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蚕丝制成的风筝线在一二百米左右的距离上仍然十分灵敏。盖州沙岗镇以北海滩上登陆的第三旅和第四旅先头部队滩头阵地的四周于昏暗的夜晚忽然间爆起一团又一团的火光。炉具内的火光燃爆后依然汹汹的燃烧者,短时间内几米高像外喷涌而出的火苗往往把方圆数十步甚至更远距离上的景物都辉映出来。
对于经过不少次作战的两旅先头部队精锐来说,这时候无需连排干下达命令,早已在枪管中填装好弹药并在卧倒姿态下将燧发排枪瞄向远方的战士们在班组长枪声的引导下迅速向暴露出来的敌人开火。
短短数秒种时间内,整个战线上将近一半的战士们开始向在火光的辉映下暴露出来的敌人展开了射击。夜幕中如同火雨一般的猛烈枪弹火力以让敌人想象不到的火力密度及准确度在几乎瞬间就扫倒了上千名距离战士们的防线从四十步到一百步不等的敌人。
滚烫的黄金子弹钻入敌人的**后让不少意志不坚的敌人发出了令人胆寒的惨叫声,即便黑夜中感受不到太远地方的动静,但身边的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接连不断被打倒同样让剩下的人被恐怖所笼罩,再也不敢向前一步,只能就低趴在地上寻求掩护。
不过登陆的先头部队在夜间毕竟难以得到白天作战时那样完善的炮火掩护,敌群中比较勇悍一些的精锐还是匍匐前进着在黑暗中逼近到距离战士们很近的距离上冲了过来,在近距离上向先头部队的官兵们开弓放箭或用短矛刺了过来。
可敌人没有想到的是猛烈的弹雨,并没有耗尽先头部队右翼防线上的战士们的弹药。近距离猛烈响起的枪铳火力再次粉碎了残敌打算展开的进攻。
在先头部队抵挡敌群在夜间接连不断的进攻的时候,第三旅和第四旅其余的步兵乃至大部分的炮兵这时候也开始逐步被抬到了岸上并开始部署到位了,随着上岸的兵力越来越多,暗夜中的战士们也开始进一步向滩头推进。
盖州城距离沙岗镇以北的海滩并不算远,当第三旅和第四旅群近万人的队伍在两里左右的范围内完全展开并建立了纵深二百步左右的滩头阵地的时候,超过一万名武装起来的满州部众在火把的指引下重新在距离登陆部队不远的滩头阵地附近集结起来。
不过,在夜间集结起来的敌人却没有敢于再次展开大规模的进攻,短时间内猛烈而精准的枪声让增援的正白旗负责留守的部众也都感到了胆寒。似乎上岸的敌人根本不止几千人到万人,而是拥有至少拥有数万规模精良火器的大军。
“夜晚那些人的火力都这样的猛烈而精准,要是到了白天,那就根本无望讲这些人赶下海了。”一名留守后方的满州佐领有些忧愁的说道。
“这股强敌已经不是我们正白旗一家能够对付的了,还是告诉城内的人赶紧向北转移。不能因为我们首当其冲而把两白旗的全部家底儿都拼光了。要是那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出路?现在唯一能做的不是力求赶这些装备精良的汉人下海,而是,坚守并拖住这强敌主力至明天日落之前,让我们的家人能够尽快的完成向北的转移。”正白旗负责留守盖州的都统说道。
就这样,在后半夜安排部队严阵以待的石垒与王新盟等人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敌军趁夜展开的进攻。直到东面的曙光露出树林,远处的的敌群面貌才大致完全暴露出来。
聚集在盖州以西海滩不远处的敌群已经开始沿着战士们的阵地外围百步之外的距离上修筑起了胸墙土垒似乎要拖延时间以争取北面三河两岸的后金心腹地带所赶来的援军。
不知怎的,不论是第三旅的石垒还是第四旅的王新盟此时都有些佩服起这些满州人来。这些人显然在一开始就在海防上做了充分的准备。从通信联络,战略战术部署,指挥应对都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而敌军的部族的动员能力和反应能力乃至临战的意志使得新军中的不少基层军官都为之赞赏…………可惜他们遇到的是从软硬两方面都几乎拥有代差优势的新军主力。
“你说这敌人的老巢如果不是我们的新军主力部队来踹,换成以前的明军想要在后金主力入关的情况下趁机北进结果会如何?”石垒向王新盟问道。
“毫无疑问,就是十万以上的主力,恐怕也会在这对于他们来说如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面前瓦解,至少也是得不偿失。扫荡这些全民皆兵的辽东敌人老巢看起来并不比击败后金的主力更为轻松”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敌人的部署看起来是那么的目标明确而行动有力,可我们的行动也不能耽搁。”石垒下定决心的说道。
“我们身边聚集起来的敌人起来已经够多的了,天色已经开始放亮,是时候全面发动进攻打到盖州城下了。毕竟这里不是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复州或金州,不要让那些满人的老弱们留掉了。师傅在出发前就告戒过我们:决战期间,尤其是扫荡期间,占领乡村和县城其实并不是首要目标。即便敌人聚集起来的部众乡勇也算不上首要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敌人的老弱,尤其是那些女性还有孩子。汉武时代的教训就早已能够说明问题了:这些人才是敌人得以生聚的根本。”王新盟也赞同不要耽搁,对聚集起来的这近万敌人应立即展开进攻。
不仅仅是各营的队属炮兵,就连以九斤弹长炮为主旅属炮兵经过多次作战之后也更偏爱各种轻重霰弹了。不过对于平坦地形环境下这种有比较强正面防护的敌军筑有胸墙的阵列,显然还是实心弹更为合适。
声势猛烈的炮声带着滚滚的白烟从卧倒在地的前线战士们身后响了起来,炮弹挂着呼呼的劲风掠过战士们的头顶向敌人猛轰过去。
两个步兵旅九十六门九斤弹长炮包括早已填装好的炮弹在内,短短一分钟的时间内就向百步外的敌群发射了三百八十四发炮弹,在并不算远的距离上有二百发左右的炮弹从不同的方向几乎是以四五十度左右的倾斜角度命中了敌人在夜里临时构筑起来的胸墙。有个别命中的炮弹被弹飞,但大部分倾斜命中的炮弹却能把整个胸墙打的垮塌下来接连造成墙后数人的伤亡。也有的炮弹直接击穿了胸墙,威势虽然有很大程度上的削减,但也能把墙后至少四五名敌人扫倒在地。短短一分钟时间内的加农长炮给敌人带来的上千伤亡没有像金州,复州附近的战斗那样令人震撼,却为铜鼎霰弹炮的火力打开了突破口。残留的胸墙工事虽然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防护作用,但在从长炮到短炮累计一百四五十门火炮发射的数万枚轻重霰弹的轰击之下又有千人左右的敌军伤亡于霰弹之下。
几乎在炮击刚刚停歇的时候,猛烈的燧发排枪的枪声随即响彻整个连绵几里的滩头战线。四千名左右的一线步兵平均每人仅仅两轮迅速的精确瞄准射击打出的八千发黄金子弹就扫倒了两三千名敌军。
不过短短两三分钟内的火力让那些长平之战时代水准的工事连同之后的队列一起彻底瓦解了,聚集起来的多达一万两千名左右的正白旗部众民壮及留守的正规武装再从未见过的火力面前如同冰雪遇到烈焰般一样融化了。
第411章 炮轰盖州
见到短暂的火力准备就催枯拉朽一般的摧毁了防御中的顽敌,石垒似乎觉得有些过于夸张了。不过这个时候包括石垒在内的不少新军主力部队军官似乎才终于意识到:不知多长时间以来,是不是从队伍组建甚至盐山起事开始算起:这似乎是新军主力部队第一次同兵力同自己差不多规模的对手展开的交锋。
压倒性的装备和火力乃至人员表现在双方兵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带来了压倒性的战果。百步之外的敌人只有一名神射手射出的利箭外加数十门杂乱无障的大小火炮的开火给战士们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一名战士卧倒在地的情况下不走运的被敌人炮火射出来的重弹砸死,另两人被炮火发射的重弹砸伤,还有两人负伤于投石手射出的铅弹,两人负伤于神射手射出的强弩。与累计七人左右的伤亡相对应的是依托夜间筑起来的简单胸墙壕沟企图抵抗队伍的一万两千名顽敌三分之二在最初的火力中就被杀伤。
在步兵展开最快的速度追歼残敌的时候,大概又有十来名战士伤亡于那些装死之敌的反扑与在后方布置的炮火及地雷伏击。不过比起夏季的时候福建南海一带那些动辄死伤上百甚至几百的战斗,这样的烈度对于第三旅及第四旅的战士们来说可以说是极其轻微的。
除了在最初的火力准备中被扫倒的人,乃至被负责清理战场的炮兵后队补刀杀伤的大概九千余名敌人,其余的三千逃敌大概最终只有几百名配备了快马并且很早就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察觉出情况有些不对的残敌逃出了战士们的追歼。不过加上夜里在滩头上抵御敌人进攻时的杀伤,这短短不过**外加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一万三千余名聚集起来的敌军被战士们以二十多人伤亡的轻微代价歼灭了。
至此:两个步兵旅于平坦地形下同正白旗留守力量的交锋中,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荡平了对手。
摧枯拉朽般的胜利并没有让石垒及王新盟乃至两个步兵旅的绝大部分军官不知所措,作战计划在出战的时候就已经很明确。
“方向向东,全军急行军!”石垒及王新盟对两个旅的官兵下令道。
除了常行军,新军主力部队快速行军的时候有急行军和强行军之分。如果是不超过一个大休息的距离,那两者之间的区别就是前者快走后者小炮。强行军在不超过一个大休息的情况下往往以步兵轻装展开前进。
考虑到张海所教导的“无时无刻都要顾虑最坏可能”的教导,石垒与王新盟终究还是没有做出让步兵部队单独展开冒险前进的,盖州城距离海岸虽然不远,但是谁也没有把握保证不出现敌军主力回师之类的意外情况。
即便如此,也不过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在辰时临近结束的时候,队伍就抵达了距离盖州城大概两里左右的距离上。
配备了队伍中数量不多的望远镜的石垒身边负责观察的警卫员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两里外的盖州城城门附近似乎有所动静。似乎撤退到城里的满州居民们在天色完全亮起来的时候已经开始从各城门开始出城,并在城北准备集结似要逃向北方。
见到这种情况,石垒便以最快的速度以旗语通知各营炮队立即对远处县城城门附近的“敌人”展开炮击,尽管那些“敌人”看起来有很多不过是妇女和小孩。但队伍的作战目标就是那些做为满州“民族之根本”的妇女及小孩,在张海的要求下这是扫荡作战阶段的首要目标。
两个旅九十余门长炮再一次接连部署到位以最快的速度向远方的盖州城展开了轰击。
幸好队伍按照作战计划早就对可能遇到的情况做了足够的准备,九十多门长炮里早就准备了用以对付平民目标的轻霰弹在在最大射程上展开了轰击。长炮发射的二十克上下的轻霰弹大概拥有一百大几十米每秒的初速,这样的轻霰弹空气阻力带来的能量削弱不少,明显没有类似初速的轻炮或重型**弩那样三四里上下的射程,但是刚好在最大射程上能够覆盖到盖州城城池除西门外的三座城门附近。
从传统的野战意义上说,这样的轻霰弹抛射在两里左右完全没有精度和战术意义可言。铅制的弹丸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落点威力会减少到一百焦尔以下,对于铅弹而不是箭支来说这连一些简单的铠甲及盾牌都威胁不了。因为测距的误差还有自然散布的误差,这个距离上三分之二命中率的散布误差都能有距离五分之一那么远,方圆约一百五十步左右。比一个集中起来的旅级别的传统冷兵器部队全阵范围还要广阔。
不过以两个旅九十多门炮发射的密集火力对付盖州城内向外逃出去的平民的话,似乎正合适。那些平民恰恰属于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的目标。在这初秋时节,连厚重一点儿的衣服也普遍没有,大威力气枪弹丸的铅弹足以入肉并构成伤害了。
两个旅的长炮兵分成四组,在盖州城四座城门的方向上以不同程度的装药展开了抛射和散射,几乎每隔数秒种的时间就有如雨一般的两三万枚轻铅弹在盖州城门外。
二十几秒内的第一轮开火就让城外四分之一左右的平民被弹雨砸中。趁着炮兵集群在两里左右的距离上对打算逃出城外的满州妇女及幼儿展开火力压制的时候,两个旅四个步兵营两千名重装步兵构成的先锋迅速向盖州城方向展开了进攻。
做为辎重的马匹被临时卸了下来当四个营步兵分队做短距离快速进攻的骑乘用马,在长炮发射的轻霰弹炮火刚刚停歇下来的时候就逼近了盖州城城门附近的人群。
集结在盖州城内的满州妇女与儿童虽然不论从临战的意志还是装备及战力都比一般的丁壮健妇又逊色了一个等级,可依然并非如汉人中的那些普通平民一般在威胁面前毫无抵抗能力甚至反应能力。
见到那如雨一般的恐怖炮火已经结束,敌人的马队又从远处冲了过来,大部分的满州妇女带着孩子们倒是知道按照次序向城门里迅速回撤。毕竟城门上还有不少负责值守的满州老人负责以四五斗左右的猎弓负责掩护。
这些连辅兵也算不上的满州武装中再也没有什么神勇的人物,虽然有十几名战士所骑的马匹被抛射的箭支所命中带来的惊马摔伤了七八个人。不过几百名战士打出的几千发燧发排枪枪弹却在第一时间封锁了各城的城门以及并压制了城门附近开弓放箭的人。虽然还是有不少投石一类的东西从城墙内侧向外抛出,但给战士们带来的威胁全却不大了。
除了千余名因为负伤和失血倒在地上或者装死的人以外,还有大概千余名满州老弱被迫留在了城外做了俘虏。这些人中有不少没有自觉的放下武器并听从命令又被打倒了三百人。大概只有七百人左右在两旅官兵的火力威慑下做了俘虏。
骑着马最先抵达城下的步兵战士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完全遏止住盖州城头上那些做为老弱的守城力量,但是当两个旅的主力在城下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完成集结的时候,再也没有几个人敢于露头出城垛向外观看了。
盖州城在辽东的几座城池中算是相对坚固的。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阔一丈八尺,砖石包砌。南北长八百七十米,东西长七百六十米。比一般的县城明显偏大,使得城头可以有足够的人力防守,规格几乎同府城差不多。
这样的城池对于有着丰富攻坚经验的战士们来说却早已不是什么难题,两个旅所属的累计四个营规模的炮兵在盖州城的四面部署开来,在经过第四旅最优秀的炮兵营营长韩星亲自的测距后各炮炮位分别按照新的装药标准展开了火力:还是以长炮火力发射霰,但这一次发射的是五六两级别的重铅弹,以接近标准装药八成左右的装药使得火炮在城外百步外的距离上刚刚可以用最大射程跨越城墙之接轰击另一面城墙的内侧。比如城南外的炮连轰击城北,城东外的霰弹轰击城西某处。使得远本不可能被弓矢交加的城头一下子被四面的炮火发射的霰弹交加起来。而守军城的那些老弱临时准备的盾牌和乃至做为掩蔽的桌**在上千焦尔的重铅弹轰击之下形同虚设。
数分钟火力准备下的连续十轮炮火,九十多门长炮接连不断把九万余枚重铅弹抛向了盖州城城墙附近。这些长炮抛射的重霰弹误差散布范围还是达到了十分之一左右距离,大约百米左右的。可五六里城头三十余公顷面积的百米纵深范围内的无死角火力轰击下,大概五分之一左右云集在城头上的武装都遭到了杀伤。连那些躲避在城垛下乃至城墙内侧藏兵洞内的人也不例外。
第412章 铁拳钢脚
重霰弹的轰击之后不久,水战用的推杆雷减装药改装的爆破杆就被战士们以组为单位推上了城头引爆开来。没有装多少预制破片的黑火药爆炸把威力尽可能的集中在了数米的范围之内,没有对城下的战士构成太大的伤害。趁着霰弹加上推杆雷几乎无死角的火力掩护,负责突击二百名战士用勾索就在白天攀登上了城墙。
“我听师傅说现在日本有一种攻城术是在城墙上打出坑洼之后徒手攀登城墙,据说在三百多年后的未来时中日战争中还用过?”我看其实这勾索爬墙也是不没有优势,起码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死角。城头上即便人抛出的砖石往往也很难威胁到下面的人。
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盖州城的进攻再也没有遇到什么压力,石垒与王新盟等人也开始有闲心讨论其战术问题来。
其实如果这盖州城头如果进行认真而完备的准备,战士们还是要花费不小的功夫及代价的,比如更为坚固的城头堡垒,更有掩蔽的城内抛石机甚至投石霰弹炮等等。
不过对于精锐主力大部入关作战,而且几乎从来没有面临过守城作战的满州军队来说,这都是强人所难的见识及要求。
让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攻上城头之后那些曾经被弹丸和爆炸一时压制住的老弱们似乎并没有彻底放弃抵抗的打算。又聚集起来冲了过来。
即便在那些民风强悍一些的福建浙江一带的平民,决定性的作战取得突破之后除了少数青壮或许还会勇敢的顽抗之外,妇女和儿童几乎就是待宰的羔羊,应该说战乱时期对平民的屠杀比打猎或屠杀猪羊容易的多:动物不会在别人的呵斥之下就停下脚步,更不会在威胁之下按照命令屠杀同伴或自杀。
而经过盖州城西海滩附近的歼灭战外加攻城后的炮火杀伤之后,留守在盖州城头上的残敌几乎就没有几个成年的男人了。
老弱妇孺虽然在说的时候经常归为一类,可高龄以下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同成人的主要差距是耐力和气力,力量上的差距并不大。更别说着满州族内的不少老人还都是久经训练与战场的人,让战士们不敢掉以轻心。而满州的健妇往往在平日里的时候负责打猎与训练,实力也不可小看。见到在攻上城头之后所残余的这些老人和妇女又拼了命似的冲了过来,还不停的射出似乎力量并不算太小的利箭,早已准备好的燧发排枪再次展开了猛烈射击。二百多名做为先锋的战士打出的两千余发黄金子弹杀伤了上千名顽抗的武装后城头上再也没有什么人存在了。
猛烈的火力准准备和盖州城满族武装稍微堪战一点儿的成年人大多损失在城外的事实让两个旅官兵们在攻城中几乎没有一个人战死,甚至连严重一点儿的负伤也没有。这让王新盟和石垒都感觉到了有些不详。
“师傅似乎叮嘱过:如果有绝对的把握,应该适当的锻炼一下战士们的勇气。这样的攻坚战,一个人也没有牺牲,我担心会让刚刚在夏季的决战中得到了锻炼的战士们忘记了敌人的强悍。”石垒有些忧虑的说道。王新盟也同有感触,见到盖州城头已经基本被控制,在市区中心距离最多不过三百米的情况下轻臼铳都能够时实进行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决定让各排的战士们以猜拳的方式抽选出一个班的队伍“赤手空拳”的来教训那些似乎只剩下老年妇女与儿童的几万满州民众。
说是“赤手空拳”,其实在拥有全身甲的情况下并不比手持白刃的情况逊色多少,为了增加脚下的稳定性,全身板甲的鞋是带尖刃的铁鞋,用铁指套裹住的手指握在一起则成了铁拳。
拥有充足兵力的情况下,几千名进城的战士从四面八方向企图依靠马道外的小巷内的残敌展开了围攻扫荡。
那些锻炼并不充分的老年妇女还有少女以及儿童并没有多少人擅长运用投石索,用手抛出的石头也大多能量不足,甚至砸到头盔乃至面上上也仅仅是让人如同挨了重拳一般。手持的那些竹枪和柴刀农具更不可能对战士们的铠甲构成有效的威胁。铁拳钢脚戳入**的惨烈叫声和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不用兵器同残余敌人老弱的搏斗又变成了一边倒的近战搏杀。
大部分正白旗的少女和老年妇女也在顽抗中屠杀待尽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从四面八方逃向城中心在衙门里聚集起来的不到一万人左右的儿童了。
“我们真的要把满人全族彻底屠灭么?”见到城中的场面,第三旅的步兵营营长王光也不由的忧疑起来。张海从来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前世后世都同大汉族主义者没有一点儿关系。新军队伍屠起汉人中的牛鬼蛇神来从来不手软,但是汉人中就算那些顽固的民风强悍之地的堡垒,也从来没有遇到过直到被屠到只剩下孩子们还没有被彻底瓦解的情况。
“我不信那些不到我们腰部高度的女孩们还需要我们的战士当做敌人一般对待才能制服”石垒却坚定的说道。做为张海正牌弟子的石垒乃至王新盟在这个问题上都有更清楚的思路:家族灭绝或民族灭绝多多少少是不人道的,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同样也需要保护。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只要还有一部分孩子哪怕是小女孩儿留了下来,那就不算“民族灭绝”了。
负责指挥孩子们的大人甚至少年都大部分战死的情况下,聚集在城中的孩子们完全丧失了指挥,不少的男孩怀着惊恐之后的血海深仇只求死一般的勇敢的拿起刀斧冲了出来却在铜墙铁壁一般的战士们以钢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