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不论繁简总讲究“见招拆招”的现代拼刺技术不同,大规模冷兵器的作战环境下很少有面对面单人对单人的搏斗。类似早年关东军对抗演习或者类似年轻学生对冲拳一样的“以乱刺对乱刺”就成为主要的交战方式。除了勇气之外,相比现代拼刺术中的格斗技巧,以攻为主,听从班长或组长的号令指挥,乃至相互之间的掩护就变的更为重要起来。

与这个时代欧洲的披甲冷兵器实战技术一样,在双方都拥有比较全面的铠甲防护的情况下,或者至少己方大部分地方并不畏惧被对手划中或刺中的情况下,条件反射式的刺准训练就能大幅度的提高士兵的实战能力,而不在需要无甲冷兵器交战中那样复杂的格斗技巧。

为了应对战场上的各种风险及以防意外,在最近一年的作战中都似乎再也没有亲自参加战斗的张海也开始进行实训起来。

这种实训当然也不再是单纯练习箭术或在重多的敌人中依靠身材力量与防护装具防无双的能力。而是针对后金军的特点时刻躲避对方中弓箭高手射出的弓弩进行斩首暗算的能力。这种躲避训练往往还要在从事其他事情的情况下进行,以随时锻炼应对意外的能力。

在盛夏至初秋的季节里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临战训练,让六个将要准备参加决战的主力步兵旅中决大部分的弟子及战士都感到了疲惫。即便是张海自己似乎也是如此。不过这种对抗性的训练在疲惫之余也让官兵们对于将要到来的决战,信心变的更为充分起来。

“师傅,以如今队伍上的作战准备乃至拥有的软硬实力,还用的着进行全体参战部队的誓师动员大会么?”见到在江北的**一带似乎很早的时候工匠们就忙碌着搭建着一些特殊的建筑亲卫连的宋子悦向张海问道。

“我相信官兵们,但这样一次临战誓师大会还是有必要的。”张海在思索片刻后更为坚定的回道。

第403章 誓师出征

在渡过了盛夏雨热最盛的时候之后,南京乃至关内大部分地方虽然依旧还有夏季的感觉,但张海却知道出征的日子临近了。九月关内大多数地方还有夏季的余热,但是在关外则开始到了凉爽并且适合战争与杀戮的季节。两个多月以后的十一月,关内的大多数地方虽然还未必有隆冬的感觉,但在关外则要面临严寒的考验,也面临河流海水结冰的考验。北方真正意义上的秋季就像真正意义上的春季一样实际上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一场要达到战略目的的决战来说虽然不算过于仓促和短暂,但也并不算漫长,没有多少拖延浪费的余地。

原本张海打算针对将要出征的近三万官兵进行一次全体性的训话,但在没有扩音器的情况下这样做而且要保证良好效果的唯一办法就是在不携带盔甲装备的情况下站满如戏院子一般的四层小楼。整个小楼要承受至少近两千吨的重量。顾虑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乃至意外的后果,张海还是决定多费些工夫分别对各旅群的战士以及全军军官及骨干层展开训话。

“如今名义上保密的事情已经不再需要讳言,大后天就将是我们踏上征程走水路开赴关外的日子。如果此时的场外有敌人的探子得知了我们的消息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华北平原一带的敌军主力做好准备,那也有些晚了。当然如果敌军在我们出发之前很久的时候就退回了老家那另当别论,如果是那样,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那些野蛮人的家乡清理掉所有比车轮高的不顺从的男性甚至是女性。满人那里不论男女,只要是比车轮高的人通常都可以拉弓放箭并构成威胁,所以战士们在感觉到不顺从和危险的时候不要有任何顾虑。也不要吝啬我们那些黄金制成的弹丸。千金散去还复来,金银财物,国家以后有的是赚来的机会。今年秋季这场决战,不是我们的政权将要面对的最终战争,但毫无疑问是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次战争。如果能够击败关外的强虏这股最凶恶的敌人,西至阳关外四五千里内,南至南洋,东至东瀛将不存在可以阻挡我们脚步的其他对手。我们政权的疆域家比唐汉甚至元时更为辽阔,也更为名归实至。这将为我们的下一代人征服更远的世界,促使整个人类明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太多奖励性的口号,向官兵们讲明现实所要面对的及所要做的乃至今后的远景,就是鼓舞真正优秀的战士们唯一的话语了。

在准备出征的六个步兵旅群中,诸近卫部队的装备及实力无须多言,在江西水战中也表现出了足够的牺牲精神。南下作战的第三旅及第四旅虽然有所损耗,但也没有达到伤劲动骨的程度,在作战中也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唯有马冲昊的第五旅及杨波的第六旅尽管补充了不少花费巨大本钱锻造后的优秀兵源,可张海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然在预设的大阵横队编队中把你们旅还有第六旅安排在近卫部队的左右?”张海来到这第五旅完成了对战士们的训话后向马冲昊问道。

按照新军里的习惯,马冲昊没有说些过于顾及面子的话,而是认真的回到:“两翼可能面对敌军比较大的威胁,中军合尝不是?谈论风险评估,我军可以承受暂时的战术失利,但是却不能承受中军出现危急,全军队形遭受割裂的危险。何况两翼的炮火力量按照预案是得到重点加强的,师傅无需过于顾虑。”

张海还是有些不放心:“这近一年来的作战中工兵爆破展现出的实战效能不少,不过我看这关外未必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攻坚战,新组建的两个工兵爆破营就配属在你们第五旅及杨波那里的第六旅!”

提前完成任务的南京兵工让队伍在出发前有了训练新兵和完成整合的充足时间,在完成了地**一带集结起来的队伍的鼓舞后,张海没有忘记回到南京城中表扬在近一年的时间以来以严谨而勤奋的态度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核心兵工军备的众多工匠们。

从事现有主力部队所需燧发排枪及板甲等兵工方面的工匠都是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在队伍里接受整训有一段时间的“老人”。虽然这些大多在三四十岁年纪也已经成家立业的人对于政治教育的接受能力远不如少年。但是通过这一两年来的实践,不少人已经从最初觉得新的管理方式过于严苛费事,到生产出完全不同于过去那些旧火器后的理解,再到对张海本人的一系列发明及成就乃至过去的一些管理制度及手段都有些佩服起来。那些曾经不为人所信服与理解的不少“政治宣教”也逐渐被多数工匠所认同。

“今年秋天的仗打完了,或者最多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八个主战步兵旅所需要的装备完工了,是不是就不再有多少活可干了?那么明年我们的收入是要靠过去所说的低保了么?”因为负责管理兵工单位的弟子们讲道路也言而有信,张海的为人也为许多人所了解。所以最近不少工匠们的顾虑在张海再次来到的时候就有人讲了出来。

这些工匠们已经了解张海其实是个朴实的少年,并不习惯撒谎也不习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不过张海还是思索了片刻才回答到:“我们打天下某种程度上不是在马上,而是在诸位能工巧匠们的手中。我们要让天下大治,让真正善良的人真正常到革新事业的甜头,也还是在诸位能工巧匠们的手中。击败敌人的大军,我们只需要你们这一两万人外加主力部队中的核心战士一两万人就足够了。可要让我们的世界大变样,让广大民众的生活面貌也有质的变化只靠我们现有的这点儿人就显得有些不够了。今年的大战以后,诸位的主要工作就是培养新一代的铁匠。我希望诸位不要再像过去那样担心徒弟开门立户后抢饭吃的问题,认真而严谨的倾囊相授。至于报酬,也不是再像过去那样来源于自己的贩卖以及从徒弟身上所获的那些东西了。而是统购统销,按照每组工匠所联合教授出徒弟的质量和成效算报酬。只要大家能够认真的去做,新朝提供收入及待遇不会比过去少,甚至还可以更高一些。”

见过听说过世间无数事的中国百姓中的成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对于大人物虽是敬畏却往往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怀疑及不信任的心理。在许多事情上,张海领导的政权有无所顾及残酷无情的一面,这也在最一开始的时候曾经引起过不少人的怀疑。不过随着同负责监督生产的那些弟子及骨干们的接触,这种怀疑就更多转变为对那些没有私心私利,处事公正之人的一种信任。

火炬学校的孩子们这近两年的时间以来除了学会了十分标准的新军中的普通话乃至完成了化学习上的普及,在政治上似乎也有所涉及了。负责后方事物的李峰等人还向张海转交了几名学生的请战信。这使的张海在思索片刻后还是觉得应该再去火炬学校一趟看望那些孩子们。

自从上次的事情之后,张海对于这里的学生虽然有着校长的身份,但却不在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大人物。

“听说航空队那里有不少年纪并不比我们大的小女孩们,她们都能够屡次上战场杀敌,为什么我们却不能呢?”学生中有个勇敢的中队长见到张海来到学校之后直言不讳的问道。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张海只得事实求是的说道:“小小的年纪想要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并不容易,需要在一些极为特殊的作战岗位上才行。我们这次要对付的敌人还不同于当年盐山的那些乡勇。那后坐猛烈的正规燧发排枪对于你们现在的身体来说还是太沉重了。那些孩子们也是在航空队工作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她们在我身边接受监督和教育的时候,学校都还没有组建呢,我也不希望你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战士。你们今后要肩负着承担教化天下火种的重任,一点儿也不比前方战士们的职责要逊色。”

火炬学校中的一些弟子在决战来临前夕也有些躁动不安,毕竟这样的大战在以后可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历。但如同对于新军的部署一样,张海并不愿意因为秋季的出战而把后方的大部分可以信赖的骨干都抽调一空,那样有可能给人们带来并不太好的暗示。

在队伍出发前夕的时候,张海也想到了家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为了忙碌队伍上的事情自己竟成为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

“师傅已经是做父亲的人了,临走前还是去皇城西院那里看看。”就连一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刘洪涛等人也劝道。

第404章 同赴疆场

柳香这些日子以来再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整日为军中的事乃至政务上的事情忙碌。

随着小慧兰渐渐的长大起来,从处于只会哭闹的襁褓状态的婴儿,到越来越多的懂得观察和理解这个世上的事物。为了让孩子在这个致关重要的阶段不留下的重要的遗憾,就连负责协助李峰主持政务的杨秋霞也不得不抽出时间同柳香一起带着孩子在皇城中逛。

幸运的是同传统意义上的皇宫相比,如今南京的皇城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皇宫,有近卫部队的演武场也有重要的以水力为动力的工房。

那声势似乎巨大的铳炮声,操练声,水力车**的滚滚的转动声只是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曾经还让小慧兰似乎感觉到恐怖。但也并没有因为这些惊吓而哭闹,孩子反而渐渐的熟悉了这些东西,并认识和了解到了不少的名词。

刚刚接近周岁的时候顽强聪慧的小慧兰就逐渐从爬行中学会了走路,也学会了不少能够理解其意思并开口讲出来的词汇。

不过柳香身边一些贴心的仆人没有顾及却似乎有些忧虑的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个孩子毕竟是个女孩儿,可看起来性格却有些硬了。女孩儿男性,在一般大户人家往往算不上什么好事,夫人可要注意了。”

可就在柳香及其仆人带着小慧兰在宫城中闲逛的时候却见到久违了的张海从宫外赶了过来,不由的感到了欣慰。如果仔细算起来,张海与柳香一起长大,到了现在孩子都已经学会了说话和走路,可两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却连后世的一些恋人也没有。

“我也曾经听人说过:大多数坏女人坏女孩儿的背后都有一个现实市侩的母亲。而大多数好女人好女孩儿的背后都有一个认真负责对女儿要求严格的父亲。我想香儿肯定是同那些市侩之人毫无关联的,这次大战之后,最多再有一年的时间,孩子记事着前的时候我一定能够腾出足够的时间用于管教我们的孩子,这些方面就无需要太多的挂念了。让孩子在记事之前多见见事物,拥有足够的胆量并不是什么坏事。”张海对柳香笑着说道。

柳香与张海之间也没有什么隔阂,想到了一些心里话也就自然而然的问了出来:“这次出征可要进行长途的陆路奔袭,急行军,强行军么?”

张海并不介意柳香关心这些兵事:“在给予敌人决定性的打击之前,主力部队的行动将是慎重的。尽可能的借助海路与水路展开行动。毕竟我们面对的敌人不同于南方的那些,炮队和辎重也是要跟着队伍前进的。不过如果是在决战中重创或击败了敌人,却没有能够达到歼灭战………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在追歼战中最大限度的展开急行军。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军也不会完全不留后方的孤军深入到并不恰当的地方去。辽东那样的地方,这样的追击行动将是兵贵精不贵多,大部分的队伍还是要留在关键要地控制后方。

“这样是不是说,队伍今年秋天北上出征的时候并不在意队伍里多几个无关紧要的人?”柳香笑道。

张海是个与人交往中比较朴实没有太多心思的人,仔细想了想便回道:“不超过十个人的话完全没有问题。亲卫连留下四分之一负责当值的人也完全照看的过来。”

“那这样说的话带上我和小慧兰也完全没有问题了?留下父母在南京城里协助其余的弟子们坐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张海并不欣赏旧时的不少称呼上的规矩,比如臣妾之类的,因此柳香在张海面前依然是以古时人们虽然了解却很少运用的“我”字自称。

柳香提这问题的时候其实内心中并没有保着多少期望。旧时的传统下如果将领带着妻妾出征,且不说各种后方的猜忌,还会让前线吃苦受累的战士们感到心寒或者嫉妒。毕竟性压抑上的不平等在军中极容易引起各种问题,这也是“女人随军出征不祥”的一个重要理由。对女性的重重轻视那倒在其次了。

张海首先的反应也是想要一口回绝,可是当寻找回绝的恰当理由的时候却发现实际上找不到太多。柳香当初虽然性格上比较柔弱,却毕竟是个习武出身的女孩儿。自从起事以来,也不是没有在队伍更困难的时候上过战场。在战场上柳香的表现虽然同军中的一些精锐相比算不上多么优秀,却也要超过一般战士的平均水平。

“过去我们是靠弓箭甚至刀枪来自卫御敌甚至在战场上打天下,而如今,队伍上的装备已经同当年起事的时候截然不同了,是全新的火力与作战体系。虽然说如今小慧兰已经过了周岁,可以交给别人照料了。可是队伍里又从哪里找一套合适你的铠甲呢?在队伍当中,如果一个身材矮的比较出众又没有同战士们一模一样铠甲做为防护的人,那极有可能成为敌人的重点目标的。”张海终于想到了一个还算说的过去的理由。

不过,张海却没有想到柳香对这件事情似乎早有准备:“合适的铠甲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工匠坊的师傅们已经利用在闲暇的时间特意为我打造了一身全身防护的铠甲,还有头盔,看看去如何?”

张海也有些诧异,但随即大致估摸到是怎么回事,却也并不以为意。因为不论从柳香以往的性为人还是现在那坦然的表象来看,都不像是会与自己的弟子私通的那种人。

李峰为柳香特制的全身板甲自然也是以优等冷锻过的中碳钢加工而成。防御力要明显超出广泛装备军队的全身板甲不少,虽然包括头盔的重量还不到二十千克。铠甲的平均厚度大致不过一两毫米,但是即便在最薄弱的后背腰间等一些部位上其防御力也完全能够抵御这世上的敌手大部分发射的远方流矢乃至中小口径的鸟枪或寻常弩箭带来的威胁。当然若要是像自己一般甚至相差不上太远的精锐弓弩手还是能够对这种防护带拉很大程度上的威胁,不过如果让柳香在显眼的位置上直面敌人的兵锋那就是自己的失职了。

张海看了看天色,在是否决定携带柳香出征的问题上还是有些犹豫不决:“跟着我去皇城南操场上去。不知道闲暇的时候,香儿是不是还掌握了那些新一代的军中火器。”

柳香并不是张海那样武学天赋极高的人,但是因为拥有弓箭射准感觉瞄准训练的基础在加上在军中的时候对于枪铳声也并不算陌生,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也没有完全放下有关军事技能的练习,因此在靶场上一拿起那亲卫连所属的精制燧发排枪的时候,张海就预感到自己的妻子不会在亲卫连的战士们中太过于显眼了。

清脆而寻常的枪铳声在靶场上响起,面对百米内完全不确定距离上辅助人员在壕沟与散兵坑内操作的隐现靶及移动靶,在操作标靶的人像往常对亲卫连战士们一样的情况下柳香竟然以六排精制五管燧发排枪三十发已经填装好的弹药命中了七个目标。对次高难度的目标命中率达到了两成以上亲卫连合格线,这不由的不让操场上的不少官兵收起了那种对于女性特有的轻视之心。同不少只为了让新兵达到心理上满足感的打靶训练不同,亲卫连的移动靶及隐现靶要求难度要比后世现代自动步枪训练中的标准情况还要难上不少。不是拥有感觉开火的能力,连一成命中的机会都不会有。

此时的张海似乎已经感觉到完全没有拒绝柳香的理由了,她显然不会成为队伍上的拖累,以张海对队伍上士气及思想情况上的了解,担心士兵会因为性压抑而感到不平衡的顾虑也是多余的。即便是在传统军队中,一名在军事技能方面并不外行的将领随属也往往能得到士兵们的拥护。

更重要的是:张海对于关外的出征会进行到什么时候并没有必然的把握。理想的情况是敌人十分轻敌的同自己率领的队伍在自己预先布置好的战场上展开毫无胜算的决战,如果战场上的事情一切真能按照计划来,那么隆冬冰封的季节来临前返航那不是问题。

可经历过不少作战远远拥有更丰富作战及战略经验的后金集团等人在张海看来,这些人似乎远比以前自己想象的更为谨慎和在大战前进行试探性的作战,北上的行动未必会像夏季的作战那样一帆风顺。

“既然孩子已经过了依赖母亲哺育的阶段,那我再问问父母看看。毕竟这次出征说不准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张海终究答应了柳香的期望。当然,带着刚刚满周岁有余的小慧兰一起出征的决心张海是没有的。

此时不论是**还是杨秋霞都已经更为了解的张海的行事作风,已经做出的决定毕竟没有太过于违背常理的地方,也就同意了柳香随大军一起出征。

第405章 船队起航

新朝三年夏季从湖广到广东浙江一带的沿海作战行动中张海等人在战斗中以炸沉敌方主力舰只为主要作战方式,其余不少被俘获的船只也往往被猛烈的炮火打的千创百孔。不过那些轻微受损的船只在进行了简单的修补后完全可以承受一般水准的海上风浪了。如果按照在夏末秋初不算过于恶劣的季节航行于舟山以北海域的标准,洞庭水师中的不少船舶也能够用于近海运输,这使得新军所掌握处于良好状态并能够配齐船工的大约四十吨排水量以上的帆船达到了二三百艘之多。其中包括二三百吨级别的大型战船及海船五十五艘,四十到六十吨左右排量的船只二百一十艘。总吨位估测在两万四千到两万六千吨左右。这还没有包括并不适合在渤海附近的一些浅水海岸活动的封舟。这些船只在不超过两千公里的近海航行时因为无需携带大量的淡水及储量,空间一下子变的宽松了很多。包括不少后勤及情报等特殊部队在内的新军主力六个旅群近三万官兵与近五千匹队伍上拥有的经过一定训练的优良战马几乎都能通过水上的方式进行运输了。

尽管如果按照传统的历法夏季已经接近尾声,长江口以北也属于少有海上的风暴光顾的地方,不过新朝政权在自福建到南直隶一带的沿海还是建立了针对有前兆的大型风暴进行预警察的传信网络以确保船队起航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安全。报警通过特制的烟花信号在每隔二三公里的地方展开,使其能够在不到半日的时间内就能够使南京至扬州一带的船队能够提前得到信息简单的警迅。

因为在长江水战中充足的准备,各船为部队的上船和登陆都准备了不少长达二十多米的木制梯板,使得队伍不需要在扬州或南京等地的重要码头上船。而是马匹和车辆乃至抬送火炮的人通过连成一排的梯板,人员通过小船与攀爬网直接在南京对岸的**演兵场一带开赴上船。

除了在临战前的训练场上,这似乎是盐山起事以来新军主力部队阵容最为庞大的一次出征了。三万人的战辅部队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才在各船部署到位做好了起航的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