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襄白旗共六十牛录包括蒙八旗在内共计两万人左右的偏师绕至喜峰口入关陷尊化等地。

自从明朝前期失去长城以北的三卫之后,蒙古草原边地距离京师的距离就极近,从喜封口到京师不过三百里左右的路程,这也是嘉靖年间长城以外的蒙古人都曾经多次入边兵围京师的原因。

新朝政权在攻区京师后虽然没有继续近一步向临近长城的地方拓展势力范围,不过百里左右的安全纵深拓展总还是有的。包括关宁集团在内的不少人似乎总有一种幻想:以新朝政权的战力和强势,如果后金以主力或部分兵力入关威胁到京师,那么新军主力极有可能迅速前出牵制后金军队并帮助边关的明军解围。前后夹击与牵制的压力下左右逢源的边军集团完全可以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

但是负责京师一带防御的陈勇等人的表现却让敌人大失所望,不仅没有趁后金偏师入关之际用与同敌人交战,反而把大部分的京师以北不少地方的治安部队及新募集的青壮年也都撤入了京师城内。

至开春的时候,陈勇等人在京师城池之中的备战已经足足近五个月的时间了。同很多明军守城的人在面临大兵压境的时候习惯把周边的百姓撤入城内不同。自张海等人在去年秋季拿下京师的时候开始,就展开大规模的清洗和城内人口转移。

原本京师及附近城市多达二百万人口左右,是庞大城市群。在不少的人口被杀、逃亡以及遣散之后整个城里包括守军在内仅剩下不到百万人口。不过周边地区乃至运河沿线不少地方吃大户所得的尚算优良一些的余粮却在这五个月的时间内不断被运入城中。

因为物流相对其他地方的发达,类似于开封、太原、京师这样的大城往往不会有太多比例的存粮,往往如寻常百姓家一样也就够个三月左右过冬级别的存粮而已。古典时代长达几年的城防战少见于中古时代以后的大城了,类似明末李自成三围开封之战或者北宋末年时的太原守战。通常被围困数个月的时候城内平民就会发生大规模的饿死现象。

京师原本地区从大户到民间及商家的各处存粮也不过三百万石左右,仅仅够城内二百多万居民几个月的口粮而已。

不过在城内的人口被很大程度上清理之后,存粮却增加到可以供应百万军民六个月左右。经过这五个多月来不断的守战准备,京师城中的存量累计多达四百余万石,完全可以供应城中军民在合理分配的情况下温饱无忧的维持八个月的时间。

“最晚不会超过今年中秋的时候多少日子,难道师傅还会学那些官僚做派框我们不成?”在拥有足够存粮的情况下陈勇仍然在想尽办法压缩城中居民的口粮,甚至要求除了直接负责兵工劳动的人以外其他所有人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都完全处于宵禁状态。这让负责协防京师的王鼎觉得有些不必要。

“凡事还是多打一些富余比较好。要知道关外的强虏如果同残明的边军勾结起来,那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大敌。从师傅的重视程度就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必须要做在城防相关的军队及民壮不缺少口粮的情况下守城一年左右的打算。”陈勇回道。

冷兵器时代的城防战有“预守城必先野战”的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在明代北疆不少城防战之后已经不那么为人在意了。火器越来越成熟的当下尤其如此。

在完全的冷兵器时代,攻城的一方只要有足够的物力和时间就能够打造出不少的楼车、云梯车等各种攻城器具同城防的士兵展开以精锐对普通士兵的肉搏。

如果城中的士兵没有足够的士气,就极有可能在这种突袭中崩溃。然而到了火炮与大型爆炸类火器越来越成熟的当下,大型攻城器具却极容易遭到火炮或爆炸类武器的破坏。

对于拥有新式技术的张家新军主力以外,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掘壕爆破越来越成为攻城的唯一且主要的依靠。

除了从临近京师的皇庄王田内向京师城中转移粮食并尽可能分散的布置。这几个月来陈勇等人还按照青州等地的做法和规矩在几十里城墙的四周修建了几百个同城头差不多高度百平米面积大小的土堡。在没有条件将整个漫长而高大的城头完全改造为楞堡的情况下,这是城中唯一所能做的了。

还没有到北方开始下雨的时节,京师北方的烽烟就远远的传了过来。原本皇太极率领的三个旗加投靠过来的蒙古近两万人左右的主力并不愿意临近京师,此战最主要的目的也在于迫使孙承宗王在晋等人投降。

在对中原之事有所关注的皇太极眼中:新朝的“开国之君”张海虽然未必善用兵,且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但新朝下的军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打垮明王朝在全国多数地区的统治相比也是拥有新朝气象的精悍军队。

这样军队控制下的京师绝对不是如今有以自家这两万余人的偏师能够轻易拿下的,需要迫降边关的残明集团,与这自命新朝的张海等人的势力进行大规模对决的日子才能到来。

不过当两万余人的队伍在远处负责的侦骑,尤其是负责外围警戒的蒙八旗开始向南前进到进入名义上新朝控制区的京师附近的时候,却发现京城周边的不少乡村被完全放弃了。不少县城也都被完全放弃,几乎成为不设防的地区和城市。

“空城计还是真有什么古怪?南面汉人那里的地方就暂由你们负责了。”负责走在最南路的诸英之子杜度地位虽然算不上高可也要比那些跟随而来的蒙八旗强不少。

消息相对闭塞的科尔沁部的奥巴等蒙古部众对于关内的“新朝大军”虽然也有所警惕但远谈不上畏惧。当下在杜度等人的指派下继续南下京师附近查看情况。

京师附近原本也是相对贫瘠的地方,不少蒙古人对此大多有所了解,可却没有想到这些京师附近贫瘠的乡村之地也抄掠到不少往往只有城里或大一点儿的集贸市镇才有可能存在的金银及女子,稍经审问才知道这京城附近有还是有不少逃亡出来或被清理到乡下的大户。这不由的让后金军队中的不少人也蠢蠢欲动。

“哈哈,那些所谓的新朝汉军同明军也没什么两样嘛,我看恐怕还有所不如。据说俺搭那时候入边京师附近的时候,这周边的明军好歹会龟缩在城中探头探脑的做做样子。甚至派出重兵到野外装模作样的对峙下。而这些新朝的汉军主力却据说龟缩在遥远的南方,剩下的这些明副其实只配维持市面治安的武装竟然把京师周边的不少县城主动让出去来。连给我们添麻烦的意愿都没有。”提到这事儿奥巴就向皇太极及杜度等人笑道。

“那京师城下你们可曾去过?”皇太极向负责南路先锋的奥巴等人问道。

“去过!那京师城头上的汉兵们远远的见到我们的游骑都吓的不敢冒头!京师四门也大多紧闭。就连京师以南的不少地方我们也看过了,南至保定府一带也是大致如此。这京师周边的城池就这样轻易的让给了我们,就算以后他们的大军主力赶到也对我军根本没有什么威胁了。”

起初的时候谨慎的皇太极还是有所怀疑,可是当不少的女子及财物乃至掠夺来的其他人口被成群结队的从远方押送过来的时候却终于使得皇太极等人下定决心到京师城头附近去看一看,看这些所谓的“新朝大军”是在行使什么计策还是徒有虚名的草包。

隆冬时节还没有完全过去的北方,护城河上的冰层还没有融化。但护城的壕沟多多少少还见在,那是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的老沟而不是新挖的工事。

逼近到京师城下的后金军队并没有准备开始大规模的攻城,仅仅是驱使从附近征掠而来的不少青壮在城下附近负责填土和在仅拥有薄冰的护城河上架桥,想看一看城中的这些人在这样的压力下是否依然无动于衷。

第327章 兵临京师(二)

此时在城头堡垒内的陈勇知道自己手下这五万左右新训军队外加十余万临时性青壮不论在政治和组织上,还是武器装备上都没有新军各主力旅那样的水平。如果在公平的情况下于城头野战,根本没有战胜后金军队的把握。唯一的优势是有不少懂技术的骨干,外加从张海那里了解到不少守城的方法懂得一些兵工监造上的法门而已。如果让后金军队从容的攻上城头那是极为危险的。但如果摆出一幅空城计的样子让对方心有顾及显然不行。

“他们用炮灰?我们也有!让各队青壮中的人用从明军那里缴获来的弓箭向城下放箭!”陈勇下令道。

京师是明时官营手工业的中心,京城及临近地区的工匠多达十万。不过为了偷工减料普遍用于装备明军的弓有很大比例不过一二斗力大概二十磅的样子而已,反正这样的弓也能让大多数没有受过训练的成年人拉开。这些弓的拉距和配用的箭支长度也往往不行,实际上和儿童用做初练的弓箭差不多,仅仅能让那些冬末早春时节身穿棉衣的人身上破个荆棘小口甚至干脆连血都不见。

起初当漫天飞舞的轻箭袭来的时候城下填沟的百姓还有些惊慌失措,可看到那箭速及射中人后往往连入肉都做不到就掉下来,甚至在三十步的距离上寻常人完全可以躲避的的实际情况才觉得安心了不少。

“这些人是不会守城还是故意如此?”襄白旗的诸英之子杜度笑道。这数年来后金在辽东攻坚掠地并不算少。对于这城防战多少也是懂点儿行。

“也许是处理城中没用的旧货,没想到城中那些前明旧货竟然垃圾到如此,连穿棉袄的人都不能威胁到。”皇太极并不觉得仅凭如此就能判断的出城内守军的深浅。

辽东一连串的大捷加上这十多年以来后金在起兵过程中的积累,那些一二斗力的儿童弓其实和七斗到九斗的普通战弓在后金军队面前差别并非如想象那样大了。因为都是难以对身披双甲的后金战兵构成威胁。至于近距离蒙中面部的情况,一二斗力的弓也有可能造成伤亡。

当动员起来的几万城外百姓顺利的在京师城北的定安门附近完成最基本的填壕作业之后,皇太极命令这些百姓在城下开始填土攻城。

对于像京师这样的大城,填土攻城在理论上是花费时间很长而且代价极大的一项任务。城高增加一倍,就需要八倍的土方量,这还不说大型的城池中城内也往往有足够的人力或是用于增高对应的城头,或是以各种守备物资进行攻击。

但皇太极就是想要看看这京师城中的守备是有什么古怪还是本来防御就不强。填壕的时候守军咬咬牙可以不当回事,而如果在城下堆土的时候再不当回事,那么在没有干扰也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四五万征集来的民众只需要十几波来回就能在城下填上一道可以直通城上的道路。

用门板或是木排就可以轻松抵挡的劣等弓箭没有再出现在城头上。城上的守军在这种威胁的情况下似乎也终于开始使用一些有威胁而且成本较低的攻击手段了。人力拉动的简易投石机开始从城内接连不断的把几斤重的石块抛到百米之外的城外。城上的青壮们也躲避在城垛之下时常露头向外观望,并把斤把重的石块向城下略远一些跑动中的人群砸去。

偶尔有一些这五个月来利用挑选出来的兵源新训练出来能熟练运用五六斗弓箭的弓手开始闪现在城头去对付那些只拥有简单防护手段的民夫,甚至从民夫中选拔出来的“督战队”上百名经过初步训练的弓手依托城垛的直射终于给那些跑动运输土石中得不到有效掩护的临时动员起来的平民以不小的威胁,城头下填土的作业终于不再像之前那样顺畅了。

三眼铳及其他不少明军中常见的火器也开始在城头上响起,这些火器虽说还不如普通的弓手威胁大,但总比那些一二斗力的弱弓要强上不少。至少在对付那些无甲也没有多少防护目标的时候不像弱弓那样容易躲避。

在远处观战的后金正白旗和镶白旗的不少军官们看着这城头上熟悉的一目,曾经十分紧张的心逐渐安定下来。

在辽东,后金军队攻克的大小堡垒及县城多达二百余个,这些常见的守城套路都是不少军中的作战骨干见识过的。

只要有基本的云梯车一类的攻城器具,那些守军中的火器弓箭根本无法奈何自身的铠甲。即便是投石机或者炸开的火罐乃至泼来的开水之类在自身比较完善的皮甲防护下能够造成的杀伤范围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弱。

“这明朝京城中的守备如果只是这种水平,我们镶黄、正白、襄白三旗精锐在一昼夜的时间之内就可以攻上城头,三昼夜的时间内就可以控制整个京师城头。至于死伤,绝不会过千”虽然从来没有进攻过像京师这样的大城,但一名镶黄旗的都统却向负责此次领兵的皇太极郑重的说道。

“那么,要是只靠那些蒙古人和城下这些新征集来的青壮有没有把握在一个月内拿下这京师?”皇太极向身边的三旗贵族们笑着问道。

“那些蒙古人就算了,在攻坚方面他们太不入门,现在也不可能有我满八旗一样的铠甲条件。”杜度等人笑道。

“那么我们商议一下,奥巴他们留在城下监督这些征来的人堆土。我们去北边儿和残明那些人再去谈谈看!”

皇太极的打算很简单:既然蒙古人和那些民夫们看着样子哪怕面对最简单的守城套路也举步为艰,那就不用担心这些草原人在队伍走后将京师拿下来强攻。这样的消息传出反而更能向长城一带的那些军阀们说明南边儿的“新朝”政权根本暂时无意同后金军队在野外决战,也根本不可能同打着残明旗号的军队进行任何意义上的配合。

第328章 兵临京师(三)

后金主力南下攻城的时候,山西乃至官宁等地的残明边军诸将多报有坐山观虎斗的心态。不少人认为关外的建虏是恶虎,关内的贼寇是强龙。等两支强军在北直隶一带两败俱伤之时不论是左右逢源都远远要比现在有利的多。

可是后金兵临城下之后只派了少量蒙古人裹胁大量民夫攻城,就能让偌大的一个京师城内的新军部队威慑的不敢出城交战,整个京师逐渐成了一座被完全围困的孤城。

时间过去了十多天的时间也没有新朝主力部队北上增援的风声传来,不尤的让很多人大失所望。

不过即便如此,驻守在大同府的宣大新任总兵官尤世威仍然决定观望为主。宣夫大同等地的明军自从张海等人盐山起事后不久开始就是同新朝主力部队交锋的重要力量之一。

从武安山寨之战再到两次攻打青州乃至期间零星的一系列交锋已经让宣大边军乃至保定府兵马的不少将领或战死、或因为骨干在作战中损失惨重而被撤职。原本仅仅是参将营官的尤世威便相比历史提前五年之久在天启四年京师遭到突袭之前就做到了总兵官的位置上。尤世威、尤世功等尤家兄弟逐渐成为山西地界如同藩镇一般的军阀。

同新军主力多次交锋的经历让山陕等地的边军明白这张家新军主力部队战力之强大和恐怖,而且其力量在这三年来还不断的增长状态。不用说:如今的新朝主力的态度尤世兄弟乃至宣大边军中的不少人都能看的透南朝新军主力的打算:那就是以京师这个钉子顶多加上长江水师拖住后金军队的主力至少半年到**个月的时间。等到今年秋季少雨凉爽季节来临的时候,张海等人的势力必然比第二次青州之战的时候强大的多。这关外的建奴如果不了解内情,那必然会吃上一个惨重的大亏不可。这未来的天下,自家军队如果能趁机捞取些好处,做个北宋之时某些边地小藩镇就不错了。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带上如今宣大等地的几千精骑主力西逃西域**自己的命运。

不过宣大等地边军这种对张家新军所独有的敬畏之心在关宁集团那里却是少有的。关宁集团这些年来更多的是持建奴的亏太多了,几年来的后金在辽东几乎是攻无不克,就连在守城中能不能战胜那些势大的强寇全军上下都是没有把握更别说面对野战了。

“我看我们还是投靠后金。我们的算盘打的好:坐山观虎斗,可这南边儿的张海等人现在的心思看起来已经很简单:那就是放弃北地,同建虏划黄河而治甚至是划江治。指望那些顶都南方只知道四处抄掠杀人的贼人同建虏火拼根本就是做梦!”王在晋不好意思谈这话,负责监军的高第却替如今关宁等地的不少将领谈出了自己的心声。

此时皇太极等人兵临山海关的消息已经传来,同时被张海等人所控制的山东等地至今也没有什么运粮运输补给物资的船只赶到。就算依托辽西等地的崇关峻岭防守尚还有所把握,可这关宁等地的大军断粮的风险却已经今在眼前。

“再等等看!”此时的孙承宗等人却已经报定了决心:“开春的时候如果还没有张贼等人主力北上的消息我们再做决定不迟。那时候将要进入温热多雨的季节,不论对于那依仗犀利火器的张贼还是关外的东虏都不是良好的季节。若在春夏之季,我们真的是连突围的把握也没有了么?”

此时不少领兵的武官员都沉没不语。如果不是步步为营的依托防守之利,不要说宁远城外的后金主力。名义上“二十万大军”的关宁集团就是只面对皇太极所率领的那三四旗人马的后金骑兵也绝对会被缠住,从而遭受灭顶之灾。什么多雨春夏天气之类,在这边关之地根本就没有某些臣所想象的那样重要的作用。

时间在武官员的扯皮中持续到了新朝三年早春二月,入关的满蒙军队在整个北直隶的绝大地方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甚至通过各旗内编入的辽东汉人官兵外加临时征集在京师城下筛选而来的壮丁控制了京师乃至北直隶境内的不少县城。就连保定府以南的不少新军治安军辅助部队也是闻风而退。

而张海等人在扬州等地的主力依然没有趁着运河逐渐进入通航的月份而快速北调的迹象。这一个月来入关的满州三旗人马利用半个北直隶控制的资源连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山海关,宁远两地皆被围困。而且因为三旗及蒙八旗的人马粮草完全可以由北直隶等地顺畅的供应,维持在宁远城外的后金军队后勤压力也大为减轻,似乎完全可以将对关宁等地围困持续下去的样子。

而此时的关宁集团中就连王在晋等不少臣也赞同向建奴事实上投降的打算了。只不过完全可以打一个“借兵助剿”的幌子而已。

新朝三年二月中旬早春,先是密云总兵降清,接着是宁远的袁崇焕在满军主力一个多月的围困下宣布“议和”关宁集团中的“主降派”在事实面前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幻想。

而奴尔哈赤与皇太极等人为了迫使关宁集团尽早放弃对抗也放宽了很多投降条件:比如除了放弃关宁一带的防线以外,不再要求交出马匹铠甲等物资。而且在击败张海等人的新军主力之前可以用“借师助剿”的名义联合建州同满军共同作战。更不要求什么剃发易服一类。

这样一来明副其实的“借师助剿”在孙承宗那里也再也没有什么阻力了。

此时的京师城北安定门及德胜门外的土山都已经堆到了近二十米的高度,比京师城墙的城头还要高出很多,如果不是城内的守军也展开城外蒙古人箭雨压制下的临时筑城作业,恐怕城外驱赶那些民夫的蒙古人都能冲上城头了。

为了做到这一点,两座土山附近及不远的地方已经满是被箭弹所石块所击毙,乃至杀伤后因为流血过多而最终倒毙的尸体,两座土山下征集来的民夫们的死伤多达万余人。负责督战的蒙古人也射杀及斩杀了数以千计的逃兵乃至暴动的乱民。被抽中的壮丁从最开始的蜂拥填土,到后来只能在推着特制盾车掩护的情况下分成不同的批次在距离城头有效杀伤距离范围之外堆起土山,并将这些土山不断的依靠人力向前翻动。并使其最终移动到城墙下。

而负责督战的蒙古人除了三人在城下被城上的弓矢所伤,十余人伤亡于征集来的民夫们的暴动之外,几乎没有一个人战死在城头之下。

“这土也堆的差不多了,让我们的儿朗们上!只要能够跃上城墙,就凭现在城头上这些守军的射术与战意,我们这近八千草原弟子完全有把握拿下城头!”不少的将领向奥巴请战道。

“再等等看,我们毕竟是寄人离下,做出太过于同建州离心的事儿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奥巴此时对京师城下的蒙古各部头领告诫道。

早春时节的雨在北方还没有带来的时候,从京师北面就传来了皇太极等人的消息:以孙承宗等人所率领的关宁集团发布讨伐“张贼”的檄,决定联合关外的建州大军共讨伐内贼,为无数皇族及士绅的血海深仇雪恨。

关内外的满蒙主力加上十余万关宁集团八个总兵的大军共二十万人分多路向京师赶来。相比历史上十九年后同李自成等人交战的满清集团及其附庸,宣府大同等地的明军并未向投靠关外的建州。但是还没有经历过松锦之战大败的关宁集团却有着后来的吴三桂那些残兵败将所不具有的实力。很可能是整个亚洲除了此时的俄国及奥斯曼帝国之外最大一鼓军事力量集团以泰山压顶之势向京师袭来。

就连个别曾经参加过入关同张家新军交手的辽东兵马也觉得在这样的力量勉强在短时间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