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阳城头上的重炮团最后展开火力的是炮火轻霰弹,十二轮开火累计五百七十多炮的火力打出了一百一十五万发二十克上下的轻霰弹。针对包括误差冗余在内分布面积也不过半平方公里区域左右的后金大营几乎平均不到半平米就有一发轻霰弹落下。

二十克左右的轻霰弹在两里左右距离上已经接近最大抛射射程,误差散布范围已经达到了二百米上下左右的同时威力也已经变的小的可怜,几乎仅仅只有类似大威力气枪那样在无防护的目标上开口见血的能力而已。

这样的威力如果论单发,就是对于马匹也起不到有效的杀伤作用,可平均每匹马中弹数量都有接近三发的情况下,不少中弹超过三发或者被打中裸露要害的马已经开始惊慌失措的飞奔起来,不少在营外就地躲避的后金士兵在这些惊慌失措的马匹踩踏之下死亡。在密集而猛烈的弹雨轰击之下,尽管这些弹丸即便打在普通后金战兵的软甲上也造不成什么严重伤害,但还是有千余人因为面部或手部中弹而不同程度的负伤。各种炮火累计加起来的减员,外加几十里外的正在运送攻城辎重物资的预备队所占用的战士让整整拥有两万七千正规战兵的三旗主力总计减员到不过一万**千人左右的兵力。

几分钟的弹雨轰击将要结束的时候,在敌营百步距离以外下马的战士们也完成了作战准备,准备以作战队形针对十几座大营内的后金军展开猛烈的扫荡,趁敌军在压制和混乱状态的情况下给予敌最大限度的打击。

因为最后十几轮炮击发射的轻霰弹对全身披甲的人来说并没有致命的杀伤密度,因此不少勇敢的后金精锐已经手持盾牌的情况下反映过来最先完成了迎战的准备。

第464章 决战后金(二十七)

“不要在远处开火,大量凑群的也要逼近到五十步内敌人的脑袋比准星大的时候再打。单个的要放到二十步左右标尺同敌人的身高差不多的距离上再打!更重要的,我说开火或者我开火你们再跟着打!明白了没有?”尽管在出发之前亲卫连的战士们已经对身边那些临时运用燧发排枪的人叮嘱了不少遍,不过为了防止紧张之余那些跟着出战的炮兵团中临时上阵的人们出问题,张义以及各个亲卫连的战士谨慎的叮嘱道。为了适应这些战士们的水平,亲卫连的战士们也不得不把要求放低。按照以往跟随普通部队作战的经验,即便使用精制的燧发排枪,在七八十米左右的距离上对队列目标有靠谱的命中率,对三十米的单人有靠谱的命中率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哪怕对面并没有多强的压制火力。

已经反应过来的后金精锐们开始不断将颇有威胁的箭支接连不断的射了过来,不过因为在被动迎战之下人数并不密集的敌人形不成有效的箭雨,这些箭支在五十步以外对于以松散队形迎敌,随时可以蹲下或闪身的战士们来说并没有形成致命威胁。一个固山营垒里山千名敌人的残兵在猛烈的炮火威胁之下比较有很强作战意识的敌军往往只有百人左右,或者能够最大规模聚集起来的敌兵最多不过百人左右。这些敌兵开弓放箭的水平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护军水平,通常只有少数比较有威胁力。

不过在进攻和冲击作战中,还是有个别人在战斗中被那些迎面而来威力强尽的铠甲负伤,负伤的人只要确定挂彩流血就被专门的收容人员抬着向城头的方向撤退。而当距离接近到五十步以内的范围内的时候,随着亲卫连以身作则的开火,往往不到一百名敌人就会遭到至少一个先头连二百余名战士的开火齐射被打到大半,剩下的也在近战中被补枪。

起初对敌营的扫荡诸如战斗推进一样并不拖泥带水,因为敌军在炮火的威慑下精神状态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在清理头三座大营的时候战士们歼灭了三千余名敌人的同时只有二十几名战士因为箭伤而退出,是典型的进攻战一比一百左右的压倒性战斗。

可是当队伍进攻到第四,五座大营的时候,里面的后金战兵已经完全清醒过来,至少懂得向北面友临的敌营撤退。

为了防止可能的反复或者装死的敌人带来的危机,以队伍扫荡过整个敌营的时候进攻的战士们没有忘记给敌人的尸体或者那些失去抵抗能力的人补枪或补矛。可这样一来,队伍进攻的速度就总是不如逐渐在炮火的压力下和队伍的进攻威胁之下清醒过来的敌人进行撤退的速度。

各个大营的后金军虽然马匹已经不可控也找不到自己所属的马匹,不过还是在战士们追到比较靠北面的大营的时候完全逃脱并聚集起来,向西北方向逃去的敌人一边溃逃一边整队。

因为没有到晚上休息的时间,这些后金军还大多身披着完整的铠甲并且在撤退的时候除了少数人大多还携带了兵器,这使得这些后金军能够形成还算完全的战斗力的同时机动力也丧失了不少。

张义等人所率领的队伍没有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城头上的重炮也开始将最后的十三四斤重的实心炮弹打向了西北方向上三四里距离上的敌人。

即便是性能优良的重炮在三四里的距离上对于集群队列目标的命中率也大打折扣,因此连续几分钟内的五百多发炮弹只有一百余发直接的落入敌群或通过间接的方式落入敌群又杀伤了数百人。

这些远距离的炮火杀伤并没有给三旗残兵带来决定性的威胁,却打小了聚集起来的残敌返身决战的念头。七八十米外的战士们也有一个人被近失的炮弹所误伤,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士气,距离重新拉近到五六十步的时候,在不少敌人张弓搭箭的时候张义所率领的战士们继续交替着边跑动边向远处的敌人开火。

近现代战争中有“跑动对跑动,等于打不中”的说法,不过对于集群队列目标,即便是这样的射击至少也能把近一半的弹丸打入敌群中。三个步兵连交替赶到前面的射击一共以剩下的近千支没有打光弹药的燧发排枪打出了四五千发子弹,又打倒了两千多名聚在一起的逃敌。不少负伤的敌人虽然没有立即丧失战斗力却因为负伤而造成掉队,被追击的战士们所击毙。

接连不断的追击作战足足将敌军从距离城西二里左右的大营追到了接近七八里左右的距离上。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敌军在逃跑中也渐渐的完成了各队的整队并在仅有的旗号和传令下准备展开反击。毕竟张义所率领的战士们总共不过五百余人,一倍的兵力追着几十倍的兵力跑着是怎样也说不过去的。

在城头炮火的最大射程外的时候,一万三千余名三旗残兵见到追兵并不多,又似乎消耗了很多火力,原本的精悍也逐渐恢复起来。原本聚拢在一起的满州精锐们纷纷分散开来,从在指挥下从各个方向对追击的战士们展开了包围。张义并不是一个观阵经验十分优秀的将才,不过大致看清了敌军指挥体系乃至为数并不多的中军旗号所在。于士下令战士们向着敌军的旗号方向继续展开冲击,不给敌军喘息的机会。

此时的战士们仅剩下几千支轻臼铳火力与近战的兵器用于自卫了,张义清楚如果同这些强敌展开中远距离的对峙和对射,那么结局并不乐观,因为大部分的战士并没有十分完善的钢甲防护。而亲卫连的人又太少,根本不足以维持其一个基本的阵型。这些轻臼铳的初速同弓箭差不多,但是有效射程却不如那些后金战兵手中的弓箭。

在冲击作战的过程中队伍里负伤的人也便的越来越多起来,而且因为敌军队形分散,超轻臼铳的打击效果也越来越差。

第465章 决战后金(二十八)

“负伤的人把燧发排枪集中到我这儿,全军向东城头方向进攻。”张义及亲卫连的战士们对身边的人喊道。

战局虽然随着遭到重创之后的后金军队的士气逐步恢复而发生了逆转,但天色也已经渐渐的昏暗了下来。依然拥有一万几千兵力之众的敌人在数里外将战士们从四面围困起来。不过这也让张义有了在不伤害士气的情况下撤退的理由。

毕竟,在被包围的情况下向撤退可以冠之以“向另一个方向进攻”的名义,同向没有敌人的方向上撤退大不一样。

在连续十余里的冲击和追击战斗中已经疲惫不堪的战士们,鼓起最后的用勇气在对敌军的旗帜进行冲击之后又翻身向东进攻。趁着炮火威势下的追击作战逐渐变成了突围作战。

天色半黑的情况下目标可以看的清,但射来的箭矢却更难躲避,队伍里伤亡人数一下子增多起来。在同聚集起来开始反扑的敌军交战的过程中总计有近百名战士负伤或死亡,超轻臼铳的火器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可给敌军又增加的一千余伤亡却难以从根本上摆脱敌军的追击。

张义在这时候再也没有了多少顾及,及身边的几名亲卫连战士只得迅速用隐藏在身后用布套包着的短弓与轻箭展开了向敌人的射击。

类似突厥弓模式的短弓在能量效率方面比清式长弓逊色很多,不过一石二斗左右的强弓配以精良的箭支在直射范围内对那些身有重甲的敌人也能带来不少威胁。

傍晚有些浑暗的光线下,张义尽自己的全力以自己所能熟练运用的强弓不断向退路方向抗着旗帜的人影射去,最大限度的掩护着战士们向城头的方向撤退。

此时,在辽阳西城头堡垒据点上,航空队的孩子们已经重新驾御着热气球升到了天空之中,城头上也投下照明炉以指示回城的大致方位。

在不断下来的火箭掩护之下,在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出城交战的五百余名战士中的二百余人终于返回了城头。付出的代价却是三百余人在敌军的箭雨下伤亡损失。主要是那些没有完善铠甲防护的炮兵团临时成员,亲卫连的战士们也有十三四人负伤。

八月二十六日从黄昏到傍晚,针对城外敌军大营的炮火突袭与出城追敌终于落下了帷幕。守城的战士们最终以三百多人伤亡损失的代价继续在战斗中杀伤了四五千敌人。可对于新军主力部队来说,这个代价却是得不偿失的。

“师傅会责怪我们么?”张义对亲卫连的一些战士们有些失望的问道。毕竟同张海在一起的时间,张义远远不如张海身边的一些弟子。

“师傅不会责怪的。在战事上,他对我们的要求从来就没有那样苛刻过。白天的炮击至少解决了三旗之敌大部分的马匹,我们的炮击和出战又歼灭了敌军一半左右的兵力,给予敌人的力量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打击,这就已经算符合要求了。”不少的战士安稳道。

炮兵在黄昏的时候打光了打部分的弹药,不过利用重新填装好弹药的带回来的燧发排枪当战士们重新控制了整个辽阳西城头之后,航空队的战士们就利用中秋之后夜晚的东北风以辽阳西北城角为牵引地,使整整十六部航空热气球在绳索的牵引下飘荡在两里之外的敌军大营上空,还有附近的不少地方。为的是防止敌军在夜里收集在白天因为慌乱而丢失的马匹。

在拥有长达数里的牵引绳的情况下,热气球的携载能力有所降低,不过还算有力的东北风却可以通过漫长的绳索向城外填装补充弹药,对于威慑那些敢于在夜间点燃火光或者以火把搜寻东西的人们是一种威慑。敌军大营的粮草在傍晚战士们突袭的时候也早已点燃起来,惊慌失措之下逃出大营的敌人也没有携带多少随身的给养物资。见到趁夜晚的情况下整理大营的物资已不可能就纷纷向着东面沿太子河的方向逃去。

经历了激烈而危险的战斗之后,在黄昏至傍晚负责出征的战士们整整休整了半夜才恢复了精力。

“敌人的大股部队明天还回回来么?城头上的弹药大部分消耗待尽了。”一个在黄昏的出战中心有余悸的战士说道。

“经历了这么大的损失,敌人哪里敢在丧失大部分马匹的情况下**?他们在沈阳至老寨一带的方向可能还有些马匹与家底,收拢残部向西逃可能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一名亲卫连排长回到。

张义多少也想到了更多的事情,也不由的有些无奈:看来,在不少推演中设想中的那样建州集全军主力来同新军主力一场痛痛快快的对决,大军主力在一战之中就消灭所有的敌军只能是之前一种美好的愿望了。针对北方之敌的行动可能不是能够一役而决的,扫尾终究要持续很长时间。就是不知道辽西师傅那样的战况进行的怎么样了,尽管有着种种的优势,同建州那样比游牧游民更擅长机动战的对手在草原寻求决战终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二天天色完全亮起来的时候,天空中的孩子们在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也终究没有发现敌军大股部队的踪影,看样子建州三旗残部已经向东北方向撤退的很远了。

驻守在城辽阳城内的战士们开始动员城内残存的万余辽东汉人丁壮同重炮团的战士们一起出城收集那些在昨天黄昏的时候打出去可以挥收利用的铅弹与弹丸。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的时候,负责侦察联络的小女孩在大致六七十里左右的距离上就看到了西面远处隐隐约约的似乎是另一队新军主力部队的热气球的样子。不过还是当那远处的灰球在五十里的范围内能够被真正看清的时候才向辽阳西城头上的战士们发出了信号:“是师傅他们率领的队伍已经归来了。”

张海等人率领的队伍出征时间并不算太长就回到了辽阳,这让战士们意识到了队伍至少取得了一定的胜利。而其他的可能或许没有,或许可能让队伍这么早就归来。

第466章 马队追歼

新朝三年旧历八月二十八日早上,经过整整**强行军的张海所率领的三个步兵旅的主力临近辽阳城大概五十里左右的地方。

通过热气球和望远镜乃至旗帜之间的旗语传信,张海得到了奴尔哈赤所率领的两黄旗及镶红旗主力在辽阳城下遭到重创,损失了一半的人员与大部分马匹的事实。不过辽阳城头显然没有给出歼灭敌军全部兵力的信号。

“队伍还要在辽阳城展开休整么?”宋子悦问道。

“如果附近的侦察没有多少敌人各旅的炮兵以及轻重伤员回辽阳城展开休整,各队休息之后准备再次展开强行军!”张海下定了决心。

柳香的神色有些失落,张海对她说道:“对西逃至草原敌军的追歼并不急于一时,如果这些敌人逃过了辽河,或者逃到了深山老林,主力部队也不会一直追下去。毕竟队伍携带的给养是有限的。我们这次出战的目标就是给予残敌近一步的打击。只要把这些后金军队的实力削弱到不超过三旗左右的样子,我们扫荡草原也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张海所率领的三个旅的队伍没有能够在辽阳城下达到聚歼敌军的目标,就迅速将三个步兵旅分成九路纵队,东至辽东一带的群山,西至辽河的广阔范围内继续展开一次拉网式的追歼扫荡。

这种扫荡或许对付不了拥有着完善的骑兵与马匹,又没有求战决心的骑兵集团,不过对于刚刚在一天前就损失了大部分马匹徒步以徒步为主要状态的后金集团来说却已经问题不大了。

在减轻了不少火炮负担后,队伍虽然连续走了很长时间的路,在短暂的休息起程之后却并没有难以忍受的疲惫。

“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如,但愿我们这次围歼敌人可不要三过家门了!”张海对战士们鼓舞道。

在经过距离辽阳不远的地方后,整个队伍减轻了伤员和火炮的负担之后变的轻了很多。三个步兵旅整编为九个临时的营战斗群。每个营战斗群有四个步兵连七百余名战士以及负责辎重的大概三百左右的马队组成。每个营战斗群携带有两千支左右的四管燧发排枪以及七千多支装好了第二轮备份弹药的超轻臼铳。

经过在广宁以东的大战,队伍对于后金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多少也有了些了解。

此时的后金军队的确可以说是在冷兵器时代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一种极限了:他们拥有精锐的职业战士,战斗力几乎能同滑膛火器运用的极限不相上下,大部分主力战兵拥有双铁甲,还拥有多多少少的一些火器乃至大量的马匹。而决非前世一些架空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内部矛盾重重,战场当官场,徒步作战为主,只知蛮勇的军队。不过在掌握了全国最精华人力,物力,乃至能够巧妙运用这些资源,军队性质也因为合理的组织与意识形态武装出的新军主力部队面前,早已成为并不令人畏惧的力量。

如今残余的后金集团大致分为两股力量,一股是在辽西逃脱官兵们追歼的较偏弱的两白旗与正红旗余部,一股为刚刚在辽阳城下逃脱的奴尔哈赤等人所率领的三旗主力的残部。总计正规作战兵力大概三万人左右,各自正规总兵力大概一万五千人左右。如果加上没有遭到清洗的两黄旗丁壮,或许辽东这一路的敌人更强些。对付他们的也是张海所率领的前三旅主力。

按照激烈战斗中的考验与经验,新军主力部队步兵分队所携带的已经填装好弹药的火器数基本就是能够单独对抗敌军不至于让对手歼灭掉的兵力数。

经过临时改编后一个加强的轻步兵营不包括炮兵火力只是缺乏了歼灭性打击对手的实力而已。但以每营八千余发已填装好弹药的燧发排枪黄金子弹加上七千余枚超轻臼铳已经使单独一个轻步兵营就具备了歼灭对手一个整旗的实力。

这样的情况下,战士们在仅仅携带了数天左右的给养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不依赖马匹的以徒步的方式展开,队伍里尚还算堪用的几千匹马则完全可以做为步兵随时出战时的坐骑了。

整个九路纵队要以相距十到十五公里左右的一个扇面有效的展开,张海所在的近卫部队行军任务并不重。刘洪涛所率领的第二旅三个营群则要以最快的速度展开分头的急行,而三个旅原又及缴获来的三个旅的马匹几乎全部给了石垒所率领的第三步兵旅。

为了在扫荡作战中有效的保持观察与联络,同时不让敌人的队伍在夜间的时候漏网,因此队伍的强行军尽可能的选择在了白天,尤其是需要以最快速度强时间的第一个白天。

经过了一整夜强行军的第二旅战士们尤其是最靠北面的第二旅三营接受了最为严重的考验,不少战士在连续的强行军中晕倒甚至猝死,但终于在八月二十八日天色将要昏暗下来的时候由牵引之下飞在天上的航空队的孩子们发现了大约五十里外敌军大股主力的踪影。

后金步行急行军的速度也并不差,尽管因为要收集给养耽误了不少时间,在一昼夜的时间之内还是以步兵强行超过一百二十里的距离,就是最靠北的刘洪涛第二旅的第三营群从侦察中也不敢说一定有把握能够追上并包抄住敌人。不过以马匹短时间内的速度于几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战斗展开的石垒所率领的第三步兵旅群却似乎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了。

“关外的强虏不知多少年来凭借马匹与骑兵带来的机动性优势占尽了便宜,至少也是在交战中不怎么吃亏。这回终于能够尝到自己徒步处于被动的情况下被快速的骑兵包抄突袭的味道了!”第三旅的石垒有些兴奋的笑道。

“侦察的情况看,远方的敌人似乎是在扎营,要不要在夜间展开夜袭?”第三旅有战士问道,这也是得到消息后不少人担心的问题。

第467章 马队追歼(二)

起初第三步兵旅旅长石垒也陷入了为难之中:如果部队在夜里展开拉网前进,那万一让敌人溜了怎么办?毕竟三个营群之间的距离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在夜间可没有白天那样好的侦察距离。可如果要是把营群再往下分,遇到大股的敌人就不足以胜任必要的任务,自身也很危险了,而且航空热气球也不够支持一个旅六路进兵。可如果在这个距离上裹足不前,如果敌人展开连夜的行军,目标不是也会丢失?

王光起初的时候也有些为难,这个时候却也已经省悟过来:“我军可以先扎营休息,马匹其实也比人更需要休息。不过我们也不必担忧敌军发挥出全部的潜力连夜行军摆脱我们。敌军和我军不过相差一天的距离而已,又没有携带完备的辎重。就算我军官兵的马术差一些,骑兵以强行军的速度还怕赶不上那些人?更别说我们除了骑兵还有随时可以升空的热气球侦察手段。除非敌军在这早已坚壁清野的地方就地解散自谋出路,不然我军一定可以捕捉到对方的主力。就是敌人在今夜决定四散逃跑,我军也可以分开部队在围拢攻击中给敌军以重创。”

王光的话让石垒茅塞顿开,如今全旅已经不是一支像过去那样的纯步兵了,完全可以马队行军。虽然做不到精锐骑兵那样日行三百里,不过维持几天之内日行七八十公里的速度却没有问题。而石垒并不相信从辽阳城外仓皇而逃,给养和行李也未必准备好的敌人有这么大的潜力。

因此决定队伍和马匹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展开休息,准备第二天早上以最快的速度追击敌军。

“其实,或许凌晨黎明时分对敌人展开行动也是一个好的选择。”王光想到这里接着说道:“敌人在撤退的时候还身披有重甲,我们的有限的待发火器要想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就要在比较近的距离上展开火力,可敌人精锐弓手的箭矢在六七十步的距离上对我们的威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