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的张海没有在最一线,为了进行更有效的传令控制大营设在圆阵中央略靠后约莫离前沿几十米的位置上守卫着那些以简陋的盾牌护住身躯的征集来的匠人等非战斗人员。
“是否准备开炮?”炮队的头目紧张的询问道。
“做好敌人逼近的进前开炮准备,五步之内再开炮!”张海说这话的同时从一辆从未动过的手推车上取下一张弓五斗力大概65磅左右的弓,这弓从未用过,是起事不久之前才新制作出来的弓形。最大限度的模拟了清弓的特征使得它可以比普通弓箭高出六七成甚至更多比例的单位拉力蓄能,再加上张海的拉距略高于常人,这65磅弓足可以射出110焦尔威力的箭。
箭也特别的加重了,实际上是类似于日本和弓的某些大箭,重达约150克。这种普通士兵威力的战弓配上这样的超重箭会极大限度的危害射程和初速,如果是正面野战是并不合适的。但如果做为类似标枪一样的战法,在后方配合战列步兵则另当别论了。很明显这种配合肉搏步兵在一线作战的间瞄射法是最大射程越近、箭支飞行时间越短越容易相对精确的射击。
对于张海来说这张用一两成的力量就能轻易拉开的普通弓在负责传令的大弟子刘洪涛的专门配合送箭的情况下发挥出极快的射速,如向后抽拉的弹力一般几乎每一秒种就能把一支箭送上天空,同时三五支箭分布在由近及远的空中。
高抛射法除了需要技艺还需要一定的文化底子,这虽然不是张家箭术的侧重点,但对于张海这样的高手而言还是在保证射速的情况下把距离误差控制在二十分之一左右的范围内。箭支除了极个别误伤之外大部分落在了正在趁势前进的敌群之中。
武定府那些人数众多的乡勇在初战时曾感觉到似乎将要把自己压跨般的临战恐惧,几乎是靠着督战队在后面传来的多米诺效应被动的前进。如今却似乎已经进入了状态一般似乎感觉胜利在望了。
敌阵后那些负责督战的北直隶各府精兵们似乎也大松了一口气,毕竟与顽敌亲自决战总是有风险的事情。
可正在这时,接连不断的重箭精确的落入战线之外纵深五米内的人群最密集处,几乎每一支箭都能带来有效而精确的杀伤。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就有近三十名因为陷入近战而缺乏向上举盾防护的人在从空中而来的威胁下非死即残。
短时间内的杀伤虽然没有遏止住规模多达数千敌人的前进,却终究使临战的恐惧如瘟疫般又回到了敌人身上。不少将要被突破的地方的危机得已缓解。
“保持战线!不能再退了!后退者斩!”张家众人及核心弟子也开始运用手中缴获而来的长矛以拍击的方式督战起来,只有对于个别精神崩溃而溃逃或者爆发出对士气危害十分严重的喊声的时候才直接执行战场纪律。
虽然没有像敌人那样残酷而血腥的督战,但在张海射出的接连不断的重箭配合下还是迅速的稳定了战线,使整个圆阵始终保持着应对各个方向危机的兵力及能力。
此并非军人出身的胡思仲也看出了问题所在,负责作战指挥的保定府总兵迅速以旗鼓下令北直隶各府战兵按照预定的防案全力展开进攻。
张家在前面支撑着的那些临时武装同敌人的乡勇一样是低水准的队伍。实际上更像是两个没有打过架胆小而懦弱的人靠着对方没有在进攻中硬拼的勇气而维持着某种平衡。
当北直隶一千几百名战兵从督战的岗位上替换到一线亲自披着铠甲以长斧戈戟投入到对人群的不对称打击的时候,勉强维持下的圆阵的半个战线瞬间便被冲垮了。
张海迅速下令后面各小队向前展开迎敌作战,整个阵线由对各个方向有效防护的圆阵简单的变为一线对敌的厚阵也无济于事。这不仅仅是因为双方投入到一线力量上的不对等,还在于张海在战前并没有真正的对那些弟子下达像敌人那样血腥督战的命令。如果那样做,即便取胜也将给自己的队伍建设带来长远的危害。
不过一二百米总长的弧型阵线由溃退变成接近了溃散和溃退一般。大多数做为肉盾的二流中队不是被砍杀就是在惊慌失措下四散奔逃。
当核心人员逐渐撤入阵中央的老营之时,全体包括非战斗人员在内两千余人的队伍只剩下张家及其核心弟子一百六十余人、四五百还没有彻底崩溃掉的少年营主力,乃至三百多工匠辎重勤务人员及炮队成员。
觉得没有必要在分兵进行侧后助攻的敌人投入进攻的兵力达到了两千多下马步战的主力,仅有数百游骑准备进行最后的追杀。
“放!”在敌群马上要将自己的队伍淹没的时候,张海果断的下令道。
炮声并没有响起,这些缴获来的火炮其性能根本无法与后来拿战时期的那些轻炮相提并论,如果用实弹进行开火。不论实心弹还是散弹面对全副武装的敌人都不能确保杀伤哪怕三四个人,多次使用之下的炮膛也无法确保其能承受足够的能量而不炸膛。张海在战前只能在这些最后使用的火炮下装满了用于喷射和燃烧杀伤的硫磺及其他燃烧物。近三十门火炮沿着敌人进攻方向顺风喷吐出远达五六步,几乎同射流型防身喷器差不多远的灼热的滚滚浓烟,还有近距离三五米之内的火舌。
不算轻的后坐力之下这些炮身在喷射之下也不由的向左或向右歪斜,覆盖了正面上百米纵深数米的区域,近二百多名准备以盾牌来抵挡那些威力并不算大霰弹的敌人瞬间被烟火吞没笼罩了。
有了一些作战经验的张海虽然在布阵指挥方面同敌人三流总兵一样没什么头绪,但却也知道在敌人遭受火器或最有威力的投射杀伤之后迅速进行近战反冲击的重要性。
早已准备多时的喊杀声响起,在敌群因为前面的人遭到烟火杀伤而惶恐不安、正规队伍为之一顿的时候,四百多支被缴获来做为近战兵器的长矛被当做重标枪一般接连三波投了出去,杀伤和威慑了更远距离上的一些人。
用尽大部分兵器及火力的张家核心众人身披板条铠甲手持似乎还未曾用过枪剑转入了向敌人的肉搏冲击之中。
从之前的惊恐中回过神来的少年营中队的不少人也纷纷在带动下身披之前的作战中缴获来的铠甲加入了战团。
。。。
第55章 破围之战(四)
趁着硝烟还没有在敌群中散尽的时候,张海右手将两米有余的枪剑化为单手兵器,左手以铁盾侧掩住头部,尽可能低着身子迅猛的向前攻入敌阵。从战线较为关键的右翼展开冲杀,并在不停的转身与移动中用尽全力扫荡着烟雾下方那些暴露出来腿部。
即便拥有五倍于寻常战兵的力量,力量及身材上的优势对绝大部分敌人如同成人对大龄女童一般仍然需要有所顾及。要想一次将几名敌人的上身破开不仅难以做到而且会损害兵刃,混战中扫荡下方,对峙中攻击敌人前臂或长兵杆就成为不二的选择。
当烟雾将要渐渐散去的时候已经有十几名做为先锋的敌兵在短时间内的七八次攻击中被张海砍倒在地,引发了局部的混乱。
由于担心深陷敌阵不能自拔,张海并没有继续向前比整个横队攻入更深的距离。
对于赶来的北直隶各府战兵来说,虽然前队的人淹没在烟雾中,也意识到了这伙没有随着众人溃散而去的残敌可能要展开的反扑,却没有预料到居然有人敢以陷阵的方式进行突击。
“他们只是个别人比较勇猛而已!后退!注意前后掩护!”
“各伍注意协同!”
一线的军官不停的督战道。
如果说军官的比例乃至编制细密化程度是古代军队与近代军队最重要的形式差别,那么有没有相关的组织乃至基本的协同训练就成为了一般古代正规军同乌合之众最重要的形式差别。两千多人的北直隶各府战兵并没有如武定府的乡勇一样丧失了督战稍遇挫折就溃退起来,而是迅速收敛队伍准备迎战。
毕竟在这些北直隶各府战兵刚才的交手印象里,这伙人中的的大部分明明都是乌合之众,那些残余下来的所谓“精锐”就算比刚才的人强一些又能强到哪里去?对敌我强弱的判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士气,欺软怕硬乃至人之本性。
面对长短兵器重新组合起来的长矛冲,一般情况下的近接阵战都是相互试探很长时间再发动决定性的进攻。
可敌人却没有想到,张海以及张家核心弟子同刚才那被击溃的大部分人差别太大了,大到了天壤之别。以前往往以投射甚至间瞄曲射的方式往往让人难以认清这一点而已。
“杀!”仅仅是大弟子刘洪涛一声简单的命令,此时已做为先锋的一二百名张家核心战力在拥有简单而基本的铠甲防护下整齐的摆动着三尺刃长的枪剑由下向上拨击,面对敌人勉强刚刚摆出的长兵之从似乎没有多少紧张和恐惧一般展开了全线凌厉的劈入反攻。
负责指挥的刘洪涛清楚:如果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陷入混战,兵力弱势带来的侧后很快就会面临敌人骑兵与步兵的前后加击。
当张海再一次从右翼对敌群进行陷阵攻击的时候,至少十余名结成鸳鸯阵的敌人迎了过来,似乎是专门赶过来救火的。
张海在左手持大盾挡下来自上方猛砸下来的狼筅同时,能够单臂运用的枪剑展开至少三米的攻击半径将左面袭来的狼筅斩断,并将右面袭来的狼筅格挡开来。前面的两个敌人迅速在单手盾牌的掩护下一个用刀猛刺张海上身,一个用刀横扫张海的下盘。
如果是比武,使用类似规格兵器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够同时避开至少四个人的攻击,但在战阵之上,单刀对于披甲目标的攻击力还是太弱了。还不及强弩鸟枪在未穿甲的情况下形成的钝击要大。而张海回扫过来的枪剑却能在数倍的力量之下迅速的将两个人扫到在地。
最前排的敌人胆寒威慑之时,张海展开如同长兵一样攻击范围的枪剑再次将左右两名狼筅接连扫倒。
趁着敌群刚刚反应过来的时候,张海迅速借助左手大盾的掩护迅速向前展开了进攻,在挡住前面来袭敌人兵器的同时右手的枪剑攻击将其兵刃连同手臂起一砍断。
不少从左右而来的长矛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冷箭还是无可避免的袭在了张海的身上,但不论是枪矛还是刀箭要想对全身披挂铠甲的人形成威胁性的伤害却并非容易,远非如比武一样点到就算胜利,在运动的情况下结实的全力落在对方身上更是难以做到。
而对于拥有数倍力量的张海来说,即便是力道没有尽在对方身上的枪身扫碰,也足以形成减员性的杀伤,刃部劈砍则可以轻易的斩断一个人的上身或者两个人的双腿。再加上看破生死轮回之下远优于对手的勇气带来的反应与技艺优势,那些专门用来救火的精兵在接连不断的交手中被斩杀近三十余人,再也支撑不住,彻底崩溃了。
张家弟子虽然没有张海那样惊人的力量与身材带来的优势,但这却是一支多年自幼选训而下形成的超脱这一时代、拥有坚定理想和信仰的队伍。人们资质虽然普通,近战肉搏也非大多数人的主训项目,但多年坚持不懈的管训还是使这些少年在年纪很轻的情况下就拥有不逊色于成人精兵的力量。可以无视那些落在铠甲上的钝伤打击展开竟然有序的攻击。
面对面的短兵相接和肉搏血战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张海及核心弟子相比对手的质量优势终于在连续的交战中压倒了对手。
北直隶在最前面投入的堪战精锐伤亡并不平均,在付出二百多人损失的时候,真定府的那些总兵府家丁战兵就因为消耗近半而开始有部队转身溃败开来。局部的溃败在并不减轻的猛烈攻击之下终于演化为全线的溃败。
敌人留做预备队的骑兵还是终究发挥了作用。在没有骑兵优势的情况下,对敌人的追杀终究是有所顾及的。在前进了四五十步、单方面的杀伤了三百多敌人之后整个队伍在由横队恢复为松散圆阵的情况下还是适时的在号声之下停止了快速冲锋。但整个队伍依然以维持快步前进,向南面敌人临时的辎重之地及本队前进。
。。。
第56章 踏上征程
庆云县西北各府战兵针对张家众人的进攻失败了,而且是近战肉搏中精锐严重受损、士气受到重挫的失退。就连对兵事并不是十分熟悉的保定知府胡思仲也知道要歼灭这伙人事已不可为。
“其实我们这一战也算不得输。只要他们给个面子,赶紧走并把那些裹胁之众的首级留下,我看我们还是撤退领功吧,怎么说也能交差了,而且会是大功。”年纪已经不算小的胡思仲叹道。
赵彦却是朝廷之上为数不多颇有觉悟的人:“这怎么可以?我在出发的时候已经差人通知山东各府精兵。只要我们能将这伙顽固的残敌拖住,用不了两日就能将其会歼在庆云城外。这些贼人显然并非寻常的贼寇,如放虎归山,日后必为大患啊!”
胡思仲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忽然二百步之外如同**弩发射般的重箭挂着凌厉的风声从头顶掠过钻入人群之中,带起至少接连两声惨叫。
激战之后的张家核心及少年营众人不断的前进中,张海借着盾牌的掩护射出接连不断的凌厉箭支,跨越几百米的距离直接就将敌人战场后勤及马匹所在之地笼罩在内。没有了冲锋进攻勇气的敌人在十多分钟的时间内又受到百余人的伤亡,终于再也承受不住压力不由自主的撤退起来。
胡思仲终于下定决心下达了撤退的命令。赵彦没有多少自己能够调动的正规战兵赶来,只得心有不甘的向南撤退了。只留下了几十名尚算没有彻底丧失士气的骑兵在近两里之外的远处象征性的保持着侦察。
激战的状态算是基本结束的情况,注意力的焦点迅速从敌情转移到自身上来。即便是曾经英勇无畏的张家众人也忽然感到了迅速袭来的伤痛与疲惫。
这一战双方的损失都在千人以上,但明军至少有八百名从北直隶各府赶来的正规战兵不可恢复的损失了。张家众人被斩杀和击溃的大多是成军不过几天的人,但从少年营骨干到众弟子甚至包括柳香与杨秋霞在内几乎大多数人的身上都留下了被箭矢或兵器碰状而形成的隐隐伤痛。缴获来的盔甲在面对大多数水准还并非精锐的敌人时,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若非如此这一战即便不会全军覆没也会被彻底击败。
“有人还在流血没有?”一个女声在人群中问道,向队伍中问道。杨秋霞等人只能负责简单的包扎,所能做的也仅仅如此了。应者并不算多,只有十几个在激战中被砍断了手指或脚指的人。
很多负伤的人因为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可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失血过多而亡了。这一战确实是张家自起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伤亡,习弓弟子中有三人在战斗中战死,加上之前损失的,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有超过一成的人或牺牲或残废。加上学塾的弟子则仅在这次战斗就多达七人战死,少年营中则有六十多人战死,严酷的考验之中险些被击溃,但终究还是坚持下来。
“你说我们这些天来的激战到底值不值?我们起事之后连克两县的思路对不对?直接去那些名山大川里招兵买马是不是更合理的思路?”休息的时候,张海向集结起来的习弓弟子们问道,三四十名入室习弓弟子并非是仅仅在训练和作战上较为出色。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新的思维方式上几乎彻底的摆脱了这个时代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凡事都可以从更理性的角度来计算得失,是在战场的考验中证明真正有着为理想而奋斗之决心的人。
“我们牺牲了十几个人,但却增加了三百多个优秀的苗子,这些人是在别处招集进来也难以考验出的。更别说缴获来的足可以武装我们所有人铠甲和马匹,还有获得的二百多工匠。”李峰思索片刻后回道。
“获得的这些人才和物力如果靠我们闷着头去搞,至少还要再花上七年的时间。起事之后的这些考验是我们大浪淘沙所必须的。这一仗之后我们已经是一直精干的队伍而非寻常意义上的流民了。”大弟子刘洪涛盘算许久后也回到。
张海通过长期的管训了解这些人,知道这不会是附和之词。但终究更明确了原定的路线和方向暂时还没有遇到什么大问题。
“类似这样的恶战,但愿是我们这些做为今后栋梁的人最后一次遇到。”张海叹道。
天亮时才开始的战斗在时候中午还没有来临的时候就结束了。包括少年营在内的张家众五百余战兵利用缴获来的马匹足足带了两周之久的必要给养,并利用大盾临时拼成的担架携带着伤员向南渡过庆云县南冰封的河流踏上了征程。
“好象还有尾巴在跟着我们?”骑着个别缴获过来的马匹在外围负责警戒的弟子发现没有被彻底打败的敌人似乎贼心不死的居然利用游骑尾随跟踪而来。
张海再一次决定由自己出战。拳铳的弹药大部分消耗之后也只有自己才能威慑住那些在一里有余的地方跟踪侦察的斥侯哨探了。出战前张海没有再告诉家人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担心。而经历了这次战斗,弟子们对于张海的叹服比往日里更进了一步。从投射到肉搏,张海一个人在全力的战斗中杀伤敌战兵近二百余人,几乎占了整个队伍四五分之一的比例。在近战中压倒性的优势更是起到了左右战局的作用。并不为师傅执行这种任务而忧虑。
尾随在队伍后面一两里的几十名敌人游骑在队伍刚刚绕过一处小村落的时候遭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张海还有几名习弓弟子骨干的伏击,短短的半分钟射程内的时间就有十余人跌下马来。从此,只能逃到在难以确保发现目标的三四里距离上象征性的执行任务了,因为即便是人口稠密的平川骑在马上的通视距离因为村落树木等原因也很少超过三里之远。
张海等留下的尾队利用少数缴获来的马匹加速前进跟上队伍之后终于将敌人的追兵彻底甩开,向着武定府的方向行去。
“我们再去打武定府么?”大弟子刘洪涛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然不是,传令全队折转向西甩开敌人可能加速跟来的第二批骑兵!”张海下定决心传令道。
队伍终于踏上了向着太行山南麓的千里征程。
。。。
第57章 千里行军
为了随时应付可能遇到的危险,五百多精干的战士分两路排成六十步长左右的四列纵队以随时可以结成横队或圆阵的战斗行军队不做停留以急行军的方式前进。辎重及非战斗人员在两路之间的中央。
带了一些伤员和辎重的情况下,急行军即便在平川之地也无法以小跑的方式展开,实际上就是没有大小休息的长途连续健步行军。
天色渐渐黑下来的时候,队伍在一处并不算大的小村落里临时取水并做安营休息的样子。但随即张海迅速命令全队在夜色下加速前进,又行进了二十多里才在一处远离人烟的凹地展开野营休息。
日趋百里必折上将军,即便包括张海在内这些精干们的体能在这个时代还算比较好的,少年们的精力也还算充沛,但还是感觉到疲惫不堪,几乎是如病倒一样大部分人一屁股做在寒冷的地上似乎再也难以起身一样。
“明天我们还要这样行军么?如果此时哪怕队伍遇到兵力并不占优势的敌人正规战兵,就算不被歼灭恐怕也要遭重创。”大弟子刘洪涛也低喘着气说道。
“那如果是遇到几百名临时组织起来的乡勇土匪什么的呢?”张海问道。
“不披甲的非正规部队不算战斗力量,我们以那些缴获来的垃圾火器外加师傅的神箭就可以吓退敌人就是了。”刘洪涛这才有些回过味来。
张海思索片刻肯定的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远离危险,尽可能的机动与隐蔽才能回避被敌人缠上的危险。只要那些当地牛鬼蛇神们奈何不了我们,危险就尽可能的会降到最低。”张海安慰众人道。
虽然野营之处选择的是背风的地方,但阴冷的寒风吹过头顶的时候还是勾起人们的阵阵寒意。幸好经过不少人轮流轮换的紧张忙碌了近半个时辰,多个行军灶总算挖好了。尽量背光的坑中篝火点燃之后多多稍稍的驱散了一些寒冷。
热水伴干粮本不算什么美味,但对于一场激战加上连续五六个时辰急行军后的人们来说似乎透着莫名诱人的味道。
“大家注意了!先吃饭,伤病员用水半个时辰后再饮水!”几名负责传令的弟子到各队传令道。
张家众人及弟子都知道这样做的含义: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各种意外,战斗力最为虚弱的伤病员虽有不少优厚的特殊待遇,但也要承担试探风险的责任。临时的少年营的孩子们暂时还不明白这样做的含义,但也也终究没有多问。
吃饭过后并没有安排众人立即休息,而是轮流以热水泡脚以免因为初次的急行军而影响今后的行动。同时关于战后的总结及相关的思想动员张海并不打算仅仅在张家核心弟子众人中进行,而是对以最为密集的方式聚拢在围坐在方圆不过三丈范围内的少年营三百多个孩子鼓励道:“不要灰心丧气。今天早上在战场上的教训就是你越害怕敌人,那就越容易伤亡。今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铠甲,即便面临近战肉搏也不再会那么容易伤亡了。”
“可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