连不断的厮杀,慢说是咱这些兄弟了,就连大哥我都觉得疲惫不堪。如果此时跟敌军遭遇,那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魏延由岳阳东进,到蕲宁江口总共不过六十里,咱们就算再怎么赶,也赶不到他们前面。而如果你三哥和子义他们没到,凭咱们目前的兵势,是很难突破魏延一军的。

而刘表是从南郡赶来,中途河流纵横,要到吴昌怎么也得两三天的功夫。现在咱们手里又有从长沙带出来的粮草,足够支用个十天半月的。大哥琢磨着,咱们不如先占了吴昌,趁这两三天的功夫休整军力。

一来等一下你三哥和子义,二来就算刘表那两路兵马来了,咱们以逸待劳,也不惧他!四弟你觉得怎么样?”

赵云笑了笑,“大哥的计策必然不会有错,小弟也正有此意”。

高云点点头,又问了问莎琳娜的意见,莎琳娜当然是云哥说什么是什么。

就这样定下计策,大军改道往北,直取吴昌。

吴昌县不过是长沙东垂的一个小城,本来就是孙坚治下,县令见大队兵马到来,又是孙策叫门。自然不敢违抗,急忙打开城门,接大军进城。

高云领兵马进到吴昌城内,对赵云说道:“四弟,吴昌城墙低池窄,不可独守。你可领本部兵马,出城东三里处屯扎”。

赵云愕然一愣,问高云道:“大哥,刘表军必然是从西面而来,让小弟去城东屯扎,却是何意?”

。。。

。。。

二百七十八回:安排金钩钓鳖鳌

吴昌城地处两河之间,高云随军又没有军船,东路有刘表的十万大军追袭。热门所以就只剩下向西一条路了。而往西出了两河河口之后,要回到长江北岸,则又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中一条就是从河流下游头往北,取豫章西界一路北进,经江夏东部到蕲春。而这条路现在已经让魏延领大队兵马下寨堵死了。以当前的军势来说,要突破魏延一军很难,就算成行了,也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每一个战士在高云心里都如同手心肉,不到迫不得已,高云是绝对不会拿战士的性命去冒险的。

而第二条路则是斜向东北,走幕埠山和九岭山之间的一线险道,最后经过庐山的北边境渡江,直接进入大别山的东境。

按道理说这第二条路是比较理想的,两山之间道路极险,只要进了险道,刘表是绝对不敢追入的。

但是此时此刻,对于来说,进山道却有一个致命的硬伤。那就是马匹。高云为了快速增援孙坚,所带部队都是骑兵。而山地丛林行军,无疑是骑兵的死穴。刘表兵马跟交手多次,自然清楚高云所领部队的情况。

而这几万马匹是的重要根基,刘表也清楚高云绝对不可能舍弃马匹,基于这种巨大的优势考虑,刘表是极有可能追击进入两山之间的。

所以说,当下对于已经人困马乏的来说,最有利的战术就是先击退刘表亲领的兵马,然后迅速退入幕埠山和九岭山之间的山道,在刘表和魏延两路兵马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拉开距离,让他们追不上。(800 。800book。 提供txt免费下载)

这一点不但高云心里清楚,赵云心里也很明白,所以在大军进驻吴昌的时候,赵云已经做好了死战杀退刘表的准备。

但是此时此刻,大哥却让他领兵去吴昌城西屯扎,赵云大惑不解,便问高云缘由。

高云看赵云疑惑,笑了笑,指了指北面远处能模糊看见的河流,对赵云说道:“四弟你看,那条河距离我们这里多说不过三里开外啊”。

高云说了这一句,便停了下来,微笑着看着赵云。

赵云似乎猛然醒悟,惊醒道:“噢!是了,大哥之意,莫非刘表将分军暗里渡河,以遏我军后路?”

高云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此意,武昌城地处两河之间,陆面并不宽阔,刘表大军十万,无法完全展开。以刘表之才,必然能洞悉这一点。他既然是携怒而来,必然有心与我军决一死战。所以大哥以为,刘表必然分一军趁夜渡河,袭我军之后;刘表再领大军攻我军之前,使我首尾不能兼顾。如此一来,即便我军拼死突出,也必然元气大伤。刘表再使魏延领军南下,击我军于两河总口,则我军势必危矣。

南郡距离吴昌百里之外,其间河流广布,水域纵横,刘表军行进必然缓慢。以此估算,刘表军必然于明日夜间到达。所以,我让你先领兵马于城西屯扎,歇息军力。待明日后夜,刘表军必然暗渡蕲水。四弟你可领善射之兵,伏于河岸之上,待敌军堪堪渡过之时,齐起击之,切记绝不可让敌军走脱一舟一船”。

赵云刚想领命,但却突然愣了一下,跟着说道:“大哥,若说击溃来敌,小弟敢当军令。但我军并无战船,而敌军舟船尽在水中,小弟恐怕难保不让敌船走脱啊”。

高云哈哈大笑,回头看了看旁边的甘宁,“兴霸,你意如何?”

甘宁咧了咧嘴,露出一口珍珠般白牙,拍了拍胸脯,对赵云拱手道:“四将军放心,水下之事,都包在甘宁身上!”

赵云似信非信,知道甘宁就一百来号人。而刘表军如果要来,那么少则数千,多则过万,舟船战舰必然不在少数。甘宁凭借手下百十号人,要完全毁掉对方船只,不让一舟一船逃走,其难度却是过大。

赵云这一盘算,下意识的就问了一句,“甘将军此言当真?”

甘宁看到赵云怀疑,有些焦急,拍着胸脯说道:“如若不能,甘宁愿提头来见主公!”

“哎!”高云摆了摆手,“兴霸贤弟言重了”。

转脸又拍了拍赵云的肩膀,笑道:“四弟不必疑虑,兴霸纵横江湖多年,水下的本事必然了得。大哥相信,由兴霸领手下伴当前去,必然万无一失。四弟你只顾安排埋伏,水下之事,尽可放心”。

赵云这才点了点头,又问高云道:“听大哥之意,尽杀渡河敌军,意在防止风声走漏。莫非大哥欲将计就计,引刘表兵马深入,伏而破之?”

“哈哈哈哈!”,高云仰天大笑,“知我者!莫过于老四你啊!大哥正是此意,你和兴霸兄弟剿杀渡河敌军之后,立刻分军两路,取吴昌城西十里之地,分别在官道两侧埋伏。明日寅时前后,我必然引刘表军追来,你和兴霸便齐出击之!必然可大溃荆州兵马!”

赵云大喜,拱手领命,辞别大哥,去安排人马部署。

甘宁、董袭也拜辞高云,带着手下那一百号鱼骨刀客自去安排,不在话下。

高云连日阵前厮杀,又长途跋涉,也是十分的劳累了。安排了赵云和甘宁两路人马,也就回县衙歇息。

明知道刘表的兵马赶不过来,所以高云也就没怎么安排布防巡哨,让全体将士放心休息,养蓄军力。

这一觉睡的是天昏地暗,上到高云、下到战士,一个个倒头昏睡,一直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整个大营仍旧是鼾声一片。

赵云这边情形也差不多,全军一直睡到午时过后,才陆陆续续的起来。

甘宁这边倒没有那么疲劳,第二天早早就都起来了,但是见赵云一干人马都在酣睡,也知道从徐州杀到长沙、再从长沙杀到吴昌,就算是老虎也筋疲力竭了,所以也没打扰。

直到中午时分,赵云醒了,收拾完毕,派人来叫甘宁和董袭。俩人这才一前一后的来到中军大帐。

赵云起身迎接,请甘宁和董袭落座,笑道:“失态酣睡,让二位见笑了。依照主公推算,荆州军必于今夜偷渡蕲水。依二位之意,当如何安排,更为妥当啊?”。

甘宁笑道:“四将军天下威名,搏击四海,人莫能敌,这伏兵破敌之事,自然是听四将军安排。我二人唯命是从”。

二百七十九回:水底英豪

其实沿河埋伏,等杀渡河兵马,本来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战略战术也安排不出什么花样,都是常规的办法。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800差距不过是提前安排好等敌军渡到什么位置的时候攻击。

赵云是常山人,对水性并不怎么熟识,所以毁灭敌军舰船这种水下作业,就只能完全委托甘宁和董袭。

甘宁和董袭也是拍着胸脯打包票,敢保万无一失。

刘表领着大队荆州兵马,出南郡奔东南,掠过纵横交错的水网,赶取吴昌。

一路快马加鞭,到第二天傍晚时分已经过了罗县地面。刘表止住坐骑,问向导官道:“前方距离吴昌,尚有多少路程?”

向导官略微查看了一下四周,回刘表道:“启禀主公,此地距吴昌已不足三十里”。

刘表略一沉吟,便传令兵马就地歇息。

副将王威不解刘表之意,便问道:“主公,何悔将军已领兵去偷渡蕲水多时,此时恐怕已到吴昌后方。主公为何止步不前,却在此处屯扎?”

刘表捋了捋胡须,眯着眼说道:“高云小儿,阴险狡诈,倘若我军赶到吴昌,却又不急于进兵,他必然察觉,则我事败矣!此地距离吴昌三十里,高云就算外布斥候,也必然发现不了。热门而我部多是骑兵快马,从此地杀往吴昌不肖一刻钟的功夫。等到何悔将军偷到高云背后,放起火来,我便领兵直杀过去,如从天降,必使高云小儿惊骇。大事可定,前耻可雪矣!”

王威等众将尽皆拜服,各自安排人马歇息,传令各营噤声,等待战机。

戌时过半,天色黑透,赵云领一队人马悄声前行,逼近河岸,布好阵势,等待敌军偷渡。

高云弩是的神兵利器,十失连发,锐不可当。弩兵的阵势自然也就以高云弩为核心排布,这些阵形也都是高云苦思冥想创立出来的。

这一次赵云安排的阵势是专门用来伏击的阵列,一水儿的弩兵,三人一组,分别呈卧姿、跪姿、立姿站位,确保每个人独立的射击轨道,使万箭齐发的效果达到最大。

甘宁和董袭带着手下的鱼骨百刀客也在河岸等待,静静的注视着河对岸。

四月份的天气,还处于雾气多发的时节,入夜之后,雾气慢慢起来,虽然不是十分浓密,但也足以影响人的视野。饶是战士多习野战,此时此刻也只能看到河心不远的距离,再往远看,就是一片模糊。

等了大概一个时辰,甘宁突然低声对赵云说道:“来了!”

赵云一愣,使劲睁大眼睛向对岸观瞧,却是什么也看不到,入目的都是一片模糊。便问甘宁道:“在何处?”

甘宁低声又道:“在对岸,正在放船下水,看着情形,估计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过来了”。

赵云看了甘宁一眼,有点似信非信,疑道:“雾气四垂,河心处便已辨不分明,你如何却能将对岸情形看的这般清楚!?”

甘宁咧嘴笑了笑,“俺也不知,从十四岁时,俺这双眼便出奇的好使,不但目力极远,且能洞察各般破绽。四将军休要生疑,只安排待敌便是”。

赵云熟知怒魄,听甘宁这么一说,也就猜了个七七八八,这才明白高云为什么对甘宁这么有信心,心里不由得也多了几分底气,笑道:“原来如此,这便好了,有甘将军在此,也是这般不知死活的东西命里该着!”

甘宁咧了咧嘴,露出满口灿白的牙齿,笑了笑,对赵云道:“俺先领着元代他们下水里去,免得被敌军察觉,岸上之事,便全仰仗四将军了”。

赵云点了点头,嘱咐一声小心谨慎,便也回身传令,安排待敌。

甘宁冲手下那鱼骨百刀客招了招手,低声说道:“来了!下水!”

那一百名鱼骨刀客闻声而动,但见人影晃动,眨眼工夫就排到了河沿近前。一个个脱的赤条条的,手握鱼骨刀、嘴叼芦苇杆,侧身下水,聊无声息。

不到一分钟的功夫,那一百名鱼骨刀客全都消失在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圈圈还在荡开的涟漪。

甘宁和董袭对视了一眼,一起回头冲赵云拱了拱手,也脱衣去甲,各自手持兵刃,潜入水中,霎时不见踪影。

赵云不由得暗暗咋舌,这般本事,他是没有的。

如甘宁所说,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河心雾气当中隐隐开始看到一些船影晃动,渐渐的越来越清晰、靠近。

赵云往后撤了两部,也跟战士们一样,隐入到芦苇荡里,静静的注视着河里那些缓缓靠近的船只。

这些船都没有旗帜,船也不是很大,每艘大概能容一两百人,粗略数算一下,大概有六十余艘。

为首的一艘船相对大一些,船头上立着几个将领模样的人,领将何悔也在其中,眼看河岸将近,并没有任何异样,何悔脸上露出笑意,低声对身边将校道:“此番主公委我等以重任,不想却如此顺利。待到吴昌城后,诸位皆须奋力向前,与主公两面夹击,必然大破,则我等皆可一战而名扬天下矣!”

身边众将校齐声称是,各个信心满满,都等着杀破,好名扬天下。

与此同时,船下面水里也有人在偷笑,这自然是甘宁、董袭和他们手下的鱼骨百刀客。

甘宁这一档人说白了其实就是水盗,多年在江面上混迹,与各种官商队伍水上厮杀,剩下的这一百来号人,都是血洗出来的,一个个水上水下的本事都极其了得。

虽然在水下不能说话,但是却都非常的轻松自如。看着头顶上一艘艘的船只过去,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哂笑和蔑视。

甘宁在水下把雪花镔铁鱼骨枪往上举了一下,董袭他们那一百多号人便都围拢了过来,齐刷刷的看着甘宁。

甘宁把鱼骨枪插在水底,两手接连做了几个指示的动作,周边的鱼骨百刀客看了纷纷点头。

甘宁又抬头看了看陆续驶过的敌船,约莫过的差不多了,突然将右手举起,猛的往下一划。

那一百鱼骨刀客立马会意,纷纷掉头,一个个好像鱼一样灵动矫健,迅速向四面散了开去。

三两个一组,各自选择船只,飞身附到船底,就好像吸住在船上一样,紧接着便纷纷动手,开始卸那些船底和船帮上的铆钉。

二百八十回:水底猛兽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甘宁在江河上混迹多年,这水上水下的买卖自然做的精熟。放开这一百号鱼骨刀客的身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